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6118U -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6118U
CN205266118U CN201521117774.9U CN201521117774U CN205266118U CN 205266118 U CN205266118 U CN 205266118U CN 201521117774 U CN201521117774 U CN 201521117774U CN 205266118 U CN205266118 U CN 205266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fin
upper cover
power supply
radiat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177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张晓昱
全晔
曹永健
张玮
刘静波
张海
张平路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tanzhe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tanzhe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tanzhe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tanzhe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177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6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6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61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包括外壳底座、散热片,和与散热片接触的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盖合在所述外壳底座上,以形成中空腔体,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上盖垂直设置,散热片位于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将原有与发热元件分离的金属散热片与金属外壳直接连接,使得发热元件将自身散发的热量通过金属散热片直接传输到外壳上,并进一步通过金属外壳发散到其外部,提高了电源外壳的散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功率、高功率密度器件被广泛研制和应用,而如何对这些高功率器件进行合理、有效的散热以提高其可靠性却是一个难题。
电子设备的寿命取决于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升,根据阿亨纽斯定律:主要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每升高10℃,将致其寿命缩减为一半。故解决发热元件的散热问题是延长电子设备寿命的关键所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照明领域中,LED照明灯具驱动电源的外壳一般都采用内部驱动电源外壳和散热片分离的结构,散热片固定安装在发热电子元件的表面上,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递到驱动电源外壳内部的空气或散热胶中,再通过空气和散热胶传递给金属材质的驱动电源外壳,由驱动电源外壳向外散发热量。然而,空气或散热胶这些介质的热阻比较大,通过其散热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包括:外壳底座、散热片,和与散热片接触的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盖合在所述外壳底座上,以形成中空腔体;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上盖垂直设置;
所述散热片位于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外壳底座包括侧壁和底壁;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
所述侧壁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外壳上盖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呈半封闭的圆柱面。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2mm。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外壳底座、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外壳上盖均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还包括防水橡胶片;
所述侧壁包括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均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每个挡板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挡板的下边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水橡胶片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橡胶片连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挡板之间;
通过螺钉顺序连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螺纹孔,使多个所述挡板、所述防水橡胶片与所述底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对称的两个挡板,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朝向中空腔体内部。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外壳上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上盖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方形凹槽与外壳上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上述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中,在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上盖接触的位置还填充有密封胶。
一般的路灯开关电源,其金属外壳、内部的发热元件(整流全桥、大功率效应管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和金属散热片都是分离的,故内部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不能够直接通过金属散热片散到金属外壳外,而是通过金属外壳内部的空气、散热胶等热传导介质将内部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二次传导到壳外。然而,空气或是散热胶这些热传导介质的热阻都很大,所以一般的开光电源外壳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包括外壳底座、散热片,和与散热片接触的外壳上盖。其中,外壳上盖盖合在所述外壳底座上,以形成中空腔体,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上盖垂直设置,散热片位于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将原有与发热元件分离的金属散热片与金属外壳直接连接,使得发热元件将自身散发的热量通过金属散热片直接传输到金属外壳上,并进一步通过金属外壳散发到其外部,提高了电源外壳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LED电源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未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的外壳底座横断面的示意图。
附图中数字代表意义如下:
1-金属散热片
2-固定螺钉
3-发热元件
4-金属外壳
5-散热胶
6-电路板
7-散热片
8-外壳上盖
9-外壳底座
10-第一卡槽
11-第二卡槽
12-方形凹槽
1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一般的LED开关电源主要包括:金属散热片1、发热元件3、用于将金属散热片1固定在发热元件3上的固定螺钉2、金属外壳4、散热胶5和电路板6。具体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其中,金属散热片1、发热元件3、用于将金属散热片1固定在发热元件3上的固定螺钉2、散热胶5和电路板6均设置在金属外壳4内部。LED开关电源工作时,发热元件3散发出热量,同时通过固定在发热元件3上的金属散热片1将热量散发到散热胶5中。由于散热胶5是填充在整个金属外壳4的内部,且散热胶5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能将散发到散热胶5中的热量传递到金属外壳4外,从而达到了散热的效果。
如上所述的LED开关电源的散热过程中,由于金属外壳4、内部的发热元件3(整流全桥、大功率效应管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和金属散热片1都是分开的,故内部散热元件3散发的热量不能够直接通过金属散热片1散到金属外壳4外,而是通过金属外壳4内部的空气或散热胶5等热传导介质将内部发热元件3散发的热量二次传导到金属外壳4外。然而,空气或是散热胶5这些热传导介质的热阻都很大,所以一般的开光电源外壳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包括外壳底座9、散热片7,和与散热片7接触的外壳上盖8。其中,外壳上盖8盖合在外壳底座9上,以形成中空腔体,散热片7与所述外壳上盖8垂直设置,散热片7位于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本实用新型将原有与发热元件3分开的金属散热片1与金属外壳4直接连接,使得发热元件3将自身散发的热量通过金属散热片1直接散到金属外壳4外部,大大提高了LED电源外壳的散热效果。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未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底座9、散热片7,和与散热片7接触的外壳上盖8;外壳上盖8盖合在外壳底座9上,以形成中空腔体;
散热片7与述外壳上盖8垂直设置;
散热片7位于在中空腔体内部。
具体的,散热片7直接与外壳上盖8相接触,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利用粘胶将散热片7粘在外壳上盖8的确定位置上,以使外壳上盖8与外壳底座9盖合时,散热片7能够与发热元件3直接接触。散热片7与外壳上盖8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螺钉连接方式,在散热片7的上边沿设置螺纹孔13,外壳上盖8与散热片7上边沿相接触的位置设置配合孔,使用螺钉顺序地穿过上述配合孔和螺纹孔13。为达到防水的目的,在外壳上盖8与散热片7上边沿相接触的位置间还可以填充散热胶5。
作为本实施例1的一个优选方案,将外壳上盖8与散热片7一体成型,且散热片7与外壳上盖8垂直设置,从而保证垂直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3与散热片7无缝接触。发热元件3与散热片7直接接触,将发热元件3散发的热量直接通过散热片7传递到LED电源外壳的外部,能够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但散热效果还与散热片7的厚度、散热片7与发热元件3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散热片7的厚度越厚,散热效果越好,但是,散热片7的厚度影响LED电源外壳内部其他电子元件的布置空间,故本实施例1中,散热片7的优选厚度为5mm;散热片7与发热元件3的接触面积越大,散热越好。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LED电源外壳的总高度优选为38mm,外壳底座9的厚度为2mm,外壳上盖8的厚度为2mm,电路板的厚度为2mm,电路板到外壳底座9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mm,故电路板的上表面到外壳上盖8之间的距离为:38-2-3-2-2=29mm。
已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3主要有整流全桥、大功率效应管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三种,且上述三种发热元件3的厚度均为3.5mm,除引脚以外的高度为20mm(以上尺寸均为国标),从而能够推得散热片7远离外壳上盖8一端与外壳上盖8的垂直距离在范围20mm~29mm之间,在本实施例1中优选为24mm。
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时,所有尺寸为国标的发热元件3并列设置在电路板边沿的位置,以使盖上外壳上盖8后,发热元件3能够紧贴外壳底座9的侧壁,且能够与散热片7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外壳底座9包括侧壁和底壁;
侧壁与底壁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
侧壁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槽10,外壳上盖8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
具体的,上述第一卡槽10和与第一卡槽1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均呈半封闭的圆柱面,但不仅仅限于此结构,还可以其他卡接形式来实现外壳上盖8和外壳底座9之间的盖合。
上述底壁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多边形(优选2mm),侧壁包含多个挡板,设置挡板的数量为底壁多边形的边数,每一个挡板均与底壁的一条边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
侧壁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槽10,外壳上盖8的边沿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其中,第一卡槽10可以设置在每一个挡板的上边沿上,也可以只设置在多个挡板中的某两个挡板上。为实现外壳上盖8与外壳底座9之间的盖合,外壳上盖8设计的形状与外壳底座9中的底壁的形状相同,且外壳上盖8的边沿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第一卡槽10的数量与第二卡槽11的数量相同。
例如:底壁为三角形时,则有三个挡板与底壁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挡板均与底壁相互垂直。其中,可以在每一个挡板的上边沿设置第一卡槽10,也可以选择三个挡板中的两个挡板在其上边沿上设置第一卡槽10。根据三个挡板设置第一卡槽10的数量,外壳上盖8的边沿设置与第一卡槽10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1。
作为本实施例1中优选的一个方案,底壁为长方形,四个挡板与底壁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对称的挡板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槽10。外壳上盖8也为长方形,且与外壳底座9盖合时,设置在外壳上盖8两个边沿的第二卡槽11与第一卡槽10相配合。采取该种优选方案,包含第一卡槽10的两个挡板与底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一体成型,最终形成具有截断面如图4所示的型材。同理,外壳上盖8和散热片7也能够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其中,散热片7到外壳上盖8一边的距离为3.2mm,以使外壳上盖8与外壳底座9盖合后,散热片7与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2mm,从而保证了发热元件3分别与侧壁和散热片7紧密接触。
包含第一卡槽10的两个挡板与底壁在生产时,经过一体成型后成为具有特定横断面形状的型材,根据需要裁出具有一定尺寸的该型材,另外两个不包含第一卡槽10的两个挡板以方形挡片的形式固定在横断面的两端。横断面形状如图4所示,横断面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均设置有螺纹孔13,方形挡片长和宽的尺寸分别与横断面上长和宽的尺寸相同,且在方形挡片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均设置有第一通孔,螺钉顺序穿过第一通孔和螺纹孔13,以使方形挡片固定在横断面上。
同理,外壳上盖8与散热片7一体成型后,也能够根据需要裁出一定尺寸的型材与上述外壳底座9上的第一卡槽10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所述外壳底座9、散热片7和外壳上盖8优选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还包括防水橡胶片;
侧壁包括多个挡板,每个挡板均与底壁固定连接;
相邻的两个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每个挡板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具体的,为达到防水的效果,在以上所述优选方案中,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每个挡板与底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橡胶片。上述防水橡胶片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均设置有第二通孔,螺钉顺序连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纹孔13,使得多个挡板、防水橡胶片与底壁螺纹连接。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使生产工艺更简单,所述风防水橡胶片的外形尺寸可以与上述方形挡片(不包含第一卡槽10的挡板)相同,只需在与螺钉配合的位置上设置第二通孔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在上述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上,对称的两个挡板,靠近底壁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方形凹槽12,方形凹槽12朝向中空腔体内部。如图4所示,该方形凹槽12用于***电路板,以使电路板固定在中空腔体内部,同时,在拆卸下横断面两端的方形挡片后,也方便电路板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在挡板与外壳上盖8接触的位置还填充有密封胶,以达到盖合部位的防水功能。需要强调的是,外壳上盖8与外壳底座9盖合的部位填密封胶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也可以将密封胶填充于整个中空腔体内部,该密封胶可为导热性质良好的散热胶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结合了前述的所有优选实施方案,包括外壳底座、散热片,和与散热片接触的外壳上盖。其中,外壳上盖盖合在所述外壳底座上,以形成中空腔体,散热片与外壳上盖垂直设置,散热片位于在中空腔体内部。将原有与发热元件分离的金属散热片与金属外壳直接连接,使得发热元件将自身散发的热量通过金属散热片直接传输到金属外壳上,并进一步通过金属外壳散发到其外部,提高了电源外壳的散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底座、散热片,和与散热片接触的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盖合在所述外壳底座上,以形成中空腔体;
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上盖垂直设置;
所述散热片位于在所述中空腔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座包括侧壁和底壁;
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
所述侧壁的上边沿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外壳上盖的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呈半封闭的圆柱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座、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外壳上盖均为铝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橡胶片;
所述侧壁包括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均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每个挡板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橡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螺纹孔,在所述挡板的下边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水橡胶片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橡胶片连接在所述底壁和所述挡板之间;
通过螺钉顺序连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所述螺纹孔,使多个所述挡板、所述防水橡胶片与所述底壁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对称的两个挡板,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对称的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朝向中空腔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远离所述外壳上盖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上盖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方形凹槽与外壳上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上盖接触的位置还填充有密封胶。
CN201521117774.9U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6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7774.9U CN205266118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17774.9U CN205266118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6118U true CN205266118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1777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66118U (zh) 2015-12-29 2015-12-29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61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735A (zh) * 2017-10-31 2018-01-30 江苏优为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条形灯具及桥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735A (zh) * 2017-10-31 2018-01-30 江苏优为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条形灯具及桥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1969A (zh) 二极管点距阵/数码管的高导热反射盖及其封装结构
CN103702515A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珠金属基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5266118U (zh) 一种自带散热结构的led电源外壳
CN201726633U (zh) 中空薄片型散热板单元结构
CN102781164A (zh) 一种新型led照明灯具专用线路板
CN106159154B (zh) 一种钛酸锂电池箱
CN209787719U (zh) 一种可折叠式散热片
CN208861832U (zh) 一种耐高温电解电容器
CN204168114U (zh) 一种大功率开关电源
CN206877976U (zh) 一种物理实验的三极管
CN20575504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pcb板
CN208028050U (zh) 一种拼接式均温板散热装置
CN203934278U (zh) 一种电磁器件安装装置
CN205902310U (zh) 一种通讯用滤波器壳体的高散热结构
CN201122395Y (zh) 二极管点距阵/数码管的高导热反射盖及其封装结构
CN110518814A (zh) 一种用于车载逆变器的双面冷却结构
CN206148420U (zh) 一种充电桩防反二极管模块
CN207854365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转换器
CN105764239B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大功率电子元件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6059060U (zh) 一种高效率铝壳电阻
CN212851582U (zh) 一种散热组件
CN204167293U (zh) 一种高功率电子开关模块
CN203690280U (zh) 芯片封装用高导热金属陶瓷复合层状散热模块
CN101666472A (zh) 大功率led复合铝基板
CN108389841A (zh) 一种拼接式均温板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