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0000U -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0000U
CN208280000U CN201820799457.7U CN201820799457U CN208280000U CN 208280000 U CN208280000 U CN 208280000U CN 201820799457 U CN201820799457 U CN 201820799457U CN 208280000 U CN208280000 U CN 20828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layer
parallel
layer
faces
culve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94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静
龙坦平
昝文博
宋志强
李宗耀
叶治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zhouba Dam Group Highway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zhouba Dam Group Highwa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zhouba Dam Group Highway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zhouba Dam Group Highway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94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0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属于路桥接头段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凹槽体、跨缝板、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第三填料层和沥青膜层,所述凹槽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中空体;所述跨缝板设置有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有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有第九侧面和第十侧面;所述第三填料层设置有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沥青膜层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避免在桥涵两端和路基连接处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延长了公路养护维修周期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接头段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桥涵是桥和涵洞的统称,桥涵一般架设在江河湖上,是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涵主要是为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涵结构对提高公路营运等级、改善公路线形指标、沟通公路两端交通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在现有的桥涵两端和路基连接处的处理技术中,主要是在桥涵和路基的连接处,换填基层或底基层、地基注浆加固、设置拱板过渡和完善排水***。但是,由于桥涵梁板在温度变化、混凝土干燥收缩、徐变以及荷载等因素作用下会发生伸缩效应,这样导致连接处反复出现的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使得公路养护维修的周期变短。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桥涵两端和路基连接处易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公路养护维修的周期较短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桥涵两端和路基连接处易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公路养护维修的周期较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凹槽体,所述凹槽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中空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桥涵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路基连接,且所述中空***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中空***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之间;跨缝板,所述跨缝板设置有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跨缝板通过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有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所述第一填料层通过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固定连接;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有第九侧面和第十侧面,所述第二填料层通过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固定连接;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三填料层设置有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三填料层通过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固定连接;沥青膜层,所述沥青膜层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所述沥青膜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侧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七侧面位于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八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侧面位于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一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三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四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四侧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体呈长方体,所述第五侧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三侧面的面积大小相等;其中,所述第五侧面粘贴在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第七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六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八侧面上,所述第十一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十侧面上,所述第十三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十二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跨缝板为聚氨酯泡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连续密级配石料和橡胶沥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料层为悬浮密实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间断级配碎石料与橡胶沥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填料层为骨架密实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单一粒径石料与橡胶沥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填料层为应力吸收层;所述沥青膜层为沥青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通过在路基和桥涵之间设置凹槽体,再将跨缝板、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依次填入凹槽体的中空体内,并且使得跨缝板、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从凹槽体的第三侧面到第四侧面的方向上依次摆放。同时,将沥青膜层的十三侧面和第三填料层的十二侧面固定连接。继而通过第一填料层的高弹性,来适应桥涵与路基两端的沉降差;通过第二填料层所具有的较大承载能力和变形小,来使得在车轮碾压作用下槽口位置不会发生沉陷;通过第三填料层所形成裂缝反射结构层,能够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再通过沥青膜层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从而达到避免在桥涵两端和路基连接处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延长了公路养护维修周期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凹槽体,110—第一侧面,120—第二侧面,130—第三侧面,140—第四侧面,150—中空体;
200—跨缝板,210—第五侧面,220—第六侧面;
300—第一填料层,310—第七侧面,320—第八侧面;
400—第二填料层,410—第九侧面,420—第十侧面;
500—第三填料层,510—第十一侧面,520—第十二侧面;
600—沥青膜层;
700—桥涵,710—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通过在路基710和桥涵700之间设置凹槽体100,再将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和第三填料层500依次填入凹槽体100的中空体150内,并且使得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和第三填料层500从凹槽体100的第三侧面130到第四侧面140的方向上依次摆放。同时,将沥青膜层600的十三侧面和第三填料层500的十二侧面固定连接。继而通过第一填料层300的高弹性,来适应桥涵700与路基710两端的沉降差;通过第二填料层400所具有的较大承载能力和变形小,来使得在车轮碾压作用下槽口位置不会发生沉陷;通过第三填料层500所形成裂缝反射结构层,能够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再通过沥青膜层600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从而达到避免在桥涵700两端和路基710连接处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延长了公路养护维修周期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所述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包括凹槽体100、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第三填料层500和沥青膜层600。现分别对凹槽体100、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第三填料层500和沥青膜层600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凹槽体100而言:
凹槽体100设置有第一侧面110、第二侧面120、第三侧面130、第四侧面140和中空体150,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桥涵700连接,所述第二侧面120和所述路基710连接,并且所述中空体150位于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之间,所述中空体150位于所述第三侧面130和所述第四侧面140之间;其中,所述凹槽体100呈现为长方体。
请继续参见图1,桥涵700可以是指位于高速公路小跨径桥涵700两端的梁板端;路基710可以是指与桥涵700两端连接处的路基710的桥台搭板端。第三侧面130可以是指凹槽体100的底部,第四侧面140可以是指凹槽体100的顶部,第一侧面110可以是指凹槽体100和桥涵700相邻的一个侧面,第二侧面120可以是指凹槽体100和路基710相邻的一个侧面。可以通过在桥涵700和路基710之间切割槽口,来形成凹槽体100。凹槽体100中具有容纳下述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第三填料层500和沥青膜层600的空间,用以将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第三填料层500和沥青膜层600在朝着第四侧面140的方向上依次填入凹槽体100的中空体150的内部。填入凹槽体100中的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第三填料层500可以在朝着第四侧面140的方向上依次分为下层、中层、上层。
同时,在切割槽口中,可以根据桥涵700所处地区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和荷载作用下的伸缩量要求,来确定槽口的尺寸,开槽宽度、深度,长度一般可以横向贯通。确定好槽口的位置和尺寸后,在切割的位置上画线,然后沿着所画的线进行切割,保持槽口线的相互平行,继而保证接缝的美观。另外,在清理烘干、加热软化槽口的过程中,如果槽口切割完毕后,则需要对沟槽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用热风烘干、凿除两侧松动的部分,将槽口两侧沥青面层用热风循环装置加热,来使沥青软化;此时需要注意控制烘烤的温度,以免沥青的老化。在施工时,可以采取直接切槽、浇灌平铺在接缝处,与前后桥面或路面铺装形成连续体,桥面需要平整无缝,这样可以使得行车更加平稳、舒适、无噪音、振动小,并且便于平常的维护、清扫、除雪等。
对于跨缝板200而言:
跨缝板200设置有第五侧面210和第六侧面220,通过将所述第五侧面210粘贴在所述第三侧面130上,使得所述跨缝板200可以通过所述第五侧面210和所述第三侧面1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侧面210位于所述第三侧面130和所述第六侧面220之间,并且所述第五侧面210和所述第三侧面130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210和所述第六侧面220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210的面积和所述第三侧面130的面积大小相等;所述第六侧面220位于所述第五侧面210和所述第七侧面310之间,并且所述第六侧面220和所述第五侧面210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210和所述第七侧面310相平行。所述跨缝板200可以为聚氨酯泡沫板。
请继续参见图1,跨缝板200可以是指聚氨酯泡沫板,聚氨酯硬质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作为主要的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来混合,再经过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通过将聚氨酯泡沫板塞住接缝底部,这样便可以确保级配碎石和橡胶沥青混合料不会从缝口掉落。在接缝体两侧及底面上可以受力均匀,橡胶沥青混合料中的内聚能分布较均匀。并且由于聚氨酯泡沫板的防火阻燃效果好,耐高温能力强,所以能够保证其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坏,而且可以随橡胶沥青混合料伸缩变形。
对于第一填料层300而言:
第一填料层300设置有第七侧面310和第八侧面320,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七侧面310粘贴在所述第六侧面220上,使得所述第一填料层300通过所述第七侧面310和所述第六侧面2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七侧面310位于所述第六侧面220和所述第八侧面320之间,并且所述第七侧面310和所述第六侧面220相平行,所述第七侧面310和所述第八侧面320相平行;所述第八侧面320位于所述第七侧面310和所述第九侧面410之间,并且所述第八侧面320和所述第七侧面310相平行,所述第八侧面320和所述第九侧面410相平行;所述第一填料层300的制作材料是连续密级配石料和橡胶沥青。其中,所述第一填料层300为悬浮密实结构。
请继续参见图1,第一填料层300可以是指橡胶沥青混合料下层,第一填料层300可以位于跨缝板200的上方。橡胶沥青混合料下层可以是通过采用连续密级配石料和橡胶沥青所组成的悬浮密实结构。在悬浮密实结构里,碎石料可以悬浮于橡胶沥青中,由于橡胶沥青所具有的良好高弹性可适应桥涵700与路基710两端的沉降差,可以使得变形调整能力强。悬浮密实结构可以是指在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中,由于细集料的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因此,粗集料是以悬浮状态位于细集料之间。这种结构会使得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较高,但稳定性较差的技术效果。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还可以加入防老化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以提高其耐久性和保证接缝的紧密。
对于第二填料层400而言:
所述第二填料层400设置有第九侧面410和第十侧面420,通过将所述第九侧面410粘贴在所述第八侧面320上,使得所述第二填料层400通过所述第九侧面410和所述第八侧面3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九侧面410位于所述第八侧面320和所述第十侧面420之间,并且所述第九侧面410和所述第八侧面320相平行,所述第九侧面410和所述第十侧面420相平行;所述第十侧面420位于所述第九侧面410和所述第十一侧面510之间,并且所述第十侧面420和所述第九侧面410相平行,所述第十侧面420和所述第十一侧面510相平行;所述第二填料层400的制作材料是间断级配碎石料与橡胶沥青。其中,所述第二填料层400可以为骨架密实结构。
请继续参见图1,第二填料层400可以是指中层。中层采用间断级配碎石料和橡胶沥青来形成骨架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和变形小特点,能够保证在车轮碾压作用下,槽口的位置不会发生沉陷。骨架密实结构可以是指在间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中,由下述骨架空隙结构和上述悬浮密实结构的两种结构形式所形成的有机组合。骨架密实结构既有一定数量的粗集料形成骨架结构,又有足够的细集料填充到粗集料之间的空隙中去,因此,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强度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由于橡胶沥青与碎石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变形能力和高低温稳定性,所以在高于熔融温度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较高的闪点,加工工艺简单,施工性能良好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三填料层500而言:
第三填料层500设置有第十一侧面510和第十二侧面520,通过将所述第十一侧面510粘贴在所述第十侧面420上,使得所述第三填料层500通过所述第十一侧面510和所述第十侧面420固定连接。
第十一侧面510位于所述第十侧面420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之间,并且所述第十一侧面510和所述第十侧面420相平行,所述第十一侧面510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相平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位于所述第十一侧面510和所述第十三侧面之间,并且所述第十二侧面520和所述第十一侧面510相平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和所述第十三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三填料层500的制作材料是单一粒径石料与橡胶沥青。其中,所述第三填料层500为应力吸收层。
请继续参见图1,第三填料层500可以是指上层,上层是通过采用单一粒径石料和橡胶沥青嵌挤所形成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由于高用量的橡胶沥青和单一粒径的碎石强力粘结,能够形成裂缝反射结构层,可以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应力吸收层可以是指通过将单一粒径的石料均匀的满铺在橡胶沥青层上,用胶轮压路机来进行嵌挤碾压,石料嵌锁形成后将构成结构性支撑,这时所形成碎石封层模式的路面即为应力吸收层。
对于沥青膜层600而言:
沥青膜层600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通过将所述第十三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十二侧面520上,使得所述沥青膜层600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三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二侧面520和所述第十四侧面之间,并且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520相平行,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四侧面相平行。所述沥青膜层600为沥青膜。
请继续参见图1,沥青膜层600可以是指薄层沥青膜。薄层沥青膜可以在第三填料层500的第十二侧面520上形成,通过在路面上形成薄层沥青膜后,便可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继而能够对路面整体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以下整治结构的流程,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
第一步骤,切割槽口。根据桥涵700所处地区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荷载作用下的伸缩量要求确定槽口尺寸,包括开槽宽度、深度,长度一般横向贯通。确定好槽口的位置和尺寸后,在需要切割的位置上画线,然后沿线切割,保持槽口线平行,以保证接缝的美观。
第二步骤,清理烘干、加热软化槽口。槽口切割完毕后,清理沟槽杂物,并用热风烘干、凿除两侧松动的部分;将槽口两侧沥青面层用热风循环装置加热,使之软化,注意控制烘烤的温度,以免沥青老化。
第三步骤,安设跨缝板200。跨缝板200采用聚氨酯泡沫板塞住接缝底部,保证接缝处连接紧密,确保级配碎石和橡胶沥青混合料不会从缝口掉落。
第四步骤,浇灌橡胶沥青混合料下层变形调整层。首先将清洗、烘干、筛分后满足相应要求的级配碎石加热至190-200℃,保证其压碎值不大于25%,针片状颗粒含量少于15%。然后在橡胶沥青中添加抗老化剂和微膨胀剂后加热至160-165℃,将加热的连续密级配碎石料与橡胶沥青熔融体拌和,流动的橡胶沥青填补了碎石料之间的缝隙,并且将松散的碎石料粘结在一起。在混合料中,橡胶沥青是连续的整体,而碎石料则镶嵌在连续的整体中,碎石料之间的空隙基本被弹塑体填充,使得空隙率很低,能够组成悬浮密实结构型材料。最后铺筑完成后应及时用平板器进行压实。由于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时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碾压一定要及时,来防止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压实度不足形成早期破坏。
第五步骤,可以通过重复以上第四步的步骤,来进行弹塑性接缝体中层结构承载层和上层应力吸收层的施工,直至上层施工结束。由下、中、上三层结构共同组成弹塑性接缝体。最后开放交通。待路面温度降到40℃以下后方可开放交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涵700和路基710的连接装置,通过在路基710和桥涵700之间设置凹槽体100,再将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和第三填料层500依次填入凹槽体100的中空体150内,并且使得跨缝板200、第一填料层300、第二填料层400和第三填料层500从凹槽体100的第三侧面130到第四侧面140的方向上依次摆放。同时,将沥青膜层600的十三侧面和第三填料层500的十二侧面固定连接。继而通过第一填料层300的高弹性,来适应桥涵700与路基710两端的沉降差;通过第二填料层400所具有的较大承载能力和变形小,来使得在车轮碾压作用下槽口位置不会发生沉陷;通过第三填料层500所形成裂缝反射结构层,能够有效遏制裂缝的反射;再通过沥青膜层600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从而达到避免在桥涵700两端和路基710连接处发生裂缝、破损、坑槽、错台等问题,延长了公路养护维修周期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凹槽体,所述凹槽体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中空体,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桥涵连接,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路基连接,且所述中空***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中空***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之间;
跨缝板,所述跨缝板设置有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跨缝板通过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有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所述第一填料层通过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有第九侧面和第十侧面,所述第二填料层通过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固定连接;
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三填料层设置有第十一侧面和第十二侧面,所述第三填料层通过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固定连接;
沥青膜层,所述沥青膜层设置有第十三侧面和第十四侧面,所述沥青膜层通过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侧面位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七侧面位于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八侧面位于所述第七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九侧面位于所述第八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八侧面相平行,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十侧面位于所述第九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九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十一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十二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一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一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三侧面相平行;
所述第十三侧面位于所述第十二侧面和所述第十四侧面之间,且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二侧面相平行,所述第十三侧面和所述第十四侧面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体呈长方体,所述第五侧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三侧面的面积大小相等;
其中,所述第五侧面粘贴在所述第三侧面上,所述第七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六侧面上,所述第九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八侧面上,所述第十一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十侧面上,所述第十三侧面粘贴在所述第十二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缝板为聚氨酯泡沫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连续密级配石料和橡胶沥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料层为悬浮密实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间断级配碎石料与橡胶沥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填料层为骨架密实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填料层的制作材料是单一粒径石料与橡胶沥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填料层为应力吸收层;
所述沥青膜层为沥青膜。
CN201820799457.7U 2018-05-25 2018-05-25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0828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457.7U CN208280000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457.7U CN208280000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0000U true CN208280000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0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9457.7U Active CN208280000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0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5640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接缝处理的无缝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5640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接缝处理的无缝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1705640B (zh) * 2020-06-05 2021-10-29 常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接缝处理的无缝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406B (zh) 一种在改扩建路面施工中新老路的拼接方法及结构
CN105672080A (zh) 一种抗车辙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05735081B (zh) 一种减振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49797A (zh) 用于沥青铺设应用的孔隙减少沥青膜组合物、方法和设备
CN207749370U (zh) 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
CN111074715A (zh) 一种抗裂路基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26093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无缝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52152U (zh) 一种土工格室加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9137666A (zh) 一种减振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521659U (zh) 一种抗裂式路面结构及其***
CN208280000U (zh) 用于桥涵和路基的连接装置
CN208649826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透水沥青路
CN106192658A (zh) 交通道路的路面结构
CN105839504B (zh) 装配式水泥路面施工方法
CN107620242A (zh) 利用废弃塑料制作的板块拼装式透水路面
CN207659810U (zh) 利用废弃塑料制作的板块拼装式透水路面
CN211256538U (zh) 超薄高性能的复合半柔性面层路面结构
CN110219240B (zh) 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方法
CN210507007U (zh) 适于单侧重载交通运输的路基结构
CN108301321B (zh) 耐久型轻质抗凝冰薄层桥面铺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9024910U (zh) 一种具有纤维碎石封层的路面结构
CN106120510A (zh) 一种减缓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
CN112095394A (zh) 一种具有优秀排水功能的复合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7749374U (zh) 抗裂性水稳结构
CN113089410A (zh) 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