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0331U -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0331U
CN205820331U CN201620752471.2U CN201620752471U CN205820331U CN 205820331 U CN205820331 U CN 205820331U CN 201620752471 U CN201620752471 U CN 201620752471U CN 205820331 U CN205820331 U CN 205820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der
shift fork
conveying arrangement
roller
orbit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24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登华
李刚
张洋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ft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7524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0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0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0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挂索道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撑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内且能沿所述支撑轨道进行运动的移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接且能将吊具运输至地面上的拨叉。该运输装置具有运输平稳、安全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挂索道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吊具通常位于地面上,但随着吊具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占用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大。因而,当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在地面上建设吊具时,就需将吊具建设在地下。基于这样的考虑,需有专门的运输装置来将吊具运输到地面上。现有的运输装置通常采用链传动的方式来实现动力的传递,以将吊具运输到地面上。但由于运输的线路较长,因而,现有的运输装置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链条往往会下挠,从而导致无法顺利地将吊具运输到地面上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析,需设计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运输装置的运输线路较长而使得链条容易发生下挠的现象,从而造成无法顺利地将吊具运输到地面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包括:支撑轨道;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内且能沿所述支撑轨道进行运动的移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接且能将吊具运输至地面上的拨叉。
其中,所述支撑轨道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轨和第二支撑轨,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轨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一轨道凹槽,在所述第二支撑轨的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二轨道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凹槽的开口端的口径与所述第二轨道凹槽的开口端的口径相同。
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呈间隔式设置的滚轮组,其中,各所述滚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凹槽内的第一滚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凹槽内的第二滚轮,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连接杆。
其中,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轮廓面与所述第一轨道凹槽的内轮廓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轮廓面与所述第二轨道凹槽的内轮廓面相匹配。
其中,所述拨叉包括第一拨叉侧板和第二拨侧叉板,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拨叉侧板和所述第二拨叉侧板的推力板。
其中,所述推力板的延伸端构造成小端朝向上游的锥形结构,所述延伸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拨叉侧板的端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拨叉侧板的端部的外表面之外。
其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拨叉的两侧的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其中,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一端。
其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拨叉的连接端的紧固件。
其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能使所述拨叉进行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扣接在所述连接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拨叉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移动组件相当于在现有的链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滚轮组,同时,为移动组件专门地增设了支撑轨道。这样,即使运输吊具的路线较长,也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在纵向上产生垂度的问题,从而使得拨叉能够时刻与吊具相接触,保证了吊具在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本申请的拨叉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可以较为灵活地对吊具进行避让,同时,也能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
将本申请的推力板由柔性材料制造而成,因而大大地降低了对吊具的损伤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的运输吊具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运输装置;200:吊具;1:支撑轨道;11:第一支撑轨;12:第二支撑轨;11a:第一轨道凹槽;11b:第一轨道凹槽的开口端;11c:内轮廓面;12a:第二轨道凹槽;12b:第二轨道凹槽的开口端;12c:内轮廓面;2:移动组件;21:滚轮组;211:第一滚轮;212:第二滚轮;220:第二滚轮的外轮廓面;213:连接杆;210:第一滚轮的外轮廓面;3:拨叉;31:第一拨叉侧板;32:第二拨叉侧板;33:推力板;34:连接端;31a:第一拨叉侧板的外表面;32a:第二拨叉侧板的外表面;33a:延伸端;4:第一外侧板;41:第一外侧板的第一端;42:第一外侧板的第二端;5:第二外侧板;51:第二外侧板的第一端;52:第二外侧板的第二端;6:紧固件;7:弹性复位件;71:弹性复位件的第一端;72:弹性复位件的第二端;α:第一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装置100,包括支撑轨道1、移动组件2以及拨叉3。
该支撑轨道1的外形类似铁路轨道,为保证该支撑轨道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该支撑轨道1的制造材料应当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硬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支撑轨道1可由合金钢材料制造而成。
另外,为方便本申请的运输装置100将吊具200顺利地从地下运输到地面上,因而,可将该支撑轨道1构造成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轨道。该一定角度的具体大小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具体确定。比如,可为30度、45度或60度等。
该移动组件2设置在支撑轨道1内且能沿该支撑轨道1进行运动。具体地,将该移动组件2设置在支撑轨道1内,该支撑轨道1为该移动组件2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运动空间。
另外,通过将上述移动组件2设置在支撑轨道1内,在该支撑轨道1的支撑作用下,使得上述移动组件2在纵向上的位置能够一直保持不变,有效地避免了移动组件2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上下起伏的弊端。
拨叉3与移动组件2相连接且能将吊具200运输至地面上。具体地,通过将拨叉3与移动组件2相连接,因而,使得拨叉3能够随着移动组件2的运动而运动,通过该拨叉3推动吊具2沿斜坡逐渐向上运动,从而将该吊具2顺利地从地下运输到地面上。
另外,在支撑轨道1的支撑作用下,使得上述移动组件2在纵向的位移能够一直保持不变。然而,由于本申请中的拨叉3与该移动组件2连成一体,因而,该支撑轨道1也对拨叉3间接地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使得该拨叉3在纵向的位置也能够一直保持不变。进一步地,保证了该拨叉3能够一直与吊具200相接触,以将该吊具200顺利地从地下运输到地面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该支撑轨道1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轨11和第二支撑轨12,其中,在该第一支撑轨11的朝向第二支撑轨12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一轨道凹槽11a,在该第二支撑轨12的朝向第一支撑轨11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二轨道凹槽12a。具体地,上述第一轨道凹槽11a和第二轨道凹槽12a的设置,为上述移动组件2的设置,提供了安装空间。另外,将上述第一轨道槽11a的开口端11b和第二轨道凹槽12a的开口端12b呈相对式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移动组件2和拨叉3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弊端,保证了移动组件2和拨叉3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遇阻的现象。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轨道凹槽11a的开口端11b的口径和第二轨道凹槽12a的开口端12b的口径相同。这样,更进一步地保证了上述移动组件2和拨叉3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遇阻的问题。另外,也保证了上述移动组件2在支撑轨道1内的顺利安装,大大地降低了安装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移动组件2包括多个呈间隔式设置的滚轮组21,各滚轮组21包括设置在第一轨道凹槽11a内的第一滚轮211和设置在第二轨道凹槽12a内的第二滚轮21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滚轮211和第二滚轮212的连接杆213。具体地,该第一滚轮211和第二滚轮21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该连接杆213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将由多个滚轮组21组成的移动组件2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同时,为移动组件2专门地增设了支撑轨道1。这样,即使运输吊具200的路线较长,也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在纵向上产生垂度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吊具200在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滚轮211的外轮廓面210与第一轨道凹槽11a的内轮廓面11c相匹配,该第二滚轮212的外轮廓面220与第二轨道凹槽12a的内轮廓面12c相匹配。容易理解,上述的匹配是指该第一滚轮211的外轮廓面210与第一轨道凹槽11a的内轮廓面11c以及第二滚轮212的外轮廓面220与第二轨道凹槽12a的内轮廓面12c均为间隙配合。这样,便可保证第一滚轮211和第二滚轮212能够在各自的轨道中顺利的运动。
如图1所示,该拨叉3包括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以及分别连接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的推力板33。具体地,该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主要起到将拨叉3和移动组件2连成一体的作用,因而,该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应当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可由合金钢材料制造而成。
该推力板3大致呈方形或矩形,该推力板33可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实现与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的固定。例如,该推力板33可通过螺栓或螺钉依次穿过第一拨叉侧板31、推力板33以及第二拨叉侧板32,从而实现了推力板33的固定安装。容易理解,为使得推力板33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上,可适当地增加螺栓或螺钉的个数,以提高该推力板33的固定强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推力板33的设置,能够将上述吊具200顺利地从地下运输到地面上。
另外,在吊具200运输的过程中,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该拨叉3可能会与吊具200发生碰撞,为降低该拨叉3与吊具200碰撞的损伤程度,可将上述推力板33构造成柔性板,即,使得该推力板33由柔性材料制造而成。例如,该推力板33可由橡胶材料制造而成。
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推力板33的延伸端33a构造成小端朝向上游的锥形结构。在该实施例中,上游被定义为图示的上方区域。
该延伸端33a分别凸出于第一拨叉侧板31的端部的外表面31a和第二拨叉侧板32的端部的外表面32a之外。这样,在该拨叉3推动吊具200的过程中,为防止上述具有一定硬度的第一拨叉侧板31和第二拨叉侧板32因磕碰到该吊具200而对其造成损坏。因而,可将延伸端33a设计成分别凸出于第一拨叉侧板31的端部的外表面31a和第二拨叉侧板32的端部的外表面32a之外。即,只使得延伸端33a与吊具200相接触。这样,便大大地降低了吊具200的损伤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运输装置100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拨叉3的两侧的第一外侧板4和第二外侧板5,其中,连接杆213分别穿过第一外侧板4的第一端41和第二外侧板5的第一端51。这样,便实现了第一外侧板4和第二外侧板5与轮组21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运输装置100还包括依次穿过第一外侧板4的第二端42、第二外侧板5的第二端52以及拨叉3的连接端34的紧固件6。这样,通过该紧固件6的设置,便实现了第一外侧板4、第二外侧板5和拨叉3的固定连接。由此,便实现了该拨叉3与移动组件2的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紧固件6可为螺栓、螺杆或螺钉等。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运输装置100还包括能使拨叉3进行复位的弹性复位件7,该弹性复位件7的一端71扣接在连接杆213上,另一端与拨叉3的连接端34固定连接。具体地,该弹性复位件7的一端71扣接在连接杆213上,另一端72可通过焊接或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拨叉3的连接端34。这样,当拨叉3与吊具200发生干涉时,即,当该吊具200需要越过该拨叉3时,该弹性复位件7会因受到吊具200的压力而被压缩,该弹性复位件7将与支撑轨道1大致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
当上述吊具200完全越过拨叉3后,该拨叉3会在弹性复位件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逐渐回到最初的状态(即,该拨叉3会与支撑轨道1之间构造有尖端朝向下游的第一夹角α)。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拨叉3在弹性复位件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不仅能够灵活地避让吊具200,避免与该吊具200发生干涉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在弹性复位件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弹性复位件7可为弹簧或扭簧。
本申请的运输装置1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将吊具200放置在特有的运输轨道(图中未示出)上,该运输轨道与支撑轨道1在同一平面内并处于互相平行的状态。该吊具200随着运输轨道的运输而逐渐朝向上游(地面的方向)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该吊具200会逐渐靠近拨叉3(参见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当该吊具200中的一部分按压到拨叉3后,该拨叉3会在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逐渐被压缩,以达到避让该吊具200的目的,从而使得吊具200能够顺利地越过该拨叉3。
当该吊具200完全越过拨叉3后,该拨叉3会在上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该吊具200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靠近该拨叉3的推力板33的延伸端33a,并与该延伸端33a的侧端面相接触。此时,拨叉3对吊具200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定位作用,即,避免上述吊具200沿支撑轨道1的斜向下游的方向发生滑落。
拨叉3随着支撑轨道1的运动而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该延伸端33a的侧端面始终与吊具200的其中一个侧面相接触,从而起到施加给该吊具200推力的作用,以将吊具200运输到地面上。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运输装置100中,本申请的移动组件2相当于在现有的链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滚轮组21,同时,为移动组件2专门地增设了支撑轨道1。这样,即使运输吊具200的路线较长,也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在纵向上产生垂度的问题,从而使得拨叉3能够时刻与吊具200相接触,保证了吊具200在运输过程中的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本申请的拨叉3在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可以较为灵活地对吊具200进行避让,同时,也能在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进行自动复位。
将本申请的推力板33由柔性材料制造而成,因而大大地降低了对吊具200的损伤程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轨道;
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内且能沿所述支撑轨道进行运动的移动组件;以及
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接且能将吊具运输至地面上的拨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轨道包括呈对称式设置的第一支撑轨和第二支撑轨,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轨的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一轨道凹槽,在所述第二支撑轨的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轨的侧壁上构造有第二轨道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凹槽的开口端的口径与所述第二轨道凹槽的开口端的口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呈间隔式设置的滚轮组,各所述滚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凹槽内的第一滚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凹槽内的第二滚轮,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的外轮廓面与所述第一轨道凹槽的内轮廓面相匹配,所述第二滚轮的外轮廓面与所述第二轨道凹槽的内轮廓面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包括第一拨叉侧板和第二拨侧叉板,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拨叉侧板和所述第二拨叉侧板的推力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板的延伸端构造成小端朝向上游的锥形结构,所述延伸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拨叉侧板的端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拨叉侧板的端部的外表面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拨叉的两侧的第一外侧板和第二外侧板,其中,所述连接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侧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外侧板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拨叉的连接端的紧固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能使所述拨叉进行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扣接在所述连接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拨叉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CN201620752471.2U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05820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2471.2U CN205820331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2471.2U CN205820331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0331U true CN205820331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2471.2U Active CN205820331U (zh) 2016-07-15 2016-07-15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0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1547A (zh) * 2018-08-10 2018-12-21 上海腾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式自动轨道运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1547A (zh) * 2018-08-10 2018-12-21 上海腾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式自动轨道运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0622U (zh) 单轨吊轨道连接悬吊装置
CN205820331U (zh) 一种用于吊具的运输装置
CN201087016Y (zh) 轻型双链移行机
CN103213816B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空中过跨运输子母车
CN2047514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装配的流水线
CN205441780U (zh) 一种双向轨道输送装置
CN203685282U (zh) 掘进机二运伴随式接煤装置
CN103832789B (zh) 一种煤矿区运输平巷自动化运输***及使用方法
CN112354759B (zh) 轨道交通车厢智能喷涂生产线
CN205527253U (zh) 乘客输送机
CN2920903Y (zh) 刮板输送机输煤槽l形联接孔推移耳
CN202030279U (zh) 一种开底式刮板输送机及其过渡槽
CN102815495A (zh) 输送带
CN102774602A (zh) 一种地面链条输送***
CN205856937U (zh) 一种平移道岔
CN205802194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机架连接结构
CN206375302U (zh) 一种新型链板式输送带
CN204524763U (zh) 一种汽车天窗遮阳板安装工站
CN202337533U (zh) 一种带止退装置的滑撬轨道
CN205218444U (zh) 铁路接触网硬横梁用组装平台
CN201990398U (zh) 气动单轨吊车自锁装置
CN104192484B (zh) 一种积放式链条输送线
CN105270818A (zh) 一种粮食加工输送带用导向装置
CN210386615U (zh) 一种rgv小车轨道
CN208167426U (zh) 一种空铁行走轮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7 Lama Temple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ft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Lama Temple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