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5433U -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5433U
CN208915433U CN201821614317.4U CN201821614317U CN208915433U CN 208915433 U CN208915433 U CN 208915433U CN 201821614317 U CN201821614317 U CN 201821614317U CN 208915433 U CN208915433 U CN 208915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ng column
unmanned plane
vibration damper
damper plate
plane under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43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216143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5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5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54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架、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减震机构、图像采集装置、连接杆和云台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与云台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云台架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第一插接柱、第二插接柱、连接柱和弹簧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减震效果。所述无人机起落架使得无人机机体在降落时能够得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高速落地瞬间撑架能够将机体弹起再下落,从而减少高速下落的撞击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无人机的起落操控也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无人机起落架多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拼接或异性弯板和弯管,并均采用螺钉紧固或外表面挤压卡接,这样,在飞机降落过快时受冲击大,在无人机飞行故障时也无法起到缓冲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存在技术问题。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升降架、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减震机构、图像采集装置、连接杆和云台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与云台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云台架上;其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插接柱、第二插接柱、连接柱和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内,所述弹簧缠绕在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柱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柱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一插接柱的端部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插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柱在远离所述第二减震板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凹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三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缓冲层沿着所述第二空腔的径向设置,从而形成圆柱状的第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第一插接柱、第二插接柱、连接柱和弹簧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减震效果。所述无人机起落架使得无人机机体在降落时能够得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高速落地瞬间撑架能够将机体弹起再下落,从而减少高速下落的撞击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插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插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图像采集装置,2、云台架, 3、升降架,4、第一减震板,5、第二减震板,6、减震机构,7、第一插接柱,71、第一限位环,72、第二限位环,73、第一缓冲层,74、第一空腔,8、第二插接柱,81、限位凹环,82、第二空腔,83、第三缓冲层,84、第二缓冲层,9、连接杆,10、弹簧,1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起落架,该无人机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升降架3、第一减震板4、第二减震板5、减震机构6、图像采集装置1、连接杆9和云台架2,所述升降架3与所述第一减震板4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4与第二减震板5通过减震机构6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5与云台架2通过连接杆9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设置在云台架2上。如图2所示,所述减震机构6包括第一插接柱7、第二插接柱8、连接柱11和弹簧10,所述连接柱1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柱7和第二插接柱8内,所述弹簧10缠绕在所述连接柱11的外表面,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插接柱7和第二插接柱8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形采集装置1可以是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数据,所述升降架3起到升降所述图形采集装置1的作用。而且,所述减震机构6通过第一插接柱7、第二插接柱8、连接柱11和弹簧10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插接柱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空腔73,所述第一空腔73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11,所述第一插接柱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板4连接。所述连接柱11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柱7的第一空腔73内,使其在所述第一插接柱7内往复移动,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7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缓冲层74。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缓冲层74可以由缓冲材料制成,以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柱7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4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环71,所述第一限位环71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10的直径,以防止所述弹簧10滑出所述第一插接柱7。可选地,为了进一步防止所述弹簧10滑出所述第一插接柱7,可以将所述弹簧10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环71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接柱7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4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72,所述第二限位环72与所述第一插接柱7的端部齐平,以增大所述第一插接柱7与第一减震板4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插接柱7与第一减震板4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插接柱8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空腔82,所述第二空腔82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11,所述第二插接柱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板5连接。所述连接柱11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柱8的第二空腔82内,使其在所述第二插接柱8内往复移动,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82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层84。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二缓冲层84可以由缓冲材料制成,以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插接柱8在远离所述第二减震板5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凹环81,以防止所述弹簧10滑出所述第二插接柱8。可选地,为了进一步防止所述弹簧10滑出所述第二插接柱8,可以将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与限位凹环81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8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三缓冲层83。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三缓冲层83可以由缓冲材料制成,以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三缓冲层83沿着所述第二空82腔的径向设置,从而形成圆柱状的第三缓冲层83,以减轻对所述连接柱11的冲击力,从而提高所述减震机构6的减震效果。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第一插接柱、第二插接柱、连接柱和弹簧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无人机起落架的减震效果。所述无人机起落架使得无人机机体在降落时能够得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高速落地瞬间撑架能够将机体弹起再下落,从而减少高速下落的撞击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减震机构、图像采集装置、连接杆和云台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板与云台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云台架上;其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插接柱、第二插接柱、连接柱和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内,所述弹簧缠绕在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一插接柱和第二插接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柱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柱在与所述第一减震板连接的端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一插接柱的端部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柱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插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二插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柱在远离所述第二减震板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凹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三缓冲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沿着所述第二空腔的径向设置,从而形成圆柱状的第三缓冲层。
CN201821614317.4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5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4317.4U CN20891543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4317.4U CN20891543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5433U true CN20891543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43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543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5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4750A (zh) 无人机降落减震装置
CN207257974U (zh) 一种无人机用着陆缓冲架
CN102774492A (zh) 一种小型无人直升机机身
CN107985565A (zh) 双重减震的航拍无人机起落架
CN110217382A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08915433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09097009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CN110162929A (zh) 一种自主空中加油软管锥套平衡位置计算方法
CN211001803U (zh) 一种可拆卸无人机防撞支架
CN204916167U (zh) 多旋翼无人机碳管阻尼减震起落架
CN207843346U (zh) 一种无人机拍摄减震支架
CN207826532U (zh) 一种电力巡线无人机起落架
CN207089641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支座
CN209480003U (zh) 一种无人机用飞行防撞装置
CN108001674A (zh) 一种具有减震保护功能的无人机用保护装置
CN206278266U (zh) 一种可收拢的四轴飞行器
CN109774924A (zh) 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减振型起落架
CN207670682U (zh) 一种能够提高弹射时稳定性的无人机支撑结构
CN209560388U (zh) 一种无人机操作用地面控制箱
CN208559746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缓冲支架
CN211076322U (zh) 一种智能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05661653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新型多轴无人机起落架
CN209321204U (zh) 一种水下潜水无人机支撑件
CN212401532U (zh) 一种用于测绘无人机的减震起落架
CN212125506U (zh) 一种测绘用无人机的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