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88853Y -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 Google Patents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88853Y
CN201188853Y CNU2008200938962U CN200820093896U CN201188853Y CN 201188853 Y CN201188853 Y CN 201188853Y CN U2008200938962 U CNU2008200938962 U CN U2008200938962U CN 200820093896 U CN200820093896 U CN 200820093896U CN 201188853 Y CN201188853 Y CN 2011888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rying
stir
pot
f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938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才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938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8885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888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888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所述的炒茶部分是在机体上包括一组圆形槽锅,每只槽锅中心的驱动轴上设有翻炒及推动茶叶前行的电动炒手,槽锅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电动炒手及加热装置均由自动控制***控制。所述的烘干部分包括茶叶传送装置,并由自动控制***控制。在所述的炒茶部分出茶口和烘干部分入茶口之间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除出茶口、入茶口外,密闭在设有加热装置的热烤烘箱内。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和茶叶传送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由于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且利用烤烘达到烘干提香目的。实现了多锅连续炒制和连接传送带式初烘、摊凉退火和提香完整的制茶工艺流程。尤其适用于名优绿茶生产。

Description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茶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制茶机械种类繁多,以适应不同品种茶叶的制茶工艺要求。对绿茶、尤其是高档绿茶来说,主要包括杀青、揉捻、整形、烘干等设备。中国专利号为96217799.7的本申请人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锅连续炒茶机,由机架、电机、锅体、电热管、炒刷、炒手板及链条传动装置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锅体呈长形多槽式,每只锅槽中的炒手板通过链条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同向同速转动,相邻炒手板平面呈直角相交。解决了茶炒制所需的均匀、变温等问题,且能连续生产。该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茶效率高。其不足之处是,茶叶炒干部分缺乏提香设备、制茶效率还显不足,不完全达到名优茶制作工艺要求;且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存在通行不畅、粘锅茶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茶叶炒烘机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解决茶叶香气不足、制茶效率不高,且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存在通行不畅、粘锅茶汁等问题。使其完全达到名优茶制作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所述的炒茶部分是在机体上包括一组圆形槽锅,每只槽锅中心的驱动轴上设有翻炒及推动茶叶前行的电动炒手,槽锅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电动炒手及加热装置均由自动控制***控制。所述的烘干部分包括茶叶传送装置,并由自动控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炒茶部分出茶口和烘干部分入茶口之间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除出茶口、入茶口外,密闭在设有加热装置的热烤烘箱内。
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还可以为层叠透气传送带机。
为了茶叶在炒制过程中通行顺畅,所述的槽锅剖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入茶锅口为外扩形、出茶锅口为圆形。
所述的电动炒手包括与槽锅中心的驱动轴联接的炒手架,及通过炒手架另一端弹性联接的炒刷。弹性联接可以是两者通过螺钉套弹簧联接,也可以是两者衬垫弹性体材料。
为了解决茶汁粘锅问题,所述的炒茶部分还在前段槽锅设置擦锅刷,所述的擦锅刷是活动联接在驱动轴上。
为了茶叶整形,所述的炒茶部分后段槽锅设置压辊,所述的压辊是通过支架活动联接在驱动轴上。
为了更好的对茶叶摊凉退火,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入茶口对应设置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由于在炒茶部分出茶口和烘干部分入茶口之间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解决摊凉退火问题。由于在烘干部分的茶叶传送装置,由自动控制***控制,茶叶传送装置除出茶口、入茶口外,密闭在设有加热装置的热烤烘箱内,利用烤烘达到提香目的。在炒茶部分采用外扩形槽锅及增加擦锅刷来解决茶叶通行不畅及茶汁粘锅问题。在炒茶部分采用压辊来实现条形茶、扁茶在炒烘过程中自动整形。
具有如下特点:
一、多锅连续炒制和连接传送带式初烘、摊凉退火和提香,形成完整的制茶工艺流程,至成品茶出机装箱。
二、全部采用电能(传动与加热),其工艺流程全部实现自动控制。
三、杀青、炒制为槽锅式,炒手翻炒,符合传统名优绿茶炒制原理。炒制的(杀青)的茶叶品质优于滚筒式杀青的茶叶品质。
四、条形茶、扁茶可以在炒烘过程中自动整形。
五、烘干部分利用辐射热为主烤干,不用强制性热风,烘干过程时间长,能明显提高被烘茶叶的品质,特别是香味好于目前其它类型烘干机。
六、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度高,噪音低,易维修,主要部件使用寿命长,易损部件少。
七、制茶效率高,台时产量高,制茶成本低,明显减轻劳动强度,大量节省能源和劳动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剖视构造示意图。
图2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槽锅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图3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炒手架构造示意图。
图4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炒刷构造示意图。
图5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压辊及支架构造示意图。
图6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槽锅部分第4个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图7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炒茶机部分构造示意图。示意相邻炒手的布置位置。
图8为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炒茶机部分构造示意图。示意炒手、压辊、擦锅刷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所述的炒茶部分是在机体6上包括一组圆形槽锅2,每只槽锅2中心的驱动轴上设有翻炒及推动茶叶前行的电动炒手1,槽锅2底部设有加热装置4;电动炒手1及加热装置4均由自动控制***3控制。所述的烘干部分包括茶叶传送装置,并由自动控制***控制。在所述的炒茶部分出茶口和烘干部分入茶口之间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除出茶口、入茶口外,密闭在设有加热装置的热烤烘箱内。
如图1所示,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8;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也为透气传送带机,由传送带机9、12、14构成层叠式茶叶传送装置。层叠数视制茶工艺要求和占用场地来确定。
如图2所示,所述的槽锅22剖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入茶锅口23为外扩形、出茶锅口21为圆形。通过试验,所述的槽锅外扩形入茶锅口是锅口折边与锅口垂直深度距离d2取值30-50mm,锅口折边与入茶锅口水平宽度距离d1取值8-15mm为宜。
如图1、3、4所示,所述的电动炒手1包括与槽锅中心的驱动轴联接的炒手架31,及通过炒手架31另一端弹性联接的炒刷46。所述的炒手架31为板形炒手架,一侧设置有凹槽32,用以安装炒刷46;另一侧有与槽锅中心的驱动轴联接的板33。所述的炒刷46由长条形内芯41和长条形凹槽板42组成,内芯41安装在凹槽板42中,长条形内芯用较柔软、耐磨、耐高温、无毒、无异味、稍有弹性的材料制作。所述的炒手架31弹性联接炒刷46,可以是两者通过螺钉43套弹簧44和调节螺母45联接。也可以是两者衬垫弹性体材料。使炒刷46相对炒手架有3-5mm的伸缩幅度。
如图1所示,所述的烘干机部分,以辐射热为主自然烘烤,不用强制性热风烘干;传送带式茶叶传送装置,使初烘、摊凉、足火(复烘)工艺流程一次性完成。在传送带机9、12、14构成的层叠式茶叶传送装置中,还设置了可以将被烘茶叶翻边并保持条形整齐的导叶板11、13、15及匀叶轮10。
多锅连续茶叶烘机全部工艺流程均可以自动控制,如果对茶生叶老嫩、含水量等状况及炒制过程中的生熟度、含水量等状况可以采取快速检测(需要有相应的检测仪器),就可以将检测数据输入电脑控制***,完成本机的全自动化工艺流程。
实施例2,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如图5所示,在炒茶部分后段槽锅中心的驱动轴上通过支架52活动联接压辊51,来整形茶叶。压辊用长圆形金属体(如钢管)制作,可以在槽锅内自由转动,利用压辊自重压制被炒制的茶叶。可以依据制茶时的需要决定压辊的重量、安装数量与安装在炒茶部分适当位置的槽锅中。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如图8所示,所述的炒茶部分还在前段槽锅中心的驱动轴上设置擦锅刷81,所述的擦锅刷是活动联接在驱动轴上;来清除粘锅茶汁。所述的擦锅刷还可以是收折的,以方便使用(使用时将擦锅刷调整至工作位,不用时放置或伸缩至空挡)。因为,茶生叶杀青前期槽锅内面常沾满很多茶汁,影响茶叶炒制品质,设计擦锅刷可以定期擦除茶汁。擦锅刷用耐磨、耐高温、无毒、无异味、稍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如金属丝、不锈钢筛网)。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如图6所示,所述的茶叶炒茶部分的一组槽锅2是直径逐渐减少的槽锅。这是因为茶生叶杀青前期体积较大,含水量高,槽锅直径宜较大,杀青后期茶叶体积缩小,含水量降低,槽锅直径宜小,此设计可以在不影响茶叶品质和台时产量的条件下降低机器总体积和制机成本。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如图7所示,所述的茶叶炒茶部分的一组槽锅中相邻炒手的相位差是90°。炒手在槽锅内位置每四只锅为一组合(余类推),按相位差是90°角顺序排列。每只槽锅内只安装一只炒茶炒手。此种设置方法可以在炒手同向同速翻炒时,被炒制茶叶顺利向前运送。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如图1所示,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入茶口对应设置吹风机7。其余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包括炒茶部分和茶叶烘干部分;所述的炒茶部分是在机体上包括一组圆形槽锅,每只槽锅中心的驱动轴上设有翻炒及推动茶叶前行的电动炒手,槽锅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电动炒手及加热装置均由自动控制***控制;所述的烘干部分包括茶叶传送装置,并由自动控制***控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炒茶部分出茶口和烘干部分入茶口之间设置茶叶摊凉退火装置;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除出茶口、入茶口外,密闭在设有加热装置的热烤烘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为透气传送带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传送装置为层叠式透气传送带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锅剖面形状主要为圆形,入茶锅口为外扩形、出茶锅口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锅外扩形入茶锅口是锅口折边与锅口垂直深度距离取值30-50mm,锅口折边与入茶锅口水平宽度距离取值8-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炒手包括与槽锅中心的驱动轴联接的炒手架,及通过炒手架另一端弹性联接的炒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茶部分还在前段槽锅设置擦锅刷,所述的擦锅刷是活动联接在驱动轴上;后段槽锅设置压辊,所述的压辊是通过支架活动联接在驱动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炒茶部分的一组槽锅是直径逐渐减少的槽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茶部分的一组槽锅中相邻炒手的相位差是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摊凉退火装置入茶口对应设置吹风机。
CNU2008200938962U 2008-05-06 2008-05-06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88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38962U CN201188853Y (zh) 2008-05-06 2008-05-06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938962U CN201188853Y (zh) 2008-05-06 2008-05-06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88853Y true CN201188853Y (zh) 2009-02-04

Family

ID=4033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938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88853Y (zh) 2008-05-06 2008-05-06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8885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846B (zh) * 2008-05-06 2012-05-30 刘才林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CN107439713A (zh) * 2017-08-26 2017-12-08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自动炒烘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846B (zh) * 2008-05-06 2012-05-30 刘才林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CN107439713A (zh) * 2017-08-26 2017-12-08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自动炒烘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3846B (zh)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KR101857015B1 (ko) 누룽지 제조장치
CN203590888U (zh) 一种免人工操作的自动煎饼机
CN206101482U (zh) 一种自动炒茶机
CN201188853Y (zh) 多锅连续茶叶炒烘机
CN203762149U (zh) 太谷饼全自动生产线
CN201452809U (zh) 多工位旋转烹调锅
CN201349462Y (zh) 油条油炸机
CN203538226U (zh) 转盘式烤饼炉
CN107655193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01018868Y (zh) 半自动饼馍烙烤机
CN102599825A (zh) 全自动炸油饼机
CN103416443B (zh) 太谷饼全自动生产线
CN203290761U (zh) 一种节能环保无烟式电烧烤炉
CN202619452U (zh) 全自动炸油饼机
CN202819443U (zh) 面饼烘烤机
CN208243430U (zh) 一种烧烤炉
CN104286231A (zh) 带自动进料机构的往复式茶叶理条机
CN205126002U (zh) 一种烧烤类烹饪器具
CN211795973U (zh) 一种新型烧烤机
CN102870837A (zh) 面饼烘烤机
CN204540662U (zh) 一种凉皮机
CN202136198U (zh) 一种电热烙烤铛
CN209693868U (zh) 一种糕点制备***
CN203436165U (zh) 自动炒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