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3647U -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3647U
CN206983647U CN201720936454.9U CN201720936454U CN206983647U CN 206983647 U CN206983647 U CN 206983647U CN 201720936454 U CN201720936454 U CN 201720936454U CN 206983647 U CN206983647 U CN 206983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heel
axletree
pivot join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64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64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3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3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3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避震机构,该避震机构包括车架、悬臂支架、避震器以及车轮,所述悬臂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连接座,所述主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该避震机构能够实现较佳的避震缓冲效果,有利于提升车辆使用者乘坐时的舒适性,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背景技术
各类车辆(包括轮椅车等)都安装有轮子,很多车辆在轮子的相应位置通常都安装有避震机构。目前,很多轮椅车上的后轮都是非独立悬挂的,且通常其是在后轮和车架之间通过悬臂支架和避震弹簧的连接来形成避震机构,然而,其悬臂支架的左、右侧悬臂支部之间一般都通过中间连接杆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悬臂支架成为整体式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会使得两个后轮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导致避震缓冲效果不佳,进而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降低。而且,现有的轮椅车上的避震机构相对复杂,不利于生产制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避震机构,该避震机构能够实现较佳的避震缓冲效果,有利于提升车辆使用者乘坐时的舒适性,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生产制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悬臂支架、避震器以及车轮,所述悬臂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连接座,所述主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
可选的,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与所述车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主体支架包括三角形支架、车轴支座、第一枢接支座以及第二枢接支座,所述车轴支座、所述第一枢接支座和所述第二枢接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三个端部,且所述第一枢接支座和所述第二枢接支座分别与所述车架相枢接,所述车轴支座与所述车轮的车轴相连接,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枢接支座上。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枢接支座与所述车架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一枢接轴,将所述第二枢接支座与所述车架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和所述第二枢接轴在同一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车架包括横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纵向支臂连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所述第一枢接支座枢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所述第二枢接支座枢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支臂。
可选的,所述三角形支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车轴支座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三角形支架与所述车轴支座之间通过加强肋筋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中央位置镂空。
可选的,所述车架两侧的每一侧均安装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车轮。
可选的,所述车轮为全向轮,所述全向轮包括能够绕车轴转动的轮毂、多个支承构件以及多个与所述支承构件相对应的滚轮,各所述支承构件围绕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承构件上,且所述滚轮可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各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所述车轴正交的平面内,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将两个相邻的滚轮分别记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个端部设有凹部,所述第一滚轮的端部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凹部内,且各个滚轮的外轮廓的曲率与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圆的曲率相一致,使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均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
可选的,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所述滚轮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且所述滚轮的直径沿所述大径端至所述小径端逐渐减小,所述滚轮的大径端设有凹部,所述第一滚轮小径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滚轮大径端的凹部内。
可选的,所述全向轮还包括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一侧向限制构件以及第二侧向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限制构件,各所述支承构件均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之间,且所述支承构件、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三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内弧形面,各所述内弧形面围成一个内圆周面,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所述中间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和所述内圆周面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所述中间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和所述内圆周面所围成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避震机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悬臂支架、避震器以及车轮,所述悬臂支架的主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避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悬臂支架的连接座,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由此,当车轮受到地面震动时,该震动可通过车轮使所述主体支架发生一定的转动,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座将该震动传递给避震器,由避震器对该震动进行缓冲,而且车架上的各轮子能够通过悬臂支架实现独立悬挂,并分别由相应的避震器来缓冲振动,相互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能够实现较佳的减震缓冲效果。该避震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全向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全向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全向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构件,11、轮毂,111、外圆周面,112、中间限制构件,12、弹性构件,1201、第一弹性构件,1202、第二弹性构件,13、支承构件,131、内弧形面,14、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5、第二侧向限制构件,2、滚轮,21、大径端,211、凹部,22、小径端,201、第一轮部,202、第二轮部,2a、第一滚轮,2b、第二滚轮,3、滚动轴承,4、长螺栓,5、车架,51、横向支臂,52、第一纵向支臂,53、第二纵向支臂,6、悬臂支架,61、主体支架,611、三角形支架,612、车轴支座,613、第一枢接支座,614、第二枢接支座,615、加强肋筋,62、连接座,7、避震器,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避震机构,该避震机构包括车架5、悬臂支架6、避震器7以及车轮8,悬臂支架6包括主体支架61和连接座62,主体支架61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5,连接座62设于主体支架61上,避震器7的第一端连接于上述车架5,避震器7的第二端与连接座62相连接,车轮8安装于主体支架61。
基于以上结构,则当车轮8受到地面震动时,该震动可通过车轮8使主体支架61发生一定的转动,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座62将该震动传递给避震器7,由避震器7对该震动进行缓冲,而且,车架5上的各车轮8能够通过相应的悬臂支架6实现独立悬挂,并分别由相应的避震器7来缓冲振动,相互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能够实现较佳的减震缓冲效果。该避震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生产制造。
其中,车架5两侧的每一侧均安装有上述避震器7、悬臂支架6和车轮8。而且,本实施例的连接座62设于主体支架61与车架5之间的转动连接处,由此,更利于实现将震动传递给避震器7进行缓冲。在本实施例中,主体支架61包括三角形支架611、车轴支座612、第一枢接支座613和第二枢接支座614,该车轴支座612、第一枢接支座613和第二枢接支座614分别设置于三角形支架611的三个端部,且第一枢接支座613和第二枢接支座614分别与车架5相枢接,车轴支座612与车轮8的车轴相连接;而且,若将第一枢接支座613与车架5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一枢接轴,将第二枢接支座614与车架5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二枢接轴,该第一枢接轴和第二枢接轴在同一轴线上;由此,通过上述第一枢接支座613和第二枢接支座614能够将主体支架61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5上,通过车轴支座612可将车轮8安装于主体支架61的一侧,而主体支架61采用三角形支架611,可以确保悬臂支架6的结构稳固可靠,使悬挂支架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车架5包括横向支臂51、第一纵向支臂52和第二纵向支臂53,该第一纵向支臂52和第二纵向支臂53分别连接于横向支臂51的两侧,且第二纵向支臂53连接于横向支臂51的端部,上述第一枢接支座613枢接于第一纵向支臂52,上述第二枢接支座614枢接于横向支臂51的端部,避震器7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纵向支臂53,而且上述连接座62垂直设置于第二枢接支座614上,从而,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实现悬臂支架6、避震器7和车架5之间的安装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三角形支架611所在的平面与上述车轴支座612之间形成夹角,则便于车轮8的安装,而三角形支架611与车轴支座612之间通过加强肋筋615相连接,则有利于加强主体支架61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的三角形支架611的中央位置镂空,有利于减轻重量。
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车轮8采用全向轮,全向轮能够能够实现车辆的全方位灵活移动。该全向轮包括能够绕车轴旋转的旋转构件1以及多个安装于旋转构件1上的滚轮2,滚轮2可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自由旋转,且各滚轮2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车轴正交的平面内,滚轮2的中心轴线与旋转构件1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该滚轮2具有大径端21和小径端22,且滚轮2的直径沿所述大径端21至小径端22逐渐减小而使滚轮2形成大致圆锥台状,滚轮2的大径端21设有凹部211,将两个相邻的滚轮2分别记为第一滚轮2a和第二滚轮2b,第一滚轮2a小径端22的一部分伸入第二滚轮2b大径端21的凹部211内,且各个滚轮2的外轮廓的曲率与以上述车轴为中心的圆的曲率相一致,使各滚轮2的外轮廓均配置在以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因此,各滚轮2所围成的车轮轮廓能够实现车辆沿其直进方向移动,而滚轮2本身又能够使车辆实现与所述直进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实现车辆的全方位灵活移动。
进一步的,上述旋转构件1包括轮毂11、弹性构件12以及支承体,支承体围绕以车轴为中心的圆周设置,各滚轮2分别安装于支承体上,支承体具有内圆周面,轮毂11具有外圆周面111,上述弹性构件12夹设在支承体的内圆周面和轮毂11的外圆周面111之间,具体的:支承体包括十二个支承构件13,相应的,滚轮2数量也设为十二个,各支承构件13围绕轮毂11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滚轮2安装在相应的支承构件13上,支承构件13设有内弧形面131,各支承构件13的内弧形面131围成上述内圆周面;滚轮2包括第一轮部201和第二轮部202,该第一轮部201和第二轮部202分别安装在支承构件13的两侧。此外,旋转构件1还包括有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4和第二侧向限制构件15,各支承构件13夹设在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4和第二侧向限制构件15之间,且各支承构件13分别与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4和第二侧向限制构件15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4、支承构件13和第二侧向限制构件15三者之间通过长螺栓4固定连接;若将两个所述弹性构件12分别记为第一弹性构件1201和第二弹性构件1202,第一弹性构件1201夹设在中间限制构件112和上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14之间,第二弹性构件1202夹设在中间限制构件112和上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15之间;因此,通过设置弹性构件12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避震作用。
另外,轮毂11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滚动轴承3,以用于安装车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轮毂11的径向也即为旋转构件1的径向,上述滚轮2的“外轮廓”具体是指滚轮2在静止状态下的外侧轮廓,
当然,上述只是示意出了其中一种类型的全向轮。在本实施中,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全向轮,如图1所示的车轮8即为另一种类型的全向轮,该全向轮与上面所介绍的全向轮的不同在于,图1所示的全向轮的滚轮采用了大径滚轮和小径滚轮,且小径滚轮的端部的一部分伸入大径滚轮的端部所设置的凹部内,而且图1所示全向轮的滚轮的中心轴线为与其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并垂直。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避震机构能够实现较佳的避震缓冲效果,有利于提升车辆使用者乘坐时的舒适性,且其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生产制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避震机构适用于安装在轮椅车上,且尤其适用于装配有全向轮的轮椅车上。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悬臂支架、避震器以及车轮,所述悬臂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连接座,所述主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上,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避震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主体支架与所述车架之间的转动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包括三角形支架、车轴支座、第一枢接支座以及第二枢接支座,所述车轴支座、所述第一枢接支座和所述第二枢接支座分别设置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三个端部,且所述第一枢接支座和所述第二枢接支座分别与所述车架相枢接,所述车轴支座与所述车轮的车轴相连接,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枢接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枢接支座与所述车架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一枢接轴,将所述第二枢接支座与所述车架之间的枢接轴记为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和所述第二枢接轴在同一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横向支臂、第一纵向支臂和第二纵向支臂,所述第一纵向支臂和所述第二纵向支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纵向支臂连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所述第一枢接支座枢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臂,所述第二枢接支座枢接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所述避震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支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车轴支座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三角形支架与所述车轴支座之间通过加强肋筋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两侧的每一侧均安装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车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全向轮,所述全向轮包括能够绕车轴转动的轮毂、多个支承构件以及多个与所述支承构件相对应的滚轮,各所述支承构件围绕所述轮毂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承构件上,且所述滚轮可围绕自身中心轴线自由旋转,各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均设置在与所述车轴正交的平面内,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将两个相邻的滚轮分别记为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一个端部设有凹部,所述第一滚轮的端部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凹部内,且各个滚轮的外轮廓的曲率与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圆的曲率相一致,使各所述滚轮的外轮廓均配置在以所述车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轮毂的径向相交叉并形成锐角,所述滚轮具有大径端和小径端,且所述滚轮的直径沿所述大径端至所述小径端逐渐减小,所述滚轮的大径端设有凹部,所述第一滚轮小径端的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滚轮大径端的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还包括第一弹性构件、第二弹性构件、第一侧向限制构件以及第二侧向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限制构件,各所述支承构件均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之间,且所述支承构件、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和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三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内弧形面,各所述内弧形面围成一个内圆周面,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一侧向限制构件、所述中间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和所述内圆周面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夹设在所述第二侧向限制构件、所述中间限制构件、所述轮毂的外圆周面和所述内圆周面所围成的空间内。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避震机构。
CN201720936454.9U 2017-07-28 2017-07-28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Active CN206983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6454.9U CN206983647U (zh) 2017-07-28 2017-07-28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6454.9U CN206983647U (zh) 2017-07-28 2017-07-28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3647U true CN206983647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1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6454.9U Active CN206983647U (zh) 2017-07-28 2017-07-28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36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362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全向轮
WO2019019363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移动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362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全向轮
WO2019019363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向移动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47202A1 (en) In-wheel three-arm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CN206983647U (zh)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CN206870775U (zh) 移动平台
CN110077184A (zh)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CN207670133U (zh) 一种全向移动越障底盘
JP2008018924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KR910008158B1 (ko) 차량의 리어서스펜션
CN104890461A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7106036U (zh) 一种全向轮
CN205468384U (zh) 车辆独立前悬架装置
CN107364279A (zh) 车辆及其全向轮
CN207106028U (zh) 弹性减震构件及包含该构件的全向轮
CN207106035U (zh) 车辆及其全方位移动轮
CN105437901B (zh) 车辆独立前悬架装置
CN111746211B (zh) 一种轮毂电机悬架及其车身连接结构
CN206983610U (zh) 车辆及其全向移动轮
CN109747363B (zh) 一种全地形车的独立悬架机构
CN207403867U (zh) 电动自行车的悬架组件
JP2011079474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61073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车架摆臂结构
CN20610733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前车架结构
CN204109719U (zh) 一种控制臂总成
CN212950020U (zh) 一种配置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的高尔夫球车
CN213168276U (zh) 一种新型的转向节结构
CN209833876U (zh) 摩托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