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2841U - 一种头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2841U
CN205982841U CN201620997410.2U CN201620997410U CN205982841U CN 205982841 U CN205982841 U CN 205982841U CN 201620997410 U CN201620997410 U CN 201620997410U CN 205982841 U CN205982841 U CN 205982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wear
wearing
rotatable parts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74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实
赵霄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deal Zhime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uni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uni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uni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74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2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2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2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结构,包括头戴主体、转动部件和后侧支撑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所述后侧支撑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后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内侧,其中;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具有空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旋转件和转轴,所述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后侧支撑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头戴结构,能够有效缩短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上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佩戴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结构。
背景技术
头戴设备为需要佩戴在头部使用的装置,例如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头戴设备主要包括用于实现对应功能的主体结构及用于将主体结构佩戴于头部的头戴结构。现有的头戴结构通常包括前端支撑件、后侧支撑件和侧带,前端支撑件与用户的额头接触,后侧支撑件与用户的后脑接触,再通过侧带来将前端、后侧支撑件固定在头部上;而在通过侧带将所述头戴设备固定在头部上时,通常会使用3根侧带来固定,分别为头部两侧的侧带和头顶上的侧带,通过调节每根侧带的长度以将所述头戴设备固定在头部上,使得调节侧带长度的时间较长,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头戴设备佩戴到头部上的时间长,佩戴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结构,能够有效缩短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上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佩戴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结构,包括头戴主体、转动部件和后侧支撑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所述后侧支撑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后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内侧,其中;
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具有空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旋转件和转轴,所述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后侧支撑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后侧支撑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多齿结构。
可选的,所述多齿结构为齿条,且所述齿条呈环形。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后部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的压紧头在自然状态时与所述齿条接触。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支撑柱、承接件和按压件,其中,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头戴主体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承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承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外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压紧头与所述齿条单斜面配合。
可选的,所述压紧头为挂钩。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头戴主体中,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套接在所述转轴上,且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旋转件为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头戴结构中的转动部件在头戴主体的后部,且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旋转件和转轴,所述旋转件设置在所述后部的空腔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后部的通孔中,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后侧支撑件连接,如此,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即可以控制所述转轴向所述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使得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所述后侧支撑件也随之向所述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进而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如此,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即可实现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缩短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上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佩戴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而且,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后置时,会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池和前端的主体结构,所述头戴结构是通过调节头戴主体的周长来将头戴结构佩戴在头部上的,当头戴主体的周长改变时,电源线也会随之收缩和展开;而电源线的收缩和展开会出现打结、缠绕等情况;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转动部件控制后侧支撑件向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以此来将头戴结构佩戴到头上,如此,可以确保头戴主体的周长不变,在头戴主体的周长不变时,其电源线也不会出现收缩和展开的情况,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电源线的收缩和展开会出现打结、缠绕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转动部件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件与转动部件的第一种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部件与转动部件的第二种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结构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头戴结构的第二种剖面图。
图中有关标记如下:
10——头戴主体,101——空腔,102——通孔,103——第二空腔,11——主体结构,20——转动部件,201——旋转件,2011——多齿结构,202——转轴,203——压盖,204——第二弹性件,30——后侧支撑件,40——限位部件,401——压紧头,402——支撑柱,403——承接件,404——按压件,405——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的描述头戴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头戴结构的结构及原理进行叙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结构,包括头戴主体10、转动部件20和后侧支撑件30,转动部件20设置在头戴主体10的后部,后侧支撑件30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后侧支撑件30设置在头戴主体10的内侧。
参见图1和图2,头戴主体10的后部具有空腔101和通孔102,通孔102与空腔101连通;转动部件20包括旋转件201和转轴202,旋转件201设置在空腔101中,转轴202设置在通孔102中,旋转件201与转轴202螺纹连接,且转轴202与后侧支撑件30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3,由于旋转件201与转轴202螺纹连接,使得转动旋转件201可以使得转轴202沿头戴主体10的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可通过转动旋转件201来调节所述头戴结构与头部的松紧度,进而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仅需转动旋转件201即可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而现有技术需要至少调节3根侧带的长度才能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的操作步骤减少,且操作简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将所述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上,使得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上的时间缩短,进而提高了佩戴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戴主体10具体为半环形结构,以使得头部固定在所述半环形结构中,由于所述半环形结构与头部的外形结构更匹配,如此,可以使得头戴主体10与头部贴合的更紧密,能够降低头戴结构从头部脱落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头戴主体10的前部设置有主体结构11,其中,主体结构11例如可以是虚拟现实显示器或增强现实显示器、呼吸机、眼部按摩仪等。
具体的,转轴202的一端连接后侧支撑件30,另一端可以连接压盖203,压盖203的纵切面面积大于通孔102的横截面面积,以防止通过转动旋转件201过程中,转轴202从通孔102中脱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转轴202可以与后侧支撑件30固接,也可以与后侧支撑件30可拆卸连接,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件201可以为齿轮,且旋转件201的中空结构中设置有内螺纹与转轴202外表面上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可以在旋转件201远离后侧支撑件3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齿结构2011,其中,多齿结构2011具体为齿条,且所述齿条呈环形。
具体来讲,在设置有多齿结构2011时,所述头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头戴主体10后部的限位部件40,限位部件40的压紧头401在自然状态时与所述齿条接触,所述自然状态是指限位部件40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状态。
具体的,限位部件40还包括支撑柱402、承接件403和按压件404,其中,支撑柱402固定在头戴主体10中,支撑柱402与承接件403转动连接;承接件403的一端连接压紧头401,另一端连接按压件404;按压件404设置在头戴主体10的外表面上。
其中,按压件404可以凸出在头戴主体10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在头戴主体10的外表面凹进去,进一步的,头戴主体10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部件40的第二空腔103。
具体的,如图3所示,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单斜面配合,即压紧头401与所述齿条单斜面配合,且压紧头401具体可以为挂钩;支撑柱402具体可以为转轴或立柱;在支撑柱402为转轴时,承接件403绕支撑柱402转动;在支撑柱402为立柱时,承接件403设置在支撑柱402的顶端,且承接件403绕支撑柱402的顶端转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3所示,由于压紧头401与所述齿条单斜面配合,使得旋转件201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所述齿条中与压紧头401接触的单齿在转动力的作用下将压紧头401与所述齿条分开,进而带动转轴202向头戴主体10的前部移动,使得与转轴202连接的后侧支撑件30也随之向头戴主体10的前部移动,通过后侧支撑件30和头戴主体10的前部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后侧支撑件30具体为弧形结构,由于弧形结构与头部的后脑结构相匹配,使得后侧支撑件30能够与头部的后脑紧密接触,通过弧形结构能够将所述头戴结构更稳定的固定在头部上,而且还能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由于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单斜面配合,使得旋转件201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多齿结构2011能够将压紧头401挤出来实现顺时针旋转;而当旋转件201逆时针转动时,会使得多齿结构2011外内挤压压紧头401,如此,需要按下按压件404,根据杠杆原理,使得与承接件403的一端连接压紧头401会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脱离,这时可以逆时针转动旋转件201,进而带动转轴202向头戴主体10的后部移动,使得与转轴202连接的后侧支撑件30也随之向头戴主体10的后部移动,由此可知,可以通过顺逆时针转动旋转件201来调节所述头戴结构与头部的松紧度,调节方式简单,方便用户操作。
具体来讲,为了防止施加给按压件404的作用力太大导致压紧头401不能复位,限位部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5,第一弹性件405一端固定在头戴主体10中,另一端与压紧头401连接,且第一弹性件405设置在压紧头401的上部,如此,在未有外力施加给按压件404时,第一弹性件405会将因外力施加给按压件404而产生的形变恢复原状,从而会施加作用力给压紧头401,使得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单斜面配合。
具体的,参见图5和图6,转动部件20包括第二弹性件204,第二弹性件204的套接在转轴202上,且设置在旋转件201的外侧;其中,第一弹性件405和第二弹性件204均可以为弹簧。
其中,第二弹性件204设置在旋转件201和压盖203之间,在顺时针转动旋转件201过程中,多齿结构2011中与压紧头401接触的单齿在转动力的作用下将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分开,进而带动转轴202向头戴主体10的前部移动,使得与转轴202连接的后侧支撑件30也随之向头戴主体10的前部移动,而这时会压缩第二弹性件204,使得第二弹性件204发生形变,当停止顺时针转动之后,第一弹性件405由于自身形变施加给转轴202的作用力使得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紧贴,使得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的稳定性更高,;而在这之后,当按下按压件404,使压紧头401与多齿结构2011脱离,这时在第二弹性件204由于自身形变施加给转轴202的作用力下,使得转轴202驱动旋转件201逆时针转动,在确保转轴202复位的同时使得后侧支撑件30向头戴主体10的后部移动,而无需手动逆时针转动旋转件201,由此能够简化复位操作,提高复位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本申请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所述头戴结构和主体结构11,其中,主体结构11设置在头戴主体10的前部,主体结构11例如是虚拟现实显示器或增强现实显示器、呼吸机、眼部按摩仪等。
其中,主体结构11和所述头戴结构固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的,头戴主体10与主体结构11组成一个环形结构,使得头部固定在所述环形结构中,由于所述环形结构与头部的外形结构更匹配,如此,可以使得头戴设备与头部贴合的更紧密,能够降低头戴设备从头部脱落的概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头戴结构中的转动部件在头戴主体的后部,且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旋转件和转轴,所述旋转件设置在所述后部的空腔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后部的通孔中,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后侧支撑件连接,如此,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即可以控制所述转轴向所述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使得与所述转轴连接的所述后侧支撑件也随之向所述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进而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如此,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即可实现将所述头戴结构固定在头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缩短头戴结构佩戴到头部的时间,进而提高了佩戴效率,使得用户的体验更好。
而且,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后置时,会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池和前端的主体结构,所述头戴结构是通过调节头戴主体的周长来将头戴结构佩戴在头部上的,当头戴主体的周长改变时,电源线也会随之收缩和展开;而电源线的收缩和展开会出现打结、缠绕等情况;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转动部件控制后侧支撑件向头戴主体的前部和后部移动以此来将头戴结构佩戴到头上,如此,可以确保头戴主体的周长不变,在头戴主体的周长不变时,其电源线也不会出现收缩和展开的情况,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电源线的收缩和展开会出现打结、缠绕的技术问题。
以上说明的“前”、“后”、“左”、“右”均是根据头戴设备及头戴结构在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定义。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主体、转动部件和后侧支撑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所述后侧支撑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后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内侧,其中;
所述头戴主体的后部具有空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转动部件包括旋转件和转轴,所述旋转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转件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后侧支撑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远离所述后侧支撑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多齿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齿结构为齿条,且所述齿条呈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后部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的压紧头在自然状态时与所述齿条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支撑柱、承接件和按压件,其中,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头戴主体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承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承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头戴主体的外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头与所述齿条单斜面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头为挂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头戴主体中,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头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套接在所述转轴上,且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头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为齿轮。
CN201620997410.2U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头戴结构 Active CN205982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7410.2U CN205982841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头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7410.2U CN205982841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头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2841U true CN205982841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4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7410.2U Active CN205982841U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头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2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19260U (zh) 一种心内科用精确按压止血装置
CN206039048U (zh) 一种头戴结构
CN205982841U (zh) 一种头戴结构
CN106184864B (zh) 一种捆绑器
CN205982842U (zh) 一种头戴结构
CN115977876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限速刹车装置
CN206655886U (zh) 一种易取出能重复利用的膨胀螺栓
CN206922989U (zh) 一种夜跑耳机
CN205075029U (zh) 可调节的手柄
CN206647456U (zh) 新能源车辆用齿轮传动式气压盘式制动器
CN21174470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头戴式耳机
CN101247667A (zh) 耳挂式耳机组合
CN208600976U (zh) 一种外径可调式轴承外圈滚花装置
WO2022172188A8 (en) A hair device
CN206348522U (zh) 一种头戴结构
CN206678001U (zh) 一种机械折刀
CN218634215U (zh) 一种防滑耳机
CN215723068U (zh) 带有收纳与调节功能的头灯带
CN110403299A (zh) 一种前后可调节扩鞋器
CN105726276A (zh) 促进血液循环的医疗康复方法
CN217660443U (zh) 一种简易的头部包扎帽
CN218851918U (zh) 一种卷烟机布带轮
CN213941088U (zh) 一种可转动腕关节活动支具
CN217318539U (zh) 一种检查井外模旋转装置
CN220572223U (zh) 骨穿术后一次性压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9

Address after: No.18 Xilin 1st Street,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5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Ideal Zhim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Tianfu Software Park B District 1 Lu Tian Hua high tech Zone of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41 building 7 room 615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IDEALEN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