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117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1177U
CN208671177U CN201821391423.0U CN201821391423U CN208671177U CN 208671177 U CN208671177 U CN 208671177U CN 201821391423 U CN201821391423 U CN 201821391423U CN 208671177 U CN208671177 U CN 20867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air
flow windwheel
air conditioner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14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刘源
陈新厂
陈良锐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914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风机组件,靠近第一出风口设置,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第一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以及第二风机组件,靠近第二出风口设置,第二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和第四轴流风轮,第三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第四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空调器重心低、机身稳定性好、出风量大、送风距离远;且制热时可实现地毯式送风,使得室内温度分层效果好、暖足效果好。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风机组件和换热器,风机组件包括轴向相邻设置的多个轴流风轮;其空调器的出风方式通常为下侧进风、上侧出风,或者背面进风、正面出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论采用上述的哪一种出风方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制冷模式中空调器吹出的冷风吹人使人感受差的问题,以及在制热模式中空调器吹出的热风不能有效落地而达不到充分制热的问题。进一步地,现有的空调器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空调器在纵向空间的出风温度,无法满足室内的不同高度对温度不同需求的要求,降低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好,增加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以及
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第二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和第四轴流风轮,所述第三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所述第四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相互独立。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以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或者
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自所述壳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前面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前面板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前面板相对设置的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的下端高于第二出风口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旋转,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轮旋转;或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反向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旋转,所述反向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轮旋转。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为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天花机、或壁挂式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通过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可以增大第一出风口处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并通过在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和第四轴流风轮,可以增大第二出风口处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从而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同时,通过将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并将第二风机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可实现制热时地毯式送风,使得室内温度分层效果好、暖足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器 24 第一电机
10 壳体 25 第二电机
11 前面板 26 第一支架
111 第一出风口 27 第二支架
112 第二出风口 30 空调器的换热器
12 背板 50 第一导风圈组件
121 进风口 60 风机安装板
20 第一风机组件 70 第二风机组件
21 第一轴流风轮 71 第三轴流风轮
22 第二轴流风轮 72 第四轴流风轮
23 第一壳罩 73 第二壳罩
231 第一子壳罩 74 第三电机
232 第二子壳罩 75 第四电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器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1,所述壳体10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12;
第一风机组件20,设于壳体10内的上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靠近第一出风口111设置,第一风机组件20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且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送风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送风方向相同;以及
第二风机组件70,设于壳体10内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组件20靠近第二出风口112设置,第二风机组件70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71和第四轴流风轮72,且所述第三轴流风轮71的送风方向与第四轴流风轮72的送风方向相同。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对应第一出风口111设置,第二风机组件70对应第二出风口112设置。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空调器100,通过在第一出风口111处设置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可以增大第一出风口111处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并通过在第二出风口112处设置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71和第四轴流风轮72,可以增大第二出风口112处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从而可有效提高客厅等空间范围大的房间的送风舒适性。
同时,通过将第二出风口112设于壳体10的下部,并将第二风机组件70设置在出风口处,使得空调器100在制热时,热风从靠近地面处向前、向上吹拂,即可实现制热时地毯式送风,如此,不仅可使得室内温度分层效果好、暖足效果好,从而可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舒适性,而且还可增加空调器100的有效送风距离。
同时,将第一出风口111设于壳体10的上部,可避免制冷时、第一出风口111吹出的冷风直接对着儿童吹,从而可增加空调器的送风舒适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空调器100,通过将第二风机组件70设置在空调器100的底部,可使得空调器100整机重心较低、机身稳定性较好,还可以便于空调器100的移动。
具体的,所述壳体10具有前面板11,所述前面板11自壳体10的上端延伸至壳体10的下端,所述第一出风口111设于前面板11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设于前面板11的下部。如此,通过将前面板11设置为自壳体10的上端延伸至壳体10的下端、并将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分别设于前面板11的上部和下部,可使第一出风口111和第二出风口112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上部和下部;同时,还可简化壳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轴流风轮21与第二轴流风轮22优选为同轴设置。但,本实用新型中的“同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轴,在实际生产(装配)过程,允许有误差存在,这仍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也不会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即,本实用新型允许第一轴流风轮21的旋转轴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旋转轴之间存在偏差。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均具有正常出风状态及闲置状态,即是说,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状态均包括正常出风状态及闲置状态。当第一出风口111或第二出风口112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时,其(指第一出风口111或第二出风口112,下同)所对应的风机组件调节至正常送风模式,其向室内正常送风;当第一出风口111或第二出风口112处于闲置状态时,其(指第一出风口111或第二出风口112,下同)所对应的风机组件停止工作或者调节至防倒吸模式,其不送风。比如,当第一出风口111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时,第一风机组件20调节至正常送风模式,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11向室内正常送风;当第一出风口111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风机组件20不工作或者调节至防倒吸模式,第一出风口111不送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的工作模式与第二风机组件70的工作模式相互独立,即是说,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与第二风机组件70分别被独立控制,即是说第一出风口111的出风状态与第二出风口112的出风状态相互独立。具体的,所述空调器100可具有以下出风状态:
1)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均送风,即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均处于其正常出风状态;如此,可实现快速地调节室内温度。
2)第一出风口111送风、第二出风口112不送风,即第一出风口111处于其正常出风状态,第二出风口112调节至闲置状态;如此,不仅可节约电量;而且制冷时,可避免冷风直接对着儿童吹。
3)第一出风口111不送风、第二出风口112送风,即第一出风口111调节至其闲置状态,第二出风口112处于正常出风状态;如此,不仅可节约电量;而且当制热时,还可实现地毯式送风。
4)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均不送风,即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均调节至其闲置状态。
如此,可使得空调器100的送风形式灵活,从而可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第一出风口111与第二出风口112相关联,即当第一出风口111送风时,第二送风口也送风;当第一送风口不送风时,第二送风口也不送风,此时,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70均不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风门(图未示),所述第一风门活动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11,以用于开闭第一出风口111。具体的,当第一出风口111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时,第一风门转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11,此时,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正常送风模式,以使第一出风口111正常送风;当第一出风口111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风门转动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11,以封堵第一出风口111,此时,第一风机组件20停止工作,使得第一出风口111不送风。如此,可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的,第一风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11,或者,第一风门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11,或者,第一风门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出风口111。
基于基本相同的考虑,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风门(图未示),所述第二风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出风口112,以用于开闭第二出风口112。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使得出风口(即第一出凤口和第二出风口112)具有正常出风状态和闲置状态。
比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当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防倒吸模式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低功率运行,以防止室内空气经第一出风口111进入壳体10内。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处于正常出风状态时,第一风机组件20切换至正常送风模式,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同时工作,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11共同向室内送风,送风距离远;当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风机组件20切换至防倒吸模式时,第一轴流风轮21和/或第二轴流风轮22低速运行,以防止室内空气经第一出风口111倒流回壳体10内。
应当指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风机组件20还具有静止模式,当空调器100停止工作时,第一风机组件20切换至静止模式,即不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风门,当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时,风门打开;当第一风机组件20处于静止模式时,风门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基本相同的考虑,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也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当第二风机组件70处于防倒吸模式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低速运行,以防止室内空气经第二风口进入壳体10内。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种方式,也可交叉、结合。比如,在第一出风口111处设置可活动的第一风门,而将第二风机组件70设置为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又比如,在第一出风口111处设置可转动的第一风门,且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可选择性地使用两者之一、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111具有正常出风状态和闲置状态;等。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0还具有与前面板11相对设置的背板12,所述背板12上开设有进风口121,所述空调器100的换热器30靠近进风口121设置。其中,所述空调器100为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100的换热器30指的是室内换热器。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设于第一出风口111的内侧,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的出风侧面对第一出风口111,其进风侧面对背板12;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设于第二出风口112的内侧,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的出风侧面对第二出风口112,其进风侧面对背板12;所述换热器30设于进风口121的内侧、并对应进风口121设置。如此,可便于将第一风机组件20、第二风机组件70以及换热器30隐藏在壳体10内,从而可便于提高空调器100的整体美观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21既可以设于背板12的上部;也可设置于背板12的下部,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自由选择。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器100的换热器30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空调器100的换热器30的下端高于第二出风口112的上端。如此,可保证空调器100的重心下降。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热器30竖直地设置于壳体10内。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竖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竖直,在实际生产过程,换热器30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倾斜,这仍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也不会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即,本实用新型允许换热器30存在一定的倾斜。事实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换热器30采用直排式时,所述换热器30也可以倾斜地设置在壳体10内,以增大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对换热器30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但,较为优选地,所述换热器30的横向截面设置为直线形、V形、W形、U形或C形,即所述换热器30设置为直排式结构、V型结构、W型结构、U型结构或C型结构。如此,将换热器30的形状规范化,可便于生产和安装换热器30。当换热器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设置为V形、W形、U形或C形时,可便于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器10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还包括两端敞口的第一壳罩23,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安装在第一壳罩23内,所述第一壳罩23的外敞口连通于出风口。如此,可先将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安装在第一壳罩23内,然后再将第一壳罩23安装在壳体10内,从而可实现在壳体10外安装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从而可以不仅可以提高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的安装便捷性,还可提高第一风机组件20的安装便捷性。而且,第一壳罩23构成空调器100的换热风道的一部分、可便于第一风机组件20送风。
具体的,所述第一壳罩23呈筒状。
当然,也可直接将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安装在壳体10内。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壳罩23包括第一子壳罩231以及与第一子壳罩231拼接的第二子壳罩232,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设于第一子壳罩231内,第二轴流风轮22设于第二子壳罩232。如此,可便于第一风机组件20的拆装和维护。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具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4用于驱动第一轴流风轮21旋转,所述第二电机25用于驱动第二轴流风轮22旋转。如此,通过设置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5以分别驱动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可简化第一风机组件20的结构。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设置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分别驱动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比如,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反向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轴流风轮旋转,所述反向传动装置与第一电机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轴流风轮旋转,等等。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还包括第一支架26,所述第一支架26安装于第一子壳罩231的内壁面,所述第一电机24安装在第一支架26上,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安装于第一电机24的转轴。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还包括第二支架27,所述第二支架27安装于第二子壳罩232的内壁面,所述第二电机25安装在第二支架27上,所述第二轴流风轮22安装于第二电机25的转轴。
如此,通过在第一子壳罩231的内壁面设置第一支架26,以安装第一电机24和第一轴流风轮21;并通过在第二子壳罩232的内壁面设置第二支架27,以安装第二电机25和第二轴流风轮22;可使得第一风机组件20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基于基本相同的考虑,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还包括第二壳罩73、第三支架(图未标)及第四支架(图未标),所述第二壳罩73包括第三子壳罩(图未标)和第四子壳罩(图未标),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74和第四电机75,所述第三支架安装于第三子壳罩的内壁面,所述第三电机74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三轴流风轮71安装在第三电机74的转轴上;所述第四支架安装于第四子壳罩的内壁面,所述第四电机75安装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第四轴流风轮72安装在第四电机75的转轴上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风机安装板60,所述风机安装板60固定安装于壳体10内,且所述风机安装板60上开设有贯穿风机安装板60的第一风机安装孔(图未标)和第二风机安装孔(图未标),所述第一风机组件20安装于第一风机安装孔,所述第二风机组件70安装于第二风机安装孔。如此,可将第一风机组件20和第二风机组件70安装于壳体10内。
具体的,所述第一壳罩23安装于风机安装板60,且所述第一子壳罩231与第二子壳罩232分设于风机安装板60的两侧;所述第二壳罩73安装于述风机安装板60,且所述第三子壳罩与第四子壳罩分设于风机安装板60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反,且第一轴流风轮2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旋转方向相反,即使得第一轴流风轮21与第二轴流风轮22呈对旋设置,以使得第一轴流风轮21的送风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送风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空调器100,通过使第一轴流风轮21与第二轴流风轮22呈对旋设置,可有利于降低风机组件的功率;经实验可知,在相同的送风量下,本实用新型的两电机的功率之和,不到单个轴流风轮的电机的功率的1/3。而且,通过双风轮增压,可使得空调器100的送风风压高,送风距离远。
此外,基于轴流风轮本身具有散风效果,可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的转速,使其差速运转时,可实现无风感送风。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5均为内转子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24设于第一轴流风轮21的远离第二轴流风轮22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25设于第二轴流风轮22的远离第一轴流风轮21的一侧,以使得第一轴流风轮21和第二轴流风轮22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无阻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5也可以设置为外转子电机,相应结构也随之做适应性改变,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轴流风轮2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旋转方向相同;如此,也可使得第一轴流风轮21的送风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送风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在第二风机组件70中,所述第三轴流风轮71与第四轴流风轮72的设置,可参照上述第一轴流风轮21与第二轴流风轮22的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导风圈组件50,所述第一导风圈组件50包括第一导风圈(图未标)、设于第二导风圈内的左右百叶和/或上下百叶、以及百叶驱动装置(图未示);所述第一导风圈组件50设于第一出风口111处,以用于改变空调器100的送风方向(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导风圈组件,所述第二导风圈组件设于第二出风口112处,以用于改变空调器100的送风方向。所述第二导风圈组件的结构形式可参照第一导风圈组件50的,在此不必详述。
具体的,所述空调器100为空调室内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100也可设置为其他类型的空调室内机,比如天花机、又比如壁挂式室内机,其中,当其设置为壁挂式时,其优选为竖挂式空调室内机。应当指出,当空调器100设置为壁挂式等其他空调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想到需适应性改变的结构,在此不必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一风机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轴流风轮和第二轴流风轮,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以及
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第二风机组件包括沿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三轴流风轮和第四轴流风轮,所述第三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与所述第四轴流风轮的送风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相互独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以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具有正常送风模式与防倒吸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或者
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轴流风轮的风叶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轴流风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自所述壳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前面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前面板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前面板相对设置的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的下端高于第二出风口的上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旋转,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轮旋转;或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反向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流风轮旋转,所述反向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流风轮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天花机、或壁挂式室内机。
CN201821391423.0U 2018-08-24 2018-08-24 空调器 Active CN20867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423.0U CN208671177U (zh) 2018-08-24 2018-08-24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423.0U CN208671177U (zh) 2018-08-24 2018-08-24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1177U true CN208671177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3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1423.0U Active CN208671177U (zh) 2018-08-24 2018-08-2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1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388A (zh) * 2019-06-13 2019-09-24 广州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388A (zh) * 2019-06-13 2019-09-24 广州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74388B (zh) * 2019-06-13 2021-04-30 广州万居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暖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1174U (zh) 空调器
CN206018823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109210615A (zh) 空调器
CN103477155A (zh) 空调机
CN201191041Y (zh) 空调器
CN109855177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5402811A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671177U (zh) 空调器
CN101210713A (zh) 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208740U (zh) 风管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639139U (zh) 送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8606360U (zh) 柜机空调出风口导风结构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07334908U (zh) 空调柜机
CN103673080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671180U (zh) 空调器
CN208671176U (zh) 空调器
CN20967246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76329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108306U (zh) 空调柜机
CN21039916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032031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116447U (zh) 一种双出风口型空调内机
CN105157109B (zh) 新型节能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