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6180U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6180U
CN204166180U CN201420422959.XU CN201420422959U CN204166180U CN 204166180 U CN204166180 U CN 204166180U CN 201420422959 U CN201420422959 U CN 201420422959U CN 204166180 U CN204166180 U CN 204166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outside
spring member
lens
n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29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嶋厚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Jing Mei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Jing Mei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Jing Mei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DAYAWAN YONGCH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aya Gulf Three Mei Da Optical Technology Co Limited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6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61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所发生的倾斜的透镜驱动装置。用于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盒体上且使其能够向透镜光轴方向移动的弹簧构件包括:安装于透镜支架侧的内侧保持部;安装于盒体侧的外侧保持部;配置于内侧保持部与外侧保持部之间且沿圆周方向延长的多个腕部;用于将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连结起来的内侧连结部;以及用于将腕部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连结起来的外侧连结部;并且,在内侧保持部的与内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的根部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在外侧保持部的与外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的根部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以吸收装配时作用于内侧连结部和外侧连结部上的应力。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将透镜支架悬架于盒体上的弹簧构件施加偏置力(offset)而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图17是表示现有音圈马达型透镜驱动装置50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透镜驱动装置50是利用弹簧56,将用于保持透镜51的透镜支架52悬架于盒体53。其中弹簧56由结构大致相同的前侧弹簧构件56A和后侧弹簧构件56B构成。另外,将卷绕于作为透镜51光轴的Z轴周围的驱动用线圈54安装于透镜支架52上,并将由磁铁构成的驱动用磁铁55安装于盒体53内,所述构成驱动用磁铁55的多个磁铁被配置为圆筒状,对透镜支架52的轴线呈放射方向着磁。在对驱动用线圈54通电的情况下,驱动用线圈54产生朝向由图17中的箭头表示的被摄体方向(以下,也将其称为在Z轴前方、+Z方向或+Z侧)的洛伦兹力,使透镜支架52向与弹簧56的复原力平衡的位置移动,由此,能够使透镜51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在此,盒体53由:在中央部形成开口部53h的圆盘状底板53a;底板53a的外缘部从+Z方向上立着设置圆筒状侧壁53b;圆环状限制部53c,其从开口部53h的内缘部向透镜支架52侧突出,在驱动用线圈54未通电时将透镜支架52的方位限制在最后方的位置上。另外,同一图上的磁性外架57是为了将来自驱动用磁铁55的磁场有效引导至驱动用线圈54而设置的剖视图中呈L字状的构件,作为垂直片的圆筒部57a配置于驱动用磁铁55与盒体53的侧壁53b之间,作为水平片的圆环部57b配置于驱动用磁铁55的+Z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1764号公报)。
图18和图19是表示现有弹簧56的一结构例子的图。弹簧56具有:安装于透镜支架52侧的圆环状内侧保持部56a;安装于盒体53侧的外侧保持部56b;配置于内侧保持部56a与外侧保持部56b之间的多个腕部56c;用于连结内侧保持部56a与腕部56c的一个端部之间的内侧连结部56m;以及用于连结外侧保持部56b与腕部56c另一个端部的外侧连结部56n。当从被摄体侧(+Z方向)观察时,各腕部56c从内侧保持部56a经内侧连结部56m向圆周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延长,并经外侧连结部56n与外侧保持部56b相连接。这些腕部56c被设置为用于将透镜支架52悬架于盒体53上的弹簧来发挥功能作用。
但是,该透镜驱动装置50利用如下所述的方法进行装配。即,如图20所示,将后侧弹簧构件56B的内侧保持部56a固定连接(连接固定)于透镜支架52的-Z侧的端部后, 利用夹具等将后侧弹簧构件56B的外侧保持部56b按压在盒体53的底板53a的+Z侧一面上,并对其施加偏置力(offset),同时将其固定连接到盒体53上。
接着,如图21所示,以垫片(spacer)58从+Z侧开始将后侧弹簧构件56B的外侧保持部56b包覆起来,在该垫片58上叠放磁性外架57和驱动用磁铁55后,将前侧弹簧构件56A的内侧保持部56a固定连接于透镜支架52的+Z侧的端部上。
最后,如图22所示,由未图示的夹具等将前侧弹簧构件56A的外侧保持部56b按压于磁性外架57的圆环部57b的+Z侧一面上,并对其施加偏置力,同时与盒体53连接、固定。
在如上所述那样的装配方法中,对内侧保持部56a和外侧保持部56b:未施加偏置力地将弹簧56的内侧保持部56a与透镜支架52在同一平面上连接、固定后,将外侧保持部56b以向-Z侧施加偏置力的状态与盒体53、磁性外架57连接、固定。
由此,透镜支架52在弹簧56的复原力作用下始终受到与+Z方向反向的-Z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即使使透镜驱动装置50的光轴朝向相对于铅垂线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透镜支架52稳定地保持于最后方的位置上。
但是,如图18的空心箭头G51所示,例如弹簧56为前侧弹簧构件56A,则从+Z方向对内侧保持部56a施加-Z方向的按压力,如弹簧56为后侧弹簧构件56B,则从-Z方向对内侧保持部56a施加+Z方向的按压力,但两者均需要安装于透镜支架52上。为此,当将弹簧56的内侧保持部56a固定连接于透镜支架52上时,必须在避除内侧连结部56m根部以外的窄小范围内对内侧保持部56a施加按压力。其理由在于,若对内侧连结部56m的根部施加按压力,则内侧连结部56m会大大地扭转或挠曲。
但是,如图19模式所示,即使仅仅避免对内侧连结部56m的根部施加按压力,也无法有效地抑制内侧连结部56m发生扭转或挠曲,而内侧保持部56a的除根部以外的圆弧部分向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变形,由此外侧保持部56b发生如箭头R所示那样的旋转,且形成为相对于内侧保持部56a倾斜的状态。因此,内侧保持部56a以Z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外侧保持部56b形成为自Z轴方向旋转而倾斜的状态,即,外侧保持部56b以Z轴方向扭转的Zr轴方向作为法线方向。
另外,如图18的粗黑箭头G52所示,当对外侧保持部56b施加向盒体53侧的偏置力并将其与盒体53连接起来时,由于施加了偏置力而使腕部56c产生了+Z方向的复原力,而容易使外侧连结部56n向+Z侧上浮,需要对除外侧连结部56n的根部、对外侧保持部56b的圆环部的较大范围连续按压、固定。因此,外侧保持部56b的圆环部在外侧连结部56n的根部附近发生大挠曲,而外侧连结部56n发生扭曲,且如上所述那样外侧保持部56b 相对于Z轴方向的扭曲变大。
在此,使用图23、图24,详细说明在按压了内侧保持部56a或外侧保持部56b时,该内侧保持部56a或外侧保持部56b向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如图23所示,例如对后侧弹簧构件56B的内侧保持部56a施加+Z方向的按压力且将其固定连接于透镜支架52上的情况下,在透镜支架52的-Z方向的端部后方配置有后侧弹簧构件56B,由内侧按压夹具J51从-Z侧对内侧保持部56a施加箭头G51所示那样的+Z方向的按压力。
透镜支架52和盒体53分别由液晶聚合物、尼龙等树脂材料成型而制成,表面存在微细凹凸且较为柔软。另外,弹簧56形成为数10~100微米左右的厚度,且容易发生变形。对此,内侧按压夹具J51使用由钢材等硬基材制成的夹具,以维持耐久性。为此,介于设置于软质的透镜支架52或盒体53与硬质的内侧按压夹具J51之间的弹簧56,在内侧按压夹具J51的微小载荷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因此,如图24所示,当内侧保持部56a受到内侧按压夹具J51的按压力而紧贴于透镜支架52的-Z侧的端部上时,透镜支架52表面的凹凸形状发生变形,并在内侧按压夹具J51的作用下与透镜支架52一起发生凹陷,或沿着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其结果为,与内侧保持部56a相连结的内侧连结部56m发生扭曲,而腕部56c发生倾斜沿着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变形。
另外,在将外侧保持部56b连接到盒体53的底板53a的+Z侧一面的情况下,将外侧保持部56b向-Z方向施加偏置力同时将其连接起来,由此,使腕部56c发生+Z方向的复原力,而使外侧保持部56b容易与外侧连结部56n一起上浮。因此,如图25所示,需要以很大的范围按压外侧保持部56b,但外侧连结部56n的根部会沿着盒体53的凹凸形状发生变形,且应力会集中于外侧按压夹具J52的边缘部上,为此,外侧连结部56n的根部附近会发生大的变形,抑或外侧连结部56n发生扭曲,结果造成外侧保持部56b相对于内侧保持部56a的扭曲变大。另外,在将前侧弹簧构件56A的内侧保持部56a连接到透镜支架52的+Z侧端部的情况、以及将外侧保持部56b连接到磁性外架57的+Z侧一面的情况下,也发生了与固定连接后的侧弹簧构件56B的情况同样的问题。
如上所述那样,直接将弹簧56装配到透镜驱动装置50上时,外侧保持部56b相对于内侧保持部56a会发生扭曲和倾斜,在对所制成的透镜驱动装置50的驱动用线圈54通电的情况下,透镜支架52形成相对于原来Z轴稍微倾斜的状态,透镜51的光轴发生倾斜,为此,透镜支架52开始向Z轴前方(+Z方向)移动时,出现了透镜驱动装置50发生倾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所发生的倾斜的透镜驱动装置。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有:用于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盒体;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盒体上且使其能够向作为透镜光轴方向的Z轴方向移动的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透镜支架向Z轴方向驱动的电磁驱动方式的物镜驱动装置;弹簧构件具有:安装于透镜支架侧的内侧保持部;安装于盒体侧的外侧保持部;多个腕部,其配置于内侧保持部与外侧保持部之间,且分别向圆周方向和径方向任一方或两者延长;内侧连结部,其从内侧保持部向腕部侧延长,而用于将腕部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其从外侧保持部向腕部侧延长,而用于将腕部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连结起来;以及缩颈部,其分别形成于内侧保持部的与内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根部和外侧保持部的与外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根部中任一者或两者上;电磁驱动机构在作为运转前的状态的初始状态下受到作为与被摄体侧相反一侧的Z轴后方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缩颈部的变形,能够吸收弹簧构件的保持部沿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应力,因此,基于该缩颈部变形产生的应力向各连结部传递完后能够抑制内侧连结部或外侧连结部发生扭曲。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腕部上的无用应力,从而能够处于弹簧构件的各腕部具有向Z轴方向后方的均等复原力的状态、即,各腕部可处于有预压的状态。因此,在对弹簧构件附加偏置力那样构成的透镜驱动装置中,能够可靠地降低透镜支架在开始移动时容易发生的倾斜,因此,能够使透镜支架稳定向被摄体方向移动。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缩颈部形成为蜿蜒形状。如果这样使缩颈部形成为蜿蜒形状,能够有效地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缩颈部形成为直形状。如果这样使缩颈部形成为直形状,能够有效地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缩颈部的宽度为腕部宽度以下。如果这样使缩颈部的宽度为腕部的宽度以下,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缩颈部形成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缩颈部的连接部位上,形成有凹部。由此,缩颈部不会受到限制而可形成自由变形的状态,因此,能够将弹簧构件以均等对各腕部施加预加载的状态与各腕部相连接。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液状封闭材,分别将缩颈部和形成有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与缩颈部的连接位置包覆和紧固起来。由此,能够在缩颈部不受限制而可自由变形的状态下,将与缩颈部相连结的连结部紧固起来,从而能够将弹簧构件以均等对各腕部施加预加载的状态固定起来。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透镜支架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具有缩颈部的弹簧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透镜驱动装置装配的立体图。
图4、图5、图6、图7和图8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中弹簧构件的应变(变形)状态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再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再另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2、图13和图14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的另一种装配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再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又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8和图19是表示现有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弹簧构件的图。
图20、图21和图22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图。
图23、图24和图25是表示现有弹簧构件的应变状态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未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实用新型,而且,并未限定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所有特征组合为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结构的图。
透镜驱动装置10包括:用于保持透镜11的透镜支架12、盒体13、驱动用线圈14、驱动用磁铁15、前侧弹簧构件16A、后侧弹簧构件16B、磁性外架17以及垫片(spacer)18。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透镜11的光轴方向作为Z轴方向,以被摄体侧作为Z轴前方(+Z侧或+Z方向)。另外,分别将相互正交且分别与Z轴正交的两轴作为X轴和Y 轴。
透镜支架12由液晶聚合物或尼龙等树脂材料制成,其是在内侧保持有由接物镜和接目镜组合而成的透镜11的圆筒状构件,其外周侧面上安装驱动用线圈14。
盒体13由液晶聚合物或尼龙等树脂材料制成,其以包围透镜支架12的方式配置于透镜支架12的外侧。盒体13包括: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13h的圆盘状底板13a;从底板13a的外缘部向+Z方向立着设置的圆筒状侧壁13b;以及圆环状限制部13c,其从开口部13h的内缘部向透镜支架12侧突出,且用于对透镜支架12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其在驱动用线圈14未通电时的所处位置作为透镜支架12的最后方位置。
驱动用线圈14是以包覆铜线沿着Z轴周围卷绕于透镜支架12外周而形成的线圈,且外形形成为当从+Z侧观察时的外形是与透镜支架12相同的圆筒状。
驱动用磁铁15是由沿径方向被磁化的、圆弧状的多个磁铁呈圆筒状配置于Z轴周围而形成的部件。驱动用磁铁15与驱动用线圈14隔开预定空隙地安装在盒体13的侧壁13b的内周面侧,用于向驱动用线圈14呈放射状地产生磁场。本例子中的驱动用磁铁15的磁化方向是以透镜支架12一侧作为N极来进行磁化的。由所述的驱动用线圈14和驱动用磁铁15构成电磁驱动机构。
磁性外架17是由软铁等磁性体构成且从剖视图上看呈相对的双L字型的筒状部件。磁性外架17包括:圆筒部17a,其配置于驱动用磁铁15与盒体13的侧壁13b之间,且在剖视图中呈垂直片状;以及圆环部17b,其位于驱动用磁铁15的+Z侧,且在剖视图中呈水平片状。
垫片18是沿着底板13a的+Z侧设置于盒体13的侧壁13b的内侧,且由圆筒状树脂制成的构件,其从-Z侧支承着磁性外架17的圆筒部17a。
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均是由铜、镍、锡等金属或合金构成的圆环状板弹簧,其具有圆弧状的切槽。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在不需要区别前侧弹簧构件16A与后侧弹簧构件16B的情况下,将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统称为“弹簧构件16”。
如图2所示,弹簧构件16包括:安装于透镜支架12上的圆环状内侧保持部16a;安装于盒体13内的圆环状外侧保持部16b;大致圆弧状的四条腕部16c,其沿圆周方向延长,且用于将内侧保持部16a与外侧保持部16b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16m,其从内侧保持部16a向位于径方向外侧的腕部1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16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16a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16n,其从外侧保持部16b向位于径方向内侧的腕部1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16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16b连结起来;形成于内侧保持部16a上的蜿蜒状的 缩颈部16d;以及形成于外侧保持部16b上的直线状缩颈部16e。
蜿蜒状的缩颈部16d具有比腕部16c宽度(X、Y方向的尺寸)窄小的宽度,其是沿着径方向呈コ字状地反复蜿蜒同时向圆周方向延长的部分。蜿蜒状的缩颈部16d分别设置于内侧连结部16m中的径方向内侧根部的两侧,且用于将内侧保持部16a与内侧连结部16m连结起来。
直线状的缩颈部16e是具有比腕部16c宽度(X、Y方向的尺寸)更窄小的宽度且沿着圆周方向延长的部分。直线状缩颈部16e分别设置于外侧连结部16n中的径方向外侧的根部的两侧,且用于将外侧保持部16b与外侧连结部16n连结起来。
如图1所示,由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构成的弹簧构件16,在对驱动用线圈14通电前的状态(初始状态)下,跨架在透镜支架12与盒体13之间,且将其以受到与被摄体侧相反一侧的-Z方向的施力的状态安装起来。
如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那样,将位于前侧弹簧构件16A内周面侧的内侧保持部16a固定到透镜支架12的+Z侧一面上,将位于前侧弹簧构件16A外周面侧的外侧保持部16b固定到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Z侧一面上,将位于后侧弹簧构件16B内周面侧的内侧保持部16a固定到透镜支架12的-Z侧一面上,且将位于前侧弹簧构件16A外周面侧的外侧保持部16b固定到盒体13的底板13a的+Z侧一面时,与原来技术说明的物件同样的组装方法安装弹簧构件16,能够分别对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施加偏置力。由此,弹簧构件16的各腕部16c作为用于将透镜支架12悬架于盒体13上的弹簧来发挥功能作用。
使用图3,对透镜驱动装置10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将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内侧保持部1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端部后,再将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外侧保持部16b按压到盒体13的底板13a的+Z侧一面上,同时将其与盒体13连接、固定。
接着,以垫片18从+Z侧包覆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外侧保持部16b,在该垫片18上分别叠放磁性外架17和驱动用磁铁15后,将前侧弹簧构件16A的内侧保持部1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的端部。此外,在将驱动用磁铁15安装于磁性外架17的圆筒部17a内后,也能够将与驱动用磁铁15一体化的磁性外架17安装于垫片18上。
另外,利用夹具等,将前侧弹簧构件16A的外侧保持部16b按压固定到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Z侧一面上,由此将前侧弹簧构件16A相对于盒体13连接、固定。如在上述装配方法中所说明那样,在将内侧保持部1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一侧的工序中,无论是前侧弹簧构件16A还是后侧弹簧构件16B,都是不施加偏置力地将内侧保持部16a和 外侧保持部16b以暂时性保持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与透镜支架12连接、固定。
接着,如图3所示,在内侧保持部16a的未形成有蜿蜒状缩颈部16d的范围内,施加如空心箭头G11所示的按压力。具体而言,在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内侧保持部16a的未形成有蜿蜒状缩颈部16d的区域内,施加从-Z侧向箭头G11所示的+Z方向的按压力,并与透镜支架12的-Z侧的端部连接、固定。在前侧弹簧构件16A的未形成有蜿蜒状缩颈部16d的内侧保持部16a的区域中,施加从+Z侧向箭头G11所示的-Z方向的按压力,并与透镜支架12的+Z侧的端部连接、固定。
另外,在将外侧保持部16b固定连接到盒体13侧的工序中,无论是前侧弹簧构件16A还是后侧弹簧构件16B,在外侧保持部16b的未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16e的范围内,两者均施加粗黑箭头G12所示的按压力,并以向-Z方向施加偏置力的状态与盒体13侧连接、固定。具体而言,在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外侧保持部16b的未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16e的区域内,施加从+Z侧向箭头G12所示的-Z方向的按压力,并将外侧保持部16b固定连接到盒体13的底板13a的+Z侧一面上。在前侧弹簧构件16A的外侧保持部16b的未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16e区域内,+Z侧施加箭头G12所示的-Z方向的按压力,并将外侧保持部16b与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Z侧的端部连接、固定。
图4、图5和图6分别表示在将设置有蜿蜒状缩颈部16d的后侧弹簧构件16B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端部时,从内侧保持部16a到内侧连结部16m之间发生应变(变形)的状态的模式图。
首先,如图4所示,在透镜支架12的后方,分别安设有后侧弹簧构件16B以及用于如空心箭头G11所示那样向+Z方向施加按压力的内侧按压夹具J11。其后,如图5所示,由内侧按压夹具J11按压着内侧保持部16a的未形成有蜿蜒状缩颈部16d的区域,并将后侧弹簧构件16B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端部上。
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16中,因于透镜支架12的表面上存在凹凸或来自内侧按压夹具J11的应力集中而导致内侧保持部16a发生向X、Y平面方向弯曲,蜿蜒状缩颈部16d也发生变形以吸收向X、Y平面方向的弯曲,在内侧连结部16m处,内侧保持部16a几乎不发生弯曲,而内侧连结部16m也不发生扭曲或挠曲。因此,与内侧连结部16m相连结的各腕部16c也被维持在与施加按压前相同的X、Y平面上,降低了外侧保持部16b的倾斜。其结果为,即使对外侧保持部16b施加偏置力,各腕部16c也能够产生均等的复原力,且对后侧弹簧构件16B施加稳定的预加载(预压),能够大幅度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透镜驱动装置10发生的倾斜。
此时,如图6所示,在供透镜支架12的蜿蜒状缩颈部16d抵接的部位P上形成有凹 部12a,并在其中填充由粘接剂等构成的液状封闭材料19,以将蜿蜒状缩颈部16d和内侧连结部16m包覆起来,再使其固化。随着液状封闭材料19的固化,蜿蜒状缩颈部16d可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将内侧连结部16m以被维持于适当位置上的状态固定住,如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此外,在不需要以液状封闭材料19包覆内侧连结部16m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内侧连结部16m排除在外而以液状封闭材料19仅仅包覆蜿蜒状缩颈部16d,再使液状封闭材料19固化起来。
另外,图7和图8分别是将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外侧保持部16b固定连接于盒体13的底板13a上时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7所示,对外侧保持部16b的未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16e的区域施加粗黑箭头G12所示的按压力,并将后侧弹簧构件16B向-Z方向偏置力地连接、固定。其结果为,如图8所示,即使外侧保持部16b向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直线状缩颈部16e也基于该弯曲发生变形来吸收按压力,这样外侧保持部16b在外侧连结部16n几乎不发生变形,外侧连结部16n不会发生扭曲或挠曲。因此,通过对外侧保持部16b施加按压力连接,各腕部16c产生的复原力也会变均等,在透镜支架12与盒体13之间不会发生倾斜。
另外,也能够利用上述的液状封闭材料19使直线状缩颈部16e和外侧连结部16n固化起来。具体而言,与图6所示的蜿蜒状缩颈部16d和内侧连结部16m的情况同样,在盒体13的底板13a的供直线状缩颈部16e抵接的部位Q上形成有凹部,由液状封闭材料19包覆着直线状缩颈部16e和外侧连结部16n后再固化,直线状缩颈部16e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且将外侧连结部16n以维持于适当位置上的状态固定住,如此能够可靠地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此外,在外侧连结部16n不需要由液状封闭材料19包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外侧连结部16n排除在外而以液状封闭材料19仅仅包覆直线状缩颈部16e,再使液状封闭材料19固化起来。
另外,在将前侧弹簧构件16A的内侧保持部16a固定连接于透镜支架12的+Z侧的端部上的情况下,也与后侧弹簧构件16B的情况同样,内侧保持部16a会向X、Y平面方向发生弯曲,但因为形成有蜿蜒状缩颈部16d,因此蜿蜒状缩颈部16d会发生变形以吸收上述向X、Y平面方向的弯曲变形,内侧保持部16a在内侧连结部16m几乎不发生弯曲,内侧连结部16m不会发生扭曲或挠曲。因此,与内侧连结部16m相连结的腕部16c也在施加按压力前被维持在相同X、Y平面上,而外侧保持部16b难以发生倾斜。
进而,在将前侧弹簧构件16A的外侧保持部16b连接到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Z侧一面上时,也与后侧弹簧构件16B的情况相同,形成有直线状缩颈部16e,因此,即使外侧保持部16b发生向X、Y平面方向弯曲,直线状缩颈部16e也会发生变形以吸收上述 向X、Y平面方向的弯曲变形,在外侧连结部16n,外侧保持部16b几乎不发生变形,外侧连结部16n不会发生扭曲或挠曲。因此,对外侧保持部16b施加按压力连接各腕部16c也会产生均等的复原力,在透镜支架12与盒体13之间不发生倾斜。
此外,对于前侧弹簧构件16A,也与上述同样,在透镜支架12的蜿蜒状缩颈部16d抵接的部位上,或者在供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直线状缩颈部16e抵接的部位上形成有凹部,由液状封闭材19分别包覆缩颈部16d、16e和连结部16m、16n且使其固化,如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这样在弹簧构件16上形成如上所述那样的缩颈部16d、16e,能够大幅度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透镜驱动装置10发生的倾斜。
图9是表示弹簧构件16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的弹簧构件16处于改变了形成于弹簧构件16的外侧保持部16b上的直线状缩颈部16e的位置的状态下。直线状缩颈部16e在外侧连结部16n的两端,从外侧保持部16b的宽度方向(X、Y方向)的中央部向圆周方向延长。本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16与前述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弹簧构件16同样,其直线状缩颈部16e可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并将外侧连结部16n以维持于适当位置上的状态固定起来,因此,能够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图10是表示弹簧构件16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的弹簧构件16处于改变了形成于弹簧构件16的外侧保持部16b上的直线状缩颈部16e的位置和朝向的状态。在外侧保持部16b的内周侧,直线状缩颈部16e与外侧连结部16n相连结的部分形成为圆弧状。本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16与前述实施方式使用的弹簧构件16同样,直线状缩颈部16e也可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并将外侧连结部16n以维持于适当位置上的状态固定住,因此,能够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图1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26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的弹簧构件26是以中心轴作为原点而以90°间隔分割为四个的弹簧构件26,其由分体弹簧构件261、262、263、264构成。各分体弹簧构件261、262、263、264均包括:安装于透镜支架12上的大致圆弧状的内侧保持部26a;安装于盒体13内的大致圆弧状的外侧保持部26b;大致圆弧状的腕部26c沿圆周方向延长,且用于将内侧保持部26a与外侧保持部26b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26m,其从内侧保持部26a向位于径方向外侧的腕部2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26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26a的一个端部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26n,其从外侧保持部26b向位于径方向内侧的腕部2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26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26b的一个端部连结起来;以及形成于外侧保持部26b上的直线状的 缩颈部26e和形成于内侧保持部26a上的蜿蜒状缩颈部26d。
并且,蜿蜒状缩颈部26d与前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弹簧构件16的蜿蜒状缩颈部16d或直线状缩颈部16e同样,具有比腕部26c宽度(X、Y方向尺寸)更窄小的宽度,其沿着径方向蜿蜒同时向圆周方向延长。另外,直线状缩颈部26e具有比腕部26c宽度(X、Y方向尺寸)更窄小的宽度,并向圆周方向延长。
如图11所示,弹簧构件26的蜿蜒状缩颈部26d和直线状缩颈部26e在仅仅形成于内侧连结部和外侧连结部26m、26n各自的单侧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弹簧构件16的情况不同。即使在这样使缩颈部26d、26e仅仅形成于内侧连结部和外侧连结部26m、26n的各自单侧上的情况下,蜿蜒状缩颈部26d也可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并能够将内侧连结部26m以维持于适当位置的状态固定起来。另外,同样的,直线状缩颈部26e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形,并能够将外侧连结部26n以维持于适当位置的状态固定起来,因此,可获得使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降低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分体弹簧构件261、262、263、264的分体数并不仅限于四个,如果分体数目为2以上,则能够适用于任何数目的分体弹簧构件。
另外,也能够采用图12至图14所示那样的方法来装配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10。
图1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弹簧构件36的立体图。首先,使用同一图,对弹簧构件36进行说明。由前侧弹簧构件36A和后侧弹簧构件36B构成的弹簧构件36具有:安装于透镜支架12上的圆环状内侧保持部36a;安装于盒体13内的圆环状外侧保持部36b;大致圆弧状的四条腕部36c,其沿着圆周方向延长,且用于将内侧保持部36a与外侧保持部36b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36m,其从内侧保持部36a向位于径方向外侧的腕部3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36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36a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36n,其从外侧保持部36b向位于径方向内侧的腕部3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36c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36b连结起来;以及蜿蜒状缩颈部36d,其分别形成于内侧保持部36a和外侧保持部36b上。
蜿蜒状缩颈部36d具有比腕部36c宽度(X、Y方向的尺寸)更窄小的宽度,其向径方向呈コ字状蜿蜒,同时沿着圆周方向延长,且其分别设置在内侧连结部36m的直径方向内侧部分的根部两侧以及外侧连结部36n的直径方向外侧部分的根部两侧。
如图12所示,预先在磁性外架17的圆环部17b的-Z侧安装有第二垫片182,在该第二垫片182与透镜支架12之间配置有前侧弹簧构件36A。即,在将前侧弹簧构件36A的内侧保持部3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端部后,将外侧保持部36b固定连接到第二垫片182的-Z侧。在前侧弹簧构件36A将内侧保持部36a和外侧保持部36b暂时保持为使 两者位于同一平面的状态下,将内侧保持部3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前侧端部的+Z侧,将外侧保持部36b固定连接到第二垫片182的-Z侧。即,在图12至1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装配方法中,在将前侧弹簧构件36A的内侧保持部36a与外侧保持部36b连接、固定的阶段中,不施加偏置力地进行操作。
并且,如图13所示,将驱动用磁铁15和垫片18分别安装于磁性外架17的圆筒部17a的内周侧,且将后侧弹簧构件36B的外侧保持部36b连接到垫片18的-Z侧后,将后侧弹簧构件36B的内侧保持部36a固定连接到透镜支架12的-Z侧的端部上。
在此,将自第二垫片182的-Z侧到垫片18的-Z侧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与透镜支架12相连接的前侧弹簧构件36A与后侧弹簧构件36B各自的内侧保持部36a之间的距离相等。另外,与前侧弹簧构件36A同样,将后侧弹簧构件36B的内侧保持部36a和外侧保持部36b保持为使两者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即以未施加偏置力的状态连接、固定。
其后,如图14所示,使盒体13的侧壁13b从磁性外架17的后方开始滑动,并***至圆筒部17a的外侧,由盒体13的限制部13c将透镜支架12向Z轴前方挤压,并对弹簧构件36施加偏置力,并且由垫片18和盒体13的底板13a夹持着后侧弹簧构件36B的外侧保持部36b后,将盒体13与磁性外架17粘接和固定起来,这样完成了透镜驱动装置10的装配。由此,利用图3中所说明的方法,能够获得与已装配的透镜驱动装置10同样的透镜驱动装置10,能够大幅度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此时,与前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同样,在供蜿蜒状缩颈部36d抵接的构件形成有凹部等,由液状封闭材料19包覆各蜿蜒状缩颈部36d,再使其固化和固定起来,如此能够更可靠地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图16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弹簧构件46的立体图,也能够使用如图16所示的腕部46c弯曲的弹簧构件46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
即,弹簧构件46具有两个分体弹簧构件461、462,两个分体弹簧构件461、462分别具有将圆环分割为+X侧和-X侧的内侧保持部46a以及将矩形状框体分割为+X侧和-X侧的外侧保持部46b。
各分体弹簧构件461、462具有:安装于透镜支架12上的大致圆弧状的内侧保持部46a;安装于盒体13内的大致U字框状的外侧保持部46b;具有弯曲形状的腕部46c,其沿圆周方向蜿蜒同时向径方向延长,且用于将内侧保持部46a与外侧保持部46b连结起来;内侧连结部46m,其从内侧保持部46a向位于径方向外侧的腕部4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46c的一个端部与内侧保持部46a连结起来;外侧连结部46n,其从外侧保持部46b向位于径方向内侧的腕部46c延长,且用于将腕部46c的另一个端部与外侧保持部46b连结起来;形成 于内侧保持部46a上的直线状的缩颈部46e;以及形成于外侧保持部46b的蜿蜒状缩颈部46d。
即使是这样具有蜿蜒的腕部46c的弹簧构件46,也使直线状缩颈部46e和蜿蜒状缩颈部46d分别形成于内侧保持部46a和内侧连结部46m两者的连结部位根部、以及外侧保持部46b和外侧连结部46n两者的连结部位根部中任一根部或两根部上,如此能够将内侧连结部和外侧连结部46m、46n中任一者或两者以维持于适当位置的状态固定起来,因此,可获得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所发生的倾斜的效果。
此外,图16所示的弹簧构件46的腕部46c构成为一边沿圆周方向蜿蜒一边向径方向延长,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一边向径方向蜿蜒一边沿圆周方向延长,或构成为使一边沿圆周方向蜿蜒一边向径方向延长的腕部与一边向径方向蜿蜒一边沿圆周方向延长的腕部组合混用等,即使是具有实施各种变形的腕部的弹簧构件,如果在内侧保持部46a的与内侧连结部46m相连的连结部位的根部和外侧保持部46b的与外侧连结部46n相连的连结部位的根部中任一者或两者上,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46d或直线状的缩颈部46e,则也能够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所发生的倾斜。
除了如上所述在未施加偏置力一侧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且在施加偏置力一侧形成有直线状的缩颈部那样的构成的弹簧构件以外,即使使用在未施加偏置力一侧形成有直线状的缩颈部且在施加偏置力一侧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那样构成的弹簧构件,或者使用在未施加偏置力一侧以及施加偏置力一侧均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那样构成的弹簧构件,或者使用未施加偏置力一侧以及施加偏置力一侧均形成有直线状的缩颈部那样构成的弹簧构件,或者使用仅仅在未施加偏置力一侧和施加偏置力一侧中任一侧形成有蜿蜒状的缩颈部或直线状的缩颈部那样构成的弹簧构件,也能够降低透镜支架12开始移动时发生的倾斜。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内。能够对所述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或改良,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根据权利要求书可知实施那样的变更或改良的实施方式应该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在权利要求会明确。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大致圆弧状的四条腕部16c沿圆周方向延长地将内侧保持部16a与外侧保持部16b连结起来,但腕部16c的条数不受限于此,只要是两条以上的多条即可。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透镜支架12和及盒体13的形状形成为圆筒状,但也能够形成为四角筒状或八角筒状。另外,驱动用线圈14的形状也能够形成为四角筒状或八角筒状。另外,前侧弹簧构件16A和后侧弹簧构件16B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环状,也能够与透镜支架12或盒体13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为多角环状。

Claims (9)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用于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
盒体;
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盒体上且使其能够向作为透镜光轴方向的Z轴方向移动的弹簧构件;以及
用于将所述透镜支架向Z轴方向驱动的电磁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具有:
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侧的内侧保持部;
安装于所述盒体侧的外侧保持部;
多个腕部,其配置于所述内侧保持部与所述外侧保持部之间,且分别向圆周方向和径方向任一方或两者延长;
内侧连结部,其从所述内侧保持部向所述腕部侧延长,而用于将所述腕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内侧保持部连结起来;
外侧连结部,其从所述外侧保持部向所述腕部侧延长,而用于将所述腕部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外侧保持部连结起来;以及
缩颈部,其分别形成于所述内侧保持部的与所述内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根部和所述外侧保持部的与所述外侧连结部相连的连结部位根部中任一者或两者上;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在作为运转前的状态的初始状态下受到作为与被摄体侧相反一侧的Z轴后方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形成为蜿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形成为直线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腕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供形成有所述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所述缩颈部的抵接部位上,形成有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和供形成有所述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所述缩颈部的抵接部位由液状封闭材料包覆起来,并加以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供形成有所述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所述缩颈部的抵接部位上,形成有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和供形成有所述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所述缩颈部的抵接部位由液状封闭材料包覆起来,并加以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和供形成有所述缩颈部一侧的固定保持部的构件的所述缩颈部的抵接部位由液状封闭材料包覆起来,并加以紧固。
CN201420422959.XU 2013-08-02 2014-07-30 透镜驱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661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1058 2013-08-02
JP2013161058A JP6283480B2 (ja) 2013-08-02 2013-08-02 レンズ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6180U true CN204166180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0844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295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66180U (zh) 2013-08-02 2014-07-30 透镜驱动装置
CN201410366933.2A Active CN104199167B (zh) 2013-08-02 2014-07-30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6933.2A Active CN104199167B (zh) 2013-08-02 2014-07-30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56044B2 (zh)
JP (1) JP6283480B2 (zh)
CN (2) CN204166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167A (zh) * 2013-08-02 2014-12-10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592B (zh) * 2015-06-16 2017-06-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簧片式旋轉模組
JP2018025728A (ja) * 2016-08-13 2018-02-1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10082984B (zh) * 2018-01-25 2021-11-3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单元
CN109031580A (zh) * 2018-10-08 2018-12-18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镜头固定方便的音圈马达
KR20220045282A (ko) * 2020-10-05 2022-04-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동장치
JP2022073558A (ja) * 2020-11-02 2022-05-1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485961B2 (ja) 2021-06-08 2024-05-1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アクチュエー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6346B2 (ja) * 2005-03-10 2011-02-0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654359B2 (ja) * 2005-03-31 2011-03-16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04579B2 (ja) * 2006-12-28 2012-08-2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8175946A (ja) * 2007-01-17 2008-07-31 Shicoh Eng Co Ltd 光学モジュール、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GB0702897D0 (en) * 2007-02-15 2007-03-28 Johnson Electric Sa Voice coil motor
JP4910211B2 (ja) * 2007-02-16 2012-04-04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2008203719A (ja) * 2007-02-22 2008-09-04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US7400463B1 (en) * 2007-03-06 2008-07-15 Tdk Taiwan Corp. Miniature lens focusing mechanism
CN201017092Y (zh) * 2007-03-09 2008-02-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八角形微型镜头对焦结构
JP4932575B2 (ja) * 2007-04-10 2012-05-1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9210055A (ja) * 2008-03-05 2009-09-1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板バネ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9271204A (ja) * 2008-05-01 2009-11-19 Minebea Co Ltd レンズ駆動ユニット
JP2010066286A (ja) * 2008-09-08 2010-03-25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169443A (ja) * 2010-02-22 2011-09-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板バネ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672957B2 (ja) * 2010-10-27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板ばね
KR101208599B1 (ko) * 2010-12-03 2012-12-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049267B2 (ja) * 2012-01-30 2016-12-2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8736988B2 (en) * 2012-07-19 2014-05-2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mpact imaging device
CN202794665U (zh) * 2012-08-09 2013-03-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202956525U (zh) * 2012-11-06 2013-05-29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JP6283480B2 (ja) * 2013-08-02 2018-02-21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167A (zh) * 2013-08-02 2014-12-10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31815A (ja) 2015-02-16
CN104199167A (zh) 2014-12-10
CN104199167B (zh) 2017-01-18
JP6283480B2 (ja) 2018-02-21
US9256044B2 (en) 2016-02-09
US20150036231A1 (en)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6180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2812728B (zh) 力矩和扭矩平衡的扬声器
CN205263448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2135656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0429141C (zh) 微振动部件、光偏转器和成像设备
US6385327B1 (en) Device having two coaxially disposed bodies which are movable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along a translation axis
CN112150919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7534377A (zh) 线性致动器
CN104765124B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09075587A (ja) 2軸駆動電磁気スキャナー
US20140111839A1 (en) Driving apparatus
WO2021003796A1 (zh) 换能器振动悬挂***、换能器及电子设备
US8183721B2 (en) Oscillation drive device
CN101061745B (zh) 具有声模的扬声器
KR20060043395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CN104570268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4903926U (zh) 带手抖修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JP5890721B2 (ja) 発電素子
JP2013208027A (ja) 発電素子
Koay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ly resonant torsional spring mechanism for laser light dispersion applications
CN204065631U (zh) 抖动校正装置
JP2019125836A (ja) 磁気回路
CN104570263A (zh) 透镜驱动装置
Suzuki et al. VCM design with round coil and axe-shaped magnet for hard disk drive actuator
CN216052575U (zh) 致动器和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