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1635U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1635U
CN204641635U CN201520196435.8U CN201520196435U CN204641635U CN 204641635 U CN204641635 U CN 204641635U CN 201520196435 U CN201520196435 U CN 201520196435U CN 204641635 U CN204641635 U CN 204641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bumper
longeron
buffering
automobile
bump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64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宏
郑守华
张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964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1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1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1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该汽车前保险杠包括:前保险杠横梁;包覆于前保险杠横梁外表面的前保险杠吸能板;与前保险杠横梁垂直设置的缓冲纵梁,缓冲纵梁的第一端与前保险杠横梁连接,缓冲纵梁的第二端与车身支架连接,前保险杠横梁与车身支架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缓冲纵梁上设置多个具有第二缓冲空间、引导碰撞力朝预设方向传递的变形引导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的前端设置前保险杠吸能板在横梁的后端设置与车身支架连接的缓冲纵梁,使得汽车前保险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吸能缓冲空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的形变吸收碰撞能量,减小车架主体受损,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前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部的安全装置,一般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汽车在冲击的瞬间冲击力极大,为了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安全,必须让车体在碰撞中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目前使用的保险杠还不足以对车辆形成足够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解决了汽车前保险杠刚度不够,影响车身安全的问题,实现吸收更大碰撞能量,减少车架主体及乘员损伤的目的,提供车辆安全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包括:
前保险杠横梁;
包覆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外表面的前保险杠吸能板;
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垂直设置的缓冲纵梁,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连接,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二端与车身支架连接,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与所述车身支架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
其中,所述缓冲纵梁上设置多个具有第二缓冲空间、引导碰撞力朝预设方向传递的变形引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断面呈U型,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包括横向设置的顶壁以及横向且相对设置的具有预设厚度的两个侧壁;
其中,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U型开口朝向所述车身支架,且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保险杠吸能板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纵梁包括:
纵向设置的第一缓冲板、纵向设置的第二缓冲板;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采用冲压成型为U型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的U型开口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构成一框架结构;
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开口端的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的纵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围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三缓冲空间。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变形引导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的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中,通过在前保险杠横梁的前端设置前保险杠吸能板并在前保险杠横梁的后端设置与车身支架连接的缓冲纵梁,使得汽车前保险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吸能缓冲空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的形变吸收碰撞能量,减小车架主体受损,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与车身支架的装配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的缓冲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的前保险杠横梁的端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保险杠横梁;11-顶壁;12-侧壁;2-前保险杠吸能板;3-缓冲纵梁;31-变形引导槽;32-第一缓冲板;33-第二缓冲板;34-第一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4-车身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前保险杠刚度不够,影响车身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通过在前保险杠横梁的前端设置前保险杠吸能板并在前保险杠横梁的后端设置与车身支架连接的缓冲纵梁,使得汽车前保险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吸能缓冲空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的形变吸收碰撞能量,减小车架主体受损,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横梁1;
包覆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外表面的前保险杠吸能板2;
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垂直设置的缓冲纵梁3,所述缓冲纵梁3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连接,所述缓冲纵梁3的第二端与车身支架4连接,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与所述车身支架4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
其中,所述缓冲纵梁3上设置多个具有第二缓冲空间、引导碰撞力朝预设方向传递的变形引导槽31。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汽车前保险杠横梁1采用高强度钢板,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在前保险杠横梁1远离车身支架的一侧(外表面)包覆前保险杠吸能板2,发生碰撞时,前保险杠吸能板2首先吸收一部分能量再将碰撞力传输到前保险杠横梁1上。进一步的,在前保险杠横梁1和车身支架4之间设置缓冲纵梁3,且缓冲纵梁3上设置变形引导槽31,由于前保险杠横梁1采用刚度大的材料,缓冲纵梁3采用变形能力强的材料,则经过前保险杠吸能板2吸收部分能量的碰撞力不会直接引起前保险杠横梁1的形变,而是由于缓冲纵梁3的材料以及变形引导槽31的存在会通过引起缓冲纵梁3的形变来二次吸收碰撞力的能量,只有当缓冲纵梁3达到最大形变状态时,碰撞力才会逐渐对前保险杠横梁1施压,使其发生形变,同时由于第一缓冲空间的存在,第一缓冲空间对碰撞力进行三次吸收,最大程度的减弱了碰撞力,使得碰撞力对车身支架的伤害降到最低。例如对于一些较小的碰撞事故,可以避免前保险杠横梁和车身支架的损坏,直接更换缓冲纵梁即可,降低了维修成本和修配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变形引导槽31引导碰撞力朝纵向传递,前保险杠吸能板2和缓冲纵梁3会被纵向压缩变形,充分吸收能量,降低碰撞加速度峰值;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力会被变形引导槽31引导至车辆另一侧,从而有效提高偏置碰撞时整车的被动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的断面呈U型,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包括横向设置的顶壁11以及横向且相对设置的具有预设厚度的两个侧壁12;
其中,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的U型开口朝向所述车身支架4,且所述缓冲纵梁3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的顶壁1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前保险杠横梁1采用高强度钢板,滚压成断面U型横梁,同时U型横梁的两个侧壁12具有预设厚度,该厚度值可根据不同的车型设置为不同的值,例如采用双横臂式独立前悬架***和多连杆整体桥式非独立后悬架***的汽车(该汽车对整车安全碰撞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该厚度值可设置较大,同时该厚度值的设置还应综合考虑整车重量、材料等因素,不限于一具体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该汽车前保险杠包括两个缓冲纵梁,该两个缓冲纵梁之间设置有预设间隙,具体的,该两个缓冲纵梁分别与车身支架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分别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减轻汽车前保险杠的重量及整车重要,所述前保险杠吸能板2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该多个矩形孔具有减重的作用,同时该多个矩形孔也形成多个缓冲空间,提高该前保险杠吸能板的吸能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纵梁3包括:
纵向设置的第一缓冲板32、纵向设置的第二缓冲板33;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32和第二缓冲板33采用冲压成型为U型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32的U型开口与所述第二缓冲板33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构成一框架结构;
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第一连接板34以及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开口端的第二连接板35;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与车身支架4的纵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4、所述第二缓冲板33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35围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三缓冲空间。
且多个所述变形引导槽31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板32和所述第二缓冲板33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板32和第二缓冲板33相对设置形成的框架结构,具体的为一矩形框架,则矩形框架的4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变形引导槽31,较佳的变形引导槽31的设置方向一致。反之,变形引导槽31的设置方向不一致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即碰撞力被分散的引导至不同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弱碰撞力,保护车辆安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维修,节约维修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缓冲纵梁3与前保险杠横梁1及车身支架4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1的顶壁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与车身支架4的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缓冲纵梁3同前保险杠横梁1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缓冲纵梁3同车身支架4的纵梁采用螺栓和螺母2连接,均可拆卸;车身支架同车架的纵梁焊接连接,车身支架同车身通过衬套(图未显示)连接,隔离震动,提高舒适性。该缓冲纵梁在碰撞变形后可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和修配时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保险杠的前保险杠吸能板2,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弧形,前保险杠吸能板2开有减重的矩形孔;前保险杠横梁1,采用高强度钢板,滚压成断面U形横梁,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在保险杠两端部设有前缓冲纵梁3,用以缓冲汽车前部因碰撞造成的冲击力,保证汽车乘员舱内成员的安全。
进一步来说,缓冲梁结构与车架纵梁结构一致,但相对纵梁采用变形能力更强的材料,同时缓冲纵梁上布置有变形引导槽31;当发生正面碰撞时,前保险杠吸能板2和缓冲纵梁3会被纵向压缩变形,充分吸收能量,降低碰撞加速度峰值;当发生偏置碰撞时,力会有效地传递到另一侧,从而有效提高偏置碰时整车的被动安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汽车前保险杠前端布置保险杠吸能横板和在汽车前保险杠后端布置缓冲纵梁,采用变形能力较强的材料,设计变形引导沟槽;且汽车前保险杠的布置设计,能够满足全尺寸SUV的使用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是设置有上述汽车前保险杠的汽车,则该汽车前保险杠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横梁;
包覆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外表面的前保险杠吸能板;
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垂直设置的缓冲纵梁,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连接,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二端与车身支架连接,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与所述车身支架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
其中,所述缓冲纵梁上设置多个具有第二缓冲空间、引导碰撞力朝预设方向传递的变形引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断面呈U型,所述前保险杠横梁包括横向设置的顶壁以及横向且相对设置的具有预设厚度的两个侧壁;
其中,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U型开口朝向所述车身支架,且所述缓冲纵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吸能板上开设有多个矩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纵梁包括:
纵向设置的第一缓冲板、纵向设置的第二缓冲板;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采用冲压成型为U型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的U型开口与所述第二缓冲板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构成一框架结构;
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覆盖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开口端的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的纵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围成一内部中空的第三缓冲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变形引导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顶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车身支架的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
CN201520196435.8U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Active CN204641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6435.8U CN204641635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6435.8U CN204641635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1635U true CN204641635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4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6435.8U Active CN204641635U (zh) 2015-04-02 2015-04-02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16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364A (zh) * 2018-04-09 2018-08-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109131172A (zh) * 2018-10-26 2019-01-04 山东舜晟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113335212A (zh) * 2021-05-28 2021-09-0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14291023A (zh) * 2020-10-08 2022-04-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非对称碰撞响应的车辆的能量衰减纵向框架构件
WO2023207608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支架、车身前端组件及车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364A (zh) * 2018-04-09 2018-08-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总成及汽车
CN109131172A (zh) * 2018-10-26 2019-01-04 山东舜晟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114291023A (zh) * 2020-10-08 2022-04-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非对称碰撞响应的车辆的能量衰减纵向框架构件
CN114291023B (zh) * 2020-10-08 2023-12-2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非对称碰撞响应的车辆的能量衰减纵向框架构件
CN113335212A (zh) * 2021-05-28 2021-09-0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
WO2023207608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支架、车身前端组件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1635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及汽车
CN204250169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部的框架结构
CN203255261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及汽车前围板总成
CN201272311Y (zh) 一种保险杠***
CN201633678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4845824U (zh) 一种新型防撞梁吸能盒
CN105730386A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202847620U (zh) 客车正碰吸能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客车
CN201761456U (zh) 一种蜂窝管式车辆缓冲吸能装置
CN203486017U (zh) 用于车用地板总成的传力与变形结构、车用地板总成和车
CN202413926U (zh) 一种前地板结构
CN204526875U (zh) 一种驾驶平台及使用该驾驶平台的客车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102756702A (zh) 汽车防撞缓冲吸能***
CN203221960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CN20612517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部碰撞的吸能盒
CN203358689U (zh) 一种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11809466U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防撞性能的前防撞梁总成
CN210760616U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结构
CN103407499A (zh) 应用于车辆内部的地板加强装置及车身结构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CN217048531U (zh) 一种汽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汽车
CN204527323U (zh) 一种车架
CN110481642B (zh) 一种乘用车小偏置防撞总成
CN210526649U (zh)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