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2126U -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2126U
CN207782126U CN201721806322.0U CN201721806322U CN207782126U CN 207782126 U CN207782126 U CN 207782126U CN 201721806322 U CN201721806322 U CN 201721806322U CN 207782126 U CN207782126 U CN 207782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sted
take
wheel
rack
shutt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63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智英
党胜茂
杨超
赵建军
柴平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63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2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2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212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包括机架、绞绕加工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绞绕加工装置包括放线装置、绞线装置、矫正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机构、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绞线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机构、聚线盘和动力机构,所述矫正牵引装置包括整形机构、矫直机构和牵引机构,收线装置包括排线机构和绞绕线进行缠绕的收线机构,监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张力检测模块、转速测量单元和牵引速度测量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绞绕线的连续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同时,保证绞绕线线束直径一致,且实现麻花插针的三层绕制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连接相关信号密度增大的需求,机构元件越做越小,对材料的选用、接插的结构形式、插针的形状、对使用的接触特性,其接触件涂层的耐磨、防腐、导磁率、啮合力、分离力的大小、耐电压值、绝缘电阻率、接触电阻率等参数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对电连接器的内在质量、外观形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国内柔性微矩形电连接器麻花插针生产大部分都仍以手工制作或者双层绞制为主,其技术性能及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制造业的要求。目前生产麻花插针中主要采用卧式绞绕机生产绞绕线,但是卧式绞绕机在绞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卧式绞绕机在线缆旋转时会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干扰而无法准确检测处线缆的张力,从而无法实时准确地控制线缆的张力;
第二,卧式绞绕机中绞线装置的旋转机构与水平面呈竖直布设,旋转机构长时间工作因自重作用会发生偏移,造成绞线装置形成的绞绕线不规则,绞绕出的线束形状不规范;
第三,卧式绞绕机仅能完成双层绞制,如果需要三层绕制需要增大旋转机构的直径,这样设备体积大,且操作不便捷。
因此,要发展高性能的电连接器就必需装备有高水平的三层绕制制造设备。为了满足国内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中对电连接器制造业的需求研制三层电连接器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技术和自动化专用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监控装置和绞绕加工装置,实现绞绕线的连续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同时,保证绞绕线线束直径一致,且实现麻花插针的三层绕制需求,实用性很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绞绕加工装置和对所述绞绕加工装置进行监控的监控装置;
所述绞绕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线装置、用于连续绞绕的绞线装置、对所述绞线装置绞绕后的绞绕线进行矫正牵引的矫正牵引装置和对经过矫正牵引装置后的绞绕线进行收线的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连续送芯线的放线机构、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连续送外绕线的梭架机构和用于对梭架机构送出的外绕线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绞线装置包括竖直布设且供芯线贯穿的旋转轴、供多个梭架机构安装且呈水平平行布设的旋转机构、安装在旋转轴端部且对芯线与外绕线进行聚集绕制的聚线盘和驱动旋转轴进行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矫正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且对绞绕线进行整形的整形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且对绞绕线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和对经矫直机构矫直后的绞绕线进行牵引且送至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牵引机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对牵引机构输送来的绞绕线进行排线的排线机构和对经过排线机构排线后的绞绕线进行缠绕的收线机构,所述牵引机构、排线机构、收线机构和放线机构沿机架一侧由上至下布设,所述旋转机构、导向机构、整形机构和梭架机构位于机架内,且所述旋转机构、导向机构、整形机构和梭架机构沿机架内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布设;
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对所述梭架机构上外绕线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张力检测模块、对所述旋转机构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转速测量单元和对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牵引速度测量单元,所述动力机构、牵引机构和收线机构均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张力检测模块、转速测量单元和牵引速度测量单元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梭架机构上方的第一组导向轮和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组导向轮上方的第二组导向轮,所述第一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导向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数量与第二导向轮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二导向轮距旋转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向轮距旋转轴的距离;
所述梭架机构与第一导向轮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梭架机构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套装在旋转轴上且供梭架机构安装的转盘、多个沿转盘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轴和套设在连接轴上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数量和梭架机构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多个行星轮间分别设置有中间轮,所述中间轮的数量与行星轮的数量相同;
所述旋转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内分别设置供芯线贯穿的第一贯心孔、第二贯心孔和第三贯心孔,所述第三贯心孔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线支架、安装在放线支架上且呈水平布设的放线轴和套装在放线轴上且已缠绕芯线的内放线轮,所述放线轴上设置有阻力机构,所述放线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阻力机构的阻力进行调节的阻力调节机构。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上套装有两个轴承,所述放线支架上设置有供轴承安装的轴承座;
所述阻力机构包括套装在放线轴上的摩擦轮、缠绕在摩擦轮上且与一端与放线支架固定连接的钢带和设置在摩擦轮与钢带间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两端与钢带固定连接;
所述阻力调节机构与钢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且一端伸入支架内的螺纹杆、套装在螺纹杆上且位于支架上侧面的调节螺母、套装在螺纹杆上且位于支架内的固定螺母和套装在螺纹杆上且位于支架内侧面与固定螺母之间的弹簧,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钢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U形连接件。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梭架机构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梭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梭架支架、安装在梭架支架上且已缠绕外绕线的外放线轮和将外放线轮上缠绕的外绕线传送至导向机构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外放线轮上方且对外绕线进行限位的瓷管和对外放线轮上缠绕的外绕线进行传递的滚子和供外绕线贯穿的瓷眼,所述瓷管安装在梭架支架,所述梭架机构上设置有调节外绕线张力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外放线轮传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整形支架、对绞绕线进行整形的整形模块和安装在整形支架上且调节整形模块距绞绕线线束出口的距离的整形调节机构,所述整形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整形支架上且呈竖向平行布设的支座、两端与支座转动连接的丝杠、套装在丝杠上且能沿丝杠移动的丝母座和与丝杠传动连接的手动调节部件,所述丝杠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端与两个支座固定连接的导轴,所述丝母座上固设有供整形模块安装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穿套在两个导轴上,所述连接座与导轴间设置有铜套,所述连接座与铜套间设置有顶丝;
所述手动调节部件包括手把和与手把固定连接且与丝杠传动连接的手轮,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活动盖板转动连接的铰接轴,所述连接座通过活结螺栓与活动盖板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弯板、安装在弯板上且对绞绕线进行一次夹持矫直的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和对经过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后的绞绕线进行二次夹持矫直的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以及对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和对所述第二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二夹持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上。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牵引支架、安装在牵引支架上的牵引电机、与牵引电机传动连接的涡轮减速机和与涡轮减速机传动连接且牵引经矫直机构矫直后的绞绕线的牵引轮;
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传动部件与涡轮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牵引轮安装在涡轮减速机的一个输出端轴上,所述涡轮减速机的另一个输出端轴上设置有带动排线机构转动的同步带轮。
上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收线支架、供绞绕线缠绕的收线轮和安装在收线支架上且驱动收线轮缠绕绞绕线的收线驱动模块,所述收线支架上设置用供收线轮安装的转动轴,所述收线支架通过收线传动部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部件安装在收线支架上,所述转动轴上套设电磁离合器和与电磁离合器配合工作的防转盘,所述防转盘与收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轴承部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
2、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中牵引机构、排线机构、收线机构和放线机构沿机架一侧由上至下布设,旋转机构、梭架机构、导向机构和整形机构沿机架内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布设,从而使绞绕加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
3、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中旋转轴呈竖直布设,且旋转机构呈水平平行布设,避免线缆旋转绞绕受重力和离心力的干扰,提高线缆的张力的实时准确地控制;且避免旋转机构长时间工作因自重作用会发生偏移,提高绞绕线的线束规范形。
4、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中通过设置多个梭架机构,实现不同数量外绕线和芯线的绞绕,满足麻花花针三层绞制工作需求。
5、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包括放线装置、绞线装置、矫正牵引装置和收线装置,在绞线装置绞绕的过程中,通过放线装置将芯线和外绕线送绞线装置中,矫正牵引装置对绞线装置形成的绞绕线进行矫直和牵引,并牵引至收线装置中,最后通过收线装置完成对绞绕线的收线,送线方便,操作简单,通过矫正牵引装置牵引放线装置连续送芯线和外绕线,实现绞绕线的连续绕制,且保证绞绕线绕制外径一直,符合麻花插针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
6、所采用的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机构、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通过放线机构连续送芯线,通过梭架机构连续送外绕线,放线机构送出的芯线经过旋转轴聚集到聚线盘,梭架机构送出的外绕线经过导向机构聚集到聚线盘,通过放线装置的连续送,实现绞线装置的连续绞绕。
7、所采用的矫正牵引装置包括整形机构、矫直机构和对牵引机构,绞线装置形成的绞绕线经过整形机构整形,从而保证绕制时线材有规则的缠绕,使绕制后线束外径形状规范,且绞绕线尺寸一致,之后通过矫直机构对绞绕线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进行矫直,矫直后的绞绕线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传送至收线装置。
8、所采用的收线装置包括排线机构和收线机构,通过牵引机构带动排线装置中光杆排线器动作,且牵引机构传送来的绞绕线通过排线装置到达收线机构上的收线轮,且收线装置中的力矩电机提供动力使收线轮完成绞绕收线。
9、所采用的绞绕加工装置使用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且绕制效率高、使用效果好,所成型绞绕线的质量高。所采用的监控装置包括对所述梭架机构上外绕线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张力检测模块、对所述旋转机构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转速测量单元和对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牵引速度测量单元,既能控制绞绕线绕制速度,还能实时检测牵引速度,保证绕制速度与牵引线速度相匹配,且绞绕装置旋转灵活,控制方便,通过对梭架机构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方便调整放线张力,确保多个梭架机构的放线张力一致,保证了绞绕时的外绕线松弛一致性,使绞绕出的线束形状规范,从而使得绞绕线加工过程易于控制且实现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监控装置和绞绕加工装置,实现绞绕线的连续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同时,保证绞绕线线束直径一致,且实现麻花插针的三层绕制需求,实用性很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去导向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绞绕装置、梭架机构和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轮、行星轮和中心轮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梭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图12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矫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左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左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监控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放线机构;
2-1—放线支架; 2-2—放线轴; 2-3—内放线轮;
2-4—轴承; 2-5—摩擦轮; 2-6—轴承座;
2-7—摩擦片; 2-8—钢带; 2-9—第一螺栓;
2-10—螺纹杆; 2-11—第二螺栓; 2-12—U形连接件;
2-13—调节螺母; 2-14—弹簧; 2-15—固定螺母;
2-16—挡板; 2-17—第一锁紧螺母; 2-18—压板;
3—梭架机构; 3-1—梭架支架; 3-2—外放线轮;
3-3—磁阻尼器; 3-4—滚子; 3-5—瓷管;
3-6—瓷眼安装座; 3-7—瓷眼; 3-8—顶轴;
3-9—顶头; 3-10—扭簧; 3-11—顶头栓;
3-12—外轴承; 3-13—顶头座; 3-14—挡;
3-15—销轴; 4—导向机构; 4-1—第一导向轮;
4-2—第二导向轮; 4-3—第一导向支架; 4-4—第二导向支架;
4-5—第一圆盘; 4-6—第二圆盘; 5—绞线导向轮;
6—绞线装置; 6-1—旋转轴; 6-1-1—第一连接轴;
6-1-2—第二连接轴; 6-1-3—第三连接轴; 6-2—聚线盘;
6-2-1—外通线孔; 6-2-2—外过线槽; 6-2-3—内通线孔;
6-3—行星轮; 6-3-1—第一层行星轮;
6-3-2—第二层行星轮; 6-3-3—第三层行星轮;
6-4—中间轮; 6-4-1—第一层中间轮;
6-4-2—第二层中间轮; 6-4-3—第三层中间轮; 6-5—太阳轮;
6-6—法兰套筒; 6-6-1—机架连接部; 6-6-2—套筒部;
6-6-3—轮连接部; 6-7—连接轴; 6-8—转盘;
6-9—护罩; 6-10—皮带从轮; 7—整形机构;
7-1—整形支架; 7-2—导向轴; 7-3—手轮;
7-4—手把; 7-5—连接座; 7-6—整形模块;
7-7—丝杠; 7-8—丝母座; 7-9—铰接轴;
7-10—支座; 7-11—活动盖板; 7-12—活结螺栓;
7-13—底板; 7-14—铜套; 7-15—顶丝;
7-16—轴承盖; 8—矫直机构; 8-1—弯板;
8-2—第一固定板; 8-3—第一活动板; 8-4—第一调节螺母;
8-5—第一固定矫直轮; 8-6—第一活动矫直轮; 8-7—第二调节螺母;
8-8—第二固定矫直轮; 8-9—第一调节弹簧; 8-10—第一矫正轴;
8-11—第二矫正轴; 8-12—第二活动矫直轮;
8-13—第二活动板; 8-14—第二固定板;
9—牵引机构; 9-1—牵引支架;
9-2—牵引电机; 9-3—小带轮; 9-4—大带轮;
9-5—牵引轮; 9-6—紧固螺母; 9-7—涡轮减速机;
9-8—同步带轮; 9-9—小导轮; 9-10—同步带;
10—排线机构; 11—收线机构; 11-1—收线支架;
11-2—力矩电机; 11-3—从动皮带轮; 11-4—U形轴承座;
11-5—电磁离合器; 11-6—收线轮; 11-7—第二锁紧螺母;
11-8—安装板; 11-9—防转盘; 11-10—轴承座盖板;
11-11—力矩电机驱动器; 11-12—转动轴; 11-13—主动皮带轮;
11-14—传动带; 11-15—第一收线轴承;
11-16—第一收线轴承端盖; 11-17—隔套;
11-18—第二收线轴承; 11-19—第二收线轴承端盖;
12—转速测量单元; 13—张力检测模块; 20—芯线;
30—外绕线; 14—芯线导向轮; 14-1—芯线导向轮架;
15—牵引速度测量单元; 16—旋转电机;
17—行星减速机; 18—参数设定单元; 19—旋转电机驱动器;
20—牵引电机驱动器; 21—控制器; 22—显示模块;
23—报警模块; 40—绞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绞绕加工装置和对所述绞绕加工装置进行监控的监控装置;
所述绞绕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放线装置、用于连续绞绕的绞线装置6、对所述绞线装置6绞绕后的绞绕线40进行矫正牵引的矫正牵引装置和对经过矫正牵引装置后的绞绕线40进行收线的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6连续送芯线20的放线机构2、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6连续送外绕线30的梭架机构3和用于对梭架机构3送出的外绕线30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4,所述梭架机构3和导向机构4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梭架机构3和导向机构4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绞线装置6包括竖直布设且供芯线20贯穿的旋转轴6-1、供多个梭架机构3安装且呈水平平行布设的旋转机构、安装在旋转轴6-1端部且对芯线20与外绕线30进行聚集绕制的聚线盘6-2和驱动旋转轴6-1进行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轴6-1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矫正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整形的整形机构7、安装在机架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8和对经矫直机构8矫直后的绞绕线40进行牵引且送至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牵引机构9,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对牵引机构9输送来的绞绕线40进行排线的排线机构10和对经过排线机构10排线后的绞绕线40进行缠绕的收线机构11,所述牵引机构9、排线机构10、收线机构11和放线机构2沿机架1一侧由上至下布设,所述旋转机构、梭架机构3、导向机构4和整形机构7位于机架1内,且所述旋转机构、梭架机构3、导向机构4和整形机构7沿机架1内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布设;
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对所述梭架机构3上外绕线30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张力检测模块13、对所述旋转机构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转速测量单元12和对牵引机构9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所述动力机构、牵引机构9和收线机构11均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张力检测模块13、转速测量单元12和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1的输入端接有参数设定单元18,所述控制器21的输出端接有旋转电机驱动器19、牵引电机驱动器20、力矩电机驱动器11-11、显示模块22和报警模块23,所述旋转电机驱动器19与旋转电机16连接,所述牵引电机驱动器20和牵引电机9-2连接,所述力矩电机驱动器11-11与力矩电机11-2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参数设定单元18用于预先设定牵引速度设定值、转速设定值和张力设定值;设置显示模块22,是为了对检测到的牵引速度、转速和张力进行显示,便于查看;设置报警模块23,是为了当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检测到的牵引速度不符合牵引速度设定值、转速测量单元12检测到的转速不符合转速设定值或者张力检测模块13检测到的张力不符合张力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以提醒。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底部内设置有对芯线20进行导向的芯线导向轮14,所述芯线导向轮14通过芯线导向轮架14-1安装在机架1底部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顶部外有对绞绕线40进行导向的绞线导向轮5,所述绞线导向轮5通过绞线导向轮架安装在机架1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器21,且所述控制器21为单片机、ARM微控制器或DSP微控制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安装在旋转轴6-1上且位于梭架机构3上方的第一组导向轮和安装在旋转轴6-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组导向轮上方的第二组导向轮,所述第一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导向轮4-1,所述第二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导向轮4-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4-2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数量与第二导向轮4-2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二导向轮4-2距旋转轴6-1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向轮4-1距旋转轴6-1的距离;
所述梭架机构3与第一导向轮4-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梭架机构3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套装在旋转轴6-1上且供梭架机构3安装的转盘6-8、多个沿转盘6-8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轴6-7和套设在连接轴6-7上的行星轮6-3,所述行星轮6-3的数量和梭架机构3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旋转轴6-1上套设有太阳轮6-5,所述太阳轮6-5与多个行星轮6-3间分别设置有中间轮6-4,所述中间轮6-4的数量与行星轮6-3的数量相同;
所述旋转轴6-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轴6-1-1、第二连接轴6-1-2和第三连接轴6-1-3,所述第一连接轴6-1-1、第二连接轴6-1-2和第三连接轴6-1-3内分别设置供芯线20贯穿的第一贯心孔、第二贯心孔和第三贯心孔,所述第三贯心孔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6-1通过法兰套筒6-6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法兰套筒6-6包括套装在旋转轴6-1外的套筒部6-6-2、设置在套筒部6-6-2上且与太阳轮6-5固定连接的轮连接部6-6-3和设置在套筒部6-6-2上且安装在机架1上的机架连接部6-6-1。
本实施例中,所述梭架机构3的数量为15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第二导向轮4-2、行星轮6-3、连接轴6-7和中间轮6-4的数量均为15个。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15个行星轮6-3呈圆周均布,15个所述行星轮6-3由上至下分三层布设,且第一层行星轮6-3-1中行星轮6-3的数量为7个,第二层行星轮6-3-2中行星轮6-3的数量为1个,第三层行星轮6-3中行星轮6-3的数量为7个,避免多个行星轮6-3布设同一层增大转盘6-8的截面,提高结构紧凑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15个中间轮6-4呈圆周均布,15个所述中间轮6-4由上至下分三层布设,且第一层中间轮6-4-1中中间轮6-4的数量为7个,第二层中间轮6-4-2中中间轮6-4的数量为1个,第三层中间轮6-4-3中中间轮6-4的数量为7个,避免多个中间轮6-4布设同一层增大安装空间,提高结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中间轮6-4分别与太阳轮6-5相切且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中间轮6-4分别与多个行星轮6-3相切且传动连接,多个所述中间轮6-4分别位于多个行星轮6-3与太阳轮6-5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盘6-8,是为了供梭架机构3的安装,且通过转盘6-8的转动带动梭架机构3平转,避免梭架机构3送出的线缆旋转绞绕受重力和离心力的干扰,提高线缆的张力的实时准确地控制,从而免转盘6-8长时间工作因自重作用会发生偏移,提高绞绕线的线束规范形;另外,在转盘6-8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轴6-7带动行星轮6-3绕太阳轮6-5公转;设置中间轮6-4是起过渡轮的作用,使行星轮6-3能自传。所述旋转机构采用周转轮系原理,绞线装置6可根据要求设定转盘6-8转速,并于牵引线速度相匹配,提高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灵活形,控制方便,穿线操作比较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6-1外设置有护罩6-9,对旋转轴6-1起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6-1上设置有皮带从轮6-10,所述皮带从轮6-10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旋转电机16和与所述旋转电机16传动连接的行星减速机17,所述旋转电机16由所述控制器21进行控制,所述行星减速机17与皮带从轮6-10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贯心孔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是为了对芯线20的输出端端进行限位,保证芯线20的输出端位于第三贯心孔的中心位置,避免芯线20位置固定不佳而影响绞绕质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6-1上套装有供第一导向轮4-1安装的第一圆盘4-5和供第二导向轮4-2安装的第二圆盘4-6,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分别通过第一导向支架4-3安装在第一圆盘4-5圆周上,多个所述第二导向轮4-2分别通过第二导向支架4-4安装在第二圆盘4-6圆周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线盘6-2上设置有多个沿聚线盘6-2圆周方向均布且供外绕线30穿过的外通线孔6-2-1,所述聚线盘6-2上设置有多个与外通线孔6-2-1相对应的外过线槽6-2-2,所述聚线盘6-2内设置有供芯线20穿过的内通线孔6-2-3,所述外通线孔6-2-1和外过线槽6-2-2的数量均为15个。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组导向轮,是为了对从梭架机构3中穿出的外绕线30进行导向,且便于外绕线30能从梭架机构3的中心穿出;设置第二组导向轮,是为了对经过第一组导向轮导向后的外绕线30进一步导向而聚集到聚线盘6-2上,且便于经过第一组导向轮导向后的外绕线30能从聚线盘6-2上外通线孔6-2-1的中心穿过。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是为了对梭架机构3送出的外绕线30进行导向,从而将外绕线30送至聚线盘6-2上,避免从梭架机构3中穿出的外绕线30直接聚集到聚线盘6-2上使外绕线30倾斜角度大,从而避免外绕线30与梭架机构3和聚线盘6-2产生摩擦,进一步避免外绕线30的断裂;同时,设置的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避免外绕线30悬空松弛,从而保证外绕线30绞绕的张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均包括多个导向轮,且是为了对多个梭架机构3中送出的外绕线30进行单独导向,从而可根据绞绕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外绕线30进行绞绕。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放线支架2-1、安装在放线支架2-1上且呈水平布设的放线轴2-2和套装在放线轴2-2上且已缠绕芯线20的内放线轮2-3,所述放线轴2-2上设置有阻力机构,所述放线支架2-1上设置有对所述阻力机构的阻力进行调节的阻力调节机构。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轴2-2上套装有两个轴承2-4,所述放线支架2-1上设置有供轴承2-4安装的轴承座2-6;
所述阻力机构包括套装在放线轴2-2上的摩擦轮2-5、缠绕在摩擦轮2-5上且与一端与放线支架2-1固定连接的钢带2-8和设置在摩擦轮2-5与钢带2-8间的摩擦片2-7,所述摩擦片2-7的两端与钢带2-8固定连接;
所述阻力调节机构与钢带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放线支架2-1上且一端伸入放线支架2-1内的螺纹杆2-10、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上侧面的调节螺母2-13、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内的固定螺母2-15和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内侧面与固定螺母2-15之间的弹簧2-14,所述螺纹杆2-10的另一端设置有钢带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U形连接件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2-7包括半圆部和设置在所述半圆部两端的直杆部,两个所述直杆部与钢带2-8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轮2-5通过压板2-18套装在放线轴2-2上,所述放线轴2-2套设有挡板2-16,所述挡板2-16与内放线轮2-3固定连接,所述放线轴2-2套设有第一锁紧螺母2-17,所述第一锁紧螺母2-17与对内放线轮2-3的一侧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带2-8一端通过第一螺栓2-9与放线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件2-12通过第二螺栓2-11与钢带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内放线轮2-3,是为了便于芯线20的缠绕,且便于在牵引机构9的牵引力作用下带动内放线轮2-3转动,从而使内放线轮2-3被动放芯线20;且通过设置阻力机构,是为了防止内放线轮2-3自转。
本实施例中,设置钢带2-8,是为了摩擦片2-7的安装,且便于摩擦片2-7与摩擦轮2-5的圆周面接触,另外,钢带2-8的一端与放线支架2-1固定连接,钢带2-8的另一端可调节,从而方便调节摩擦轮2-5和摩擦片2-7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摩擦轮2-5和摩擦片2-7相互作用产生摩擦力阻止放线轴2-2转动,从而防止内放线轮2-3随放线轴2-2自转;设置U形连接件2-12,是为了与钢带2-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便于螺纹杆2-10的安装;设置调节螺母2-13和螺纹杆2-10,是为了通过旋钮调节螺母2-13时螺纹杆2-10竖直上下移动,螺纹杆2-10竖直上下移动时带动钢带2-8的一端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摩擦轮2-5和摩擦片2-7之间的间距调节,实现摩擦力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弹簧2-14和固定螺母2-15的设置,是为了仅通过旋钮调节螺母2-13就能调节螺纹杆2-10竖直上下移动,而不需要旋钮固定螺母2-15,从而使调节便捷;且通过设置固定螺母2-15对弹簧2-14进行限位,从而在螺纹杆2-10竖直向上移动过程中使弹簧2-14收缩,在螺纹杆2-10竖直向下移动过程中使弹簧2-14伸长。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梭架机构3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梭架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梭架支架3-1、安装在梭架支架3-1上且已缠绕外绕线30的外放线轮3-2和将外放线轮3-2上缠绕的外绕线30传送至导向机构4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外放线轮3-2上方且对外绕线30进行限位的瓷管3-5和对外放线轮3-2上缠绕的外绕线30进行传递的滚子3-4和供外绕线30贯穿的瓷眼3-7,所述瓷管3-5安装在梭架支架3-1,所述梭架机构3上设置有调节外绕线30张力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外放线轮3-2传动连接。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为磁阻尼器3-3,所述梭架支架3-1上分别设置与外放线轮3-2两端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与磁阻尼器3-3固定连接且卡装在外放线轮3-2一端的顶轴3-8,所述磁阻尼器3-3安装在梭架支架3-1上,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贯穿梭架支架3-1的顶头栓3-11、套装在顶头栓3-11上的外轴承3-12和套装在外轴承3-12上的顶头3-9,所述顶头3-9卡装在外放线轮3-2另一端内,所述顶头栓3-11外套设有顶头座3-13,所述顶头座3-13与梭架支架3-1固定连接,所述顶头栓3-11内设置有扭簧3-10和与扭簧3-10一端固定连接的销轴3-15,所述扭簧3-10的另一端安装有挡3-14,所述顶头座3-13上设置有供挡3-14卡装的挡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瓷眼3-7通过瓷眼安装座3-6安装在梭架支架3-1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梭架机构3,是为了实现多跟外绕线30的绞绕,根据绞绕生产需求进行选择,应用范围大。
本实施例中,瓷管3-5的设置,是为了对外放线轮3-2上送出的外绕线30进行定位;滚子3-4的设置,是为了将经过瓷管3-5的外绕线30导向从而将外绕线30送至瓷眼3-7内;瓷眼3-7的设置,是为了供外绕线30穿过;且设置瓷管3-5和瓷眼3-7,是因为瓷管3-5和瓷眼3-7与外绕线3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避免外绕线30断裂,保证外绕线30正常稳定送至聚线盘6-2上。
本实施例中,磁阻尼器3-3的设置,是为了调整对外放线轮3-2产生的阻力大小,从而调节外放线轮3-2上送出外绕线30的张力,确保多个外放线轮3-2上外绕线30的张力一致,保证了绞绕时的松弛一致性,使绞绕出的线束形状规范。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轴3-8和顶头3-9,是为了与外放线轮3-2传动连接,便于在牵引机构9的带动下带动外放线轮3-2被动放线。且通过调整牵引机构9的牵引力,这样可以保证芯线20和多根外绕线30的张力大小一致,避免主动放线很难保证外放线轮3-2上线束张力一致,提高线束缠绕张力。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头栓3-11,是为了供外轴承3-12的安装且便于顶头3-9的传动安装;设置顶头座3-13,是为了供顶头栓3-11的安装,且便于顶头栓3-11能沿顶头座3-13圆周转动;通过设置扭簧3-10、挡3-14和销轴3-15配合,是为了在顶头栓3-1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挡3-14带动扭簧3-10一端拉伸,在扭簧3-10一端拉伸的过程中,扭簧3-10的另一端收缩通过销轴3-15带动顶头栓3-11向远离外放线轮3-2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安装在顶头栓3-11上的顶头3-9脱离内放线轮3-2的另一端,从而方便内放线轮3-2的拆卸方便。
本实施例中,设置挡安装槽,是为了供挡3-14的另一端安装,且便于在顶头栓3-1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挡3-14的另一端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挡3-14的一端带动扭簧3-10一端的伸长动作。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整形机构7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整形支架7-1、对绞绕线40进行整形的整形模块7-6和安装在整形支架7-1上且调节整形模块7-6距绞绕线40线束出口的距离的整形调节机构,所述整形机构7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整形支架7-1、对绞绕线40进行整形的整形模块7-6和安装在整形支架7-1上且调节整形模块7-6距绞绕线40线束出口的距离的整形调节机构,所述整形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整形支架7-1上且呈竖向平行布设的支座7-10、两端与支座7-10转动连接的丝杠7-7、套装在丝杠7-7上且能沿丝杠7-7移动的丝母座7-8和与丝杠7-7传动连接的手动调节部件,所述丝杠7-7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端与两个支座7-10固定连接的导轴7-2,所述丝母座7-8上固设有供整形模块7-6安装的连接座7-5,所述连接座7-5的两侧穿套在两个导轴7-2上,所述连接座7-5与导轴7-2间设置有铜套7-14,所述连接座7-5与铜套7-14间设置有顶丝7-15;
所述手动调节部件包括手把7-4和与手把7-4固定连接且与丝杠7-7传动连接的手轮7-3,所述连接座7-5上设置有活动盖板7-11,所述连接座7-5上设置有与活动盖板7-11转动连接的铰接轴7-9,所述连接座7-5通过活结螺栓7-12与活动盖板7-11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整形支架7-1上设置有供两个支座7-10安装的底板7-13,两个所述支座7-10与底板7-13呈垂直布设,所述丝杠7-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两个支座7-10内,所述丝杠7-7靠近手轮7-3的一端套设有将所述第一轴承固定的轴承盖7-16,所述轴承盖7-16与支座7-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座7-10分别为靠近手轮7-3的第一支座和远离手轮7-3的第二支座,所述丝杠7-7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内,且所述丝杠7-7伸出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与手轮7-3传动连接,所述丝杠7-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内。
本实施例中,手轮7-3的设置,是为了将手把7-4的动力传送至丝杠7-7上;丝杠7-7和丝母座7-8的设置,是为了连接座7-5的安装,且便于连接座7-5能沿丝杠7-7的长度方向移动,当连接座7-5在丝杠7-7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时,从而实现安装在连接座7-5上的整形模块7-6距聚线盘6-2的距离调整,达到最佳的绕制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整形模块7-6,是为了对绞绕线40的外径进行整形,保证绕制时线材有规则的缠绕,且使绕制后线束外径形状规范,且绞绕线40外径尺寸一致。实际使用过程中,整形模块7-6有多种规格,可根据绞绕线40的直径不同需求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中,铜套7-14的设置,是为了供连接座7-5的安装,且便于连接座7-5在导向轴7-2上滑动;导向轴7-2的设置,是为了对连接座7-5的滑动位置进行导向,且设置两个导向轴7-2是为了连接座7-5的滑动的过程中平稳,从而保证连接座7-5移动过程中连接座7-5中整形模块7-6的中心位置与绞绕线40的中心重合。
本实施例中,顶丝7-15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连接座7-5与铜套7-14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使连接座7-5与铜套7-14固连,保证铜套7-14带动连接座7-5滑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铰接轴7-9,是为了活动盖板7-11与连接座7-5铰接,活结螺栓7-12的设置,是为了将活动盖板7-11与连接座7-5固定连接,从而对整形模块7-6进行定位;当更换整形模块7-6时,拆卸活结螺栓7-12,使活动盖板7-11绕铰接轴7-9打开,整形模块7-6安装好后,通过活结螺栓7-12将活动盖板7-11与连接座7-5固定连接,方便整形模块7-6更换。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机构8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弯板8-1、安装在弯板8-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一次夹持矫直的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和对经过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后的绞绕线40进行二次夹持矫直的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以及对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和对所述第二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二夹持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上。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包括第一矫正轴8-10、套装在第一矫正轴8-10上且与弯板8-1固接的第一固定矫直部件和安装在第一矫正轴8-10上且能靠近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矫直部件的第二活动矫直部件,所述第一固定矫直部件和第二活动矫直部件呈上下布设,所述第一固定矫直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矫直部件之间形成供绞绕线40穿过的第一绞绕线通道,所述第二夹持矫直机构包括第二矫正轴8-11、套装在第二矫正轴8-11上且与弯板8-1固接的第二固定矫直部件和安装在第二矫正轴8-11上且能靠近与远离所述第二固定矫直部件的第二活动矫直部件,所述第二固定矫直部件和第二活动矫直部件呈前后布设,所述第二固定矫直部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矫直部件之间形成供绞绕线40穿过的第二绞绕线通道。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矫直部件包括套装在第一矫正轴8-10上且与弯板8-1固接的第一固定板8-2和多个安装在第一固定板8-2上的第一固定矫直轮8-5,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矫直轮8-5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活动矫直部件包括套装在第一矫正轴8-10上的第一活动板8-3和多个安装在第一活动板8-3上的第一活动矫直轮8-6,多个所述第一活动矫直轮8-6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活动矫直轮8-6和第一固定矫直轮8-5呈上下交错布设,所述第一活动矫直轮8-6和第一固定矫直轮8-5之间形成供绞绕线40穿过的第一绞绕线通道;所述第一矫正轴8-10上套装有第一调节弹簧8-9,所述第一调节弹簧8-9的两端抵于第一活动板8-3与第一固定板8-2之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矫直部件包括套装在第二矫正轴8-11上且与弯板8-1固接的第二固定板8-14和多个安装在第二固定板8-14上的第二固定矫直轮8-8,多个所述第二固定矫直轮8-8的前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活动矫直部件包括套装在第二矫正轴8-11上的第二活动板8-13和多个安装在第二活动板8-13上的第二活动矫直轮8-12,多个所述第二活动矫直轮8-12的后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固定矫直轮8-8和第二活动矫直轮8-12呈前后交错布设,所述第二固定矫直轮8-8和第二活动矫直轮8-12之间形成供绞绕线40穿过的第二绞绕线通道;所述第二矫正轴8-11上套装有第二调节弹簧,所述第二调节弹簧的两端抵于第一活动板8-3与第一固定板8-2之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调节机构为套装在第一矫正轴8-10上的第一调节螺母8-4,所述第一矫正轴8-10上设置用供第一调节螺母8-4和第一活动板8-3螺纹连接的螺纹部。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调节机构为套装在第二矫正轴8-11上的第二调节螺母8-7,所述第二矫正轴8-11上设置用供第第二调节螺母8-7和第二活动板8-13螺纹连接的螺纹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矫直轮8-5和第一活动矫直轮8-6,是为了对经过第一固定矫直轮8-5和第一活动矫直轮8-6形成的第一绞绕线通道的绞绕线40进行垂直方向的矫直;所述第二固定矫直轮8-8和第二活动矫直轮8-12,是为了对经过第二固定矫直轮8-8和第二活动矫直轮8-12形成的第二绞绕线通道的绞绕线40进行水平方向的矫直,实现绞绕线40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矫直,保证绞绕线40的线性较好。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活动板8-3,是为了供第一活动矫直轮8-6的安装,且便于在第一活动板8-3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板8-2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活动矫直轮8-6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矫直轮8-5,从而改变第一绞绕线通道的直径,以适用不同直径的绞绕线40;设置第二活动板8-13,是为了供第二活动矫直轮8-12的安装,且便于在第二活动板8-13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板8-14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活动矫直轮8-12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矫直轮8-8,从而改变第二绞绕线通道的直径,以适用不同直径的绞绕线40。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母8-4和第一弹簧8-9的设置,是为了调整第一活动板8-3距第一固定板8-2的间距,第二调节螺母8-7和第二弹簧的设置,是为了调整第二活动板8-13距第二固定板8-14的间距。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构9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牵引支架9-1、安装在牵引支架9-1上的牵引电机9-2、与牵引电机9-2传动连接的涡轮减速机9-7和与涡轮减速机9-7传动连接且牵引经矫直机构8矫直后的绞绕线40的牵引轮9-5;
所述牵引电机9-2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传动部件与涡轮减速机9-7传动连接,所述牵引轮9-5安装在涡轮减速机9-7的一个输出端轴上,所述涡轮减速机9-7的另一个输出端轴上设置有带动排线机构10转动的同步带轮9-8。
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电机9-2和旋转电机16均为伺服电机。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带传动部件包括套装在牵引电机9-2的输出轴上的小带轮9-3、套装在涡轮减速机9-7的输入轴上的大带轮9-4和传动连接小带轮9-3与大带轮9-4的同步带9-10,所述涡轮减速机9-7的输出端轴上设置有对牵引轮9-5进行固定的紧固螺母9-6,所述排线机构10为光杆排线器,所述同步带轮9-8与所述光杆排线器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牵引电机9-2的设置,是为了给牵引轮9-5提供动力,从而将绞绕线40拉出并经过小导轮9-9传送至排线机构10上,且牵引电机9-2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光感排线器转动,使所述光感排线器按设定好的螺距往复运动,进行排线。
本实施例中,设置小导轮9-9,是为了与牵引轮9-5配合,增加牵引轮9-5上的摩擦力,更好地牵引绞绕线40,且在牵引轮9-5和小导轮9-9牵引绞绕线40的过程中,同时能将牵引力传递至内放线轮2-3和外放线轮3-2上,实现内放线轮2-3和外放线轮3-2的被动放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对牵引机构9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便于调节牵引机构9的牵引速度满足绞绕要求值,保证牵引速度在工作过程中是一个定值,不会因为收线轮11-6直径的增大而改变。
如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机构11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收线支架11-1、供绞绕线40缠绕的收线轮11-6和安装在收线支架11-1上且驱动收线轮11-6缠绕绞绕线40的收线驱动模块,所述收线支架11-1上设置用供收线轮11-6安装的转动轴11-12,所述收线支架11-1通过收线传动部件与转动轴11-1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1-12通过轴承部件安装在收线支架11-1上,所述转动轴11-12上套设电磁离合器11-5和与电磁离合器11-5配合工作的防转盘11-9,所述防转盘11-9与收线轮11-6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11-5通过安装板11-8与所述轴承部件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线驱动模块为力矩电机11-2,所述收线传动部件包括安装在力矩电机11-2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11-13、安装在转动轴11-12上的从动皮带轮11-3和连接主动皮带轮11-13与从动皮带轮11-3的传动带11-14。
本实施例中,力矩电机11-2的设置,是为了通过所述收线传动部件带动收线轮11-6收线,且便于利用力矩电机11-2独特的电气特性,当负载增加时,力矩电机11-2的输出轴转速能自动的随之降低,使收线轮11-6收卷的张力基本保持不变。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部件包括U形轴承座11-4、安装在U形轴承座11-4内的第一收线轴承11-15与第二收线轴承11-18和设置在U形轴承座11-4上的轴承座盖板11-10。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1-12上套设有对第一收线轴承11-15外圈进行固定的第一收线轴承端盖11-16、对第二收线轴承11-18外圈进行固定的第二收线轴承端盖11-19和第二收线轴承11-18内圈进行固定的隔套11-17,所述隔套11-17位于第二收线轴承11-18与防转盘11-9之间。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离合器11-5包括衔铁组件和磁轭组件,所述衔铁组件与防转盘11-9固定连接,所述磁轭组件与安装板11-8固定连接。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1-12上套设有第二锁紧螺母11-7,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1-7与收线轮11-6的一侧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磁离合器11-5,当电磁离合器11-5通电时,电磁离合器11-5中衔铁组件和磁轭组件吸合,使与衔铁组件固定连接的防转盘11-9固定,从而防止收线轮11-6收线时产生自传。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线20和外绕线30均为铍青铜线,且所述芯线20和外绕线30的线径为0.05mm~0.13mm。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绞绕其他的线材。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首先,在将三个梭架机构3已缠绕的铍青铜线在牵引机构9的带动下分别通过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送至聚线盘6-2上,在梭架机构3放线的过程中,张力检测模块13对梭架机构3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张力发送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将检测到的张力与预先设定的张力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使张力检测模块13检测到的张力符合张力设定值,确保多个梭架机构3的放线张力一致,保证了绞绕时的外绕线松弛一致性,使绞绕出的线束形状规范,控制器21通过旋转电机驱动器19控制旋转电机16转动,旋转电机16转动通过行星减速机17带动旋转轴6-1转动,在旋转轴6-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盘6-8转动,转盘6-8转动带动梭架机构3平转,在转盘6-8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轴6-7带动行星轮6-3绕太阳轮6-5公转,且行星轮6-3在中间轮6-4作用下自传,从而实现三根铍青铜线的绞绕,形成第一层绞绕线;第一层绞绕线继续送整形机构7中,整形机构7中第一固定矫直轮8-5和第一活动矫直轮8-6形成的第一绞绕线通道对第一层绞绕线进行垂直方向的矫直,之后,第二固定矫直轮8-8和第二活动矫直轮8-12形成的第二绞绕线通道对第一层绞绕线进行水平方向的矫直,实现第一层绞绕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矫直,保证第一层绞绕线的线性较;矫直后的第一层绞绕线并传送至牵引机构9中,控制器21通过牵引电机驱动器20控制牵引电机9-2转动,牵引电机9-2转动带动套装在牵引电机9-2的输出轴上的小带轮9-3转动,小带轮9-3转动通过同步带9-10带动大带轮9-4转动,大带轮9-4转动带动涡轮减速机9-7动作,给涡轮减速机9-7的输出端轴上的牵引轮9-5提供动力使牵引轮9-5转动,牵引轮9-5转动将第一层绞线拉出并经过小导轮9-9传送至排线机构10上,且牵引电机9-2转动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部件带动所述光感排线器转动,使所述光感排线器按设定好的螺距往复运动,进行排线;在牵引机构9工作的过程中,同时,控制器21控制力矩电机11-2转动,力矩电机11-2转动通过所述收线传动部件带动收线轮11-6收线,且力矩电机11-2的输出轴转速能自动的随之降低,使收线轮11-6收卷的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从而完成第一层绞线的收线,在绞绕的过程中,转速测量单元12对旋转轴6-1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转速发送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将检测到的转速与预先设定的转速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使转速测量单元12检测到的转速符合转速设定值,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对牵引机构9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牵引速度发送至控制器21,从而使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检测到的牵引速度符合牵引速度设定值,保证绕制速度与牵引线速度相匹配;然后,将第一层绞线作为芯线20,放线机构2在牵引机构9的牵引力作用下带动内放线轮2-3转动,从而使内放线轮2-3被动放芯线20,同时,再将10个梭架机构3已缠绕的铍青铜线分别通过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送至聚线盘6-2上,进行二次绞绕,形成第二层绞绕线;最后,将第二层绞线作为芯线20,放线机构2在牵引机构9的牵引力作用下带动内放线轮2-3转动,从而使内放线轮2-3被动放芯线20,同时,再将15个梭架机构3已缠绕的铍青铜线分别通过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送至聚线盘6-2上,进行三次绞绕,形成第三层绞绕线,最终形成绞绕线40,则完成麻花插针绞绕线的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监控装置和绞绕加工装置,实现绞绕线的连续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同时,保证绞绕线线束直径一致,且实现麻花插针的三层绕制需求,实用性很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绞绕加工装置和对所述绞绕加工装置进行监控的监控装置;
所述绞绕加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放线装置、用于连续绞绕的绞线装置(6)、对所述绞线装置(6)绞绕后的绞绕线(40)进行矫正牵引的矫正牵引装置和对经过矫正牵引装置后的绞绕线(40)进行收线的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6)连续送芯线(20)的放线机构(2)、用于向所述绞线装置(6)连续送外绕线(30)的梭架机构(3)和用于对梭架机构(3)送出的外绕线(30)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4),所述梭架机构(3)和导向机构(4)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梭架机构(3)和导向机构(4)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绞线装置(6)包括竖直布设且供芯线(20)贯穿的旋转轴(6-1)、供多个梭架机构(3)安装且呈水平平行布设的旋转机构、安装在旋转轴(6-1)端部且对芯线(20)与外绕线(30)进行聚集绕制的聚线盘(6-2)和驱动旋转轴(6-1)进行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旋转轴(6-1)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矫正牵引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整形的整形机构(7)、安装在机架(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矫直的矫直机构(8)和对经矫直机构(8)矫直后的绞绕线(40)进行牵引且送至所述收线装置中的牵引机构(9),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对牵引机构(9)输送来的绞绕线(40)进行排线的排线机构(10)和对经过排线机构(10)排线后的绞绕线(40)进行缠绕的收线机构(11),所述牵引机构(9)、排线机构(10)、收线机构(11)和放线机构(2)沿机架(1)一侧由上至下布设,所述旋转机构、梭架机构(3)、导向机构(4)和整形机构(7)位于机架(1)内,且所述旋转机构、梭架机构(3)、导向机构(4)和整形机构(7)沿机架(1)内高度方向由下至上布设;
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对所述梭架机构(3)上外绕线(30)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的张力检测模块(13)、对所述旋转轴(6-1)的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转速测量单元(12)和对牵引机构(9)的牵引速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所述动力机构、牵引机构(9)和收线机构(11)均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张力检测模块(13)、转速测量单元(12)和牵引速度测量单元(15)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安装在旋转轴(6-1)上且位于梭架机构(3)上方的第一组导向轮和安装在旋转轴(6-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组导向轮上方的第二组导向轮,所述第一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导向轮(4-1),所述第二组导向轮包括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二导向轮(4-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4-2)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数量与第二导向轮(4-2)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二导向轮(4-2)距旋转轴(6-1)的距离小于第一导向轮(4-1)距旋转轴(6-1)的距离;
所述梭架机构(3)与第一导向轮(4-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梭架机构(3)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套装在旋转轴(6-1)上且供梭架机构(3)安装的转盘(6-8)、多个沿转盘(6-8)圆周方向均布的连接轴(6-7)和套设在连接轴(6-7)上的行星轮(6-3),所述行星轮(6-3)的数量和梭架机构(3)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所述旋转轴(6-1)上套设有太阳轮(6-5),所述太阳轮(6-5)与多个行星轮(6-3)间分别设置有中间轮(6-4),所述中间轮(6-4)的数量与行星轮(6-3)的数量相同;
所述旋转轴(6-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轴(6-1-1)、第二连接轴(6-1-2)和第三连接轴(6-1-3),所述第一连接轴(6-1-1)、第二连接轴(6-1-2)和第三连接轴(6-1-3)内分别设置供芯线(20)贯穿的第一贯心孔、第二贯心孔和第三贯心孔,所述第三贯心孔的孔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放线支架(2-1)、安装在放线支架(2-1)上且呈水平布设的放线轴(2-2)和套装在放线轴(2-2)上且已缠绕芯线(20)的内放线轮(2-3),所述放线轴(2-2)上设置有阻力机构,所述放线支架(2-1)上设置有对所述阻力机构的阻力进行调节的阻力调节机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2-2)上套装有两个轴承(2-4),所述放线支架(2-1)上设置有供轴承(2-4)安装的轴承座(2-6);
所述阻力机构包括套装在放线轴(2-2)上的摩擦轮(2-5)、缠绕在摩擦轮(2-5)上且与一端与放线支架(2-1)固定连接的钢带(2-8)和设置在摩擦轮(2-5)与钢带(2-8)间的摩擦片(2-7),所述摩擦片(2-7)的两端与钢带(2-8)固定连接;
所述阻力调节机构与钢带(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放线支架(2-1)上且一端伸入放线支架(2-1)内的螺纹杆(2-10)、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上侧面的调节螺母(2-13)、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内的固定螺母(2-15)和套装在螺纹杆(2-10)上且位于放线支架(2-1)内侧面与固定螺母(2-15)之间的弹簧(2-14),所述螺纹杆(2-10)的另一端设置有钢带(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U形连接件(2-12)。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梭架机构(3)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梭架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上的梭架支架(3-1)、安装在梭架支架(3-1)上且已缠绕外绕线(30)的外放线轮(3-2)和将外放线轮(3-2)上缠绕的外绕线(30)传送至导向机构(4)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外放线轮(3-2)上方且对外绕线(30)进行限位的瓷管(3-5)和对外放线轮(3-2)上缠绕的外绕线(30)进行传递的滚子(3-4)和供外绕线(30)贯穿的瓷眼(3-7),所述瓷管(3-5)安装在梭架支架(3-1),所述梭架机构(3)上设置有调节外绕线(30)张力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外放线轮(3-2)传动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7)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整形支架(7-1)、对绞绕线(40)进行整形的整形模块(7-6)和安装在整形支架(7-1)上且调节整形模块(7-6)距绞绕线(40)线束出口的距离的整形调节机构,所述整形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在整形支架(7-1)上且呈竖向平行布设的支座(7-10)、两端与支座(7-10)转动连接的丝杠(7-7)、套装在丝杠(7-7)上且能沿丝杠(7-7)移动的丝母座(7-8)和与丝杠(7-7)传动连接的手动调节部件,所述丝杠(7-7)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端与两个支座(7-10)固定连接的导轴(7-2),所述丝母座(7-8)上固设有供整形模块(7-6)安装的连接座(7-5),所述连接座(7-5)的两侧穿套在两个导轴(7-2)上,所述连接座(7-5)与导轴(7-2)间设置有铜套(7-14),所述连接座(7-5)与铜套(7-14)间设置有顶丝(7-15);
所述手动调节部件包括手把(7-4)和与手把(7-4)固定连接且与丝杠(7-7)传动连接的手轮(7-3),所述连接座(7-5)上设置有活动盖板(7-11),所述连接座(7-5)上设置有与活动盖板(7-11)转动连接的铰接轴(7-9),所述连接座(7-5)通过活结螺栓(7-12)与活动盖板(7-11)固定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构(8)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弯板(8-1)、安装在弯板(8-1)上且对绞绕线(40)进行一次夹持矫直的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和对经过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后的绞绕线(40)进行二次夹持矫直的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以及对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和对所述第二夹持矫直机构的夹持间距进行调节的第二夹持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矫直机构上,所述第二夹持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夹持矫直机构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9)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牵引支架(9-1)、安装在牵引支架(9-1)上的牵引电机(9-2)、与牵引电机(9-2)传动连接的涡轮减速机(9-7)和与涡轮减速机(9-7)传动连接且牵引经矫直机构(8)矫直后的绞绕线(40)的牵引轮(9-5);
所述牵引电机(9-2)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传动部件与涡轮减速机(9-7)传动连接,所述牵引轮(9-5)安装在涡轮减速机(9-7)的一个输出端轴上,所述涡轮减速机(9-7)的另一个输出端轴上设置有带动排线机构(10)转动的同步带轮(9-8)。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11)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收线支架(11-1)、供绞绕线(40)缠绕的收线轮(11-6)和安装在收线支架(11-1)上且驱动收线轮(11-6)缠绕绞绕线(40)的收线驱动模块,所述收线支架(11-1)上设置用供收线轮(11-6)安装的转动轴(11-12),所述收线支架(11-1)通过收线传动部件与转动轴(11-1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1-12)通过轴承部件安装在收线支架(11-1)上,所述转动轴(11-12)上套设电磁离合器(11-5)和与电磁离合器(11-5)配合工作的防转盘(11-9),所述防转盘(11-9)与收线轮(11-6)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11-5)通过安装板(11-8)与所述轴承部件固定连接。
CN201721806322.0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2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6322.0U CN207782126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6322.0U CN207782126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2126U true CN207782126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7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632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2126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212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307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N109019139A (zh) * 2018-08-31 2018-12-18 东莞朝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筒式给线装置
CN110983839A (zh) * 2019-12-12 2020-04-10 杭州云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钢绳制作与包装设备
CN111817113A (zh) * 2020-07-29 2020-10-23 董伟锋 一种多股电线剪切后加工处理方法
CN114362054A (zh) * 2022-03-21 2022-04-15 石家庄市森田电子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缆主动放卷式敷设设备
CN118155947A (zh) * 2024-05-11 2024-06-07 四川省优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全功能数据线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307A (zh) * 2017-12-21 2018-06-08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N108134307B (zh) * 2017-12-21 2024-03-19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N109019139A (zh) * 2018-08-31 2018-12-18 东莞朝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筒式给线装置
CN110983839A (zh) * 2019-12-12 2020-04-10 杭州云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钢绳制作与包装设备
CN110983839B (zh) * 2019-12-12 2021-05-18 江苏神猴钢绳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钢绳制作与包装设备
CN111817113A (zh) * 2020-07-29 2020-10-23 董伟锋 一种多股电线剪切后加工处理方法
CN111817113B (zh) * 2020-07-29 2021-05-04 江西行田电产有限公司 一种多股电线剪切后加工处理方法
CN114362054A (zh) * 2022-03-21 2022-04-15 石家庄市森田电子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缆主动放卷式敷设设备
CN114362054B (zh) * 2022-03-21 2022-05-24 石家庄市森田电子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缆主动放卷式敷设设备
CN118155947A (zh) * 2024-05-11 2024-06-07 四川省优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全功能数据线的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2126U (zh)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N108134307A (zh) 一种多头立式数控绞绕机
CN104658708B (zh) 双层包缠绕机
CN209183331U (zh) 一种多股特种导体绞合退扭笼式绞线机
CN106024206A (zh) 电缆生产线及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线
CN205542183U (zh) 摇篮式成缆机
CN206907567U (zh) 具有引导架的绞线机
CN109378129B (zh) 一种卧式缠绕包带一体机
CN203313007U (zh) 一种绕线机排线装置
CN204424005U (zh) 双层包缠绕机
CN109509587A (zh) 一种多股特种导体绞合退扭笼式绞线机
CN108023305A (zh) 一种电力电缆放线器
CN103296840A (zh) 一种绕线机排线装置
CN207977230U (zh) 一种绕线机的放线机构
CN202796430U (zh) 一种绕制变压器线圈用的放线张紧装置
CN117334407A (zh) 一种光伏用柔性铝合金光伏电缆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CN210692200U (zh) 一种新型卧式双层缠绕机
CN110391055B (zh) 一种运用离心调节张力的成缆机
CN212209041U (zh)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装置
CN110379563A (zh) 一种城市建筑用电力电缆的制备工艺
CN102831979A (zh) 碳纤维复合芯架空导线绞制工艺
CN113571262A (zh) 一种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电子设备线缆生产加工用包覆机
CN111524656A (zh)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12276911U (zh) 一种电缆编织机
CN204991283U (zh) 连续换位导线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