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9892U -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9892U
CN205019892U CN201520802190.9U CN201520802190U CN205019892U CN 205019892 U CN205019892 U CN 205019892U CN 201520802190 U CN201520802190 U CN 201520802190U CN 205019892 U CN205019892 U CN 205019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heat
granular bed
outle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21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021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9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9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9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的热量,包括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循环通道以及设置于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依次相连,循环通道连通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颗粒投放装置,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投放蓄热颗粒,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用于清洗蓄热颗粒,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并返回至颗粒投放装置。本技术方案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回收热量,并捕集污染物,然后自动清洗,使热量回收、污染物除去连续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减排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从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回收热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在工业生产中极为常见,很多工业废气温度高,直接排放容易带来环境污染且浪费能量,而废气余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因此,针对废气的热量回收在生产上受到较大的关注,但是由于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质,利用传统的热交换器去回收这些废气中的热量时,换热器很容易被污染物质堵塞,影响换热器寿命,造成废气热量回收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得不偿失。
例如,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包含流延过程和亚胺化两个过程,流延过程就是使浆料原料成为膜状,而胺化就是在高温条件下使原料中的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胺化炉中最高温度超过400℃,在此温度条件下,拟胺化的薄膜中的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被汽化,并且随生产废气排出生产装置。从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气温度通常在350℃以上,当废气冷却时,废气中的均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会以固态的形成集结在冷却表面上,由此,不可以利用常规的换热器回收胺化炉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
再如,一次性手套生产排出的高温废气中温度通常在160℃左右,废气中含PVC颗粒、增塑剂以及有机溶剂,利用传统的热交换器回收一次性手套生产排出的高温余热时,废气中的增塑剂、PVC颗粒也会堵塞传统的热交换器。
鉴于含有污染物的废气的特殊性,因而如何有效回收其热量,至今,国际、国内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这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量回收装置,以解决从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回收热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的热量,包括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循环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所述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投放蓄热颗粒,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用于清洗所述蓄热颗粒,所述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并返回至所述颗粒投放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包括相互连通的废气进口、废气出口和第一颗粒移动通道,所述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进口、气体出口和第二颗粒移动通道,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连通,所述循环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的出口和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的进口投放蓄热颗粒,所述蓄热颗粒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第二颗粒移动通道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
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的出口,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包括清洗腔和连通所述清洗腔的清洗介质入口和清洗介质出口,所述蓄热颗粒从所述清洗腔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蓄热颗粒自上而下地从所述清洗腔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通道上的气液颗粒分离装置,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进口连通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出口,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颗粒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下部设置有清洗介质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进口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引射装置,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的颗粒进口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一颗粒提升通道连通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入口;和/或,
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颗粒出口与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引射装置,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的颗粒进口与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的颗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二颗粒提升通道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和/或,
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所述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的进口之间还设置有下位颗粒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靠近所述废气进口和/或废气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和/或,
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靠近所述气体进口和/或气体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和/或,
所述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与所述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形成的直线垂直;和/或,
所述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与所述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形成的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颗粒为陶瓷颗粒或金属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投放装置为上位颗粒料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的热量,包括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循环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所述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投放蓄热颗粒,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用于清洗所述蓄热颗粒,所述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并返回至所述颗粒投放装置。通过该方案,含污染物质的高温废气进入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需要加热的气体进入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经颗粒投放装置投放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在蓄热颗粒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和与其错流流过的高温废气进行热量交换并且捕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由此,蓄热颗粒温度升高、废气温度下降并且废气变成洁净空气从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排出,在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吸收了热量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蓄热颗粒在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与错流方式流过的待加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蓄热颗粒温度降低,待加热气体温度升高,从而将废气的热量成功回收,由于废气降温时出现的污染物被蓄热颗粒捕集,因此该热量回收装置还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进一步地,从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排出的蓄热颗粒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蓄热颗粒又返回至颗粒投放装置,因此,本技术方案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回收热量,并捕集污染物,然后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自动清洗,使热量回收、污染物除去连续进行。另外,本技术方案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由于颗粒流动换热器颗粒面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00倍以上,而空气与颗粒的换热系数可以是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系数的9倍,因此可在制造成本低、设备体积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换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1废气进口;12废气出口;13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4挡板;20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1气体进口;22气体出口;23第二颗粒移动通道;30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1清洗腔;32清洗介质入口;33清洗介质出口;40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1清洗介质排放口;50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1第一颗粒提升通道;52第一压力入口;60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1第二颗粒提升通道;62第二压力入口;70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91下位颗粒料斗;92上位颗粒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不同部件,不能作为部件本身的限定。
参见图1,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的热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废气中应含有可以回收的热量,如高温有机废气,具体地,该热量回收装置包括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循环通道以及设置于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依次相连,循环通道的进口连通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投放蓄热颗粒,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用于清洗蓄热颗粒,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并返回至颗粒投放装置。
该热量回收装置的原理是:含污染物质的高温废气进入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需要加热的气体进入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经颗粒投放装置投放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在蓄热颗粒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和与其错流流过的高温废气进行热量交换并且捕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由此,蓄热颗粒温度升高、废气温度下降并且废气变成洁净空气从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排出,在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吸收了热量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蓄热颗粒在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与错流方式流过的待加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蓄热颗粒温度降低,待加热气体温度升高,从而将废气的热量成功回收,由于废气降温时出现的污染物被蓄热颗粒捕集,因此该热量回收装置还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进一步地,从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排出的蓄热颗粒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蓄热颗粒又返回至颗粒投放装置,因此,本技术方案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回收热量,并捕集污染物,然后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自动清洗,使热量回收、污染物除去连续进行,同时,通过设置循环通道,可以使蓄热颗粒能够自动循环,使蓄热颗粒能够重复利用,提高了热量回收效率。另外,本技术方案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由于颗粒流动换热器颗粒面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00倍以上,而空气与颗粒的换热系数可以是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系数的9倍,因此可在制造成本低、设备体积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颗粒投放装置的作用在于投放蓄热颗粒,其可以为复杂的颗粒投放设备,也可以为简单的下料机构,如上位颗粒料斗92,同时,蓄热颗粒是具备热量储存能力的颗粒物质,其优选同时具有污染物吸附功能,即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捕集起来,统一处理或用于专门用途,具体地,蓄热颗粒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陶瓷颗粒或金属颗粒。
上述方案中,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和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可以参考现有的移动床结构,具体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包括相互连通的废气进口11、废气出口12和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进口21、气体出口22和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连通,循环通道连通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和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进口投放蓄热颗粒,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这样,含污染物质的高温废气从废气进口11进入,需要加热的气体从气体进口21进入,废气变成洁净空气从废气出口12排出,被加热的气体从气体出口22排除,便于设计、制造及处理。
为保证蓄热颗粒捕集污染物的能力,同时使热量回收、污染物除去连续进行,上述方案的热量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专门用于蓄热颗粒的清洗,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为具有清洗功能的移动床即可,具体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连通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连通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包括清洗腔31和连通清洗腔31的清洗介质入口32和清洗介质出口33,蓄热颗粒从清洗腔31通过。为提高清洗效果,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上还可以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34,蓄热颗粒自上而下地从清洗腔31通过,同时,清洗介质入口32位于清洗腔31的下部,清洗介质出口33位于清洗腔31的上部,清洗介质可以根据废气的成分进行针对性选择,如使用洗涤剂等。
上述方案通过在循环通道上设置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蓄热颗粒从清洗腔31中自上而下移动,而清洗介质自清洗腔31中自下而上流动,通过逆流对蓄热颗粒进行清洗,实现了蓄热颗粒的重复利用。同时,使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上安装的超声波发生器34工作,超声波发生器34使清洗介质与蓄热颗粒之间产生强烈作用,使附着蓄热颗粒表面上的污染物被清洗介质带走,有效提高清洗效率。
对于经过清洗的蓄热颗粒,难免含有水分,可以进行风干、烘干或离心脱水处理,为保证蓄热颗粒的干燥度,上述的热量回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循环通道上的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连通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连通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下部设置有清洗介质排放口41。经过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蓄热颗粒,有效分离水分,从而保证蓄热颗粒的干燥度。
为有效实现蓄热颗粒在循环通道内的循环,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与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颗粒进口与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连通,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一颗粒提升通道51连通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入口52;和/或,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与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颗粒进口与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连通,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二颗粒提升通道61连通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入口62。本方案中,通过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有效实现颗粒的提升运动,优选地,从第一压力入口52和第二压力入口62进入的为压缩空气。
为便于对蓄热颗粒的控制,颗粒投放装置的出口与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70;和/或,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与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之间还设置有下位颗粒料斗91。通过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70和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可以有效控制进入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蓄热颗粒用量和排出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蓄热颗粒的量,从而有效实现对热量回收装置热交换效率的控制,简单实用,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70和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可以为阀门或其它下料控制机构。
上述方案中,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和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同时,废气进口11、废气出口12和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连通方式以及气体进口21、气体出口22和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连通方式也可以有多种,具体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靠近废气进口11和/或废气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和/或,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靠近气体进口21和/或气体出口2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挡板14,在保证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与废气进口11和废气出口12连通的同时,保证蓄热颗粒的走向,制造方便,容易实现,成本低,同理,对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废气进口11、废气出口12和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优选地,废气进口11与废气出口12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与废气进口11与废气出口12形成的直线垂直,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为其它角度;同理,优选地,气体进口21与气体出口22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与气体进口21与气体出口22形成的直线垂直。
本实施例中,热量回收的流程如下:
含污染物质的高温废气从废气进口11进入,需要加热的气体从气体进口21进入,经颗粒投放装置投放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的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在蓄热颗粒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和与其错流流过的高温废气进行热量交换并且捕集废气中的污染物质,由此,蓄热颗粒温度升高、废气温度下降并且废气变成洁净空气从废气出口12排出,在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吸收了热量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的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蓄热颗粒在自上而下移动的过程中,与错流方式流过的待加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蓄热颗粒温度降低,待加热气体温度升高,从而将废气的热量成功回收。
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排出的蓄热颗粒是携带有一定污染物质的颗粒,经过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70、下位颗粒料斗91进入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清洗腔31进行清洗,超声波发生器34使清洗介质与蓄热颗粒之间产生强烈作用,使附着蓄热颗粒表面上的污染物被清洗介质带走。
从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排出的蓄热颗粒在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作用下经过第一颗粒提升通道51进入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使蓄热颗粒与清洗介质分离,分离后的蓄热颗粒进入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经过第二颗粒提升通道61进入上位颗粒料斗92,完成一次热量交换和蓄热颗粒清洗复位,进入下一个热量回收及蓄热颗粒清洗循环。
因此,上述的热量回收装置,通过蓄热颗粒实现热量传递,并通过蓄热颗粒捕集废气中污染物,不但可以回收热量,同时具有净化废气的作用,同时,蓄热颗粒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中得到清洗,清洗后的蓄热颗粒又返回至颗粒投放装置,因此,实现了蓄热颗粒的自动清洗,使热量回收、污染物除去连续进行。另外,由于颗粒流动换热器颗粒面积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00倍以上,而空气与颗粒的换热系数可以是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系数的9倍,因此可在制造成本低、设备体积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换热,另外,通过设置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捕集了污染物的蓄热颗粒在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中得到清洗,使蓄热颗粒可以循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34更是提高了清洗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含有污染物的废气中的热量,其特征在于,包括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循环通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循环通道上的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及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依次相连,所述循环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所述循环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投放蓄热颗粒,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用于清洗所述蓄热颗粒,所述蓄热颗粒依次通过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并返回至所述颗粒投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错流式移动颗粒床(10)包括相互连通的废气进口(11)、废气出口(12)和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所述第二错流式移动颗粒床(20)包括相互连通的气体进口(21)、气体出口(22)和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与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连通,所述循环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和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进口投放蓄热颗粒,所述蓄热颗粒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及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包括清洗腔(31)和连通所述清洗腔(31)的清洗介质入口(32)和清洗介质出口(33),所述蓄热颗粒从所述清洗腔(31)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34),所述蓄热颗粒自上而下地从所述清洗腔(31)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通道上的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连通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下部设置有清洗介质排放口(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颗粒进口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一颗粒提升通道(51)连通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进口,所述第一颗粒引射装置(5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压力入口(52);和/或,
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与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颗粒进口与所述气液颗粒分离装置(40)的颗粒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颗粒出口通过第二颗粒提升通道(61)连通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二颗粒引射装置(6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入口(6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投放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颗粒流量控制机构(70);和/或,
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与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所述第二颗粒流量控制机构(80)与所述逆流式颗粒移动床(30)的进口之间还设置有下位颗粒料斗(9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靠近所述废气进口(11)和/或废气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和/或,
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靠近所述气体进口(21)和/或气体出口(2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并形成透风口;和/或,
所述废气进口(11)与废气出口(12)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颗粒移动通道(13)与所述废气进口(11)与废气出口(12)形成的直线垂直;和/或,
所述气体进口(21)与气体出口(22)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二颗粒移动通道(23)与所述气体进口(21)与气体出口(22)形成的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颗粒为陶瓷颗粒或金属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投放装置为上位颗粒料斗(92)。
CN201520802190.9U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Active CN205019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2190.9U CN205019892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2190.9U CN205019892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9892U true CN205019892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2190.9U Active CN205019892U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98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9857A (zh) * 2015-10-13 2015-12-23 马军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TWI818637B (zh) * 2022-07-22 2023-10-11 國立中央大學 氣體過濾裝置與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9857A (zh) * 2015-10-13 2015-12-23 马军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TWI818637B (zh) * 2022-07-22 2023-10-11 國立中央大學 氣體過濾裝置與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9886B (zh) 高效节能的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回收治理装置及方法
CN103657326A (zh) 一种直喷式空气净化器
CN107583449B (zh) 一种工业垃圾裂化焚烧尾气处理方法
CN112872016A (zh) 一种智慧农业的土壤有机恢复装置及土壤修复方法
CN206597432U (zh) 垃圾焚烧烟气冷却除尘净化塔
CN205019892U (zh)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CN110813000A (zh) 一种淬火油烟废气处理收集工艺
CN105169857A (zh)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CN104606971A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除尘器
CN105509169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6693600A (zh) 一种利用新型能源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0638537U (zh) 一种电熔炉节能减排装置
CN212283451U (zh) 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3288120U (zh) 一种土壤热脱附近零排放***
CN204138620U (zh) 高温含尘荒煤气冷却过滤热解装置
CN210584243U (zh) 一种低热蒸汽全热回收除尘除湿分离机
CN104307432B (zh) 一种对化肥进行喷浆造粒时产生的尾烟进行除尘的***
CN1709556B (zh) 蓄热式移动颗粒床气体增温净化装置
CN207422384U (zh) 冷却型等离子净化器
CN218329016U (zh) 一种烘干机余热回收机构
CN203598638U (zh) 一种用于聚酯树脂生产的除尘冷却塔
CN212713351U (zh) 一种环保型机制竹炭碳化装置
CN211450957U (zh) 一种废气净化及再生能源装置
CN117446449B (zh) 一种铝棒炉出棒的移送设备
CN203564916U (zh) 一种冷却净化烟气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