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7674U - 手持剥线机 - Google Patents

手持剥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7674U
CN207977674U CN201820088397.8U CN201820088397U CN207977674U CN 207977674 U CN207977674 U CN 207977674U CN 201820088397 U CN201820088397 U CN 201820088397U CN 207977674 U CN207977674 U CN 207977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and
wire
held
knife 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8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锦
邓佳翔
朱占巍
张波
周云浩
肖群安
杨宝杰
朱勇
王海超
张超
黄澎
郭王朋
郭君宜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Platinum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Platinum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Platinum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Platin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8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7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7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76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剥线机,包括:手持座、刀架、上切刀以及下切刀,所述手持座上具有驱动推杆,所述刀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座且限定出移动空间,所述上切刀固定安装于所述刀架且位于所述移动空间的上方,所述上切刀的底部中央具有上线芯避让孔,所述下切刀活动安装于所述刀架且在所述移动空间可上下平移,所述下切刀的顶部中央具有下线芯避让孔,所述下切刀与所述驱动推杆相连以由所述驱动推杆驱动实现上下移动,当所述下切刀运动至与所述上切刀合刀时,所述上线芯避让孔与所述下线芯避让孔对拼成线芯避让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剥线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控制简单,劳动强度低,剥线效率高。

Description

手持剥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架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剥线机。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导线压接包括耐张管压接,接续管对接压接,根据压接工艺要求,压接前需要钢芯铝绞线进行处理,接头部分需剥除外层铝绞线,预留钢芯。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推进,四***、六***、八***架线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导线压接工作量、工作任务量大幅增加。
相关技术中的导线剥线装置主要是小钢锯、手动的剥线机,手动的剥线机主要由一个抱紧导线装置,附带切刀轨道,切一圈手动调整进刀量,需要不断的旋转切刀,并手动调整进刀量,不易操作,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中,输电线路导线外径不断加大,目前主要导线截面达到1000mm2、1250mm2、1660mm2,导线直径大,单股导线直径近5mm,手动剥线机剥线,操作手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特别是在高空作业时,对导线压接头的处理更为困难,导致导线压接、对接施工效率受到严重制约。此外,相关技术中还有一些机械、液压、电动剥线机,存在操作步骤复杂、精度低、容易切伤钢芯等问题,不适用于施工现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手持剥线机,所述手持剥线机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体积小,重量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剥线机,包括:手持座,所述手持座上具有驱动推杆;刀架,所述刀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座且限定出移动空间;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固定安装于所述刀架且位于所述移动空间的上方,所述上切刀的底部中央具有上线芯避让孔;下切刀,所述下切刀活动安装于所述刀架且在所述移动空间内可上下平移,所述下切刀的顶部中央具有下线芯避让孔,所述下切刀与所述驱动推杆相连以由所述驱动推杆驱动实现上下移动,当所述下切刀运动至与所述上切刀合刀时,所述上线芯避让孔与所述下线芯避让孔对拼成线芯避让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剥线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简单,劳动强度低,剥线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均为单面刃切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的刃面均为折线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的底部两端和所述下切刀的顶部两端均具有非刃口部,当所述上切刀与所述下切刀合刀时,所述上切刀的非刃口部与所述下切刀的非刃口部接触,所述上切刀的刃口与所述下切刀的刃口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剥线机还包括:抱线箍,所述抱线箍水平设置且具有上滑移槽和下滑移槽,所述刀架上具有上滑移部,所述上滑移部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所述上滑移槽内,以在限定所述刀架相对所述抱线箍的轴向位移的同时使所述刀架相对所述抱线箍可上下平移,所述下切刀上具有下滑移部,所述下滑移部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所述下滑移槽内,以在限定所述下切刀相对所述抱线箍的轴向位移的同时使所述下切刀相对所述抱线箍可上下平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抱线箍的外周壁上具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上部形成为所述上滑移槽,所述环形滑槽的下部形成为所述下滑移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剥线机还包括:抱线箍,所述抱线箍包括:可开合的外圈和可开合的内圈,所述内圈为孔径不同的多个,每个内圈的内环面上均设有软质材料层且每个内圈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圈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抱线箍上具有旋转标尺或旋转伸缩标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架包括:下刀架,所述下刀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座;上刀架,所述上刀架铰接于所述下刀架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在所述上刀架枢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刀架与所述下刀架对拼出所述移动空间;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铰接于所述下刀架且在所述上刀架枢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上刀架锁止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与所述下刀架的连接处具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锁止件常处于与所述上刀架锁止配合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与导线的配合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剥线机的剥线状态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剥线机的拆装状态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剥线机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手持剥线机的***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上刀架的侧视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上刀架的后视图;
图8是图5中所示的上切刀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所示的下切刀的剖视图;
图10-图13是图4中所示的抱线箍的安装过程图;
图14-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标尺的使用过程图;
图16-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伸缩标尺的使用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1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包括:手持座1、刀架2、上切刀3和下切刀4。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座1上具有驱动推杆11,刀架2固定安装于手持座1(即刀架2安装于手持座1且相对手持座1静止)且限定出移动空间201,上切刀3固定安装于刀架2(即上切刀3安装于刀架2且相对刀架2静止)且位于移动空间201的上方,下切刀4活动安装于刀架2(即下切刀4安装于刀架2且相对刀架2可运动)且在移动空间201内可上下平移,下切刀4与驱动推杆11相连(例如下切刀4可以安装在驱动推杆11的自由端部)以由驱动推杆11驱动实现(在移动空间201内的)上下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上切刀3的底部中央具有上线芯避让孔30,下切刀4的顶部中央具有下线芯避让孔40,当下切刀4向上运动至与上切刀3合刀时(如图2所示的下切刀4相对刀架2向上运动至上极限位置,以使上切刀3的下端面与下切刀4的上端面接触时),上线芯避让孔30与下线芯避让孔40对拼成线芯避让孔。
这样,在切剥导线L时,操作人员可以用手持握手持座1(此时,刀架2、上切刀3均与手持座1相对静止),同时控制驱动推杆11推动下切刀4在刀架2的移动空间201内向上移动,当下切刀4运动至与上切刀3合刀时,上线芯避让孔30和下线芯避让孔40对拼成线芯避让孔,此时,导线L的钢芯L2位于线芯避让孔内被保留,而包裹钢芯L2的铝绞线L1被上切刀3和下切刀4切除可剥去。
由此,通过在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工作端面中央分别设计豁口(即上线芯避让孔30和下线芯避让孔40),从而可以避免上切刀3与下切刀4合刀时伤及钢芯L2,例如可以确保合刀时最内层的铝绞线L1破损至大概三分之一等位置处(当然也可以确保合刀时最内层的铝绞线L1恰好完全破损),后期再采用人工处理,从而满足输电线路导线L剥线处理工艺,保护导线L的钢芯L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生产,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简单,劳动强度低,剥线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座1上具有控制驱动推杆11伸出的按钮12,也就是说,按动按钮12后,驱动推杆11可以伸出,由此,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剥线作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按钮12控制驱动推杆11伸出的实现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且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蜗轮蜗杆机构、液压泵机构(如包括锂电池、直流电机、高压泵)等驱动机构对驱动推杆11的伸出进行控制以满足下切刀4上下移动的需要,且再将按钮12连接至驱动机构的控制器即可。
此外,手持座1还可以包括现有技术中的行程开关、过载保护装置、手动卸荷回程装置等,在上切刀3与下切刀4合刀后,过载保护装置可以启动,驱动推杆11可以停机,此时可以操作电动推杆11反向移动,进而完成导线L的剥线处理。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8和图9,上切刀3和下切刀4均为单面刃切刀。也就是说,上切刀3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如图8所示的左表面)为平面、另一侧表面(如图8所示的右表面)为斜面以构造出刀刃,同理,下切刀4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如图9所示的左表面)为平面、另一侧表面(如图9所示的右表面)为斜面以构造出刀刃。安装时,将导线2的需要留存的铝绞线L1的一侧安装在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平面侧,将导线2的需要切剥的铝绞线L1的一侧安装在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斜面侧。
这样,由于切刀作为切剥线的主要执行部件,切刀的结构设计、材料、处理工艺等直接影响到刀具的寿命以及切剥线质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通过将上切刀3和下切刀4均设计为保留铝绞线L1侧为平面、切掉铝绞线L1侧为倾角的单面刃切刀结构,从而可以保证切剥导线L处的端面平齐,这样不但美观,而且有利于导线L压接时的测量准确性和穿管作业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8和图9,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刃面均为折线面(包括至少两个倾斜面)。由此,可以提高切剥效率。
优选地,邻近刃口处的斜面倾斜幅度大于远离刃口处的斜面倾斜幅度,例如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上切刀3的刃面自上向下包括远离刃口3D的第一斜面3B1和邻近刃口3D的第二斜面3B2,第一斜面3B1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斜面3B2的倾斜角度,下切刀4的刃面自下向上包括远离刃口4D的第三斜面4B1和邻近刃口4D的第四斜面4B2,第三斜面4B1的倾斜角度小于第四斜面4B2的倾斜角度。
由此说明,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刃面均具有两个倾斜角度,其中倾斜角度较大的斜面(如第二斜面3B2和第四斜面4B2)可以用于切剥导线L,而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如第一斜面3B1和第三斜面4B1)可以用于快速释放切下的导线L出去(即起到排线作用),从而减小切剥线阻力,提高切剥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刃面还可以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倾斜面组成,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和图8所示,由于上切刀3上具有上线芯避让孔30,因此位于上线芯避让孔30以上的部分3A以及位于上线芯避让孔30上部3A两侧的部分3B均分别单独构造为折线面的单刃面(即3A部分包括第一斜面3A1和第二斜面3A2;3B部分包括第一斜面3B1和第二斜面3B2),而且,由于下切刀4上具有下线芯避让孔40,因此位于下线芯避让孔40以下的部分4A以及位于下线芯避让孔40下部4A两侧的部分4B也分别单独构造为折线面的单刃面(即4A部分包括第三斜面4A1和第四斜面4A2;4B部分包括第三斜面4B1和第四斜面4B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上切刀3的底部两端3C具有非刃口部3E,下切刀4的顶部两端4C具有非刃口部4E,当上切刀3与下切刀4合刀时,上切刀3的非刃口部3E与下切刀4的非刃口部4E接触,上切刀3的刃口3D与下切刀4的刃口4D间隙配合(即上切刀3的刃口3D与下切刀4的刃口4D不接触)。
由此,通过将上切刀3和下切刀4相对侧的两端均设计为非刃口结构,并将非刃口处的高度设计为相比与刃口的高度尺寸大,这样,在上切刀3与下切刀4合刀后,上切刀3的刃口3D和下切刀4的刃口4D不接触,留有少量间隙,而上切刀3两端的非刃口3E位置和下切刀4两端的非刃口4E位置对刀,上下受力,实现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对刀不对刃口,避免在大推力下对上切刀3的刃口3D和下切刀4的刃口4D造成损伤,从而延长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手持剥线机100还包括抱线箍5,由此,通过设置抱线箍5,可以将待切剥导线L的接头处抱紧,防止在上切刀3和下切刀4对切挤压时,导致导线L散股的问题。
如图4、图6和图9所示,抱线箍5水平设置(即抱线箍5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抱线箍5具有上滑移槽501和下滑移槽502(即抱线箍5的周壁面上具有两个滑槽,其中位于上方的滑槽为上滑移槽501,位于下方的滑槽为下滑移槽502),刀架2上具有上滑移部211,上滑移部211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上滑移槽501内,以在限定刀架2相对抱线箍5的轴向位移(即防止刀架2相对抱线箍5沿抱线箍5的轴向与抱线箍5分离)的同时使刀架2相对抱线箍5可上下平移,下切刀4上具有下滑移部41,下滑移部41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下滑移槽502内,以在限定下切刀4相对抱线箍5的轴向位移(即防止下切刀4相对抱线箍5沿抱线箍5的轴向与抱线箍5分离)的同时使下切刀4相对抱线箍5可上下平移,这样,在进行剥线工作时,下切刀4、抱线箍5、上切刀3三者发生在抱线箍5径向上的相对运动且在抱线箍5的轴向上相对静止。
由此,通过在抱线箍5上设置上滑移槽501和下滑移槽502,分别与刀架2上的上滑移部211和下切刀4上的下滑移部41滑移配合,从而可以对由“手持座1、刀架2、上切刀3和下切刀4”组成的剥线组件进行轴向限位(即对剥线组件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使剥线组件安装定位准确),确保剥线组件的切剥位置准确,以确保切剥面垂直、平齐,保护上切刀3和下切刀4,提高剥线组件的切剥稳定性和切剥可靠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附图仅为用于解释说明的示意图,其示意的尺寸和产品细节并不一定代表实际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14,抱线箍5的外周壁上具有环形滑槽50,环形滑槽50的上部形成为上滑移槽501,环形滑槽50的下部形成为下滑移槽502,此时,刀架2在抱线箍5轴向上的侧面可以设置具有上半圆孔的上滑移部211,下切刀4在抱线箍5轴向上的侧面可以设计具有下半圆孔的下滑移部41,上滑移部211与抱线箍5上的环形滑槽50的上部的上滑移槽501配合安装,下滑移部41与抱线箍5上的环形滑槽50的下部的下滑移槽502配合安装。由此,加工、装配方便,限位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和图5,刀架2包括:下刀架22、上刀架21和锁止件23,下刀架22固定安装于手持座1(即下刀架22安装于手持座1且相对手持座1静止),上刀架21铰接于下刀架22以在打开位置(如图3所示)和关闭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之间可枢转,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刀架21枢转至关闭位置时,上刀架21与下刀架22对拼出移动空间201,锁止件23铰接于下刀架22且在上刀架21枢转至关闭位置时与上刀架21锁止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当对锁止件23和上刀架21解锁后,上刀架21可以运动至打开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刀架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拆装。
例如在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上刀架21为门型结构,上刀架21的上端开设安装孔212,两侧内档设计滑道,将上切刀3安装至滑道内并由螺栓固定于安装孔212,上刀架21的左侧底部设计有铰接点214,上刀架21的右侧设计有第一齿形结构213,下刀架22为倒门型结构,下刀架22的顶部左侧设计有铰接点221,下刀架22的顶部右侧设计有铰接点222,其中左侧的铰接点221与上刀架21左侧底部的铰接点214铰接,右侧的铰接点222与锁止件23铰接,锁止件23上具有与第一齿形结构213锁止配合的第二齿形结构231。
由此,如图1和图2所示,当将上刀架21转动至关闭位置,且将锁止件23转动至锁止位置时,锁止件23上的第二齿形结构231可以与上刀架21上的第一齿形结构213锁止配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形结构213和第二齿形结构231的具体形状可以如图5所示,即由依次排列的多个斜三角组成。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锁止件23和上刀架21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锁止,例如卡钩结构等,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23与下刀架22的连接处具有弹性复位件232(例如扭簧、弹簧等),弹性复位件232驱使锁止件23常处于与上刀架21锁止配合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不向锁止件23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受弹性复位件232的作用,锁止件23一直处于可以与上刀架21锁止的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而在向锁止件23施加外力后,锁止件23可以运动至不与上刀架21锁止的位置(例如在图3中向右转动锁止件23),此时,可以将上刀架21打开。
由此,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232,一方面可以提高上刀架21与锁止件23的锁止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关闭上刀架21后,锁止件23可以自动锁止,从而提高操作的便利性。简言之,锁止件23主要用于上刀架21和下刀架22的闭锁受力,锁止件23的下端安装弹性复位件232且与下刀架22铰接相连,可以实现自动回位,与上刀架21的齿形连接锁止配合。
优选地,如图2所示,移动空间201的两侧分别设计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滑槽202,如图2所示,上刀架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滑槽,下刀架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滑槽,当上刀架21与下刀架22对合时,上刀架21和下刀架22共同限定出移动空间201,上刀架21内的两个滑槽和下刀架22内的两个滑槽对拼出位于移动空间201左右两侧的两个竖直滑槽202,以供下切刀4在移动空间201内上下移动且不离开移动空间201。由此,在切剥导线L时,下切刀4可以沿竖直滑槽202向上平移至与上切刀3闭合,从而不但可以对下切刀4的上下移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提高下切刀4平移的安全稳定性,而且可以避免下切刀4受到较大的弯矩而导致下切刀4损坏的问题,提高下切刀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3所示,抱线箍5包括:可开合的外圈51(即外圈51可以***成非圆环形结构)和可开合的内圈52(即内圈52可以***成非圆环形结构),内圈52为孔径不同的多个(即内圈52为多个,每个内圈52的孔径均不相同),每个内圈52的内环面上均设有软质材料层(如橡胶层、硅胶层等),每个内圈5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圈51内(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哪个内圈52安装至外圈51,并将外圈51上原有的内圈52拆卸下来)。由此,在进行抱线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导线L的实际直径情况,选择合适内径的内圈52安装在外圈51内,然后将外圈51和内圈52闭合,抱紧导线L。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抱线箍5,可以根据不同的导线L直径更换内圈52,以提高抱紧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在内圈52的内环面上设置(例如镶嵌、粘贴等)软质材料层,可以避免抱线时对导线L造成损伤,而且,软质材料层可以具有弹性,在抱紧导线L时可以被压缩,以提高抱紧的可靠性,且易于操作。优选地,外圈51采用黑色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以保证抱线箍5具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内圈52可以采用合金材料(铝合金)加工而成,内圈52和外圈51可以采用螺栓可拆卸地相连。
例如在图1-图1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抱线箍5包括:外圈51、内圈52和扳手53,外圈51包括端部铰接的第一外半环部511和第二外半环部512,内圈52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外半环部511内的第一内半环部521和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外半环部512内的第二内半环部522,第一内半环部521和第二内半环部522的内环面上均设有软质材料层,扳手53与第一外半环部511铰接且与第二外半环部512锁位配合,其中,扳手53可以包括连板531和手柄532,连板531的一端与第一外半环部511铰接,连板531的另一端与手柄532铰接,手柄532与连板531铰接的端部与第二外半环部512上的卡位锁止。由此,抱线箍5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操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直接采用螺栓等结构将第一外半环部511和第二外半环部512未铰接的一端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抱线箍5上具有旋转标尺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所示,抱线箍5上具有旋转伸缩标尺7。由此,通过在抱线箍5上安装旋转标尺6或旋转伸缩标尺7,可以实现剥线位置的测量定位,即在抱紧导线L前先采用旋转标尺6或旋转伸缩标尺7进行剥线位置确定,然后再抱紧导线L,之后可以将旋转标尺6或旋转伸缩标尺7复位,从而无需再额外进行安装位置的测量,进而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下面,参照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剥线机100。
手持剥线机100由具有驱动推杆11的手持座1、刀架2、上切刀3、下切刀4、抱线箍5、以及旋转标尺6(或旋转伸缩标尺7)等部分组成。其中,手持座1、刀架2、上切刀3、下切刀4组成剥线组件。其中,刀架2由铰接式的下刀架22、上刀架21和锁止件23组成为门型开合式闭锁机构,刀架2内设计下切刀4切割导线L时上下移动的竖直滑槽202,上切刀3与上刀架21采用螺栓固定,下切刀4与驱动推杆11的上端相连,驱动推杆11为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液压推杆,当电机推动驱动推杆11运动时,驱动推杆11驱动下切刀4开始沿垂直滑槽202向上移动,至与上切刀3对刀闭合(即合刀),从而完成导线L的剥线作业。其中,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刃口中央分别设计线芯避让豁口,刀刃设计为折线面实现自动排线,从而实现上切刀3与下切刀4合刀后铝绞线L1大部分(或全部)被切除而不伤及钢芯L2,达到剥线工艺要求。
使用时,首先根据导线L压接工艺要求使用旋转标尺6(或旋转伸缩标尺7)确定剥线位置,将抱线箍5安装到位、抱紧导线L,然后将剥线组件卡到抱线箍5的环形滑槽50内(即将上滑移部211卡到上滑移槽501内,将下滑移部41卡到下滑移槽502内),上刀架21和锁止件23锁止到位后,按下手持座1上的按钮12开关即可实现上切刀3和下切刀4的合刀动作,完全合刀后,过载保护装置启动,驱动推杆11停机,操作驱动推杆11反向移动,完成导线L的剥线处理。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座,所述手持座上具有驱动推杆;
刀架,所述刀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座且限定出移动空间;
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固定安装于所述刀架且位于所述移动空间的上方,所述上切刀的底部中央具有上线芯避让孔;
下切刀,所述下切刀活动安装于所述刀架且在所述移动空间内可上下平移,所述下切刀的顶部中央具有下线芯避让孔,所述下切刀与所述驱动推杆相连以由所述驱动推杆驱动实现上下移动,当所述下切刀运动至与所述上切刀合刀时,所述上线芯避让孔与所述下线芯避让孔对拼成线芯避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均为单面刃切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的刃面均为折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底部两端和所述下切刀的顶部两端均具有非刃口部,当所述上切刀与所述下切刀合刀时,所述上切刀的非刃口部与所述下切刀的非刃口部接触,所述上切刀的刃口与所述下切刀的刃口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抱线箍,所述抱线箍水平设置且具有上滑移槽和下滑移槽,所述刀架上具有上滑移部,所述上滑移部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所述上滑移槽内,以在限定所述刀架相对所述抱线箍的轴向位移的同时使所述刀架相对所述抱线箍可上下平移,所述下切刀上具有下滑移部,所述下滑移部可上下滑移地配合在所述下滑移槽内,以在限定所述下切刀相对所述抱线箍的轴向位移的同时使所述下切刀相对所述抱线箍可上下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线箍的外周壁上具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上部形成为所述上滑移槽,所述环形滑槽的下部形成为所述下滑移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抱线箍,所述抱线箍包括:可开合的外圈和可开合的内圈,所述内圈为孔径不同的多个,每个内圈的内环面上均设有软质材料层且每个内圈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圈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线箍上具有旋转标尺或旋转伸缩标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包括:
下刀架,所述下刀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持座;
上刀架,所述上刀架铰接于所述下刀架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枢转,在所述上刀架枢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刀架与所述下刀架对拼出所述移动空间;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铰接于所述下刀架且在所述上刀架枢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上刀架锁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与所述下刀架的连接处具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驱使所述锁止件常处于与所述上刀架锁止配合的状态。
CN201820088397.8U 2018-01-18 2018-01-18 手持剥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7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8397.8U CN207977674U (zh) 2018-01-18 2018-01-18 手持剥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8397.8U CN207977674U (zh) 2018-01-18 2018-01-18 手持剥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7674U true CN207977674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6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83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7674U (zh) 2018-01-18 2018-01-18 手持剥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76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732A (zh) * 2018-01-18 2018-07-24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手持剥线机
CN111600248A (zh) * 2020-06-17 2020-08-28 邹鑫 一种气动剪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732A (zh) * 2018-01-18 2018-07-24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手持剥线机
CN111600248A (zh) * 2020-06-17 2020-08-28 邹鑫 一种气动剪钳
CN111600248B (zh) * 2020-06-17 2021-07-20 绍兴市瑾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剪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2565B (zh) 一种供电线缆剥皮装置
CN110994482B (zh) 一种用于电缆外绝缘皮环切剥落装置
CN207977674U (zh) 手持剥线机
CN110571701B (zh) 一种线缆切割装置
JP5816492B2 (ja) クランプ機構付き電線切断工具
CN105281258A (zh) 电缆剥皮器
CN116454787A (zh) 一种电力接线用线缆外皮剥离装置
CN112531368B (zh) 一种电控接地线夹
CN108321732A (zh) 手持剥线机
CN110649517A (zh) 一种线缆夹持随动***
CN209104700U (zh) 一种一体式快速剥线机
JP2022008763A (ja) 便利なワイヤ剥離装置
CN209150622U (zh) 一种电缆绝缘层自动剥除装置
CN203967639U (zh) 电缆剥皮器
CN116826611B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现场布线设备
CN110783850B (zh) 一种绝缘杆式断线钳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74003U (zh) 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
CN209940133U (zh) 一种电力卷线装置
CN207057536U (zh) 一种zr‑yjv阻燃电缆线切断设备
CN114188885B (zh) 预绞丝缠绕工具
CN103928875B (zh) 电缆皮剥线器
CN213496205U (zh) 一种电缆定长裁线机
CN111404087B (zh) 剥皮装置、电力设备用电线剥皮设备
CN210838717U (zh) 一种用于橡胶护套电缆的剥线装置
JP2014135842A (ja) 電線被覆剥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