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8321U -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 Google Patents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8321U
CN201848321U CN2010205837626U CN201020583762U CN201848321U CN 201848321 U CN201848321 U CN 201848321U CN 2010205837626 U CN2010205837626 U CN 2010205837626U CN 201020583762 U CN201020583762 U CN 201020583762U CN 201848321 U CN201848321 U CN 201848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whirlwind
housing
air inlet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837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传仪
吴忠良
马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837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8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8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83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旋风器筒体内部平列均布有多个旋风子,旋风子包括一个锥形壳体,该壳体中部竖向固定有一排气管,排气管上部伸出壳体,壳体下端中心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气口,排气管侧壁均布固定有弧形导流叶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创新型的旋风器,其收尘捕集效率高达96%以上;选用了陶瓷质旋风子,具有耐磨损、抗酸碱防腐蚀、耐油性抗潮湿等优势,使用寿命可顺延1~2倍,适用于工业废气中携带粉尘及微粒物的高效捕集气料分离器,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料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背景技术:
    现有旋风分离器是将含尘灰的气体自进气口以高速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作回转运动,使尘灰甩向周边落入器底仓内,净化后的气体则从顶部中央排出,但是,作高速运动的气体在自顶向下运动及返程运动过程中风速会逐渐减弱或出现紊流,这样就不能有效地达到除尘净化的目的。通过在分离器内侧壁或者在排气管外侧壁上设置螺旋叶片的方式虽然对气体旋切有导向作用,然而在进气口出的灰尘量大,流速高,往往造成在进口段的分离效果欠佳,影响除尘净化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多个轴心线相平行的旋风筒、设置于旋风简内的芯筒,旋风筒上开有旋风入口以使气体切向进入旋风筒内腔中而形成旋风,在旋风入口的外侧则须设置导向气流的导向板,使得每个旋风筒的入口部分所占空问较大,而每个旋风简的内腔,即各旋风筒的可利用空间所占整个旋风分离装置的体积比率则较小,导致整个旋风分离装置的处理气量较小,无法适应大流量吸尘器使用。还有,现有旋风分离器采用的材料容易使排气管侧壁积累尘垢形成附着灰层影响进一步除尘,由于灰尘携带有一定摩擦力,分离器内侧壁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旧式切线单风道进入式旋风除尘器还存在结构单调粗桎笨拙,焊结制造难度大,寿命短,收尘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技术方案: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包括一个锥形壳体或者一个由上部圆柱段和下部圆锥段组合而成的壳体,该壳体上端密封并在该壳体内侧中部竖向固定有一排气管,排气管上部伸出壳体上端的密封板,壳体下端中心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气口,与进气口相对的排气管侧壁均布固定有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导流叶片。
所述壳体和排气管为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排气管位于壳体内腔中上部。
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沿斜向连通与壳体内腔,其倾斜角度与该进口中心点切线夹角α,14°≤α≤16°。
组合壳体的圆柱段和圆锥段高度比为1/4~1/2。
组合壳体的圆柱段和圆锥段高度比为35%。
一种包括所述旋风子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器,还包括筒体和支架,其筒体下端设有总出料口,上端顶部或侧部设有总排气口,筒体上部侧壁上设有总进气口,在筒体内部平列均布设置有一定数量所述的旋风子,所述总进气口与各旋风子的进气口均连通,各旋风子上端排气口汇聚于筒体内腔上部的净气室内,总排气口位于净气室顶部中心位置。
各旋风子之间固定有填充料。
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为正n变形,n为大于3的自然数。
筒体采用钢材或砼材作为外护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具有耐磨损、抗酸碱防腐蚀、耐油性抗潮湿性能的优质陶瓷旋风子做基本元器件;以钢材或砼材做设备外护层和內部旋风子固定材料;以矿渣或诊珠岩做旋风子之间空隙填充料;旋风子并联排列工艺采用多元化,即根据处理风量、风速、废气含尘粒径分布和携尘密度与工况空间要求等条件,严格计算后决定正方形排列、圆柱形排列或六边形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创新型的旋风器,并将多个旋风子组合形成分离装置,其收尘捕集效率高达96%以上;选用了陶瓷质旋风子,具有耐磨损、抗酸碱防腐蚀、耐油性抗潮湿等优势,使用寿命可顺延1~2倍,适用于工业废气中携带粉尘及微粒物的高效捕集气料分离器。
2、             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子和旋风器采用了多个均布固定于排气管上的弧形导流叶片,使气流在旋流的同时还能沿叶片凹弧面产生局部旋流,通过多次实验证明,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果。
3、             与旧式切线单风道进入式旋风除尘器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压损小,外观秀美,操作维护简单方便,设备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转维护费用低,除尘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是广泛应用于有色、建材、冶金资源型粉尘回收和火电、冶炼、化工等高污染源除尘净化工艺组合中的最佳初期收尘配套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向分流式旋风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轴向分流式旋风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轴向分流式旋风器另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轴向分流式旋风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图6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标号1a和1b分别为该壳体的上部圆柱段和下部圆锥段,2为排气管,3为固定支撑的密封板,4为弧形导流叶片,5为进气口,6为出料口,7为总出料口,8为外环下旋气流,9为内环上旋气流,10为导流后进气方向,11为填充料,12为净气室,13为旋风器的壳体,14为筒体,15为支架,16为锥形下料斗,17为总进气(进料)口,18为总排气口(管),19为连接法兰口。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中, 
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包括一个由上部圆柱段1a和下部圆锥段1b组合而成的壳体13,该壳体13上端密封并在该壳体内腔中上部竖向固定有一排气管7,排气管7上部伸出壳体上端的密封板3,壳体下端设有出料口6,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气口5,与进气口5相对的排气管侧壁均布固定有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导流叶片4。气流沿该弧形导流叶片4的凸弧面和壳体内侧壁运动,由于在叶片凹弧面上产生一定负压,所以气流一部分沿叶片4凹弧面作局部旋流,能够进一步加速除尘效果。
所述进气口5上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沿斜向连通与壳体内腔,其倾斜角度与该进口中心点切线夹角α=15°。
组合壳体的圆柱段和圆锥段高度比为35%。组合壳体和排气管选用具有耐磨损、抗酸碱防腐蚀、耐油性抗潮湿性能的优质陶瓷旋风子做基本元器件。
单体旋风子是靠多个导流叶片把废气气流分成数股进入旋风体, 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尘粒密度, 避免尘粒在快速运动中频繁碰撞与外旋气流和内旋气流之间的相互干扰,当含尘气流由进气管道进入旋风体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与器壁接触便逐渐减弱惯性力而沿内壁面下落,进入集灰斗或排灰管道;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到达锥体时,因圆锥形的收缩而向除尘器中心靠拢,当气流到达锥体下端某一位置时,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从旋风子中部由下而上继续做螺旋形流动,最后净化空气经排气管排出体外,一小部分未被捕集到的微尘粒也由此逃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以某型号陶瓷旋风气料分离器为例,可把输入废气分流111股,总处理风量可达22500m3/h,分离、捕集3—5μm以上的粉尘效率可达95-98%。而旧式切线单风道进入式旋风除尘器最佳捕集效率只有75%以内。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4,一种包括实施例一所述旋风器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还包括筒体14和支架15,筒体以钢材或砼材做设备外护层,其筒体14下端设有总出料口21,上端设有总排气口18,筒体上部侧壁上设有总进气口17,在筒体内部平列均布设置有一定数量(数个至几百个)所述的旋风器13,以矿渣或诊珠岩做旋风子之间空隙填充料11,所述总进气口与各旋风器13的进气口均连通,各旋风器13上端排气口汇聚于筒体内腔上部的净气室12内,总排气口18位于净气室顶部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的筒体14的横截面为圆形。
实施例二:参见图5,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筒体横截面为正方形。
实施例三:参见图6、图7,内容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筒体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另外,根据上述各实施例还可以将总出风口设置于筒体顶部或者筒体侧部。气料分离器的放置角度可根据工况需要做平卧式、直立式、侧斜式及360度调整。

Claims (10)

1.一种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包括一个锥形壳体或者一个由上部圆柱段和下部圆锥段组合而成的壳体,该壳体上端密封并在该壳体内侧中部竖向固定有一排气管,排气管上部伸出壳体上端的密封板,壳体下端中心设有出料口,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进气口,与进气口相对的排气管侧壁均布固定有弯曲方向一致的弧形导流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和排气管为陶瓷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位于壳体内腔中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沿斜向连通与壳体内腔,其倾斜角度与该进口中心点切线夹角α,14°≤α≤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组合壳体的圆柱段和圆锥段高度比为1/4~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其特征是:组合壳体的圆柱段和圆锥段高度比为35%。
7.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旋风子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器,还包括筒体和支架,其特征是:筒体下端设有总出料口,上端顶部或侧部设有总排气口,筒体上部侧壁上设有总进气口,在筒体内部平列均布设置有一定数量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子,所述总进气口与各旋风子的进气口均连通,各旋风子上端排气口汇聚于筒体内腔上部的净气室内,总排气口位于净气室顶部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器,其特征是:各旋风子之间固定有填充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器,其特征是: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为正n变形,n为大于3的自然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轴向分流式旋风器,其特征是:筒体采用钢材或砼材作为外护层。
CN2010205837626U 2010-10-30 2010-10-30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8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37626U CN201848321U (zh) 2010-10-30 2010-10-30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37626U CN201848321U (zh) 2010-10-30 2010-10-30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8321U true CN201848321U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90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8376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8321U (zh) 2010-10-30 2010-10-30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83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4204A (zh) * 2017-03-23 2017-07-21 成都陆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簇式高效旋流分离撬及其旋风分离元件
CN107617514A (zh) * 2017-10-25 2018-01-23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力旋流器
CN109603318A (zh) * 2019-02-19 2019-04-12 上海震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旋风高效除尘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4204A (zh) * 2017-03-23 2017-07-21 成都陆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簇式高效旋流分离撬及其旋风分离元件
CN107617514A (zh) * 2017-10-25 2018-01-23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水力旋流器
CN109603318A (zh) * 2019-02-19 2019-04-12 上海震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旋风高效除尘器
CN109603318B (zh) * 2019-02-19 2024-01-02 上海震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旋风高效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1307U (zh) 组合式高效除尘净化器
CN201143405Y (zh) 布袋除尘器
CN201848321U (zh) 轴向分流式旋风子和旋风器
CN205188329U (zh) 一种高炉煤气粗除尘器
CN102698891A (zh) 一种增长型的旋风除尘器
CN102553732A (zh) 回流循环旋风分离器
CN201558749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889237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978824U (zh) 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
CN201543512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装置
CN103845979A (zh) 一种气体除尘设备
CN216063795U (zh) 一种防堵耐磨回收高炉煤气粉尘设备
CN201603630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1543343U (zh) 一种带有新型进气方式和气流分布结构的袋式除尘器
CN104587754A (zh) 并联式陶瓷多管旋风除尘装置及进行除尘的方法
CN210302775U (zh) 一种新型旋风除尘器
CN110918276A (zh) 节能旋风除尘器
CN202638149U (zh) 涡流发生器及除尘器
CN204353027U (zh) 一种75吨干熄焦二次除尘器
CN202667014U (zh) 一种利于小颗粒沉降的旋风除尘器
CN203043742U (zh) 惯性重力收尘器
CN215940322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2667013U (zh) 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
CN206661464U (zh) 一种除尘旋风分离器
CN206215390U (zh) 双级旋风降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