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6405U -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 Google Patents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6405U
CN204436405U CN201520028567.XU CN201520028567U CN204436405U CN 204436405 U CN204436405 U CN 204436405U CN 201520028567 U CN201520028567 U CN 201520028567U CN 204436405 U CN204436405 U CN 204436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vent
hole
tunnel
positive hol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85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荣
光明
黄振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285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6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6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64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包括将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且经过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上端,在正洞排烟口后端用砼隔板分离的形式将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以降低各排烟道的纵坡,并缩短各排烟道的长度,主排烟道的后部相通竖井排烟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能使烟道坡度和长度大幅地降低,省工省力,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质量好和工程造价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施工中,通常将仅允许右行车辆通行的隧道称为隧道右道(或称为隧道正洞),将仅允许左行车辆通行的隧道称为隧道左道(或称为隧道副洞),隧道正洞与隧道副洞呈一定的距离设置。为利于隧道正、副洞内的排烟和通风,通常在隧道正、副洞的中段一侧设排烟口,并通过排烟隧道与位于隧道正洞的右侧、或隧道副洞的左侧的竖井下端相通。以下为便于描述,仅对隧道正洞右侧设竖井的结构描述,隧道副洞左侧设竖井的结构亦相同,故不再累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隧道正洞13右侧设竖井12时,连通副洞排烟口2与竖井之间的副洞排烟道3必须上跨隧道正洞拱顶,一般设计副洞排烟道下端面与隧道正洞拱顶的净距为6~10m,以防副洞排烟道在隧道正洞拱顶施工段对隧道正洞拱顶造成破环。且连通正洞排烟口4与竖井之间的正洞排烟道11和副洞排烟道分开独立设置,两条排烟道只有在靠近竖井下端的主排烟道10处才合并。同时副洞排烟口与正洞排烟口也错开设计。这种传统的结构有如下缺点:
(1)正、副洞排烟道及主排烟道坡度大,正洞排烟道最大纵坡48%,副洞排烟道最大纵坡38%,主排烟最大纵坡20%。纵坡大使施工难度大,费工费力,质量难于保证。
(2)上跨的副洞排烟道开挖会对隧道正洞施工造成干扰,使隧道正洞施工过程出现严重的窝工现象,会严重影响隧道正洞的施工进度,且随着开挖高度的增加,隧道拱顶围岩悬空面积加大,极易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安全风险加大,人员伤亡大,工期长,建设速度慢。
(3)正、副洞排烟道及主排烟道的长度大,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能使烟道坡度和长度大幅地降低,省工省力,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质量好和工程造价低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副洞排烟道和主洞排烟道:
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且经过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上端,在正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分离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副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或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副洞且经过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上端,在副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分离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副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所述的副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或正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所述的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所述的正洞排烟口或副洞排烟口包括烟口钢支架,该段隧道正洞或隧道副洞的支护钢拱架的一侧端与烟口钢支架的上端横梁连接,支护钢拱架的另一侧端落于隧道正洞的拱脚,并用锁脚锚杆固定,在支护钢拱架上敷设钢筋网片,并在该段正洞拱顶依90°夹角范围内增加一层铁丝网。所述的隧道正洞的中心轴线与其上端的隧道副洞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的混合排烟道中的副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正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能使烟道坡度和长度大幅地降低,省工省力,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质量好和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具体优点如下:
(1)正、副洞排烟道及主排烟道坡度小。正洞排烟道最大纵坡20%,较传统结构降低纵坡28%。副洞排烟道最大纵坡18%,较传统结构降低纵坡20%。主排烟最大纵坡16%。坡度小使施工难度大幅度地降低,省工省力,质量好,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将正、副洞排烟道及主排烟道的长度大幅度缩短近30%,建筑施工成本较传统方法的施工成本降低50%以上,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3)本实用新型建设速度快,易施工和安全风险小,可杜绝人员伤亡,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难度,确保***施工过程结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设计的各排烟道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各排烟道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部的钢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正洞与副洞排烟道零净距立体交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法的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包括副洞排烟道3和主洞排烟道11。
隧道副洞1的副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13且经过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4上端。在正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14分离主排烟道10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9。副洞排烟道3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2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4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或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副洞且经过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上端,在副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分离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副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以下为便于描述,仅对隧道正洞右侧设竖井的结构描述,隧道副洞左侧设竖井的结构亦相同,故不再累述。
所述的副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或正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
所述的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所述的正洞排烟口或副洞排烟口包括烟口钢支架16,该段隧道正洞或隧道副洞的支护钢拱架17的一侧端与烟口钢支架的上端横梁连接,支护钢拱架的另一侧端落于隧道正洞的拱脚。并用锁脚锚杆固定,在支护钢拱架上敷设钢筋网片,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即在副洞排烟口处的隧道副洞进行初砌。在正洞排烟口处的隧道正洞进行初砌是在该段正洞拱顶依90°夹角范围内增加一层铁丝网,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衬砌;即在该段正洞拱顶形成厚30~40cm的防爆隔断层15。
所述的隧道正洞的中心轴线与其上端的隧道副洞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直角。
所述的混合排烟道中的副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正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隧道正、副洞的衬砌基础上再模注砼,由模板台车浇注完成。二衬完成后形成完整隧道正、副洞的隧道壁19,而后再在隧道下端面铺设路面18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设计优化方案是:将隧道副洞1的副洞排烟道3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13且经过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4上端。在正洞排烟口后端用砼隔板14分离的形式将主排烟道10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以降低各排烟道的纵坡,并缩短各排烟道的长度,主排烟道的后部相通竖井排烟道9。
或将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副洞且经过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上端,在副洞排烟口后端用砼隔板分离的形式将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正洞排烟道和副洞排烟道,以降低各排烟道的纵坡,并缩短各排烟道的长度,主排烟道的后部相通竖井排烟道。
(2)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的测量。根据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的地理、水质、岩土的条件,对待施工的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进行测量,绘制施工图纸,制备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及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竖井的立体结构模样。
(3)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的开挖、衬砌和二衬。用挖掘机械挖掘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对开挖的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进行衬砌和二衬,其中二衬施工前,在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和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的位置提前在各排风口轮廓处设置胶合板预隔断二衬混凝土,以便后期开凿,且减小对隧道正洞和隧道副洞二衬的扰动,确保安全。(衬砌是指:隧道是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综合体,隧道开挖破坏了地层的应力平衡,会产生围岩应力释放和洞室变形,导致洞室坍塌,在开挖后的洞室周边作钢、混凝土等支撑物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都是由锚杆、钢筋网、钢架和喷砼组成。即在洞室岩面初喷一层3~4cm厚的砼,它与围岩共同构成永久隧道结构的承载体系,为衬砌。二衬是指:在衬砌基础上再模注砼,由模板台车浇注完成。二衬完成后形成完整的隧道壁19,而后再在隧道下端面铺设路面18即可。均为传统技术,故不再累述。)
(4)副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正洞的开挖和支护。隧道正洞在开挖至与副洞排烟道交叉口段时,将该段距离的隧道正洞拱顶依90°夹角范围向上扩大开挖断面30~40cm。并在该段右侧的设计正洞排烟口位置,设置烟口钢支架16,该段隧道正洞的支护钢拱架17的右侧端与烟口钢支架的上端横梁连接,烟口钢支架的两侧支柱的下端落于正洞排烟口下端两侧隧道正洞的拱脚;支护钢拱架的左侧端落于隧道正洞的拱脚,并用锁脚锚杆固定,而后在支护钢拱架上敷设钢筋网片,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即在副洞排烟口处的隧道副洞进行初砌。在正洞排烟口处的隧道正洞进行初砌是在该段正洞拱顶依90°夹角范围内增加一层铁丝网,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衬砌。即在该段正洞拱顶形成厚30~40cm的防爆隔断层15。如前所述在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和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的位置进行二衬施工前,应提前在各排风口轮廓处设置胶合板预隔断二衬混凝土,以便后期开凿。
(5)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段的开挖和支护。首先由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处开口掘进副洞排烟道,采用人工***开挖方式,小型装载机配合无轨运输出渣施工。副洞排烟道开挖至隧道正洞拱顶时,采用经过计算的***方案安全穿越隧道正洞拱顶,***量应精确计算和控制。隧道正洞的防爆隔断层能有效减缓副洞排烟道***时对隧道正洞的结构扰动,而后进行副洞排烟道的衬砌,衬砌长度至正洞排烟口上端。
(6)交叉口段的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及正洞排烟道的开挖。副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拱顶的交叉口段完成后,再进行正洞排烟口开挖。开挖前,精确测量开挖轮廓线,沿轮廓线利用风枪按间隔10~15cm钻孔,以防止预置的胶合板偏移而进行钻孔,钻孔深度45~50cm,以减小破除各排烟口的开口时对周边二衬造成的影响。然后利用破碎锤破除开口处二衬及初砌的混凝土。开口完成后,利用常规钻爆法进行正洞排烟道和副洞排烟道及主排烟道向竖井底部方向的开挖掘进,完成主排烟道与竖井排烟道底部的贯通。
(7)副洞排烟道的二衬。正洞排烟道开始掘进后,立即组织实施副洞排烟道的二衬施工。施工顺序自副洞排烟口开始向隧道正洞拱顶方向施工,二衬施工长度至正洞排烟口上端。剩余部分为砼隔板段以上部分,待正洞排烟道二衬砼隔板段以下部和砼隔板分段施工完成后实施。
(8)混合排烟道和主排烟道的初砌和二衬施工。主排烟道后部开挖贯通后,立即组织进行混合排烟道和主排风道的初砌和二衬施工。首先进行砼隔板14和砼隔板段以下部分主排烟道的初砌和二衬施工,每次浇筑18~22m,分数次浇筑完成。而后对砼隔板段以上部分的副排烟道进行初砌和二衬施工,从而形成在正洞排烟口后端用砼隔板分离的形式将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随后进行主排烟道的后部份初砌和二衬施工。
(9)送风隧道施工,用混凝土隔板8将竖井纵向分隔成竖井排烟道和送风道。送风隧道6的送风进口7与送风道上端口相通,送风隧道的送风出口5相通距正洞排烟口一段距离的隧道正洞内。送风隧道的施工不影响隧道正洞的施工作业,均可按照正常施工进行。
所述的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所述的正洞排烟口后端用砼隔板分离的形式将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所述的送风隧道施工是在混合排烟道和主排烟道与竖井排烟道施工完成后进行。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能使烟道坡度和长度大幅地降低,省工省力,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质量好和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Claims (6)

1.一种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包括副洞排烟道和主洞排烟道,其特征在于:
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正洞且经过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口上端,在正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分离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副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或隧道正洞的正洞排烟道零净距上跨隧道副洞且经过隧道副洞的副洞排烟口上端,在副洞排烟口后端设砼隔板分离主排烟道的前部分隔为位于上部空间的正洞排烟道和位于下部空间的副洞排烟道的混合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部合并副洞排烟道和正洞排烟道,主排烟道的后端相通竖井排烟道,副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内的副洞排烟口相通,正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内的正洞排烟口相通,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洞排烟道与隧道正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正洞的拱顶厚度,或正洞排烟道与隧道副洞拱顶的交叉口段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大于其它部位的隧道副洞的拱顶厚度。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洞排烟道的轴心线与正洞排烟道的轴心线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洞排烟口或副洞排烟口包括烟口钢支架,该段隧道正洞或隧道副洞的支护钢拱架的一侧端与烟口钢支架的上端横梁连接,支护钢拱架的另一侧端落于隧道正洞的拱脚,并用锁脚锚杆固定,在支护钢拱架上敷设钢筋网片,并在该段正洞拱顶依90°夹角范围内增加一层铁丝网。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正洞的中心轴线与其上端的隧道副洞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直角。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排烟道中的副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正洞排烟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CN201520028567.XU 2015-01-16 2015-01-16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8567.XU CN204436405U (zh) 2015-01-16 2015-01-16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8567.XU CN204436405U (zh) 2015-01-16 2015-01-16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6405U true CN204436405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856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405U (zh) 2015-01-16 2015-01-16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64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560A (zh) * 2016-04-18 2016-07-20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近距叠线隧道远距离导坑先行控制***的施工方法
CN106837401A (zh) * 2017-03-23 2017-06-13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狭窄巷道隧道隔离通风结构
CN111255476A (zh) * 2020-01-19 2020-06-09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多断面立体交叉口施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560A (zh) * 2016-04-18 2016-07-20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近距叠线隧道远距离导坑先行控制***的施工方法
CN105781560B (zh) * 2016-04-18 2018-04-13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近距叠线隧道远距离导坑先行控制***的施工方法
CN106837401A (zh) * 2017-03-23 2017-06-13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狭窄巷道隧道隔离通风结构
CN111255476A (zh) * 2020-01-19 2020-06-09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多断面立体交叉口施工方法
CN111255476B (zh) * 2020-01-19 2021-10-22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多断面立体交叉口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4913B (zh)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733827B (zh) 隧道换拱施工方法及用于隧道换拱施工中的施工结构
CN106703814B (zh) 暗挖地铁车站洞桩施工方法
SE1750913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extra-large variable cross section tunnel
CN106321106B (zh) 一种隧道软弱围岩、半明半暗偏压地段洞口桥台进洞施工方法
CN102373930A (zh) 一种软弱围岩大断面连拱隧道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02305077A (zh) 一种大断面连拱隧道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04653197A (zh) 超大变断面隧道施工方法
CN102383806A (zh) 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施工工艺
CN109184700B (zh) 一种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稳定中夹岩的施工方法
CN204436405U (zh) 隧道纵向通风联络风道与正洞零净距立体交叉结构
CN104405411A (zh) 超大变断面隧道支护结构
CN206888992U (zh) 一种水底矿山盾构隧道组合对接结构形式
CN104481546A (zh) 一种软岩隧道斜井进入正洞的双曲拱的施工方法
CN102400694A (zh) 盾构隧道与矿山法隧道结合部的加固方法
CN103939115B (zh) 一种半暗挖法施工棚洞的方法及结构
CN104831733A (zh) 拱桥拱座隧洞式大角度斜桩施工方法
CN109184704A (zh) 一种小净距隧道开挖及中夹岩加固技术
CN109209443A (zh) 一种破碎围岩隧道结构的修建方法
CN109707388A (zh) 防止盾构机始发即下穿既有盾构隧道时地面塌陷的方法
CN207033463U (zh) 海域中部矿山盾构交接隧道叠合型接头结构
CN103939104B (zh) 煤矿深立井抗扰动马头门结构
CN104533431A (zh) 一种无中墙连拱隧道的施工工法
CN208441848U (zh) 联络通道施工用类矩形顶管机
CN108661652A (zh) 矿山法隧道内盾构始发和接收端头加固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