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4868U - 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4868U
CN209904868U CN201920015724.1U CN201920015724U CN209904868U CN 209904868 U CN209904868 U CN 209904868U CN 201920015724 U CN201920015724 U CN 201920015724U CN 209904868 U CN209904868 U CN 209904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odule
accommodating space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57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何见超
杨磊
陈森
李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57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4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4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4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车身、车架,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下方以支撑所述车身,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池模组,且所述车架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模组的电池容纳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通过在车架的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第二电池模组,并使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共同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供电部分,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总容量更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压力的持续增大,燃油车被电动车辆取代是必然趋势,而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短则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动力电池是电动车辆的动力来源,是电动车辆实现一切功能的基础,电池性能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电动车辆性能的优劣。改善动力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的利用率,以及适量的增加电池数量是现代新能源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为增加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一般是三种方式并行使用:一、增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二、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通过更加优良的电池管理***(英文名称:Battery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称:BMS),使电池的能量更加合理的分配利用,进而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三、增加动力电池的数量,即利用电动车辆内部空间,尽可能多的给电动车辆配备动力电池。
现有技术中,各新能源公司都在研发更高容量的电池以及优化BMS,但是研发周期较长,并不能很快的达到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的续航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车架,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下方以支撑所述车身,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池模组,且所述车架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模组的电池容纳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一电池容纳空间和第二电池容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纵梁或所述第二纵梁内的电池容纳空间的高度为H2,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0.5≤H1/H2≤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纵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纵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过线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为同一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为同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单体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将所述单体电池卡接固定的电池卡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纵梁上形成有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内形成有将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导入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纵梁上形成有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内形成有将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导入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的第二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车架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车架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单体电池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单体电池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第一纵梁11,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开口113,第一弯折段114,第二纵梁12,第三开口121,第四开口122,第二弯折段123,第二电池模组20,单体电池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车架10,车架10设置在车身的下方以支撑车身,车架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池模组,且车架10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模组20的电池容纳空间。
具体而言,车架10设置在车身下方,且在车架10的下方设置第一电池模组,在车架10的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第二电池模组20,并使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20电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动车辆的电池总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通过在车架10的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第二电池模组20,并使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20共同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供电部分,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总容量更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总容量,进而可以与现有技术的增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优化电池管理***同步使用,进而可以开发出一种具有更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可以是非承载式车身,进而第二电池模组20设置在车架10内;也可以是承载式车身,进而第二电池模组20设置在车辆的底盘的纵梁或者横梁内。
在图2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车架10包括: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模组20的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和第二电池容纳空间。由此,可以分别在第一纵梁11的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和第二纵梁12的第二容纳空间内放置第二电池模组20,从而使在车架10上设置的第二电池模组20的数量更多,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电动车辆的电池总容量。
如图2所示,第二电池模组20的高度为H1,第一纵梁11或第二纵梁12内的电池容纳空间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0.5≤H1/H2≤0.9。这样,使电池容纳空间的高度与第二电池模组20的高度的比例更加合理,从而使在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第二电池模组20更加简单、方便,并使第二电池模组20的线束可以在第二电池模组20与第一纵梁11或者在第二电池模组20与第二纵梁12之间的间隙通过,从而方便线束走向,并提高第二电磁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与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散热孔,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与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散热孔。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孔对设置在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内的第二电池模组20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孔对设置在第二电池容纳空间内的第二电池模组20进行散热,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设置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第二电池模组20的散热,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二电磁模组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纵梁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第二纵梁1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121和第四开口122。
由此,在本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2以及第二开口113进入空气,通过第三开口121以及第四开口122排出空气正向行驶或者通过第三开口121以及第四开口122进入空气,通过第一开口112以及第二开口113排出空气反向行驶,进而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产生稳定的气流,以对第二电池模组20进行强制风冷散热,从而使第二电池模组20具有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与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过线孔,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与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过线孔。由此,使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内的第二电池模组20的线束可以通过第一过线孔伸出第一纵梁11、第二电池容纳空间内的第二电池模组20的线束可以通过第二过线孔伸出第二纵梁12,并在伸出后分别与第一电池模组电连接或者与电池管理***电连接。
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和第一过线孔在第一纵梁11上间隔设置,第二散热孔和第二过线孔在第二横梁上间隔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与第一过线孔为同一孔,第二散热孔与第二过线孔为同一孔。这样,使车架10的结构更加合理,可以兼顾第二电池模块的散热以及线束走线。
如图2-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电池模组20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单体电池21。由此,通过多个单体电池21组成第二电池模组20,且多个单体电池21在电池容纳空间内依次分布,在提高电池总容量的同时,可以使单体电池21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分布更加合理,可以降低第二电池模组20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空间占用。
进一步地,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将单体电池21卡接固定的电池卡接部。由此,可以提高单体电池21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电池模组20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固定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第一弯折段114,第一弯折段114内形成有将第二电池模组20导入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导向机构;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第二弯折段123,第二弯折段123内形成有将第二电池模组20导入第二电池容纳空间的第二导向机构。
这样,单体电池21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内,或者通过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内,进而使第二电池模组20在电池容纳空间内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可以避免第二电池模组20在安装过程中与第一弯折段114或者与第二弯折段123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车架(10),所述车架(10)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下方以支撑所述车身,所述车架(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池模组,且所述车架(10)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池模组(20)的电池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包括: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内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0)的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和第二电池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0)的高度为H1,所述第一纵梁(11)或所述第二纵梁(12)内的电池容纳空间的高度为H2,所述H1和所述H2满足:0.5≤H1/H2≤0.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所述第二纵梁(1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121)和第四开口(1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连通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过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为同一孔,所述第二散热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为同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0)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单体电池(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将所述单体电池(21)卡接固定的电池卡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上形成有第一弯折段(114),所述第一弯折段(114)内形成有将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0)导入所述第一电池容纳空间(111)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纵梁(12)上形成有第二弯折段(123),所述第二弯折段(123)内形成有将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0)导入所述第二电池容纳空间的第二导向机构。
CN201920015724.1U 2019-01-04 2019-01-04 电动车辆 Active CN209904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5724.1U CN209904868U (zh) 2019-01-04 2019-01-04 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5724.1U CN209904868U (zh) 2019-01-04 2019-01-04 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4868U true CN209904868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5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5724.1U Active CN209904868U (zh) 2019-01-04 2019-01-04 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48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61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5214331A (zh) * 2021-03-30 2022-10-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61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3594616B (zh) * 2020-04-30 2023-05-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115214331A (zh) * 2021-03-30 2022-10-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2208B2 (en) Modular battery structure
JP2019006395A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CN102903875B (zh) 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CN209904868U (zh) 电动车辆
CN213366667U (zh) 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0136915U (zh) 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1356200B1 (ko) 전기자동차 배터리 케이스 및 배터리 유닛
CN113665684A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CN220209141U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防爆型电池包壳体
CN218677283U (zh) 混合电池***及车辆
CN215621360U (zh) 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2004065U (zh) 电芯模块化组装结构及电池组
CN216015544U (zh) 一种柱状电池的承托结构、带承托结构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6059489U (zh) 电池模块
CN211957764U (zh) 一种自带侧面冷却模组功能的电池包箱体
CN209852066U (zh) 一种车辆底盘装置及车辆
CN21013691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9169320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80706U (zh) 电池包、底盘总成及车辆
CN217822974U (zh) 一种散热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20569820U (zh) 底护结构、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973895U (zh) 车身和车辆
CN217387334U (zh) 密封盖、电芯组件及车辆
CN219406409U (zh) 一种电池转接框架
CN212098520U (zh) 一种电池包外框控制器窗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