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2054U -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2054U
CN210202054U CN201921405864.6U CN201921405864U CN210202054U CN 210202054 U CN210202054 U CN 210202054U CN 201921405864 U CN201921405864 U CN 201921405864U CN 210202054 U CN210202054 U CN 210202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n
tuning
groove
cavit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58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ming Zhao
赵文明
Xiangquan Meng
孟祥全
Li Wang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58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2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2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2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该耳机的调音结构包括喇叭盖、喇叭、胶套;喇叭盖具有安装腔;喇叭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前后设置的喇叭前腔和喇叭后腔,所述喇叭前腔朝向耳部敞口,所述喇叭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的背离耳部的一侧;胶套套接在所述喇叭盖上,具有与喇叭盖连接的环状内裙边,所述环状内裙边与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共同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喇叭前腔与外界的泄压调音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同时达到减小喇叭前腔压力和调节音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中,为保证耳机曲线一致性,耳机的喇叭与喇叭盖之间是通过点胶方式完全密封的,故当入耳式耳机佩戴到人耳时,由于硅胶套与人耳的密封性,在喇叭前腔(即喇叭前面与耳朵之间的腔体)会产生一个高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这样,喇叭前腔的密闭会导致喇叭振膜受气压压力凹陷,从而可能会影响喇叭寿命,而且入耳式耳机密闭性太好还会导致用户在户外使用时听不到外界声音,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进而存在一定人身安全隐患。
针对此问题,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可通过在喇叭前腔开一个小孔,即低频泄漏孔来解决。然而,如今的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具有越来越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趋势,而且消费者对耳机产品的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受体积限制以及外观好看等方面的要求,在喇叭前腔上往往不允许开低频泄漏孔,以免影响外观和防水性能。而若在入耳式耳机的喇叭前腔不开低频泄漏孔,则佩戴时耳膜会有很强的压迫感,低频过多会影响音质清晰度,长时间听音会使人头晕,并且用户在使用中也有可能会被杂物挡堵塞低频泄漏孔,从而造成音质的改变,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其旨在同时达到减小喇叭前腔压力和调节音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包括:
喇叭盖,具有安装腔;
喇叭,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前后设置的喇叭前腔和喇叭后腔,所述喇叭前腔朝向耳部敞口,所述喇叭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的背离耳部的一侧;以及,
胶套,套接在所述喇叭盖上,具有与喇叭盖连接的环状内裙边,所述环状内裙边与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共同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喇叭前腔与外界的泄压调音孔。
可选地,所述喇叭盖分为前后设置的前盖段和后盖段,所述前盖段与所述环状内裙边套接配合,所述喇叭盖开设于其外侧面开设有从前往后延延伸设置的的泄压调音槽,所述泄压调音槽分为设于前盖段的前段槽和设于所述后盖段的后端槽,所述前段槽从所述前盖段的前段贯通至所述前盖段的后端,所述前段槽的槽壁、槽底共同与所述环状内裙边内环面共同形成所述泄压调音孔。
可选地,所述泄压调音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喇叭盖的轴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环状内裙边的后端边缘与所述限位凸环抵接,所述泄压调音槽一直延伸至贯穿所述限位凸环的后侧面。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环上还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向外敞口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泄压调音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泄压调音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泄压调音槽沿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泄压调音槽沿径向的槽深为0.02mm至0.5mm。
可选地,所述喇叭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上邻近所述喇叭前腔处凸设有安装凸缘,所述喇叭的前端面与所述安装凸缘的后端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入耳式耳机,该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如前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该耳机的调音结构包括喇叭盖、喇叭、胶套以及泄压调音部;喇叭盖具有安装腔;喇叭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喇叭前腔和喇叭后腔,所述喇叭前腔朝向耳部敞口,所述喇叭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的背离耳部的一侧;胶套套接在所述喇叭盖上,具有与喇叭盖连接的环状内裙边;泄压调音部,设于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与所述环状内裙边之间,以连通所述喇叭前腔与外界。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喇叭盖的外侧面与胶套的环状内裙边之间设有连通喇叭前腔和外界的泄压调音孔,故当入耳式耳机佩戴到人耳时,其喇叭前腔内所产生的高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就可以通过该泄压调音孔而减小至与外界正常气压平衡,这样,令人不适的过多的低频声波也会大大减少,从而不但有利于保护喇叭的振膜,而且低频的减少还可以提高音质清晰度,进而有效提升音质;综上所述,本耳机的调音结构可以同时达到减小喇叭前腔压力和调节音质的目的,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沿S-S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喇叭盖 200 喇叭
310 喇叭前腔 320 喇叭后腔
400 胶套 410 环状内裙边
500 泄压调音孔 110 前盖段
120 后盖段 510 泄压调音槽
130 限位凸环 131 通槽
140 安装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131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具有该耳机的调音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该耳机的调音结构包括喇叭盖100、喇叭200、胶套400以及泄压调音孔500;喇叭盖100具有安装腔;喇叭200安装在安装腔内,以将安装腔分隔为前后设置的喇叭前腔310和喇叭后腔320,喇叭前腔310朝向耳部敞口,喇叭后腔320位于喇叭200的背离耳部的一侧;胶套400套接在喇叭盖100上,具有与喇叭盖100连接的环状内裙边410,环状内裙边410与喇叭盖100的外侧面共同形成用于连通喇叭前腔310与外界的泄压调音孔500。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耳机的调音结构特别适用于入耳式耳机,当然,结构条件合适的其他类型耳机也可以适用本耳机的调音结构。在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中,为保证耳机曲线一致性,耳机的喇叭200与喇叭盖100之间是通过点胶方式完全密封的,故当入耳式耳机佩戴到人耳时,由于硅胶套400与人耳的密封性,在喇叭前腔310(即喇叭200前面与耳朵之间的腔体)会产生一个高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这样,喇叭前腔310的密闭会导致喇叭200振膜受气压压力凹陷,从而可能会影响喇叭200寿命,且佩戴时耳膜会有很强的压迫感,低频过多会影响音质清晰度,长时间听音会使人头晕;另外,入耳式耳机密闭性太好还会导致用户在户外使用时听不到外界声音,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进而存在一定人身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现有的入耳式耳机可通过在喇叭前腔310开一个小孔,即低频泄漏孔来解决。然而,如今的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具有越来越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趋势,而且消费者对耳机产品的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受体积限制以及外观好看等方面的要求,在喇叭前腔310上往往不允许开低频泄漏孔,以免影响外观和防水性能,而且用户在使用中也有可能会被杂物挡堵塞低频泄漏孔,从而造成音质的改变,影响用户体验。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喇叭盖100的外侧面与胶套400的环状内裙边410之间设有连通喇叭前腔310和外界的泄压调音孔500,故当入耳式耳机佩戴到人耳时,其喇叭前腔310内所产生的高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就可以通过该泄压调音孔500而减小至与外界正常气压平衡,这样,令人不适的过多的低频声波也会大大减少,从而不但有利于保护喇叭200的振膜,而且低频的减少还可以提高音质清晰度,进而有效提升音质;综上,本耳机的调音结构可以同时达到减小喇叭前腔310压力和调节音质的目的,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请参阅图2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喇叭盖100分为前后设置的前盖段110和后盖段120,前盖段110与环状内裙边410套接配合,喇叭盖100开设于其外侧面开设有从前往后延延伸设置的的泄压调音槽510,泄压调音槽510分为设于前盖段110的前段槽和设于后盖段120的后端槽,前段槽从前盖段110的前段贯通至前盖段110的后端,前段槽的槽壁、槽底共同与环状内裙边410内环面共同形成泄压调音孔500。这样通过泄压调音孔500,就可以实现喇叭前腔310与外界之间的气压平衡以及低频泄漏。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泄压调音槽5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喇叭盖100的轴向一致,即泄压调音槽510呈结构最简单的直线型设计,以方便制作成型。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泄压调音槽510还可以呈曲线或其他形状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喇叭盖100的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限位凸环130,环状内裙边410的后端边缘与限位凸环130抵接,泄压调音槽510一直延伸至贯穿限位凸环130的后侧面。在此,限位凸环130主要起到对胶套400安装的限位作用,以避免胶套400向后移动时,遮蔽泄压调音孔500而使之失效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环130上还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向外敞口的通槽131,通槽131与泄压调音槽510连通。可以理解,通槽131与泄压调音槽510连通后,可有效增加泄压调音槽510后敞口的开口体积,从而增强了泄压调音孔500的气压平衡和低频泄漏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耳机的音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强气压平衡和低频泄漏性能,泄压调音槽51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泄压调音槽510沿周向间隔分布。具体地,泄压调音槽51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泄压调音槽510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如此,可使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耳机的音质。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泄压调音槽510沿径向的槽深优选为为0.02mm至0.5mm,可进一步优选为0.3mm,如此,可取得较好的调节效果。而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泄压调音槽510的宽度和深度改变,来调节喇叭200曲线低频部分的高低。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喇叭200的外侧面与安装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具体地,喇叭200与喇叭盖100之间通过点胶方式密封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超声焊接等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一并参阅图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的内壁面上邻近喇叭前腔310处凸设有安装凸缘140,喇叭200的前端面与安装凸缘140的后端面抵接。可以理解,安装凸缘140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喇叭200的定位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喇叭盖,具有安装腔;
喇叭,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将所述安装腔分隔为前后设置的喇叭前腔和喇叭后腔,所述喇叭前腔朝向耳部敞口,所述喇叭后腔位于所述喇叭的背离耳部的一侧;以及,
胶套,套接在所述喇叭盖上,具有与喇叭盖连接的环状内裙边,所述环状内裙边与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共同形成用于连通所述喇叭前腔与外界的泄压调音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盖分为前后设置的前盖段和后盖段,所述前盖段与所述环状内裙边套接配合,所述喇叭盖开设于其外侧面开设有从前往后延伸设置的泄压调音槽,所述泄压调音槽分为设于前盖段的前段槽和设于所述后盖段的后端槽,所述前段槽从所述前盖段的前段贯通至所述前盖段的后端,所述前段槽的槽壁、槽底共同与所述环状内裙边内环面共同形成所述泄压调音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调音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喇叭盖的轴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盖的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环状内裙边的后端边缘与所述限位凸环抵接,所述泄压调音槽一直延伸至贯穿所述限位凸环的后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环上还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向外敞口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泄压调音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调音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泄压调音槽沿周向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调音槽沿径向的槽深为0.02mm至0.5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上邻近所述喇叭前腔处凸设有安装凸缘,所述喇叭的前端面与所述安装凸缘的后端面抵接。
10.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的调音结构。
CN201921405864.6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Active CN210202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5864.6U CN21020205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5864.6U CN21020205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2054U true CN210202054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5864.6U Active CN21020205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20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161A (zh) * 2021-04-22 2021-07-13 东莞市声强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算法及主动降噪耳机
WO2022116765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6765A1 (zh) * 2020-12-01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及移动终端
CN113115161A (zh) * 2021-04-22 2021-07-13 东莞市声强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算法及主动降噪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619A1 (en) Earphone
JP5695703B2 (ja) 音響チューニング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JP2546271Y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KR102236081B1 (ko) 제어된 음향 누설 포트를 갖는 이어폰
CN210093459U (zh) 耳机
CN210202054U (zh)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US20190116410A1 (en) Hidden rear cavity vent
CN211880586U (zh) 头戴式耳机调音结构及耳壳组件
CN216122812U (zh) 可实现入耳式或半入耳式的tws耳机
CN210431806U (zh) 一种耳机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CN111491224A (zh) 降噪耳机的耳罩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JP5716058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ー式イヤホン
CN111954130B (zh)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CN212381380U (zh) 耳机头及头戴式耳机
CN204616041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2811992U (zh) 一种罩耳式耳机单元及头戴耳机
CN210491165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10202053U (zh) 一种耳机的调音结构和入耳式耳机
CN209806034U (zh) 一种耳机耳壳结构及头戴耳机
CN210225696U (zh) 一种万向调节膜结构和头戴耳机
CN210868107U (zh)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CN113613115A (zh) 入耳式耳机
CN211184205U (zh) 头戴式耳机头和头戴式耳机
CN219875997U (zh) 耳套组件以及头戴式耳机
WO2020113376A1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