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0702U -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0702U
CN204340702U CN201420683373.9U CN201420683373U CN204340702U CN 204340702 U CN204340702 U CN 204340702U CN 201420683373 U CN201420683373 U CN 201420683373U CN 204340702 U CN204340702 U CN 204340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ment carrier
carrier panel
vehicle
shock absorbing
suppor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33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谷晃士
神谷康优
平野纯也
西村寿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ny NMKV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0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0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仪表板(10)通过支承托架(18)而支承在车身横梁(16)上。中央板(15)的外观板(12)通过背面板(14)而配置。背面板(14)安装于仪表板并具有冲击吸收部(20)。冲击吸收部(20)在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的情况下,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的同时,确保车室空间宽阔而提高居住性。

Description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能够确保仪表板的冲击吸收性能,并且确保车室内空间。
背景技术
在车室的前部,除了仪表外还搭载有音响、空调装置等的车载设备的仪表板支承配设在车身横梁上,所述车身横梁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在仪表板的后表面部(与车室内相对的面)的中央部分安装有中央板等的板类,该中央板以包围车载设备的显示部、操作部等的方式构成外观面。
另外,在车身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设有支承托架(参照专利文献1),该支承托架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并从背面侧(车辆前方侧)对仪表板后表面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进行支承。
并且,法律规定仪表板必须构成为,在因车辆碰撞等而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撞到板类时,不会对头部施加过度的冲击。
因此,仪表板必须考虑其结构,以使乘员的头部撞到中央板等的板类的情况下,头部不会受到过度的冲击。
因此,以往,预估头部撞到板类的情况下的仪表板的位移量,并确保仪表板后表面部与支承托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即确保仪表板后面部与用于安装支承托架的安装部的距离较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97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果确保仪表板后表面部与支承托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较大,则仪表板整体变大,难以确保车室内空间宽阔,在提高居住性上不利。
另一方面,如果缩小仪表板后表面部与支承托架之间的距离,虽然能够确保车室内空间宽阔,但是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上不利。
尤其在轻型汽车等的小型的车辆中,兼顾确保室内空间和冲击吸收性能是难以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能够确保冲击吸收性能,并且确保车室空间宽阔,在提高车辆的居住性上是有利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具有:配设于车室前部的仪表板;在所述仪表板的内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横梁;多个支承托架,所述多个支承托架从所述车身横梁向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后端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侧;以及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中央板,所述中央板具有: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板、以及重叠安装于所述背面板的后方并构成所述中央板的外观面的外观板,所述背面板具有冲击吸收部,该冲击吸收部形成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安装在所述支承托架上的所述仪表板的安装部相对的部位,当负荷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作用于所述外观板时,所述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之间变形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是,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后端与所述外观板的前表面抵接或者能够抵接,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前端与安装于所述支承托架的仪表板的安装部或者该安装部附近的部位抵接,或者能够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是,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柱状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第4技术方案是,中空的柱状部分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第1技术方案,不需如以往那样确保仪表板后表面部与支承托架的距离较大。
即,利用冲击吸收部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由此能够缩小设置于仪表板后表面部的外观板与支承托架的距离,由此在确保车室内空间宽阔上是有利的,在提高车辆的居住性上是有利的。
根据第2技术方案,在确保冲击吸收部的冲击吸收性能上是有利的。
根据第3技术方案,当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时,在向前方的负荷较小的阶段,利用中空的柱状部分的刚性抑制冲击吸收部的变形,在向前方的负荷变大的阶段,柱状部分压弯,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在实现冲击吸收部的冲击吸收性能的提高上是有利的。
根据第4技术方案,当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时,冲击吸收部不会向车宽方向倒下,容易向前方变形,因此冲击吸收部能够高效地吸收冲击负荷,在实现冲击吸收部的冲击吸收性能的提高上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仪表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表示仪表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支承结构。
图3是从下方看图2的支承结构的示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表示冲击吸收结构。
图5是图4的C-C线剖视图。
图6是中央板的立体图。
图7是外观板的立体图。
图8是背面板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 仪表板
10B 后表面部
1002 安装部
1010 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
12 外观板
1202B 背面
14 背面板
15 中央板
16 车身横梁
18 支承托架
20 冲击吸收部
2002 抵接部(后端)
2004 脚部(中空的柱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车辆的前方、后方简称为前方、后方,将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车辆的右方、左方简称为右方、左方。
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车室内的最前部,配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仪表板10。
仪表板10是树脂制的,并具有:上表面部10A,该上表面部10A位于未图示的挡风玻璃的下方并朝向上方;以及后表面部10B,该后表面部10B从上表面部10A的后端垂直设置并朝向车室内侧(后方)。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驾驶席侧(图1中的右侧)设置有:仪表盘30,该仪表盘30设有速度计等;以及未图示的转向装置。
另外,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有中央板15,在中央板15的中央部设有音响装置、导航装置等车载设备40。
如图2、图3所示,在仪表板10内部设置有车身横梁16,该车身横梁16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而确保车体的刚性,在车身横梁16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附近,从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部位向后方(车室侧)突设有一对支承托架18。
支承托架18的后端部安装于与中央板15相对的位置,该中央板15设于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即,仪表板1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通过支承托架18而支承在车身横梁1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如图3所示,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安装部1002。
各安装部1002安装于支承托架18的后端,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通过这些安装部1002、支承托架18而支承在车身横梁16上。
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是配设包括音响装置、导航装置等的车载设备40的部位,这些车载设备40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以包围车载设备40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有中央板15。
中央板15是合成树脂制的,呈沿着车宽方向的长度比上下方向的高度大的细长形状。
中央板15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分割,具有:外观板12,该外观板12是中央板15的后半部分,并构成外观面;以及背面板14,该背面板14是中央板15的前半部分,并安装在仪表板10上。
如图2、图3所示,外观板12通过背面板14安装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
外观板12,如图4、图7所示,具有:框状的外观板主体1202;形成于外观板主体1202的内侧的4个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以及设置于外观板主体1202的多个卡合爪1206。
外观板主体1202的表面(后表面)构成在车室内朝向后方的外观面1202A,外观面1202A的相反侧面为背面(前表面)1202B。
多个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是配置车载设备40的显示部、操作部的部位。
如图4所示,多个卡合爪1206从外观板主体1202的背面1202B向前方突出设置。多个卡合爪1206如后述那样卡合在背面板14侧。
另外,在图7中,符号1210是从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的边缘向前方突出的多个卡合部。这些卡合部1210与设置于仪表板10上的未图示的被卡合部卡合。
因此,外观板12,其多个卡合爪1206与背面板14卡合,并且其多个卡合部1210与仪表板10卡合,由此能够稳定地被保持于仪表板10。
如图2、图3所示,背面板14重叠设置在外观板12的背侧(前方侧),并安装在仪表板10的后表面部10B的车宽方向中央部。
如图4、图8所示,背面板14具有:框状的背面板主体1402、设置于背面板主体1402的内侧的开口部1404、2个卡合孔1406、以及冲击吸收部20。
开口部1404是收纳车载设备40的显示部、操作部的部位,所述车载设备40配置于外观板主体1202的开口部1204A、1204B、1204C、1204D。
背面板主体1402的2个卡合孔1406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背面板14的后表面的下部,能够与外观板12的2个卡合爪1206卡合脱离。
因此,通过外观板12的卡合爪1206分别与卡合孔1406卡合,从而将外观板12安装在背面板14上。
如图4、图5、图8所示,冲击吸收部20在背面板主体1402的后表面的下部设置于与支承支架18的后端,更具体地说与安装在仪表板10的支承支架18的后端的安装部100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的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2个部位。
冲击吸收部20具有:矩形板状的抵接部2002、以及对抵接部2002进行支承的脚部2004。
脚部2004在抵接部200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各设有2根,在抵接部200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开口部2006,该开口部2006由2根脚部2004、背面板主体1402、抵接部2002围成。因此,冲击吸收部20具有中空的柱状部分,该柱状部分由4根柱子构成,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另外,如图4所示,中空的柱状部分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更详细地说,车宽方向的两端的脚部2004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随着接近后方而宽度变窄且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左右对称。
冲击吸收部20的后端即抵接部2002设置为与外观板12抵接或者能够与其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2002总是与外观板12的前表面1202B抵接。由此,在由于车辆的碰撞等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12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将向车辆前方的负荷传递至冲击吸收部20。
如图4、图5所示,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于支承托架18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或者该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或者能够与其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设为能够与安装于支承托架18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
另外,符号1410是设置于背面板14的间隔部件,以使背面板14容易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由此,可以通过支承托架18可靠地承受传递至冲击吸收部20的向车辆前方的负荷。
因此,冲击吸收部20,在由于车辆的碰撞等乘员的头部撞到外观板12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的前端2010与安装在支承托架18上的仪表板10的安装部1002附近的部位1010抵接。而且,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另外,当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时,在向前方的负荷较小的阶段,利用中空的柱状部分(4根脚部2004)的刚性来抑制冲击吸收部20的变形,在向前方的负荷变大的阶段,柱状部分(4根脚部2004)压弯,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负荷。
因此,可以确保头部与支承托架18的间隔,并且通过冲击吸收部20提高冲击吸收性能。
另外,在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的情况下,若冲击吸收部20产生向车宽方向倒下的那种变形,则冲击吸收部20的冲击吸收效果会变小。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部20在俯视的情况下,呈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的梯形。
在该情况下,当头部与外观板12碰撞,向前方的负荷输入冲击吸收部20时,冲击吸收部20不会向车宽方向倒下,容易向前方变形,因此冲击吸收部20能够高效地吸收冲击负荷,在实现提高冲击吸收部20的冲击吸收性能上是有利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背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上的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设有冲击吸收部20,在车辆碰撞时,该冲击吸收部20由于从外观板12向前方施加的力而在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之间变形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了外观板12与支承托架18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确保仪表板10与支承托架18之间的距离较大。
即,利用冲击吸收部20确保冲击吸收性能,由此能够缩小仪表板10与支承托架18的距离,由此在确保车室内空间宽阔上是有利的,在提高车辆的居住性上是有利的。
另外,由于冲击吸收部20设置在背面板14上,不会对外观板12的外观面1202A产生影响,因此不需要改变外观面1202A的设计,在抑制成本上是有利的。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配设于车室前部的仪表板;
在所述仪表板的内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横梁;
多个支承托架,所述多个支承托架从所述车身横梁向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后端固定在安装部上,所述安装部形成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侧;以及
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中央板,
所述中央板具有: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后表面部的背面板、以及重叠安装于所述背面板的后方并构成所述中央板的外观面的外观板,
所述背面板具有冲击吸收部,该冲击吸收部形成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安装在所述支承托架上的所述仪表板的安装部相对的部位,当负荷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作用于所述外观板时,所述冲击吸收部在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之间变形而吸收冲击,并且确保所述外观板与所述支承托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后端与所述外观板的前表面抵接或者能够抵接,
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前端与安装于所述支承托架的仪表板的安装部或者该安装部附近的部位抵接,或者能够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部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柱状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中空的柱状部分在俯视的情况下呈梯形,该梯形相对于通过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而左右对称。
CN201420683373.9U 2013-11-29 2014-11-14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Active CN2043407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6935A JP6244859B2 (ja) 2013-11-29 2013-11-29 車両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衝撃吸収構造
JP2013-246935 2013-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0702U true CN204340702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3373.9U Active CN204340702U (zh) 2013-11-29 2014-11-14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44859B2 (zh)
CN (1) CN2043407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1530A (zh) * 2014-12-18 2016-06-2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
CN107521341A (zh) * 2016-06-22 2017-12-2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信息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160548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单元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2056A (ja) * 1995-11-08 1997-05-20 Suzuki Motor Corp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5200689B2 (ja) * 2008-06-20 2013-06-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部構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1530A (zh) * 2014-12-18 2016-06-2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
US9868334B2 (en) 2014-12-18 2018-01-1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mounted device
CN105711530B (zh) * 2014-12-18 2018-05-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载设备的设置结构
CN107521341A (zh) * 2016-06-22 2017-12-2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信息显示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160548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单元固定结构
CN111605482B (zh) * 2019-02-26 2024-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单元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44859B2 (ja) 2017-12-13
JP2015104969A (ja) 2015-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5851B (zh) 车体结构
CN105936303A (zh) 蓄电池单元搭载结构
CN106064644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4724180A (zh) 机动车辆后部
JP2013063758A (ja) 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CN204340702U (zh) 车辆的仪表板的冲击吸收结构
CN105764730A (zh) 电池保护构造
CN103813919A (zh)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CN106043458B (zh) 汽车的后部车身构造
CN103052558B (zh) 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03998328B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104995085A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04512475A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05383408A (zh) 车辆用车身底罩
CN104044646B (zh) 车体后部构造
JP6641695B2 (ja) 燃料電池車
CN109484489A (zh) 电动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09591898A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2009012634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3213624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204184463U (zh) 防乘客下潜的车身支架
CN203581135U (zh) 一种汽车前舱吸能支架
JP201408402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03381521U (zh) 一种汽车
JP2017081196A (ja) 車体上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4

Address after: No. 17, No. 23, Dingmu, Gaolun 3, Tokyo Metropolitan port, Japan

Patentee after: Company NMKV

Address before: Kiyomiu CHO, Okazaki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ENGINEERING Kabushiki Kaisha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