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5684U -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5684U
CN205845684U CN201620779967.9U CN201620779967U CN205845684U CN 205845684 U CN205845684 U CN 205845684U CN 201620779967 U CN201620779967 U CN 201620779967U CN 205845684 U CN205845684 U CN 205845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ransformer
inductor
bas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99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钟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5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5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能够使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组装构造小型化且能够使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组装工序简单化,层叠线圈使贯通有第一结合槽并且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的电感器线圈与贯通有第二结合槽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压器线圈相互结合,层叠线圈包括:上部线圈,配置于电感器线圈的上部,当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时产生磁通量;下部线圈,配置于变压器线圈的下部,通过上部线圈的磁通量在电感器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共用线圈,配置于电感器线圈的下部与变压器线圈的上部之间,供上下配置变压器线圈与电感器线圈,变压器线圈与电感器线圈相互电连接,共用线圈封闭上部线圈的下部与下部线圈的上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组装构造小型化并且能够使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组装工序简单化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若要在仅通过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和通过使发动机和电动机相互并行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驱动发动机,需要高的电压和电流。
因此,需要使发动机、电动机及蓄电池配合于行驶状况而相互联动的混合动力控制单元(HPCU:Hybrid Power Control Unit)。
HPCU由LDC(Low Voltage DC-DC Converter;低电压直流-直流转换器)、换流器(Inverter)及HCU(Hybrid Control Unit;混合控制单元)等电源供应制品构成。
其中,LDC大致由用于将高电压输入转换为低电压输入的电源部及控制电源部的控制部构成。
电源部由电源板、变压器、电感器及输出板等构成,控制部由控制板构成。
另一方面,自电源板向变压器的一次侧输入施加高电压时,电流通过一次侧线圈流动,从而在磁性线圈内部产生磁通量。
并且,变压器在通过二次侧线圈的同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像这样的现有的车辆用变压器中,变压器与电感器在构造上是分离的。
为了对二者进行电连接,需要设置另外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分别连接于变压器和电感器。
另外,通过变压器的引出端子和电感器的引出端子连接至外部的组件。
由此可见,变压器与电感器构造上分离的情况下,需要宽的安装空间,并且为了对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线圈进行电连接,线圈的引出距离变长且在外部需要另外的连接端子。
另外,为了将线圈引出至连接端子而需要绝缘,并且由于另外的连接要素而需要大的空间。
由于线圈和连接端子部露出,因此由在上述线圈和连接端子部中流动的电流放出的电子波对DC-DC转换器的交换部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导致误动作。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开专利公报韩国第10-2010-0023608号公开了“匹配型变压器及电感器”。
参照图1,上述匹配型变压器及电感器具有绕线架20、第一低电压侧线圈63、第二低电压侧线圈64、第一绝缘层62a、第二绝缘层62b、第一变压器线圈60a、第二变压器线圈60b、与第一变压器线圈60a构造上连接的第一电感器线圈61a、与第二变压器线圈60b构造上连接的第二电感器线圈61b、电感器侧的引出部49及变压器的高电压侧的引出部46。
并且,变压器通过绕线架20与电感器形成为一体。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结合构造中,变压器与电感器仅通过绕线架20连接,从而横向排列变压器与电感器。
因此,与变压器和电感器分别独立构成的情况相比,尺寸能够缩小。
然而,由于变压器和电感器的线圈尺寸未缩小,因此安装变压器和电感器的安装空间在缩小方面有局限。
另外,为了与母线连接而需要追加性螺栓。
其存在母线与母线之间产生接触电阻导致电流传递效率降低的问题。
由于以上原因,本领域正在探索能够缩小安装变压器和电感器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提高母线与母线之间的电流传递效率的方案,但事实上目前还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考虑到上述事实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变压器与电感器的结合构造从而拓宽安装有变压器及电感器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减小母线与母线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电流传递效率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具备层叠线圈,该层叠线圈使贯通有第一结合槽并且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的电感器线圈与贯通有第二结合槽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压器线圈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线圈包括:上部线圈,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上部,当自所述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时产生磁通量;下部线圈,配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下部,通过所述上部线圈的磁通量在所述电感器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共用线圈,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下部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上部之间,供上下配置所述变压器线圈与所述电感器线圈,所述变压器线圈与所述电感器线圈相互电连接,所述共用线圈封闭所述上部线圈的下部与所述下部线圈的上部。
所述上部线圈包括:上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上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上部侧壁的上端,并且覆盖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上部;以及第一结合突起,从所述上部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所述第一结合突起***到形成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第一结合槽中,从而固定所述电感器线圈。
所述上部侧壁以所述电感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
上部线圈还包括上部线圈绝缘部,该上部线圈绝缘部配置于所述上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上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下部线圈包括:下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下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下部侧壁的下端,并且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下部;以及第二结合突起,从所述下部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
所述第二结合突起***到形成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第二结合槽中,从而固定所述变压器线圈。
所述下部侧壁以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
下部线圈还包括下部线圈绝缘部,该下部线圈绝缘部配置于所述下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下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共用线圈包括:共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及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共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共用侧壁的中间,并且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上部和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下部;第三结合突起,从所述共用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以及第四结合突起,从所述共用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所述第三结合突起***到所述第一结合槽中,所述第四结合突起***到所述第二结合槽中。
所述共用侧壁以将所述电感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相加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及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
共用线圈还包括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该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配置于所述共用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共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共用线圈还包括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该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配置于所述共用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共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所述上部线圈、所述下部线圈、所述共用线圈由导体形成。
(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共用线圈的上表面接于上部线圈的下部,并且共用线圈的下表面接于下部线圈的上部,从而具有能够降低线圈的整体层叠高度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线圈层叠于共用线圈的上部,并且变压器线圈层叠于共用线圈的下部,从而线圈的横向面积缩小,具有能够拓宽电感器线圈及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变压器及电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变压器及电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A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线圈的高度的简略图。
图4B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层叠线圈的高度的简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的结合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感器 110:电感器线圈
111:第一结合槽 120:电感器绕线架
200:变压器 210:变压器线圈
211:第二结合槽 220:变压器绕线架
230:连接部 300:上部线圈
310:上部侧壁 320:上部基座
330:第一结合突起 340:上部线圈绝缘部
400:下部线圈 410:下部侧壁
420:下部基座 430:第二结合突起
440:下部线圈绝缘部 500:共用线圈
510:共用侧壁 520:共用基座
530:第三结合突起 540: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
550:第四结合突起 560: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
600:层叠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及以下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其实现方法将更加明确。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将以相互不同的多种形态体现,本实施例只是提供用于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更完整,让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进行定义。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语句中未特别提及,单数形也包括复数形。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或“包括的(comprising)”,不排除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之外的一个以上的其它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的存在或追加。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图3为图2所示的变压器及电感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A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线圈的高度的简略图,图4B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层叠线圈的高度的简略图。
参照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层叠线圈600使贯通有第一结合槽111并且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的电感器线圈110与贯通有第二结合槽211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压器线圈210相互结合。
另一方面,参照图2,电感器100自产生高电压的电源板(未图示)接收高电压的施加。
这样的电感器100由电感器线圈110和电感器绕线架120构成。
电感器线圈110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由供电流流动的导电体形成,向电感器100传递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而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的电源,以紧贴状态缠绕于电感器绕线架120。
电感器绕线架120优选由绝缘材料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在外周面上缠绕有电感器线圈110。
在电感器100中,电感器线圈110缠绕于电感器绕线架120,因此电感器线圈110与电感器绕线架120预先组装成一个组件。
并且,变压器200通过与电感器100的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样的变压器200具有变压器线圈210和变压器绕线架220。
变压器线圈210与电感器线圈110相互电连接,通过与电感器100的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优选为字形并***于变压器绕线架220。
变压器绕线架220优选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形成为中空形状,从而容纳变压器线圈210。
在变压器200中,变压器线圈210***到变压器绕线架220中,因此变压器线圈210与变压器绕线架220预先组装成一个组件。
这样的变压器200与电感器100通过由导电体形成的连接部230相互连接。
因此,不同于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自变压器200和电感器100引出的导线从而对变压器200与电感器100相互电连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230直接连接变压器200与电感器100,从而无需用于连接变压器200与电感器100的附加的连接部件。
因此,能够防止变压器200与电感器100之间产生接触电阻而降低电流效率的问题。
这样的变压器200和电感器100层叠于层叠线圈600,利用下述图3详细说明层叠线圈60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层叠线圈600包括上部线圈300、下部线圈400及共用线圈500。
上部线圈300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的上部,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时在其内部产生磁通量。
这样的上部线圈300由上部侧壁310、上部基座320和第一结合突起330构成。
上部侧壁310以电感器线圈110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的左右。
上部侧壁310分别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的左右,从而能够保护电感器线圈110的左右免于电感器线圈110外部的冲击,并且能够阻断自电感器线圈110外部进入的异物。
上部基座320分别连接一对上部侧壁310上侧,并且覆盖电感器线圈110的上部。
第一结合突起330从上部基座320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另一方面,电感器线圈110上形成有第一结合槽111,第一结合突起330从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于第一结合槽111。
第一结合突起330***到第一结合槽111中,从而能够固定从电感器线圈110外部施加的冲击导致的电感器线圈110的移动。
另一方面,第一结合突起330的外周面配置有上部线圈绝缘部340。
上部线圈绝缘部340配置于上部基座320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
上部线圈绝缘部340配置于上部基座320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从而上部基座320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相互绝缘。
下部线圈400配置于变压器线圈210的下部,并且通过上部线圈300的磁通量在电感器线圈110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样的下部线圈400由下部侧壁410、下部基座420和第二结合突起430构成。
下部侧壁410以变压器线圈210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
下部侧壁410分别配置于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从而能够保护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免于变压器线圈210外部的冲击,并且能够阻断自变压器线圈210外部进入的异物。
下部基座420分别连接一对上部侧壁310下侧,并且覆盖变压器线圈210的下部。
第二结合突起430从下部基座42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
另一方面,变压器线圈210上形成有第二结合槽211,第二结合突起430从下部向上部方向贯通***于第二结合槽211。
第二结合突起430***到第二结合槽211中,从而能够固定从变压器线圈210外部施加的冲击导致的变压器线圈210的移动。
另一方面,第二结合突起430的外周面上配置有下部线圈绝缘部440。
下部线圈绝缘部440配置于下部基座420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
下部线圈绝缘部440配置于下部基座420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从而下部基座420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相互绝缘。
共用线圈500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的下部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从而上下配置变压器线圈210与电感器线圈110,封闭上部线圈300下部和下部线圈400上部。
因此,变压器线圈210与电感器线圈110的层叠高度降低。
这样的共用线圈500由共用侧壁510、共用基座520、第三结合突起530和第四结合突起550构成。
共用侧壁510以将电感器线圈110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与变压器线圈210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分别相加的高度形成。
并且,共用侧壁510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和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
即,共用侧壁510的上部与上部侧壁310的下部相接,并且共用侧壁510的下部与下部侧壁410的上部相接。
共用侧壁510分别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及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从而能够保护电感器线圈110及变压器线圈210的左右免于电感器线圈110及变压器线圈210外部的冲击,并且能够阻断自电感器线圈110及变压器线圈210外部进入的异物。
共用基座520分别连接一对共用侧壁510中间。
并且,共用基座520覆盖变压器线圈210的上部和电感器线圈110的下部。
更详细而言,共用基座520的上表面与电感器线圈110的下表面相接,共用基座520的下表面与变压器线圈210的上表面相接。
因此,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分别单独形成配置于电感器的下部的下部线圈10和配置于变压器的上部的上部线圈20,从而层叠高度D1高,与此不同,如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配置于电感器线圈110的下部的线圈和配置于变压器线圈210的上部的线圈形成为一体,从而容纳变压器线圈210和电感器线圈110的线圈的整体高度D2比图4A所示的现有的线圈层叠高度D1低。
另外,电感器100及变压器200以共用线圈500为基准上下方向层叠,从而横向的宽度能够缩小。
因此,能够进一步拓宽能够安装电感器100及变压器200的安装空间。
并且,能够缩短容纳电感器100及变压器200的线圈的制作工序,并且能够减少组装步骤,从而能够更顺利地制作电感器100及变压器200的线圈。
第三结合突起530从共用基座52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
并且,第三结合突起530***到第一结合槽111中。
更详细而言,第三结合突起530从电感器100的下部向上部方向贯通,从而***到第一结合槽111中。
第三结合突起530***到第一结合槽111中,从而能够更牢固地固定从电感器线圈110外部施加的冲击导致的电感器线圈110的移动。
另一方面,第三结合突起530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
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配置于共用基座520的上表面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
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配置于共用基座520的上表面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从而共用基座520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相互绝缘。
第四结合突起550从共用基座520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并且,第四结合突起550***到第二结合槽211中。
更详细而言,第四结合突起550从变压器200的上部向下部方向贯通,从而***到第二结合槽211中。
第四结合突起550***到第二结合槽211中,从而能够更牢固地固定从变压器线圈210外部施加的冲击导致的变压器线圈210的移动。
另一方面,第四结合突起550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
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配置于共用基座520的下表面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
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配置于共用基座520的下表面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从而共用基座520与变压器线圈210之间相互绝缘。
另一方面,上部线圈300、下部线圈400及共用线圈500优选由相同材料的导体形成。
以下,利用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变压器200及电感器100的层叠线圈600的组装流程的优选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的结合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用变压器200及电感器100的层叠线圈600的组装流程中,在下部线圈400的上表面层叠下部线圈绝缘部440(S510)。
并且,在下部线圈绝缘部440的上表面层叠变压器线圈210(S520)。
即,将变压器线圈210的第二结合槽211套在第二结合突起430上,从而在下部线圈绝缘部440的上表面层叠变压器线圈210。
此时,可以先将下部线圈绝缘部440套在第二结合突起430上,也可以先将下部线圈绝缘部440与变压器线圈210相接,进而将下部线圈绝缘部440和变压器线圈210同时套在第二结合突起430上。
接着,在变压器线圈210的上表面层叠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S530)。
并且,在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的上表面层叠共用线圈500(S540)。
即,将共用线圈500的第四结合突起550嵌在变压器线圈210的第二结合槽211上,从而使得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560层叠于变压器线圈210与共用线圈500之间。
接着,在共用线圈500的上表面层叠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S550)。
并且,在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的上表面层叠电感器线圈(S560)。
即,将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套在共用线圈500的第三结合突起530上,并且将电感器线圈110的第一结合槽111套在第三结合突起530上。
由此,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540层叠于共用线圈500与电感器线圈110之间。
并且,在电感器线圈110的上表面层叠上部线圈绝缘部340(S570)。
接着,在上部线圈绝缘部340的上表面层叠上部线圈300(S580)。
即,将上部线圈300的第一结合突起330嵌在电感器线圈110的第一结合槽111上,从而使得上部线圈绝缘部340层叠于电感器线圈110与上部线圈300之间。
另一方面,上部线圈300、共用线圈500及下部线圈400的组装可通过螺纹结合、铆钉结合等常规结合方式结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变压器200及电感器100的层叠线圈600中,共用线圈500的上表面直接接于上部线圈300的下表面,并且共用线圈500的下表面直接接于下部线圈400的上表面,从而能够降低线圈的整体层叠高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线圈110层叠于共用线圈500的上部,并且变压器线圈210层叠于共用线圈500的下部,从而线圈的横向面积缩小,能够拓宽电感器线圈110及变压器线圈210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允许的范围内多样地变形实施。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具备层叠线圈,该层叠线圈使贯通有第一结合槽并且自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的电感器线圈与贯通有第二结合槽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变压器线圈相互结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线圈包括:
上部线圈,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上部,当自所述电源板接收高电压的施加时产生磁通量;
下部线圈,配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下部,通过所述上部线圈的磁通量在所述电感器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
共用线圈,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下部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上部之间,供上下配置所述变压器线圈与所述电感器线圈,
所述变压器线圈与所述电感器线圈相互电连接,
所述共用线圈封闭所述上部线圈的下部与所述下部线圈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线圈包括:
上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
上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上部侧壁的上端,并且覆盖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上部;以及
第一结合突起,从所述上部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结合突起***到形成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第一结合槽中,从而固定所述电感器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侧壁以所述电感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部线圈还包括上部线圈绝缘部,该上部线圈绝缘部配置于所述上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上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线圈包括:
下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
下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下部侧壁的下端,并且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下部;以及
第二结合突起,从所述下部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合突起***到形成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第二结合槽中,从而固定所述变压器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侧壁以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下部线圈还包括下部线圈绝缘部,该下部线圈绝缘部配置于所述下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下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线圈包括:
共用侧壁,分别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及所述电感器线圈的左右;
共用基座,相互连接所述共用侧壁的中间,并且覆盖所述变压器线圈的上部和所述电感器线圈的下部;
第三结合突起,从所述共用基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向上方突出;
以及
第四结合突起,从所述共用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向下方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结合突起***到所述第一结合槽中,
所述第四结合突起***到所述第二结合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用侧壁以将所述电感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与所述变压器线圈的高度的一半的高度相加的高度形成,并且形成为一对,分别配置于所述电感器线圈及所述变压器线圈的左右。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共用线圈还包括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该共用线圈上侧绝缘部配置于所述共用基座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共用基座与所述电感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共用线圈还包括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该共用线圈下侧绝缘部配置于所述共用基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从而使所述共用基座与所述变压器线圈之间相互绝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线圈、所述下部线圈、所述共用线圈由导体形成。
CN201620779967.9U 2015-07-31 2016-07-22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Active CN2058456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8577A KR20170014740A (ko) 2015-07-31 2015-07-31 차량용 전원제어장치
KR10-2015-0108577 2015-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5684U true CN205845684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2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9967.9U Active CN205845684U (zh) 2015-07-31 2016-07-22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014740A (zh)
CN (1) CN20584568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6943A (zh) * 2018-07-18 2018-11-13 深圳市斯比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变压器
KR20220126916A (ko) * 2021-03-10 2022-09-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복합 자성부품이 실장된 회로기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14740A (ko)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1501B2 (en) Transformer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6104723B (zh) 变压器和使用该变压器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01651008B (zh) 电感元件
JP5147062B2 (ja) 巻線部品
CN107275063A (zh) 供电线圈单元、无线供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EP3159903B1 (en) Resonant high current density transformer
JP4886110B2 (ja) 特にスタッド溶接装置用パワー・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パワー・トランス
CN102947903A (zh) 电抗器
EP3428938B1 (en) Noise filter and noise reduction unit
CN104937681A (zh) 电感组件的绕组布置和生产电感组件的绕组布置的方法
CN205845684U (zh) 车辆用电源控制装置
JP2005150195A (ja) トランス
CN207977198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
JP2013038935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5228813A (ja) コイル
CN101582324A (zh) 变压器结构
CN214588392U (zh) 电感器、光伏逆变器以及光伏发电***
US20240237217A9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composite magnetic components mounted thereon
US20240138070A1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composite magnetic components mounted thereon
CN204926994U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及其绕线绕组
JP7059760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2982973A (zh) 一种层叠式变压器
JP2024056378A (ja) コイル装置
CN116092775A (zh) 一种双骨架加强绝缘组合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JP2013131589A (ja) トランス用巻線部、トランス、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