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3638U -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3638U
CN205153638U CN201520500947.9U CN201520500947U CN205153638U CN 205153638 U CN205153638 U CN 205153638U CN 201520500947 U CN201520500947 U CN 201520500947U CN 205153638 U CN205153638 U CN 205153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upport
platform
horizontal shifting
side plate
sh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09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岳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009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3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3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363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和存车平台,升降平台上安装升降轨道,存车平台上安装存车轨道,升降轨道随升降平台升至存车轨道所在高度时能够与存车轨道对接,升降平台上设置第一平移车和第二平移车,第一平移车和第二平移车均能够沿升降轨道和存车轨道在升降平台与存车平台之间行走,第一平移车与第二平移车之间通过纵向伸缩机构连接,第一平移车两侧安装第一车轮托架和第二车轮托架,第二平移车上安装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均与第二横向伸缩装置连接。不需设置载车板,有利于降低自身成本、提升存取车效率,车轮托架从车轮的前后方向进入车轮底部实现对车辆的托举,不会对车辆造成损伤等。

Description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多数城市内的停车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型商场、写字楼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地面车位数量已无法满足日常停车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了多种智能立体车库产品,来实现车辆的立体存放。目前现有的智能立体车库均采用升降电梯来实现车辆的提升与下落,为实现向存车位内存放或在存车位取出车辆,现有智能立体车库通常采用载车板来实现车辆的存取,这就需要在立体车库的每个存车位中均设置存车板,车库自身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存放车辆时电梯需先升至相应车位取出载车板,存车效率相对较低;现有智能立体车库另一种存取车辆的方式是采用底盘托举或轮胎夹持装置,将车辆固定后将车辆抬起进行横移存取,但这类存取车辆方式对车辆底盘或轮胎的损伤较大,因此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它不需设置载车板,自身成本低廉,存取车效率高,不会对车辆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升降平台和存车平台,升降平台上安装升降轨道,存车平台上安装存车轨道,升降轨道随升降平台升至存车轨道所在高度时能够与存车轨道对接,升降平台上设置第一平移车和第二平移车,第一平移车和第二平移车均能够沿升降轨道和存车轨道在升降平台与存车平台之间行走,第一平移车与第二平移车之间通过纵向伸缩机构连接,第一平移车两侧安装第一车轮托架和第二车轮托架,第一车轮托架和第二车轮托架均与第一横向伸缩装置连接,第二平移车上安装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均与第二横向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平移车上安装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二平移车上安装第二行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轮托架、第二车轮托架、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端通过第三侧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另一端形成开口,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部通过横梁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安装多个横辊,第一车轮托架和第二车轮托架上开口的方向与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上开口的方向相反。所述各横辊的水平高度从开口一侧向第三侧板一侧逐渐增大,各横辊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弧形面内。所述纵向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平移车两侧的齿轮,各齿轮均与纵向伸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一端与第二平移车连接。所述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丝杠与横向伸缩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杠上安装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与两侧的车轮托架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中部设置第一凹槽,存车平台中部设置第二凹槽,升降轨道设置在第一凹槽底部,存车轨道设置在第二凹槽底部。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和第二行走驱动装置均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件与平移车的行走轮连接。第一车轮托架、第二车轮托架、第三车轮托架和第四车轮托架的外侧底部均安装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设置载车板,有利于降低自身成本、提升存取车效率,车轮托架从车轮的前后方向进入车轮底部实现对车辆的托举,不会对车辆造成损伤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平移车和车轮托架处于收缩状态;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平移车和车轮托架处于伸展状态;
图4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轮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和存车平台2,升降平台1上安装升降轨道3,存车平台2上安装存车轨道4,升降轨道3随升降平台1升至存车轨道4所在高度时能够与存车轨道4对接,升降平台1上设置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均能够沿升降轨道3和存车轨道4在升降平台1与存车平台2之间行走,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之间通过纵向伸缩机构连接,第一平移车5两侧安装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均与第一横向伸缩装置连接,第二平移车6上安装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均与第二横向伸缩装置连接。智能立体车库待机状态时,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位于升降平台1上,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相互靠近处于收缩状态,同时第一车轮托架7与第二车轮托架8、以及第三车轮托架9与第四车轮托架10均相互靠近处于收缩状态。存车时,车辆驶上升降平台1,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启动,使第一车轮托架7与第二车轮托架8、以及第三车轮托架9与第四车轮托架10均相互远离至伸展状态,此时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分别位于车辆两个前轮的后方,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分别位于车辆两个后轮的前方,然后纵向伸缩机构启动,带动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相互远离,直至各车轮托架分别移动至车辆四个车轮下方将车辆托起,此时升降平台1携带车辆上升至空闲的存车平台2所在高度,升降轨道3与存车轨道4对接,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沿轨道进入存车平台2,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相互靠近至收缩状态,车轮托架从车轮底部移出,车辆落至存车平台2上,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使各车轮托架相互靠近至收缩状态,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从存车平台2上驶回升降平台1,升降平台1降回地面等待下一车辆驶入;取车时,升降平台1上升至存放有目标车辆的存车平台2所在高度,升降轨道3与存车轨道4对接,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沿轨道进入存车平台2,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启动,使第一车轮托架7与第二车轮托架8、以及第三车轮托架9与第四车轮托架10均相互远离至伸展状态,此时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分别位于车辆两个前轮的后方,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分别位于车辆两个后轮的前方,然后纵向伸缩机构启动,带动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相互远离,直至各车轮托架分别移动至车辆四个车轮下方将车辆托起,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携带目标车辆驶回升降平台1,升降平台1降至地面后可将目标车辆驶离。本实用新型不需设置载车板,有利于降低自身成本,提升存取车效率,车轮托架从车轮的前后方向进入车轮底部实现对车辆的托举,不会对车辆造成损伤。除上述结构外本实用新型也可将车轮托架设置在车辆前轮前方以及后轮的后方,纵向伸缩机构收缩时实现车辆的托举,但这种方案需增加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之间的距离并延长纵向伸缩机构的长度,因此成本相对较高。本实用新型所述平移车的停放位置、以及平移车、车轮托架之间的伸缩定位均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可分别设置驱动装置,也可仅在一个平移车上设置驱动装置,为保证两平移车重量接近,尽量减轻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移动时的偏移趋势及打滑现象,优选采用在两个平移车上均安装驱动装置,其结构为:所述第一平移车5上安装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二平移车6上安装第二行走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减少存取车辆时对车轮造成的磨损,可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第一车轮托架7、第二车轮托架8、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一端通过第三侧板13连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另一端形成开口16,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底部通过横梁14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安装多个横辊15,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上开口16的方向与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上开口的方向相反。车轮托架向车轮下方移动时,横辊15与车轮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自行转动,避免车轮受到磨损,车轮托架移至车轮下方后,横辊15对车轮起到托举作用。为了提高车轮托架托举车轮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可将各横辊15排列成倾斜的弧面,即所述各横辊15的水平高度从开口16一侧向第三侧板13一侧逐渐增大,各横辊1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弧形面内。该结构能够防止车轮在车轮托架上移动,并且在纵向伸缩机构驱动车轮托架离开车轮时,车辆自重可对车轮托架的移动起到助力作用,减轻纵向伸缩机构的负载,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伸缩机构可采用多种结构,其中优选的结构为:所述纵向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平移车5两侧的齿轮17,各齿轮17均与纵向伸缩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7与齿条18啮合,齿条18一端与第二平移车6连接。该结构具有体积小、不占用存车空间、传动精确的优点,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纵向伸缩机构还可采用液压缸等其它多种结构驱动,但这些结构体积相对较大,需占用存车空间,并且传动精确程度相对有限。
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伸缩装置可采用多种结构,其中优选的结构为:所述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20,丝杠20与横向伸缩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丝杠20上安装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分别与两侧的车轮托架连接。该结构可实现两侧车轮托架的同步驱动,并且占用空间小、传动精确、故障率低。除上述结构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伸缩装置还可采用液压缸等多种驱动结构,但这些结构需分别驱动两侧的车轮托架,难以实现两侧车轮托架的同步驱动,并且占用空间较大、传动精确程度及故障率均与优选方案有所差距。
本实用新型为降低平移车的高度,使其能够顺利进入车辆底部,可在所述升降平台1中部设置第一凹槽23,存车平台2中部设置第二凹槽24,升降轨道3设置在第一凹槽23底部,存车轨道4设置在第二凹槽24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和第二行走驱动装置优选采用下述结构: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和第二行走驱动装置均是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传动件与平移车的行走轮25连接。该结构具有成本低廉、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走驱动装置还可采用安装在升降平台1上的伸缩臂等其它多种结构来实现驱动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进、出存车平台2,但这些结构自身成本及故障率均相对较高,并且维护难度较大。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车轮托架在托举车辆后发生轻微变形,与升降平台1或存车平台2发生摩擦,可在第一车轮托架7、第二车轮托架8、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的外侧底部均安装导向轮27。车轮托架发生轻微变形后,导向轮27与升降平台1或存车平台2接触并旋转,可有效避免车轮托架、升降平台1及存车平台2在使用时出现严重磨损。

Claims (9)

1.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和存车平台(2),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1)上安装升降轨道(3),存车平台(2)上安装存车轨道(4),升降轨道(3)随升降平台(1)升至存车轨道(4)所在高度时能够与存车轨道(4)对接,升降平台(1)上设置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第一平移车(5)和第二平移车(6)均能够沿升降轨道(3)和存车轨道(4)在升降平台(1)与存车平台(2)之间行走,第一平移车(5)与第二平移车(6)之间通过纵向伸缩机构连接,第一平移车(5)两侧安装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均与第一横向伸缩装置连接,第二平移车(6)上安装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均与第二横向伸缩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车(5)上安装第一行走驱动装置,第二平移车(6)上安装第二行走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托架(7)、第二车轮托架(8)、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一端通过第三侧板(13)连接,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另一端形成开口(16),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底部通过横梁(14)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安装多个横辊(15),第一车轮托架(7)和第二车轮托架(8)上开口(16)的方向与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上开口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横辊(15)的水平高度从开口(16)一侧向第三侧板(13)一侧逐渐增大,各横辊(1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弧形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伸缩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平移车(5)两侧的齿轮(17),各齿轮(17)均与纵向伸缩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7)与齿条(18)啮合,齿条(18)一端与第二平移车(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伸缩装置和第二横向伸缩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20),丝杠(20)与横向伸缩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连接,丝杠(20)上安装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分别与两侧的车轮托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中部设置第一凹槽(23),存车平台(2)中部设置第二凹槽(24),升降轨道(3)设置在第一凹槽(23)底部,存车轨道(4)设置在第二凹槽(24)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驱动装置和第二行走驱动装置均是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的输出轴通过传动件与平移车的行走轮(2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车轮托架(7)、第二车轮托架(8)、第三车轮托架(9)和第四车轮托架(10)的外侧底部均安装导向轮(27)。
CN201520500947.9U 2015-07-13 2015-07-13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53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0947.9U CN205153638U (zh) 2015-07-13 2015-07-13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0947.9U CN205153638U (zh) 2015-07-13 2015-07-13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3638U true CN205153638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094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53638U (zh) 2015-07-13 2015-07-13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36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109A (zh) * 2015-07-13 2015-10-28 李岳燃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N108331410A (zh) * 2018-04-20 2018-07-27 柴海英 一种智能车库移动平台
CN110435525A (zh) * 2019-07-31 2019-11-12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
CN113816298A (zh) * 2021-08-05 2021-12-21 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换电举升装置及举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109A (zh) * 2015-07-13 2015-10-28 李岳燃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N105003109B (zh) * 2015-07-13 2017-08-29 李岳燃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N108331410A (zh) * 2018-04-20 2018-07-27 柴海英 一种智能车库移动平台
CN110435525A (zh) * 2019-07-31 2019-11-12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辅助清洗机器人用的高架车托运装置
CN113816298A (zh) * 2021-08-05 2021-12-21 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换电举升装置及举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3109A (zh)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N205153638U (zh) 智能立体车库车辆存取装置
CN100534729C (zh) 具有独立夹持和抬升机构的搬运汽车的机械手
CN105220918A (zh) 一种汽车搬运机器人
CN202882492U (zh) 多层巷道堆垛机
CN101597966B (zh) 停放方便的立体车库
CN202850551U (zh) 一种电动推杆驱动的快速二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
CN208548870U (zh) 光伏阵列的清扫摆渡车
CN103696604B (zh) 伺服抽屉式立体车库
CN106639426B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库载车板的拆码垛设备及工艺
CN110130694B (zh) 一种弹簧储能式立体停车库
CN104074378B (zh) 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与巷道堆垛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3373574B (zh) 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
CN102155103A (zh) 一种从车库顶部进出汽车的深井式立体车库
CN202850543U (zh) 地坑停车库的升降***
CN201627392U (zh) 一种倾斜式停车设备
CN203321012U (zh) 一种链条式升降横移停车库
CN207513275U (zh) 一种不破坏地表及其上附着物的停车位
CN105442891A (zh) 一种立柱式两层升降横移车库
CN107587766A (zh) 一种双升降***立体车库
CN110792300B (zh) 一种伸缩梳齿式立体停车***
CN203247899U (zh) 汽车转运***
CN204001904U (zh) 一种梳齿式塔库停车设备
CN209211994U (zh) 一种前出车双层车库
CN203285096U (zh) 一种简易升降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