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47871Y - 复合旋涡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复合旋涡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47871Y
CN201347871Y CNU2009200506516U CN200920050651U CN201347871Y CN 201347871 Y CN201347871 Y CN 201347871Y CN U2009200506516 U CNU2009200506516 U CN U2009200506516U CN 200920050651 U CN200920050651 U CN 200920050651U CN 201347871 Y CN201347871 Y CN 20134787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vacuum pump
impeller
protecgulum
relief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506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OERSHENG INTELLIGENT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oershe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oershe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oershe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0506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4787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4787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4787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旋涡真空泵,包括依次安装在轴上的第一前盖、前叶轮、第一后盖,第二前盖、后叶轮、第二后盖,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设置在第一前盖上,第一连通口开设在第一后盖上,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设置在第二后盖上,第二连通口开设在第二前盖上,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连通形成通风道;当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中的一个被封住时,第二排气口仍然能排气;本实用新型可连续24小时运行,能单独提供负压,或同时提供负压与正压,还可提供不同的压力真空值,适用范围更广;体积小,重量轻。

Description

复合旋涡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旋涡真空泵。
背景技术:
双段旋涡气泵由前叶轮、中风盖、中风桶、后叶轮、后端盖、进气口、出气口和电机组成。当前叶轮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风向标促使气体向前向外运动,从而形成一系列螺旋状的运动。前叶轮叶片之间的空气呈螺旋状加速旋转并将泵体之外的气体挤入侧槽,当它进入侧通道以后,气体被压缩,然后又回复到前叶轮叶片间再次加速旋转。当空气沿着一条螺旋形轨道穿过叶轮和侧槽时,每个前叶轮叶片增加了压缩和加速的程度,随着旋转的进行,气体的动能增加,使得沿侧通道通过的气体压力进一步增加。当空气到达侧槽与排气口的连接点,气体即进入后叶轮,重复上述过程,最后气体被挤出叶片,并通过排气口排出泵体。
但是,目前的双段旋涡气泵存在以下的缺点:(1)封住进气口,排气口也不能排气;(2)只能在压力较低的场合(65KPa)下使用,不能应用于压力高于65KPa的场合;(3)只能提供负压或者正压单一功能,不能同时提供正压和负压;(4)封闭情况下,不能连续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连续运行,适用范围广的复合旋涡真空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复合旋涡真空泵,包括依次安装在轴上的第一前盖、前叶轮、第一后盖,第二前盖、后叶轮、第二后盖,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设置在第一前盖上,第一连通口开设在第一后盖上,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设置在第二后盖上,第二连通口开设在第二前盖上,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连通形成通风道。
其中,所述的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设有可拆卸的法兰。
其中,所述的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呈涡线形。
其中,所述的前叶轮、后叶轮包括涡轮和叶片,涡轮的直径与叶片的轴向尺寸的比例为15∶1~10∶1。
其中,所述的前叶轮、后叶轮的中间有轴孔,轴孔周围开有圆弧形的凸出部。
其中,所述的第一前盖、第一后盖、第二前盖、第二后盖上设有散热片。
其中,所述的第一前盖、第一后盖、第二前盖、第二后盖的散热片上设有防护罩。
其中,所述的第二后盖的远离后叶轮一侧设置一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轴连接。
其中,所述的第二后盖下方设置一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连通形成通风道;由于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同时打开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处于进气状态,第二排气口处于排气状态;当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进气口中的一个被封住时,第二排气口仍然能排气。本实用新型可连续24小时运行,单独提供-60KPa压力,或同时提供-60KPa与+60KPa或以上的压力,还可提供不同的压力真空值,适用范围更广;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叶轮、后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前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7。
复合旋涡真空泵,包括依次安装在轴1上的第一前盖2、前叶轮3、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后叶轮6、第二后盖7,第一进气口8、第一排气口9设置在第一前盖2上,第一连通口10开设在第一后盖4上,第二进气口11、第二排气口12设置在第二后盖7上,第二连通口13开设在第二前盖5上,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3连通形成通风道。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设有可拆卸的法兰14。把法兰14拆卸,安装上气管24,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可实现进气的功能。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3呈涡线形,涡线形的连通口,使进气、排气更顺畅,气密性作用好,更容易形成高压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前叶轮3、后叶轮6包括涡轮15和叶片16,涡轮15的直径与叶片16的轴向尺寸的比例为15∶1~10∶1,涡轮15的直径与叶片16的轴向尺寸的比例大,容易形成高压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前叶轮3、后叶轮6的中间有轴孔17,轴孔17周围开有圆弧形的凸出部18,该圆弧形凸出部18使气体更集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前盖2、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第二后盖7上设有散热片19,及时把叶轮运转过程中的产生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前盖2、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第二后盖7的散热片19上设有防护罩20,起到保护散热片19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后盖7的远离后叶轮6一侧设置一电机21,电机输出轴与轴1连接,启动电机21产生动力源。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后盖7下方设置一支撑架22,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工作原理:
见图1,当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由法兰14遮挡住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抽气或吹气的单一功能。启动电机21,叶轮转动,气体从第一进气口8进入。前叶轮3叶片16之间的空气呈螺旋状加速旋转并将泵体之外的气体挤入侧槽23,当气体进入侧槽23以后,气体被压缩,然后又回复到前叶轮3叶片16间,再次加速旋转。当空气沿着一条螺旋形轨道穿过前叶轮3和侧槽23时,每个叶片16增加了压缩和加速的程度,随着旋转的进行,气体的动能增加,使得沿侧槽23通过的气体压力进一步增加。
当气体到达第一连通口10,气体即被挤出叶片16并通过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3进入后叶轮6,进入后叶轮6后,气体重复进入前叶轮3的过程,当空气到达第二排气口12,气体即被挤出叶片而排出,实现二次压缩。
见图8-10,当拆卸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的法兰14,安装一气管24,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同时抽气与吹气的双功能。此时,第一进气口8、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处于进气状态,第二排气口12处于排气状态;当第一进气口8、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中的一个被封住时,第二排气口12仍然能排气。
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24小时运行,单独提供-60KPa压力,或同时提供-60KPa与+60KPa或以上的压力,可提供不同的压力真空值,适用范围更广;体积小,重量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9)

1、复合旋涡真空泵,包括依次安装在轴(1)上的第一前盖(2)、前叶轮(3)、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后叶轮(6)、第二后盖(7),第一进气口(8)、第一排气口(9)设置在第一前盖(2)上,第一连通口(10)开设在第一后盖(4)上,第二进气口(11)、第二排气口(12)设置在第二后盖(7)上,第二连通口(13)开设在第二前盖(5)上,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构成连通管,设置在同一中心直线上,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3)连通形成通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气口(9)、第二进气口(11)设有可拆卸的法兰(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通口(10)、第二连通口(13)呈涡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叶轮(3)、后叶轮(6)包括涡轮(15)和叶片(16),涡轮(15)的直径与叶片(16)的轴向尺寸的比例为15∶1~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叶轮(3)、后叶轮(6)的中间有轴孔(17),轴孔(17)周围开有圆弧形的凸出部(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盖(2)、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第二后盖(7)上设有散热片(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盖(2)、第一后盖(4)、第二前盖(5)、第二后盖(7)的散热片(19)上设有防护罩(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后盖(7)的远离后叶轮(6)一侧设置一电机(21),电机输出轴与轴(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旋涡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后盖(7)下方设置一支撑架(22)。
CNU2009200506516U 2009-01-20 2009-01-20 复合旋涡真空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787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506516U CN201347871Y (zh) 2009-01-20 2009-01-20 复合旋涡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506516U CN201347871Y (zh) 2009-01-20 2009-01-20 复合旋涡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47871Y true CN201347871Y (zh) 2009-11-18

Family

ID=41367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5065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47871Y (zh) 2009-01-20 2009-01-20 复合旋涡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47871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93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及旋涡式气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93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台州瑞晶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及旋涡式气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0372Y (zh) 多级风力发电机
CN104595094B (zh) 水力涡轮发电机
CN102080622B (zh) 高效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
CN107120315A (zh) 静子叶片、压缩机结构和压缩机
TW201307678A (zh) 複合式風力發電機
CN101074677A (zh) 冷却塔用水动力风机
CN201232657Y (zh) 一种高风压密闭涡壳鼓风机
CN110359964A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动力透平
CN201347871Y (zh) 复合旋涡真空泵
CN102619572A (zh) 叶轮及采用该叶轮的动力装置
CN202579249U (zh) 多轴离心压缩机
CN205207273U (zh)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机
CN202209314U (zh) 高效节能型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
CN209180085U (zh) 一种导流式进风离心风机
CN108730113B (zh) 适用于微风发电的微风聚能装置
CN100427753C (zh) 一种h型流道转轮的混流式水轮机
CN100416093C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1071779Y (zh) 冷却塔用反击式水轮机
CN210051180U (zh) 一种电厂凝汽器抽真空高效节能真空机组
CN210829413U (zh) 一种高效有机工质膨胀机
CN107559131A (zh) 一种悬挂摆式与振荡水柱式耦合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03939279A (zh) 双涵道式水平轴微风风力机
CN101865074B (zh) 一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涵道装置
CN201723370U (zh) 高效风力发电装置
CN111425341A (zh) 一种高效拉瓦尔喷管气流推力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Nancheng District of Sanyuanli Tong Peng industrial zone the first building first floor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FOERSHENG INTELLIGENT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Nancheng District New City Hongfu Road No. 200,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D block 1306 Dongguan foershe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oershe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