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3763U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3763U
CN210373763U CN201921052991.2U CN201921052991U CN210373763U CN 210373763 U CN210373763 U CN 210373763U CN 201921052991 U CN201921052991 U CN 201921052991U CN 210373763 U CN210373763 U CN 21037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fresh air
fresh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29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29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3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以及形成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环绕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新风舒适性强,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度,空调器通常带有新风功能,即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而避免室内空气长期循环导致的空气浑浊。但是,目前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其从新风进风口的出风面积小,导致新风出风风阻大且风速高,新风舒适性差,用户刺激感强,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旨在提升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引入的新风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以及形成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环绕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中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模块和导流件,所述风机模块和所述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风机模块的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导流件用以将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环形出风壁,所述新风出风口设于所述环形出风壁,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环形出风壁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呈环形设置,并与所述新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还与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连通,以将所述风机模块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上方,所述导流件外壁的纵截面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预冷/预热模块,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包括次换热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次换热器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主换热器共用同一冷媒流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模块及换热开关门,所述风机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新风风道内成形有预处理出风道及室外风出风道,所述预处理出风道连通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室外风出风道连通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
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预处理出风道;
所述换热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用以选择性开启所述预处理出风道和/或所述室外风出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出风道的风道壁上形成有过风口,所述预处理出风道与所述过风口相连通,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过风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外风出风道的室外风出风口与所述过风口相邻设置,所述换热开关门转动安装于所述室外风出风道内,以转动打开所述室外风风出风口或所述过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环形出风壁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前侧的前出风壁、及位于所述外壳后侧的后出风壁;
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与所述前出风壁围合形成前出风腔,所述分流件与所述后出风壁围合形成后出风腔,所述预处理出风道与所述前出风腔连通,所述室外风出风道与所述后出风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环形出风壁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前侧的前出风壁、及位于所述外壳后侧的后出风壁;
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及活动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温度,所述活动门用用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所述外壳内运动,以使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气流自所述前出风壁和/或所述后出风壁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净化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内的风机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具有室内风进风口,所述净化模块具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室内风进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安装于所述新风进风口或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或,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安装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所述室内风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其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以及形成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环绕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外壳上的新风出风口,设置为环绕外壳设置,相较于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而言,增加了新风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而降低新风出风的风阻与风速,具有提升新风舒适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新风至室外风出风道流出时新风的路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新风经前出风壁流出时新风的路线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再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外壳 101 新风进风口
102 新风出风口 103 环形出风壁
103a 前出风壁 103b 后出风壁
104 出风腔 104a 前出风腔
104b 后出风腔 105 室内风进风口
110 新风风道 111 预处理出风道
112 室外风出风道 112a 过风口
112b 室外风出风口 200 风机模块
300 导流件 400 预冷/预热模块
500 换热开关门 600 分流件
610 隔板 620 挡板
621 第一通风口 622 第二通风口
700 活动门 710 第一出风道
720 第二出风道 800 净化模块
900 第一风门 910 第二风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外壳100是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部分,可由几块板拼接而成。通常,外壳100的横截面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近圆形及多边形等多种形状,其内形成有安装腔,以安装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风机等元器件。本实施例以外壳100呈圆筒形对本申请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做详细的解释说明。
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具有新风进风口101、新风出风口102、及形成于所述新风进风口101与新风出风口102之间的新风风道110,其中新风出风口102在外壳100的周向上环绕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新风出风口101的环绕设置,可为间断式环绕,也可为连续环绕。新风进风口101与新风出风口10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也可是多个微孔,于本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02呈栅格状环绕于外壳100的周侧。
可以理解,目前具有新风功能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新风出风口102多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出风口设于同一侧,即设于外壳100的前侧,这种设置的新风出风口102的出风面积小,新风出风时风阻大且风速高,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且新风吹拂到用户时,用户的刺激感强,舒适度差,用户的体验差。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将新风出风口102设置为环绕外壳100的周向,可显著地增加新风出风口102的出风面积,而降低新风出风的风阻与风速,使得新风出风的风量衰减少、风速相对平缓,新风出风后更为舒适缓和,可明显提升用户体验。
并且,环绕周向设置的新风出风口102,新风出风面积广,新风进入室内后,能够更为均匀、快速地室内空气混合,进一步降低了新风对用户的刺激,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02设于外壳100的中部。可以理解,落地式空调室内的外壳100通常是上下延伸的,除了新风进风口101及新风出风口102外,外壳100还具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及形成于换热进风口与换热出风口之间的换热风道,换热风道内安装的换热器可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于本实施例中,换热出风口与换热出风口均位于外壳100的上侧。将新风出风口102设置于外壳100的中部,可在避位换热出风口的同时,尽量提高新风出风口102的高度,以增加新风出风口10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如此,可增加新风的传送距离,而增加新风的送风面积。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02也可设于外壳100的上侧或下侧。
请结合图2与图3所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模块200和导流件300。具体地,风机模块200安装于新风风道110内,风机模块200的进风口与新风进风口101连通,用以可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引入新风而提供动力。关于风机模块200,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离心风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等,于本实施例中,选用离心风机作为风机模块200使用。
具体地,导流件300也安装于新风风道110内,该导流件300用以将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新风出风口102。可以理解,新风出风口102环绕外壳100的周向设置,而风机模块200的出风方向则是单向的,在新风风道110内设置导流件300而对风机模块200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可使新风气流能够更为均匀的从新风出风口102流出。如此,可使新风气流更为均匀地与室内空气混合,提升用户体验。并且,由于导流件300的存在,还可适当减缓新风的流速,亦有利于提高新风气流的舒适程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具有环形出风壁103,新风出风口102设于该环形出风壁103,该导流件300与环形出风壁103围合形成有出风腔104。该出风腔104呈环形设置,并与新风出风口102连通,该出风腔104还与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连通,以将风机模块200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新风出风口102。可以理解,通过导流件300与环形出风壁103相围合形成的出风腔104以引导风机模块200的出风气流,可降低气流风阻与流速,新风气流流动更为均匀,平缓舒适。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300还可为设置于风机模块200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102之间的导风格栅、导流板等。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02位于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的上方,该导流件300外壁的纵截面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这样设置,导流件300的表面坡度变化更为平缓,自风机模块200吹出的气流在遇到导流件300后,气流的能量损失少,导流件300可更为柔和地对风机模块200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而提高自新风出风口102流出的气流的舒缓度。
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导流件300的导流效果,于本实施例中,导流件300的表面呈弧面设置。
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预冷/预热模块400,该预冷/预热模块400安装于新风风道110内。可以理解,通常情况下,在启动空调器调节室内温度时,室内温度经调解后,与室外温度存在一定温度差。通过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引入新风时,虽然室外新风经新风出风口102自外壳100周侧流出后,因与室内空气的温度差对用户造成的刺激感得以减缓,但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新风风道110内设置预冷/预热模块400,可对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而降低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提升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于新风通道内也可不设置预冷/预热模块400,通过合理设置新风出风口102的朝向、高度等,可减少或避免新风吹向用户。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体规格、用途、类型的不同,该预冷/预热模块400可仅具备预冷或预热功能,或同时具备预冷及预热功能。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冷/预热模块400包括次换热器。需要说明的是,该次换热器是相较室内机的主换热器而言于名称上的区分,其本质仍为换热器。在空调领域,换热器的技术成熟,换热效率高,选用次换热器作为预冷/预热模块400,能够高效、经济地实现对新风的预冷或预热。于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预冷/预热模块400也可选用全热交换器、显热交换器或电辅热部件等。
优选地,该次换热器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主换热器共用同一冷媒流路。可以理解,这样设置能够在主换热器进行调节调节的同时,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不仅可提高对冷媒的利用率,还可使新风的温度更为接近室内温度。具体而言,该次换热器可由主换热器向下延伸形成,也可独立于主换热器设置。当次换热器与主换热器相互独立设置时,次换热器与主换热器之间可通过连通管而实现冷媒流路的共用。
请结合图3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风道110内形成有预处理出风道111及室外风出风道112,该预处理出风道111用以连通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102,该室外风出风道112用以连通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与新风出风口102。上述预冷/预热模块400安装于该预处理出风道111。
本实施例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开关门500,该换热开关门500安装于新风风道110内,用以选择性开启预处理出风道111或室外风出风道112,具体为,该换热开关门500可开启预处理风道,并关闭室外风出风道112;或开启室外风出风道112,并关闭预处理出风道111。可以理解,这样设置,在引入新风时,可根据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温度差,控制换热开关门500,而选择是否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如,当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不大时,可选择开启室外风出风道112,而使新风不经换热便从新风出风口102流出。如此一来,虽然会略微影响用户体验,但更为节能。当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较大时,可选择开启预处理出风道111,而使新风经预冷或预热处理后从新风出风口102流出,这样,相较于新风从室外风出风道112出风的方式而言,虽然能量消耗更多,却能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换热开关也可设置为选择性开启预处理出风道111和室外风出风道112。这样,可使经过换热与未经换热的新风同时从新风出风口102流出,于节能与用户舒适度之间做一定的取舍。
进一步地,该外壳100内设有室外风出风道112的风道壁,该室外风出风道112的风道壁可与外壳100一体成型,也可独立于外壳100设置。该室外风出风道112的风道壁形成过风口112a,预处理出风道111与该过风口112a相连通,预冷/预热模块400安装于该过风口112a处。可以理解,于室外风出风道112的风道壁上设置过风口112a,预处理出风道111与该过风口112a连通后,可通过部分室外风出风道112与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连通,如此,可合理利用外壳100的内部空间,使外壳100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缩小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并且,通过启闭过风口112a便可开启或关闭预处理出风道111,对于换热开关门500的设计要求也更为简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室外风出风道112与预处理出风道111也可分别与风机模块200的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室外风出风道112具有室外风出风口112b,该室外风出风口112b与新风出风口102相连通,该室外风出风口112b与过风口112a相邻设置,相应的,换热开关门500转动安装于室外风出风道112内,以转动打开室外风出风口112b或过风口112a。可以理解,室外风出风道112的室外风出风口112b与新风出风口102相邻设置,可使外壳100内的结构更为紧凑,而有利于缩小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并且,这是由于室外风出风口112b与过风口112a相邻设置,因此可将换热开关门500转动安装于室外风出风道112内,通过换热开关门500的转动,便可简单、便捷地实现对室外风出风道112和预处理出风道111的开启和关闭。相应的,换热开关门50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该换热开关门500可由一块完整的板构成,也可由多块板拼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室外风出风口112b与预处理出风道111的出风口并行设置,此时,可将换热开关门500安装于室外风出风口112b处,通过换热开关门500平移而选择性开启预处理出风道111和/或室外风出风道112。
请结合图5至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00的环形出风壁103包括前出风壁103a和后出风壁103b。其中,前出风壁103a位于外壳100前侧,后出风壁103b位于外壳100后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外壳100的前侧与后侧,是通过外壳100左右两侧的连线,将外壳100于前后方向上分为几乎相等的前半壳与后半壳,指定该前半壳为外壳100的前侧,后半壳是外壳100的后侧。相应的,该前半壳上的环形出风壁103为前出风壁103a,该后半壳上的环形出风壁103为后出风壁103b。于该实施例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流件600,该分流件600与前出风壁103a围合形成前出风腔104a、该分流件600还与后出风壁103b围合形成后出风腔104b。其中该前出风腔104a与预处理出风道111连通,该后出风腔104b与室外风出风道112连通。
可以理解,预处理出风道111与前出风腔104a连通后,经过预冷/预热模块400处理的新风便可从前出风壁103a上的新风出风口102流出,即从外壳100的前侧流出。因新风经换热,因此可保证用户体验良好。而室外风出风道112与后出风腔104b连通,则未经过预冷或预热处理的新风会从后出风壁103b上的新风出风口102流出,即从外壳100的后侧流出。因新风从外壳100后侧流出,不会吹向用户,因此可关闭预冷/预热模块400,而节能省电。如此,在引入新风时,配合换热开关门500可选择新风的流出方向,以在用户体验与节能省电间做出平衡。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换热开关门500,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使换热后的新风吹向用户,未经换热的新风则无法吹向用户。
进一步地,该分流件600包括隔板610及挡板620。其中隔板610沿上下方向设于外壳100内,并分隔前出风壁103a与后出风壁103b。挡板620设于隔板610的下侧,于前后方向隔断外壳100,该挡板620上设有第一通风口621与第二通风口622,第一通风口621与第二通风口622分别设于隔板610的两侧,且该第一通风口621与室外风出风道112连通,该第二通风口622则与预处理出风道111连通。具体而言,该分流件600可一体成型,也可由多快板拼接而成。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及活动门700。其中该温度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新风风道110内的新风温度,该活动门700用以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外壳100内运动,以使新风风道110内的气流自前出风壁103a和/或后出风壁103b流出。
可以理解,在引入新风时,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可能存在较大的温度差,也可能温度接近。如此,可在引入新风时,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新风的温度,活动门700根据温度检测在外壳100内相应运动,而使与室温接近的新风前出风壁103a流出(即从外壳100前侧流出),使与室温温差较大的新风从后出风壁103b流出(即从外壳100后侧流出),避免与室温相差较大的新风吹向用户。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而言,该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新风温度后,可与室内温度求差,而后活动门700可根据温度差值活动,而选择新风从外壳100前侧吹出或从外壳后侧吹出。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内预设多个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春天模式、夏天模式、秋天模式、冬天模式、上午模式、下午模式及夜晚模式。以夏天模式为例,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夏天模式运行时,夏天模式内预存有一温度阈值,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新风温度小于该温度阈值内时,活动门700控制新风自前出风壁103a和后出风壁103b吹出;当新风温度处于该温度阈值内时,活动门700控制新风自前出风壁103a吹出;当新风温度大于该温度阈值时,活动门700控制新风自后出风壁103b吹出。
具体而言,外壳100内还设有分流件600,该分流件600与前出风壁103a围合形成前出风腔104a、该分流件600还与后出风壁103b围合形成后出风腔104b。风机模块200与前出风腔104a通过第一出风道连通,风机模块200与后出风腔104b通过第二出风道连通。且第一出风道连通于第二出风道的风道壁上,活动门700设于第一出风道与第二出风道连通处,可转动以选择性第一出风道和/或第二出风道,而使新风从前出风口和/或后出风口吹出。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出风道与第二出风道的出风口也可并行,活动门700可于第一出风道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道的出风口之间滑动,以选择性打开第一出风道和/或第二出风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活动门700也可相对前出风壁103a和后出风壁103b移动,而选择性遮挡前出风壁103a或后出风壁103b,而使新风从前出风壁和/或后出风壁吹出。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模块800,该净化模块800安装于新风风道110内,且该净化模块800的出风口与风机模块200的进风口连通。可以理解,在新风风道110内设置净化模块800,可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净化处理,而保证新风的洁净度,提升用户的体验。具体而言,该净化模块800可包括过滤模块和/或加湿模块,该过滤模块可为生物杀菌剂、光触媒、纳米银离子、低温触媒、活性炭滤网、除甲醛网或HEPA网等过滤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该加湿模块可为超声波加湿器、加湿膜等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请结合图1、图3、图4、图8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还具有室内风进风口105,该净化模块800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其中,第一进风口与新风进风口101连通,第二进风口与室内风进风口105连通。可以理解,于外壳100上设置室内风进风口105,并将该室内风进风口105与净化模块800的进风口连通,可在引入新风时,使新风与室内空气混合,而改善新风的温度,以提升用户舒适度。
优选地,为提升室内空气的进风量,外壳100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室内风进风口105。由于新风进风口101设于外壳100的后侧,于该实施例中,将室内风进风口105设于外壳100的两侧,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利用外壳100,并且可减少在外壳100前侧的开口,提升外壳100的观感。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门900和第二风门910。其中,第一风门900安装于新风进风口101或第一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新风进风口101;第二风门910安装于室内风进风口105或第二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室内风进风口105。如此,当需要向室内引入新风时,可开启第一风门900,并关闭第二风门910;当需要循环净化室内空气时,可开启第二风门910,并关闭第一风门900。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第一风门900与第二风门910可同时开启。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可仅包括第一风门900或第二风门910。
具体而言,该第一风门900和/或第二风门910由单一的板构成,并可通过转动、伸缩、盖合等方式开启或关闭。于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风门900和/或第二风门910也可由多块百叶板组成,通过百叶板的转动,而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与该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以及形成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环绕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模块和导流件,所述风机模块和所述导流件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风机模块的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导流件用以将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环形出风壁,所述新风出风口设于所述环形出风壁,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环形出风壁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呈环形设置,并与所述新风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还与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连通,以将所述风机模块出风口处的气流分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位于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上方,所述导流件外壁的纵截面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预冷/预热模块,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包括次换热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换热器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主换热器共用同一冷媒流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模块及换热开关门,所述风机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新风风道内成形有预处理出风道及室外风出风道,所述预处理出风道连通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室外风出风道连通所述风机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
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预处理出风道;
所述换热开关门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用以选择性开启所述预处理出风道和/或所述室外风出风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出风道的风道壁上形成有过风口,所述预处理出风道与所述过风口相连通,所述预冷/预热模块安装于所述过风口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出风道的室外风出风口与所述过风口相邻设置,所述换热开关门转动安装于所述室外风出风道内,以转动打开所述室外风出风口或所述过风口。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环形出风壁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前侧的前出风壁、及位于所述外壳后侧的后出风壁;
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与所述前出风壁围合形成前出风腔,所述分流件与所述后出风壁围合形成后出风腔,所述预处理出风道与所述前出风腔连通,所述室外风出风道与所述后出风腔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环形出风壁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前侧的前出风壁、及位于所述外壳后侧的后出风壁;
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及活动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温度,所述活动门用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所述外壳内运动,以使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气流自所述前出风壁和/或所述后出风壁流出。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安装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净化模块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内的风机模块的进风口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室内风进风口,所述净化模块具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室内风进风口。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安装于所述新风进风口或所述第一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或,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安装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或所述第二进风口,以开启或隔断所述室内风进风口。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CN201921052991.2U 2019-07-05 2019-07-05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37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2991.2U CN210373763U (zh) 2019-07-05 2019-07-05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2991.2U CN210373763U (zh) 2019-07-05 2019-07-05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3763U true CN21037376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2991.2U Active CN210373763U (zh) 2019-07-05 2019-07-05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37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2236A (zh) * 2020-11-17 2021-03-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62131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4353179A (zh) * 2022-01-07 2022-04-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新风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131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2432236A (zh) * 2020-11-17 2021-03-0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53179A (zh) * 2022-01-07 2022-04-1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新风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6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751074U (zh) 环窗框式室内空调机
US20180335222A1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04806620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02635907A (zh) 节能手术室风处理***及洁净手术室
CN212691936U (zh) 一种冷风式机房专用空调***
JP2004177052A (ja) 床埋込形空調ユニット
CN109890181A (zh)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的顶置式制冷***
CN2115752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366969B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3362679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211822852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组
CN21274669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618753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61492U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
CN203615483U (zh) 一种高度可调立式多风机组合高效空气处理机组
CN207501285U (zh) 风道***、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706921A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107388380B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05897446U (zh) Glv及新风的温湿度独立控制***及其安装室
CN217785401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CN215062444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