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2206U -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2206U
CN208162206U CN201721917529.5U CN201721917529U CN208162206U CN 208162206 U CN208162206 U CN 208162206U CN 201721917529 U CN201721917529 U CN 201721917529U CN 208162206 U CN208162206 U CN 208162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support
pipe dredging
pipeline
collection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175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培栋
龚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9175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2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2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22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清洗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包括开设有连通孔的淤泥收集斗和可拆卸式设于淤泥收集斗上、位于淤泥收集斗下方且凸出于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的防磨装置,这样,在清淤过程中,通过防磨装置的设置即可很好地避免淤泥收集斗与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是依靠防磨装置与管道内壁接触来刮泥,一旦防磨装置磨损严重,即可拆卸更换新的防磨装置,故能延长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使用周期,故,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且耐用,另外,采用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简单,清理效率高且安全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清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网络是城市排水排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排水管内会沉积异物,主要是淤泥,如果不定期清除管道内的淤泥等异物,将会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水流的排放速度,近些年每逢暴雨来袭,各大城市频频出现严重内涝的现象足以说明管道清淤工作的重要性。为提高清淤效率和安全性,管道机器人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管道清淤机器人中,其清泥装置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容易与空间有限的管道发生碰撞,且清泥装置直接与管道发生摩擦,不耐用,最终影响整个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泥装置结构复杂、不耐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用于管道内淤泥的清理和收集,所述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包括:
淤泥收集斗,用以收集所述管道内淤泥;及
防磨装置,可拆卸式设于所述淤泥收集斗上、位于所述淤泥收集斗下方且凸出于所述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用以避免所述淤泥收集斗和所述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并能清理所述管道内淤泥;
所述淤泥收集斗上开设有便于输送已收集的淤泥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磨装置为防磨片,于所述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所述防磨片的内侧壁形状适配于所述淤泥收集斗底部的外侧壁形状,所述防磨片的外侧壁形状适配于所述管道的内侧壁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防磨装置的前端上设置有多个刮齿,各所述刮齿排布的形状与所述淤泥收集斗和所述管道的内壁接触部分的敞口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各所述刮齿的下端面与所述管道的内壁接触,且形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的形状适配;于各所述刮齿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各所述刮齿的上端面呈斜向上的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包括开设有连通孔的淤泥收集斗和可拆卸式设于淤泥收集斗上、位于淤泥收集斗下方且凸出于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的防磨装置,这样,在清淤过程中,通过防磨装置的设置即可很好地避免淤泥收集斗与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依靠防磨装置与管道内壁接触来刮泥,一旦防磨装置磨损严重,即可拆卸更换新的防磨装置,这样,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使用周期会得到延长,另外,清理的淤泥即可随即被收集在淤泥收集斗中通过连通孔输送到管道外,总之,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且耐用,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该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所述管道清淤机器人还包括行走车,所述行走车包括:
车厢,具有密封防水性能且前端设有所述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
电源装置,设于所述车厢内;
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
信号反馈装置,设于所述车厢上且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用以识别并反馈所述管道内情况;
两行走装置,对称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且具有防滑性能;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车厢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并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用以驱动两所述行走装置同步在所述管道内行走;以及
淤泥输送组件,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且通过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内与所述淤泥收集斗连通,用以将所述淤泥收集斗内收集的淤泥输送到所述管道外。
进一步地,两所述行走装置对称设于所述车厢的左右外侧壁上;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履带组件和支撑装置,所述履带组件包括:
柔性链环,由所述支撑装置支撑;
行走主动轮,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且与所述柔性链环的齿槽啮合以驱动所述柔性链环行走;以及
诱导从动轮,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用以诱导和支撑所述柔性链环。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两支撑板,于垂直于所述管道中心线的方向上,两所述支撑板平行且间隙设置;
第一支撑杆,横跨并插接于两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以及
支撑组件,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下方且具有减震功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管道的延伸方向上,各所述支撑组件平行且间隙设置;
于靠近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且间隙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轮。
进一步地,各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和一对斜向下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的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上,且另一端穿插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另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支撑板上,且另一端穿插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撑轮;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并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上的中间支撑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的第三支撑杆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能伸缩的减震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轮。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车还包括用以带动两所述行走装置同步行走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带传动组件和减速器,所述带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各所述带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且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伸出所述车厢以连接于所述行走主动轮的输入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反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厢的顶部的摄像头和/或雷达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行走车和上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其中,行走车包括电源装置、电连接于电源装置的控制装置、前端设有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车厢和设于车厢上且由控制装置控制的信号反馈装置,行走车还包括对称设于车厢的外侧壁上且具有防滑性能的两行走装置、设于车厢内的用以驱动两行走装置同步在管道内行走的驱动装置以及设于车厢的外侧壁上且与淤泥处理装置连通的用以将淤泥处理装置内收集的淤泥输送到管道外的淤泥输送组件。显然,该管道清淤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清淤作业,通过在两井口之间的管道内自动行走,即可彻底地清理两井口之间的淤泥等异物且清理效率高。另外,因只有行走车和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两部分组成,且电源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等主要电器件均设置在具有密封防水性能的车厢内,故,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立体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另一视角上的立体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防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去掉厢盖后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行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管道清淤机器人的支撑装置主要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履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厢体与输送管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00-行走车、110-车厢、111-厢体、1111-螺纹孔、1112-第一容腔、1113-第二容腔、112-厢盖、113-吊耳;
120-电源装置、140-信号反馈装置、141-摄像头、142-雷达装置、143-照明灯;
150-行走装置、151-履带组件、1511-柔性链环、15111-齿槽、1512-行走主动轮、1513-诱导从动轮、152-支撑装置、1521-支撑板、1522-第一支撑杆、1523- 支撑组件、15231-第二支撑杆、15232-连接杆、15233-第二支撑轮、15234-中间支撑杆、15235-第三支撑杆、15236-减震支撑杆、15237-第三支撑轮、1524-第一支撑轮;
160-驱动装置、170-传动装置、171-带传动组件、172-减速器、180-淤泥输送组件、181-输送管、182-连接片;
200-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10-淤泥收集斗、211-连通孔、220-防磨装置/ 防磨片、221-刮齿、23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需说明的是,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主要用以清理和收集管道内的杂物,主要是淤泥。当然,实际应用中,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还可用以清理或收集其它合适的物质。与现有的清理装置相比,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结构相对较简单,清理彻底且耐用,利于日常维护。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包括淤泥收集斗210和防磨装置220,其中,防磨装置220可拆卸式设于淤泥收集斗210上,且位于淤泥收集斗210的下方,这样,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在刮泥的过程中,可以避免淤泥收集斗210与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而是防磨装置220自身与管道的内壁接触,从而保护淤泥收集斗以免其过早磨损。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再如图1 至图3所示,防磨装置220通过螺钉等固定件螺纹连接于淤泥收集斗210上,这样,防磨装置220磨损后,即可将其拆卸下来更换新的防磨装置220。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淤泥收集斗210主要用以收集管道内淤泥。为方便收集,如图1所示,防磨装置220凸出于淤泥收集斗210的敞口端。对应地,为方便将淤泥收集斗210已收集的淤泥输送出去,如图1至图3所示,淤泥收集斗210 上开设有连通孔211。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防磨装置220为防磨片,于淤泥收集斗210的敞口端,防磨片的内侧壁形状适配于淤泥收集斗210底部的外侧壁形状,这样,防磨装置220和淤泥收集斗210可实现无缝配合,避免出现淤泥等杂物进入到防磨装置220和淤泥收集斗210之间的缝隙内。对应地,防磨片的外侧壁形状适配于管道的内侧壁形状。这样,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即可与管道的内壁实现良好地接触,故,利于彻底地清理和收集淤泥等杂物。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为使该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能彻底地清理管道内淤泥等杂物,于防磨装置220的前端,防磨装置220上设置有多个刮齿221。通常,如图1所示,各刮齿221排布的形状与淤泥收集斗210和管道的内壁接触部分的敞口形状适配,也即,各刮齿221沿着防磨装置220的前边沿设置。这样,利于更彻底更快地清理管道内的淤泥等杂物。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各刮齿221的下端面的形状与管道的内壁的形状适配,这样,即可确保各刮齿221与管道的内壁实现无缝接合,利于更彻底地清理管道内的淤泥等杂物,避免有淤泥残留在各刮齿221和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另外,优选地,于各刮齿221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各刮齿221的上端面呈斜向上的趋势,这样,即可尽快地将清理的淤泥导向收集到淤泥收集斗 210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如图5和图6所示,该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该管道清淤机器人还包括行走车 100。具体在本实用新型中,因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由行走车100和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两部分组成,所以,相比现有的管道清淤机器人,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比较简单,重心较低,行走比较平稳,不易翻车。
如图5至图7所示,行走车100包括车厢110、电源装置120、控制装置(图未示)、信号反馈装置140、行走装置150、驱动装置160和淤泥输送组件180。其中,车厢110具有密封防水性能,且如图6和图7所示,车厢110内设有电源装置120、电连接于电源装置120的控制装置(图未示)和驱动装置160。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性器件基本都设置在车厢110内,这样,相比现有的清淤机器人在管道内行走时还拖着电缆的情况而言,直接将电源装置120设置在具有密封防水性能的车厢110内,能彻底地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车厢110包括厢体111 和盖合于厢体111的厢盖112。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厢体111内分隔有第一容腔1112和第二容腔1113。具体地,为使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序,且安全性高,第一容腔1112内设有驱动装置160,第二容腔1113内设有电源装置120和控制装置(图未示)。如图5和图7所示,为方便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运输和吊装,厢盖112上凸设有至少1个吊耳11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有两个吊耳113。
还需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20为锂电池,其中一块使用一块备用(图中仅示出使用的锂电池),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电源装置120 还可为其他合适的电源器件。
如图5和图6所示,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设于行走车100的车厢110 的前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厢体111的前端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1111。如图2所示,通过螺栓等紧固件230,即可将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固定连接到厢体111上,这样,在行走车100行走的同时,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 200即可与行走车100的车厢110同步行走,以同步进行淤泥等杂物的清理。
如图5所示,车厢110上,具体在厢盖112上设置有信号反馈装置140。其中,该信号反馈装置140由控制装置控制,主要用以识别并反馈管道内情况,这样,根据信号反馈装置140反馈的信号,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即可清楚地实时了解管道内部的结构,从而及时地调整行走车100的行走路线等,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异常情况下行走车100车体与管道内壁直接发生碰撞或卡死,也即,提高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越障能力。
如图5至图7所示,通常,为简化结构和确保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行走平衡,行走装置150具有两个,且两行走装置150对称设于车厢110的外侧壁上。另外,考虑到清理的是淤泥、污水等,势必造成行走车100容易打滑,因而,为克服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两行走装置150还具有防滑性能。对应地,为驱动两行走装置150同步在管道内行走,驱动装置160由控制装置控制。
如图5所示,为使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更简单紧凑,淤泥输送组件180 设于车厢110的外侧壁上,具体为厢体111的外侧底壁上,且如图5、图7和图 11所示,淤泥输送组件180与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连通,这样,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200收集的淤泥等杂物即可通过该淤泥输送组件180输送到管道外。
需说明的是,为使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如图11所示,淤泥输送组件180包括设于车厢110底部的外侧壁上的输送管181。为方便与淤泥处理装置的淤泥收集斗210连通,输送管181的一端插接于淤泥收集斗210 的连接孔内,另一端延伸至管道外。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车厢110的底部开设凹槽(图未示),将输送管181设置在凹槽内,并用至少1个连接片182将输送管181锁固到车厢110底部上。
显然,可以理解地,通过各零部件之间的组合,该管道清淤机器人不仅结构简单紧凑,且自动化程度高,完全可以替代人工直接在两井口之间的管道内行走,并对管道内的淤泥等杂物进行高效、彻底地清理。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为降低该管道清淤机器人整体的重心,减少发生侧翻的几率,两行走装置150对称设于车厢110的左右外侧壁上,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设置在车厢110的外侧壁的底部上。
再如图5和图6所示,各行走装置150包括履带组件151和支撑装置152。如图5和图8所示,履带组件151包括柔性链环1511、行走主动轮1512和诱导从动轮1513。其中,柔性链环1511由支撑装置152支撑,于车厢110的外侧上,行走主动轮1512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装置160的输出端,且行走主动轮1512与柔性链环1511的齿槽15111啮合,由此即可驱动柔性链环1511行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0所示,柔性链环1511上开设有多个齿槽15111,其中,各齿槽15111沿着柔性链环1511的一周均匀排列布置,这样,排列出的形状与柔性链环1511的形状保持一致,可以很好地保证行走主动轮1512在与对应的齿槽15111啮合时,能平稳地进行。对应地,诱导从动轮1513设于车厢110 对应的外侧壁上,主要用以与行走主动轮1512配合诱导柔性链环1511行走以及支撑柔性链环1511。
可以理解地,相比传统的轮式结构,因履带组件151中的柔性链环1511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大,对应的摩擦力也大,这样,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行走动力强劲,可以很好地避免其在管道内行走过程中出现打滑的不良现象,确保其能持续地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为使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以及运行更加平稳,各支撑装置152包括两支撑板1521、多个第一支撑杆1522和多个支撑组件1523,其中,于垂直于管道中心线的方向上,两支撑板1521平行且间隙设置,也即,两支撑板1521均沿着管道中心线的方向设置。如图9所示,各第一支撑杆1522均横跨并插接于两支撑板1521上,并于靠近各支撑板1521的上端的一侧,各第一支撑杆1522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且各第一支撑杆152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轮1524,可以理解地,各第一支撑轮1524主要用以支撑上方的柔性链环1511。
如图8所示,各支撑组件1523均设于两支撑板1521的下方,且沿管道的延伸方向上,各支撑组件1523平行且间隙设置,可以理解地,各支撑组件1523 主要用以支撑下方的柔性链环1511。另外,各支撑组件1523均具有减震功能,这样,即可使管道清淤机器人在管道内行走时减少对管道的震动和冲击,避免对管道特别是一些老旧管道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各支撑组件1523包括第二支撑杆15231和一对连接杆15232,其中,第二支撑杆15231位于第一支撑杆1522的下方且平行于第一支撑杆1522,第二支撑杆152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撑轮15233。如图9所示,一对连接杆15232斜向下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其中一连接杆15232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支撑板1521上,且另一端穿插有第二支撑杆15231的一端;另一连接杆15232 的一端连接于另一支撑板1521上,且另一端穿插有第二支撑杆15231的另一端,也即,两连接杆1523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支撑板1521上,另一端分别穿插有第二支撑杆15231的端部。
另外,至少有一个支撑组件1523还包括中间支撑杆15234、第三支撑杆15235和减震支撑杆15236。如图9所示,中间支撑杆15234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5231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且中间支撑杆15234的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连接杆15232上。再如图9所示,第三支撑杆15235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5231 水平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且第三支撑杆1523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轮 15237。为使各支撑组件1523具有减震功能,减震支撑杆15236能伸缩,且减震支撑杆15236的一端连接于中间支撑杆15234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支撑杆15235上。这样,各支撑组件1523的结构类似于四轮车中车轮和车架的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且行走平稳。
需说明的是,为使减震支撑杆15236能伸缩,具有减震性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减震支撑杆15236上设置外螺纹(图未示),并在减震支撑杆15236 上的外螺纹部位套设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母(图未示),且在减震支撑杆15236 上还套设有弹簧(图未示),这样,行走车100在行走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两个第三支撑轮15237和两个第二支撑轮15233之间的距离,由此达到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为提高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运行可靠性和增大输出扭矩,行走车100还包括用以带动两行走装置150同步行走的传动装置170。如图7所示,各传动装置170包括带传动组件171和减速器172。其中,带传动组件171 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驱动装置160的输出端,各带传动组件171的输出端连接对应的减速器172的输入端,且各减速器172的输出端伸出车厢110以连接于对应的行走主动轮1512的输入端上。这样,当各驱动装置160如电机通电后,即可通过带传动组件171,带动减速器172的大带轮运动,经过减速器172降低速度和提高扭矩后,减速器172的输出轴带动行走主动轮1512运动,然后行走主动轮1512再带动履带组件151中的柔性链环1511运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淤机器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7所示,信号反馈装置140包括设于车厢110的顶部的摄像头141 和/或雷达装置14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反馈装置140既包括有摄像头141,还包括有雷达装置142。其中,摄像头141优选为360度全景摄像头141,以方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清楚、适时地了解管道的内部结构。雷达装置142优选为激光雷达,以对管道内的环境进行探测和三维建模等。另外,通常摄像头141 和雷达装置142均与第二容腔1113内的电源装置120电性连接,并采用实行无线信号传输。
除此之外,如图7所示,为方便摄像并清楚地察看管道内的结构等,车厢 110上还设置有照明灯14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厢盖112的前端上凸设防护窗,其中,照明灯143位于防护窗的内部,且其光线并可透过防护窗射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设置其它的信号反馈装置140,如感应器等。总之,通过各种信号反馈装置140的设置,确保了该管道清淤机器人的智能化自动操作,如正常的自动前进或倒退等,也提高了该机器人的越障能力,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异常情况下车体与管道内壁之间发生直接碰撞或卡死等不良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用于管道内淤泥的清理和收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包括:
淤泥收集斗,用以收集所述管道内淤泥;及
防磨装置,可拆卸式设于所述淤泥收集斗上、位于所述淤泥收集斗下方且凸出于所述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用以避免所述淤泥收集斗和所述管道的内壁直接接触并能清理所述管道内淤泥;
所述淤泥收集斗上开设有便于输送已收集的淤泥的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装置为防磨片,于所述淤泥收集斗的敞口端,所述防磨片的内侧壁形状适配于所述淤泥收集斗底部的外侧壁形状,所述防磨片的外侧壁形状适配于所述管道的内侧壁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装置的前端上设置有多个刮齿,各所述刮齿排布的形状与所述淤泥收集斗和所述管道的内壁接触部分的敞口形状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刮齿的下端面与所述管道的内壁接触,且形状与所述管道的内壁的形状适配;于各所述刮齿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各所述刮齿的上端面呈斜向上的趋势。
5.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所述管道清淤机器人还包括行走车,所述行走车包括:
车厢,具有密封防水性能且前端设有所述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
电源装置,设于所述车厢内;
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
信号反馈装置,设于所述车厢上且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用以识别并反馈所述管道内情况;
两行走装置,对称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且具有防滑性能;
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车厢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并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用以驱动两所述行走装置同步在所述管道内行走;以及
淤泥输送组件,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且通过插接于所述连通孔内与所述淤泥收集斗连通,用以将所述淤泥收集斗内收集的淤泥输送到所述管道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行走装置对称设于所述车厢的左右外侧壁上;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履带组件和支撑装置,所述履带组件包括:
柔性链环,由所述支撑装置支撑;
行走主动轮,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且与所述柔性链环的齿槽啮合以驱动所述柔性链环行走;以及
诱导从动轮,设于所述车厢的外侧壁上用以诱导和支撑所述柔性链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两支撑板,于垂直于所述管道中心线的方向上,两所述支撑板平行且间隙设置;
第一支撑杆,横跨并插接于两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以及
支撑组件,设于两所述支撑板下方且具有减震功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管道的延伸方向上,各所述支撑组件平行且间隙设置;
于靠近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且间隙设置,且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各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方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支撑杆和一对斜向下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的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上,且另一端穿插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另一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支撑板上,且另一端穿插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支撑轮;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并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上的中间支撑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相互平行且间隙设置的第三支撑杆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撑杆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的能伸缩的减震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车还包括用以带动两所述行走装置同步行走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带传动组件和减速器,所述带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各所述带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且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伸出所述车厢以连接于所述行走主动轮的输入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反馈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厢的顶部的摄像头和/或雷达装置。
CN201721917529.5U 2017-12-29 2017-12-29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2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7529.5U CN208162206U (zh) 2017-12-29 2017-12-29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7529.5U CN208162206U (zh) 2017-12-29 2017-12-29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2206U true CN208162206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8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175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2206U (zh) 2017-12-29 2017-12-29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22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9399A (zh) * 2019-03-09 2019-05-17 赵东鸣 一种管道清洁机器人
CN112128509A (zh) * 2020-09-23 2020-12-25 贾鸿莉 机器人巡检水下管道的行走装置
CN115069698A (zh) * 2022-05-05 2022-09-20 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管道检测冲淤机器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9399A (zh) * 2019-03-09 2019-05-17 赵东鸣 一种管道清洁机器人
CN109759399B (zh) * 2019-03-09 2024-04-23 赵东鸣 一种管道清洁机器人
CN112128509A (zh) * 2020-09-23 2020-12-25 贾鸿莉 机器人巡检水下管道的行走装置
CN115069698A (zh) * 2022-05-05 2022-09-20 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位管道检测冲淤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2206U (zh) 管道清淤用刮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管道清淤机器人
CN207776083U (zh) 管道清淤用机器人及具有该机器人的管道清淤***
CN103696393A (zh) 一种滩涂垃圾清理机器人
CN103114548A (zh) 街路联合铲雪车
CN108930328B (zh) 一种清理雨水管道淤泥的机器人
CN211343019U (zh) 一种小管径隧道排水盲管智能疏通机器人
CN202247782U (zh) 一种拖车式铁路除沙机械
CN110468772A (zh) 一种沙滩使用的垃圾与细沙分离装置
CN102433853A (zh) 一种拖车式铁路除沙机械
CN110481671A (zh) 一种机器人轮足转换装置
CN210660058U (zh) 一种分离箱筒整体旋转式气水渣分离履带小车
CN101929349A (zh) 斜井扒渣机
CN104818681B (zh) 无动力手推扫地车
CN102797232A (zh) 电动全自动清扫车
CN201460974U (zh) 斜井扒渣机
CN109264424B (zh) 一种铲斗链板式渣土传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904910A (zh) 一种清理路面薄冰的设备
CN114382131A (zh) 高效水下清淤机器人
CN105649193A (zh) 一种组合式的遥控下水道清淤车
CN210831013U (zh) 一种便于紫外光固化修复用牵引器
CN209317120U (zh) 一种可无线操控或自主工作的出水堰除污智能设备
CN209958486U (zh) 一种应用于地下污水管道淤泥清理的机器人
CN209100085U (zh) 一种矿井水仓污泥收集装置
CN107487574B (zh) 一种高效垃圾压缩设备抱箱机构
CN105220639A (zh) 一种路面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