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3319U - 整合式线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整合式线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3319U
CN209133319U CN201822097863.1U CN201822097863U CN209133319U CN 209133319 U CN209133319 U CN 209133319U CN 201822097863 U CN201822097863 U CN 201822097863U CN 209133319 U CN209133319 U CN 209133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tion electrode
flange
coil
coiling
wi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78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谚
杨祥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TECH ADVANCED ELECTRONICS (SI-H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TECH ADVANCED ELECTRONICS (SI-H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TECH ADVANCED ELECTRONICS (SI-H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TECH ADVANCED ELECTRONICS (SI-H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78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3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3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3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包含磁芯本体,其上具有第一绕线部、第二绕线部和第三绕线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之设有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第一绕线部设于第一法兰和第三法兰之间,第二绕线部设于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之间,第三绕线部设于第四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第一法兰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第二法兰的底面上设有第三端电极、第四端电极和中间电极,第三法兰的底面上设有第五端电极和第六端电极,第四法兰的底面上设有第七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本实用新型可使两颗元件合并为一颗,节省制造磁芯的时间及绕线的时间,并且降低其材料成本,更可提升感值使元件特性稳定。

Description

整合式线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网路变压器(lan-transformer),或称Ethernet Transformer,作为讯号处理或滤除杂讯的用途,其一般会被设置在乙太网晶片与(RJ45)连接器之间,主要用于隔离晶片与连接器,提升资料讯号传输品质与速度,藉以提供无失真的讯号传输,或辐射发射的抑制。当然,网路变压器中亦可具有分为电感式或电容式的网路变压器。
网路变压器中,其揭示的主要结构可包含共模滤波器(common mode choke)、变压器(或自藕变压器,auto transformer)、电感器及电容器(或藕合电容),并如前述其线圈类型的元件中,如共模滤波器与电感器(或变压器),较常设置为各别的元件/零件(即两件式)而在基板或电路板上电性相连接。因此,网路变压器中的共模滤波器与电感器(或变压器)为两件式的零组件时,不仅在制造工序上较耗时间(如制造磁芯及绕线时需耗费两倍时间),且两件式的零组件具有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包括:一磁芯本体,该磁芯本体上具有一第一绕线部、一第二绕线部和一第三绕线部,且该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法兰和一第二法兰,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之该磁芯本体上设有一第三法兰和一第四法兰,该第一绕线部设于该第一法兰和第三法兰之间,该第二绕线部设于该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之间,且该第三绕线部设于该第四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该第一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一端电极和一第二端电极,该第二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三端电极、一第四端电极和一中间电极,该第三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五端电极和一第六端电极,且该第四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七端电极和一第八端电极;
一第一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且该第一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一端电极、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上;
一第二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且该第二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二端电极、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上;
一第三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上,且该第三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七端电极和第三端电极上;
一第四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上,且该第四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中间电极和第四端电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线圈设为一第一段绕线和一第二段绕线,该第一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一端电极和第五端电极上,该第二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上,该第二线圈设为一第三段绕线和一第四段绕线,该第三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二端电极和第六端电极上,该第四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电极、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一线圈的绕线及与该第二端电极、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二线圈的绕线为相互反向绕的结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端电极和第三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三线圈的绕线及与该中间电极和第四端电极之间其该第四线圈的绕线均为同向绕的结构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达到两颗元件合并为一颗,在制造工序上可节省制造磁芯(铁芯)的时间及绕线的时间,并且降低其材料成本,更可提升感值使元件特性稳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线圈设为第一段绕线、第二段绕线及与第二线圈设为第三段绕线、第四段绕线之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中:1 磁芯本体;11第一绕线部;12第二绕线部;13第三绕线部;14第一法兰;141第一端电极;142 第二端电极;15第二法兰;151 第三端电极;152 第四端电极;153 中间电极;16第三法兰;161 第五端电极;162 第六端电极; 17第四法兰;171 第七端电极; 172第八端电极;2第一线圈 ;21第一段绕线;22第二段绕线;3第二线圈;31 第三段绕线;32 第四段绕线;4第三线圈 5第四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其包含:一磁芯本体1、一第一线圈2、一第二线圈3、一第三线圈4和一第四线圈5。
其中,该磁芯本体1上具有一第一绕线部11、一第二绕线部12和一第三绕线部13,且该磁芯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法兰(flange或frame)14和一第二法兰15,该第一法兰14和第二法兰15之间的该磁芯本体1上设有一第三法兰16和一第四法兰17,该第一绕线部11设于该第一法兰14和第三法兰16之间,该第二绕线部12设于该第三法兰16和第四法兰17之间,且该第三绕线部13设于该第四法兰17和第二法兰15之间,该第一法兰14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一端电极141和一第二端电极142,该第二法兰15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三端电极151、一第四端电极152和一中间电极153,该第三法兰16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五端电极161和一第六端电极162,且该第四法兰17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七端电极171和一第八端电极172。前述法兰的底面,即为使各端电极以表面黏著技术(SMT, Surface-mount technology)安装于基板或电路板的面。
该第一线圈2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11和第二绕线部12上,且该第一线圈2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一端电极141、第五端电极161和第七端电极171上(即使得第一线圈2上分布的各三点电性接设各前述端电极)。该第二线圈3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11和第二绕线部12上,且该第二线圈3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二端电极142、第六端电极162和第八端电极172上(即使得第二线圈3上分布的各三点电性接设各前述端电极)。该第三线圈4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13上,且该第三线圈4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七端电极171和第三端电极151上。此外,该第四线圈5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13上,且该第四线圈5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中间电极153和第四端电极152上。
藉以使第一端电极141、第二端电极142、第五端电极161、第六端电极162、第七端电极171和第八端电极172之间可形成一变压器,以及中间电极153、第三端电极151、第七端电极171和第四端电极152之间可形成一共模滤波器,两者藉以形成可共用的元件。
且其中,该第一线圈2与第二线圈3可不分顺序先后相迭绕设或水平并绕,以图1为例,第一线圈2一端可由第一端电极141焊固后,再绕设于第一绕线部11上,并使得第一线圈2第二端焊固于第五端电极161上,且再依序使第一线圈2绕设于第二绕线部12上,最后第一线圈2的第三端焊固于第七端电极171上。同理,第二线圈3一端可由第二端电极142焊固后,再绕设于第一绕线部11上且同时绕于第一线圈2上,并使得第二线圈3第二端焊固于第六端电极162上,且再依序使第二线圈3绕设于第二绕线部12上且同时绕于第一线圈2上,最后第二线圈3的第三端焊固于第八端电极172上。当然,第一线圈2与第二线圈3绕线的方向及顺序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三线圈4和第四线圈5的绕线方式,相似于第一线圈2和第二线圈3。
因此,俾可使本创作达到两颗元件合并为一颗,在制造工序上可节省制造磁芯(铁芯)的时间及绕线的时间,因而体积缩小降低其材料成本,且增加两元件的磁藕合(一体成型)更可提升感值,使本创作元件特性稳定。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该第一端电极141、第五端电极161和第七端电极171之间其该第一线圈2的绕线及与该第二端电极142、第六端电极162和第八端电极172之间其该第二线圈3的绕线为相互反向绕的结构设置。此外,该第七端电极171和第三端电极151之间其该第三线圈4的绕线及与该中间电极153和第四端电极152之间其该第四线圈5的绕线均为同向绕的结构设置。
较佳的,配合参阅图3所示,其中该第一线圈2设为一第一段绕线21和一第二段绕线22,该第一段绕线21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一端电极141和第五端电极161上,该第二段绕线22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五端电极161和第七端电极171上,该第二线圈3设为一第三段绕线31和一第四段绕线32,该第三段绕线31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二端电极142和第六端电极162上,该第四段绕线32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焊固)于该第六端电极162和第八端电极172上。藉以使得本创作在制造工序上灵活度提升,亦可节省制造磁芯(铁芯)的时间及绕线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整合式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磁芯本体,该磁芯本体上具有一第一绕线部、一第二绕线部和一第三绕线部,且该磁芯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法兰和一第二法兰,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之该磁芯本体上设有一第三法兰和一第四法兰,该第一绕线部设于该第一法兰和第三法兰之间,该第二绕线部设于该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之间,且该第三绕线部设于该第四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该第一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一端电极和一第二端电极,该第二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三端电极、一第四端电极和一中间电极,该第三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五端电极和一第六端电极,且该第四法兰的底面上设有一第七端电极和一第八端电极;
一第一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且该第一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一端电极、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上;
一第二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一绕线部和第二绕线部上,且该第二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二端电极、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上;
一第三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上,且该第三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七端电极和第三端电极上;
一第四线圈,是绕设固定于该第三绕线部上,且该第四线圈分别电性接设于该中间电极和第四端电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合式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设为一第一段绕线和一第二段绕线,该第一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一端电极和第五端电极上,该第二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上,该第二线圈设为一第三段绕线和一第四段绕线,该第三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二端电极和第六端电极上,该第四段绕线的两端分别电性接设于该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合式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电极、第五端电极和第七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一线圈的绕线及与该第二端电极、第六端电极和第八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二线圈的绕线为相互反向绕的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合式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端电极和第三端电极之间其该第三线圈的绕线及与该中间电极和第四端电极之间其该第四线圈的绕线均为同向绕的结构设置。
CN201822097863.1U 2018-12-14 2018-12-14 整合式线圈结构 Active CN209133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7863.1U CN209133319U (zh) 2018-12-14 2018-12-14 整合式线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7863.1U CN209133319U (zh) 2018-12-14 2018-12-14 整合式线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3319U true CN209133319U (zh) 2019-07-19

Family

ID=6724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7863.1U Active CN209133319U (zh) 2018-12-14 2018-12-14 整合式线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3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223C (zh) 绕线形线圈
EP2357727B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
KR20140122688A (ko) 인터리브된 평면의 유도성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CN108735475A (zh) 整合式线圈结构
CN204407125U (zh) 电感构造
CN209133319U (zh) 整合式线圈结构
CN109411207A (zh) 整合式线圈结构
CN108417935B (zh) 平面滤波器
CN109036799B (zh) 整合式多电感元件
TWI655648B (zh) Integrated coil structure (3)
CN210403487U (zh) 一种集成差模的共模电感器及电源
CN106160697B (zh) 网络信号滤波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网络连接器
CN220856298U (zh) 用于整合式线圈模块的电感
CN21104522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共差模一体化电感
CN102237617B (zh) 电连接器***
CN112071581A (zh) 磁性元件
JP2006186620A (ja) ラインフィルタ
TWM569927U (zh) Integrated coil structure
CN213601714U (zh) 一种pfc电感
CN212967293U (zh) 一种体积小的贴片电感
CN219066589U (zh) 一种对称分体式电感结构
CN215451123U (zh) 一种新型绕线电感磁芯结构
CN217588639U (zh) 电感器
CN212934305U (zh) 共模电感
CN211957410U (zh) 共模电感结构及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