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3733U -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3733U
CN210323733U CN201921508984.9U CN201921508984U CN210323733U CN 210323733 U CN210323733 U CN 210323733U CN 201921508984 U CN201921508984 U CN 201921508984U CN 210323733 U CN210323733 U CN 210323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projection
projection lens
dio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89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庆全
陈奕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5089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33U/zh
Priority to TW108212755U priority patent/TWM592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3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33U/zh
Priority to US17/010,829 priority patent/US1142233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影镜头,包括由放大侧至缩小侧沿光轴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第三透镜群包括光阑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中间像,且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及第三透镜群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一种包括上述投影镜头的投影装置亦被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可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的长度,并在定焦以及超短焦的要求下提供良好的光学品质。

Description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及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机在教育与家用电视市场,趋势是以高亮度且具备大尺寸投影画面为发展目标。因此,各家厂商皆专注于设计出合适的广角镜头架构,以减轻其重量及体积并且又要能有效的降低制作成本。在这些多方的考量下,广角镜头设计多半会以定焦镜头为主。一般而言,广角镜头为了降低镜片的尺寸,通常光路的设计中会形成一个中间像以使整体光路缩小,进一步可缩小整体镜头的外径尺寸。一个会形成中间像的光学***,整体长度会大于无中间像的光学设计。
然而,在目前的技术中,镜头整体镜片的数量过多,故在价格与市场的竞争上较无优势。此外,若镜头的设计长度太长,容易影响投影机的体积。因此,如何设计使用非球面镜片且放置在孔径光阑中的前后位置,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性的镜头以满足现在投影机市场的需求,是本领域需致力于行的。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可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的长度,并在定焦以及超短焦的要求下提供良好的光学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镜头,包括由一放大侧至一缩小侧沿一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群、一第二透镜群以及一第三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第三透镜群包括一光阑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一中间像,且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及第三透镜群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照明***、至少一光阀以及一投影镜头。照明***用于提供一照明光束。至少一光阀设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为一影像光束。投影镜头设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影像光束转换为一投影光束。投影镜头包括由一放大侧至一缩小侧沿一光轴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镜群、一第二透镜群以及一第三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第三透镜群包括一光阑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一中间像,且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及第三透镜群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中,投影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且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因此,可有效的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的长度。此外,投影镜头可使光阀所发出的光线在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中间像。因此,可在定焦以及超短焦的要求下提供良好的光学品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投影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图。
图4A至图4F为图2的投影镜头的光束扇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投影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图。
图7A至图7F为图5的投影镜头的光束扇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10,用于提供投影光束LP。投影装置10包括照明***50、至少一光阀60以及投影镜头100。照明***5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LB。光阀60设置于照明光束LB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照明光束LB转换为影像光束LI。投影镜头100设置于影像光束LI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影像光束LI转换为投影光束LP,而投影光束LP被投射至投影目标(未绘示),例如屏幕或墙面。
照明***50例如包含多个发光元件、波长转换元件、匀光元件、滤光元件以及多个分合光元件,用以提供出不同波长的光以作为影像光的来源。其中多个发光元件例如为金属卤素灯泡(Lamp)、高压汞灯泡,或者是固态发光源(solid-state illuminationsource),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投影装置10中照明***50的种类或形态,其详细结构及实施方式可以由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光阀60例如是液晶覆硅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panel,LCoS panel)、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等反射式光调变器。于一些实施例中,光阀60也可以是透光液晶面板(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Panel),电光调变器(Electro-Optical Modulator)、磁光调变器(Magneto-Optic modulator)、声光调变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AOM)等穿透式光调变器。本实用新型对光阀6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光阀60将照明光束LB转换为影像光束LI的方法,其详细步骤及实施方式可以由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光阀60的数量为一个,例如是使用单个数字微镜元件的投影装置1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可以是多个,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投影镜头100用以将影像光投射至投影目标。投影镜头100例如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个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镜头100亦可包含平面镜或曲面镜,以反射的方式将来自光阀60的影像光投射至投影目标。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图2所显示的投影镜头100至少可应用于图1所显示投影装置10中,故以下将以应用于图1的投影装置10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100包括由放大侧E1至缩小侧E2沿光轴I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G1、第二透镜群G2以及第三透镜群G3。其中,放大侧E1为屏幕端,缩小侧E2则为影像源端(光阀60)。换句话说,投影镜头100朝向放大侧E1的方向即为投影光束LP的传递方向,而朝向缩小侧E2的方向即指向投影镜头100的影像源端(光阀60)。
投影镜头100为定焦透镜,且投射比小于或等于0.4。换句话说,投影镜头100为超短焦镜头。此外,投影镜头100中具有屈光度的透镜数量小于或等于15。详细而言,第一透镜群G1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第二透镜群G2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第三透镜群G3包括光阑80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第一透镜群G1、第二透镜群G2及第三透镜群G3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
第一透镜群G1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群G1包括三胶合透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群G1包括由放大侧E1至缩小侧E2沿光轴I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其中,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屈光度依序为负、负、正、正、负、正。其中,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为复合透镜,即三胶合透镜。而第一透镜L1以及第三透镜L3为非球面透镜。因此,可有效的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100的长度,并且能改善像差。
第二透镜群G2可为单透镜或多透镜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群G2包括第七透镜L7。意即,第二透镜群G2中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的数量为一个。其中,第七透镜L7的屈光度为正。当放大侧E1与投影镜头10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可以借由移动第一透镜群G1与第二透镜群G2之间的间距来调整对焦。
第三透镜群G3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至少一非球面透镜的数量为一个,且非球面透镜为最靠近光阑80且具有屈光度的透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群G3包括由放大侧E1至缩小侧E2沿光轴I依序排列的第八透镜L8、第九透镜L9、第十透镜L10、第十一透镜L11、第十二透镜L12以及第十三透镜L13。其中,第八透镜L8至第十三透镜L13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负、正、正、正。其中,第十透镜L10以及第十一透镜L11为复合透镜,例如是双胶合透镜。而第十三透镜L13为非球面透镜。因此,可有效的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100的长度,并且能改善像差。此外,当投影镜头100在进行对焦时,第三透镜群G3为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群G1与第三透镜群G3之间形成一中间像(未绘示)。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像位于第二透镜群G2与第三透镜群G3之间。但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像也可位于第一透镜群G1与第二透镜群G2之间,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进一步而言,投影镜头100可具有非远心(non-telecentric)特性,亦即,进入投影镜头100中的光束(即光阀60所提供的影像光束LI)的扩散角度例如为大于或等于5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即主光线在第二透镜群G2与第三透镜群G3之间实质上为非平行状态。因此,使用投影镜头100可达到二次成像的光学效果,且其投射比可达小于或等于0.4。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符合0.62>DLT1/DLT2>0.2,其中DLT1为第一透镜群G1至第二透镜群G2的间距,且DLT2为第二透镜群G2至第三透镜群G3的间距。具体而言,DLT1为第一透镜群G1中最靠近第二透镜群G2的表面至第二透镜群G2中最靠近第一透镜群G1的表面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DLT2为第二透镜群G2中最靠近第三透镜群G3的表面至第三透镜群G3中最靠近第二透镜群G2的表面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此外,投影镜头100亦符合0.4>EFLG1/EFLG3>0.3,其中EFLG1为第一透镜群G1的等效焦距,且EFLG3为第三透镜群G3的等效焦距。另外,投影镜头100亦符合0.27>EFLG1/EFLG2>0.15,其中EFLG1为第一透镜群G1的等效焦距,且EFLG2为第二透镜群G2的等效焦距。
以下以表一至表三列出定焦投影镜头100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数据资料。然而,下文所列出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实用新型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惟其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元件的实际设计可见于下列表一。
表一
Figure BDA0002198792680000071
Figure BDA0002198792680000081
在表一中,第一透镜L1由放大侧E1至缩小侧E2具有表面S1与表面S2,第二透镜L2由放大侧E1至缩小侧E2依序具有表面S3与表面S4,依此类推,各元件所对应的表面则不再重复赘述。此外,在表一中,“距离”是指相邻两表面之间在光轴I上的距离。举例来说,对应表面S1的距离是指表面S1与表面S2之间在光轴I上的距离,而对应表面S2的距离,即表面S2至表面S3之间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以此类推。在本实施例中,前述DLT1为第六透镜L6的表面S10至第七透镜L7的表面S11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亦即23.06mm,前述DLT2为第七透镜L7的表面S12至第八透镜L8的表面S13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亦即49.18mm,如此一来,DLT1/DLT2约为0.47,符合0.62>DLT1/DLT2>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表面S1与表面S2、第三透镜L3的表面S5与表面S6以及第十三透镜L13的表面S23与表面S24为非球面,而其余透镜的表面皆为球面。非球面的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198792680000082
在上式中,X为光轴方向的偏移量(sag)。c’是密切球面(Osculating Sphere)的半径的倒数,也就是接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的倒数,K是二次曲面系数,y是非球面高度,即为从透镜中心往透镜边缘的高度。A-G分别代表非球面多项式的各阶非球面系数(asphericcoefficient)。表二列出第一透镜L1的表面S1与表面S2、第三透镜L3的表面S5与表面S6以及第十三透镜L13的表面S23与表面S24的参数值。
表二
S1 S2 S5
K 0.00E+00 -1.06E+00 3.7618
A 2.44E-06 -1.70E-05 4.99E-05
B 3.75E-10 -4.58E-07 -4.23E-07
C 1.29E-12 1.50E-09 9.93E-09
D -1.16E-15 -1.53E-12 -4.40E-11
E 0 0 -1.87E-14
F 0 0 0
S6 S23 S24
K 0.00E+00 30.76 4.976
A 1.22E-04 -1.41E-04 -2.41E-05
B 4.53E-07 8.33E-08 -3.78E-07
C 1.52E-08 -3.62E-08 7.98E-09
D -1.90E-10 1.36E-09 -3.72E-11
E 1.82E-12 -1.38E-15 -1.61E-13
F 0 -7.01E-19 -7.05E-19
图3为图2的投影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图。请参考图3。图3为投影镜头100在不同像高的调制传递函数图(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其中横轴为焦点偏移量(focus shift),纵轴为光学转移函数的模数(modulus of the optical transferfunction),T代表在子午方向的曲线,S代表在弧矢方向的曲线,而「TS」旁标示的数值代表像高。由此可验证,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所显示出的光学转移函数曲线在标准范围内,故具有良好的光学成像品质,如图3所显示。
图4A至图4F为图2的投影镜头的光束扇形图。请参考图4A至图4F。图4A至图4F为投影镜头100在不同像高的光束扇形图(ray fan plot),其中EX、EY、PX及PY轴的最大刻度与最小刻度分别为+50微米(μm)与-50微米。图4A至图4F所显示出的图形均在标准的范围内,由此可验证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能够达到良好的光学成像品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图5所显示的投影镜头100A至少可取代图1所显示投影镜头100,故以下将以应用于图1的投影装置10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A类似于图2所绘示的投影镜头100。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像位于第一透镜群G1与第二透镜群G2之间。进一步而言,投影镜头100A可具有非远心(non-telecentric)特性,亦即,进入投影镜头100A中的光束(即光阀60所提供的影像光束LI)的扩散角度例如为大于或等于5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换句话说,即主光线在第一透镜群G1与第二透镜群G2之间实质上为非平行状态。因此,使用投影镜头100A可达到二次成像的光学效果,且其投射比可达小于或等于0.4。
以下以表一至表三列出定焦投影镜头100A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数据资料。然而,下文所列出的数据资料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照本实用新型之后,当可对其参数或设定作适当的更动,惟其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各元件的实际设计可见于下列表三。
表三
Figure BDA0002198792680000101
Figure BDA0002198792680000111
表三中相关的说明文字可参酌如同表一,故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前述DLT1为第六透镜L6的表面S10至第七透镜L7的表面S11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亦即32mm,前述DLT2为第七透镜L7的表面S12至第八透镜L8的表面S13于光轴I上的直线距离,亦即53.72mm,如此一来,DLT1/DLT2约为0.60,符合0.62>DLT1/DLT2>0.2。
表四列出第一透镜L1的表面S1与表面S2、第三透镜L3的表面S5与表面S6以及第十三透镜L13的表面S23与表面S24的参数值。
表四
S1 S2 S5
K 0.00E+00 -1.06E+00 6.3214
A 1.63E-06 -1.20E-05 4.86E-05
B 3.94E-10 -4.66E-07 -4.32E-07
C 8.82E-13 1.52E-09 7.53E-09
D -5.92E-16 -1.59E-12 -3.03E-11
E 0 0 -1.88E-14
F 0 0 0
S6 S23 S24
K 0.00E+00 -4.542 -9.879
A 1.22E-04 -1.42E-04 -2.78E-05
B 4.01E-07 -3.54E-07 -4.85E-07
C 1.55E-08 -2.14E-08 8.14E-09
D -1.89E-10 5.99E-10 -1.03E-10
E 1.82E-12 -1.47E-15 -1.61E-13
F 0 -7.43E-19 -7.51E-19
图6为图5的投影镜头的调制传递函数图。请参考图6。图6为投影镜头100A在不同像高的调制传递函数图。由图6可验证,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A所显示出的光学转移函数曲线在标准范围内,故具有良好的光学成像品质,如图6所显示。
图7A至图7F为图5的投影镜头的光束扇形图。请参考图7A至图7F。图7A至图7F为投影镜头100A在不同像高的光束扇形图。由此可验证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A能够达到良好的光学成像品质。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投影镜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图8所显示的投影镜头100B至少可取代图1所显示投影镜头100,故以下将以应用于图1的投影装置10为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投影镜头100B类似于图2所绘示的投影镜头100。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100B还包括反射元件90,配置于第二透镜群G2与第三透镜群G3之间。反射元件90例如是反射镜。因此,投影镜头100B可将传递通过第三透镜群G3的光束L借由反射元件90改变光路径,进而折迭投影镜头100B。换句话说,投影镜头100B中第二透镜群G2与第三透镜群G3之间的光轴具有转折且非单一直线。如此一来,投影镜头100B可适应于不同种类的投影机中,且配置反射元件90可缩减投影镜头100B的总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因应不同种类的投影机内的光路配置,反射元件90亦可为棱镜,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中,投影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且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因此,可有效的减少透镜的数量以缩短投影镜头的长度。此外,投影镜头可使光阀所发出的光线在第一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中间像。因此,可在定焦以及超短焦的要求下提供良好的光学品质。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10:投影装置
50:照明***
60:光阀
80:光阑
90:反射元件
100、100A、100B:投影镜头
E1:放大侧
E2:缩小侧
G1:第一透镜群
G2:第二透镜群
G3:第三透镜群
I:光轴
L1:第一透镜
L2:第二透镜
L3:第三透镜
L4:第四透镜
L5:第五透镜
L6:第六透镜
L7:第七透镜
L8:第八透镜
L9:第九透镜
L10:第十透镜
L11:第十一透镜
L12:第十二透镜
L13:第十三透镜
LB:照明光束
LI:影像光束
LP:投影光束
S1~S24:表面。

Claims (20)

1.一种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包括从放大侧至缩小侧沿光轴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以及
所述第三透镜群包括光阑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中间像,且所述第一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及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中具有屈光度的透镜数量小于或等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为定焦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的投射比小于或等于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具有非远心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投影镜头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三透镜群为固定,且所述第一透镜群及所述第二透镜群用于沿所述光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符合0.62>DLT1/DLT2>0.2,其中DLT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至所述第二透镜群的间距,且DLT2为所述第二透镜群至所述第三透镜群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符合0.4>EFLG1/EFLG3>0.3,其中EFLG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等效焦距,且EFLG3为所述第三透镜群的等效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符合0.27>EFLG1/EFLG2>0.15,其中EFLG1为所述第一透镜群的等效焦距,且EFLG2为所述第二透镜群的等效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像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第二透镜群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像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群与所述第三透镜群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三胶合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六个具有屈光度的透镜,且所述六个透镜的屈光度由所述放大侧至所述缩小侧依序为负、负、正、正、负、正。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群中具有屈光度的所述至少一透镜的数量为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群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非球面透镜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非球面透镜为最靠近所述光阑且具有屈光度的透镜。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群包括六个具有屈光度的透镜,且所述六个透镜的屈光度从所述放大侧至所述缩小侧依序为正、正、负、正、正、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射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群与所述第三透镜群之间。
20.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至少一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其中:
所述照明***用于提供照明光束;
所述至少一光阀设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以及
所述投影镜头设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转换为投影光束,所述投影镜头包括从放大侧至缩小侧沿光轴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群包括具有屈光度的至少一透镜;以及
所述第三透镜群包括光阑及具有屈光度的多个透镜;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与所述第三透镜群之间形成中间像,且所述第一透镜群、所述第二透镜群及所述第三透镜群的屈光度依序为正、正、正。
CN201921508984.9U 2019-09-11 2019-09-1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Active CN210323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984.9U CN210323733U (zh) 2019-09-11 2019-09-1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TW108212755U TWM592984U (zh) 2019-09-11 2019-09-26 投影鏡頭及投影裝置
US17/010,829 US11422336B2 (en) 2019-09-11 2020-09-03 Projection lens and proj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8984.9U CN210323733U (zh) 2019-09-11 2019-09-1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3733U true CN210323733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8984.9U Active CN210323733U (zh) 2019-09-11 2019-09-11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2336B2 (zh)
CN (1) CN210323733U (zh)
TW (1) TWM592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234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武汉宇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工作距的广角投影镜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6397B2 (en) * 2020-12-31 2023-08-15 Iview Displays (Shenzhen) Company Ltd. Projection apparatus
TWI770777B (zh) * 2021-01-20 2022-07-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五十五)
TWI798802B (zh) * 2021-08-31 2023-04-1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鏡頭及投影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9765B2 (en) 2002-08-16 2006-03-07 Infocus Corporation Wide angle lens system having a distorted intermediate image
JP2006047948A (ja) * 2004-06-29 2006-02-1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投影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投影装置
JP4708806B2 (ja) * 2005-02-07 2011-06-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8096983A (ja) * 2006-09-15 2008-04-24 Ricoh Co Ltd 投射光学系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TWI360663B (en) * 2007-10-03 2012-03-21 Qisda Corp Wide-angle projection lens and projection apparatu
TW201037352A (en) * 2009-04-10 2010-10-16 Young Optics Inc Fixed-focus lens
TWI454741B (zh) 2011-05-23 2014-10-01 Qisda Corp 投影裝置
WO2013118469A1 (ja) * 2012-02-06 2013-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超広角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WO2013157237A1 (ja) * 2012-04-18 2013-10-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WO2014076897A1 (ja) * 2012-11-16 2014-05-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WO2014076923A1 (ja) * 2012-11-19 2014-05-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6573352B2 (ja) 2013-09-18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および画像投射装置
WO2017195857A1 (ja) * 2016-05-13 2017-11-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画像投写装置
US10996435B2 (en) * 2017-05-15 2021-05-04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WO2019007065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8234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武汉宇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工作距的广角投影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22336B2 (en) 2022-08-23
US20210072498A1 (en) 2021-03-11
TWM592984U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3733U (zh) 投影镜头及投影装置
US9261767B2 (e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5988207B (zh) 放大光学***、光学单元和投影仪设备
CN101685199B (zh) 光学引擎及其广角投影镜头模块
CN108267834B (zh) 定焦镜头
JP5513248B2 (ja)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795592B (zh) 投影鏡頭及投影機
JP2007304290A (ja) 投影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3777314A (zh) 广角投影镜头
JP2015108797A (ja) 広角投影光学システム
CN103080808B (zh) 用于投影显示***的广角投影透镜
CN109212727B (zh) 投影机与投影镜头
CN109445075A (zh) 一种微型投影镜头
CN107817593B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镜头
CN212873039U (zh) 一种微型投影镜头及投影设备
JP2012118243A (ja) 投射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384415B2 (ja) 投写用広角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9407288A (zh) 一种折反式超短焦投影镜头***
JP2016142883A (ja) 投射装置および投射システム
TW201638630A (zh) 投影裝置以及投影鏡頭
JP2014206612A (ja) 投写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9975949B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
TWI809587B (zh) 投影鏡頭
CN109975951B (zh)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
CN219997400U (zh) 一种折反式超短焦投影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