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3865U - 双体复合水泵 - Google Patents

双体复合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3865U
CN205243865U CN201520906442.2U CN201520906442U CN205243865U CN 205243865 U CN205243865 U CN 205243865U CN 201520906442 U CN201520906442 U CN 201520906442U CN 205243865 U CN205243865 U CN 205243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pump head
motor
cool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064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国
颜正辉
陈志平
陈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INCONTROL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INCONTROL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INCONTROL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INCONTROL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064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3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3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3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体复合水泵,包括泵壳、及分别设置在泵壳两端的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第一泵头上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第二泵头上具有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泵壳内设有对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内的叶轮提供动力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形成有设置在电机外部并与电机隔绝的以对电机进行水冷散热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连通。冷却室的设置,使冷却室内始终有流动的水流通过,冷却室流动的水流充分带走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工作安全,有效延长电机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双体复合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供水的水泵,尤其涉及一种双体复合水泵。
背景技术
离心水泵是一种通过电机的转动运送水流的装置。现有的水泵设计均采用单电机单泵头结构,离心水泵在工作时,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离心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口管线必须罐满液体介质,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介质很快旋转,旋转着的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出,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一面不断地吸入液体,一面又不断地给予吸入的液体一定的能量,将液体排出。离心泵便如此连续不断地工作。传统的离心水泵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流量有限,效率低,不能使电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发挥,如要实现双倍的流量,则需要两台泵同时工作,耗电量大,两台泵的成本也高,且需要更多的电线、插头等与泵相关的原材料的使用量,使用不节能环保。再者传统的水泵因叶轮的转速有限,故水泵的供水压力也有限,不能提供高压力的水流。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有一种单电机双泵头的水泵,如一专利号为ZL201320674636.5(公告号为CN2037430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头泵》披露了这样一种双头泵,包括泵头和泵体,泵头的数量为2个,且每个泵头分别置于泵体的对称两端,泵头包括泵房盖、水平方向进水口和竖直方向的出水口,泵体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泵头中,转子两端对称设有叶轮,通过对称的泵头设计,使所述双头泵在左右两端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降低震动,减小噪音和摩擦,提高能效等。
现有双头水泵因一个电机要带动两个泵头,电机所受负荷大,长时间工作电机本身发热极大,传统单电机单泵头的水泵,因电机只带动一个泵头内的叶轮工作,故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故其散热效果能满足要求,但这种双泵头的水泵因一个电机的转轴两端各带动一个泵头内的叶轮工作,转轴上不适合再安装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散热。而且采用传统的风扇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双泵头水泵中电机的工作要求,因此现有双头水泵存在电机易烧坏的缺陷。故如何解决对双头水泵内的电机进行高效散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现有双头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流量成倍增加,但还不能实现供水压力的有效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对电机进行散热的双体复合水泵,该复合水泵与传统水泵相比,更高效节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体复合水泵,包括泵壳、及分别设置在泵壳两端的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第一泵头上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第二泵头上具有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泵壳内设有对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内的叶轮提供动力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形成有设置在电机外部并与电机隔绝的以对电机进行水冷散热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连通。
上述电机外部包覆有防止水进入电机内的外壳,泵壳包覆在外壳外部,所述冷却室形成在外壳和泵壳之间。因外壳直接包覆在电机外部,使得冷却室与电机最接近,电机产生的热量能快速经由通过冷却室的水流导出,冷却室的散热效果最佳。
上述泵壳上开有与冷却室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用以与管路中的管道插接。因泵壳上同时开有三个孔,这使得该泵可实现外部管路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各只需要用到泵壳上的两个孔,第三个未使用的孔只需用堵头堵住即可。
上述第一泵头的第一进水端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泵头的第二进水端处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第一泵头的第一出水端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连通,所述冷却室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第二泵头的第二出水端汇总后流出。以上管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本复合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流量相较于传统水泵成倍增加。
上述第一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连通形成一个三通管路。
上述第一泵头的第一进水端进水,所述第一泵头的第一出水端通过第三出水管道与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连通,所述冷却室的另一侧通过第三进水管道与第二泵头的第二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泵头的第二出水端出水。以上管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本复合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压力相较于传统水泵接近成倍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因有两个泵头,且两个泵头内的叶轮由一个电机带动旋转,电机使用效率更高,使得本复合水泵更高效节能;同时两个泵头使得电机转轴两端的受力均匀,电机运转时两端达到平衡,使得电机运行噪音低、震动小;另外冷却室的设置,使冷却室内始终有流动的水流通过,冷却室流动的水流充分带走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工作安全,有效延长电机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双体复合水泵,包括泵壳1、及分别设置在泵壳1两端的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第一泵头2上具有第一进水端21和第一出水端22,第二泵头3上具有第二进水端31和第二出水端32;泵壳1内设有对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内的叶轮4提供动力的电机5;电机5为双头电机,电机5的转轴51从两端伸出并分别进入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与叶轮4连接。
泵壳1内形成有设置在电机5外部并与电机5隔绝的以对电机5进行水冷散热的冷却室6,冷却室6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连通。电机5外部包覆有防止水进入电机5内的外壳7,外壳7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金属材质制成,泵壳1包覆在外壳7外部,冷却室6形成在外壳7和泵壳1之间。
泵壳1上开有与冷却室6连通的第一孔11、第二孔12和第三孔13,第一孔11、第二孔12和第三孔13用以与管路中的管道插接。
第一泵头2的第一进水端21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8a,所述第二泵头3的第二进水端31处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8b;第一泵头2的第一出水端22通过第一出水管道9a与冷却室6的一侧连通,第一出水管道9a插接在冷却室6的第一孔11内,冷却室6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道9b与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汇总后流出,第二出水管道9b插接在冷却室6的第二孔12内,冷却室6的第三孔13采用堵头封堵。且第一进水管道8a与第二进水管道8b连通形成一个三通管路。
本实施例中的管路连接方式为并联的连接方式,本连接方式的水泵工作过程如下:电机4工作,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内的叶轮4旋转抽水,将水流同时从第一进水管道8a与第二进水管道8b分别抽入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内,第一泵头2内的水流通过第一出水端22、第一出水管道9a、冷却室6后经由第二出水管道9b与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汇总后流出。使得本复合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流量相较于传统水泵成倍增加。
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管路连接方式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泵头2的第一进水端21进水,第一泵头2的第一出水端22通过第三出水管道9c与冷却室6的一侧连通,冷却室6的另一侧通过第三进水管道9c与第二泵头3的第二进水端31连通,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出水。
第二实施例中的管路连接方式为串联的连接方式,本连接方式的水泵工作过程如下:电机4工作,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内的叶轮4旋转抽水,将水流从第一泵头2的第一进水端21抽入第一泵头2内,第一泵头2内的水流通过第一出水端22、第三出水管道9c、冷却室6后经由第三进水管道8c从第二泵头3的第二进水端31进入第二泵头3内,进入第二泵头3内的水流具有一定压力,再在第二泵头3内的叶轮4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水流压力,并最终从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流出。使得本复合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压力相较于传统水泵接近成倍增加。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体复合水泵,包括泵壳(1)、及分别设置在泵壳(1)两端的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第一泵头(2)上具有第一进水端(21)和第一出水端(22),第二泵头(3)上具有第二进水端(31)和第二出水端(32);泵壳(1)内设有对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内的叶轮(4)提供动力的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内形成有设置在电机(5)外部并与电机(5)隔绝的以对电机(5)进行水冷散热的冷却室(6),所述冷却室(6)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泵头(2)和第二泵头(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复合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外部包覆有防止水进入电机(5)内的外壳(7),所述泵壳(1)包覆在外壳(7)外部,所述冷却室(6)形成在外壳(7)和泵壳(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复合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上开有与冷却室(6)连通的第一孔(11)、第二孔(12)和第三孔(13),第一孔(11)、第二孔(12)和第三孔(13)用以与管路中的管道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体复合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头(2)的第一进水端(21)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8a),所述第二泵头(3)的第二进水端(31)处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8b);所述第一泵头(2)的第一出水端(22)通过第一出水管道(9a)与所述冷却室(6)的一侧连通,所述冷却室(6)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道(9b)与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汇总后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体复合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8a)与第二进水管道(8b)连通形成一个三通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体复合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头(2)的第一进水端(21)进水,所述第一泵头(2)的第一出水端(22)通过第三出水管道(9c)与所述冷却室(6)的一侧连通,所述冷却室(6)的另一侧通过第三进水管道(8c)与第二泵头(3)的第二进水端(31)连通,所述第二泵头(3)的第二出水端(32)出水。
CN201520906442.2U 2015-11-12 2015-11-12 双体复合水泵 Active CN205243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6442.2U CN205243865U (zh) 2015-11-12 2015-11-12 双体复合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06442.2U CN205243865U (zh) 2015-11-12 2015-11-12 双体复合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3865U true CN205243865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06442.2U Active CN205243865U (zh) 2015-11-12 2015-11-12 双体复合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38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29A (zh) * 2015-11-12 2016-01-27 浙江新控泵业有限公司 双体复合水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29A (zh) * 2015-11-12 2016-01-27 浙江新控泵业有限公司 双体复合水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9738B2 (en) Heat exchange module and serial pump thereof
CN101499697B (zh) 一种液冷电机
CN201393138Y (zh) 一种带立体散热结构的水泵电机
CN204783722U (zh) 一种水冷节能水泵
CN204681184U (zh) 转子水冷结构
CN204878076U (zh) 一种离心鼓风机冷却***
CN204163998U (zh) 水冷却电动抽水泵
CN201144829Y (zh) 一种电机内嵌叶片泵
CN102290923B (zh) 一种海底电机冷却方法
CN205243865U (zh) 双体复合水泵
CN203879750U (zh) 用于输送高温液体的屏蔽泵
CN204834797U (zh) 一种园林工具
CN205243871U (zh) 利于散热的双体复合水泵
CN204906070U (zh) 一种电机高效散热机座
CN206861775U (zh) 一种空调扇
CN202732365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水泵
CN217976623U (zh) 一种节能环保性能高且静音降噪效果好的离心泵
CN201763621U (zh) 一种水冷式自吸水泵
CN204041498U (zh) 风机***及空调***
CN108252359A (zh) 一种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
CN107503950A (zh) 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节能取水装置
CN105275829A (zh) 双体复合水泵
KR102029233B1 (ko) 해수펌프 냉각시스템 및 그를 가지는 해수펌프 시스템
CN202789750U (zh) 一种节能多功能水泵的冷却装置
CN2551794Y (zh) 水冷式的新型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