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281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72818U
CN206572818U CN201720209188.XU CN201720209188U CN206572818U CN 206572818 U CN206572818 U CN 206572818U CN 201720209188 U CN201720209188 U CN 201720209188U CN 206572818 U CN206572818 U CN 206572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port
air condition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091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孔祥
许永锋
梁伯启
李洪生
卢健洪
邵亚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091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72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72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72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制热循环回路和换热支路,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排气口与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回气口连通,换热支路包括辅助换热器,辅助换热器位于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中位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辅助换热器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甚至消除室外换热器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发展,对空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室外机换热器由于持续蒸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蒸发器的表面会出现结霜情况。当结霜达到一定的厚度时会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化霜、除霜工作。相关技术中,采用加大室外机换热器、加大室外机换热器侧风量、增加***冷媒充注量等方式来进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不符合产品经济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制热循环回路,所述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包括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中位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辅助换热器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并消除室外换热器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为所述辅助换热器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所述蓄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蓄热组件可以为辅助换热器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组件为蓄电池,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电加热元件。由此,可以利用电加热元件对换热器上游的冷媒进行加温,以防止室外换热器结霜。另外通过设置蓄电池和电加热元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方便换热支路的控制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蓄热组件为太阳能蓄电池。由此,通过将蓄热组件设置为太阳能蓄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有利于空调器的节能环保,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换热器为导热管,所述蓄热组件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具有循环介质,所述储液箱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箱连接以对所述循环介质加热。由此,加热组件可以对储液箱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使介质具有足够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蓄热组件和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由此,通过设置循环泵,可以通过循环泵驱动换热支路内的介质的流动,以提高介质与冷媒的换热效率,从而更有利于降低室外换热器的结霜。
可选地,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室内换热器;或者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压缩机;或者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空调器的主控板。通过将蓄热组件靠近这些部件设置,可以使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得到利用,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能量利用率,有利于空调器的节能减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元件。由此,通过将蓄热组件设置为电加热元件,一方面方便蓄热组件的设计加工;另一方面,电加热元件结构简单、便于操控,而且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效率较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外换热器的结霜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端口和第二室外端口,所述第一室外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端口和第二室内端口,所述第一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包括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适于与靠近所述第二室外端口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当所述空调器制冷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当所述空调器制热、且无需化霜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当所述空调器需要化霜时,所述辅助换热器与靠近所述第二室外端口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换热支路,换热支路中位于室外换热器上游的辅助换热器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并消除室外换热器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为所述辅助换热器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所述蓄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蓄热组件为辅助换热器提供热量,可以维持换热支路中介质的温度,以将介质的热量传递给冷媒,降低室外换热器的结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冷媒流动方向;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冷媒流动方向。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压缩机10,排气口110,回气口120,
室外换热器20,第一室外端口210,第二室外端口220,
室内换热器30,第一室内端口310,第二室内端口320,
换热支路40,辅助换热器410,蓄热组件420,循环泵430,
换向组件50,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第三阀口530,第四阀口5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包括:制热循环回路和换热支路4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0、室外换热器20和室内换热器30。压缩机10具有排气口110和回气口120,压缩机10内的冷媒可以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排出压缩机10,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冷媒可以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流回到压缩机10。排气口110与室内换热器30的一端连通,室内换热器30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20的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20的另一端与回气口120连通。换热支路40包括辅助换热器410,辅助换热器410位于室外换热器20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这里所述的“室外换热器20的上游”可以是指空调器100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按照冷媒在空调器100内的流动方向所理解的上游。
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在空调器100内沿箭头:a1→a2→a3→a4→a5→a6→a7→a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冷媒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当空调器在制热模式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后,流入到室内换热器内并在室内换热器内凝结放热,从而达到室内制热的效果。经过室内换热器热量交换后冷媒的温度降低,低温的冷媒流入到室外换热器内,并在室外换热器内蒸发吸热。从室外换热器流出的冷媒最后从压缩机的回气口返回到压缩机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换热器表面遇冷凝结,从而在室外换热器上形成霜层,影响室外换热器的热量交换。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换热支路40,换热支路40中位于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辅助换热器410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并消除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换热支路40还可以包括为辅助换热器410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420,蓄热组件42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换热器410的两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蓄热组件420可以为辅助换热器410加热,并通过辅助换热器410将热量传递给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冷媒,从而可以减轻室外换热器20的换热负担,并可以防止室外换热器20处发生结霜现象。
进一步地,蓄热组件420可以为蓄电池,辅助换热器410包括电加热元件。通过将蓄热组件420设置为蓄电池,蓄电池可以为电加热元件提供电能,由此,可以利用电加热元件对换热器上游的冷媒进行加热,以防止室外换热器20结霜。另外通过设置蓄电池和电加热元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方便换热支路40的控制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蓄热组件420可以为太阳能蓄电池。由此,通过将蓄热组件420设置为太阳能蓄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有利于空调器100的节能环保,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辅助换热器410可以为导热管,其中,导热管可以为板式换热管或套管式换热板。蓄热组件420可以包括:储液箱和加热组件。其中,储液箱内具有循环介质,介质可以为水、空气等介质。储液箱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辅助换热器410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加热组件与储液箱连接以对循环介质加热。由此,加热组件可以对储液箱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使介质具有足够的热量。经过加热后的介质从储液箱的出液口流出储液箱,并流入到辅助换热器410内与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冷媒进行热量交换,经过热量交换后的介质从进液口返回至储液箱内。加热组件再次对返回至储液箱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以维持介质的热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换热支路40还可以包括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循环泵430,循环泵430设在蓄热组件420和辅助换热器410之间。由此,通过设置循环泵430,可以通过循环泵430驱动换热支路40内的介质的流动,以提高介质与冷媒的换热效率,从而更有利于降低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
可选地,蓄热组件420靠近室内换热器30;或者蓄热组件420靠近压缩机10;或者蓄热组件420靠近空调器100的主控板。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100在工作运行过程中,空调器100内的部件(如压缩机10、蓄热组件420、主控板等部件)会发热。通过将蓄热组件420靠近这些部件设置,可以使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得到利用,从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能量利用率,有利于空调器100的节能减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可以为电加热元件。由此,通过将加热组件设置为电加热元件,一方面方便加热组件的设计加工;另一方面,电加热元件结构简单、便于操控,而且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效率较高,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如图1-图3所示,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0、换向组件50、室外换热器20、室内换热器30和换热支路40。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压缩机10具有排气口110和回气口120。压缩机10内的冷媒可以从排气口110排出压缩机10,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冷媒可以从回气口120返回至压缩机10。换向组件50具有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第三阀口530和第四阀口540,其中,第一阀口510与排气口110连通,第四阀口540与回气口120连通。
室外换热器20具有第一室外端口210和第二室外端口220,第一室外端口21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室内换热器30具有第一室内端口310和第二室内端口320,第一室内端口310与第二室外端口220连通,第二室内端口320与第三阀口530连通。
换热支路40包括辅助换热器410,辅助换热器410适于与靠近第二室外端口220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当空调器100制冷时,如图2所示,第一阀口51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第三阀口530与第四阀口540连通。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在空调器100内沿箭头:b1→b2→b3→b4→b5→b6→b7→b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冷媒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此时,换热支路40处于断开的不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依次经过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从第一室外端口210流入至室外换热器20内,高温冷媒在室外换热器20内凝结放热,经过放热后的冷媒从第一室内端口310流入至室内换热器30内,低温冷媒在室内换热器30内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室内制冷的效果。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三阀口530和第四阀口540流入气液分离器,最后从回气口120返回至压缩机10内,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
当空调器100制热时,第一阀口510与第三阀口530连通,第四阀口54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在空调器100内沿箭头:a1→a2→a3→a4→a5→a6→a7→a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冷媒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
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100在制热模式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排出后,流入到室内换热器30内并在室内换热器30内凝结放热,从而达到室内制热的效果。经过室内换热器30热量交换后冷媒的温度降低,低温的冷媒流入到室外换热器20内,并在室外换热器20内蒸发吸热。从室外换热器20流出的冷媒最后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室外换热器20内的冷媒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换热器20表面遇冷凝结,从而在室外换热器20上形成霜层,霜层会影响室外换热器20的热量交换。
当空调器100制热、且无需化霜时,换热支路40处于断开不工作状态;当空调器100需要化霜时,辅助换热器410与靠近第二室外端口220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以对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可以降低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并可以起到化霜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换热支路40,换热支路40中位于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辅助换热器410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并消除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支路40还包括为辅助换热器410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420,蓄热组件42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换热器410的两端连接。由此,通过设置蓄热组件420为辅助换热器410提供热量,可以位置换热支路40中介质的温度,以将介质的热量传递给冷媒,降低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
下面参照图1-图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所示,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0、换向组件50、室外换热器20、室内换热器30和换热支路40。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压缩机10具有排气口110和回气口120。压缩机10内的冷媒可以从排气口110排出压缩机10,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冷媒可以从回气口120返回至压缩机10。换向组件50具有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第三阀口530和第四阀口540,其中,第一阀口510与排气口110连通,第四阀口540与回气口120连通。
室外换热器20具有第一室外端口210和第二室外端口220,第一室外端口21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室内换热器30具有第一室内端口310和第二室内端口320,第一室内端口310与第二室外端口220连通,第二室内端口320与第三阀口530连通。
换热支路40包括辅助换热器410、蓄热组件420和循环泵430,蓄热组件420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换热器410的两端连接,以为辅助换热器410供给热量,以驱动循环介质流动。其中,辅助换热器410为导热管,辅助换热器410适于与靠近第二室外端口220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蓄热组件420靠近压缩机10,蓄热组件420可以吸收压缩机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进行储存。蓄热组件420包括:储液箱和加热组件,储液箱内具有循环介质,储液箱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辅助换热器410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加热组件与储液箱连接以对循环介质加热。
当空调器100制冷时,如图2所示,第一阀口51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第三阀口530与第四阀口540连通。此时,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在空调器100内沿箭头:b1→b2→b3→b4→b5→b6→b7→b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冷媒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此时,换热支路40处于断开的不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依次经过第一阀口510第二阀口520从第一室外端口210流入至室外换热器20内,高温冷媒在室外换热器20内凝结放热,经过放热后的冷媒从第一室内端口310流入至室内换热器30内,低温冷媒在室内换热器30内蒸发吸热,从而达到室内制冷的效果。经过热量交换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三阀口530和第四阀口540流入气液分离器,最后从回气口120返回至压缩机10内,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
当空调器100制热时,第一阀口510与第三阀口530连通,第四阀口540与第二阀口520连通。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流出后,在空调器100内沿箭头:a1→a2→a3→a4→a5→a6→a7→a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动,最后冷媒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从而完成冷媒的循环流动。
如图3所示,当空调器100在制热模式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0排出后,流入到室内换热器30内并在室内换热器30内凝结放热,从而达到室内制热的效果。经过室内换热器30热量交换后冷媒的温度降低,低温的冷媒流入到室外换热器20内,并在室外换热器20内蒸发吸热。从室外换热器20流出的冷媒最后从压缩机10的回气口120返回到压缩机10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室外换热器20内的冷媒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室外换热器20表面遇冷凝结,从而在室外换热器20上形成霜层,影响室外换热器20的热量交换。
当空调器100制热、且无需化霜时,换热支路40处于断开不工作状态;当空调器100需要化霜时,辅助换热器410与靠近第二室外端口220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以对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可以降低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并可以起到化霜的效果。
由此,通过设置换热支路40,换热支路40中位于室外换热器20上游的辅助换热器410可以对低温的冷媒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内冷媒的温度。由此,可以延缓并消除室外换热器20的结霜现象,从而提高了室外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器100的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热循环回路,所述制热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和
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包括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上游且与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为所述辅助换热器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所述蓄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组件为蓄电池,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电加热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组件为太阳能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器为导热管,
所述蓄热组件包括: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具有循环介质,所述储液箱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和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储液箱连接以对所述循环介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驱动循环介质流动的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蓄热组件和所述辅助换热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室内换热器;
或者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压缩机;
或者所述蓄热组件靠近所述空调器的主控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元件。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端口和第二室外端口,所述第一室外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端口和第二室内端口,所述第一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室内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包括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适于与靠近所述第二室外端口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当所述空调器制冷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当所述空调器制热、且无需化霜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当所述空调器需要化霜时,所述辅助换热器与靠近所述第二室外端口的、且供冷媒流动的管路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为所述辅助换热器供给热量的蓄热组件,所述蓄热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两端连接。
CN201720209188.XU 2017-03-03 2017-03-03 空调器 Active CN206572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9188.XU CN206572818U (zh) 2017-03-03 2017-03-0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9188.XU CN206572818U (zh) 2017-03-03 2017-03-0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72818U true CN206572818U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57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09188.XU Active CN206572818U (zh) 2017-03-03 2017-03-0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728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325A (zh) * 2019-03-07 2019-07-05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器
CN110126584A (zh) * 2019-05-27 2019-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及其除霜方法、运行方法、控制***
CN117255544A (zh) * 2023-11-20 2023-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325A (zh) * 2019-03-07 2019-07-05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器
CN110126584A (zh) * 2019-05-27 2019-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空调***及其除霜方法、运行方法、控制***
CN117255544A (zh) * 2023-11-20 2023-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7255544B (zh) * 2023-11-20 2024-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基站空调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0013U (zh) 空气源热泵
CN101871706B (zh) 相变蓄能热泵热水器
CN206274213U (zh) 一种空调***
CN206572818U (zh) 空调器
CN108895665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分区域梯级储热一体机
CN100451486C (zh) 一种可制热水及冷水的热泵热水机
CN107014075A (zh) 单机双温区热泵热水器
CN206890850U (zh) 相变蓄热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01294753A (zh) 一种内循环复合能供热制冷技术及装置
CN202521848U (zh) 带有过冷铜管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CN108019973A (zh) 一种新型相变蓄热制冷供热***
CN105890211B (zh) 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供热的蓄能互联热泵***
CN108518861A (zh) 热泵热水器***
CN105571151B (zh) 一种太阳能磁悬浮中央空调供热***
CN208579446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空调***
CN209042832U (zh) 一种利用热回收的空气能热泵化霜***
CN106969395A (zh) 一种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直凝式地暖***
CN206572810U (zh) 空调器
CN206739618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组
CN201917067U (zh) 双冷凝器热泵热水器
CN201652987U (zh) 具有提供冷热饮用水功能的新型空调***
CN100412471C (zh) 气压补液蓄能化霜冷暖空调***
CN108278791A (zh) 双蓄热装置的空气源空调***及除霜方法
CN206861911U (zh) 不间断制热多功能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884019Y (zh) 带储热水箱的即热式空调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