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55880U -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55880U
CN203955880U CN201420296545.7U CN201420296545U CN203955880U CN 203955880 U CN203955880 U CN 203955880U CN 201420296545 U CN201420296545 U CN 201420296545U CN 203955880 U CN203955880 U CN 203955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mechanism
dovetail groove
mounting plate
upper bolster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65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传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ianziyu Electr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65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55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55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558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料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上垫块和上模座,所述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下表面和上模座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下表面和上模座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所述上垫块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一燕尾槽或第二燕尾槽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置于第一燕尾槽时的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置于第二燕尾槽时的上托板与上模座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简单合理,而且具有不同的高度,可适用于不同的冲压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集下料、冲孔两种功能于一身的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完成冲压工序的一种专用工具,是冲压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按工序可分为单工序冲模、复合模和连续模,复合模是指在冲床滑块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位置上使材料顺序完成几个冲压工序的方法中用到的模具,常用的复合模如下料-冲孔复合模。与单工序冲模和连续模相比,复合模的行为精度和尺寸精度都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所以复合模是冲压作业的重要模具。
常用的下料冲孔模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其中上模组从上之下依次包括上托板1a、上垫块2a、上模座3a、上夹板、止挡板、上模板和上脱板,对应的,下模组包括自上之下依次连接的下脱板、下模板、下夹板、下模座4a、下垫块5a和下托板6a,相邻的部件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
在下料冲孔模具中,上垫块2a位于上托板1a与上模座3a之间,起着垫高的作用,能根据作业需要调整其高度,可使下料冲孔模具适用于不同的冲压设备,下垫块5a起着与上垫块2a相同的作用。而在图1所示的常用复合模具中,上垫块2a和下垫块5a都为立方体结构,只是支撑在托板与模座之间,而且上托板1a、上垫块2a与上模座3a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固定了上托板1a与上模座3a之间的高度,使得该模具应用在另一冲压设备时,需要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高度,而连接的螺栓较多,需要同时调节上托板1a、上垫块2a与上模座3a之间的所用螺栓才能调节整个模具的高度,操作较为繁琐。要调节下托板6a与下模座4a之间的距离时,同样需要调节多个螺栓,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且高度可调,能适用于不同冲压设备的下料冲孔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料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上垫块和上模座,所述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下表面和上模座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下表面和上模座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所述上垫块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一燕尾槽或第二燕尾槽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置于第一燕尾槽时的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置于第二燕尾槽时的上托板与上模座间的距离。
本技术方案的下料冲孔模具,通过第一燕尾槽或第二燕尾槽与第一凸块的配合作用,上垫块固定支撑在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从而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固定方式,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目,简化了下料冲孔模具的结构,使其更加简单合理。另外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了两组限位机构,并且当上垫块的第一凸块分别置于这两组限位机构的燕尾槽内时,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将模具高度固定在了两个高度值,使得本下料冲孔模具适用于两种冲压设备。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位于上模座的两端,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位于第一限位机构的内侧并紧靠第一限位机构设置。两组第一限位机构或第二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上模座的两端,使得上托板与上模座间受力均衡,以保证下料冲孔模具作业时的平衡性。
作为改进,该下料冲孔模具还包括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块和下托板,所述所述下托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上表面和下模座下表面的第三燕尾槽,所述第四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上表面和下模座下表面的第四燕尾槽,所述下垫块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三燕尾槽或第四燕尾槽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置于第三燕尾槽时的下托板与下模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块置于第四燕尾槽时的下托板与下模座间的距离。
下托板与下模座之间也设置了两种限位机构,也可以将下料冲孔模具固定在两个高度,连同于上托板与上模座之间的限位机构,该下料冲孔模具可以适用在四种冲压模具,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位于下模座的两端,两组所述第四限位机构位于第三限位机构的内侧并紧靠第三限位机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托板(上托板或下托板)、模座(上模座或下模座)与垫块(上垫块或下垫块)之间通过燕尾槽(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第三燕尾槽、第四燕尾槽)与凸块(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的配合作用将垫块稳固支撑在了托板与模座之间,替代了螺栓,使得下料冲孔模具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另外托板与模座间具有两组不同的限位机构,将下料冲孔模具的整体高度固定在了四个值,以此,本下料冲孔模具可适用在四种不同的冲压设备上,扩大了下料冲孔模具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下料冲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料冲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件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下料冲孔模具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其中上模组从上之下依次包括上托板1、上垫块2和上模座3。其中上托板1与上模座3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1下表面和上模座3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7,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1下表面和上模座3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8;上垫块2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一燕尾槽7或第二燕尾槽8的第一凸块21,第一凸块21置于第一燕尾槽7时,上托板1与上模座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21置于第二燕尾槽8时的上托板1与上模座3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其中两个第一燕尾槽分别开设在上托板1和上模座3的两端,可保持该下料冲孔模具的稳定性,而两个第二燕尾槽8开设在第一燕尾槽7的内侧并靠近第一燕尾槽。
本实施例的下料冲孔模具,还包括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座4、下垫块5和下托板6,下托板6与下模座4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第三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6上表面和下模座4下表面的第三燕尾槽9,第四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6上表面和下模座4下表面的第四燕尾槽10,下垫块5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三燕尾槽9或第四燕尾槽10的第二凸块51,第二凸块51置于第三燕尾槽9时的下托板6与下模座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块51置于第四燕尾槽10时的下托板6与下模座4间的距离。
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其中两个第三燕尾槽9分别开设在下托板6和下模座4的两端,而两个第四燕尾槽10开设在第三燕尾槽9的内侧并靠近第三燕尾槽9。
本下料冲孔模具通过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下料冲孔模具的整体高度固定在四个值,从而使得本下料冲孔模具适用在四种不同的冲压设备中。另外,本下料冲孔模具摒弃了现有的螺栓连接,而采用燕尾槽与凸块的配合作用将上垫块2固定在上托板1与上模座3之间,将下垫块5固定在下托板6与下模座4之间,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本下料冲孔模具的连接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下料冲孔模具,包括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托板(1)、上垫块(2)和上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板(1)与上模座(3)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1)下表面和上模座(3)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7),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上托板(1)下表面和上模座(3)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8),所述上垫块(2)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一燕尾槽(7)或第二燕尾槽(8)的第一凸块(21),所述第一凸块(21)置于第一燕尾槽(7)时,上托板(1)与上模座(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块(21)置于第二燕尾槽(8)时的上托板(1)与上模座(3)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位于上模座(3)的两端,两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位于第一限位机构的内侧并靠近第一限位机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下料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组,所述下模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座(4)、下垫块(5)和下托板(6),所述下托板(6)与下模座(4)之间设有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6)上表面和下模座(4)下表面的第三燕尾槽(9),所述第四限位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托板(6)上表面和下模座(4)下表面的第四燕尾槽(10),所述下垫块(5)的两端具有能卡进第三燕尾槽(9)或第四燕尾槽(10)的第二凸块(51),所述第二凸块(51)置于第三燕尾槽(9)时的下托板(6)与下模座(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块(51)置于第四燕尾槽(10)时的下托板(6)与下模座(4)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和第四限位机构分别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位于下模座(4)的两端,两组所述第四限位机构位于第三限位机构的内侧并靠近第三限位机构设置。
CN201420296545.7U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5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6545.7U CN203955880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6545.7U CN203955880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55880U true CN203955880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1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654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55880U (zh) 2014-06-05 2014-06-05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558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4654A (zh) * 2014-06-05 2014-09-03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N104826936A (zh) * 2015-05-05 2015-08-12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下料冲孔模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4654A (zh) * 2014-06-05 2014-09-03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N104014654B (zh) * 2014-06-05 2016-03-30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N104826936A (zh) * 2015-05-05 2015-08-12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下料冲孔模具
CN104826936B (zh) * 2015-05-05 2016-11-16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下料冲孔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1104U (zh) 一种双向挤压的冲压机
CN203955880U (zh)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N202270850U (zh) 一种成型模具
CN103433386B (zh) 卷边模具
CN202506751U (zh) 一种快速模具用新型复合型模架
CN104014654B (zh) 一种下料冲孔模具
CN103331371A (zh) 一种油底壳冲压模具及安装结构
CN207170703U (zh) 一种画板冲压模具
CN206251813U (zh) 一种半自动月饼压制机
CN204159719U (zh) 一种半剪模
CN206253530U (zh) 成型模顶件板动力源新型装置
CN204471565U (zh) 一种地铁道岔浮置板模具
CN203253815U (zh) 双压型模具
CN201870486U (zh) 一种手动制丸机
CN207481049U (zh) 一种瓶盖压塑脱模装置
CN202052865U (zh) 一种汽车落水槽的拉伸模具
CN205254104U (zh) 一种采用同步双向压制的压模工装
CN205629125U (zh) 背板压铆螺柱的模具
CN203197100U (zh) 一种新型成型模具
CN103418684A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混合器冲压成型用模具
CN103264104A (zh) 一种导气锥翻边模具
CN203804008U (zh) 活动拉延筋
CN207071612U (zh) 汽车玻璃升降器长导槽压包点设备
CN209156828U (zh) 一种五金模具新型料带压料方式结构
CN202621809U (zh) 摩擦压力机模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