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0490U -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0490U
CN210090490U CN201920485976.0U CN201920485976U CN210090490U CN 210090490 U CN210090490 U CN 210090490U CN 201920485976 U CN201920485976 U CN 201920485976U CN 210090490 U CN210090490 U CN 210090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room
vacuum bag
negative pressur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59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书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59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0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0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04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1)经过第一流道(3)与第二室(2)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二室(2)滑动连接并导通;其通过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和负压模块等,实现了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引入第二室,效率高,效果好。

Description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检测过程中要想将液体从A室传送至B室,一般采用提高碟片的转速,先将液体离心导流至压缩室,进入压缩室的液体对压缩室的空气进行压缩。然后降低碟片转速,被压缩的空气将进入压缩室的液体压入B室。该类型的装置以及方法,实现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通过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和负压模块等,实现了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引入第二室,效率高,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经过第一流道与第二室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二室滑动连接并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二室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件沿旋转轴的径向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件沿其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件的表面与第二室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负压模块还包括滑轨,所述滑动件与滑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真空包包括至少一端开放的空心包体和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空心包体连接并将空心包体密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空心包体的形状为凸台形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第三室、第二流道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经过第一流道与第二室连接导通,所述第二室经过第二流道与第三室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三室滑动连接并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三室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包括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经过第一流道与第二室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二室滑动连接并导通。该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引入第二室,效率高,效果好。
第二,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二室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生产较简便,加工成本较低。
第三,所述滑动件沿旋转轴的径向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性能更稳定。
第四,所述滑动件沿其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性能更稳定,使用更便利。
第五,所述滑动件的表面与第二室的内壁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结构较简单,结构稳定性较好,较方便生产组装。
第六,所述负压模块还包括滑轨,所述滑动件与滑轨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性能更稳定,使用更便利。
第七,所述真空包包括至少一端开放的空心包体和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空心包体连接并将空心包体密封。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性能更稳定,生产、加工、使用更便利。
第八,所述空心包体的形状为凸台形状。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更容易与针刺配合,性能更稳定。
第九,包括第一室、第二室、第一流道、第三室、第二流道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经过第一流道与第二室连接导通,所述第二室经过第二流道与第三室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三室滑动连接并导通。该技术方案,负压模块不占用第二室空间,有利于容纳液体。
第十,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三室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该技术方案,结构更合理巧妙,生产较简便,加工成本较低。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真空包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空心包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真空包的结构图;
图7是图6中空心包体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室的局部剖切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真空包的运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第二室的局部剖切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一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二状态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盘体的结构图。
其中:1第一室、2第二室、3第一流道、4-1第一空心包体、4-2第二空心包体、5-1第一密封膜、5-2第二密封膜、6-1第一针刺、6-2第二针刺、6-3第三针刺、7第三室、8第二流道、9-1第一滑轨、9-2第二滑轨、9-3第三滑轨、10滑槽、11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做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包括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1经过第一流道3与第二室2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第一真空包和第一针刺6-1,所述第一真空包与第二室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针刺6-1与第二室2的底部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真空包由第一空心包体4-1和第一密封膜5-1组成,将第一空心包体4-1放入抽真空设备抽真空,然后用第一密封膜5-1将第一空心包体4-1连接密封。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空心包体4-1的形状为凸台形状,其为一端开放的空心壳体。
所述第一空心包体4-1的左、右两侧壁和底面与第二室2的内壁接触,本装置在静止或者轻微震动状态下,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第一真空包静止不动。
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检测台上。
如图4所示,最初,待检测液位于第一室1,第一真空包的第一空心包体4-1位于第二室2靠近旋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一针刺6-1的位置比第一真空包的位置远离旋转轴。
为了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旋转检测台。
在旋转状态下,第一空心包体4-1产生离心力,该离心力克服第一空心包体4-1与第二室2之间的摩擦力后,第一真空包开始沿旋转轴的径向向外滑动直至第一密封膜5-1与第一针刺6-1接触。
如图5所示,当第一空心包体4-1的离心合力克服第一针刺6-1对第一密封膜5-1的压力后,第一密封膜5-1被第一针刺6-1刺破,于是第二室2内形成负压。
在第二室2内的负压作用下,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被引入第二室2。
实施例1的实用新型构思:采用依次连接导通的第一室1、第一流道3和第二室2,以及位于第二室2内的真空包和针刺,真空包与第二室2滑动配合,利用旋转产生离心力的方式使真空包向外滑动,滑动的真空包自动被针刺刺破形成负压,以解决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的技术问题,在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的作用下,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
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大,所以其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按压杆等辅助设备,使用更便利,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
实施例2:
如图6-图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室2的底部增设第一滑轨9-1,真空包的底部增设滑槽10,所述第一滑轨9-1与滑槽10滑动连接,第二真空包的左、右两侧不与第二室2的内壁接触,第二真空包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9-1与第二室2的顶壁之间。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真空包由第二空心包体4-2和第二密封膜5-2组成,在第二空心包体4-2底部开设有滑槽10,将第二空心包体4-2放入抽真空设备抽真空,然后用第二密封膜5-2将第二空心包体4-2连接密封。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空心包体4-2的形状为凸台形状,其为一端开放的空心壳体。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滑轨9-1固定连接在第一针刺6-1尖端与第二室2侧壁之间的底部,第一滑轨9-1沿旋转轴的径向分布。
所述第二空心包体4-2的顶壁与第二室2的顶壁接触,第二空心包体4-2的滑槽10与第一滑轨9-1接触,本装置在静止或者轻微震动状态下,第二真空包依靠其与第一滑轨9-1和第二室2顶壁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真空包静止不动。
如图9所示,当第二空心包体4-2的离心合力克服第一针刺6-1对第二密封膜5-2的压力后,第二密封膜5-2被第一针刺6-1刺破,于是第二室2内形成负压。
在第二室2内的负压作用下,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被引入第二室2。
实施例2的实用新型构思:采用依次连接导通的第一室1、第一流道3和第二室2,以及位于第二室2内并沿旋转轴的径向分布的真空包、针刺、滑槽10和滑轨,真空包通过滑轨和滑槽10与第二室2滑动配合。由于滑槽10和滑轨相互适配,使得真空包的滑动方向能够被更好地控制,并且使得真空包的结构不过于依赖第二室2的结构,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利用旋转产生离心力的方式使真空包向外滑动,滑动的真空包自动被针刺刺破形成负压,以解决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的技术问题,在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的作用下,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
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大,所以其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按压杆等辅助设备,使用更便利,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进一步降低成本。
实施例3:
如图10-图12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室2的底部改设第二滑轨9-2,所述第二滑轨9-2与滑槽10滑动连接,第一针刺6-1改为第二针刺6-2。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针刺6-2和第二滑轨9-2固定连接在第二室2的底部并沿旋转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滑轨9-2位于第二针刺6-2尖端与第二室2侧壁之间。
所述第二空心包体4-2的顶壁与第二室2的顶壁接触,第二空心包体4-2的滑槽10与第二滑轨9-2接触,本装置在静止或者轻微震动状态下,第二真空包依靠其与第二滑轨9-2和第二室2顶壁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真空包静止不动。
如图11所示,最初,待检测液位于第一室1,第二真空包的第二空心包体4-2位于第二室2的左部,第二针刺6-2位于第二室2的右部。
顺时针旋转检测台,第二空心包体4-2与第二室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第二空心包体4-2克服其与第二滑轨9-2和第二室2顶壁之间的摩擦力后,第二真空包开始沿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向右滑动直至第二密封膜5-2与第二针刺6-2接触。
如图12所示,当第二空心包体4-2上的合力克服第二针刺6-2对第二密封膜5-2的压力后,第二密封膜5-2被第二针刺6-2刺破,于是第二室2内形成负压。
在第二室2内的负压作用下,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被引入第二室2。
实施例3的实用新型构思:采用依次连接导通的第一室1、第一流道3和第二室2,以及位于第二室2内并沿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分布的真空包、针刺、滑槽10和滑轨,真空包通过滑轨和滑槽10与第二室2滑动配合。由于滑槽10和滑轨相互适配,使得真空包的滑动方向能够被更好地控制,并且使得真空包的结构不过于依赖第二室2的结构,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利用控制旋转方向的方式控制真空包的滑动方向,向针刺方向滑动的真空包自动被针刺刺破形成负压,以解决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的技术问题,在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的作用下,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
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大,所以其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按压杆等辅助设备,使用更便利,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进一步降低成本。利用控制本装置旋转方向的方式控制真空包是否形成负压,使用更方便。
实施例4:
如图13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似,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包括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第三室7、第二流道8、第二真空包、第三针刺6-3和第三滑轨9-3,所述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第三室7和第二流道8开设在盘体11上,所述第一室1经过第一流道3与第二室2连接导通,所述第二室2经过第二流道8与第三室7连接导通,第二室2比第一室1靠近盘体11的中心。
所述第三针刺6-3和第三滑轨9-3固定连接在第三室7的底部并沿旋转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滑轨9-3位于第三针刺6-3尖端与第三室7侧壁之间。
所述第二真空包位于第三室7内的左部,所述第二空心包体4-2的滑槽10与第三滑轨9-3滑动配合,将覆膜固定在盘体11顶部。所述第二空心包体4-2的顶壁与第三室7上方的覆膜滑动配合,本装置在静止或者轻微震动状态下,第二真空包依靠其与第三滑轨9-3和第三室7顶壁之间的摩擦力,第二真空包静止不动。
检测最初,待检测液位于第一室1,第二真空包的第二空心包体4-2位于第三室7的左部,第三针刺6-3位于第三室7的右部。
顺时针旋转检测台,第二空心包体4-2与第三室7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第二空心包体4-2克服其与第三滑轨9-3和第三室7顶壁之间的摩擦力后,第二真空包开始沿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向右滑动直至第二密封膜5-2与第三针刺6-3接触。
当第二空心包体4-2上的合力克服第三针刺6-3对第二密封膜5-2的压力后,第二密封膜5-2被第三针刺6-3刺破,于是第三室7内形成负压。
在第三室7内的负压作用下,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被引入第二室2。
实施例4的实用新型构思:采用依次连接导通的第一室1、第一流道3、第二室2、第二流道8和第三室7,以及位于第三室7内并沿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分布的真空包、针刺、滑槽10和滑轨,真空包通过滑轨和滑槽10与第三室7滑动配合。由于滑槽10和滑轨相互适配,使得真空包的滑动方向能够被更好地控制,并且使得真空包的结构不过于依赖第三室7的结构,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利用控制旋转方向的方式控制真空包的滑动方向,向针刺方向滑动的真空包自动被针刺刺破形成负压,以解决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的技术问题,在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的作用下,将待检测液从第一室1引入第二室2。
负压模块形成的吸力大,所以其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按压杆等辅助设备,使用更便利,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真空包可以做的更小,进一步降低成本。利用控制本装置旋转方向的方式控制真空包是否形成负压,使用更方便。负压模块位于第三室7内,不占用第二室2的空间,有利于容纳液体。

Claims (10)

1.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1)经过第一流道(3)与第二室(2)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二室(2)滑动连接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二室(2)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沿旋转轴的径向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沿其旋转半径的垂直方向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表面与第二室(2)的内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模块还包括滑轨,所述滑动件与滑轨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包包括至少一端开放的空心包体和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空心包体连接并将空心包体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包体的形状为凸台形状。
9.一种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室(1)、第二室(2)、第一流道(3)、第三室(7)、第二流道(8)和负压模块,所述第一室(1)经过第一流道(3)与第二室(2)连接导通,所述第二室(2)经过第二流道(8)与第三室(7)连接导通,所述负压模块与第三室(7)滑动连接并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模块包括真空包和针刺,所述真空包、针刺之一为滑动件并与第三室(7)滑动连接,真空包与针刺之间的配合关系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两者相互靠近,真空包被针刺刺破。
CN201920485976.0U 2019-04-11 2019-04-11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90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976.0U CN210090490U (zh) 2019-04-11 2019-04-11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976.0U CN210090490U (zh) 2019-04-11 2019-04-11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0490U true CN210090490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5976.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90490U (zh) 2019-04-11 2019-04-11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04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330A (zh) * 2019-04-11 2019-06-14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4330A (zh) * 2019-04-11 2019-06-14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N109884330B (zh) * 2019-04-11 2024-03-26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20295A1 (en) Blood collection and separation system
CN210090490U (zh)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N203869898U (zh) 一种样本收集装置
WO2004108880A3 (fr) Dispositif de collecte et de separation de particules et de micro-organismes presents dans l'air ambiant
CN109700075A (zh) 烟弹的注液方法及注液机构
CN208036717U (zh) 一种一体化服装自动包装机
CN109884330B (zh) 向碟片轴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N211944754U (zh) 一种用于环保工程的固液分离环保防臭垃圾箱
CN206901569U (zh) 用于吸附透气性产品的真空吸附器
CN207779602U (zh) 一种端子插拔摩擦力测量机构
CN109941949B (zh) 向碟片中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N205820438U (zh) 一种升落膜机构及其膜布吸盘
CN210090479U (zh) 一种向碟片中心方向输送液体的装置
CN204832193U (zh) 一种便携式生物芯片检测装置
CN108324142B (zh) 手动旋转的真空破壁机管架装置
CN208530944U (zh) 一种开口移送装置
CN105905360B (zh) 货品架
CN206536497U (zh) 一种用于吸取肥料的装置
CN106005738B (zh) 多功能袋架
CN105905361B (zh) 薄膜袋放置架
CN205940894U (zh) 一种铝壳电池盖板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1105074Y (zh) 吸入器
CN105947307B (zh) 简易处理薄膜袋装置
CN205931391U (zh) 防晃动型吸盘装置
CN219055301U (zh) 一种用于吸塑件的吸塑机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