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1952U - 一种水质过滤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质过滤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1952U
CN210331952U CN201921146666.2U CN201921146666U CN210331952U CN 210331952 U CN210331952 U CN 210331952U CN 201921146666 U CN201921146666 U CN 201921146666U CN 210331952 U CN210331952 U CN 210331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lter
water
partition plate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66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ouh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hou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houh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hou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66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1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1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19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质过滤筒,本申请将过滤筒分为流通腔、静置腔,而且进水管设置在流通腔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并与静置腔连通,故待过滤水从进水管进入静置腔,可以让待过滤水的大颗粒在静置腔进行沉淀并堆积在静置腔的底部,当静置腔内的待过滤水不断增加,并从开口进入过滤流道,并经过过滤流道内的过滤网针对细微颗粒物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转化为清水并从出水管流出;本申请先对待过滤水的大颗粒沉积物进行沉淀,然后将水输送过滤流道,减少了整体设备的过滤压力,提高了整体设备的过滤效率,而且减少了大颗粒沉积物堵塞过滤网的机率,故可以大大增加整体设备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水质过滤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领域,尤指一种水质过滤筒。
背景技术
现技术中水质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不高;而且现在的水源一般都是通过过滤箱直接由上至下的流向实现过滤,这样子的话过滤箱内的大颗粒沉积物会直接经过过滤箱内的过滤层实现过滤,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表面磨损而降低了其自洁净功能,杂质沉淀易堵塞滤孔;导致过滤装置的效率降低,且大大降低过滤装置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质过滤筒,静置腔可以让待过滤水的大颗粒在静置腔进行沉淀并堆积在静置腔的底部,而且待过滤水从开口进入过滤流道,并由上至下经过过滤流道内的过滤网针,实现对细微颗粒物过滤,减少了整体设备的过滤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质过滤筒,包括过滤筒体、进水管、出水管,其中所述过滤筒体内水平放置有第一分隔板,且所述第一分隔板将过滤筒分隔成静置腔以及位于静置腔上方的流通腔,其中第一分隔板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静置腔以及流通腔的开口;其中进水管设置在流通腔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并与静置腔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外,所述出水管与流通腔连通;且所述流通腔内设置有螺旋叶片,其中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流通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内侧边与进水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中螺旋叶片、流通腔的内壁、进水管的外侧面围成一个螺旋状的过滤流道,且所述过滤流道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过滤网;其中过滤流道的一端通过开口与静置腔连通,所述过滤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过滤流道内的过滤网的筛孔孔径由开口往出水管的方向依次递减。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均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网,其中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由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中粉状活性炭的重量占比为35%-50%。
进一步,所述静置腔内水平放置有第二分隔板,且所述第二分隔板将静置腔分隔成沉淀腔以及位于沉淀腔上方的过滤腔,且过滤腔通过开口与过滤流道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并与沉淀腔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外;所述过滤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层、过渡层、分离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由硅藻土、碳化硅、纳米碳晶制备而成,所述过渡层由纳米级硅藻土、碳化硅和纳米碳晶制备面成,所述分离层由纳米碳品、纳米钻石烯、硝酸银、纳米级硅藻土和碳化硅制备而成;其中第二分隔板的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沉淀腔以及过滤腔的连通孔。
进一步,所述支撑层、过渡层、分离层的纵截面均为波浪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沉淀腔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沉淀腔的底部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污孔。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延伸出流通腔的一端、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筒体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快接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将过滤筒分为流通腔、静置腔,而且进水管设置在流通腔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并与静置腔连通,故待过滤水从进水管进入静置腔,可以让待过滤水的大颗粒在静置腔进行沉淀并堆积在静置腔的底部,当静置腔内的待过滤水不断增加,并从开口进入过滤流道,并经过过滤流道内的过滤网针对细微颗粒物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转化为清水并从出水管流出;本申请先对待过滤水的大颗粒沉积物进行沉淀,然后将水输送过滤流道,减少了整体设备的过滤压力,提高了整体设备的过滤效率,而且减少了大颗粒沉积物堵塞过滤网的机率,故可以大大增加整体设备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中水质过滤筒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过滤筒体;2.进水管;3.出水管;31.快接套管;11.第一分隔板;111.开口;12.流通腔;13.螺旋叶片;14.沉淀腔;15.第二分隔板;151.连通孔;161.分离层;162.过渡层;163.支撑层;17.过滤流道;18.过滤网;1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水质过滤筒,包括过滤筒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其中所述过滤筒体1内水平放置有第一分隔板11,且所述第一分隔板11将过滤筒分隔成静置腔以及位于静置腔上方的流通腔12,其中第一分隔板11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静置腔以及流通腔12的开口111;其中进水管2设置在流通腔12内,且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11并与静置腔连通,进水管2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12外,所述出水管3与流通腔12连通;且所述流通腔12内设置有螺旋叶片13,其中螺旋叶片13的外侧边与流通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的内侧边与进水管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中螺旋叶片13、流通腔12的内壁、进水管2的外侧面围成一个螺旋状的过滤流道17,且所述过滤流道17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过滤网18;其中过滤流道17的一端通过开口111与静置腔连通,所述过滤流道17的另一端与出水管3连通。
本申请将过滤筒分为流通腔12、静置腔,而且进水管2设置在流通腔12内,且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11并与静置腔连通,故待过滤水从进水管2进入静置腔,可以让待过滤水的大颗粒在静置腔进行沉淀并堆积在静置腔的底部,当静置腔内的待过滤水不断增加,并从开口111进入过滤流道17,并经过过滤流道17内的过滤网18针对细微颗粒物过滤,经过过滤的待过滤水转化为清水并从出水管3流出;本申请先对待过滤水的大颗粒沉积物进行沉淀,然后将待过滤水输送过滤流道17,减少了整体设备的过滤压力。
进一步,所述过滤流道17内的过滤网18的筛孔孔径由开口111往出水管3的方向依次递减。使得待过滤水在过滤流道17,由开口111往出水管3移动的过程,实现逐步细化过滤,实现层层净化的效果,待过滤水净化处理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18均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网18,其中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由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中粉状活性炭的重量占比为35%-50%。与普通的过滤网18相比,具有更优良的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待过滤水中的污染物。
为了进一步增强过滤效果,故所述静置腔内水平放置有第二分隔板15,且所述第二分隔板15将静置腔分隔成沉淀腔14以及位于沉淀腔14上方的过滤腔,且过滤腔通过开口111与过滤流道17远离出水管3的一端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5并与沉淀腔14连通,进水管2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12外;所述过滤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层163、过渡层162、分离层161,其中所述支撑层163由硅藻土、碳化硅、纳米碳晶制备而成,所述过渡层162由纳米级硅藻土、碳化硅和纳米碳晶制备面成,所述分离层161由纳米碳品、纳米钻石烯、硝酸银、纳米级硅藻土和碳化硅制备而成;其中第二分隔板15的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沉淀腔14以及过滤腔的连通孔151。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碳晶素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它的表面活性强,单个颗粒粒径在2nm-5nm,颗粒之间的间隙在0.1nm-0.4nm之间,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非常容易将水中的细颗粒吸附且碳晶素无毒副作用,硬度高,可清洗。而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63的厚度为15m,孔径为1μm~20μm,孔隙率为30%~60%:过渡层162的厚度为8mm,孔径为1μm,孔隙率为30%~50%;分离层161的厚度为2mm,孔径为0.2μm,孔隙率为30%~40%;
进一步,所述支撑层163、过渡层162、分离层161的纵截面均为波浪状结构。波浪状结构可以增加了待过滤水与支撑层163、过渡层162、分离层161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量,提高待过滤水净化处理效果。
进一步,所述沉淀腔14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沉淀腔14的底部设有带有阀门19的排污孔。同时沉淀腔14的底部为漏斗状,方便大颗粒沉淀落入到排污孔113;而且在沉淀腔14的底部设置了带有阀门19的排污孔,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打开排污孔的阀门19对沉淀腔14底部的沉淀进行排除;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2延伸出流通腔12的一端、出水管3设置在过滤筒体1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快接套管31;即进水管2以及出水管3可以通过快接套管31,外接带有快接接口的输送管,故可以实现快速装卸,十分方便。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体、进水管、出水管,其中所述过滤筒体内水平放置有第一分隔板,且所述第一分隔板将过滤筒分隔成静置腔以及位于静置腔上方的流通腔,其中第一分隔板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静置腔以及流通腔的开口;其中进水管设置在流通腔内,且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并与静置腔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外,所述出水管与流通腔连通;且所述流通腔内设置有螺旋叶片,其中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流通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的内侧边与进水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其中螺旋叶片、流通腔的内壁、进水管的外侧面围成一个螺旋状的过滤流道,且所述过滤流道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过滤网;其中过滤流道的一端通过开口与静置腔连通,所述过滤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流道内的过滤网的筛孔孔径由开口往出水管的方向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均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网,其中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由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中粉状活性炭的重量占比为3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腔内水平放置有第二分隔板,且所述第二分隔板将静置腔分隔成沉淀腔以及位于沉淀腔上方的过滤腔,且过滤腔通过开口与过滤流道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并与沉淀腔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流通腔外;所述过滤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支撑层、过渡层、分离层,其中所述支撑层由硅藻土、碳化硅、纳米碳晶制备而成,所述过渡层由纳米级硅藻土、碳化硅和纳米碳晶制备面成,所述分离层由纳米碳品、纳米钻石烯、硝酸银、纳米级硅藻土和碳化硅制备而成;其中第二分隔板的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沉淀腔以及过滤腔的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过渡层、分离层的纵截面均为波浪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沉淀腔的底部设有带有阀门的排污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延伸出流通腔的一端、出水管设置在过滤筒体外的一端均设置有快接套管。
CN201921146666.2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水质过滤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1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666.2U CN21033195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水质过滤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6666.2U CN21033195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水质过滤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1952U true CN21033195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5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66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195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水质过滤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1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4994U (zh) 多层过滤分离清洗的污水过滤装置
CN208747776U (zh) 一种环保家用***
CN201871276U (zh) 排污管道过滤装置
CN210331952U (zh) 一种水质过滤筒
CN2585680Y (zh) 高效复合多介质过滤器
CN209906480U (zh) 一种具有过滤作用的水箱
CN205773678U (zh) 一种吸附型y形过滤器
CN203469661U (zh) 高效抽滤式沉淀池
KR101481634B1 (ko) 수족관용 물관리장치
CN211688680U (zh) 一种利用磁场净化不纯水的滤水器
CN108714323A (zh) 一种水处理用石英砂过滤器
JP4076848B2 (ja) 浄水器
CN102390893A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110639259A (zh) 化工过滤设备
CN218962043U (zh) 纳米微球过滤器
CN214693536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水样品过滤装置
CN211471009U (zh) 一种双滤料过滤器
CN212067850U (zh) 多用途机械过滤器
CN215249914U (zh) 一种化工环保用污水处理***
CN219815393U (zh) 一种多介质过滤器
CN209997285U (zh) 过滤装置及***
CN212789916U (zh) 一种处理炭黑生产废水的多层滤料过滤器
CN110639275A (zh) 化工过滤罐
KR102377990B1 (ko) 유효공극 가변형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오염수 처리용 필터장치
CN219409319U (zh) 一种快捷串筒式水质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