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5549U -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5549U
CN205015549U CN201520699225.0U CN201520699225U CN205015549U CN 205015549 U CN205015549 U CN 205015549U CN 201520699225 U CN201520699225 U CN 201520699225U CN 205015549 U CN205015549 U CN 205015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imaging lens
cemented
imag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92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冈右恭
长伦生
椚濑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5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5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F值小且各像差得到了良好地修正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其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前组(GF)、光阑(St)、后组(GR)构成,前组(GF)从最靠物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正的第一透镜(L1)、负的第二透镜(L2)、负的第三透镜(L3),并且与光阑(St)相邻地包括光阑(St)侧的面为朝向像侧的凸面的前组最终透镜,后组(GR)从最靠像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其中物侧的接合透镜(CA)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L8)与负弯月透镜(L9)接合而成,像侧的接合透镜(CB)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10)与正透镜(L11)接合而成。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监控相机、工业用相机、单反相机、无反(non-reflex)相机等电子相机的摄像透镜、以及搭载有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监控相机、工业用相机、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等电子相机中,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迅速发展,与此对应地要求各像差得到了良好地修正的摄像透镜。另外,根据在暗处的摄影、使背景模糊等拍照意图,也要求F值小的摄像透镜。
作为在上述那样的电子相机中使用的摄像透镜,已知有由前组和后组这两组构成的摄像透镜,作为具有这种结构的摄像透镜,已知有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摄像透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511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78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188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1~3的摄像透镜的F值均不够小且各像差的修正均不充分,从而要求具有更高性能的摄像透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值小且各像差得到了良好地修正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该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前组、光阑以及后组构成,前组从最靠物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并且与光阑相邻地包括光阑侧的面为朝向像侧的凸面的前组最终透镜,后组从最靠像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与负弯月透镜接合而成,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与正透镜接合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中,第二透镜优选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
另外,第一透镜优选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形状。
另外,前组最终透镜优选为正透镜。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以及(2)。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1)及/或(2-1)。
0.05<NnA-NpA<0.8...(1)
0.06<NnA-NpA<0.5...(1-1)
20.5<vpA-vnA<70...(2)
25<vpA-vnA<65...(2-1)
其中,
Nn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以及(4)。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1)及/或(4-1)。
0<NnB-NpB<0.8...(3)
0.07<NnB-NpB<0.5...(3-1)
20<vpB-vnB<70...(4)
27<vpB-vnB<65...(4-1)
其中,
Nn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1)。
-0.5<f/fF<0...(5)
-0.45<f/fF<-0.1...(5-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F:前组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1)。
-10<(Rc-Rd)/(Rc+Rd)≤0...(6)
-2<(Rc-Rd)/(Rc+Rd)<-0.1...(6-1)
其中,
Rc:前组中与前组最终透镜相邻的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d:前组最终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需要说明的是,更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1<fA/fB<10...(7)
0.2<fA/fB<8...(7-1)
其中,
f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f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另外,后组优选由5片以下的透镜构成。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
-2<f/f123<-0.3...(8)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123: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另外,也可以是,前组从物侧起依次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前组最终透镜构成,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
另外,也可以是,前组从物侧起依次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前组最终透镜构成,第四透镜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五透镜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
另外,后组优选由两组接合透镜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由~构成”是指,除了作为构成要素而举出的构件之外,也可以包括实际上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光阑、掩膜、玻璃罩、滤光片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素、透镜凸缘、透镜镜筒、摄像元件、手抖修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另外,上述的透镜的面形状、光焦度的符号在包含有非球面的情况下是在近轴区域考虑的。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前组、光阑以及后组构成,前组从最靠物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并且与光阑相邻地包括光阑侧的面为朝向像侧的凸面的前组最终透镜,后组从最靠像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与负弯月透镜接合而成,像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与正透镜接合而成,因此能够获得F值小且各像差得到了良好地修正的摄像透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因此能够获得明亮的高品质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与实施例1共用)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2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前面侧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前面侧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图28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结构例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结构共用。在图1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图示的光阑St并不一定表示大小、形状,而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另外,还一并示出轴上光束wa以及最大视场角的光束wb。
如图1所示,该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前组GF、光阑St、后组GR构成。
在将该摄像透镜应用于摄像装置时,根据装配透镜的相机侧的结构,优选在光学***与像面Sim之间配置玻璃罩、棱镜、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或低通滤光片等各种滤光片,因此图1中示出了将假定有上述构件的平行平面板状的光学构件PP配置在透镜***与像面Sim之间的例子。
前组GF从最靠物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并且与光阑St相邻地包括光阑St侧的面为朝向像侧的凸面的第六透镜L6(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前组最终透镜)。
这样,通过将第一透镜L1设为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镜,有利于倍率色差的修正和全长的缩短化。另外,通过将第二透镜L2设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能够适当地降低周边视场角的光线向后组GR的入射角,从而能够降低像散的产生。另外,通过将第三透镜L3设为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能够适当地降低周边视场角的光线向后组GR的入射角,从而能够降低像散的产生。另外,通过将第六透镜L6(前组最终透镜)的光阑St侧的面设为朝向像侧的凸面,能够抑制高阶球面像差。
后组GR从最靠像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CA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L8与负弯月透镜L9接合而成,像侧的接合透镜CB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10与正透镜L11接合而成。
这样,通过使后组GR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能够在各接合透镜的接合面处修正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另外,通过使正的光焦度分散在两组接合透镜中,能够在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的同时确保透镜***整体的光焦度。另外,通过在最靠像侧配置正的光焦度,能够适当地抑制周边视场角的主光线向像面的入射角。另外,通过将物侧的接合透镜CA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视场角所造成的倍率色差的差的产生,且能够修正球面像差、轴上色差。另外,通过将像侧的接合透镜CB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高阶球面像差的产生、波长所造成的球面像差的差的产生,且能够修正轴上色差、倍率色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中,第二透镜L2优选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因物体距离的变动而引起的像散的变动。
另外,第一透镜L1优选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形状。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且缩短全长。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透镜L1为弯月透镜的情况下,能够更佳地对像散进行修正,另外,能够防止倍率色差、歪曲像差在高视场角下变得修正过度,有利于广角化。在第一透镜L1为双凸透镜的情况下,即便第一透镜L1的光焦度小,也能够适当地修正倍率色差、歪曲像差。
另外,第六透镜L6(前组最终透镜)优选为正透镜。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轴上光线向后组的入射角,从而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以及(2)。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不足。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轴上色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轴上色差变得修正不足。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1-1)及/或(2-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0.05<NnA-NpA<0.8...(1)
0.06<NnA-NpA<0.5...(1-1)
20.5<vpA-vnA<70...(2)
25<vpA-vnA<65...(2-1)
其中,
Nn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3)以及(4)。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3)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3)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不足。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轴上色差变得修正过度。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轴上色差变得修正不足。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3-1)及/或(4-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0<NnB-NpB<0.8...(3)
0.07<NnB-NpB<0.5...(3-1)
20<vpB-vnB<70...(4)
27<vpB-vnB<65...(4-1)
其中,
Nn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5)。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能够适当地维持后焦距。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后组GR的光焦度的负担增大且防止球面像差变差。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5-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0.5<f/fF<0...(5)
-0.45<f/fF<-0.1...(5-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F:前组的焦距。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6)。通过避免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不足。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得修正过度。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6-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10<(Rc-Rd)/(Rc+Rd)≤0...(6)
-2<(Rc-Rd)/(Rc+Rd)<-0.1...(6-1)
其中,
Rc:前组中与前组最终透镜相邻的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d:前组最终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7)。通过满足条件式(7),能够适当地分担光焦度,且能够防止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能够适当地抑制周边视场角的主光线向像面的入射角。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7-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0.1<fA/fB<10...(7)
0.2<fA/fB<8...(7-1)
其中,
fA: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fB:后组的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另外,优选后组由5片以下的透镜构成。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全长的增大。
另外,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8)。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8)的上限以上,能够适当地维持后焦距。另外,能够适当地降低周边视场角的光线向后组GR的入射角,从而能够降低像散的产生。另外,通过避免成为条件式(8)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球面像差变差和全长的增大。需要说明的是,若满足下述条件式(8-1),则能够实现更良好的特性。
-2<f/f123<-0.3...(8)
-1.5<f/f123<-0.4...(8-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123: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中,前组GF从物侧起依次由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前组最终透镜)构成,第四透镜L4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五透镜L5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
这样,通过将位于比光阑St靠物侧的第四透镜L4设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从而由于物侧为凹面且像侧为凸面而产生光瞳像差,视场角越高入射光瞳越靠近物侧,且最外角的光线通过最靠物侧的面的高度变低,因此能够减小第一透镜L1的外径。另外,通过将第五透镜L5设为负透镜,能够修正球面像差,进一步通过将第五透镜L5设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能够取得球面像差与切向的像面弯曲的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前组GF从物侧起依次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前组最终透镜)构成,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
这样,通过将第一透镜设为双凸透镜,能够抑制因物体距离的变动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变动。另外,通过将第三透镜设为双凹透镜,能够在维持负的光焦度的同时由两个面分担光焦度,且能够防止高阶球面像差的产生。另外,通过将第四透镜(前组最终透镜)设为正透镜,能够抑制轴上光线向后组GR的入射角,从而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
另外,优选后组由两组接合透镜构成。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全长的增大。
另外,在将本摄像透镜用于严苛环境的情况下,优选施加保护用的多层膜涂层。此外,除了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施加用于降低使用时的重影光等的防反射涂层。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透镜***与像面Sim之间配置了光学构件PP的例子,但代替将低通滤光片、截止特定的波长区域那样的各种滤光片等配置在透镜***与像面Sim之间,也可以在各透镜之间配置上述的各种滤光片,或者,也可以在任意透镜的透镜面上施加具有与各种滤光片相同的作用的涂层。
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图1示出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以及与后述的实施例2~13对应的图2~13中,左侧为物侧,右侧为像侧,图示的光阑St并不一定表示大小、形状,而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
在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中,前组GF由6片透镜构成,后组GR由5片透镜构成,并且其中从最靠像侧起的4片透镜为相邻的两组接合透镜。
表1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以下,关于表中的标号的含义,以实施例1的内容为例进行说明,但关于实施例2~13也基本相同。
在表1的透镜数据中,面编号一栏示出将最靠物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一个而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面编号,曲率半径一栏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面间隔一栏示出各面与其下一个面之间的在光轴Z上的间隔。另外,nd一栏示出各光学要素的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vd一栏示出各光学要素的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阿贝数。
这里,曲率半径的符号以面形状向物侧凸出的情况为正,以面形状向像侧凸出的情况为负。基本透镜数据中还一并示出光阑St、光学构件PP。相当于光阑St的面的面编号一栏中与面编号一起记载有(光阑)这样的语句。
表2的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示出焦距f′、后焦距Bf′、F值FNo.、全视场角2ω的值。
在基本透镜数据以及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中,角度的单位使用度,长度的单位使用mm,但由于光学***即便比例放大或比例缩小也能够使用,因此还可以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
【表1】
实施例1·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5.33324 2.890 1.51680 64.20
2 53.76621 0.100
3 16.66871 1.000 1.71299 53.87
4 7.08951 2.690
5 19.08279 0.820 1.71299 53.87
6 6.13314 3.470
7 -12.37312 4.100 1.48749 70.24
8 -22.80160 0.150
9 26.76491 0.820 1.48749 70.24
10 8.86360 1.090
11 24.23688 3.110 1.83400 37.16
12 -24.23688 5.590
13(光阑) 2.140
14 -28.29463 1.960 1.74400 44.79
15 -10.43002 0.100
16 54.56991 2.740 1.48749 70.24
17 -7.74400 1.220 1.84666 23.78
18 -19.35499 0.110
19 11.75932 2.430 1.90366 31.31
20 7.51500 3.210 1.49700 81.54
21 -20.81916 6.770
22 0.500 1.51633 64.14
23 0.996
【表2】
实施例1·各种因素(d线)
f′ 4.090
Bf′ 8.096
FNo. 1.85
2ω[°] 98.8
图14示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各像差图。需要说明的是,从图14中的左侧起依次示出球面像差、像散、歪曲像差、倍率色差。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歪曲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中,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灰色的实线示出关于d线(波长587.6nm)、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g线(波长435.8nm)的像差。在像散图中,分别以实线和短虚线示出径向、切向的像差。在倍率色差图中,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灰色的实线示出关于C线(波长656.3nm)、F线(波长486.1nm)、g线(波长435.8nm)的像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像差全部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球面像差的像差图的FNo.是指F值,其他像差图的ω是指半视场角。
只要未特别说明,则上述的实施例1的说明所述的各数据的标号、含义、记载方法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重复说明。
接着,对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2示出表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3示出实施例2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4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15示出各像差图。
【表3】
实施例2·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6.74666 2.853 1.51633 64.14
2 70.46242 0.100
3 16.07143 1.000 1.71299 53.87
4 5.94874 3.345
5 -166.01716 0.800 1.72916 54.68
6 7.06402 1.892
7 -42.82667 4.458 1.69591 30.30
8 -23.95360 0.100
9 19.83341 3.466 1.77000 32.35
10 9.65748 0.932
11 12.65846 4.005 1.76867 39.25
12 -29.88593 2.871
13(光阑) 2.093
14 -69.66553 3.649 1.78931 46.97
15 -14.02684 0.100
16 30.18083 2.602 1.49700 81.54
17 -8.61514 1.010 1.87104 24.01
18 -21.03579 0.100
19 14.05520 1.117 1.73206 35.00
20 7.12848 2.857 1.61800 63.33
21 -249.42820 5.000
22 0.900 1.51633 64.14
23 2.426
【表4】
实施例2·各种因素(d线)
f′ 4.109
Bf′ 8.020
FNo. 1.80
2ω[°] 98.4
接着,对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在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中,前组GF由4片透镜构成,后组GR也由4片透镜构成,并且该4片透镜为相邻的两组接合透镜。图3示出表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5示出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6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16示出各像差图。
【表5】
实施例3·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51.73263 3.240 1.51680 64.20
2 -51.73263 0.290
3 10.59107 2.380 1.48749 70.24
4 6.08406 5.730
5 -7.03789 0.940 1.52249 59.83
6 22.21004 0.610
7 5.200 1.71299 53.87
8 -12.48970 1.510
9(光阑) 1.830
10 228.26091 4.130 1.71299 53.87
11 -10.76500 2.690 1.80518 25.42
12 -15.98080 0.130
13 13.81910 2.270 1.84666 23.78
14 8.47200 5.000 1.49700 81.54
15 -131.46999 10.75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1.004
【表6】
实施例3·各种因素(d线)
f′ 12.030
Bf′ 12.084
FNo. 1.84
2ω[°] 36.2
接着,对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4示出表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7示出实施例4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8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17示出各像差图。
【表7】
实施例4·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30.02553 3.120 1.51680 64.20
2 -69.76214 0.100
3 10.26887 3.470 1.48749 70.24
4 5.83708 4.950
5 -7.40582 0.890 1.52249 59.83
6 16.27926 0.780
7 3.390 1.71299 53.87
8 -11.64172 1.500
9(光阑) 1.790
10 3.770 1.62041 60.29
11 -8.14100 2.660 1.84666 23.78
12 -11.59162 0.100
13 20.52406 0.960 1.59551 39.24
14 8.23800 3.260 1.49700 81.54
15 -281.17808 14.64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0.998
【表8】
实施例4·各种因素(d线)
f′ 16.011
Bf′ 15.968
FNo. 2.01
2ω[°] 27.2
接着,对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5示出表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9示出实施例5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0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18示出各像差图。
【表9】
实施例5·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3.43143 3.034 1.51633 64.14
2 49.66266 0.100
3 16.43232 1.039 1.71299 53.87
4 6.63415 2.683
5 17.56424 0.800 1.71299 53.87
6 6.12874 3.103
7 -13.47581 4.510 1.48749 70.24
8 -22.84891 0.100
9 19.48408 1.086 1.80000 35.83
10 9.99724 0.791
11 20.70216 4.282 1.90366 31.31
12 -28.69230 4.777
13(光阑) 2.252
14 -21.36800 2.317 1.71299 53.87
15 -10.60228 0.100
16 36.49841 2.626 1.61800 63.33
17 -8.50020 1.104 1.88318 24.65
18 -24.86007 0.100
19 10.25621 1.675 1.89959 38.04
20 7.05702 2.853 1.49700 81.54
21 -50.72202 5.000
22 0.500 1.51633 64.14
23 2.695
【表10】
实施例5·各种因素(d线)
f′ 4.089
Bf′ 8.025
FNo. 1.80
2ω[°] 98.6
接着,对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6示出表示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1示出实施例6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2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19示出各像差图。
【表11】
实施例6·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56.12632 2.652 1.51633 64.14
2 -56.12632 0.964
3 10.31403 2.449 1.48749 70.24
4 6.20898 5.779
5 -7.32792 0.924 1.52249 59.83
6 15.27726 0.840
7 4.081 1.71299 53.87
8 -12.55029 1.500
9(光阑) 1.675
10 89.28003 3.769 1.71299 53.87
11 -10.11136 2.728 1.84666 23.78
12 -14.52566 0.100
13 15.55263 3.474 1.80518 25.42
14 7.97565 4.920 1.49700 81.54
15 -55.44826 10.00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0.896
【表12】
实施例6·各种因素(d线)
f′ 12.014
Bf′ 11.226
FNo. 1.84
2ω[°] 36.0
接着,对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7示出表示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3示出实施例7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4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0示出各像差图。
【表13】
实施例7·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7.86069 3.992 1.51633 64.14
2 -63.52624 0.170
3 11.17338 2.019 1.48749 70.24
4 5.94715 4.871
5 -7.47127 2.475 1.52249 59.83
6 15.29695 0.839
7 3.534 1.71299 53.87
8 -13.04438 1.503
9(光阑) 2.252
10 85.81249 3.709 1.62041 60.29
11 -9.45564 3.000 1.82992 23.68
12 -13.25440 0.100
13 15.79300 3.080 1.71686 29.42
14 7.87119 3.714 1.49700 81.54
15 -62.13155 11.87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0.893
【表14】
实施例7·各种因素(d线)
f′ 12.011
Bf′ 13.093
FNo. 1.84
2ω[°] 36.0
接着,对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8示出表示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5示出实施例8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6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1示出各像差图。
【表15】
实施例8·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140.12024 2.393 1.51633 64.14
2 -34.52595 0.100
3 9.57591 2.130 1.48749 70.24
4 5.97897 5.020
5 -7.21336 3.227 1.52249 59.83
6 17.11519 0.958
7 -136.87545 2.174 1.77250 49.60
8 -12.88320 1.500
9(光阑) 1.766
10 52.27022 3.287 1.62041 60.29
11 -9.15815 3.800 1.69895 30.13
12 -13.59572 0.100
13 16.41569 2.577 1.80518 25.42
14 8.51109 4.500 1.49700 81.54
15 -62.21834 5.00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7.660
【表16】
实施例8·各种因素(d线)
f′ 12.013
Bf′ 12.989
FNo. 1.83
2ω[°] 36.2
接着,对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9示出表示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7示出实施例9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18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2示出各像差图。
【表17】
实施例9·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150.00810 2.226 1.51633 64.14
2 -38.26794 0.100
3 9.38414 2.407 1.48749 70.24
4 6.04768 5.273
5 -7.60796 1.627 1.52249 59.83
6 15.17737 0.530
7 4.091 1.71299 53.87
8 -13.99347 1.598
9(光阑) 1.500
10 56.21376 3.459 1.71299 53.87
11 -8.48644 3.958 1.80610 33.27
12 -14.38181 0.100
13 15.57228 2.704 1.80518 25.42
14 8.06891 4.500 1.49700 81.54
15 -78.75171 5.00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7.122
【表18】
实施例9·各种因素(d线)
f′ 12.028
Bf′ 12.452
FNo. 1.80
2ω[°] 36.2
接着,对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10示出表示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19示出实施例10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0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3示出各像差图。
【表19】
实施例10·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7.55868 2.858 1.51633 64.14
2 -82.82219 0.155
3 10.81899 3.634 1.48749 70.24
4 5.85720 5.160
5 -7.29362 0.804 1.52249 59.83
6 16.99499 0.791
7 3.075 1.71299 53.87
8 -11.29784 1.500
9(光阑) 1.822
10 -240.00265 3.396 1.62041 60.29
11 -8.19920 3.088 1.84666 23.78
12 -11.62639 0.100
13 18.03886 0.810 1.64769 33.79
14 8.75382 3.242 1.49700 81.54
15 -239.97701 14.835
16 0.500 1.51633 64.14
17 0.895
【表20】
实施例10·各种因素(d线)
f′ 15.880
Bf′ 16.060
FNo. 2.04
2ω[°] 27.4
接着,对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11示出表示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21示出实施例11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2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4示出各像差图。
【表21】
实施例11·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4.99034 2.889 1.51633 64.14
2 -70.40163 0.100
3 9.10129 2.887 1.48749 70.24
4 5.57591 4.987
5 -7.86608 1.641 1.52249 59.83
6 16.37244 0.684
7 -39.08281 2.149 1.77250 49.60
8 -11.27359 1.500
9(光阑) 2.039
10 -169.96861 3.168 1.61800 63.33
11 -7.29744 3.556 1.84666 23.78
12 -10.95722 0.100
13 17.59721 0.989 1.72825 28.46
14 10.45205 3.045 1.48749 70.24
15 -93.42985 5.00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10.794
【表22】
实施例11·各种因素(d线)
f′ 16.010
Bf′ 16.123
FNo. 2.00
2ω[°] 27.2
接着,对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采用与实施例3的摄像透镜相同的透镜组结构。图12示出表示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23示出实施例12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4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表25示出各像差图。
【表23】
实施例12·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1.68044 4.124 1.51633 64.14
2 -95.16710 0.100
3 9.54104 2.810 1.48749 70.24
4 5.58501 5.175
5 -7.60933 0.800 1.52249 59.83
6 21.49249 0.645
7 -27.66875 2.119 1.77250 49.60
8 -10.85633 1.500
9(光阑) 2.034
10 -217.71878 2.928 1.61800 63.33
11 -7.28143 3.500 1.80518 25.42
12 -11.11926 0.100
13 22.30304 1.633 1.80518 25.42
14 10.05168 5.000 1.67003 47.23
15 -134.44042 5.000
16 0.500 1.51633 64.14
17 8.715
【表24】
实施例12·各种因素(d线)
f′ 16.012
Bf′ 14.045
FNo. 2.04
2ω[°] 27.2
接着,对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中,前组GF由4片透镜构成,后组GR由5片透镜构成,且其中从最靠像侧起的4片透镜为相邻的两组接合透镜。图13示出表示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另外,表25示出实施例13的摄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表26示出与各种因素相关的数据,图26示出各像差图。
【表25】
实施例13·透镜数据
面编号 曲率半径 面间隔 nd vd
1 23.50000 3.351 1.51633 64.14
2 66.75276 0.100
3 13.11169 3.200 1.79952 42.22
4 6.00711 2.950
5 -409.75904 0.800 1.71299 53.87
6 6.71447 5.457
7 18.63199 3.800 1.80610 40.93
8 -33.19965 5.040
9(光阑) 2.300
10 -39.66793 1.950 1.51633 64.14
11 -12.52305 0.178
12 67.79849 2.995 1.49700 81.54
13 -7.11245 0.700 1.76182 26.52
14 -16.89645 0.100
15 12.79190 0.752 1.85026 32.27
16 8.30834 3.100 1.69680 55.53
17 -1713.75285 2.000
18 1.000 1.51633 64.14
19 6.973
【表26】
实施例13·各种因素
f′ 6.097
Bf′ 9.514
FNo. 1.79
2ω[°] 69.8
表27示出实施例1~13的摄像透镜的与条件式(1)~(8)对应的值。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实施例均以d线作为基准波长,下述的表27所示的值是该基准波长下的值。
【表27】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13的摄像透镜全部满足条件式(1)~(8),是F值小且各像差得到了良好地修正的摄像透镜。
接着,参照图27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7示出前面侧的相机10是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1的监控相机。
该监控相机10是在相机主体11中安装了收纳有摄像透镜1的镜筒12的相机。在相机主体11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对由摄像透镜1形成的光学像进行摄像并转换为电信号,例如,由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元件以摄像透镜1的光轴Z与其中心交叉的方式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监控相机10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1,因此能够获得明亮的高品质的图像。
接着,参照图28以及图29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8、图29分别示出前面侧、背面侧的立体形状的相机30是将在镜筒内收纳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2的可互换镜头20以拆卸自如的方式装配的、无反式的数码相机。
该相机30具备相机机身31,在其上表面上设置有快门按钮32和电源按钮33。并且在相机机身31的背面设置有操作部34、35和显示部36。显示部36用于显示所拍摄到的图像、被拍摄前的位于视场角内的图像。
在相机机身31的前表面中央部设置有供来自摄影对象的光入射的摄影开口,在与该摄影开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固定件37,借助该固定件37将可互换镜头20装配于相机机身31。
而且,在相机机身31内,设置有接收由可互换镜头20形成的被摄物像并输出与该被摄物像对应的摄像信号的CCD等摄像元件(未图示)、对从该摄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以及用于记录该生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等。在该相机30中,能够通过按压快门按钮32而进行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摄影,通过该摄影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上述记录介质中。
本实施方式的相机30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透镜2,因此能够获得明亮的高品质的图像。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阿贝数、非球面系数的值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值,能够采用其他值。
另外,在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中,以监控相机、无反(所谓无反光镜)式的数码相机为例并结合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用相机、单反相机、摄影机、数码相机、电影摄影用相机、播放用相机等各种摄像装置。

Claims (20)

1.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透镜从物侧起依次由前组、光阑以及后组构成,
所述前组从最靠物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并且与所述光阑相邻地包括该光阑侧的面为朝向像侧的凸面的前组最终透镜,
所述后组从最靠像侧起依次相邻地包括具有正的光焦度的两组接合透镜,该两组接合透镜中的物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凸面朝向像侧的正透镜与负弯月透镜接合而成,该两组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接合透镜通过从物侧起依次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与正透镜接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二透镜为凹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前组最终透镜为正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以及(2):
0.05<NnA-NpA<0.8…(1)
20.5<vpA-vnA<70…(2)
其中,
Nn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3)以及(4):
0<NnB-NpB<0.8…(3)
20<vpB-vnB<70…(4)
其中,
Nn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5):
-0.5<f/fF<0…(5)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F:所述前组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6):
-10<(Rc-Rd)/(Rc+Rd)≤0…(6)
其中,
Rc:所述前组中与所述前组最终透镜相邻的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d:所述前组最终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7):
0.1<fA/fB<10…(7)
其中,
f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f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后组由5片以下的透镜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8):
-2<f/f123<-0.3…(8)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123: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前组从物侧起依次由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以及所述前组最终透镜构成,
所述第一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前组从物侧起依次由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所述前组最终透镜构成,
所述第四透镜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为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后组由所述两组接合透镜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1)及/或(2-1):
0.06<NnA-NpA<0.5…(1-1)
25<vpA-vnA<65…(2-1)
其中,
Nn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3-1)及/或(4-1):
0.07<NnB-NpB<0.5…(3-1)
27<vpB-vnB<65…(4-1)
其中,
Nn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Np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折射率;
vp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正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vn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负透镜的d线基准的阿贝数。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5-1):
-0.45<f/fF<-0.1…(5-1)
其中,
f:整个***的焦距;
fF:所述前组的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6-1):
-2<(Rc-Rd)/(Rc+Rd)<-0.1…(6-1)
其中,
Rc:所述前组中与所述前组最终透镜相邻的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Rd:所述前组最终透镜的物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2<fA/fB<8…(7-1)
其中,
fA:所述物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fB:所述像侧的接合透镜的焦距。
2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
CN201520699225.0U 2014-09-18 2015-09-10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2050155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9786A JP6177747B2 (ja) 2014-09-18 2014-09-18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4-189786 2014-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5549U true CN205015549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9225.0U Active CN205015549U (zh) 2014-09-18 2015-09-10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8891B2 (zh)
JP (1) JP6177747B2 (zh)
CN (1) CN2050155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2718A (zh) * 2017-04-24 2018-11-02 黄俊裕 成像镜头
CN110832359A (zh) * 2017-06-30 2020-02-21 株式会社电装 接合透镜以及车载相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5516D0 (en) 2015-03-31 2015-05-13 Ge Healthcare Uk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iological sample collectors and handling thereof
JP6562892B2 (ja) * 2016-11-15 2019-08-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7367826B (zh) * 2017-08-18 2023-03-24 广东北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焦距为35mm的光学镜头
CN110262001B (zh) * 2019-06-29 2021-11-26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967814B (zh) * 2019-12-13 2021-07-30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007622B (zh) * 2019-12-13 2021-09-28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967811B (zh) * 2019-12-13 2021-11-02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8512A (ja) * 1985-02-18 1986-08-22 Canon Inc バツクフオ−カスの長い撮影レンズ
US6147812A (en) 1999-07-28 2000-11-14 Nittoh Kogaku K.K. Projection zoom lens system and projector apparatus
JP2006178244A (ja) 2004-12-24 2006-07-06 Nidec Copal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JP4869813B2 (ja) * 2006-07-21 2012-0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用レンズ、画像読取用光学系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2718A (zh) * 2017-04-24 2018-11-02 黄俊裕 成像镜头
CN108732718B (zh) * 2017-04-24 2020-09-29 沈阳市若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0832359A (zh) * 2017-06-30 2020-02-21 株式会社电装 接合透镜以及车载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1937A (ja) 2016-04-25
JP6177747B2 (ja) 2017-08-09
US9638891B2 (en) 2017-05-02
US20160085049A1 (en)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5549U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3917908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238086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JP5638702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6338812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205027956U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US10197893B2 (en) Rear converter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6095460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4880813B (zh) 微距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793317B (zh) 摄像透镜和摄像装置
CN205176367U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8535837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8885331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US9377607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5652422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5652425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603663B (zh) 广角透镜及摄像装置
US11029488B2 (en) Rear converter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640142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531942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9425971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205015550U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5652426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5190393B (zh) 广角镜头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