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9788U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9788U
CN203079788U CN 201220716011 CN201220716011U CN203079788U CN 203079788 U CN203079788 U CN 203079788U CN 201220716011 CN201220716011 CN 201220716011 CN 201220716011 U CN201220716011 U CN 201220716011U CN 203079788 U CN203079788 U CN 203079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water
activated carbon
carbon filter
on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160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魁晓
李雪梅
赵珊
常江
邢旭
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raina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160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9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9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97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设有依序前后排列和连通的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和清水池;臭氧接触池与二级处理出水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里设有颗粒活性炭填料,进水管与臭氧接触池出水管连通,并设有与风机、清水池连通的反冲洗气、水管道,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保障,结构完善,控制灵活,自动化程度高,水处理高质高效。

Description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污水再生处理技术,一种用于污水再生利用,深度去污去毒,安全保障的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可以用作生活杂用水、市政绿化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生态补水和农田灌溉等多种用途,可替代等量的新鲜水量。污水的再生利用既开辟了一个稳定的新水源,又可减少废水排放造成的环境负荷,对缓解水资源紧缺和改善水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即再生水中残留的毒害污染物COD、营养盐和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的回用途径对生物和受纳水体的生态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城市污水再生的经济开发问题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污水再生后水中仍然残留部分有机物及病原微生物。这些有机物及病原微生物在再生水的应用中,会给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破坏,带来潜在的风险。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保障技术主要就是去除在前端处理过程中不能去除或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由于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不同,对污水的处理程度也要求不同,需要针对具体回用目的选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目的是去除悬浮物、浊度和杀灭水传染病菌,提高对有机物、浊度、磷和氮等营养物质及其他溶解性物质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水质,但难以彻底去除水中营养盐及悬浮物、有毒有害微量污染物和色度等,难以保证出水水质满足地表水体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处理艺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再生水的水质,而且简化运行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本装置及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过滤、次氯酸氨消毒工艺,通过臭氧氧化降解部分有机物,去除再生水中微量有害污染物并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再通过活性炭过滤不仅可以进一步去除浊度,同时吸附降解部分有机物,后续氯消毒处理, 不仅可以氧化杀灭再生水中残余的病原微生物,而且能够防止后续存储输配过程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该安全保障装置及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质量高、投资省、占地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依序前后排列和连通的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和清水池;所述臭氧接触池通过带有可控变频泵和在线液体流量计的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的二级处理出水连通,臭氧接触池底部设有臭氧布气装置,该臭氧布气装置通过带在线气体流量计的管路与臭氧发生器连通,臭氧经布气装置与进水逆向流动;所述生物活性炭滤池里设有粒径8-16目的颗粒活性炭填料,进水管与臭氧接触池出水管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内水流方向为由下至上的上流式,并设有与清水池连通的反冲洗水管道,该反冲洗水管道设有可控反冲洗泵;生物活性炭滤池还与带可控变频器的风机连通,该风机为空气曝气和空气反冲洗风机;生物活性炭滤池内进水侧设有测压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溶解氧浓度计,该出水管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管连通,该清水池的进水管通过带可控变频投加泵与药剂存储罐连通,清水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余氯计;另外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与上述可控变频泵、可控反冲洗泵、可控变频投加泵、在线液体流量计、在线气体流量计、臭氧发生器、在线溶解氧浓度、在线余氯计和风机的变频器进行信号和控制连接。 
实用新型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的运行机理:二级处理出水进入臭氧接触池,对再生水中有毒微量有机物——***类、抗生素类进行氧化降解,同时对溶解态难以生物降解的致色有机物进行臭氧氧化脱色降解,提高水中有机物可生化性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出水色度;在臭氧氧化过程可以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对经过臭氧接触池处理后经管道输送至生物活性炭滤池; 
生物活性炭滤池,在臭氧氧化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去除有机物的处理;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有机物经过臭氧氧化后增加了可生化性,在生物活性炭滤池中被吸附降解;由于再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活性炭表面生物膜生长较慢,生物活性炭反应器挂膜启动的方法采用连续流培养,然后再进行负荷逐渐增加的连续流进水或逐渐增加流速进行连续流培养的方法;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过程宜采用降水→气冲→气水冲→水冲的运行方式;反冲洗过程如下:降水:降低水位至过滤层10cm以上;气冲:气冲强度50~70m/h,时间2-5min;气水冲:气冲强度50~70m/h,水冲强度25~40m/h,时间 5-10min;水冲:水冲强度25~40m/h,时间5-10min。 
经上述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处理后,进入消毒接触滤池。氯消毒剂可以采用次氯酸钠,有效率含量不低于10%。采用隔膜泵进行药剂的管道投加,经检测合格后排入清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充分利用二级处理出水中残余炭源,臭氧氧化去除毒害有机物,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同时又可以有效的杀灭部分病原微生物。通过生物活性炭过滤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中有机物而且可以有效去除臭氧降解副产物并降低出水浊度,以保证处理的效果。后续氯消毒能够很好地控制病原微生物,残留余氯也可以抑制后续过程微生物的繁殖。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完善、工艺流程简单、处理质量好、效率高、投资省、占地小、特别是自动化控制程度设,控制灵活精确,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诸多优点,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上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外形和布局并不受此图的限制,仅外形和布局改变也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例:参见附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设有依序前后排列和连通的臭氧接触池4、生物活性炭滤池9和清水池12;所述臭氧接触池通过带有可控变频泵2和在线液体流量计3的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的二级处理出水1连通,臭氧接触池底部设有臭氧布气装置,该臭氧布气装置通过带在线气体流量计6的管路与臭氧发生器7连通,臭氧经布气装置与进水逆向流动;所述生物活性炭滤池里设有粒径8-16目的颗粒活性炭填料,进水管与臭氧接触池出水管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内水流方向为由下至上的上流式,并设有与清水池连通的反冲洗水管道,该反冲洗水管道设有可控反冲洗泵10;生物活性炭滤池还与带可控变频器18的风机17连通,该风机为空气曝气和空气反冲洗风机;生物活性炭滤池内设有测压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溶解氧浓度计11,该出水管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管连通,该清水池的进水管通过带可控变频投加泵16与药剂存储罐15连通,清水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余氯计13;另外设有控制器19,该控制器与上述可控 变频泵2、可控反冲洗泵10、可控变频投加泵16、在线液体流量计3、在线气体流量计6、臭氧发生器7、在线溶解氧浓度11、在线余氯计13和风机的变频器18进行信号和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中取用国内某污水处理厂出水,经本实施例的工艺处理前后的指标对比: 
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后,达到以下效果:COD去除率达37%以上。出水浊度能够保持<1NTU,色度<15度,该装置的出水大肠杆菌稳定达到<3/L。该工艺简单,投资运行费用少,节约物耗,环境影响小,控制灵活,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污水深度处理设备的处理负荷和去除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些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

1.一种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依序前后排列和连通的臭氧接触池(4)、生物活性炭滤池(9)和清水池(12);所述臭氧接触池通过带有可控变频泵(2)和在线液体流量计(3)的管道与污水处理装置的二级处理出水(1)连通,臭氧接触池底部设有臭氧布气装置,该臭氧布气装置通过带在线气体流量计(6)的管路与臭氧发生器(7)连通,臭氧经布气装置与进水逆向流动;所述生物活性炭滤池里设有粒径8-16目的颗粒活性炭填料,进水管与臭氧接触池出水管连通,生物活性炭滤池内水流方向为由下至上的上流式,并设有与清水池连通的反冲洗水管道,该反冲洗水管道设有可控反冲洗泵(10);生物活性炭滤池还与带可控变频器(18)的风机(17)连通,该风机为空气曝气和空气反冲洗风机;生物活性炭滤池内进水侧设有测压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溶解氧浓度计(11),该出水管与所述清水池的进水管连通,该清水池的进水管通过带可控变频投加泵(16)与药剂存储罐(15)连通,清水池的出水管上设有在线余氯计(13);另外设有控制器(19),该控制器与上述可控变频泵(2)、可控反冲洗泵(10)、可控变频投加泵(16)、在线液体流量计(3)、在线气体流量计(6)、臭氧发生器(7)、在线溶解氧浓度(11)、在线余氯计(13)和风机的变频器(18)进行信号和控制连接。 
CN 201220716011 2012-12-24 2012-12-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79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16011 CN203079788U (zh) 2012-12-24 2012-12-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16011 CN203079788U (zh) 2012-12-24 2012-12-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9788U true CN203079788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1601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79788U (zh) 2012-12-24 2012-12-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97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1517A (zh) * 2012-12-24 2013-04-03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867365A (zh) * 2019-03-11 2019-06-11 河海大学 一种双三角管阀控可再生的生态修复***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1517A (zh) * 2012-12-24 2013-04-03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011517B (zh) * 2012-12-24 2013-11-20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867365A (zh) * 2019-03-11 2019-06-11 河海大学 一种双三角管阀控可再生的生态修复***
CN109867365B (zh) * 2019-03-11 2021-09-28 河海大学 一种双三角管阀控可再生的生态修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7100C (zh) 处理染料废水的生物-电化学组合装置及其方法
CN204714652U (zh) 一种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处理***
CN103011517B (zh)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250057A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CN108271730A (zh) 一种基于厌氧反硝化的低碳零排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CN101323493A (zh) 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02092896B (zh) 一种双膜式生物反应器
CN204675957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481174A (zh) 一种橡胶及合成塑料行业废水处理***
CN203890204U (zh) 一种医用废水综合处理***
CN106977049A (zh) 一种集箱式污水处理器
CN105585216B (zh) 微污染水源给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02152309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模块化成套小试装置
CN204058195U (zh) 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CN203079788U (zh)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
CN105174600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
CN205133343U (zh) 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
CN202099169U (zh)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的装置
CN205188085U (zh)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CN208029987U (zh) 一种基于厌氧反硝化的低碳零排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CN104150694A (zh) 一种生态法深度处理养殖废水的组合装置和方法
CN203295304U (zh) 鱼虾工厂化养殖废水零排放处理***
CN202022827U (zh) 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
CN205933540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CN201268654Y (zh) 臭氧消毒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