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6762U -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6762U
CN204966762U CN201520590248.8U CN201520590248U CN204966762U CN 204966762 U CN204966762 U CN 204966762U CN 201520590248 U CN201520590248 U CN 201520590248U CN 204966762 U CN204966762 U CN 204966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rint
print seat
glue core
dull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02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侑伦
侯斌元
廖崇甫
陈龙飞
向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902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6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6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6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第一胶芯座、一第二胶芯座以及一平板端子,第一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第一胶芯座具有一第一胶芯座前端及一第一胶芯座后端,第二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且安装于第一胶芯座,第二胶芯座具有一结合区,平板端子包含一固定部、一焊脚部、一接触部以及一结合部,固定部结合于第一胶芯座,焊脚部由固定部朝第一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胶芯座后端,接触部由固定部朝第一胶芯座前端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胶芯座前端,结合部突出于接触部且埋入结合区。

Description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及周边设备产业的发展,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USB)已成为电脑与周边设备的沟通及资料传输的重要介面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更高讯号速率传输实为一种趋势,用于传输更高速率之电连接器之开发更是目前时代之需要。因此,一种新的USB规范(USB3.0)遂应用而生,而符合USB3.0规范的连接器在插接时常于端子前端发生翘曲,致使使用寿命下降,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且符合USB3.0规范的电连接器已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所述胶芯座,其具有一胶芯座后端及一舌板结构,舌板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上为界定至少一结合区;所述导电结构,设置于胶芯座;所述屏蔽件,设置于舌板结构内;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其由个第一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一平板端子包含:一第一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一第一焊脚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一第一接触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表面;一第一结合部,突出于第一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结合区。
所述第一结合部包含:一第一弧形段,由第一接触部折弯成形,第一弧形段外露于舌板结构之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一嵌入段,延伸于第一弧形段,第一嵌入段经由至少一结合区嵌入于舌板结构内。
所述胶芯座包括一第一胶芯座及组合于第一胶芯座之一第二胶芯座。
所述第一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第一胶芯座具有一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一第一胶芯座内表面、一第一胶芯座前端及一第一胶芯座后端,第一固定部结合于第一胶芯座;第二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且安装于第一胶芯座,第二胶芯座具有一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一第二胶芯座内表面、一第二胶芯座前端及一第二胶芯座后端,当第二胶芯座组合于第一胶芯座时,第一胶芯座后端与第二胶芯座前端共同定义胶芯座后端,且第一胶芯座内表面抵接第二胶芯座内表面,其中第二胶芯座延伸出舌板结构。
所述第一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镂空区,至少一镂空区贯穿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第一固定部穿过至少一镂空区,使第一固定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
所述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更包含:一第二平板端子组,其由第二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二平板端子包含:一第二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一第二焊脚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一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前端延伸并外露于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二结合部,突出于第二接触部且埋入舌板结构。
所述第二结合部包含:一第二弧形段,由第二接触部折弯成形,第二弧形段外露于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二嵌入段,延伸于第二弧形段,第二嵌入段嵌入于舌板结构内。
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别形成有组装槽及个第二组装槽,各第一平板端子之第一接触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组装槽内,且各第一组装槽的一端邻近至少一结合区,各第二平板端子之第二接触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组装槽内。
所述第二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口区,至少一第一穿口区贯穿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固定部穿过至少一第一穿口区,使第二固定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
所述第二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口区,至少一第二穿口区贯穿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接触部穿过至少一第二穿口区,使第二接触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
所述第二焊脚部之一中心轴线与第二接触部之一中心轴线间具有一偏移距离,以使第二焊脚部位于相邻两第一焊脚部之间,且第二固定部包含:一第一平直段,沿第二焊脚部之中心轴线延伸;一第二平直段,沿第二接触部之中心轴线延伸;以及一斜行段,连接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
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与第二平板端子组分别具有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第一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与第二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以插座电连接器之前后方向为枢轴旋转180度相互对称。
所述导电结构系包括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设置于胶芯座且邻近第一表面,及第二导电片设置于胶芯座且邻近第二表面。
所述导电结构系包覆胶芯座且邻近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第二平板端子组、一第二结合部、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所述胶芯座,其延伸一舌板结构,舌板结构为界定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界定至少一第一结合区,第二表面为界定至少一第二结合区;所述导电结构,设置于胶芯座;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由第一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一平板端子包含:一第一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一第一焊脚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一第一接触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表面;一第一结合部,突出于第一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第一结合区;所述第二平板端子组,由第二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二平板端子包含:一第二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一第二焊脚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一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外露于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结合部,突出于第二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第二结合区;所述屏蔽件,设置于舌板结构内且位于第一平板端子组及第二平板端子组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平板端子的第一结合部埋入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平板端子的第二结合部埋入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使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紧抓住第二胶芯座的壁体,以避免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二平板端子插接时发生翘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胶芯座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胶芯座并安装于处于初始状态的第二胶芯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胶芯座并安装于处于熔接状态的第二胶芯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胶芯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胶芯座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0插座电连接器;1外壳;10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10容置空间;2第一端子模组;20第一胶芯座;201第一胶芯座外表面;202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3第一胶芯座前端;204第一胶芯座后端;205镂空区;21第一平板端子;210第一固定部;211第一焊脚部;212第一接触部;213第一结合部;2130第一弧形段;2131第一嵌入段;3第二端子模组;30第二胶芯座;301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2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3第二胶芯座前端;304第二胶芯座后端;305基座;306、306'舌板结构;3060第一表面;3061第二表面;307第一穿口区;308第二穿口区;309第一组装槽;30A熔接凹槽;30B熔接凸柱;30C第一结合区;30D第二组装槽;30E第二结合区;31第二平板端子;310第二固定部;3101第一平直段;3102第二平直段;3103斜行段;311第二焊脚部;312第二接触部;313第二结合部;3130第二弧形段;3131第二嵌入段;4第一导电片;5屏蔽件;6第二导电片;7、7'、7''胶芯座;70胶芯座后端;8、8'导电结构;X前后方向;X1往后方向;X2往前方向;A1、A2中心轴线;D偏移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插座电连接器1000的外观示意图,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1000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插座电连接器1000包含一外壳1、一第一端子模组2、一第二端子模组3、一屏蔽件5及一导电结构8,第一端子模组2包含一第一胶芯座20及一第一平板端子组,其由十二个第一平板端子21组成,第二端子模组3包含一第二胶芯座30及一第二平板端子组,其由十二个第二平板端子31组成。于此实施例中,导电结构8包含一第一导电片4及一第二导电片6。
进一步地,外壳1包含一第一外壳10以及一第二外壳11,第一外壳10固设于一电路板(未绘示于图中)上,第二外壳11固设于第一外壳10上且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110,容置空间110可用以容置第一胶芯座20与第二胶芯座30,以使第一胶芯座20与第二胶芯座30均设置于外壳1内。另外,第二胶芯座30可安装于第一胶芯座20上,例如第二胶芯座30可以卡配或紧配的方式安装于第一胶芯座20上,但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例如第一胶芯座20亦可与第二胶芯座30一体成型,端视实际需求而定。当第二胶芯座30与第一胶芯座20结合时,结合的第二胶芯座30与第一胶芯座20可视为整体之一胶芯座7,即本实用新型之胶芯座7可包含第一胶芯座20及组合于第一胶芯座20之第二胶芯座30,而胶芯座7具有一胶芯座后端70及一舌板结构306,舌板结构306具有一第一表面3060及一第二表面3061。
除此之外,第一胶芯座20具有一第一胶芯座外表面201、一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2、一第一胶芯座前端203及一第一胶芯座后端204,第二胶芯座30具有一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一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一第二胶芯座前端303及一第二胶芯座后端304,其中第一导电片4是设置于第一胶芯座外表面201上,即第一导电片4是设置于胶芯座7且邻近第一表面3060,第一胶芯座前端203及第一胶芯座后端204可定义插座连接器3000之一前后方向X。当第二胶芯座30安装于第一胶芯座20上时,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2是抵接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且第一胶芯座后端204与第二胶芯座后端304共同定义胶芯座后端70,其中舌板结构306是延伸于第二胶芯座30,屏蔽件5设置于第二胶芯座30之舌板结构306内,且第二导电片6是结合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上,即第二导电片6是设置于胶芯座7且邻近第二表面3061。
于此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3000为一通用序列汇流排3.0(UniversalSerialBus3.0,USB3.0)的插座连接器,第一平板端子21与第二平板端子31可分别包含USB3.0插座连接器的讯号端子、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其中第一平板端子组与第二平板端子组可分别具有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第一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与第二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以插座连接器3000之前后方向X为枢轴旋转180度相互对称。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导电片4与第二导电片6可分别为USB3.0插座连接器的一电磁干扰防护弹片(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spring,EMIspring),且屏蔽件5可为USB3.0插座连接器的一屏蔽板(shieldingplate)。电磁干扰防护弹片(即第一导电片4与第二导电片6)系设置在USB3.0插座连接器(即插座连接器3000)的胶芯座(即第一胶芯座20与第二胶芯座30)的上下两侧的外侧,且屏蔽板(即屏蔽件5)系包覆于USB3.0插座连接器的胶芯座内位于USB3.0插座连接器的端子之间处。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平板端子21包含一第一固定部210、一第一焊脚部211以及一第一接触部212,第一固定部210结合于第一胶芯座20,第一焊脚部211由第一固定部210朝第一胶芯座后端204(即插座连接器3000之前后方向X之一往后方向X1)延伸,且第一焊脚部211突伸于第一胶芯座后端204,即第一焊脚部211朝胶芯座后端70延伸并突伸胶芯座后端70,使第一焊脚部211外露于第一胶芯座20,以焊接并固定于一电路板(未绘示于图中),第一接触部212由第一固定部210朝第一胶芯座前端203(即插座连接器3000之前后方向X之一往前方向X2)延伸,且第一接触部212突伸于第一胶芯座前端203,即第一接触部212由第一固定部210朝胶芯座7的第二胶芯座30的舌板结构306延伸并突伸于舌板结构306的第一表面3060。值得一提的是,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胶芯座20系不具有舌片的结构,当第一胶芯座20尚未组合于第二胶芯座30上时,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系突伸于第一胶芯座20外且呈悬空状态。
另外,第二平板端子31包含一第二固定部310、一第二焊脚部311以及一第二接触部312,第二固定部310结合于第二胶芯座30,第二焊脚部311由第二固定部310朝第二胶芯座后端304(即插座连接器3000之前后方向X之往后方向X1)延伸,且第二焊脚部311突伸于第二胶芯座后端304,即第二焊脚部311朝胶芯座后端70延伸并突伸胶芯座后端70,使第二焊脚部311外露于第二胶芯座30,以焊接并固定于电路板,第二接触部312由第一固定部210朝第二胶芯座前端303(即插座连接器3000之前后方向X之往前方向X2)延伸,即第二接触部312由第一固定部210朝胶芯座7的第二胶芯座30的舌板结构306延伸并突伸于舌板结构306的第二表面3061。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胶芯座30包含一基座305,其中一舌板结构306是延伸突出于基座305,且第二胶芯座30上形成有两第一穿口区307及两第二穿口区308,舌板结构306突出于基座305,第一穿口区307及第二穿口区308均贯穿第二胶芯座30的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固定部310穿过第一穿口区307,使第二固定部310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接触部312穿过第二穿口区308,使第二接触部312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藉此第一穿口区307及第二穿口区308便可提供一夹持处,使第二平板端子31于成型时可被模具固定,进而使第二平板端子31可以埋入射出(insertmolding)的方式与第二胶芯座30一体成型。如此一来,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固定部310与第二接触部312便可分别结合于第二胶芯座30的基座305与舌板结构306。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胶芯座20上形成有两镂空区205,镂空区205贯穿第一胶芯座外表面201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2,且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固定部210穿过镂空区205,使第一固定部210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一胶芯座外表面201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2,藉此镂空区205便可提供一夹持处,使第一平板端子21于成型时可被模具固定,进而使第一平板端子21可以埋入射出(insertmolding)的方式与第一胶芯座20一体成型。如此一来,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固定部210便可结合于第一胶芯座20,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胶芯座20系不具有舌片的结构,因此当第一固定部210结合于第一胶芯座20时,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系突伸于第一胶芯座20外而呈一悬空状态(如图2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镂空区205、第一穿口区307及第二穿口区308的数量及位置可不侷限于此实施例图式所绘示,例如第一胶芯座20上可仅形成有一个镂空区205,第二胶芯座30上可仅形成有一个第一穿口区307及一个第二穿口区308,即第一胶芯座20形成有至少一镂空区205以及第二胶芯座3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口区307及至少一个第二穿口区308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如图2以及图3所示,舌板结构306的第一表面3060与第二表面3061上分别形成有个第一组装槽309及个第二组装槽30D,各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接触部312安装于对应的第二组装槽30D,且当第一端子模组2安装于第二端子模组3上时,第一胶芯座20的第一胶芯座内表面202系抵接于第二胶芯座30的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且各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系安装于对应的第一组装槽309内。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1000的俯视示意图。为清楚绘示结构,图4系省略插座电连接器1000之外壳1。如图4所示,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焊脚部311之一中心轴线A1与第二接触部312之一中心轴线A2间具有一偏移距离D,亦即第二焊脚部311之中心轴线A1系不对正于第二接触部312之中心轴线A2,而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焊脚部211系对正于第一接触部212,因此当第一端子模组2安装于第二端子模组3上时,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对上下齐于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接触部312,此时由于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焊脚部311之中心轴线A1与第二接触部312之中心轴线A2间具有偏移距离D的结构设计,可使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焊脚部311位于相邻两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焊脚部211之间,以配合电路板之电性接点的规格。
于实施例中,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固定部310包含一第一平直段3101、一第二平直段3102以及一斜行段3103,第一平直段3101沿第二焊脚部311的中心轴线A1延伸,即第一平直段3101的走向平行于第二焊脚部311的走向,第二平直段3102沿第二接触部312之中心轴线A2延伸,即第二平直段3102的走向平行于第二接触部312的走向,斜行段3103连接第一平直段3101与第二平直段3102,且斜行段3103的走向斜交于第一平直段3101的走向与第二平直段3102的走向,而本实用新型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固定部310的结构设计可不侷限于此实施例图式所绘示,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10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平板端子31另包含一第二结合部313,突出于第二接触部312,于第二平板端子31埋入成型于第二胶芯座30上时,第二结合部313系埋入第二胶芯座30的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进一步地,第二结合部313包含一第二弧形段3130以及一第二嵌入段3131,第二弧形段3130由第二接触部312折弯成形,第二嵌入段3131延伸于第二弧形段3130,于第二平板端子31埋入成型于第二胶芯座30上时,第二嵌入段3131系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内,使第二结合部313紧抓住第二胶芯座30的壁体,且第二弧形段3130外露于第二胶芯座30的第二胶芯座外表面301,以导引一插头电连接器之一下排插头端子进入第二接触部312,进而减小下排插头端子进入第二接触部312的阻力,防止于插接时第二平板端子31发生翘曲的现象。
请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至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胶芯座30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胶芯座20并安装于处于初始状态的第二胶芯座30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胶芯座20并安装于处于熔接状态的第二胶芯座3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图5及图6至图8所示,第一平板端子21另包含一第一结合部213,突出于第一接触部212。进一步地,第一结合部213包含一第一弧形段2130以及一第一嵌入段2131,第一弧形段2130由第一接触部212折弯成形,且第一嵌入段2131延伸于第一弧形段2130。此外,于此实施例中,当第一端子模组2安装于第二端子模组3上时,其系采用热压熔接的方式将第一嵌入段2131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内,使第一结合部213紧抓住第二胶芯座30的壁体,且将第一弧形段2130外露于第二胶芯座30的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以导引插头电连接器之一上排插头端子进入第一接触部212,进而减小上排插头端子进入第一接触部212的阻力,防止于插接时第一平板端子21发生翘曲的现象。
于实务上,当第二胶芯座30处于如图2、图6以及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时,第二胶芯座30对应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结合部213处系具有个熔接凹槽30A及对应个熔接凹槽30A之个熔接凸柱30B,个熔接凸柱30B分别邻接对应的熔接凹槽30A,且熔接凹槽30A连通于对应的组装槽309,使熔接凸柱30B邻近对应的组装槽309的一端。当第一端子模组2如图7所示放置于第二端子模组3上时,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一嵌入段2131系设置于对应的熔接凹槽30A内,此时利用一热压头(未绘示于图中)将熔接凸柱30B热熔并将由熔接凸柱30B热熔后的材料压入熔接凹槽30A内,使由熔接凸柱30B热熔后的材料填补熔接凹槽30A,进而将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一嵌入段2131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
值得一提的是,当由熔接凸柱30B热熔后的材料填补熔接凹槽30A后,原熔接凹槽30A的区域系可定义为一第一结合区30C,亦即于成品上,第二胶芯座内表面302系具有个第一结合区30C,而第一平板端子21的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一嵌入段2131系可经由第一结合区30C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内。而本实用新型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一嵌入段2131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内的方式可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结合部213的第一嵌入段2131亦可利用埋入射出成型的方式嵌入于第二胶芯座30内,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胶芯座7'的剖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胶芯座7'与上述的胶芯座7的主要不同处在于,胶芯座7'的一舌板结构306'的一第二表面3061'另界定至少一第二结合区30E,胶芯座7'的第二平板端子31的第二结合部313系埋入至少一第二结合区30E,而结合于舌板结构306'。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胶芯座7''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胶芯座7''与上述的胶芯座7的主要不同处在于,胶芯座7''的一导电结构8'系包覆胶芯座7''且邻近舌板结构306的第一表面3060与第二表面3061。而此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标号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结构设计与作用原理,为求简洁,于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平板端子的第一结合部埋入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平板端子的第二结合部埋入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使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紧抓住第二胶芯座的壁体,以避免第一平板端子与第二平板端子插接时发生翘曲的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之涵盖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
所述胶芯座,其具有一胶芯座后端及一舌板结构,舌板结构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上为界定至少一结合区;
所述导电结构,设置于胶芯座;
所述屏蔽件,设置于舌板结构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其由个第一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一平板端子包含:
一第一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
一第一焊脚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
一第一接触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表面;
一第一结合部,突出于第一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结合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包含:
一第一弧形段,由第一接触部折弯成形,第一弧形段外露于舌板结构之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一嵌入段,延伸于第一弧形段,第一嵌入段经由至少一结合区嵌入于舌板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座包括一第一胶芯座及组合于第一胶芯座之一第二胶芯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第一胶芯座具有一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一第一胶芯座内表面、一第一胶芯座前端及一第一胶芯座后端,第一固定部结合于第一胶芯座;第二胶芯座设置于外壳内且安装于第一胶芯座,第二胶芯座具有一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一第二胶芯座内表面、一第二胶芯座前端及一第二胶芯座后端,当第二胶芯座组合于第一胶芯座时,第一胶芯座后端与第二胶芯座前端共同定义胶芯座后端,且第一胶芯座内表面抵接第二胶芯座内表面,其中第二胶芯座延伸出舌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镂空区,至少一镂空区贯穿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第一固定部穿过至少一镂空区,使第一固定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一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一胶芯座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更包含:
一第二平板端子组,其由第二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二平板端子包含:
一第二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
一第二焊脚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
一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前端延伸并外露于第二表面;以及
一第二结合部,突出于第二接触部且埋入舌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包含:
一第二弧形段,由第二接触部折弯成形,第二弧形段外露于第二表面;以及
一第二嵌入段,延伸于第二弧形段,第二嵌入段嵌入于舌板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分别形成有组装槽及个第二组装槽,各第一平板端子之第一接触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组装槽内,且各第一组装槽的一端邻近至少一结合区,各第二平板端子之第二接触部安装于对应的第二组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口区,至少一第一穿口区贯穿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固定部穿过至少一第一穿口区,使第二固定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芯座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口区,至少一第二穿口区贯穿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第二接触部穿过至少一第二穿口区,使第二接触部之一部分外露于第二胶芯座外表面与第二胶芯座内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脚部之一中心轴线与第二接触部之一中心轴线间具有一偏移距离,以使第二焊脚部位于相邻两第一焊脚部之间,且第二固定部包含:
一第一平直段,沿第二焊脚部之中心轴线延伸;
一第二平直段,沿第二接触部之中心轴线延伸;以及
一斜行段,连接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与第二平板端子组分别具有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第一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对与第二平板端子组之至少两对差分讯号端子以插座电连接器之前后方向为枢轴旋转180度相互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系包括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设置于胶芯座且邻近第一表面,及第二导电片设置于胶芯座且邻近第二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系包覆胶芯座且邻近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15.一种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一胶芯座、一第一平板端子组、一第二平板端子组、一第二结合部、一导电结构及一屏蔽件;
所述胶芯座,其延伸一舌板结构,舌板结构为界定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界定至少一第一结合区,第二表面为界定至少一第二结合区;
所述导电结构,设置于胶芯座;
所述第一平板端子组,由第一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一平板端子包含:
一第一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
一第一焊脚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
一第一接触部,由第一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突伸于第一表面;
一第一结合部,突出于第一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第一结合区;
所述第二平板端子组,由第二平板端子组成,各第二平板端子包含:
一第二固定部,结合于胶芯座;
一第二焊脚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胶芯座后端延伸并突伸于胶芯座后端;
一第二接触部,由第二固定部朝舌板结构延伸并外露于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合部,突出于第二接触部且埋入至少一第二结合区;
所述屏蔽件,设置于舌板结构内且位于第一平板端子组及第二平板端子组之间。
CN201520590248.8U 2015-08-07 2015-08-07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966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0248.8U CN204966762U (zh) 2015-08-07 2015-08-07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0248.8U CN204966762U (zh) 2015-08-07 2015-08-07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6762U true CN204966762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0248.8U Active CN204966762U (zh) 2015-08-07 2015-08-07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67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8144A (zh) * 2015-08-07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US9954317B2 (en) 2016-06-28 2018-04-24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ve outer cover and a bracket insert molded with the outer cover
US9985393B2 (en) 2016-06-28 2018-05-2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with a pair of side arm soldering legs firmly held by an insulative housi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8144A (zh) * 2015-08-07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CN105048144B (zh) * 2015-08-07 2024-03-2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US9954317B2 (en) 2016-06-28 2018-04-24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ve outer cover and a bracket insert molded with the outer cover
US9985393B2 (en) 2016-06-28 2018-05-2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with a pair of side arm soldering legs firmly held by an insulative hous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8144A (zh)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CN20515967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3288841U (zh) 电连接器
CN20483501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356163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5566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143674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966762U (zh) 可于插接时防止端子翘曲的插座电连接器
CN204333365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438585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5098529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112765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754435U (zh) Usb连接器
CN103904462B (zh) 电连接器
CN201364988Y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966774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3247911A (zh) 具高抗拉强度之电连接器
CN20496676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2503129U (zh) 通讯连接器
CN207572604U (zh) 插头连接器
CN112636098A (zh) 5g弯母框口式高屏蔽结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753017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5167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