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82313U -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82313U
CN203782313U CN201320793873.3U CN201320793873U CN203782313U CN 203782313 U CN203782313 U CN 203782313U CN 201320793873 U CN201320793873 U CN 201320793873U CN 203782313 U CN203782313 U CN 203782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iber
new type
composite elastic
long 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938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丽英
戚祺禄
杜红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 CHARM TEXTIL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CHARM TEXTIL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CHARM TEXTIL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 CHARM TEXTILES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938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82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82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823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复合弹性纱线,主要由两组纤维须条和芯丝组成,其中,所述芯丝为复合弹性长丝。还公开了由上述复合弹性纱线纺织成的纺织织物,及制备上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新型复合弹性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纤维不易脱落、成纱强力高和耐磨。其制成的纺织织物,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拉力撕力高、手感柔软平滑和弹性回复率高。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改装简便、适用性强、维护容易、性价比高,经改装完成的细纱机,除可纺制成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外,需要时亦可纺制其他传统环锭纺纱线或环锭赛络纺纱线,能够做到生产灵活调配,切实适合灵活而多变的市场需求。

Description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市场对弹性织物的优化追求不断提高,以致传统的环锭纺弹性纱线的质量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加上传统环锭纺弹性纱线的毛羽偏多和强力偏低,此问题不仅影响纱线本身的表面光洁和纤维强力的利用系数,而且会影响后工序的加工能否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随着织造技术不断进步,有梭及无梭织机性能及产能不断提升,特别是无梭织机对纱线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更突出了纱线的毛羽偏多和强力偏低问题。因此,市场上不断蕴酿对开发一种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需求,并且亦成为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表面光洁,毛羽少,纤维不易脱落,成纱强力高和耐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而成的织物。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拉力撕力高、手感柔软平滑和弹性回复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制备上述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新型复合弹性纱线,主要由两组纤维须条和芯丝组成,其中,芯丝为复合弹性长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丝为一束复合弹性长丝,复合弹性长丝为弹性纤维长丝、低弹性或非弹性纤维长丝的任意结合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纤维须条分为第一纤维须条和第二纤维须条,第一纤维须条与第二纤维须条加捻成类股线状纱线体,所述第一纤维须条与第二纤维须条围绕所述芯丝构成所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丝的重量为纱线整体重量的4~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丝的定量范围为20~400旦尼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纤维须条由纤维组成,纤维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工染色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纺织织物,由上述任一种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制备上述任一种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为一环锭纺装置,还包括:
两个粗纱吊锭,布置在后罗拉的上方,用以装置两组纤维须条;
一双眼导纱嘴,布置在粗纱吊锭和后罗拉之间,供两组纤维须条通过;
一长丝退绕装置,布置在后罗拉的上方,用以装置芯丝;
一导丝器,布置在前罗拉的上方,供芯丝通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眼导纱嘴为可调式双眼导纱嘴,两孔眼的调校范围为3~12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长丝退绕装置为带张力控制的积极式长丝退绕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丝器为可调式导丝器,导丝器的调校范围为0~15mm。
本实用新型新型复合弹性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纤维不易脱落、成纱强力高和耐磨。其制成的纺织织物,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拉力撕力高、手感柔软平滑和弹性回复率高。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改装简便、适用性强、维护容易、性价比高,经改装完成的细纱机,除可纺制成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外,需要时亦可纺制其他传统环锭纺纱线或环锭赛络纺纱线,能够做到生产灵活调配,切实适合灵活而多变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备图1所示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复合弹性纱线;2-粗纱机构;3-后罗拉;4-双眼导纱嘴;5-长丝退绕装置;6-导丝器;7-前罗拉;8-中罗拉;11-芯丝;12-第一纤维须条;13-第二纤维须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
如图1所示,该新型复合弹性纱线1主要由两组纤维须条和一束芯丝11捻合而成。
芯丝11为一束复合弹性长丝。复合弹性长丝为弹性纤维长丝、低弹性或非弹性纤维长丝的任意结合体。复合弹性长丝优选为氨纶、聚酰胺、聚酯、聚烯烃及其混合物、变形聚合物或共聚物。
纤维须条分为第一纤维须条12和第二纤维须条13。第一纤维须条12与第二纤维须条13加捻成类股线状纱线体。
第一纤维须条12与第二纤维须条13围绕芯丝11为中心构成新型复合弹性纱线。
芯丝11的重量为纱线整体重量的4~50%。优选为芯丝11的定量范围为20~400旦尼尔。
纱线定量范围由Ne6至Ne60之间,优选范围在Ne8至Ne30之间。
本实用新型组成纤维须条的粗纱定量,粗纱定量范围由0.2g/m至1.5g/m之间,优选范围在0.4g/m至1.0g/m之间。
纤维须条由纤维组成,纤维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工染色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来说,就是纤维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工染色纤维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上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制备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是在现有环锭纺装置的进行改造的,主要改造包括:
设置两个粗纱机构2,布置在后罗拉3的上方,用以装置两组纤维须条。
设置一个双眼导纱嘴4,布置在粗纱机构2和后罗拉3之间,供两组纤维须条通过。
设置一个长丝退绕装置5,布置在后罗拉3的上方,用以装置芯丝11。
设置一个导丝器6,布置在前罗拉7的上方,供芯丝11通过。
其中,双眼导纱嘴4为可调式双眼导纱嘴,两孔眼的调校范围为3~12mm。长丝退绕装置5为带张力控制的积极式长丝退绕装置。导丝器6为可调式导丝器,导丝器6的调校范围为0~15mm。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两组纤维须条粗纱卷装安装到粗纱机构2上。将芯丝11卷装安装到长丝退绕装置5上,然后启动机器。两组纤维须条经双眼导纱嘴4喂入后罗拉3,经过后罗拉3和中罗拉8、前罗拉7的适当牵伸,从前罗拉7的钳口输出。透过调校导丝器6,使芯丝11独立地被调整到所属两组纤维须条中间位置:当第一纤维须条12、第二纤维须条13从前罗拉7钳口输出时,先进行初捻,再围绕芯丝加捻形成类似股线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
通过调校双眼导纱嘴4两孔眼之间的位置,除确保两组纤维须条能平行地喂入装置的同一牵伸区中进行牵伸外,亦同时控制两组纤维须条之中心距离保持在3mm至1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主要通过在纺纱三角区单股纤维须条先进行初捻,形成单股纱线体,然后再与芯丝11进行第二次加捻。由于纤维须条在主加捻点前已变成圆柱型纱线体,有利于纤维端缠入纱线体内,而且处于中间位置的芯丝11呈螺丝状地与其两组纤维须条单股纱线体互相包缠,再加上芯丝11对两组纤维须条产生一定的握持效应,使纤维不易脱落,纤维利用率高,因此成纱不仅毛羽少、强力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适合各类纺织织物或成为各类纺织织物的组成部份,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可优选被纺织成粗斜纹布织物(Denim)。而其在纺织织物中所占组成部份的多少,对能成功实践本实用新型并不重要,一般范围至少占15%,而优选范围在至少占20%。
应用实施例
例1
经纱为Ne10纯棉花式竹节纱线(粗纱定量为0.9g/m)、纬纱为Ne16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纤维须条为粘胶,芯丝由非弹性纤维长丝(定量是75旦尼尔)与弹性纤维长丝(定量是40旦尼尔)组成,粗纱定量为0.6g/m。配合制成1/3粗斜纹布织物,织物重量达每平方码11盎司。根据ASTM D3107粗斜纹布织物的纬向伸长率为36%,而织物的纬向弹性回复率为88%。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少,纬向拉力撕力高,手感柔软和平滑。
例2
经纱为Ne7纯棉花式竹节纱线(粗纱定量为0.9g/m)、纬纱为Ne10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纤维须条为纯棉,芯丝由低弹性纤维长丝(定量是75旦尼尔)与弹性纤维长丝(定量是70旦尼尔),粗纱定量为0.9g/m;配合制成1/3粗斜纹布织物,织物重量达每平方码14盎司。根据ASTM D3107粗斜纹布织物的纬向伸长率为24%,而织物的纬向弹性回复率为93%。织物表面光洁,毛羽少,纬向拉力撕力高,手感柔软和平滑。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两组纤维须条和芯丝组成,其中,所述芯丝为一束复合弹性长丝,所述复合弹性长丝为弹性纤维长丝、低弹性或非弹性纤维长丝的任意结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须条分为第一纤维须条和第二纤维须条,所述第一纤维须条与第二纤维须条加捻成类股线状纱线体,所述第一纤维须条与第二纤维须条围绕所述芯丝构成所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的重量为纱线整体重量的4~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的定量范围为20~400旦尼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须条由纤维组成,所述纤维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工染色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6.纺织织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而成。 
7.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的装置,为一环锭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粗纱吊锭,布置在后罗拉的上方,用以装置两组纤维须条; 
一双眼导纱嘴,布置在粗纱吊锭和后罗拉之间,供两组纤维须条通过; 
一长丝退绕装置,布置在后罗拉的上方,用以装置芯丝; 
一导丝器,布置在前罗拉的上方,供芯丝通过,所述导丝器为可调式导丝器,导丝器的调校范围为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眼导纱嘴为可调式双眼导纱嘴,两孔眼的调校范围为3~1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退绕装置为带张力控制的积极式长丝退绕装置。 
CN201320793873.3U 2013-12-04 2013-12-04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2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3873.3U CN203782313U (zh) 2013-12-04 2013-12-04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93873.3U CN203782313U (zh) 2013-12-04 2013-12-04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82313U true CN203782313U (zh) 2014-08-20

Family

ID=5131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9387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82313U (zh) 2013-12-04 2013-12-04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823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810A (zh) * 2013-12-04 2014-04-09 湛江中湛纺织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0810A (zh) * 2013-12-04 2014-04-09 湛江中湛纺织有限公司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0810A (zh)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WO2015003346A1 (zh) 新型多组分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5133118B (zh) 具有包芯和包缠结构的纱线及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CN204401202U (zh) 一种新型低扭矩段彩纱线及其制备装置、及采用该纱线的织物
CN102704124B (zh) 等张力双长丝紧靠加捻三角区的三轴系复合纺纱方法及应用
CN102704120B (zh) 双长丝不等张力夹持短纤须条的光洁复合纺纱机构与方法
CN104264303A (zh) 一种新型低扭矩段彩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及采用该纱线的织物
CN102864543A (zh) 一种反向异捻混合二元复合纱及其制作方法及其面料
CN203890571U (zh) 多组分弹性纱线
CN107460612A (zh) 一种多彩渐变数码纱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5228A (zh) 一种高刚度脆性纤维短流程倍捻复合成纱的方法
CN110453321A (zh) 一种弹性涡流纺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1117744A (zh) 赛络纺氨纶缎彩竹节包芯纱
CN103741303B (zh) 三芯纱的纺纱装置及工艺
CN102851830B (zh) 一种精粗结合轻薄弹力呢及生产工艺
CN101760833A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
CN104278387A (zh) 新型多组分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203782313U (zh) 新型复合弹性纱线、纺织织物及其制备装置
CN102864546B (zh) 一种同向异捻双层二元复合纱及其制作方法及其面料
CN102704127B (zh) 一种下托式包芯增强三轴系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应用
CN108396428A (zh) 一种高刚度脆性纤维短流程倍捻成纱的方法
CN101117745A (zh) 赛络纺氨纶包芯竹节纱
CN102995204A (zh) 一种包芯纱制备方法
CN204185647U (zh) 一种四罗拉牵伸赛洛菲尔包芯纱生产装置
CN204849163U (zh) 一种异支合股并纱的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