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1454U -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 Google Patents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1454U
CN207661454U CN201820086913.3U CN201820086913U CN207661454U CN 207661454 U CN207661454 U CN 207661454U CN 201820086913 U CN201820086913 U CN 201820086913U CN 207661454 U CN207661454 U CN 207661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latform
level
holder
hol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869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GHT-SOURCE OPT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GHT-SOURCE OP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GHT-SOURCE OP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GHT-SOURCE OP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869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1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1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1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该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包括:支架、LED芯片及树脂,支架上设有多级封装极台结构,LED芯片安装于多级封装极台结构四周及顶部,多级封装极台结构包括成型于支架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及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第二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螺纹段伸出于支架下端的螺纹段下端外;第三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及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LED芯片导接第一、第二级封装极台,或LED芯片导接第一、第三级封装极台,或LED芯片导接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

Description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白炽灯能耗较高,能源利用率非常低,大概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能量变成了光能,其它都是热能白白的被浪费掉了。所以人们一直在想办法要用新的光源来替代白炽灯。因此,节能灯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它相比白炽灯而言,便宜又好制作,所以就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有逐步取代白炽灯的趋势。节能灯是采用电子激发原理发光的,相对于白炽灯,节能灯具有省电的优点。但节能灯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节能灯中含有汞,汞在节能灯管中是起中介作用的,没有汞节能灯就不会发光。这样以来就导致节能灯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废弃后有汞污染,另外,节能灯仍是玻璃制品,易破碎,不好运输,不好安装。其次,其耗电量还是较大。最后,节能灯容易损坏,寿命短。
而目前节能照明用具的发展方向就是LED灯具。相对于上述照明灯具,LED灯具有如下优点:
1、节能。白光LED灯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
2、使用寿命长。LED灯的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远远高于白炽灯和节能灯。
3、可以频繁启动。传统的节能灯、白炽灯如果频繁的启动或关断,灯丝就会发黑,很快的坏掉,而LED灯不会。
4、固态封装,属于冷光源类型,所以它很方便运输和安装,可以被装置在任何微型和封闭的设备中,不怕振动,基本上用不着考虑散热。
5、环保,没有汞的有害物质。LED灯的组装部件可以非常容易的拆装,回收方便。
基于上述特点,LED灯将会逐步取代其他照明灯具。但是,LED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LED芯片发光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其照亮的区域有限,而不像白炽灯、节能灯的光源是发散的。所述将LED灯应用在日常照明中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在一个灯具的发光灯头内安装多颗LED,每颗LED对应不同的方向,如此形成发散的灯光。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成本高,由于灯头需要安装多个LED,令组装过程复杂化。由此可见,该解决方式仅仅为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LED全方位发光的问题。
另外,灯具发光灯头内安装的多颗LED都是串联导通,其在工作时,都是同时点亮或熄灭,其无法达到调节某些LED发光或者控制某些LED熄灭的目的,特别是安装不同颜色的LED时,其更难以调光,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将LED安装于PCB板上以可控调节发光,但是,其只能做到平面发光而无法达到全方位发光的目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第一种技术方案:该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包括:支架、若干安装于支架上的LED芯片以及用于将LED芯片封装于支架上的树脂,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相互绝缘并用于导通LED芯片的多级封装极台结构,所述LED芯片安装于多级封装极台结构四周及顶部,该多级封装极台结构包括有成型于支架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以及依次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级封装极台和第三级封装极台,所述支架下端成型有作为第一导电极的螺纹段,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及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所述LED芯片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二级封装极台,或者是,所述LED芯片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三级封装极台,或者是,所述LED芯片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沿第一级封装极台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该第一通孔,且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且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绝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沿第一级封装极台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下端面且相互并列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该第三通孔,且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及第四通孔,且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绝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垫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外侧成型有定位缺口;若干LED芯片至少包含有两个不同颜色的LED芯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及第三级封装极台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所述第一级封装极台及第二级封装极台上端部分、第三级封装极台上端部分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第二种技术方案:该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的支架上设置有相互绝缘并用于导通LED芯片的多级封装极台结构,该多级封装极台结构包括有成型于支架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以及依次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级封装极台和第三级封装极台,所述支架下端成型有作为第一导电极的螺纹段,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及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沿第一级封装极台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下端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该第一通孔,且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且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绝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沿第一级封装极台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下端面且相互并列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导接探针穿过该第三通孔,且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接探针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及第四通孔,且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绝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垫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二级封装极台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三级封装极台与第二级封装极台及支架之间。
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均穿过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且该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其相对螺纹段、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同轴安装而言,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起来也更加方便,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均穿过螺纹段伸出于该螺纹段下端外,且该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其相对螺纹段、第一导接探针及第二导接探针同轴安装而言,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起来也更加方便,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照明灯具中,相对目前的LED灯具,其具有体积小,照明方位广、安装方便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树脂后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卸树脂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6所示,为一种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包括:支架1、若干安装于支架1上的LED芯片2以及用于将LED芯片2封装于支架1上的树脂3,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相互绝缘并用于导通LED芯片2的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所述LED芯片2安装于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四周及顶部,以此可使本实用新型实现全方位发光。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照明灯具中,相对目前的LED灯具,其具有体积小,照明方位广、安装方便诸多优点。
若干LED芯片2至少包含有两个不同颜色的LED芯片2,以满足不同的发光要求。
所述树脂3通常采用环氧树脂,其具有耐湿性,绝缘性,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对LED芯片2发出光的折射率和透射率高。
所述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包括有成型于支架1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11以及依次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级封装极台4和第三级封装极台5,该第一、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11、4、5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导电极,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二级封装极台11、4,或者是,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三级封装极台11、5,或者是,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4、5。也就是说,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可以连接第一、第二级封装极台11、4,也可以连接第一、第三级封装极台11、5,还可以连接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4、5,以此通过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可使多个所述LED芯片2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达到可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11、4、5中的任意两个通电,以点亮与之连接的LED芯片2,即可实现调节某些LED芯片发光或者控制某些LED芯片熄灭的目的,特别是安装不同颜色的LED芯片时,可控制点亮不同颜色的LED芯片,达到控制发光颜色,满足不同的发光要求,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支架1下端成型有作为第一导电极的螺纹段12,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4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5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41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其相对螺纹段12、第一导接探针41及第二导接探针51同轴安装而言,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起来也更加方便,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所述螺纹段12用于与外界灯头或灯座连接,并形成电性导通,且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第二导接探针51也是与灯头或灯座电性连接。
具体而言,结合图1-4所示,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的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一通孔10,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一通孔10,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或者是,结合图5、6所示,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且相互并列的第三通孔101和第四通孔102;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三通孔101,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四通孔102,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所述第一绝缘垫61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所述支架1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62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此装配方式可保证所述支架1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第三级封装极台5之间结构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
所述支架1外侧成型有定位缺口,以此在注塑成型上述第一绝缘垫61、第二绝缘垫62时,可通过治具与定位缺口对接定位,以定位支架1,防止支架1转动或移动,保证第一绝缘垫61、第二绝缘垫62的注塑质量。
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第三级封装极台5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所述第一级封装极台11及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端部分、第三级封装极台5上端部分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以此可在一个边安装至少一个LED芯片,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5顶部安装有至少一个LED芯片,以此达到全方位发光。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封装极台11及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端部分、第三级封装极台5上端部分的横截面均为十边形。
本实用新型将LED芯片2安装于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四周及顶部,以此可使本实用新型实现全方位发光。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可使多个所述LED芯片2串联连接和/或并联连接,达到可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11、4、5中的任意两个通电,以点亮与之连接的LED芯片2,即可实现调节某些LED芯片发光或者控制某些LED芯片熄灭的目的,特别是安装不同颜色的LED芯片时,可控制点亮不同颜色的LED芯片,达到控制发光颜色,满足不同的发光要求,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导接探针41及第二导接探针51均穿过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且该第一导接探针41及第二导接探针51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其相对螺纹段12、第一导接探针41及第二导接探针51同轴安装而言,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起来也更加方便,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再者,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照明灯具中,相对目前的LED灯具,其具有体积小,照明方位广、安装方便诸多优点。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包括:支架(1)、若干安装于支架(1)上的LED芯片(2)以及用于将LED芯片(2)封装于支架(1)上的树脂(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相互绝缘并用于导通LED芯片(2)的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所述LED芯片(2)安装于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四周及顶部,该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包括有成型于支架(1)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11)以及依次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级封装极台(4)和第三级封装极台(5),所述支架(1)下端成型有作为第一导电极的螺纹段(12),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4)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5)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41)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二级封装极台(11、4),或者是,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一、第三级封装极台(11、5),或者是,所述LED芯片(2)的第一、第二电极分别导接第二、第三级封装极台(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的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一通孔(10),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一通孔(10),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且相互并列的第三通孔(101)和第四通孔(102);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三通孔(101),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四通孔(102),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垫(61)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所述支架(1)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62)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外侧成型有定位缺口;若干LED芯片(2)至少包含有两个不同颜色的LED芯片(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第三级封装极台(5)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所述第一级封装极台(11)及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端部分、第三级封装极台(5)上端部分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7.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相互绝缘并用于导通LED芯片(2)的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该多级封装极台结构(100)包括有成型于支架(1)上端的第一级封装极台(11)以及依次层叠于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并且相互绝缘的第二级封装极台(4)和第三级封装极台(5),所述支架(1)下端成型有作为第一导电极的螺纹段(12),所述第二级封装极台(4)下端的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所述第三级封装极台(5)下端的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螺纹段(12)伸出于该螺纹段(12)下端外,并与第一导接探针(41)并列分布,形成错位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的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一通孔(10),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一通孔(10),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沿第一级封装极台(11)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贯穿螺纹段(12)下端面且相互并列的第三通孔(101)和第四通孔(102);所述第一导接探针(41)穿过该第三通孔(101),且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支架(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垫(61)绝缘;该第二级封装极台(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导接探针(5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40)及第四通孔(102),且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垫(62)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垫(61)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二级封装极台(4)与所述支架(1)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垫(62)通过注塑方式一体固定于第三级封装极台(5)与第二级封装极台(4)及支架(1)之间。
CN201820086913.3U 2018-01-17 2018-01-17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Active CN207661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6913.3U CN207661454U (zh) 2018-01-17 2018-01-17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86913.3U CN207661454U (zh) 2018-01-17 2018-01-17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1454U true CN207661454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5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86913.3U Active CN207661454U (zh) 2018-01-17 2018-01-17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14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8337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王进 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8337A1 (zh) * 2018-01-31 2019-08-08 王进 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8631Y (zh) 结构改良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CN101769455A (zh) 一种采用整体荧光转换技术的led灯泡
CN107859890A (zh) 一种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N207661454U (zh) 改良型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N201502884U (zh) 一种全方位发光led灯
CN201555069U (zh) 高效散热型led灯具
CN207555233U (zh) 一种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N202118576U (zh) 一种均匀发光的高亮度led灯泡
CN202056570U (zh) 一种带透镜的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
CN101707197B (zh) 全方位发光led器件
CN207781639U (zh) 全方位发光led光源
CN201827845U (zh) 改进型led灯支架
CN101571243A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2075Y (zh) 一种高节能高亮度的led日光灯
CN201535450U (zh) 一种适合照明的大功率led灯
CN102612226A (zh) 带驱动器的led节能灯
CN208457773U (zh) 一种led光源结构
CN201498514U (zh) 全方位发光led器件
CN208397718U (zh) 一种led贴装型led光源结构
CN204792912U (zh) 大功率仿流明光源封装结构
WO2019148337A1 (zh) 多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及其支架
CN207555252U (zh) 二极型全方位发光led光源
CN219243370U (zh) Led灯丝及灯丝灯
CN209146750U (zh) 一种精简led灯珠
CN206572231U (zh) 一种超高亮360°发光led管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