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52771U - 肢体气囊加压带 - Google Patents

肢体气囊加压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52771U
CN206852771U CN201720077118.3U CN201720077118U CN206852771U CN 206852771 U CN206852771 U CN 206852771U CN 201720077118 U CN201720077118 U CN 201720077118U CN 206852771 U CN206852771 U CN 20685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belt
air bag
main body
belt main
li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71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燕
顾建平
葛静萍
江冰
尹媛媛
陈婷婷
李晓梅
何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00771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5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5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52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气囊加压带,包括内含气囊的加压带主体,加压带主体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具有第一粘扣面的绑带;加压带主体的外侧面设有能与第一粘扣面粘附的第二粘扣面,以及分别与气囊连通的第一、第二支管;第一支管末端与泵气源连通,第二支管末端与气压表连通;在完全未充气的状态下,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宽度占目标患者小腿长度的15‑25%,且小腿长度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点高,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患者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降低成本,且使用方便;不仅能在临床治疗LEDVT时实现良好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还能让患者感觉舒适,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

Description

肢体气囊加压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气囊加压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占40%;LEDVT中,10%因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LEDVT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使得血栓机化,常会遗留静脉功能不全,此即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是LEDVT远期并发症之一;此外,LEDVT还会导致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远期并发症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经患肢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是目前临床治疗LEDVT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治疗方式为:经患肢足背浅静脉或大隐静脉起始段穿刺***留置针,经留置针输入溶栓药物。然而,由于经足背溶栓只是将留置针穿刺于浅静脉内,若不通过加压阻断浅静脉,溶栓药物多由浅静脉回流,较少进入深静脉,影响溶栓治疗效果。因此,治疗时需要护士在患肢踝关节上或膝关节下定时、间歇使用止血带,以阻断浅静脉血流,使溶栓药物通过交通支直接进入深静脉,增加深静脉内药物浓度,更直接、更迅速作用于血栓部位,充分发挥局部灌注的疗效,促进阻塞的血管畅通。
目前,临床使用的止血带有硅胶止血带和气囊止血带。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止血带,均无法避免以下问题:(1)现有止血带均用于止血用途,而不是辅助治疗静脉血栓用途,在诸多主观因素影响下,无法直接实现仅阻断浅静脉、且并不阻断深静脉和动脉,从而降低治疗效果。(2)现有止血带不是针对不同患者的肢体周径来设计的,难免出现止血带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导致使用困难,不利于提高治疗效果。(3)由于溶栓患者数量大、且每位溶栓患者均需间隔结扎或放松止血带,临床护理工作量非常大,使护理人员不堪重负,极易因疏忽而未能及时放松止血带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引起护理差错、事故。
申请人曾于2016年1月29日申请了专利号为CN20162008906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涉及智能气囊压力带,包括充气装置、控制器、压力带、压力计、加压延时装置、泄压延时装置以及血流探测仪;充气装置的受控端与控制器连接,充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压力带内的气囊连通;充气装置具有与出气口连通的泄压阀,泄压阀的受控端与控制器连接;压力计与充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压力计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加压延时装置和泄压延时装置的受控端、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血流探测仪具有探头,血流探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采用该实用新型,护理人员可确定适合患者的加压压力,实现自动加压-泄压循环辅助治疗静脉血栓,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产生护理差错和事故的隐患。
此后,申请人继续进行更加深入地实践研究并发现,虽然上述专利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这就需要研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技术方案。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320037651.9、授权公告号CN203029220U、名称《一种疾病控制血压计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包括对接粘扣、微型夹子、袖带、内置式充气胶囊、进气导管、胶囊气泵、进气单向阀、血压表和血压感应导管。袖带是用于绑扎在手臂上的绑扎带,袖带的两端,设置有对接用的对接粘扣,袖带内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内置式充气胶囊。内置式充气胶囊对外连接设置有进气导管和血压感应导管,进气导管的末端连接设置有胶囊气泵;血压感应导管的末端连接设置有血压表。
申请人在实践研究中发现,现有简易血压计的结构通常与上述检索到的专利技术方案比较类似,但是其应用目的是测量血压,而不是在临床治疗LEDVT时阻断浅静脉血流,导致将现有血压计直接应用于临床治疗LEDVT时,会导致阻断浅静脉血流效果不佳而影响临床治疗LEDVT的效果,且还存在患者感觉不舒适,护理人员工作量依然较大等问题。亟待研制改进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肢体气囊加压带,结构简单,利于降低成本,能在临床治疗LEDVT时实现良好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肢体气囊加压带,包括内含气囊的加压带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带主体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具有第一粘扣面的绑带;所述加压带主体的外侧面设有能与第一粘扣面粘附的第二粘扣面,以及分别与气囊连通的第一、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末端与泵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支管末端与气压表连通;在完全未充气的状态下,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宽度占目标患者小腿长度的15-25%,且小腿长度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点高,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患者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
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虽然经理论逻辑推断,现有血压计应当能用于在临床治疗LEDVT时阻断浅静脉血流,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直接使用现有血压计会导致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不佳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反馈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捆绑部位不适甚至难受,护理人员也反馈充气过程需反复加压,工作量也不小。
申请人经反复地深入实践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血压计设计的应用部位为大臂,而阻断浅静脉血流的应用部位为小腿,两部位形状特点显著不同;此外,血压计需要在充气后的放气过程中测量舒张压和收缩压,要提高测量准确度,就需要在放气过程中气压下降程度比较平缓,这就需要其袖带内的气囊具备足够大的充气容量,而阻断浅静脉血流则无此要求;这两方面原因导致直接使用现有血压计的方案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体来讲,一方面,大臂的粗细程度比较均匀,在血压计要求气囊充气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气囊宽度也能确保大臂环周与袖带紧密相贴,不会出现空隙。然而,小腿的粗细程度变化较大,在气囊充气后,血压计的袖带难以与小腿完全贴合,总是存在有空隙的部位,致使气囊的压力难以全部作用于小腿表面,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因此,将气囊宽度缩小,使之能与小腿紧密贴合,才能改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经反复地深入实践研究得出:气囊宽度占目标患者小腿长度的15-25%时即能很好地满足前述要求,其中,小腿长度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点高。同时,缩小气囊宽度后,能大幅降低气囊的充气量,从而大幅减少护理人员的加压次数,降低工作量。
另一方面,大臂周长明显小于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而阻断浅静脉血流的部位恰恰在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处附近,虽然血压计的气囊长度足够使气囊包裹大臂环周,但是在应用于小腿时,气囊只能分布于小腿环周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只能是不含气囊的袖带部分与小腿相接触,这样会使充气后压力分布不均匀,无法获得良好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此外,在充气后,不含气囊的袖带部分在对小腿表面产生勒紧作用时,由于袖带本身弹性小,就会导致患者感觉捆绑部位不适甚至难受。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经反复地深入实践研究得出:气囊长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患者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后,即能顺利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宽度为4.5-9.5厘米。
采用该优选方案即能很好地适合大多数患者,不必再测量每个患者的小腿长度,简化使用过程。
优选地,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为30-60厘米。
采用该优选方案即能很好地适合大多数患者,不必再测量每个患者的小腿最大水平周长,简化使用过程。
优选地,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7:1。
采用该优选方案即能将气囊的充气量限定在较小范围内,利于减少充气工作量。
更优选地,当加压带主体中气囊充气到最大限度时,该气囊的水平周长小于气囊宽度的2倍。
该优选方案可通过对加压带主体的气囊周边位置进行缝制来实现,以使气囊的实际最大充气量小于其理论值,从而利于减少充气工作量。
更优选地,所述泵气源为手握式气泵;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实际最大充气量至多为手握式气泵单次最大泵气量的10倍。
采用该优选方案即可使护理人员泵气10次以内即可完成一次充气工作,利于减少充气工作量。
优选地,所述肢体气囊加压带具有绑带的第一粘扣面与加压带主体的第二粘扣面粘附固连、并使加压带主体内侧面与目标患者小腿预定部位贴合无缝隙,且加压带主体中气囊充气、并使气压表所示压力值处于能仅阻断目标患者小腿浅静脉血流的预设压力值范围内的使用状态。
采用该优选方案即能获得更好地实施效果。
优选地,所述气囊基本贯穿整个加压带主体;所述绑带内不含气囊。
优选地,所述绑带的第一粘扣面所在侧面与加压带主体的内侧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泵气源带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降低成本,且使用方便;不仅能在临床治疗LEDVT时实现良好的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还能让患者感觉舒适,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包括内含气囊01的加压带主体02,加压带主体0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具有第一粘扣面03的绑带04;加压带主体02的外侧面设有能与第一粘扣面03粘附的第二粘扣面05,以及分别与气囊01连通的第一、第二支管06、07;第一支管06末端与泵气源08连通,第二支管07末端与气压表09连通;在完全未充气的状态下,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宽度占目标患者小腿长度的15-25%,且小腿长度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点高,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患者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
肢体气囊加压带具有绑带04的第一粘扣面03与加压带主体02的第二粘扣面05粘附固连、并使加压带主体02内侧面与目标患者小腿预定部位贴合无缝隙,且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充气、并使气压表09所示压力值处于能仅阻断目标患者小腿浅静脉血流的预设压力值范围内的使用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压力值范围的确定方法可以参考申请人于2016年1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162008906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的相关内容。
具体而言,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宽度为4.5-9.5厘米。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长度为30-60厘米。
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7:1。当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充气到最大限度时,该气囊01的水平周长小于气囊01宽度的2倍。泵气源08为手握式气泵;加压带主体02中气囊01的实际最大充气量至多为手握式气泵单次最大泵气量的10倍。
气囊01基本贯穿整个加压带主体02;绑带04内不含气囊01。绑带04的第一粘扣面03所在侧面与加压带主体02的内侧面平齐。泵气源08带有泄压阀10。
使用时,通过第一、第二粘扣面03、05将加压带主体02捆绑于目标患者小腿的预定部位,并使加压带主体02的内侧面与小腿表面贴合无缝隙,然后通过泵气源08向气囊01内充气,当气压表09所示压力值处于预设压力值范围内时,停止充气,此时即处于仅阻断浅静脉血流的使用状态;等待预定时间后,打开泄压阀10,排出气囊01内气体,使浅静脉血流恢复,让目标患者小腿处于放松状态;然后,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充气以处于使用状态。如此,多次循环,即可顺利实施经患肢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以达到临床治疗LEDVT的目的。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肢体气囊加压带,包括内含气囊的加压带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带主体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具有第一粘扣面的绑带;所述加压带主体的外侧面设有能与第一粘扣面粘附的第二粘扣面,以及分别与气囊连通的第一、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末端与泵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支管末端与气压表连通;在完全未充气的状态下,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宽度占目标患者小腿长度的15-25%,且小腿长度等于胫骨点高减去内踝点高,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目标患者小腿的最大水平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宽度为4.5-9.5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为30-6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当加压带主体中气囊充气到最大限度时,该气囊的水平周长小于气囊宽度的2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泵气源为手握式气泵;所述加压带主体中气囊的实际最大充气量至多为手握式气泵单次最大泵气量的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肢体气囊加压带具有绑带的第一粘扣面与加压带主体的第二粘扣面粘附固连、并使加压带主体内侧面与目标患者小腿预定部位贴合无缝隙,且加压带主体中气囊充气、并使气压表所示压力值处于能仅阻断目标患者小腿浅静脉血流的预设压力值范围内的使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基本贯穿整个加压带主体;所述绑带内不含气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绑带的第一粘扣面所在侧面与加压带主体的内侧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肢体气囊加压带,其特征是,所述泵气源带有泄压阀。
CN201720077118.3U 2017-01-20 2017-01-20 肢体气囊加压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118.3U CN206852771U (zh) 2017-01-20 2017-01-20 肢体气囊加压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7118.3U CN206852771U (zh) 2017-01-20 2017-01-20 肢体气囊加压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52771U true CN206852771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1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711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52771U (zh) 2017-01-20 2017-01-20 肢体气囊加压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527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8103A (zh) * 2019-01-18 2019-04-05 洪淑会 一种降压带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8131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用能够自动报警的手臂固定辅助装置
CN113274267A (zh) * 2021-05-28 2021-08-20 汪勇波 一种用于支具的多腔气囊、多模式控制***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8103A (zh) * 2019-01-18 2019-04-05 洪淑会 一种降压带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8131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血液透析用能够自动报警的手臂固定辅助装置
CN113274267A (zh) * 2021-05-28 2021-08-20 汪勇波 一种用于支具的多腔气囊、多模式控制***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315464B2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lf compression devices
CN104490443B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101073510B (zh) 一次性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US2019008335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CN206852771U (zh) 肢体气囊加压带
CN201426747Y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WO2008064528A1 (fr) Dispositif d'obturation styptique de compression de vaisseau sanguin
CN207561950U (zh) 一种多功能肱动脉气囊压迫带
CN104546423A (zh) 一种具有读卡功能的脉冲压力治疗仪
CN207949855U (zh) 一种起搏器植入术后加压固定带
CN201612658U (zh) 桡动脉穿刺点减压式止血压迫器
CN107530223A (zh) 通过局部肢体闭塞进行远程缺血性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42734A (zh) 一种间歇性充气装置及其充气套筒
CN209899772U (zh) 开放式医用弹力袜
CN205758816U (zh) 气囊式压迫创可贴
CN207445000U (zh) 一种新型充气式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加压止血装置
CN217285948U (zh) 压迫止血器
CN106175866B (zh) 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
CN205359922U (zh) 智能气囊压力带
CN202051770U (zh) 一种浅静脉压迫带
CN209847296U (zh) 一种防血肿压迫装置
CN208974251U (zh) 一种新型下肢皮牵引带
TWI613990B (zh) 止血方法
CN204501569U (zh) 一种具有读卡功能的脉冲压力治疗仪
CN201040007Y (zh) 加压止血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