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5505U -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5505U
CN207535505U CN201721275309.7U CN201721275309U CN207535505U CN 207535505 U CN207535505 U CN 207535505U CN 201721275309 U CN201721275309 U CN 201721275309U CN 207535505 U CN207535505 U CN 207535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efilling
black
opening
hou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53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刑部吉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53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5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5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55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墨瓶包括墨瓶本体和供墨部,供墨部包括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墨容纳单元包括多个墨容纳部以及框架部,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和注墨部,注墨部设置于储墨本体并且具有注墨开口,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和多个开口部,多个开口部布置成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满足:D≥L1+L2,其中,L1和L2分别为向相邻的注墨开口注入对应颜色的墨水的一对墨瓶的最大外周半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使得在相邻的注墨开口上能够同时***一对墨瓶,从而可提高注墨效率。

Description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一侧的墨容纳单元20。
打印机本体10在内部可以容纳有记录头等构件。墨容纳单元20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0的某一侧(例如,图1所示的靠右端的前侧位置),并且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0的墨水。
墨容纳单元20包括多个墨容纳部21、覆盖多个墨容纳部21的框架部25和覆盖框架部25的盖体部26。
如图中所示,墨容纳单元20包括容纳具有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墨水的五个墨容纳部21。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3,从墨容纳单元20的前面(从前向后)看时,墨容纳单元20依次设置有容纳有黑色的墨水的墨容纳部21和用于分别容纳四种彩色墨水的四个墨容纳部21。
如图3所示,每个墨容纳部21包括用于储存墨水的储墨本体211、以及设置于储墨本体211的顶部并且具有与储墨本体211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212a的注墨部212。
框架部25用于固定多个墨容纳部21并作为其外部包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部25大致呈立方体,并且在顶表面具有多个开口部252。每个墨容纳部21的注墨部212处于对应的开口部252中并从该开口部252中向上延伸。继续参考图3,框架部25还包括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部25的顶表面的多个塞盖部253。每个塞盖部253用于密封对应的注墨开口212a,以防止墨容纳部21中的墨水蒸发或泄漏。塞盖部253各自在密封相应的注墨开口212a的第一关闭位置(未示出)和露出相应的注墨开口212a的第一打开位置P32(图3)之间绕第一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部25。
盖体部26构造为围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枢转轴线AX2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部25。盖体部26能够在第二关闭位置P21(图1)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图3)之间相对于框架部25枢转。当塞盖部253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位于关闭位置的盖体部26能够覆盖整个框架部25,而当塞盖部253位于第一打开位置P32时,位于最大打开位置的盖体部26使各个注墨开口212a露出。
现请转到图2,其示出了现有的墨瓶6。墨瓶6包括容纳墨水的墨瓶本体61以及位于墨瓶本体61顶部的供墨部62。供墨部62包括与墨瓶本体61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62a。
当注墨时,墨瓶6可被倒立并插接于注墨部212。此时,由于墨容纳部的注墨开口212a通过隔膜被分为两部分,即排气部分和注液部分。通过气液置换,墨瓶本体61中的墨水可通过注墨开口212a的注液部分自动流入储墨本体211,同时,与之相对应地,墨容纳部21的储墨本体21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部分自动排出至墨瓶本体61中,直至注入储墨本体211的墨水达到最大储墨量。此时气液置换停止,注墨停止,用户可以将墨瓶6拿开。
同时,为了避免混色,参见图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供墨部62具有围绕供墨开口62a设置的第一接合部62b。开口部252在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接合部62b配合的第二接合部252a。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过提供数量、尺寸、形状和/或位置不同的第一接合部62b和第二接合部252a,使得对于每种颜色的墨水而言,第一接合部62b和第二接合部252a彼此以特定的方式配合,这样的特定方式区别于用于其他颜色的墨水的第一接合部62b和第二接合部252a的配合方式。由此,每种颜色的墨瓶6与相应的墨容纳部一一对应,以防止因为墨瓶6的供墨部62被不期望地***到错误的供墨容纳部21中而注入错误颜色的墨水。
然而,通常这个注墨过程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现有的墨瓶6多为圆形构造,相邻的两个注墨开口212a之间的距离无法同时容纳两个墨瓶6。因此使用者无法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墨瓶6进行注墨。使用者需要依次支撑多个墨瓶6,以完成每个墨容纳部21的注墨操作。这样的使用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墨瓶6的操作方式,效率较低,不能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对手部的操作稳定性较差的用户而言,特别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墨容纳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墨瓶的墨水,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瓶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瓶本体和供墨部,所述供墨部包括与所述墨瓶本体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多个墨容纳部和框架部。其中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以及注墨部,所述注墨部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注墨部,在注墨时,所述墨瓶的所述供墨部沿插接方向插接于所述注墨部,使得所述墨瓶的墨水通过所述供墨开口和所述注墨开口注入所述储墨本体。所述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容纳所述储墨本体;多个开口部,所述多个开口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每个所述开口部分别与所述注墨部对齐并且露出所述注墨开口,每个所述开口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配合的第二接合部,并且在所述顶面的投影中,各个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开口部内的形状彼此不完全重合,其中,所述多个开口部布置成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式:
D≥L1+L2,
其中,L1和L2分别为向所述相邻的注墨开口注入对应颜色的墨水的一对墨瓶的最大外周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通过将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设置为满足上述公式,可以使得两个墨瓶能同时***相邻的两个开口部,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在进行注墨操作时同时给相邻的开口部中的注墨开口进行注墨。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多个墨容纳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并且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该方案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墨容纳单元的长度,从而使墨容纳单元的结构更紧凑。
可选地,所述连线形成锯齿形。该方案通过使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形成锯齿形,可以使注墨开口的排布更规整,并且可以使墨容纳单元的结构更紧凑。
可选地,所述相邻的多个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该方案可以进一步使墨容纳单元的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多个开口部布置使得所有的成对的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满足上述关系式。该方案通过使所有的成对的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均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使得所有的墨瓶能同时***到对应的开口部中,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同时对所有的墨容纳部进行注墨操作。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墨容纳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通过将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设置为满足上述公式,可以使得两个墨瓶能同时***相邻的两个开口部,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在进行注墨操作时同时给相邻的开口部中的注墨开口进行注墨。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其中,盖体部位于关闭位置;
图2为现有的一种墨瓶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示出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盖体部位于打开位置;
图4为图1示出的喷墨打印机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盖体部位于打开位置;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瓶的立体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注墨开口和墨瓶之间的尺寸关系的示意图;以及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0:喷墨打印机 253/1253:塞盖部
10/110:打印机本体 1254:顶面
20/120:墨容纳单元 26/126:盖体部
21/121:墨容纳部 252a/1252a:第二接合部
211/1211:储墨本体 6/16:墨瓶
212/1212:注墨部 61/161:储墨本体
212a/1212a:注墨开口 62/162:供墨部
25/125:框架部 62a/162a:供墨开口
251/1251:框架本体 62b/162b:第一接合部
252/1252: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以及喷墨打印机,墨容纳单元120用于喷墨打印机10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100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如图5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包括打印机本体110和墨容纳单元120。
打印机本体110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打印机本体11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提供记录介质的供纸部、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部(未示出)等。打印机本体110中可以设置有例如由多个喷嘴形成的记录头,以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
墨容纳单元1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10的右端并且从打印机本体110的前侧向前延伸。当然,可以理解,在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120也可以相对于打印机本体110以其他朝向或方位设置。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120可以固定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0,也可以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0。
墨容纳单元120包括墨容纳部121、覆盖墨容纳部121的框架部125以及与框架部125可枢转地连接的盖体部126。
在本实用新型中,墨容纳单元120包括五个墨容纳部121,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0的墨水。五个墨容纳部121可以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框架部125的内部空间中。这五个墨容纳部121可以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CMYK)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也可以用于容纳相同颜色(例如黑色)的墨水。当然,也可以在墨容纳单元120的内部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121,并相应地使用六种、八种、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
如图6所示,每个墨容纳部121包括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0的墨水的储墨本体1211。墨容纳部121还各自包括构造为向上延伸的注墨部1212,注墨部1212具有与墨容纳部121的储墨本体1211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1212a,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注墨开口1212a将墨水注入至储墨本体1211的内部。
框架部125大致呈立方体,且包括框架本体1251,框架本体1251用于容纳五个墨容纳部121并作为其外部包装。框架部125其顶面设置有多个开口部1252。如图5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部125的顶面具有五个开口部1252。每个墨容纳部121的注墨部1212处于对应的开口部1252中并从该开口部1252中向上延伸。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瓶16。墨瓶16包括容纳墨水的墨瓶本体161以及位于墨瓶本体161顶部的供墨部162。供墨部162包括与墨瓶本体161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162a。
当注墨时,墨瓶6可被倒立并插接于注墨开口1212a中。此时,由于墨容纳部的注墨开口1212a通过隔膜被分为两部分,即排气部分和注液部分。通过气液置换,墨瓶本体161中的墨水可通过注墨开口1212a的注液部分自动流入储墨本体1211,同时,与之相对应地,墨容纳部121的储墨本体121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部分自动排出至墨瓶本体161中,直至注入储墨本体1211的墨水达到最大储墨量。此时气液置换停止,注墨停止,用户可以将墨瓶16拿开。
为了避免混色,参见图7,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供墨部162具有围绕供墨开口162a设置的第一接合部162b。如图9所示,框架部125的开口部1252在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接合部162b配合的第二接合部1252a。在框架本体1251的顶面1254的投影中,各个第二接合部1252a在开口部1252内的形状彼此不完全重合,以此方式,使得对于每种颜色的墨水而言,第一接合部162b和第二接合部1252a彼此以特定的方式配合,这样的特定方式区别于用于其他颜色的墨水的第一接合部162b和第二接合部1252a的配合方式。由此,每种颜色的墨瓶16与相应的墨容纳部121一一对应,以防止因为墨瓶16的供墨部162被不期望地***到错误的开口部1252中而注入错误颜色的墨水。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的墨瓶和注墨开口满足如下尺寸关系:
D≥L1+L2,…(1)
其中,D为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
L1和L2分别为向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注入对应颜色的墨水的一对墨瓶16的最大外周半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将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设置为满足上述公式,可以使得两个墨瓶16能同时***相邻的两个开口部1252中,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在进行注墨操作时同时给相邻的开口部1252中的注墨开口1212a进行注墨。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使得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满足上述关系式,也可以使多对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满足上述关系式。
优选地,多个开口部1252布置使得所有的成对的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均满足上述关系式。该方案可以使得所有的墨瓶16能同时***到对应的开口部1252中,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如图5和图9所示,多个开口部1252沿多个墨容纳部121的排列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即墨容纳单元120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在框架本体1251的顶面1254,并且任意沿多个墨容纳部的排列方向相邻的两个开口部1252的中心的连线与多个墨容纳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由此所有相邻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的连线可形成为近似W形或者V形的中心连线形状。进一步优选地,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该中心连线形状为W形,即锯齿形。与相邻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方式相比,在该方案中,相邻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均交错开布置,因此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墨容纳单元12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墨容纳单元120的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可选地,相邻的多个开口部1250在多个墨容纳部121的排列方向(即墨容纳单元120的左右方向)和/或与排列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该方案可以进一步使墨容纳单元120的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120通过将相邻的注墨开口1212a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设置为满足上述公式,可以使得两个墨瓶16能同时***相邻的两个开口部1252,从而能够方便用户在进行注墨操作时同时给相邻的开口部1252中的注墨开口1212a进行注墨。这样会缩短使用者进行注墨操作的时间,提高注墨效率,从而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上述的墨容纳单元。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墨容纳单元,用于喷墨打印机,并用于接收来自墨瓶的墨水,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瓶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瓶本体和供墨部,所述供墨部包括与所述墨瓶本体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
多个墨容纳部,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
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以及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在注墨时,所述墨瓶的所述供墨部沿插接方向插接于所述注墨部,使得所述墨瓶的墨水通过所述供墨开口和所述注墨开口注入所述储墨本体;
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容纳所述储墨本体;
多个开口部,所述多个开口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所述开口部分别与所述注墨部对齐并且露出所述注墨开口,每个所述开口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配合的第二接合部,并且在所述顶面的投影中,各个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开口部内的形状彼此不完全重合,
其中,所述多个开口部布置成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满足如下关系式:
D≥L1+L2,…(1)
其中,L1和L2分别为向所述相邻的注墨开口注入对应颜色的墨水的一对墨瓶的最大外周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墨容纳部沿第一方向排列,并且所述至少一对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形成锯齿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多个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或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墨容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口部布置使得所有的成对的相邻的注墨开口的中心之间的水平最短距离D满足所述关系式。
6.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墨容纳单元。
CN201721275309.7U 2017-09-29 2017-09-29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5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5309.7U CN207535505U (zh) 2017-09-29 2017-09-29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5309.7U CN207535505U (zh) 2017-09-29 2017-09-29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5505U true CN207535505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0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530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5505U (zh) 2017-09-29 2017-09-29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5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8098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CN202293663U (zh) 液体容纳容器、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
US6257713B1 (en) Device for refilling color inks in an ink-jet printer
CN20438282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墨水补充容器
CN107839346A (zh) 打印成分容纳单元、打印机、墨水瓶及墨水填充方法
JP202311527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CN204382811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KR20120006662U (ko) 캡, 액체 수용 용기 및 액체 분사 시스템
CN207535505U (zh)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JP2000153619A (ja) プリンタ並びにそ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07359885U (zh) 喷墨打印机
JPS6315752A (ja) カラ−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カ−トリツジ機構
CN207535498U (zh)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7535507U (zh) 墨供应***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7359886U (zh)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6357816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3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6367287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5130643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6357813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6367285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7207427U (zh) 墨容纳部、墨容纳单元及喷墨打印机
US20240123734A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204382810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28U (zh) 喷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