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5702U - 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5702U
CN205695702U CN201620266613.4U CN201620266613U CN205695702U CN 205695702 U CN205695702 U CN 205695702U CN 201620266613 U CN201620266613 U CN 201620266613U CN 205695702 U CN205695702 U CN 205695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hread bush
plugging block
electronic cigarette
distan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66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海
徐中立
朱亿宽
江鹏飞
钟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666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5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5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5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其包括雾化套、间隔件、堵塞块、电芯和雾化组件,间隔件将雾化套间隔成两个腔体,雾化组件和电芯分别设置于两个腔体内且彼此电连接;雾化套包括套管主体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转动的螺纹套,间隔件开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第一通气孔,堵塞块设置于雾化套内且与螺纹套螺纹匹配,以通过转动螺纹套来带动堵塞块朝向或远离间隔件移动,进而封堵第一通气孔或者解除对第一通气孔的封堵。本实用新型电子烟初次使用前雾化组件朝向电芯的一端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无论气压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如何变化,都不会发生雾化液朝向电芯泄露的情况,能够提高一次性电子烟的存储时间。

Description

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上升,人们都意识到了烟草对身体的危害,因此产生了电子烟。电子烟通常是将烟液经过雾化器雾化后供使用者使用,由于烟液不存在燃烧过程因此不会产生焦油等危害身体的物质,大大减少了对使用者身体的危害,也正因为烟液中没有尼古丁或含量极少,人们在抽电子烟后,对抽烟的依赖性也会渐渐地变小,所以电子烟还具有辅助戒烟的效果。
目前一次性电子烟注油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烟油容易泄漏污染电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泄漏烟油与空气接触导致烟油氧化变质,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长期保存,间接增加企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初次使用前雾化液不会泄露至电芯的电子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其包括雾化套、间隔件、堵塞块、电芯和雾化组件,间隔件将雾化套间隔成两个腔体,雾化组件和电芯分别设置于两个腔体内且彼此电连接;雾化套包括套管主体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转动的螺纹套,间隔件开设有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第一通气孔,堵塞块设置于雾化套内且与螺纹套螺纹匹配,以通过转动螺纹套来带动堵塞块朝向或远离间隔件移动,进而封堵第一通气孔或者解除对第一通气孔的封堵。
其中,堵塞块包括主体部和堵头,堵头自主体部朝向间隔件凸出设置,堵头在堵塞块朝向间隔件移动时***并封堵第一通气孔,堵头在堵塞块远离间隔件移动时从第一通气孔移出,进而解除对第一通气孔的封堵。
其中,螺纹套上设置有内螺纹,主体部上对应设置有外螺纹,主体部上还设置第二通气孔。
其中,套管主体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件,雾化组件设置于第一套管内,电芯设置于第二套管内,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部,第一固定端固定至第一套管,第二固定端固定至第二套管,螺纹套套设于连接部的外侧。
其中,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套接固定于第一套管的外侧,第一套管的外表面上设置卡止凸环,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与卡止凸环匹配的卡止凹槽。
其中,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防转开槽,堵塞块包括至少一呈圆弧状设置且设有外螺纹的外螺纹段,外螺纹段嵌入防转开槽并凸出于连接部的外表面,螺纹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以使得在螺纹套相对于连接部转动时,堵塞块在螺纹套和防转开槽的作用下沿雾化套的轴向移动。
其中,雾化套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加强衬管设置于第二套管的朝向第一套管的端部,连接件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至加强衬管的内部。
其中,套管主体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雾化组件设置于第一套管内,电芯设置于第二套管内,螺纹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部,第一连接端转动连接至第一套管,第二连接端转动连接至第二套管,堵塞块设置于连接部的内部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其中,第一连接端套接至第一套管的外侧,雾化套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加强衬管设置于第二套管的朝向第一套管的端部且位于第二套管和螺纹套之间。
其中,加强衬管开设有至少一防转开槽,堵塞块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嵌入防转凹槽中,以使得在螺纹套相对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转动时,堵塞块在螺纹套和防转开槽的作用下沿雾化套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的雾化套包括套管主体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转动的螺纹套,堵塞块设置于雾化套内且与螺纹套螺纹匹配,通过转动螺纹套的方式带动堵塞块朝向或远离间隔件移动,实现封堵或解封间隔件的连通电芯和雾化组件所在的两个腔体的目的,进而使得电子烟初次使用前雾化组件所在的腔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无论气压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如何变化,都不会发生雾化液朝向电芯泄露的情况,能够提高一次性电子烟的存储时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用时,通过转动螺纹套的方式即可解除堵塞块对间隔件的封堵,使得雾化组件所在腔体和电芯所在腔体之间气流导通,使用时方便快捷,不会对用户带来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烟沿A-A向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图2中区域B的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烟的部分构件立体分解图;
图5图4所示电子烟的部分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的主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电子烟沿C-C向的剖视结构图;
图8是图7中区域D的放大图;
图9是图6所示电子烟的部分构件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子烟的部分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烟100包括雾化套10、间隔件20、堵塞块30、电芯40、雾化组件50、发光元件(未图示)、透光罩60、控制器(未图示)和气流传感器(未图示)。
间隔件20设置于雾化套10内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间隔件20上开设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第一通气孔21,第一通气孔21贯穿间隔件20的两端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雾化套10的轴线方向。雾化组件50和电芯40分别设置于两个腔体内且彼此电连接。间隔件20连接雾化组件50,堵塞块30设置于间隔件20和电芯40之间。
雾化套10包括套管主体11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11转动的螺纹套15。本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包括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和连接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13的连接件14。雾化组件50设置于第一套管12内,电芯40设置于第二套管13内。
请进一步结合图3至图5,连接件14包括第一固定端141、第二固定端142和连接部143,第一固定端141固定至第一套管12,第二固定端142固定至第二套管13,螺纹套15套设于连接部143的外侧。
具体地,连接件14的第一固定端141套接固定于第一套管12的外侧,其呈圆筒状且内壁设置卡止凹槽144,第一套管12的邻接第二套管13的端部表面相对其主体部表面呈下沉的台阶状且设置与第一固定端141的卡止凹槽144对应的卡止凸环121。当第一固定端141的卡止凹槽144与第一套管12的卡止凸环121相互卡接后,连接件14与第一套管12固定连接。
连接部143为一对自第一固定端141的圆筒端部朝向第二套管13延伸且相对圆筒的圆心对称设置的弧形片体,在一对弧形片体之间形成防转开槽145。且连接部143的外表面相对于第一固定端141的外表面呈下沉的台阶状。第二固定端142形成于连接部143的尾部,其仅为连接部143沿轴线方向上的延伸,为了区分与连接部143的作用而特意进行的命名。
第二固定端142***第二套管13的内部进而实现于第二套管13的固定连接。电芯40设置于第二套管13的内部,第二套管13的管壁通常较薄,为了加强连接件14和第二套管13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雾化套10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16。加强衬管16设置于第二套管13的朝向第一套管12的端部,连接件14的第二固定端142***固定至加强衬管16的内部;即,加强衬管16位于第二套管13和第二固定端142之间。
堵塞块30设置于雾化套10内。具体地,堵塞块30包括主体部31和堵头32,堵头32自主体部31朝向间隔件20凸出设置。主体部31包括至少一呈圆弧状设置且设有外螺纹311a的外螺纹段311,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1包括一对关于堵塞块30的轴心对称设置的外螺纹段311,外螺纹段311与连接件14的防转开槽145相对应,即,外螺纹段311嵌入防转开槽145中;当外螺纹段311嵌入防转开槽145中后,外螺纹311a凸出于连接部413的外表面,即外螺纹段311的外径大于呈弧形的连接部413的外径,因此堵塞块30无法相对连接件14转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1沿轴向还设置一对第二通气孔312,第二通气孔312用于在堵塞块30未封堵第一通气孔21时连通电芯50和雾化组件50所在的两个腔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通气孔312的功能亦可以通过其他的替代方式实现,例如,将主体部31的未设置外螺纹段311的局部外径尺寸整体内缩至小于连接件14的连接部143的内径即可形成空气流通道。
螺纹套15转动套设于连接件14的连接部143上,螺纹套15与堵塞块30螺纹匹配,换句话说,螺纹套15的内表面设有与外螺纹311a匹配的内螺纹151。由于堵塞块30的外螺纹段311嵌入连接件14的防转开槽145中,因此,堵塞块30无法沿圆周方向做旋转运动,当螺纹套15相对连接件14转动时,堵塞块30在螺纹套15和防转开槽145的作用下沿雾化套10的轴向移动,即堵塞块30朝向或远离间隔件20移动。当堵塞块30朝向间隔件20移动时,堵头32***并封堵间隔件20的第一通气孔21;当堵塞块30远离间隔件20移动时,堵头32逐渐从第一通气孔21中移出,进而解除对间隔件20的第一通气孔21的封堵。
雾化组件50设置于第一套管12和间隔件20之间,雾化组件50包括雾化芯51、吸油棉52、通气管53和连接座54.。吸油棉52设置于通气管53和第一套管12之间用于封存雾化液,雾化芯51与电芯40电连接用于将雾化液生成烟雾,通气管53与第一通气孔21的气流连通形成互相连通的空气通道,连接座54用于连接雾化芯51和通气管53并进一步将通气管53固定至第一套管12。
具体地,雾化芯51包括吸液元件和与之接触的发热元件,吸液元件可以是玻纤材料、微孔陶瓷、多孔金属等。发热元件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片、发热薄膜或发热涂层等形态。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51具体包括微孔陶瓷棒511和均匀缠绕于微孔陶瓷棒511上的发热丝512,微孔陶瓷棒511内部具有连续的多个微孔结构,并且在微孔陶瓷棒511中心开设有供液体流入的通孔,上述导线40连接发热丝512,雾化液(烟液)通过微孔结构的毛细作用从微孔陶瓷棒511两端逐渐向中间渗透,并被外表面上的发热丝512加热汽化,形成的烟雾被气流带走。
第一套管12的远离第二套管13的端部形成朝向内部延伸的凸出部122,凸出部122中空设置形成第三通气孔123,连接座54中空设置,通气管53的一端卡于凸出部521的外部,另一端组装至连接座54的一侧内部;吸油棉52包裹于通气管53外;雾化芯51的一侧卡接至连接座54的另一侧上,间隔件20将雾化芯51的另一侧固定,雾化芯51的两端与吸油棉52接触并进一步与吸油棉中储藏的雾化液接触。本实施例中,间隔件20通过连接件14固定,具体地,连接件14的连接部143的外表面相对第一固定部141下沉时内侧表面一起下沉形成定位面(未标示),该定位面抵接间隔件20使其与雾化芯51的另一侧紧密接触。雾化芯51位于第一通气孔21和第三通气孔123之间形成的烟雾通道(未标示)内,通气管53和连接座54的内部为烟雾通道的一部分。
透光罩60设置于雾化套10的远离雾化组件50的端部,并在透光罩60与雾化套连接的部位设有进气孔(未示出),该透光罩60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发光元件、控制器和气流传感器位于光学保护罩60和电芯40之间。气流传感器和发光元件均连接至控制器,气流传感器和发光元件可集成在控制器内的集成电路板上。控制器连接至电芯40。当堵塞块30解除对第一通气孔21的封堵后,在光学保护罩60侧边的进气孔、控制器、电芯40侧边间隙、第二通气孔312、第一通气孔21及第三通气孔123之间形成贯穿的气流通道。气流传感器用于感测自光学保护罩60的外侧吸收的空气流的大小以感知吸烟动作,控制器根据吸烟动作控制电芯40对发热元件51的发热丝供电以加热雾化液,以及控制发光元件发光进而通过透光罩60实现模拟发光的效果。
请参照图6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烟200包括雾化套70、间隔件20、堵塞块80、电芯40、雾化组件50、发光元件(未图示)、透光罩60、控制器(未图示)和气流传感器(未图示)。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雾化套70和堵塞块8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套10、堵塞块30不同,其他结构相同的元件的标号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间隔件20设置于雾化套70内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间隔件20上开设用于连通两个腔体的第一通气孔21,第一通气孔21贯穿间隔件20的两端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雾化套70的轴线方向。雾化组件50和电芯40分别设置于两个腔体内且彼此电连接。间隔件20连接雾化组件50,堵塞块30设置于间隔件20和电芯40之间。
雾化套70包括套管主体71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71转动的螺纹套74。本实施例中,套管主体71包括第一套管72和第二套管73。雾化组件50设置于第一套管72内,电芯40设置于第二套管73内。
螺纹套74包括第一连接端741、第二连接端742和连接部743,第一连接端741转动连接至第一套管72,第二连接端742转动连接至第二套管73,螺纹套74套设于连接部743的外侧。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螺纹套74同时起到了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4以及螺纹套15的作用,因此相比第一实施例来说,本实施例简化了电子烟的结构。
具体地,螺纹套74的第一连接端741转动连接至第一套管72的外侧,其呈圆筒状且内壁设置卡止凹槽(未标示),第一套管72的邻接第二套管73的端部表面相对其主体部表面呈下沉的台阶状且设置与第一连接端741的卡止凹槽对应的卡止凸环(未标示)。当第一连接端741的卡止凹槽与第一套管72的卡止凸环相互卡接后,螺纹套74与第一套管72形成活动卡接,二者可以相对转动。另外,螺纹套74的第一连接端741也可以和第一套管72通过铆接等方式连接,使螺纹套74和第一套管72固定连接,二者可一同旋转以调节内部的堵塞块80。
连接部743自第一套管72沿轴向延伸且呈圆筒状,连接部743和第一连接端741的外径相等,连接部743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端741的内径,以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隔件20的定位面(未标示)。连接部743的内表面上设置内螺纹744。第二连接端742的外表面相对于连接部743的外表面呈下沉的台阶状,其部分内表面上亦设置内螺纹744。
第二连接端742***第二套管73的内部进而实现与第二套管73的活动卡接,可参考上述第一连接端741和第一套管72之间的连接方式。电芯40设置于第二套管73的内部,第二套管73的管壁通常较薄,为了加强螺纹套74和第二套管73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雾化套70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75。加强衬管75设置于第二套管73的朝向第一套管72的端部,螺纹套74的第二连接端742***至加强衬管75的内部并与之活动卡接;即,加强衬管75位于第二套管73和第二连接端742之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加强衬管75开设至少一防转开槽751,例如,防转开槽751的数目为两个,防转开槽751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堵塞块80随螺纹套74一起转动。
堵塞块80设置于雾化套70内。具体地,堵塞块80包括主体部81、堵头82和延伸臂83。堵头82自主体部81朝向间隔件20凸出设置。主体部81呈圆柱体状,其圆周上设置与螺纹套74的内螺纹744匹配的外螺纹81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主体部81沿轴向还设置一对第二通气孔812,第二通气孔812用于在堵塞块80未封堵第一通气孔21时连通电芯40和雾化组件50所在的两个腔体。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通气孔812的功能亦可以通过其他的替代方式实现,例如,主体部81整体未非圆柱体型设置以在主体部81的外侧形成空气流通道。
延伸臂83与防转开槽751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自主体部81的背离设置堵头82的一端延伸设置一对延伸臂83,延伸臂83嵌入防转开槽751中,因此堵塞块80与加强衬管75及第二套管73之间被限制转动,以使得在螺纹套74相对于第一套管72和第二套管73转动时,堵塞块80在螺纹套74和防转开槽751的作用下沿雾化套10的轴向朝向或远离间隔件20移动。当堵塞块80朝向间隔件20移动时,堵头82***并封堵间隔件20的第一通气孔21;当堵塞块80远离间隔件20移动时,堵头82逐渐从第一通气孔21中移出,进而解除对间隔件20的第一通气孔21的封堵。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连接端741和第一套管72之间也可以相对固定,二者能够相对于第二套管73一起旋转,以调节内部的堵塞块80的轴向位移。
雾化组件50设置于第一套管72和间隔件20之间,雾化组件50包括雾化芯51、吸油棉52、通气管53和连接座54.。吸油棉52设置于通气管53和第一套管72之间用于封存雾化液,雾化芯51与电芯30电连接用于将雾化液生成烟雾,通气管53与第一通气孔21的气流连通形成互相连通的空气通道,连接座54用于连接雾化芯51和通气管53并进一步将通气管53固定至第一套管72。
具体地,雾化芯51包括吸液元件和与之接触的发热元件,吸液元件可以是玻纤材料、微孔陶瓷、多孔金属等。发热元件可以是发热丝、发热片、发热薄膜或发热涂层等形态。
第一套管72的远离第二套管73的端部形成朝向内部延伸的凸出部722,凸出部722中空设置形成第三通气孔723,连接座54中空设置,通气管53的一端卡于凸出部721的外部,另一端组装至连接座54的一侧内部;吸油棉52包裹于通气管53外;雾化芯51的一侧卡接至连接座54的另一侧上,间隔件20将雾化芯51的另一侧固定,雾化芯51的两端与吸油棉52接触并进一步与吸油棉中储藏的雾化液接触。本实施例中,间隔件20通过螺纹套74固定,具体地,螺纹套74的连接部743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端741内部连接位置处形成的定位面抵接间隔件20使其与雾化芯51的另一侧紧密接触。雾化芯51位于第一通气孔21和第三通气孔723之间形成的烟雾通道(未标示)内,通气管53和连接座54的内部为烟雾通道的一部分。
透光罩60设置于雾化套70的远离雾化组件50的端部,并在透光罩60与雾化套连接的部位设有进气孔(未示出),该透光罩60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发光元件、控制器和气流传感器位于光学保护罩60和电芯40之间。气流传感器和发光元件均连接至控制器,气流传感器和发光元件可集成在控制器内的集成电路板上。控制器连接至电芯40。当堵塞块80解除对第一通气孔21的封堵后,在光学保护罩60侧边的进气孔、控制器、电芯40侧边间隙、第二通气孔812、第一通气孔21及第三通气孔723之间形成贯穿的气流通道。气流传感器用于感测自光学保护罩60的外侧吸收的空气流的大小以感知吸烟动作,控制器根据吸烟动作控制电芯40对发热元件51的发热丝供电以加热雾化液,以及控制发光元件发光进而通过透光罩60实现模拟发光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电子烟100、200的雾化套10、70包括套管主体11、71和能够相对套管主体11、71转动的螺纹套15、74,堵塞块30、80设置于雾化套10、70内且与螺纹套15、74螺纹匹配,通过转动螺纹套15、74的方式带动堵塞块30、80朝向或远离间隔件20移动,实现封堵或解封间隔件20的连通电芯40和雾化组件50所在的两个腔体的目的,进而使得电子烟100、200初次使用前雾化组件50所在的腔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无论气压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如何变化,都不会发生雾化液朝向电芯40泄露的情况,能够提高一次性电子烟的存储时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用时,通过转动螺纹套15、74的方式即可解除堵塞块30、80对间隔件20的封堵,使得雾化组件50所在腔体和电芯40所在腔体之间气流导通,使用时方便快捷,不会对用户带来不便。
除前述电子烟的两实施例外,本使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如下变形:堵塞块上朝向间隔件设置防转凸块,间隔件上对应防转凸块对应设置防转凹槽,以实现在螺纹套转动的过程中,堵塞块沿雾化套的轴向移动的目的。堵塞块亦可以不设置堵头,而直接通过其主体部封堵第一通气孔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雾化套、间隔件、堵塞块、电芯和雾化组件,所述间隔件将所述雾化套间隔成两个腔体,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电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腔体内且彼此电连接;所述雾化套包括套管主体和能够相对所述套管主体转动的螺纹套,所述间隔件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两个腔体的第一通气孔,所述堵塞块设置于所述雾化套内且与所述螺纹套螺纹匹配,以通过转动所述螺纹套来带动所述堵塞块朝向或远离所述间隔件移动,进而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或者解除对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块包括主体部和堵头,所述堵头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间隔件凸出设置,所述堵头在所述堵塞块朝向所述间隔件移动时***并封堵所述第一通气孔,所述堵头在所述堵塞块远离所述间隔件移动时从所述第一通气孔移出,进而解除对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主体部上对应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主体部上还设置第二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至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至所述第二套管,所述螺纹套套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套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管的外表面上设置卡止凸环,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与所述卡止凸环匹配的卡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至少一防转开槽,所述堵塞块包括至少一呈圆弧状设置且设有外螺纹的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嵌入所述防转开槽并凸出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以使得在所述螺纹套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转动时,所述堵塞块在所述螺纹套和所述防转开槽的作用下沿所述雾化套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套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所述加强衬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的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至所述加强衬管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螺纹套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连接二者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二连接端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二套管,所述堵塞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套接至所述第一套管的外侧,所述雾化套进一步包括加强衬管,所述加强衬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的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螺纹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衬管开设有至少一防转开槽,所述堵塞块设置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嵌入所述防转凹槽中,以使得在所述螺纹套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转动时,所述堵塞块在所述螺纹套和所述防转开槽的作用下沿所述雾化套的轴向移动。
CN201620266613.4U 2016-03-31 2016-03-31 电子烟 Active CN205695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613.4U CN205695702U (zh) 2016-03-31 2016-03-31 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613.4U CN205695702U (zh) 2016-03-31 2016-03-31 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5702U true CN205695702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6613.4U Active CN205695702U (zh) 2016-03-31 2016-03-31 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57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3098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
CN108835717A (zh) * 2018-08-10 2018-11-20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烘烤装置及电子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3098A1 (zh) * 2016-12-09 2018-06-14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
CN108835717A (zh) * 2018-08-10 2018-11-20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烘烤装置及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56063U (zh) 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US9526272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6354451U (zh) 电子烟
CN105188429B (zh) 包括抗旋转机构的气溶胶递送装置的烟弹和控制主体以及相关方法
US8678012B2 (en) Tobacco solution atomiz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16090531A1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206923669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4169057U (zh) 一种电子烟
WO2015144057A1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烟油瓶
WO2016115701A1 (zh) 一种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JP2017504361A (ja) 複数の外側本体を備えるエアロゾル送達デバイス及び関連組立方法
CN20686663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03986099U (zh) 电子烟
CN104041942A (zh) 电子烟
CN106235416B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6579565B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05358231U (zh) 防漏油电子烟雾化器
CN205695702U (zh) 电子烟
CN107296300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4670379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175992U (zh) 吸嘴、使用该吸嘴的雾化器和电子烟
CN105707981A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04907932U (zh) 电子烟
WO2021115266A1 (zh) 一种烟弹及其烟具
CN203723455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