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1535U - 防夹闭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防夹闭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1535U
CN208611535U CN201721449008.1U CN201721449008U CN208611535U CN 208611535 U CN208611535 U CN 208611535U CN 201721449008 U CN201721449008 U CN 201721449008U CN 208611535 U CN208611535 U CN 208611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ection
built
wall
tracheal catheter
cl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90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14490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1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1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15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夹闭气管导管,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以及用于连接内置管段和外置管段的过渡管段,过渡管段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内置管段和外置管段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对病人实施麻醉的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保证病人在手术前后上呼吸道通畅。

Description

防夹闭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夹闭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麻醉技术,麻醉时,需要将气管导管通过病人的口腔或鼻腔置入病人的气管内,从而保证病人的上呼吸道通畅。
在对病人实施麻醉的过程中,为了使神经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手术部位远离麻醉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通常直接使用具有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但是,在整个麻醉过程中,部分病人由于病情需要,仍要在手术后的短时间内保留置入在气管中的气管导管,此类病人在麻醉恢复后到气管导管拔除前极有可能会发生躁动,从而容易将气管导管咬闭,具有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在被咬闭后无法回复成原来的形状,就会导致病人上呼吸道通气功能受损,严重时更会导致病人窒息,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另外,如果为避免术后病人躁动而将气管导管咬闭的现象,手术时不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而是换用普通的气管导管对病人实施麻醉,则气管导管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打折的现象,同样会导致在给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通气障碍的问题,并且,会增加麻醉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管理难度,同时,增加病人的手术风险。
另外,也有些麻醉医生选择先使用具有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对病人的气管进行插管操作,手术后再将其更换成普通的气管导管,从而保证病人通气顺畅,但是,这种方法,在术后更换成普通的气管导管时,往往需要加深麻醉,或者给予推注药物,此过程将会增加病人的术后恢复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更换且既能够防止被病人咬闭,又能够避免打折,从而保证病人上呼吸道通畅的防夹闭气管导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为一种防夹闭气管导管,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的过渡管段,所述过渡管段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
另外,技术方案2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1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的管壁均为中空管壁,在所述中空管壁的内部螺旋状盘绕有钢丝。
另外,技术方案3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1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外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一钢丝弹簧,在所述内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内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二钢丝弹簧,所述第一钢丝弹簧与所述外置管段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钢丝弹簧与所述内置管段的内壁贴合。
另外,技术方案4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3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外置管段的内壁和所述内置管段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钢丝弹簧的钢丝和所述第二钢丝弹簧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
另外,技术方案5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1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外置管段的能够与所述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所述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
另外,技术方案6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5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所述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所述内置管段的靠近所述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内置管段的外壁与所述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所述外置管段、所述过渡管段以及所述内置管段从而与所述气囊连接的补气管补入气体。
另外,技术方案7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6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所述气囊呈直径自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向所述内置管段的与所述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
另外,技术方案8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6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至少1个能够将所述内置管段的内部与所述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
另外,技术方案9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8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呈斜面,所述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所述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10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在技术方案8的防夹闭气管导管中,在所述长管的外壁沿着所述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向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以及用于连接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过渡管段,过渡管段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
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及普通的气管导管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分段结构的气管导管对病人进行麻醉,其中,外置管段由加强型软管制成,使该气管导管更容易与医用呼吸设备进行连接;过渡管段置于人体口腔中对应门齿的部位,即使病人在术后发生躁动对该气管导管进行咬合,被咬合的部分仍会通过该具有弹性的软管本身的弹性回复原本的形状,从而避免将该气管导管咬闭而阻碍病人的呼吸困难的情况的发生;内置管段由加强型软管制成,保证了气管导管能够较容易地置入需要进行麻醉的病人的气管中,并能够有效地将病人需要进行麻醉的部位与医生隔离,降低手术的感染风险。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管壁均为中空管壁,在中空管壁的内部螺旋状盘绕有钢丝,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均具有高于软质气管导管的强度,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外置管段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中的过程更容易操作。
另外,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内置管段的与钢丝对应的部位具有较高的强度,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空隙较软,从而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强度能够保持在适中的程度。同时,钢丝的使用,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不易折断。另外,将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管壁均设置为中空管壁,钢丝设置在中空管壁的内部,避免了钢丝直接暴露在外面被氧化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使用寿命。
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外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一钢丝弹簧,在内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内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二钢丝弹簧,第一钢丝弹簧与外置管段的内壁贴合,第二钢丝弹簧与内置管段的内壁贴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均具有较高的强度,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外置管段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中的过程都更容易操作,另外,第一钢丝弹簧和第二钢丝弹簧的使用,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结构简单,更加易于制造。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外置管段的内壁和内置管段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钢丝弹簧的钢丝和第二钢丝弹簧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通过这样的结构,使第一钢丝弹簧与外置管段的内壁之间、第二钢丝弹簧与内置管段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外置管段的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通过这样的结构,保证该防夹闭气管导管能够通过该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与多种医用呼吸设备连接,且相比于不设置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而是将连接端口直接与医用呼吸设备的接头套接,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能够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与医用呼吸设备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根据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内置管段的靠近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内置管段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气囊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外置管段、过渡管段以及内置管段从而与气囊连接的补气管补入气体。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气囊封闭内置管段的外周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正压通气时漏气,同时避免口腔内分泌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至气管内使病人误吸。
根据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该气囊呈直径自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向内置管段的与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气囊能够与人体气管的内壁逐渐贴合,保证了密封的严密性,同时,气囊的充气体积较小,易于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至少1个能够将内置管段的内部与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内置管段与人体气管之间的连通面积,保证了内置管段能够与人体气管相通。
根据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呈斜面,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了置入端口的横截面积,保证了内置管段与气管之间具有较大的连通面积,同时,避免了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置入端口的边缘部分对人体气管造成损伤,使用更加安全。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在长管的外壁沿着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向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麻醉医生能够准确控制该防夹闭气管导管伸入人体气管内部的长度,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置管段;11-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12-第一钢丝弹簧;2-内置管段;21-第二钢丝弹簧;3-过渡管段;4-辅助通气孔;5-气囊;6-补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的整体结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1、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2以及用于连接外置管段1和内置管段2的过渡管段3,过渡管段3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外置管段1和内置管段2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
其中,外置管段1和内置管段2的管壁均为中空管壁,在中空管壁的内部螺旋状盘绕有钢丝。
另外,在外置管段1的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11。
在内置管段2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内置管段2的靠近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内置管段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5。
上述气囊5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外置管段1、过渡管段3以及内置管段2从而与气囊5连接的补气管6补入气体,且该气囊5呈直径自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向内置管段2的与过渡管段3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
另外,在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1个能够将内置管段的内部与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
另外,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呈斜面,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另外,在长管的外壁沿着外置管段1的连接端口向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
第二实施例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1、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2以及用于连接外置管段1和内置管段2的过渡管段3,过渡管段3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外置管段1和内置管段2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
其中,在外置管段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置管段1同轴等长的第一钢丝弹簧12,在内置管段2的内部设置有与内置管段2同轴等长的第二钢丝弹簧21,第一钢丝弹簧12与外置管段1的内壁贴合,第二钢丝弹簧21与内置管段2的内壁贴合。
在外置管段1的内壁和内置管段2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钢丝弹簧12的钢丝和第二钢丝弹簧21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
另外,在外置管段1的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11。
在内置管段2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内置管段2的靠近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内置管段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5。
上述气囊5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外置管段1、过渡管段3以及内置管段2从而与气囊5连接的补气管6补入气体,且该气囊5呈直径自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向内置管段2的与过渡管段3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
另外,在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1个能够将内置管段的内部与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
另外,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呈斜面,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另外,在长管的外壁沿着外置管段1的连接端口向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说明其使用方式。
使用该防夹闭气管导管时,利用医用工具将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内置管段2的置入端口置入人体气管中,利用注射器通过补气管6给气囊5补入适量的气体,使气囊5封堵内置管段2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并将外置管段1的连接端口通过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11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从而对该防夹闭气管导管进行使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较高强度的气管导管及普通的气管导管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分段结构的气管导管对病人进行麻醉,其中,外置管段由加强型软管制成,使该气管导管更容易与医用呼吸设备进行连接;过渡管段置于人体口腔中对应门齿的部位,即使病人在术后发生躁动对该气管导管进行咬合,被咬合的部分仍会通过该具有弹性的软管本身的弹性回复原本的形状,从而避免将该气管导管咬闭而阻碍病人的呼吸困难的情况的发生;内置管段由加强型软管制成,保证了气管导管能够较容易地置入需要进行麻醉的病人的气管中,并能够有效地将病人需要进行麻醉的部位与医生隔离,降低手术的感染风险。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管壁均为中空管壁,在中空管壁的内部螺旋状盘绕有钢丝,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均具有高于软质气管导管的强度,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外置管段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中的过程更容易操作。
另外,内置管段的与钢丝对应的部位具有较高的强度,钢丝与钢丝之间的空隙较软,从而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强度能够保持在适中的程度。同时,钢丝的使用,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不易折断。另外,将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的管壁均设置为中空管壁,钢丝设置在中空管壁的内部,避免了钢丝直接暴露在外面被氧化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外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外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一钢丝弹簧,在内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内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二钢丝弹簧,第一钢丝弹簧与外置管段的内壁贴合,第二钢丝弹簧与内置管段的内壁贴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外置管段和内置管段均具有较高的强度,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外置管段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中的过程都更容易操作,另外,第一钢丝弹簧和第二钢丝弹簧的使用,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的结构简单,更加易于制造。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外置管段的内壁和内置管段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钢丝弹簧的钢丝和第二钢丝弹簧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通过这样的结构,使第一钢丝弹簧与外置管段的内壁之间、第二钢丝弹簧与内置管段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外置管段的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通过这样的结构,保证该防夹闭气管导管能够通过该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与多种医用呼吸设备连接,且相比于不设置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而是将连接端口直接与医用呼吸设备的接头套接,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结构能够使该防夹闭气管导管与医用呼吸设备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内置管段的靠近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内置管段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气囊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外置管段、过渡管段以及内置管段从而与气囊连接的补气管补入气体。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气囊封闭内置管段的外周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正压通气时漏气,同时避免口腔内分泌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至气管内使病人误吸。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该气囊呈直径自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向内置管段的与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通过这样的结构,使气囊能够与人体气管的内壁逐渐贴合,保证了密封的严密性,同时,气囊的充气体积较小,易于操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1个能够将内置管段的内部与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内置管段与人体气管之间的连通面积,保证了内置管段能够与人体气管相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呈斜面,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增加了置入端口的横截面积,保证了内置管段与气管之间具有较大的连通面积,同时,避免了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置入端口的边缘部分对人体气管造成损伤,使用更加安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长管的外壁沿着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向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通过这样的结构,使麻醉医生能够准确控制该防夹闭气管导管伸入人体气管内部的长度,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一端的周壁上形成有1个辅助通气孔,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2个或者3个或者其他任意整数个辅助通气孔,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增加内置管段与人体气管的通气面积的有益效果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内置管段的靠近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内置管段的外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并且,该气囊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外置管段、过渡管段以及内置管段从而与气囊连接的补气管补入气体,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气囊,但是,设置气囊具有能够封闭内置管段的外周壁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防止正压通气时漏气,同时避免口腔内分泌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至气管内使病人误吸的有益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气囊呈直径自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一端向内置管段的与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但是不限于此,该气囊也可以是呈圆柱体形的气囊,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但是,与将气囊设置成圆柱体形容易导致气囊与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褶皱空间相比,将该气囊设置成直径自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人体气管的一端向内置管段的与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使气囊能够与人体气管的内壁逐渐贴合,保证了密封的严密性,同时,与设置成圆柱体形相比,气囊的充气体积更小,更加易于操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呈斜面,但是不限于此,置入端口也可以是平面端口,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将内置管段与人体气管连通的效果,但是,将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设置成斜面,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与人体气管之间的连通面积更大,能够进一步保证人体气管通畅。
另外,上述的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但是不限于此,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也可以不是通过圆弧面连接,而是通过横折面连接,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将内置管段与人体气管连通的效果,但是,将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的连接设置成通过圆弧面连接,能够有效地避免在该内置管段置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置入端口的边缘部分对人体气管造成损伤,使用时更加安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长管的外壁沿着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向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刻度,仅仅依赖麻醉医生的经验来判断伸入人体气管中的管长,但是,与不设置刻度相比,设置刻度使用更简便,也更安全。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外置管段的内壁和内置管段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钢丝弹簧的钢丝和第二钢丝弹簧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该凹槽,使第一钢丝弹簧和第二钢丝弹簧直接分别与外置管段的内壁和内置管段的内壁粘接或过盈配合连接,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但是,设置凹槽,能够使第一钢丝弹簧与外置管段的内壁、第二钢丝弹簧与内置管段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另外,在使用该防夹闭气管导管时,在外直管段的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在防夹闭气管导管的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处连接医用三通,通过医用三通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
另外,还可以在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附近设置横管作为外置分支管路,以用于注射药剂等其他操作,平常状态下横管的管口封闭。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可以由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结构组合而成,同样能够发挥上述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由内部中空的长管制成,包括能够与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外置管段、能够置入人体气管内的内置管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的过渡管段,
所述过渡管段由具有弹性的软管制成,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均由加强型软管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管段和所述内置管段的管壁均为中空管壁,在所述中空管壁的内部螺旋状盘绕有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外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一钢丝弹簧,在所述内置管段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内置管段同轴等长的第二钢丝弹簧,所述第一钢丝弹簧与所述外置管段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钢丝弹簧与所述内置管段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置管段的内壁和所述内置管段的内壁上各自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钢丝弹簧的钢丝和所述第二钢丝弹簧的钢丝相对应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置管段的能够与所述医用呼吸设备连接的一端形成连接端口,在所述连接端口上连接有医用标准气管导管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置管段的能够置入所述人体气管的内部的一端形成置入端口,在所述内置管段的靠近所述置入端口的部位套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内置管段的外壁与所述人体气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以紧贴管内壁的方式依次穿过所述外置管段、所述过渡管段以及所述内置管段从而与所述气囊连接的补气管补入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呈直径自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向所述内置管段的与所述过渡管段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大的圆锥体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的周壁上形成有至少1个能够将所述内置管段的内部与所述人体气管连通的辅助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呈斜面,所述置入端口的内周面与所述置入端口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夹闭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管的外壁沿着所述外置管段的连接端口向所述内置管段的置入端口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刻度。
CN201721449008.1U 2017-11-02 2017-11-02 防夹闭气管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11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9008.1U CN208611535U (zh) 2017-11-02 2017-11-02 防夹闭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9008.1U CN208611535U (zh) 2017-11-02 2017-11-02 防夹闭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1535U true CN208611535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8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900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11535U (zh) 2017-11-02 2017-11-02 防夹闭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1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535440A (ja) 内視鏡処置時に使用する換気バイトブロック
CN104994899A (zh) 可逆性气道装置以及用于使患者通气的相关方法
CN106110462B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
CN110448773A (zh) 气道装置、及基于气道装置的喉-支联合肺分离***
CN109481805A (zh) 一种经鼻喉部通气导管
CN206867491U (zh) 多功能鼻咽管
CN202961429U (zh) 双囊气管插管
CN208611535U (zh) 防夹闭气管导管
CN208492912U (zh) 气管插管及人工气道建立***
CN110237390A (zh) 人工气道
CN203227174U (zh) 内科用多功能气管导管
CN106110459B (zh) 一种麻醉用鼻罩
CN206239842U (zh) 一种麻醉用鼻罩
CN115738005A (zh) 一种气道管理***
CN211066837U (zh) 支气管封堵器
CN212214341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气管插管
CN209004936U (zh) 充气管组件及喉罩
CN211410571U (zh) 带薄膜的气管插管
US11413416B2 (en) Endopharyngeal airway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device
CN203436651U (zh) 一种可实现食道封堵和气管插管导引的口咽通气道
CN209136562U (zh) 一种硬质气管镜套囊
CN208927330U (zh) 可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支气管堵塞的气管插管套件
CN211301610U (zh) 一种光导经鼻超滑咽喉食管封堵通气导管
CN103405841B (zh) 一种可实现食道封堵和气管插管导引的口咽通气道
CN215024516U (zh) 一种经鼻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