CN210569394U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9394U
CN210569394U CN201790001603.0U CN201790001603U CN210569394U CN 210569394 U CN210569394 U CN 210569394U CN 201790001603 U CN201790001603 U CN 201790001603U CN 210569394 U CN210569394 U CN 210569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umulator
refrigerant
accumulators
pip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6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滨口淳平
外囿圭介
森本裕之
木村隆直
名岛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9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93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包括压缩机;和多个储能器,它们在制冷剂回路中并联地连接于压缩机的吸入口,多个储能器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上设置。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在制冷剂回路中连接有储能器的结构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大厦用多联式空调等空调装置,例如通过使制冷剂在作为配置于室外的热源机的室外机与配置于室内的室内机之间循环,由此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在空调装置的压缩机中,在制冷剂的吸入口侧连接有储能器。储能器是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贮存液状的制冷剂的容器的一个例子。在空调装置中,通过在将蒸发器与压缩机连接的配管的中途连接储能器,即使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未完全蒸发的情况下,也会防止制冷剂保持液体的状态向压缩机流入。若压缩机压缩液体的制冷剂,则导致压缩机发生故障,但借助储能器,能够防止该故障发生。
储能器的容积的大小主要由封入至空调装置的制冷剂量决定。每一台储能器的容积越小,储能器越轻型,并且越能够廉价地制造储能器。另一方面,若欲在一台储能器实现大容积化,则为了提高相对于制冷剂压力的强度,需要增大壳体的壁厚。在该情况下,会使材料费和加工费增加等导致制造成本升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其对策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将两台相同容积的储能器并联地与制冷剂回路连接的结构的空调装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99056号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调装置中,若将两台储能器设置于室外机内的相同的地面上,则作为储能器占用的设置面积,需要一台储能器的设置面积的两倍。若欲以一台储能器为对象,在维持设置面积的状态下将储能器的容积增加为两倍,则如上述那样,导致储能器的制造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作出的,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储能器的设置面积的增加并且增加储能器的容积的空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包括压缩机;和两台储能器,它们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并联地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所述两台储能器以所述两台储能器中一方的储能器位于另一方的储能器的上侧的方式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上设置。
优选地,还具有将所述两台储能器的内部彼此连接的均压管。
优选地,在所述两台储能器的每一个中,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的位置处于比所述储能器内的供制冷剂从所述储能器向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流出管的管口高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的所述垂直方向的高度,与所述储能器内的供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流入至所述储能器的吸入管的管口的所述垂直方向的高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位于在水平面中距离所述储能器的中心为预先设定的范围。
优选地,所述均压管是在所述两台储能器中沿所述垂直方向以直线状从一个储能器向另一个储能器延伸的结构。
优选地,还具有T字分支管,其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具备水平地向两个方向分支的两个分支部,所述两个分支部与供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流入的两个吸入管连接,并将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流入的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分流。
优选地,还具有T字合流管,其将供制冷剂从所述两台储能器流出的两个流出管合流,并经由一根制冷剂配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台储能器贮存制冷剂的容积彼此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储能器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因此贮存制冷剂的容积增加,并且能够抑制储能器占用的设置面积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制冷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制热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储能器的设置例的示意图。
图5A是表示图1所示的储能器的一个构成例的侧视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储能器的俯视图。
图5C是针对图5A所示的储能器从与图5A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5B所示的在第一储能器内的吸入管的一个构成例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图5A~图5C所示的储能器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5A~图5C所示的储能器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图5C所示的储能器中储能器为三台的情况下的设置例的侧视图。
图10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表示其他构成例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1中存在设备间的相对大小的差异与实际的不同的情况。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具有室外机10和多个室内机20a~20d。室外机10是热源机的一个例子,室内机20a~20d是负载侧装置的一个例子。室外机10具有压缩机11、油分离机12、流路切换阀13、热源侧热交换器 14、储能器15、回油毛细管16以及控制部35。压缩机11、油分离机12、流路切换阀13、热源侧热交换器14、储能器15以及回油毛细管16通过制冷剂配管30b连接。
室内机20a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22a和节流装置21a。室内机20b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22b和节流装置21b。室内机20c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 22c和节流装置21c。室内机20d具有负载侧热交换器22d和节流装置21d。在室内机20a中,负载侧热交换器22a和节流装置21a经由制冷剂配管30a 连接。对于其他室内机20b~20d,也是与室内机20a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由压缩机11、流路切换阀13、热源侧热交换器14、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及节流装置21a~21d、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制冷剂配管30a、30b构成制冷剂回路2。
如图1所示,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a~20d经由制冷剂配管30a、30b 连接。若具体地说明,则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经由制冷剂配管30b与室外机10的流路切换阀13连接。另外,节流装置21a~21d经由制冷剂配管30a与热源侧热交换器14连接。
另外,图1示出室内机为四台的情况,但室内机的台数并不限于四台。并且在图1中,控制部35设置于室外机10,但控制部35也可以设置于室内机20a~20d中的任一个。
对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的各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储能器15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贮存液状的多余制冷剂。储能器15防止制冷剂保持液体的状态流入至压缩机11。储能器15具有并联地连接的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对于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对于压缩机11而言,制冷剂的吸入口与储能器15连接,制冷剂的排出口与油分离机12连接。压缩机11对从储能器15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向油分离机12侧排出。油分离机12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中分离制冷机油。回油毛细管16发挥使在从油分离机12返回至压缩机11的制冷机油中尽可能不含有制冷剂的作用。流路切换阀13根据空调装置1 的运转状态切换制冷剂的流路。流路切换阀13例如是四通切换阀。
热源侧热交换器14在室外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热源侧热交换器14在空调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空调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在室内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在空调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空调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节流装置21a~21d将在冷凝器中液化的高压的制冷剂减压至蒸发器的压力,并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
控制部35例如是微型计算机。控制部35经由未在图中示出的信号线与压缩机11、流路切换阀13以及节流装置21a~21d连接。控制部35通过调整压缩机11的旋转频率、流路切换阀13的流路以及节流装置21a~21d 的节流量,从而控制制冷循环。制冷剂例如是R410A。制冷剂的种类不限定于R410A。
另外,也可以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4设置未在图中示出的风扇,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设置未在图中示出的风扇。在该情况下,控制部35 也可以控制这些风扇的旋转频率。另外,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2设置有测定温度的传感器和测定压力的传感器,控制部35可以基于多个传感器的测定值,调整过冷却度和过热度。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空调装置1的制冷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制冷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流动的方向。
首先若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油分离机12,则在油分离机12中从制冷剂中分离制冷机油。在此分离出的制冷机油通过回油毛细管16而返回至压缩机11的吸入侧,再次对压缩机11的内部进行润滑。经过油分离机12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阀13向热源侧热交换器14流入,并将它的热向外部释放而液化。制冷剂以液体状态从热源侧热交换器14流出。这样在制冷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4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接着,高压状态且温度降低的制冷剂,从室外机10通过制冷剂配管 30a向室内机20a~20d流入。流入至室内机20a~20d的制冷剂被节流装置 21a~21d减压,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的低温低压状态。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向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流入,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从室内机20a~20d流出。
虽未在图中示出,但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的制冷剂出口和制冷剂入口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部35基于这些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调整节流装置21a~21d的节流量,以使过热度(出口温度-入口温度)成为2~5°左右。这样在制冷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从室内机20a~20d流出的成为低压气体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 30b流入室外机10。流入至室外机10的制冷剂经过流路切换阀13而流入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流进至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 15b的制冷剂分别被气液分离,并且气体制冷剂被再次向压缩机11吸入。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制热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流动的方向。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油分离机12中从制冷剂中分离出制冷机油后,从油分离机12流出。经过油分离机12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借助流路切换阀13经过制冷剂配管30b而流入室内机20a~20d。流入至室内机20a~20d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 中将它的热向室内释放并液化。制冷剂以液体状态从负载侧热交换器 22a~22d流出。从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流出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21a~21d而被减压,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30a而流入室外机10。
虽未在图中示出,但在压缩机11的制冷剂出口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的制冷剂出口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部35 基于上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测定值来调整节流装置21a~21d的节流量,以使过冷却度(根据压力换算的饱和温度-出口温度)成为2~5°左右。这样在制热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2a~22d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流入到室外机10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4,并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随着进入热源侧热交换器14内,其干燥度逐渐增大。在热源侧热交换器14的出口处,制冷剂成为干燥度较大的气液两相的状态并流出。流出热源侧热交换器14后的制冷剂,通过流路切换阀13 而流入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流入到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分别被气液分离,并且气体制冷剂被再次向压缩机11 吸入。这样在制热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14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储能器15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制冷剂例如是R410A的情况下,储能器的设计压力是2.3MPa。这样为了制造能够耐较高压力的储能器而必须增大容器的壁厚。如家庭用房间空调机那样,在制冷剂配管的长度较短的空调装置中,多余的制冷剂较少,因此储能器的容积较小即可。另一方面,在所连接的室内机的数量较多,制冷剂配管的长度也较长的大厦用多联式空调那样的***中,多余的制冷剂较多,储能器所需的容积成为数十升。制造具有大容积并且耐压较高的容器,不仅在技术上较难,而且导致储能器的单价升高。
对于储能器,作为充分地确保针对制冷剂压力的耐压并且降低产品成本的结构,可以考虑在制冷剂回路中并联地连接有两台以上储能器的结构。但是若在相同的地面上设置两台以上的储能器,则如在课题栏中叙述的那样,储能器的设置面积与一台的情况相比会增大。例如,若在室外机 10的壳体的地面上设置两台储能器,则作为储能器的设置面积,需要一台的设置面积的两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并联地连接的两台以上的储能器为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上配置的结构。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储能器的设置例的示意图。以下,以储能器为两台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储能器也可以是三台以上。
如图4所示,第二储能器15b和第一储能器15a相对于室外机10的地面在垂直方向(Z轴箭头方向)上按顺序设置。在图4所示的设置例中,第一储能器15a在第二储能器15b的上方与第二储能器15b隔开间隔设置。该间隔例如如图4所示,是在两台储能器之间环绕吸入管41b和流出管 42b并将这些配管安装于第二储能器15b的上表面所需的距离。
如图4所示,在第一储能器15a中,在制冷剂从流路切换阀13经由制冷剂配管30b流入的入口侧连接有吸入管41a,在制冷剂向压缩机11 流出的出口侧连接有流出管42a。在第二储能器15b中,在制冷剂的入口侧连接有吸入管41b,在制冷剂的出口侧连接有流出管42b。另外,第一储能器15a可以经由吸入管41a、41b和流出管42a、42b,而被设置于室外机10的地面上的第二储能器15b支承,也可以经由未在图中示出的保持单元支承于室外机10的壳体的壁或地面。作为安装于壁的保持单元,例如有棘爪带。
在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中,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多个小容积的储能器,能够确保所需的大容积。另外,通过增加小容积的储能器的制造数量,不仅能够降低小容积化的每1台的制造成本,还能够借助量产效果在制造数量整体上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多个储能器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因此储能器相对于室外机10的地面的设置面积为相当于最下层的储能器的设置面积的面积即可。其结果,即使储能器整体的容积增加,也能够抑制储能器的设置面积变大。
在图4所示的设置例中,对于从流路切换阀13流入储能器15的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例如在气体的比例比液体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均衡地分流至吸入管41a和吸入管41b。但是对于流入储能器15的制冷剂,在液体的比例比气体大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第一储能器15a相比积存于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量较多。在该情况下,在第二储能器15b中,液体制冷剂有可能溢出。
另外,在图4所示的设置例中,对于吸入管41a、41b,若将距离制冷剂配管30b的分支点的长度进行比较,则吸入管41b比吸入管41a长。在配管中的压力损失,吸入管41b大于吸入管41a。因此对于从流路切换阀 13流入储能器15的制冷剂,即使气体与液体的比例相同,也可以认为与第二储能器15b相比积存于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量较多。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储能器15a中,液体制冷剂有可能溢出。
如图4所示的设置例那样,在两台储能器并联地连接的情况下,若制冷剂和制冷机油未均衡地分配给两台储能器,则制冷剂和制冷机油会偏向于一方的储能器,从而导致制冷剂和制冷机油在一方储能器溢出。在储能器为三台以上的情况下,在三台以上的储能器中、制冷剂和制冷机油有可能在一部分储能器溢出。
另外,在图4所示的设置例中,对于流出管42a、42b,若将距离制冷剂配管30b的分支点的长度进行比较,则流出管42b比流出管42a长。另外,若关注制冷剂的势能,则第一储能器15a的势能比第二储能器15b的势能高。因此看起来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比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更容易流出。但是从流出管42a、42b流出的制冷剂为气体,因此可以认为与吸入管41a、41b相比,压力损失等的影响不会成为问题。
接下来,针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储能器15,说明能够不受流入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影响而将制冷剂和制冷机油更均衡地分配给两台储能器的结构。
图5A是表示图1所示的储能器的一个构成例的侧视图。图5B是图 5A所示的储能器的俯视图。图5C是针对图5A所示的储能器,从与图5A 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在图5A~图5C中,设置于储能器内部的配管和设置于储能器背后的配管的外形用虚线表示,并表示为透视图形。
如图5A和图5C所示,第二储能器15b和第一储能器15a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Z轴箭头方向)上配置。在图5A~图5C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但用彼此不同的图案的箭头表示,以便清楚通过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和通过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各自的流动。如图5A~图5C所示,吸入管41a和吸入管41b经由T字分支管18而与制冷剂配管 30b连接。流出管42a和流出管42b经由T字合流管19和制冷剂配管30b 而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
如图5B所示,T字分支管18具有与制冷剂配管30b连接的基部18c、和从基部18c水平地向两个方向分支的分支部18a、18b。分支部18a、18b 从基部18c在Y轴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分支部18a与吸入管41a连接,分支部18b与吸入管41b连接。
如参照图2和图3说明的那样,从储能器15吸入到压缩机11的制冷剂以制冷剂回路2为一个周期而返回至储能器15。返回到储能器15的制冷剂,在T字分支管18向分支部18a和分支部18b分流,从而均衡地流向吸入管41a和吸入管41b。通过在储能器15与制冷剂配管30b连接的部位设置T字分支管18,从而不受制冷剂的状态的影响地向第二储能器15b 和第一储能器15a均衡地分配制冷剂和制冷机油。
另外,在第一储能器15a的流出管42a和第二储能器15b的流出管42b 连接有T字合流管19。T字合流管19是与T字分支管18相同的结构。T 字合流管19是将流出管42a、42b合流并经由制冷剂配管30b而与压缩机 11的吸入口连接的结构。根据该结构,无需将流出管42a、42b分别延伸至压缩机11来与压缩机11连接,从而能够抑制配管的制造成本升高。
流出管42a如图5A所示在第一储能器15a的内部弯曲为U字状,供气体的制冷剂流入的管口51a朝向上侧。这是为了防止贮存于第一储能器 15a内的液体制冷剂进入流出管42a。第二储能器15b中的流出管42b也是与流出管42a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如图5A~图5C所示,第一储能器15a与第二储能器15b的内部彼此用均压管17连接。根据该结构,由吸入管41a与吸入管41b的配管长度的差异引起的压力损失之差减轻,第一储能器15a与第二储能器 15b的内部的压力变得更均衡。均压管17的管径例如是9.52mm左右。
接下来,对均压管17与第一储能器15a连接的管口71a、和均压管 17与第二储能器15b连接的管口71b各自的位置进行说明。第一储能器 15a与第二储能器15b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以第一储能器15a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管口71a处于比流出管42a的管口51a高的位置。这是为了防止贮存于第一储能器15a内的液体制冷剂进入均压管17。在第二储能器15b中,流出管42b的管口51b与管口71b的位置关系和管口51a 与管口71a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管口71a优选为接近吸入管41a的在第一储能器15a内的管口52a(参照图5A)的位置,并位于与管口52a不同的高度。在图5A所示的构成例中,管口71a处于比管口52a高的位置。对于管口71a优选位于与管口52a不同的高度的理由,参照图5A和图6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图5B所示的在第一储能器内的吸入管的一个构成例的透视图。
吸入管41a的管口52a是将圆柱状的配管倾斜地切割而形成的,其剖面形状为椭圆形。这是为了使流入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沿着圆柱状的容器的壁流动,并生成回旋流。图6的箭头表示回旋流的方向。根据制冷剂的液体与气体的密度之差,液体的制冷剂在容器的侧壁附近分离,气体的制冷剂在容器的中心附近分离。由于回旋流在容器的侧壁附近的压力比容器内部的平均的压力高。因此在将均压管17安装于第一储能器15a的侧壁的情况下,如图5C所示,使管口71a的位置与管口52a的位置的高度不同。在第二储能器15b中对于管口71b与管口52b的位置关系,也和管口71a与管口52a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此外,如上述的那样,由于回旋流在容器的侧壁附近压力升高,因此在第一储能器15a中,容器的中心附近接近容器内的平均的压力。因此,优选管口71a在第一储能器15a中位于在水平面中距离中心预先设定的范围。该范围能够预先进行实验,从容器的中心到侧壁测定压力分布,并基于该测量结果来决定。当管口71a在第一储能器15a中位于在水平面中距离中心预先设定的范围的情况下,管口71a的位置也可以是与管口52a的位置同等的高度。在第二储能器15b中,对于管口71b的水平面的位置,也与第一储能器15a中的管口71a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均压管17的结构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图5A~图5C所示的储能器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 相当于从与图5B相同的方向观察变形例1中的第一储能器15a时的俯视图。
在变形例1中,均压管17与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的各自的容器的上表面的中心连接。如图7所示,均压管17的管口71a在第一储能器15a的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一储能器15a连接。对于第二储能器15b 虽未在图中示出,但均压管17的管口71a也与第一储能器15a的上表面的中心连接。
在变形例1的结构中,在均压管17的管口71a、71b中,管口71a在第一储能器15a的水平面上处于中心,管口71b在第二储能器15b的水平面上处于中心。因此进一步抑制回旋流的影响。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均压管17的结构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图5A~图5C所示的储能器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 相当于从与图5A相同的方向观察变形例2中的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时的侧视图。
如图8所示,均压管17从第二储能器15b在垂直方向(Z轴箭头方向)上以直线状向第一储能器15a延伸。均压管17在开口81b处贯通第二储能器15b的上表面的壁,并在开口81a处贯通第一储能器15a的下表面的壁。开口81a在第一储能器15a的水平面上位于中心,开口81b在第二储能器15b的水平面上位于中心。均压管17在开口81b处焊接于第二储能器15b的上表面的壁,在开口81a处焊接于第一储能器15a的下表面的壁。在变形例2中与图5A同样,管口71a处于比管口51a和管口52a 高的位置,管口71b处于比管口51b和管口52b高的位置。
在变形例2的结构中,第一储能器15a经由均压管17支承于第二储能器15b,从而提高储能器15的稳定性。另外,均压管17从第二储能器 15b以直线状向第一储能器15a延伸,因此无需将配管弯曲的加工。此外,均压管17、与第一储能器15a以及第二储能器15b的连接部位的数量,与参照图5A~图5C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可防止焊接作业的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储能器为两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储能器也可以是三台以上。对储能器为三台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在图5C所示的储能器中,储能器为三台的情况下的设置例的侧视图。在图9中,省略在图中示出吸入管和流出管。如图9所示,除了图5A~图5C所示的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之外,还设置有第三储能器15c。第三储能器15c作为最下层设置于室外机10的地面上,在其上方按照第二储能器15b、第一储能器15a的顺序设置有两台储能器。如图9所示,均压管17与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同样,与第三储能器15c的侧壁连接。即使在储能器为三台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均压管17,从而能够使上述三台储能器内部的压力均衡。
另外,在储能器为四台的情况下,通过在四台的储能器组合三个T字分支管18,从而能够将从流路切换阀13流入的制冷剂均衡地分配给四台储能器。对该情况进行具体地说明。在三个T字分支管18中,将另外两个T字分支管18的基部18c分别与一个T字分支管18的两个分支部18a、 18b连接。对于上述另外两个T字分支管18,将两台储能器的吸入管与各 T字分支管18的分支部18a、18b连接。根据该结构,从流路切换阀13 流入的制冷剂被第一个T字分支管18二等分,二等分后的制冷剂分别被其余两个T字分支管18进一步二等分。其结果,从流路切换阀13流入的制冷剂被四等分,从而能够向四台储能器均衡地分配制冷剂。
在本实施方式1中,只要所设置的储能器的数量为偶数,通过组合三个以上T字分支管18,就能够向所设置的多个储能器均衡地分配制冷剂。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制冷剂从储能器15流出的一侧的配管组合三个以上T字合流管19。
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2,其包括压缩机11;和多个储能器,它们在制冷剂回路2中并联地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多个储能器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上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1中,多个储能器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因此贮存制冷剂的容积增加,并且能够抑制储能器在室外机10中占用的设置面积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组合多个储能器来使用,从而即使减小每1台储能器的容积,也能够确保大容积。因此无需制造在技术上伴随着困难的、需要较高耐压的大容积的储能器,就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储能器。通过量产同一规格的储能器,能够降低储能器的单价。此外,在每个空调装置所需的制冷剂量不同的情况下,只要根据所需的容积来变更组合的储能器的台数即可。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空调装置1具有将多个储能器的内部彼此连接的均压管17。在该情况下,由多个储能器的吸入管41a、41b的配管长度的差异引起的压力损失之差减少,从而多个储能器之间的内部的压力变得更均衡。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储能器的每一个中,均压管17的管口71a、71b的位置处于比流出管42a、42b的管口51a、51b高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防止液体制冷剂进入均压管17,并且均压管17能够发挥使多个储能器之间的内部的压力均衡的作用。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储能器的每一个中,均压管17的管口71a、71b的高度与吸入管41a、41b的管口52a、 52b的高度不同。在该情况下,均压管17的管口71a、71b附近的回旋流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多个储能器之间的内部压力的均衡性。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多个储能器的每一个中,均压管17的管口71a、71b位于在水平面中距离储能器的中心预先设定的范围。在该情况下,进一步抑制回旋流的影响,从而能够实现多个储能器之间的内部压力的均衡性的提高。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均压管17从第二储能器15b在垂直方向上以直线状向第一储能器15a延伸。在该情况下,第一储能器15a经由均压管17支承于第二储能器15b,从而储能器15的稳定性提高。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制冷剂回路2具有 T字分支管18,该T字分支管18具备水平地分支为两个方向的两个分支部18a、18b,两个分支部18a、18b与两个吸入管41a、41b连接,将从制冷剂回路2流入的制冷剂分流至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在该情况下,不受制冷剂的状态的影响地向第二储能器15b和第一储能器15a 均衡地分配制冷剂和制冷机油。
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空调装置1具有T 字合流管19,该T字合流管19将两个流出管42a、42b合流并经由制冷剂配管30b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在该情况下,无需将流出管42a、 42b分别延伸至压缩机11,从而能够抑制配管的制造成本升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使多个储能器的内部的压力均衡的单元,以使用均压管1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使用均压管17的情况。例如可以考虑将伯努利定律用于参照图5A~图5C说明的储能器 15的吸入管41a、41b。伯努利定律是指若流体的速度增加,则压力下降。可以考虑基于该定律设计吸入管41a和吸入管41b的粗细,以使由配管长度引起的压力损失之差减少。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储能器15的制冷剂吸入侧不使用T字分支管18。
另外,也可以在参照图5A~图5C说明的储能器15中代替设置均压管17,而在吸入管41a设置节流装置。图10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表示其他构成例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10所示的空调装置1a中,在吸入管41a设置有节流装置60。节流装置60调整节流量,以使第一储能器15a与第二储能器15b的压力之差变小。例如可以考虑在第一储能器15a和第二储能器15b分别设置未在图中示出的压力传感器,控制部35基于这些压力传感器的测定值,使节流装置60调整节流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多个储能器的容积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多个储能器的容积也可以彼此不同。对于多个储能器的容积不同的情况,以参照图4说明的储能器15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4所示的储能器15不设置T字分支管18和均压管17。
考虑分配给两台储能器的制冷剂量受到由吸入管41a、41b的配管长度的差异引起的压力损失之差的影响较大的情况。如参照图4说明的那样,存在分配给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量多于分配给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量的趋势。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一储能器15a的容积大于第二储能器15b的容积即可。但是使第一储能器15a的设置面积小于第二储能器 15b的设置面积的两倍。
另一方面,考虑与受到由配管长度的差异引起的压力损失之差的影响相比,分配给两台储能器的制冷剂量受到制冷剂中的液体的比例的影响较大的情况。例如是空调装置1主要执行针对流入储能器15的制冷剂液体的比例升高的运转的情况。如参照图4说明的那样,存在分配给第二储能器15b的制冷剂量多于分配给第一储能器15a的制冷剂量的趋势。在该情况下,只要使第二储能器15b的容积大于第一储能器15a的容积即可。但是使第二储能器15b的设置面积小于第一储能器15a的设置面积的两倍。
这样,即使多个储能器的容积不同,也能够使在地面的储能器的设置面积小于将容积较小的储能器一台的设置面积两倍后的面积。另外,第二储能器15b配置于第一储能器15a的下侧,因此若第二储能器15b的容积大于第一储能器15a,则储能器15的稳定性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1、1a…空调装置;2…制冷剂回路;10…室外机;11…压缩机;12…油分离机;13…流路切换阀;14…热源侧热交换器;15…储能器;15a…第一储能器;15b…第二储能器;15c…第三储能器;16…回油毛细管;17…均压管;18…T字分支管;18a、18b…分支部;18c…基部;19…T字合流管;20a~20d…室内机;21a~21d…节流装置;22a~22d…负载侧热交换器;30a、30b…制冷剂配管;35…控制部;41a、41b…吸入管;42a、42b…流出管;51a、51b、52a、52b…管口;60…节流装置;71a、 71b…管口;81a、81b…开口。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制冷剂回路,其包括压缩机;和
两台储能器,它们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并联地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
所述两台储能器以所述两台储能器中一方的储能器位于另一方的储能器的上侧的方式相对于地面在垂直方向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将所述两台储能器的内部彼此连接的均压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台储能器的每一个中,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的位置处于比所述储能器内的供制冷剂从所述储能器向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流出管的管口高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的所述垂直方向的高度,与所述储能器内的供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流入至所述储能器的吸入管的管口的所述垂直方向的高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器内的所述均压管的管口位于在水平面中距离所述储能器的中心为预先设定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管是在所述两台储能器中沿所述垂直方向以直线状从一个储能器向另一个储能器延伸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T字分支管,其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具备水平地向两个方向分支的两个分支部,
所述两个分支部与供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流入的两个吸入管连接,并将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流入的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分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T字分支管,其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具备水平地向两个方向分支的两个分支部,
所述两个分支部与供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流入的两个吸入管连接,并将从所述制冷剂回路流入的制冷剂向所述两台储能器分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T字合流管,其将供制冷剂从所述两台储能器流出的两个流出管合流,并经由一根制冷剂配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台储能器贮存制冷剂的容积彼此不同。
CN201790001603.0U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93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6578 WO2018154653A1 (ja) 2017-02-22 2017-02-22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9394U true CN210569394U (zh) 2020-05-19

Family

ID=6325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6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69394U (zh) 2017-02-22 2017-02-22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9394U (zh)
WO (1) WO2018154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39366A1 (en) * 2020-02-05 2021-08-05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flash tan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1724A (en) * 1977-06-13 1979-05-01 Frick Company Pressurized refrigerant feed with recirculation for compound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s
JPH05126437A (ja) * 1991-11-01 1993-05-21 Hitachi Ltd アキユムレータ
JPH085201A (ja) * 1994-06-21 1996-01-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H1114199A (ja) * 1997-06-24 1999-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キュムレータ
JP2000337737A (ja) * 1999-05-26 2000-12-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アキュムレータ
JP2002107002A (ja) * 2000-09-29 2002-04-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装置
JPWO2011099056A1 (ja) * 2010-02-10 2013-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4653A1 (ja)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1134B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及空调***的运行方法
EP2998656B1 (en) Air conditioner
JP635240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0465955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0655917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O2014092152A1 (ja) 冷凍サイク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US20100229582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9989284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09690224B (zh) 集管、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
CN109791003B (zh) 空调装置
JP5655014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647908B1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US20140360223A1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1807703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833013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0569394U (zh) 空调装置
JP5525278B2 (ja) 熱源ユニット
US20160313036A1 (en) Subcool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994149A (zh) 空调机
JP2012137223A (ja) 熱交換器の分流器並びにその分流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KR101270536B1 (ko) 압축기 균유장치 및 냉동기
KR102551112B1 (ko) 리시버 일체형 어큐뮬레이터
CN106918167B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所述换热装置的制冷剂蒸汽压缩***
JP2012137224A (ja) 熱交換器の分流器並びにその分流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15863764U (zh) 分液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