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4365U - 电池组装架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装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4365U
CN201994365U CN2011201136693U CN201120113669U CN201994365U CN 201994365 U CN201994365 U CN 201994365U CN 2011201136693 U CN2011201136693 U CN 2011201136693U CN 201120113669 U CN201120113669 U CN 201120113669U CN 201994365 U CN201994365 U CN 20199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over
engaging
fixing
batter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36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灶
李证智
林永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136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43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装架构,包含多个电池组装单位及一固定条,而每一电池组装单位包含一第一电池盖及一第二电池盖。第一电池盖及第二电池盖分别包含第一接合柱及第二接合柱,并透过该些接合柱加以接合,借以界定出用以容置多个电池单元的容置空间。该些电池组装单位透过固定条加以接合。本实用新型能够简便地扩充电池单元的数量,改变电池组装架构的电性而能够适合各种电机设备。

Description

电池组装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池组装架构,尤其关于一种适于扩充电池单元的电池组装架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性能,目前的应用已由小功率电子产品逐渐展向高功率的各种电机设备,例如已广泛应用于工具机、轻型载具(E-Bike、E-Scott)、乃至大型载具,该些电机设备其所需要的电性皆不相同,且各应用产品外型亦存在极大差异性,但所有电池组的构成最小单元皆相同为电池芯,亦即电池单元。
以往在不同需求电性及空间限制下,各别电池组须专门设计电池包覆外壳,再进行电路串接作业,此模式常造成电池包覆壳共用性不佳,产品成本提高等不具竞争力结果。因此公知的电池组装架构的结构尚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扩充电池单元的电池组装架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组装架构,适于容置多个电池单元。电池组装架构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而每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可容置N个电池单元,该N为大于1的正整数,且每一电池组装单位包含一第一电池盖、一第二电池盖及一固定条。
第一电池盖包含一第一表面、至少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一接合柱及至少一第一结合件,第一固定件、第一接合柱及第一结合件分别从第一表面向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一结合件定义有一第一嵌合凹槽,且第一接合柱包含一第一接合结构。第二电池盖包含一第二表面、至少一第二固定件、一第二接合柱及至少一第二结合件,第二固定件、第二接合柱及第二结合件分别从第二表面向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结合件定义有一第二嵌合凹槽,且第二接合柱包含一第二接合结构,第一接合结构及第二接合结构的形状互相配合,借以接合第一电池盖及第二电池盖,并形成至少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N个电池单元。
固定条的至少一部分嵌入于该多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第一电池盖的第一结合件的第一嵌合凹槽及第二电池盖的第二结合件的第二嵌合凹槽,借以将该多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沿第一方向加以组合,其中该第一方向为该固定条的延伸方向。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柱为中空。且电池组装架构更包含至少一铆钉结构,用以***于第一接合柱中,借以增加第一接合结构及第二接合结构间的结合强度。较佳的情况是,于一实施例中,铆钉结构包含一铆钉元件及一套筒。套筒的一端形成分叉,当铆钉元件从套筒的另一端***于套筒时,套筒的该端被撑开并使第一接合柱膨胀,借以增加第一接合结构及第二接合结构间的结合强度。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该些第一电池盖的第一固定件更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且其中一个第一电池盖的第一固定件的凸状结构与另一所述第一电池盖的第一固定件的凹状结构,两者的形状互相配合,用以将该两第一电池盖沿相异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加以接合在一起。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件更界定有一第一贯穿孔,该固定条更界定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贯穿孔的位置对应该第一贯穿孔的位置,电池组装架构更包含至少一铆钉结构,用以***于第一结合件的一第一贯穿孔及固定条的一第二贯穿孔中。
于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第一结合件更定义有至少一狭槽,且该固定条更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第一结合件的一狭槽的位置对应固定条一定位结构,借以使定位结构***于狭槽中。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电池组装架构更包含至少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每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可容置M个电池单元,M为大于1且不等于N的正整数,每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包含:一第三电池盖及一第四电池盖。第三电池盖包含一第三表面、至少一第三固定件及至少一第三结合件。第三固定件及第三结合件分别从第三表面向远离第三表面的方向延伸。第四电池盖包含一第四表面、至少一第四固定件及至少一第四结合件。第四固定件及第四结合件分别从第四表面向远离第四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三电池盖及第一电池盖的第三固定件及第一固定件皆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且第四电池盖及第二电池盖的第四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皆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第三电池盖与第一电池盖透过第三固定件及第一固定件的凸状结构或凹状结构加以接合,且第四电池盖与第二电池盖透过第四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的凸状结构或凹状结构加以接合,借以使第一电池盖、第二电池盖、第三电池盖及第四电池盖共同形成至少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N+M个电池单元。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上定义有一贯穿孔。当两个第一电池盖接合在一起时,此两第一电池盖的各别的第一结合件的贯穿孔的位置互相对应,能够使一铆钉结构***于该两贯穿孔间,借以更稳固地将两个第一电池盖接合在一起。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第三或第四结合件亦有相同的设计。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的凹状结构的一端形成一开口,其另一端被一抵靠壁面所界定,借以供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第一固定件或另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的第三固定件的凸状结构,从开口进入凹状结构并抵靠前述抵靠壁面。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的凹状结构的一端形成一开口,其另一端被一抵靠壁面所界定,借以供另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第一固定件的凸状结构,从开口进入凹状结构并抵靠前述抵靠壁面。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前述利用铆钉结构***两贯穿孔的设计可省略,借此简化组装流程及节省组装与材料成本。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及第一结合件设于第一表面的一侧边,第一结合件设于两个第一固定件之间,且第一接合柱设于第一表面的中间位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由于电池组装单位设有能够配合其他电池组装单位的结构,而能够简便地将两电池组装单位组合在一起,因此能够简便地扩充电池单元的数量,改变电池组装架构的电性而能够适合各种电机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单位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显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电池组装单位的示意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条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设有一电路板的电池组装架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另一组装示意图。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再一组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    电池组装架构
200    第一电池组装单位
210    顶侧电池盖
211    顶侧表面
212    顶侧固定件
213    顶侧接合柱
214    顶侧结合件
220    底侧电池盖
221    底侧表面
222    底侧固定件
223    底侧接合柱
224    底侧结合件
230    铆钉结构
231    铆钉元件
232    套筒
310    顶侧辅助电池盖
311    顶侧表面
312    顶侧固定件
314    顶侧结合件
320    底侧辅助电池盖
321    底侧表面
322    底侧固定件
324    底侧结合件
400    固定条
414    贯穿孔
416    定位结构
500    电池单元
600    电路板
611    凸状结构
612    凹状结构
614    贯穿孔
615    嵌合凹槽
616    狭槽
711    顶侧接合结构
721    底侧接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单位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组装示意图。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电池组装架构100(见图3)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界定出至少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1或多个(例如N个,N为大于1的整数)电池单元。电池组装单位200包含一顶侧电池盖210及一底侧电池盖220。
顶侧电池盖210包含一顶侧表面211、至少一顶侧固定件212、一顶侧接合柱213及至少一顶侧结合件214。顶侧固定件212及顶侧结合件214分别从顶侧表面211向远离顶侧表面211的方向延伸,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顶侧表面211的侧边。顶侧接合柱213从顶侧表面211向远离顶侧表面21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自由端,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顶侧表面211的中间位置。顶侧接合柱213的自由端包含一顶侧接合结构711。于一实施例,顶侧固定件212、顶侧接合柱213及顶侧结合件214其各自的延伸方向大致上互相平行,且较佳的情况是大致垂直于顶侧表面211,亦即顶侧固定件212、顶侧接合柱213及顶侧结合件214大致平行于顶侧表面211的法线方向。
底侧电池盖220包含一底侧表面221、至少一底侧固定件222、一底侧接合柱223及至少一底侧结合件224。底侧固定件222及底侧结合件224分别从底侧表面221(第二表面)向远离底侧表面221的方向延伸,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底侧表面221的侧边。底侧接合柱223从底侧表面221向远离底侧表面22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自由端,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底侧表面221中。底侧接合柱223的自由端包含一底侧接合结构721。于一实施例,底侧固定件222、底侧接合柱223及底侧结合件224其各自的延伸方向大致上互相平行,且较佳的情况是大致垂直于底侧表面221。
于一实施例中,顶侧表面211及底侧表面221可以为四方形,且该些固定件分别设于四个侧边的角落,且一结合件设于两固定件之间,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侧边的中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对顶侧表面211及/或底侧表面221的形状施以变化,并可对固定件及结合件的设置位置加以改变,由于该形状及位置的变化实施属本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于此不加详述。
顶侧电池盖210及底侧电池盖220的该些固定件、接合柱及结合件的位置互相对应,且顶侧接合结构711与底侧接合结构721的形状互相配合,通过将顶侧电池盖210及底侧电池盖220加以组合,使顶侧电池盖210及底侧电池盖220界定出前述至少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或多个电池单元500(请参照图3)。并且透过该些该些固定件、接合柱及结合件来固定电池单元500。
于一实施例中,顶侧接合柱213或底侧接合柱223为中空。并且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可以更包含至少一铆钉结构230,适于***顶侧接合柱213或底侧接合柱223中。铆钉结构230可以包含一铆钉元件231及一套筒232。套筒232的一端形成分叉,当铆钉元件231从套筒232的另一端***于套筒232时,套筒232的一端会被撑开,同时使顶侧接合柱213或底侧接合柱223膨胀,借以增加顶侧接合结构711与底侧接合结构721间的结合强度,使顶侧电池盖210与底侧电池盖220更稳固地接合在一起。于一实施例中,铆钉结构230亦可以为一塑胶的膨胀螺丝或一铆钉。请注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顶侧固定件212及底侧固定件222上分别设有一凸状结构611及一凹状结构612。如图2及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顶侧电池盖210上的顶侧固定件212的凸状结构611以及另一顶侧电池盖210上的顶侧固定件212的凹状结构612,两者间的形状互相配合,而能够将两个顶侧电池盖210接合在一起。
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顶侧结合件214位于两顶侧固定件212间,且顶侧结合件214上定义有一贯穿孔614。如图2所示,当两个顶侧电池盖210接合在一起时,此两顶侧电池盖210的各自的顶侧结合件214的贯穿孔614的位置互相对应,能够使一如同前述的铆钉结构230***于该些贯穿孔614间,借以更稳固地将两个顶侧电池盖210接合在一起。此外,由于两个底侧电池盖220的接合方式,相似于两个顶侧电池盖210的接合方式,以下将省略其相关说明。类似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如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电池组装架构100可以更包含至少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201,其用来界定出至少一容置空间,并容置1或多个(例如M个,M为大于1的整数,且不等于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该N)电池单元。图4显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电池组装单位的示意图。如图2及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池组装单位201可以更包含一顶侧辅助电池盖310及一底侧辅助电池盖320。顶侧辅助电池盖310包含一顶侧表面311、至少一顶侧固定件312及至少一顶侧结合件314。顶侧固定件312及顶侧结合件314分别从顶侧表面311向远离顶侧表面311的方向延伸,且较佳的情况是设于顶侧表面311的侧边。底侧辅助电池盖320包含一底侧表面321、至少一底侧固定件322及至少一底侧结合件324。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顶侧电池盖210上的顶侧固定件212的凸状结构611以及顶侧辅助电池盖310上的顶侧固定件312的凹状结构612,两者间的形状互相配合,而能够将顶侧电池盖210及顶侧辅助电池盖310接合在一起。此外,由于底侧电池盖220及底侧辅助电池盖320的接合方式、两个顶侧辅助电池盖310的接合方式、或两个底侧辅助电池盖320的接合方式,皆相似于两个顶侧电池盖210的接合方式,以下将省略其相关说明。
如上所述,当要横向地扩充电池单元时,可以透过该些固定件上的凸状结构及凹状结构;以及贯穿于两接合件的铆钉结构,来将该些电池盖组合在一起,以增加容置空间的数量,借以容纳更多的电池单元。同样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该铆钉结构。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条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的顶侧电池盖210中,顶侧结合件214更定义有一嵌合凹槽615。且电池组装架构100更包含有一固定条400。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底侧电池盖220及底侧辅助电池盖320、顶侧辅助电池盖310的该些接合件,皆有相似的嵌合凹槽615,以下将省略其相关说明。
如图3所示,当要将两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纵向地组装在一起时,使固定条400分别嵌入于该些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的顶侧电池盖210及底侧电池盖220的顶侧结合件214及底侧结合件224的嵌合凹槽615中,如此即可将两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沿一第一方向组合,所述第一方向为固定条400的延伸方向。此外,虽然于图3实施例中,使固定条400整个嵌入于该些嵌合凹槽615中,而能够让电池组装架构100具有较平整的表面。但应了解的是,于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固定条400被嵌入该些嵌合凹槽615的嵌入程度及嵌入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固定条400的嵌入程度及嵌入方式,例如于一实施例(未图示)中,亦可以使固定条400的底侧部分嵌入于该些嵌合凹槽615中,而固定条400的顶侧部分突出于顶侧结合件214及底侧结合件224的外表面。
于一实施例中,该些结合件的嵌合凹槽615底部壁面,更定义至少一狭槽616,而固定条400的底面更定义有定位结构416,该些狭槽616的位置对应该些定位结构416的位置,且当固定条400分别嵌入于顶侧结合件214及底侧结合件224时该些定位结构416被定位于该些狭槽616中。较佳的情况是,固定条400更定义有至少一贯穿孔414,当固定条400分别嵌入于顶侧结合件214及底侧结合件224时,该些贯穿孔414的位置分别对应于该些贯穿孔614的位置,因此可以将一铆钉结构230***于该些贯穿孔414及该些贯穿孔614内,借以将两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更加稳固地组装在一起时,借以纵向地增加电池单元500的容纳数量。该铆钉结构可由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揭露选择利用已知的固接元件或材质来取代。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设有一电路板的电池组装架构的组装示意图。如图6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电池组装架构100中适于装设一电路板600。该些电池单元500经过多个导电片串联或并联后电连接电路板600。而电池组装架构100的该些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更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电路板600,较佳的情况是利用顶侧电池盖210及底侧电池盖220的该些固定件、接合柱及结合件,将电路板600加以固定。于本实施例中,使该些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横向地组装在一起,而能够使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原本用以容置电池单元500的容置空间,形成一较长且连续的空间,适于容置电路板600。于一实施例中,亦可以使该些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沿第二方向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二方向相异于所述第一方向。较佳的情况是,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方向大致平行于顶侧表面211的法线方向,而第二方向为大致平行于顶侧表面211的方向。较佳的情况是,第二方向更进一步为大致平行于从顶侧表面211的一侧边缘延伸而出的方向。
此外,如图1所示,凸状结构611及凹状结构612分别为长条状,且沿固定件的长轴方向,从固定件的一端延伸至固定件的另一端(请注意,该凸状及凹状结构亦见于图4的第二电池组装单位201)。于图1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定位或挡止结构,凸状结构611及凹状结构612接合后很容易再次脱离,而使该些电池盖互相接合后再分开,因此前述实施例利用铆钉结构230***两贯穿孔614的设计来加强两电池盖间的稳固结合,然而本实用新型亦提供其它作法来加强两电池盖间的稳固结合,该其它作法如下所述。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另一组装示意图。如图7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底侧固定件222或322的凹状结构612a的一端形成一开口621,其另一端被一抵靠壁面622所界定,因此一底侧固定件222或322的凸状结构611a,仅能够沿方向D从开口621进入凹状结构612a并抵靠抵靠壁面622。方向D为从开口621朝向抵靠壁面622的方向。依据本实施例的设计,能够限制该些电池盖的组装方向。于一实施例中,在一侧边上,凹状结构612a的开口621位于底侧固定件322的靠近底侧表面321的一端,且凹状结构612a较靠近底侧表面321时,方向D为从底侧表面321朝向顶侧表面311的方向,且该些电池盖于该侧边仅能从底侧表面321朝向顶侧表面311的方向组装。于另一侧边,凹状结构612a的开口621位于底侧固定件322的远离底侧表面321的自由端,且凹状结构612a较远离底侧表面321时,方向D为从顶侧表面311朝向底侧表面321的方向,且该些电池盖于该另一侧边仅能从顶侧表面311朝向底侧表面321的方向组装。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原本利用铆钉结构***两贯穿孔的设计可省略,借此简化组装流程及节省组装与材料成本。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的一部分的再一组装示意图。图8实施例中底侧电池盖220a与图7实施例中底侧电池盖220的结构相似,因此以下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相关说明。如图8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组装单位200亦可以包含有一底侧电池盖220a。而于一实施例的电池组装架构100中,一底侧电池盖220a与一底侧电池盖220透过自各的底侧固定件222的凸状结构611a或凹状结构612a加以接合。于本实施例,底侧电池盖220a包含有两个底侧接合柱223。且于底侧电池盖220a的底侧表面221a的一侧边上,两个底侧固定件222间设有两个底侧结合件224。此外,图8实施例电池组装架构100中,亦具有对应底侧电池盖220a的具有两个顶侧接合柱的顶侧电池盖(未图示),且其结构是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前述内容所能知晓,因此将省略其相关说明。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由于第一及二电池组装单位200及201设有能够配合其他第一及二电池组装单位200及201的结构,而能够简便地将两第一及二电池组装单位200及201组合在一起,因此能够简便地扩充电池单元的数量,改变电池组装架构100的电性而能够适合各种电机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装架构包含:
至少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该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用以容置N个电池单元,该N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第一电池组装单位包含:
一第一电池盖,包含一第一表面、至少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一接合柱及至少一第一结合件,其中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一接合柱及该第一结合件分别从该第一表面向远离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该第一结合件定义有一第一嵌合凹槽,且该第一接合柱包含一第一接合结构;
一第二电池盖,包含一第二表面、至少一第二固定件、一第二接合柱及至少一第二结合件,其中该第二固定件、该第二接合柱及该第二结合件分别从该第二表面向远离该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该第二结合件定义有一第二嵌合凹槽,且该第二接合柱包含一第二接合结构,其中该第一接合结构及该第二接合结构的形状互相配合,用以接合该第一电池盖及该第二电池盖,使该第一电池盖及该第二电池盖形成至少一用以容置该N个电池单元的容置空间;
一固定条,其至少一部分嵌入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该第一电池盖的该第一结合件的该第一嵌合凹槽及该第二电池盖的该第二结合件的该第二嵌合凹槽,以使该至少一第一电池组装单位沿第一方向组合,其中该第一方向为该固定条的延伸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柱为中空,且该电池组装架构更包含用以置入于该第一接合柱中的至少一铆钉结构、一固接元件或一固接材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铆钉结构包含:
一铆钉元件;及一套筒,且该套筒的一端形成分叉,该铆钉元件用以从该套筒的另一端***于该套筒,该套筒的一端用以撑开并使该第一接合柱膨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装架构包含多个第一电池组装单位,其中,
该第一电池盖的该第一固定件更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池盖的第一固定件的凸状结构与另一所述第一电池盖的第一固定件的凹状结构的形状互相配合,以使两所述第一电池盖能沿相异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接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件更界定有一第一贯穿孔,该固定条更界定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贯穿孔的位置对应该第一贯穿孔的位置,且该电池组装架构更包含至少一铆钉结构,该铆钉结构用以***于该第一结合件的该第一贯穿孔及该固定条的该第二贯穿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件更定义有至少一狭槽,且该固定条更设有至少一定位结构,并且该狭槽的位置对应该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用以***于该狭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装构架还包含:
至少一第二电池组装单位,该第二电池组装单位用以容置M个电池单元,该M为大于1且不等于该N的正整数,该第二电池组装单位包含:
一第三电池盖,包含一第三表面、至少一第三固定件及至少一第三结合件,其中该第三固定件及该第三结合件分别从该第三表面向远离该第三表面的方向延伸;
一第四电池盖,包含一第四表面、至少一第四固定件及至少一第四结合件,其中该第四固定件及该第四结合件分别从该第四表面向远离该第四表面的方向延伸,
其中,
该第三电池盖的该第三固定件及该第一电池盖的该第一固定件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
该第四电池盖的该第四固定件及该第二电池盖的该第二固定件设有一凸状结构及一凹状结构,
该第三电池盖与第一电池盖用以透过该第三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该凸状结构或该凹状结构接合,且该第四电池盖与第二电池盖用以透过该第四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该凸状结构或该凹状结构接合,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电池盖用以共同形成至少一容置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固定件的该凹状结构的一端形成一开口,其另一端被一抵靠壁面所界定,该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该第一固定件或另一所述第二电池组装单位的该第三固定件的该凸状结构,用以从该开口进入该凹状结构并抵靠该抵靠壁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的该凹状结构的一端形成一开口,其另一端被一抵靠壁面所界定,另一所述第一电池组装单位的该第一固定件的该凸状结构,用以从该开口进入该凹状结构并抵靠该抵靠壁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装架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一结合件设于该第一表面的一侧边,该第一结合件设于两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且该第一接合柱设于该第一表面的中间位置。
CN2011201136693U 2011-04-18 2011-04-18 电池组装架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36693U CN201994365U (zh) 2011-04-18 2011-04-18 电池组装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36693U CN201994365U (zh) 2011-04-18 2011-04-18 电池组装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4365U true CN201994365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7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36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4365U (zh) 2011-04-18 2011-04-18 电池组装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4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841A (zh) * 2019-09-17 2019-11-22 北京中电博顺智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清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841A (zh) * 2019-09-17 2019-11-22 北京中电博顺智能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9112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45286B1 (ko) 이차 전지의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JP5272629B2 (ja) 組電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WO2014203342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40302360A1 (en) Electrical energy accumulator
EP3624213A1 (en) Lithium battery package
KR20130001935U (ko) 전기기계식 박스용 결합 프레임
CN104040796A (zh) 电连接器
US20120219846A1 (en) Battery cell support and assembly thereof
JP2011198660A (ja) 電池パック
JP2012164598A (ja)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5619076B2 (ja) 蓄電装置
CN209104222U (zh) 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
KR20220036131A (ko)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배터리 모듈
CN201994365U (zh) 电池组装架构
KR101503983B1 (ko) 배터리모듈조립체의 하우징 구조 및 하우징 방법
WO2016157919A1 (ja) 電池パック
CN109994664A (zh) 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KR20130076499A (ko) 배터리모듈의 하우징 구조
TWI418079B (zh) 電池模組
KR101187944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용 정션박스 체결장치
JP2019186035A (ja) 電池パックユニット
KR102056362B1 (ko) 전지팩의 셀 모듈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219123391U (zh) 一种电池包
JP2019186036A (ja) 電池パック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