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404Y -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 Google Patents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4Y
CN201310404Y CNU2008201926426U CN200820192642U CN201310404Y CN 201310404 Y CN201310404 Y CN 201310404Y CN U2008201926426 U CNU2008201926426 U CN U2008201926426U CN 200820192642 U CN200820192642 U CN 200820192642U CN 201310404 Y CN201310404 Y CN 2013104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inductor
valve sea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926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宜盛
吴晓飞
张卫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FUJI THOMSON THERMOSTA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FUJI THOMSON THERMOST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FUJI THOMSON THERMOST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FUJI THOMSON THERMOSTA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926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104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104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104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包括感应器、阀座、阀门、大弹簧、小弹簧、支架、推杆和推杆座,其特征是所述阀座由底板和侧板构成;所述侧板为锥形筒体,其大端与底板周边相接,小端与筒形阀门的外表面相配;阀门的上端为敞口端,它与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对应,阀门的下端设有供水通过的开口,阀门与感应器相连;在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与周边之间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所述感应器中的推杆固定在推杆座中;所述支架上端与推杆座连接,下端位于感应器下方;所述大弹簧设置在支架下端的大弹簧定位钩与阀门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筒形阀门自身内力承担激烈变化的水压,从而实现了压力平衡状态下的阀门平稳运动,不仅消除了水流振荡,而且更易于实现水温平衡。

Description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零部件,尤其涉及内燃发动机水冷却***用压力平衡式调温器,主要用于发动动水冷却***。
技术背景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可燃混合气的燃烧,使气缸内气体温度达到1800-2000℃。气缸体、气缸盖、活塞等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的零件,如不及时冷却或冷却不够,机件会因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并且由于气缸充气量减少和燃烧不正常,使发动机功率下降;但若冷却过度,会使机油变稀而影响润滑,而且由于热量散失过多,使热效率下降。因此,发动机不能在过冷或过热的情况工作。安装在发动机冷却***入水口或出水口的调温器能根据安装位置的水温,改变大小循环的流量和流向,使发动机水温始终保持在设定的范围之内。
目前公知的调温器(参见图1、图2),由感应器、阀座、阀门、支架和弹簧等组成。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到初开温度以上时,感应器推杆运动并带动阀门开启,使部分冷却液进入大循环散热。随着发动机温度继续升高,阀门继续开启,冷却液流量加大,散热加强,当主阀门达到全开状态时,大循环的流量达到最大,冷却系散热能力达到极限,发动机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下降,感应器推杆在大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回落,主阀门逐渐关闭,通过大循环的冷却液流量也随着减小,发动机降温速度变慢,当发动机温度继续降低时,推杆继续回落,直至主阀门完全关闭,通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调节,发动机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
但是,传统结构的直通式调温器未打开时,调温器主阀门受单侧水压的冲击,当水温达到调温器初开温度以上时,主阀门开启,主阀门所受的单侧压力得到瞬间释放,冷却液流经散热器进行大循环后,水温降低,主阀门开启程度减小,所受到的单侧压力又会增大,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水温波动。当发动机的功率增大时,波动幅度也会剧烈增大,因此,传统结构的直通式调温器不能适应发动机功率逐渐增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直通式调温器水压不平衡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压力平衡状态下阀门能平稳运动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使其不仅能消除了水流振荡,而且更易于实现水温平衡,使发动机水温波动幅度显著降低,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包括感应器9、阀座7、阀门6、大弹簧10、小弹簧3、支架11和推杆座2,其特征是所述阀座由底板和侧板构成;所述侧板为锥形筒体,其大端与底板周边相接,小端与筒形阀门的外表面相配;阀门的上端为敞口端,它与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对应,阀门的下端设有供水通过的开口,阀门与感应器相连;在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与周边之间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所述推杆座为圆柱体,它与阀座底板中央的通孔相配,在推杆座上下两头分别设有上、下限位装置,小弹簧设置在推杆座下限位装置与阀座底板中央通孔端面之间;所述感应器中的推杆固定在推杆座中;所述支架11穿过阀门的下端,支架11上端与推杆座连接,下端位于感应器下方,并设有大弹簧定位钩;所述大弹簧设置在支架11下端的大弹簧定位钩与阀门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座侧板最好为圆锥形筒体,所述阀门最好为圆筒形筒体,在阀座侧板的圆锥形筒体小端与阀门相配的部位设有水封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阀座与阀门可以同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筒形阀门的下端可以为敞口端,感应器通过加强筋与阀门的下端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筒形阀门的下端为平口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安装在发动机冷却***入水口或出水口,安装方式见图3。当水温低时,筒形阀门上端面与阀座合拢,大循环关闭,此时筒形阀门的自身承担激烈的水压;水温高时,筒形阀门上端面与阀座分离,大循环打开,水从筒形阀门中空位置直接经阀座流向大循环,流动过程流阻较小。
本实用新型利用筒形阀门自身内力承担激烈变化的水压,从而实现了压力平衡状态下的阀门平稳运动,不仅消除了水流振荡,而且更易于实现水温平衡,使发动机水温波动幅度显著降低,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直通式调温器主阀门未打开时示意图。
图2为传统直通式调温器主阀门打开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其中→为小循环回路,
Figure Y20082019264200061
为大循环回路。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平衡式调温器主阀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平衡式调温器主阀门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2,参见图4、图5,包括感应器2-9、阀座、阀门2-6、大弹簧2-10、小弹簧2-3、支架2-11和推杆座2-2,所述阀座由底板2-12和侧板2-7构成;所述侧板2-7为圆锥形筒体,其大端与底板2-12周边相接,小端与筒形阀门2-6的外表面相配;阀门2-6的上端为敞口端,它与阀座底板2-12中的密封台阶2-13对应,阀门2-6的下端为能将小循环出水管口3关闭的平口端,且设有供水通过阀门中空部位的开口;所述感应器2-9通过加强筋2-14与阀门的下端相连;在阀座底板2-12中的密封台阶2-13与周边之间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2-15;所述推杆座2-2为圆柱体,它与阀座底板2-12中央的通孔相配,在推杆座2-2上下两头分别设有上、下限位装置,上限位装置为挡圈2-1,下限位装置为位于推杆座下端的凸沿。小弹簧2-3设置在推杆座下限位装置与阀座底板2-12中央通孔端面之间;所述感应器2-9中的推杆固定在推杆座2-2中;所述支架2-11穿过阀门2-6的下端,支架2-11上端与推杆座2-2连接,下端位于感应器2-9下方,并设有大弹簧定位钩2-16;所述大弹簧2-10设置在支架2-11下端的大弹簧定位钩2-16与阀门2-6下端面之间。
阀座安装在大循环出水管口1处,其阀座底板2-12周边与大循环出水管口1之间用密封圈2-4密封。阀门2-6的下端对应进水管10的管口,能将进水管10与小循环出水管口3关闭。
参见图3、图4和图5,当发动机温度不高时,感应器2-9的推杆在大弹簧2-10的作用下回落,阀门2-6上端与阀座底板2-12中的密封台阶2-13封闭,关闭大循环,同时,阀门2-6下端离开进水管10的管口,打开小循环,冷却水从水泵6流出,经进水管5和小循环出水管口3流入机冷器4,被冷却的水通过小循环回水管5流回水泵6;当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感应器2-9的推杆运动并带动阀门2-6上端与阀座底板2-12中的密封台阶2-13开启,打开大循环,同时,阀门2-6下端与进水管10的管口接触,关闭小循环,从水泵6出来的高温水流经调温器2,并通过大循环出水管口1流入散热器8,在风扇9和散热器8的冷却下,高温水迅速降温后通过大循环回水管7流回水泵6。通常情况下,压力平衡式调温器2根据发动机的温度,以控制冷却水流量的方式来控制发动机降温速度。
从图5可以看出,当发动机温度较高,压力平衡式调温器2阀门开启时,冷却液从调温器筒形阀门中空位置360度均匀流出,因此,冷却***流阻小。

Claims (5)

1、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包括感应器、阀座、阀门、大弹簧、小弹簧、支架、推杆和推杆座,其特征是所述阀座由底板和侧板构成;所述侧板为锥形筒体,其大端与底板周边相接,小端与筒形阀门的外表面相配;阀门的上端为敞口端,它与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对应,阀门的下端设有供水通过的开口,阀门与感应器相连;在阀座底板中的密封台阶与周边之间设有供水通过的通孔;所述推杆座为圆柱体,它与阀座底板中央的通孔相配,在推杆座上下两头分别设有上、下限位装置,小弹簧设置在推杆座下限位装置与阀座底板中央通孔端面之间;所述感应器中的推杆固定在推杆座中;所述支架穿过阀门的下端,支架上端与推杆座连接,下端位于感应器下方,并设有大弹簧定位钩;所述大弹簧设置在支架下端的大弹簧定位钩与阀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其特征是所述阀座侧板为圆锥形筒体,所述阀门为圆筒形筒体,在阀座侧板的圆锥形筒体小端与阀门相配的部位设有水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其特征是所述阀座与阀门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其特征是所述筒形阀门的下端为敞口端,感应器通过加强筋与阀门的下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力平衡式调温器,其特征是所述筒形阀门的下端为平口端。
CNU2008201926426U 2008-11-20 2008-11-20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04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26426U CN201310404Y (zh) 2008-11-20 2008-11-20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926426U CN201310404Y (zh) 2008-11-20 2008-11-20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10404Y true CN201310404Y (zh) 2009-09-16

Family

ID=4110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9264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10404Y (zh) 2008-11-20 2008-11-20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10404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360A (zh) * 2014-03-21 2014-07-0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用电子调温器总成
CN104612806A (zh) * 2014-12-30 2015-05-13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子调温器加热件安装结构
CN106545403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和车辆
CN108915838A (zh) * 2018-06-25 2018-11-30 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温器
CN110486139A (zh) * 2019-09-06 2019-11-22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发动机调温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360A (zh) * 2014-03-21 2014-07-09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柴油发动机用电子调温器总成
CN104612806A (zh) * 2014-12-30 2015-05-13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子调温器加热件安装结构
CN104612806B (zh) * 2014-12-30 2017-01-11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子调温器加热件安装结构
CN106545403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节温器、发动机冷却***和车辆
CN108915838A (zh) * 2018-06-25 2018-11-30 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温器
CN110486139A (zh) * 2019-09-06 2019-11-22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发动机调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0404Y (zh) 压力平衡式调温器
CN20290035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门
CN201367940Y (zh) 外置密封式调温装置
CN201521387U (zh) 一种发动机低温起动用冷却液、废气双预热装置
CN103423020B (zh) 热量回收***
CN202578890U (zh) 发电机用三位一体式散热器
CN102359713B (zh) 蒸汽疏水阀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201326532Y (zh) 车用空压机
CN205528393U (zh) 工作室
CN206531411U (zh) 一种新型盘管冷却器
CN201818389U (zh) 非共轭零距高低温热源热气机
CN202493354U (zh) 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结构
CN210483899U (zh) 一种缸体水套结构
CN205895775U (zh) 一种温控型汽车起重机液压油箱
CN210623285U (zh) 一种温度旁通阀
CN201053383Y (zh) 车用空压机
CN208579541U (zh) 一种管壳式冷凝器
CN201155376Y (zh) 一种内燃机活塞
CN102398022A (zh) 一种热水器用镁阳极的铸造方法
CN102494038A (zh) 热轧带钢生产线出炉辊道轴承座快速冷却装置
CN207982288U (zh) 一种铝合金驱动端盖的冷却***
CN113427053A (zh) 一种钻头自冷却的钻铣加工***
CN201747451U (zh) 风冷发动机机油冷却***
CN202757350U (zh) 压缩机机油冷却器
CN106640603B (zh) 一种基于液体活塞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