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1603U - 电机及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1603U
CN207801603U CN201721921096.0U CN201721921096U CN207801603U CN 207801603 U CN207801603 U CN 207801603U CN 201721921096 U CN201721921096 U CN 201721921096U CN 207801603 U CN207801603 U CN 207801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output
moto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1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良平
黄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1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1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1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1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机运转平稳性低的技术问题。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件;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同轴设置,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穿设孔,所述输出件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包括绕组线圈和支撑件,所述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所述电机用于带动其他零件进行运转。

Description

电机及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是一个依靠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装置,其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它要求内部磁路中要有足够的磁场强度和电枢线圈上有足够的电流强度,只有这样,电机才能够输出合适的功率和高的效应以满足应用需求。现有的电机有着比传统的电机效率高、损耗小和体积小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电机由定子磁极、转子、换向器、电刷、机壳及轴承等组成。但是现有的电机都采用齿槽结构,齿的作用是引导磁力线,进以降低磁阻,而槽则用来镶嵌绕组并与齿中的磁力线交链,齿与槽的不同导磁性使转子在不同位置有着数量不等的磁力线,在磁极对准定子齿的位置,铁磁相吸进而阻碍了电机转子的转动,最终导致电机的运转平稳性低。所以,如何提供一种运转平稳性高的电机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机运转平稳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件;
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同轴设置,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穿设孔,所述输出件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
所述定子包括绕组线圈和支撑件,所述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电机本体的具体结构而言,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二转子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穿设孔;
所述输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二转子。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电机本体的具体结构而言,具体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电机本体的具体结构而言,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子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出件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轴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定子的具体结构及其与其他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设置而言,所述定子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装设槽和第二装设槽;
所述第一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设槽中,所述第二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装设槽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针对上述电机本体的具体结构而言,具体地,还包括第一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件;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第一转子,定子和第一转子同轴设置,定子和第一转子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出件的穿设孔,输出件依次穿过定子和第一转子;定子包括绕组线圈和支撑件,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绕组设置在支撑件内,支撑件上未设置齿槽,且电机本体中未设置有铁芯,就没有阻碍电机转子转动的部件,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没有齿槽效应,无论是在低速转动的情况下还是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电机都能较为平稳进行转动,并使得电机在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得以降低。且由于绕组设置在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较为稳固,进一步使得电机的可靠性得以增加,最终使得电机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
所述驱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图二。
图标:100-电机本体;200-输出件;110-定子;120-第一转子;130-第二转子;140-第一连接件;150-第二连接件;160-第一端盖;170-第二端盖;111-穿设孔;112-绕组线圈;113-支撑件;114-第一装设槽;115-第二装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4,具体地,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00和输出件200;
所述电机本体100包括定子110和第一转子120,所述定子110和所述第一转子120同轴设置,所述定子110和所述第一转子120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200的穿设孔111,所述输出件200依次穿过所述定子110和所述第一转子120;
所述定子110包括绕组线圈112和支撑件113,所述绕组线圈11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13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00和输出件200;电机本体100包括定子110和第一转子120,定子110和第一转子120同轴设置,定子110和第一转子120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出件200的穿设孔111,输出件200依次穿过定子110和第一转子120;定子110包括绕组线圈112和支撑件113,绕组线圈11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13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绕组设置在支撑件113内,支撑件113上未设置齿槽,且电机本体100中未设置有铁芯,就没有阻碍电机转子转动的部件,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没有齿槽效应,无论是在低速转动的情况下还是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电机都能较为平稳进行转动,并使得电机在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得以降低。且由于绕组设置在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较为稳固,进一步使得电机的可靠性得以增加,最终使得电机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整体***图二,请参阅图5和图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本体100还包括第二转子130,所述第一转子120和所述第二转子130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110的两侧,所述第二转子13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200的穿设孔111;
所述输出件2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子120、所述定子110和所述第二转子130。
设置上述第二转子130,是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使用便捷性,通过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的共同作用,无论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还是在低速旋转的情况下,电机的旋转会更为平稳,最终使得电机的适应性更强。而在第一转子120、第二转子130和定子110上均设置穿设孔111,是为了便于输出件200的穿设,使得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能够带动输出件200进行旋转,进以带动与输出件200连接的其他部件进以进行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转子120上的穿设孔111开设在第一转子120的中部,第二转子130的穿设孔111开设在第二转子130的中部,定子110的穿设孔111开设在定子110的中部,且第一转子120、第二转子130定子110的穿设孔111同轴设置,如此设置,便于输出件200的穿设及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40;
所述第一连接件140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120远离所述定子11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4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200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20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40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设置上述第一连接件140,是为了便于第一转子120与输出件200连接,进以带动输出件200同步运动。而在第一连接件140上设置连接孔,是为了便于输出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4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孔开设在第一连接件140的中部,该连接孔与第一转子120上开设的连接孔同轴设置,该设置方式是为了便于输出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40连接,第一连接件140远离第一转子120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环与输出件20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40靠近第一转子120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40为第一轴承。
将第一连接件140优选为第一轴承,是为了便于第一转子120的动力输出给输出件200,且为了便于输出件200接收第一转子120的动力。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50;
所述第二连接件15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子130远离所述定子110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15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出件200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20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50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设置上述第一连接件140,是为了便于第一转子120与输出件200连接,进以带动输出件200同步运动。而在第一连接件140上设置连接孔,是为了便于输出件200与第一连接件14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孔开设在第二连接件150的中部,该连接孔与第二转子130上开设的连接孔同轴设置,该设置方式是为了便于输出件200与第二连接件15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150为第二轴承。
将第二连接件150优选为第二轴承,是为了便于第二转子130的动力输出给输出件200,且为了便于输出件200接收第二转子130的动力。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定子110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装设槽114和第二装设槽115;
所述第一转子120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设槽114中,所述第二转子130设置在所述第二装设槽115中。
将定子110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装设槽114和第二装设槽115,是为了便于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与定子110的连接。在定子110的穿设孔111外周部设置有凸起,该凸起设置在定子110的两端面上,在第一转子120靠近定子110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定子110上的凸起所匹配的凹槽,在第二转子130靠近定子110的一侧端面上也设置有与定子110上的凸起所匹配的凹槽,第一转子120上的凹槽、第二转子130上的凹槽,以及定子110上的凸起的设置,均是为了便于第一转子120、第二转子130与定子110的连接,上述设置的结构使得第一转子120、第二转子130与定子110的连接更为稳定,进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使用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还包括第一端盖160;
所述第一端盖160与所述定子110靠近所述第一转子120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40和所述第一转子12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160内,所述第一端盖16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200的连接孔。
为了提高第一转子120、第一连接件140及定子110的使用寿命,设置上述第一端盖16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盖160上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第一连接件140、第一转子120和定子110装设在第一端盖160的容纳空间内,并且在第一端盖160上还设置了便于装设第一连接件140的放置槽,使得第一连接件140的设置更为稳固。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还包括第二端盖170;
所述第二端盖170与所述定子110靠近所述第二转子130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50和所述第二转子13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160内,所述第二端盖17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200的连接孔。
为了提高第二转子130、第二连接件150及定子110的使用寿命,设置上述第二端盖17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盖170上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第二连接件150、第二转子130和定子110装设在第二端盖170的容纳空间内,并且在第二端盖170上还设置了便于装设第二连接件150的放置槽,使得第二连接件150的设置更为稳固。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第一端盖160与第二端盖170的连接,在第一端盖160和第二端盖170上均设置了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沿第一端盖160的外周均匀设置,而第二端盖170上的多个螺纹孔与第一端盖160上的多个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端盖160和第二端盖170通过螺纹孔与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与上述提供的电机的有益效果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和输出件;
所述电机本体包括定子和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同轴设置,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穿设孔,所述输出件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转子;
所述定子包括绕组线圈和支撑件,所述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的两侧,所述第二转子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穿设孔;
所述输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二转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子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输出件的连接孔,所述输出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连接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装设槽和第二装设槽;
所述第一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装设槽中,所述第二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装设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第一转子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转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端盖;
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第二转子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输出件的连接孔。
10.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1721921096.0U 2017-12-28 2017-12-28 电机及驱动装置 Active CN207801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1096.0U CN207801603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机及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1096.0U CN207801603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机及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1603U true CN20780160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7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1096.0U Active CN207801603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机及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1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242A (zh) * 2021-10-11 2022-01-04 深圳市亚加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打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242A (zh) * 2021-10-11 2022-01-04 深圳市亚加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打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61502U (zh) 一种电机
CN207801603U (zh) 电机及驱动装置
CN204179910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无刷电机结构
CN102119478B (zh) 外转式两向旋转发电设备
CN205160315U (zh) 一种盘式永磁体发电机
CN204652189U (zh) 微型直流式电机
CN201733210U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2792002Y (zh) 节能电动机
CN203189293U (zh) 电风扇驱动装置
CN203301247U (zh) 无换向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CN106385126A (zh) 一种低频静音高效直流电机外绕线组结构
CN204906150U (zh) 一种交流伺服电机
CN206595872U (zh) 一种直流永磁有刷电机
CN206948162U (zh) 一种ecm风扇电机结构
CN220628965U (zh) 一种轻量型稀土永磁无刷无铁芯电动机
CN201393150Y (zh) 带有双换向器的永磁直流电动机
CN111600401A (zh) 一种直驱电机及应用其的清洁机器人
CN204205733U (zh) 一种无换向永磁盘式直流电机
CN207819662U (zh) 具有一带多功能的电机
CN203574459U (zh) 一种汽车雨刷器用无刷直流电机
CN206332597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19322235U (zh) 无刷电机
CN215733691U (zh) 一种新型低速直驱无刷轮毂电机
CN207691654U (zh) 无槽电机及驱动装置
CN208539760U (zh) 多极可多输出低阻无刷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30006 1, 6, 601, 602, 605 rooms, 4 of Dong Jie two lane, high-tech zone, Taiyuan, Shanxi.

Patentee after: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030006 1, 6, 601, 602, 605 rooms, 4 of Dong Jie two lane, high-tech zone, Taiyuan, Shanxi.

Patentee before: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08

Address after: Room c-0063, 2 / F, building 3, 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uifeng Capital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030006 1, 6, 601, 602, 605 rooms, 4 of Dong Jie two lane, high-tech zone, Taiyuan, Shanxi.

Patentee before: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030000 Rooms 601, 602 and 605, Floor 6, Building 1, No. 4, Dong'e'er Lane, Taiyuan Xuefu Park, Taiyuan Comprehensive Reform Demonstration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DONGHU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c-0063, 2 / F, building 3, 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uifeng Capital Invest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