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9665U - 低碳木屋 - Google Patents

低碳木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9665U
CN207079665U CN201720672054.1U CN201720672054U CN207079665U CN 207079665 U CN207079665 U CN 207079665U CN 201720672054 U CN201720672054 U CN 201720672054U CN 207079665 U CN207079665 U CN 207079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log cabin
outlet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20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昌晓
吴建荣
董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dustrial Garden Wooden Hou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dustrial Garden Wooden Hou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dustrial Garden Wooden Hou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dustrial Garden Wooden Hou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720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9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9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9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碳木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木屋本体及设置在木屋本体顶部边沿上的天沟,所述天沟上连接有泄水管道,所述泄水管道背离天沟的端部连通有蓄水箱,所述泄水管道靠近蓄水箱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水流出管一,所述水流出管一连通用水设备。将雨水收集用于用水设备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净水资源的使用具备环保性。

Description

低碳木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质房屋,特别涉及一种低碳木屋。
背景技术
木屋是世界性的休闲、家具主流产品,其设计建造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水平;一般使用纹路美观,色泽柔和的松木建造,其特点冬暖夏凉,保温隔热。根据木材的特有性能,可以达到长寿功效。
公告号为CN2055580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屋屋顶泄水结构,包括天沟,所述天沟包括有沟槽,泄水管道,防堵塞装置,控制装置和提醒装置,所述沟槽固定在房屋的封檐板上,泄水管道一端与所述沟槽的槽口相连,另一端与墙体平行,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防堵塞装置设置在槽口处,防止所述槽口堵塞,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沟槽外部与所述防堵塞装置相连,控制防堵塞装置运行,所述提醒装置设置在所述沟槽外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提醒装置运行。
该木屋结构在设计时主要是用于将屋顶的水排出,设置的泄水管道是直接将屋顶的水引导到地面通过下水管道输送走,经下水管道直接排走的水未加以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木屋,该低碳木屋的设置能够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具备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低碳木屋,包括木屋本体及设置在木屋本体顶部且靠近顶部下边沿处的天沟,所述天沟上连接有泄水管道,所述泄水管道背离天沟的端部连通有蓄水箱,所述泄水管道靠近蓄水箱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水流出管一,所述水流出管一连通用水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木屋的顶部的雨水收集后首先经过滤装置加以过滤除去其中的杂质,然后将除杂后的雨水应用于用水设备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淡水资源的使用,具备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除杂部,所述除杂部设置为安装在泄水管道上的除杂池,所述除杂池上设置有第一水流进管和第一水流出管,所述第一水流出管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杂部与蓄水箱间设置有雨水弃流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泄水管道上的水经过第一水流进管进入至除杂池中,在除杂池中后经第一水流出管排出至雨水弃流部,在第一出水管处设置的过滤网能够初步过滤掉雨水中含有的比较大的杂质,减少雨水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水管道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杂池底部设置有收集滤框,所述除杂池的上端设置有供收集滤框通过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滤框能够将经过滤网过滤后的杂质收至收集滤框中,在收集滤框中收集较多杂质时,通过开口将收集滤框拿出,倾倒出收集滤框中的杂质后继续放入除杂池中继续收集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弃流部包括有安装在泄水管道上的排污井,所述排污井上设置有第二水流进管、第二水流出管和废液出管,所述排污井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二水流进管、第二水流出管位于隔板上方,所述废液出管位于隔板下方且管径比第二水流进管小,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弃流孔,隔板上方设置有第一浮球,隔板下方设置有封闭弃流孔且与第一浮球连接的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的体积小于第一浮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除杂部的雨水到达雨水弃流部排出开始下雨时的雨水,开始下雨时雨水中含有较多的尘埃颗粒,所以经过雨水弃流部将含杂质较多的雨水排出,雨水经过第一水流进管后在隔板上集中,隔板上方液位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浮球会逐渐浮起,浮起的过程中水流会经过弃流孔进入至隔板下方,隔板下方的雨水会经过废液出管排出,由于废液出管的管径小于第二水流进管的管径,所以隔板下方的液位会逐渐上升,待液面上时能够直至第二浮球封闭弃流孔,弃流孔封闭隔板上方的液位会逐渐上升,上升的液位逐渐高于第二水流出管时雨水经过第二水流出管排出至蓄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包括有箱盖且箱盖上方设置有园林绿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上方设置的园林绿地一方面绿化环境,另一方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将蓄水箱分隔为第一沉淀腔和储水腔的第一隔板,所述储水腔中设置有将储水腔分隔为第二沉淀腔和净水腔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箱盖连接且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第二隔板固定于蓄水箱底部且与箱盖间留有缝隙,雨水依次流经第一沉淀腔、第二沉淀腔和净水腔,所述净水腔侧壁靠近第二隔板2/3~3/4高度上连通有水流出管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进入蓄水向中时进入至第一沉淀腔中,由于第一隔板的底端与蓄水箱的底部间留有间隙,则进入至第一沉淀腔的雨水会流至第二沉淀腔中,雨水会在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中初步沉淀,当第一沉淀腔和第二沉淀腔中液面逐渐升高直至超过第二隔板上端时,第二沉淀腔靠近上方的澄清雨水就会溢流至净水腔中,在净水腔中进一步的沉淀,由于流出管设置在净水腔侧壁靠近第二隔板2/3~3/4的高度,则经过流出管流出的水中杂质较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水腔内连接有贯穿箱盖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背离蓄水箱的端部连接有检测池,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加压泵和第一单向阀,所述检测池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安装有PH检测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池的设置用于对雨水的PH进行检测,若在使用时雨水酸性过大可能会腐蚀到用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池内设置有将检测池分隔为检测腔和混料腔的分隔板且导水管与检测腔连通,PH检测器设置在检测腔的上方,所述混料腔上设置有与净水腔连通的导药管,所述导药管上连接有第二加压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连通检测腔与混料腔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供雨水由检测腔到达混料腔的第三单向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将检测池分隔为检测腔和净水腔,检测腔中进行雨水PH的检测,当雨水在过酸时可以向混料腔中加入调节剂,并且利用检测腔中的雨水进行稀释,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若雨水酸碱度正常时,雨水由检测腔进入至混料腔后再输送至净水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流出管一上安装有过滤箱且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活性碳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依次经活性碳过滤网后经出水管排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中的雨水在过滤箱中进行过滤,活性碳过滤网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固体杂质,经过过滤箱过滤后输送至用水设备的水质优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屋本体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且与用电设备连接,则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具备环保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将雨水收集用于用水设备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净水资源的使用具备环保性;
2、雨水收集过程中经过除杂、初期雨水弃流、沉淀和过滤能够使得水质更加纯净;
3、木屋本体顶部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减少了电能的利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图,旨在表示蓄水箱与过滤箱的连接关系;
图4为实施例的雨水弃流部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为除杂部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的基布剖视结构图,旨在表示蓄水箱与检测池的连接结构;
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旨在表示检测池的结构。
附图标记:1、木屋本体;11、天沟;111、泄水管道;2、蓄水箱;21、水流出管一;22、第一隔板;221、第一沉淀腔;222、储水腔;23、第二隔板;231、第二沉淀腔;232、净水腔;24、箱盖;3、过滤装置;31、除杂部;311、除杂池;3111、第一水流进管;3112、第一水流出管;3113、过滤网;3114、收集滤框;3115、开口;32、雨水弃流部;321、排污井;3211、第二水流进管;3212、第二水流出管;3213、废液出管;3214、隔板;3215、弃流孔;3216、第一浮球;3217、第二浮球;4、用水设备;5、园林绿地;6、检测池;61、导水管;611、第一加压泵;612、第一单向阀;62、PH检测器;63、盖板;64、分隔板;641、检测腔;642、混料腔;65、导药管;651、第二加压泵;652、第二单向阀;66、连接管;661、第三单向阀;7、过滤箱;71、活性碳过滤网;72、进水管;73、出水管;8、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低碳木屋,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木屋本体1及设置在木屋本体1顶部靠近边沿的天沟11,天沟11设置在木屋本体1顶部的前后两侧边沿上,在天沟11上连接有泄水管道111,泄水管道111背离天沟11的端部连通有蓄水箱2,在泄水管道111靠近蓄水箱2的一端依次设置有除杂部31和雨水弃流部32,在蓄水箱2上设置有水流出管一21,水流出管一21连通有用水设备4,用水设备4可以是马桶、水池,也可以用于绿化灌溉。
当雨天时,雨水落在木屋本体1的顶部,雨水会沿着木屋本体1滑落至天沟11中,然后沿着泄水管道111流经除杂部31时除去大的杂质,然后在经过雨水弃流部32除去开始下雨时杂质含量较高的雨水,待***一端时间后较为纯净的水会进入至蓄水箱2,蓄水箱2中的水输送至用水设备4加以应用。
如图3和5所示,除杂部31包括有安装在泄水管道111上的除杂池311,除杂池311上设置有第一水流进管3111和第一水流出管3112,除杂池311中第一水流出管3112的端部设置有过滤网3113,在除杂池311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滤框3114,除杂池311的上方设置有收集滤框3114经的开口3115,在开口3115处可以设置封闭开口3115的盖板63,在收集滤框3114上边缘设置把手(图中未示出)。
当雨水经泄水管道111经第一水流进管3111进入到除杂池311中经过滤网3113从第一水流出管3112排出,而在除杂池311中的杂质会有部分停留在收集滤框3114中,当杂质收集较多时借助辅助工具将收集滤框3114从开口3115处提出,将收集滤框3114中的杂质倒出,然后在将收集滤框3114沿开口3115处放进除杂池311中继续收集杂质。
如图3和4所示,雨水弃流部32包括有安装在泄水管道111上的排污井321,排污井321上设置有第二水流进管3211、第二水流出管3212和废液出管3213,在第一水流进管3111、第二水流出管3212的下方设置有隔板3214,废液出管3213设置在隔板3214下方,隔板3214上开设有弃流孔3215,隔板3214上方设置有第一浮球3216,隔板3214下方设置有第二浮球3217,第一浮球3216与第二浮球3217通过伸缩杆连接,其中第二浮球3217的体积小于第一浮球3216,废液出管3213的管径比第二水流进管3211的管径小。
当经过除杂部31的雨水从第一水流出管3112排出后经泄水管道111输送经第二水流进管3211进入至排污井321,在隔板3214上会逐渐汇集,第一浮球3216就会向上漂浮且弃流孔3215打开,隔板3214上方的水会进入至隔板3214的下方且经过废液出管3213排出,由于废液出管3213的管径小于第二水流进管3211,则水会在隔板3214的下方积聚, 积聚的过程中隔板3214下方液位上升,逐渐上升直至第二浮球3217封闭弃流孔3215,则隔板3214上方的雨水不会流至隔板3214下方,同时第一浮球3216也会逐渐上升牵引第二浮球3217封闭弃流孔3215。则隔板3214上方的雨水就会经过第二水流出管3212排出至蓄水箱2中。
如图3所示,在蓄水箱2上方设置有箱盖24,箱盖24上方设置有园林绿地5,而在箱盖24靠近蓄水箱2内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将蓄水箱2分隔为第一沉淀腔221和储水腔222的第一隔板22,储水腔222的底部设置有将储水腔222分隔为第二沉淀腔231和净水腔232的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2与箱盖24连接且与蓄水箱2底部留有间隙,第二隔板23固定于蓄水箱2底部且与箱盖24间留有缝隙,净水腔232侧壁位于第二隔板232/3~3/4的高度上连通水流出管一21,水流出管一21上安装有过滤箱7。
经过雨水弃流部32的雨水经过泄水管道111输送至蓄水箱2中,在第一沉淀腔221和第二沉淀腔231中初步沉淀靠近上层的雨水为杂质较少的澄清液,当第一沉淀腔221和第二沉淀腔231的液面高于第二隔板23的高度时,第二沉淀腔231上方澄清液会进入至净水腔232中,然后净水腔232上的水流出管一21设置的高度在第二隔板23高度的2/3~3/4处,则净水腔232靠近上方的较为清澈的液体会到达过滤箱7。
如图3所示,过滤箱7上设置有进水管72和出水管73,在过滤箱7内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活性碳过滤网71,雨水有进水管72进入,经过多重过滤网3113吸附色素和杂质后经过出水管73输送至用水设备4。
如图6和7所示,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雨水可能会呈酸性,酸性的雨水使用时会腐蚀使用设备,所以在净水腔232内连接有贯穿箱盖24的导水管61,导水管61背离蓄水箱2的端部连接有检测池6,检测池6上设置有盖板63,盖板63上安装有PH检测器62,在检测池6内设置有将检测池6分隔为检测腔641和混料腔642的分隔板64,PH检测器62的检测探头容置于检测腔641中,混料腔642上设置有与净水腔232连通的导药管65,分隔板64上设置有连通检测腔641和混料腔642的连接管66,连接管66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661,导水管6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12和第一加压泵611,导药管65上设置有第二加压泵651和第二单向阀652。
在第一加压泵611的作用下净水腔232中的水会进入至检测腔641中检测PH,当检测结果合格时,检测腔641中的水会经过连接管66输送至混料腔642中后经导药管65输送至净水腔232中排出至过滤箱7,而当检测结果不合格时,检测腔641中的水会经过连接管66输送至混料腔642,在混料腔642中加入PH调节剂并溶解,PH调节剂逐渐滴加至净水腔232中,对净水腔232中的水质进行调节,调节后的雨水输送至过滤箱7中继续过滤后用于用水设备4,减少了酸性雨水对用水设备4的腐蚀。
如图1和2所示,在木屋本体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8,太阳能电池板8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电连接,用电设备可以时风扇、电灯。太阳能电池板8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对电能的消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低碳木屋,包括木屋本体(1)及设置在木屋本体(1)顶部且靠近顶部下边沿处的天沟(11),所述天沟(11)上连接有泄水管道(111),其特征是:所述泄水管道(111)背离天沟(11)的端部连通有蓄水箱(2),所述泄水管道(111)靠近蓄水箱(2)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3),所述蓄水箱(2)上设置有水流出管一(21),所述水流出管一(21)连通用水设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有除杂部(31),所述除杂部(31)设置为安装在泄水管道(111)上的除杂池(311),所述除杂池(311)上设置有第一水流进管(3111)和第一水流出管(3112),所述第一水流出管(3112)处设置有过滤网(3113),所述除杂部(31)与蓄水箱(2)间设置有雨水弃流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除杂池(311)底部设置有收集滤框(3114),所述除杂池(311)的上端设置有供收集滤框(3114)通过的开口(3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雨水弃流部(32)包括有安装在泄水管道(111)上的排污井(321),所述排污井(321)上设置有第二水流进管(3211)、第二水流出管(3212)和废液出管(3213),所述排污井(321)内设置有隔板(3214),所述第二水流进管(3211)、第二水流出管(3212)位于隔板(3214)上方,所述废液出管(3213)位于隔板(3214)下方且管径比第二水流进管(3211)小,所述隔板(3214)上开设有弃流孔(3215),隔板(3214)上方设置有第一浮球(3216),隔板(3214)下方设置有封闭弃流孔(3215)且与第一浮球(3216)连接的第二浮球(3217),所述第二浮球(3217)的体积小于第一浮球(3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蓄水箱(2)包括有箱盖(24)且箱盖(24)上方设置有园林绿地(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蓄水箱(2)内设置有将蓄水箱(2)分隔为第一沉淀腔(221)和储水腔(222)的第一隔板(22),所述储水腔(222)中设置有将储水腔(222)分隔为第二沉淀腔(231)和净水腔(232)的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2)与箱盖(24)连接且与蓄水箱(2)底部留有间隙,第二隔板(23)固定于蓄水箱(2)底部且与箱盖(24)间留有缝隙,雨水依次流经第一沉淀腔(221)、第二沉淀腔(231)和净水腔(232),所述净水腔(232)侧壁靠近第二隔板(23)2/3~3/4高度上连通有水流出管一(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净水腔(232)内连接有贯穿箱盖(24)的导水管(61),所述导水管(61)背离蓄水箱(2)的端部连接有检测池(6),所述导水管(61)上设置有第一加压泵(611)和第一单向阀(612),所述检测池(6)上设置有盖板(63),所述盖板(63)上安装有PH检测器(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检测池(6)内设置有将检测池(6)分隔为检测腔(641)和混料腔(642)的分隔板(64)且导水管(61)与检测腔(641)连通,PH检测器(62)设置在检测腔(641)的上方,所述混料腔(642)上设置有与净水腔(232)连通的导药管(65),所述导药管(65)上连接有第二加压泵(651)和第二单向阀(652),所述分隔板(64)上设置有连通检测腔(641)与混料腔(642)的连接管(66),所述连接管(66)上连接有供雨水由检测腔(641)到达混料腔(642)的第三单向阀(66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水流出管一(21)上安装有过滤箱(7)且所述过滤箱(7)内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活性碳过滤网(71),所述过滤箱(7)上设置有进水管(72)和出水管(73),所述进水管(72)的进水依次经活性碳过滤网(71)后经出水管(73)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木屋,其特征是:所述木屋本体(1)的顶部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CN201720672054.1U 2017-06-09 2017-06-09 低碳木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9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2054.1U CN207079665U (zh) 2017-06-09 2017-06-09 低碳木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2054.1U CN207079665U (zh) 2017-06-09 2017-06-09 低碳木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9665U true CN207079665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2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20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9665U (zh) 2017-06-09 2017-06-09 低碳木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9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537A (zh) * 2021-02-26 2021-06-29 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537A (zh) * 2021-02-26 2021-06-29 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317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
KR101056650B1 (ko) 건축물 지붕을 이용한 빗물 집수 종합처리장치
CN206784757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7959471U (zh) 一种园林绿化雨水蓄水灌溉装置
CN202017224U (zh) 分流式屋面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CN206512824U (zh) 雨水自动分流弃流装置
CN202030616U (zh)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4530842U (zh) 雨水收集***
CN104631547A (zh) 雨水收集***
CN112973272A (zh) 雨水截污过滤***及过滤方法
CN208934081U (zh) 一种海绵小区雨水利用智能管理***
CN205259259U (zh) 一种节能建筑雨水收集***
CN207079665U (zh) 低碳木屋
CN207582618U (zh) 一种泵排进水***
CN112982557A (zh)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
CN211143298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
CN2056364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
CN208293713U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下渗雨水的净化及综合利用***
CN109653333A (zh) 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
CN207176864U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
CN103215985B (zh) 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
CN113359515A (zh) 一种智能庭院***
CN210151815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0597454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CN113846740A (zh) 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