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5329Y -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5329Y
CN201125329Y CNU2007203020021U CN200720302002U CN201125329Y CN 201125329 Y CN201125329 Y CN 201125329Y CN U2007203020021 U CNU2007203020021 U CN U2007203020021U CN 200720302002 U CN200720302002 U CN 200720302002U CN 201125329 Y CN201125329 Y CN 2011253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filter chamber
filter
supply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020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冈真二
八木功一
加藤义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53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53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具有送风装置,为了使水桶内的空气通过具有过滤器室、除湿装置及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进行循环以实现洗涤物的干燥工序,该送风装置将进气口侧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的方式结合在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从而实现一体化。

Description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旋转滚筒内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干燥各工序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所述旋转滚筒在水桶内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水平方向上或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
技术背景
在现有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中,旋转滚筒设置在水桶内,该旋转滚筒上形成有多个通孔,其容纳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通常,通过控制水桶内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转滚筒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工序。再有,利用送风装置使水桶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装置、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而循环,由此来实施洗涤物的干燥工序。这些技术内容在例如日本特开平8-243292号公报(在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0395号公报(在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
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通过送风装置将水桶内的空气导入到循环送风路径中,并使该空气依次通过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在除湿后进行了加热的所需的高温空气。然后,反复进行将该高温空气送入到水桶内并吹到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上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干燥工序,可高效率地使洗涤物干燥。在该干燥工序中,在循环送风路径中循环的循环空气中混入有从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分离出来的线头等异物,这会堵塞除湿装置或加热装置,或塞入送风装置的轴承部中,或堆积在送风装置内的各部中,导致功能不良。
因此,如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那样,在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设有捕集异物的过滤器。在多数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相对于导入来自滚筒、水桶的循环空气的循环空气导入管道中的送风装置、除湿装置、加热装置,该过滤器设置在上游侧。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除湿装置中采用注入冷却水的凝结方式,在循环空气的除湿的同时对异物加湿使其下落,所以按照注水热交换部、送风装置、过滤器、加热装置的顺序进行配置。
由于捕集的异物堆积导致循环空气的通过阻力增大,所以过滤器设置成可装卸。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封闭洗衣干衣机主体的前表面的装卸口的顶板的、直接从该装卸口进行装卸的过滤器。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过滤器:通过使成为干燥风循环通道的进入口侧的管在向下方延伸的部分的中途向洗衣干衣机主体的前表面开口,从而能够从前表面装卸过滤器。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过滤器:通过在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设置的带盖的出入口,在盖打开的状态下相对于加热装置和过滤器室成为一体的加热·过滤单元,从该装卸口装卸过滤器。
特别是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加热·过滤单元那样,当将干燥工序所需的设备单元化时,洗衣干衣机主体的组装中的处理部件变少,而且可实现紧凑化,向狭窄的空间内的组装变得轻松。此外,由于相互之间的通道长度变短,所以热效率提高。再有,关于送风装置,也可考虑将其与作为其它设备的过滤器室单元化。
但是,由于送风装置与驱动电动机均为振动源,所以存在特别是与成为箱型的过滤器室的共鸣和共振,容易影响循环送风路径等。在过滤器室和送风装置设置于循环送风路径中的从周围脱离的中途部分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在实施干燥工序的循环送风路径中设置的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在不产生振动问题的情况下单元化了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在水桶内设置有旋转滚筒,该旋转滚筒形成有多个通孔,并容纳洗涤物,而且被旋转驱动,通过控制该水桶内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转滚筒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工序,并且利用送风装置使水桶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进行循环,由此来实施洗涤物的干燥工序,上述滚筒式洗衣干衣机构成为在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具有过滤器室,该过滤器室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过滤器,上述过滤器主要捕集线头等异物,其特征在于,送风装置将进气口侧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的方式结合在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从而实现一体化。
根据这样的结构,为了在干燥工序中使在循环送风路径中循环的循环空气通过安装于循环送风路径中途的过滤器室的过滤器,以捕集线头等异物,使送风装置在其进气口侧能够与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彼此直接连接,通过这样的一体化,减少了洗衣干衣机主体的组装时的处理部件数量,并实现了紧凑化,向狭窄空间内的组装变得容易。此外,与相互之间的通道长度变短相应地,提高了热效率。而且,通过介于这样的一体化的结合部分之间的防振结构部,在作为振动源的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之间发挥了防振作用和吸振作用。
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在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和送风装置的进气口之间具有密封结构部,使该密封结构部***的多个部位之间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的方式可分离地联结结合起来,根据这样的结构,仅通过使送风装置相对于过滤器室在循环空气排出口与进气口之间具有密封结构部,就能够通过在其***的多个部位之间的联结而满足密封性地进行连接,而且可在联结部分之间构成防振结构部。此外,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能够在连接部分分离、从而可分别单独地进行维修和更换等维护。
以具有配合结构和联结结构的方式来进行联结,上述配合结构是在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的相互对置的联结座的一方上在上述相互对置的方向上设置的凸轴、和在上述联结座的另一方上设置的联结孔的配合结构;上述联结结构是在贴靠于具有联结孔的联结座的联结相反侧的垫圈与上述凸轴之间从垫圈侧进行螺纹紧固从而将两个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联结起来的联结结构,在防振结构部中,防振部件介于上述凸轴和联结孔的配合部之间、上述两个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以及具有上述联结孔的联结座与垫圈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防振部件利用了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的互相联结的联结座之间的凸轴和联结孔的配合以及防振部件向该配合部之间的***压力,通过该防振部件,实现了径向窜动少的弹性支撑作用,另外,防振部件利用了联结结构和被联结的联结座之间的对置部之间和具有联结孔的联结座与垫圈之间的联结压力,通过该防振部件,实现了在联结方向或轴向上窜动少的弹性支撑作用,通过上述两种弹性支撑作用,送风装置相对于过滤器室向任意方向的振动传递都被防振部件阻断,并且由于对送风装置自身进行吸振,所以可有效地实现防振。
防振部件一体地具有:筒部,其位于上述联结孔和凸轴的配合部之间;以及两个凸缘部,它们从该筒部的两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别位于上述两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和具有上述联结孔的联结座与垫圈之间,根据这样的结构,筒部位于通过一个防振部件相互联结的联结座之间的配合结构中的轴孔配合部之间,上述筒部的两端部的凸缘部分别位于连接结构中的联结座之间、以及联结座和垫圈之间,从而可起到上述防振作用,仅通过将防振部件的一个凸缘部等从联结座的联结孔的一方钻入到另一方,来进行安装以供联结,即能够如上述那样获得有效的相互间防振作用及对送风装置的吸振作用。
两个凸缘部的一方在整个周向上探出,而另一方则在周向上在多个部位呈放射状地探出,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在呈放射状地探出的多个凸缘部一侧容易地钻入到联结孔中。
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通过相互之间的一体化而构成过滤·送风单元,根据该结构,通过使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构成过滤·送风单元,实现了洗衣干衣机主体在组装中的处理部件数量的减少。
送风装置与加热通道部一起与过滤器室结合,从而构成过滤·送风·加热单元,上述加热通道部与送风装置的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内置有加热装置,根据该结构,如果说送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共用壳体而以较短的通道进行连接,则构成送风·加热单元然后与过滤器室一体化,从而成为三个设备以较短的通道进行连接的过滤·送风·加热单元,由此,可进一步减少洗衣干衣机主体组装时的处理部件数量,还可实现紧凑化和高热效率化。
加热通道部在从送风装置的排气口向与过滤器室的结合面方向扩展延伸的扩展区域内,以横贯上述扩展区域的方式内置有长方形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下游为加热装置的下游侧面从侧方所面对的筒状通道,根据该结构,送风装置和其下游的加热通道部极短且紧凑地连接,而且,将循环空气相对于加热装置的通过面积取得较大以提高热交换区域效率,同时可将热交换后的高温空气经水桶供给向旋转滚筒内。
过滤器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上,并且上述过滤器室中的过滤器出入的上端开口部在洗衣干衣机主体顶面的装卸口处开口,上述过滤器室设有存水部,该存水部的位置比从上述上端开口部向下设置的导入循环空气的循环空气导入口、以及将导入的循环空气通过过滤器排出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低,在该存水部中设有向循环送风路径的加热装置的下游开口的水流出口,在该水流出口处设有从循环送风路径的内表面侧关闭的单向阀,根据该结构,过滤器在较高的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处进行装卸,从而满足了容易避免由于人等不小心勾挂而松动的条件,而且可从在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开口的装卸口,从上方直接、容易且简单地向上端开口部在装卸口处开口的过滤器室内装卸过滤器。特别是过滤器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中,并通过防振结构部而牢固地支撑附带电动机的具有较大重量的送风装置,不易使过滤器和送风装置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循环送风路径振动,而且通过防振结构部来防止送风装置侧的振动的影响,过滤器室自不必说,与过滤器室连接的除湿通道部、固定过滤器室的洗衣干衣机主体等不会共鸣和共振等,防振结构部在固定于洗衣干衣机主体上的过滤器室中,还对送风装置自身发挥吸振作用,所以还能够降低波及到与送风装置连接的加热通道部的振动,可确保高静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工序中,为了将在循环送风路径中循环的循环空气通入在过滤器室内安装的过滤器以捕集线头等异物,将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能够使进气口与循环空气排出口相互对置地直接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体化,可减少洗衣干衣机主体的组装时的处理部件数量,而且通过紧凑化使得向狭窄空间内的组装变得容易,此外,与相互间的通道长度变短相应地,热效率得以提高。而且,通过仅是介于一体化的结合部分之间的简单的防振结构部,来发挥作为振动源的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之间的防振作用,以及对送风装置的吸振作用,抑制了包括与它们相连的循环送风路径部分在内的振动和共振,确保了静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过滤·加热·送风单元和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装卸口、过滤器室、主过滤器、后备过滤器的关系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操作板、装卸口、主过滤器的顶板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4是从送风风扇侧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后视图。
图5是从加热通道部侧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以从上方略微偏前表面侧看向过滤器室内的状态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过滤器室在洗衣干衣机的装卸口周围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过滤·加热·送风单元中的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的具有防振结构部的联结部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防振结构部的防振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在图1中,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中,水桶3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内通过未图示的悬挂结构而配设成悬空状态,在水桶3内配设有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旋转滚筒2,该旋转滚筒2使其轴心方向从正面侧到背面侧向下倾斜。在水桶3的正面侧形成有与旋转滚筒2的开口端相通的衣物出入口11,门9可开闭地关闭在形成于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正面侧的向上倾斜面上设置的开口部,通过打开该门9,可通过上述衣物出入口11而相对于旋转滚筒2内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由于门9设置在向上倾斜面上,所以不弯腰即可实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作业,改善了通常从位于横向的开口部放入和取出洗涤物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作业性的欠缺。
在旋转滚筒2中,在其周面形成有与水桶3内相通的多个通孔8,并且在其内周面的多个位置设有搅拌凸起(未图示)。该旋转滚筒2由在水桶3的背面侧安装的电动机7向正转和反转方向驱动旋转。此外,在水桶3上如图示那样通过配管连接有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通过控制注水阀和排水阀,来向水桶3内进行注水和排水。
当打开门9向旋转滚筒2内放入洗涤物及洗涤剂并使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开始运转时,从注水管道向水桶3内注入预定量的水,并通过电动机7来驱动旋转滚筒2旋转以开始洗涤工序。通过旋转滚筒2的旋转,反复进行将容纳在旋转滚筒2内的洗涤物通过在旋转滚筒2的内周壁上设置的搅拌凸起在旋转方向上带起、并从带起的适当高度位置落下的搅拌动作,所以对洗涤物施加敲打清洗的作用从而进行洗涤。在所需要的洗涤时间之后,变脏的洗涤液从排水管道排出,通过使旋转滚筒2高速旋转的脱水动作来脱去洗涤物中所含的洗涤液,然后,从注水管道向水桶3内注水实施漂洗工序。即使在该漂洗工序中,也反复进行将容纳在旋转滚筒2内的洗涤物通过旋转滚筒2的旋转而由搅拌凸起带起并落下的搅拌动作,从而实施漂洗清洗。
在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中,设有对容纳在旋转滚筒2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的功能,形成有前述的循环送风路径5,在该循环送风路径5中将如图1所示的水桶3内的空气排出进行除湿,并将经加热的干燥空气再次输送到水桶3内。如前所述,通常在该循环送风路径5的中途如图1所示那样设有除湿装置31、加热装置32及送风装置15,通过驱动该送风装置15旋转,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产生空气流,容纳有洗涤物的旋转滚筒2内的空气通过通孔8而从水桶3向送风装置15侧排出,在位于送风装置15的上游的除湿装置31使水分凝结进行除湿,通过与加热装置32的热交换进行加热,通过上述除湿和加热来形成总是干燥的高温空气。该干燥的高温空气从送风装置15输送向水桶3并被送到水桶3内。被送到水桶3内的高温干燥空气通过通孔8进入到旋转滚筒2内,在吹到衣物等洗涤物上的同时向水桶3穿出并再次被导入向送风装置15一侧,通过反复进行以上的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的空气的如图1中箭头所示那样的循环,来实施干燥工序。
此外,在利用了该循环送风路径5的干燥工序中,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循环空气中,主要混入有由衣物等洗涤物产生的线头等异物进行循环,容易给实施干燥工序带来堵塞除湿装置31和加热装置32、塞入到送风装置15的旋转部中、堆积在送风装置15的内表面等障碍,需要频繁地进行麻烦的维护,所以在循环送风路径5的中途,作为一个示例,一般在成为除湿装置31、加热装置32和送风装置15的上游侧的、例如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15的上游侧,设置容纳有将循环空气中的异物除去的主过滤器35的过滤器室36。由此,即使异物混入到使洗涤物干燥后的空气中并被导入到除湿装置31侧,在通过过滤器室36时也被主过滤器35所捕集,而不会混入到流向下游侧的循环空气中。因此,可长期维持送风装置15、加热装置32和除湿装置31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所捕集到的异物在过滤器室36内的主过滤器35中堆积而导致循环空气的通过阻力逐渐增加,从而使干燥功能下降的问题,所以主过滤器35如上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那样设置成可以装卸。
再有,虽然除湿装置31、加热装置32可以作为蒸发器、冷凝器的组合与通过使冷媒循环的冷媒回路而连接的压缩机一起构成空调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湿装置31是通过来自未图示的供水阀的水的喷雾等被冷却的热交换板,其与含有水分的循环空气接触使水分凝结来进行除湿。加热装置32是加热器。送风装置15是图2所示的西洛克型鼓风机。
虽然设置了上述主过滤器35,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为了消除如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问题,以主过滤器35为代表的过滤器91,从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开口的图2、图3所示的装卸口51,通过从下部到上部向前方倾斜的装卸路径52,相对于过滤器室36进行装卸。这样,在干燥工序中,为了使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循环空气通向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途的过滤器室36中安装的主过滤器35,来捕集线头等异物,主过滤器35在较高的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进行装卸,由此满足了容易避免由于人等不小心勾挂而导致主过滤器35松动的条件,而且,与由于从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开口的装卸口51,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垂直的装卸路径进行装卸,而导致该装卸力容易产生向前方的扭转分量相比,能够在沿着从难以产生扭转的下部到上部向前方倾斜的装卸路径52的方向上轻而易举地顺利地进行装卸。而且,优选的是:接续于装卸口51的过滤器室36在从装卸口51到主过滤器35的预定位置的装卸行程的全长范围内由倾斜的装卸路径52引导。
图2是表示过滤·加热·送风单元和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装卸口、过滤器室、主过滤器、后备过滤器的关系的剖面图。在图2中,主过滤器35具有封闭上述装卸口51的顶板53,在该顶板53上具有把手凹部56,该把手凹部56具有抵抗关闭弹簧54从上方按压而打开的盖55。由此,通过穿过装卸口51安装主过滤器35,其最终能够用顶板53封闭装卸口51,使外观成为如图示那样的大致一个面的状态等,美观且整齐,并且人等更难以勾挂,而且,可将手指挂在设于顶板53的把手凹部56中稳定地进行拉出和安装。特别是由于该把手凹部56通过作用有关闭弹簧54的盖55而总是关闭,所以把手凹部56不易成为人等不小心勾挂的原因,而且在主过滤器35的装卸时通过将手指挂在把手凹部56中的动作来按压打开盖55,所以不需要特别的作业即可挂住手指容易且简单地装卸主过滤器35。而且,把手凹部56在其开口的前部形成勾挂手指的向后的把手边缘56a,该把手边缘56a位于顶板5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或稍微靠前部的位置处,由于这种位置的关系,要将手指挂在把手凹部56中,由于在其开口的前部具有向后的把手边缘56a,通过将胳膊从前方伸到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并使手指弯曲进入把手凹部56内的自然的动作,就可简单且不打滑地勾挂在把手边缘56a上,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拉出主过滤器35,并且,通过用勾挂在把手边缘56a上的手指部和沿着顶板53的外表面的掌部夹持顶板53来稳定地把持主过滤器35,能够稳定且容易地进行拉出后的搬运等处理以及向过滤器室36的安装。再有,由于盖55其后部通过铰链销57而铰链连接在把手凹部56的开口的后部,所以通过将手指放入把手凹部56时的盖55的按压打开,来开放把手边缘56a并直接挂住手指,所以装卸用的针对把手凹部56、把手边缘56a的挂指作业可通过连续的一系列动作简单地进行。
更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主过滤器35,在以从顶板53沿着过滤器室36的内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一体成形或者连接而成的笼形主支撑架71上支撑主过滤器部件79,并使该主过滤器部件79位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内侧,在主支撑架71的顶板53下部部分的外周安装由硅橡胶等构成的密封垫73,在将主过滤器35安装到过滤器室36的预定位置上时,上述密封垫73压接在位于装卸口51的内侧的内周处的阶梯部74上,从而密闭过滤器室36,在主过滤器35和过滤器室36之间设有未图示的弹性卡合部,该弹性卡合部在主过滤器35安装在预定位置上时弹性地进行相互卡合。由此,仅通过以用顶板53封闭装卸口51的方式将主过滤器35安装到过滤器室36上,从顶板53向下方延伸的主支撑架71便可带着主过滤器部件79***到过滤器室36中,在预定的安装位置处,通过在主支撑架71的在顶板53下部部分的外周设置的密封垫73与装卸口51的内侧的内周的阶梯部74的压接、和弹性卡合部的弹性卡合,可将过滤器室36维持在密闭状态,并且可使主过滤器部件79正确地定位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内侧。
图3是表示洗衣干衣机主体的顶面、操作板、装卸口、主过滤器的顶板的关系的立体图。在图3中,在构成顶面44a的上表面板上开口的装卸口51,如图2、图3所示那样在整个周围具有从顶面44a立起的隔挡部44c,在该隔挡部44c的内侧具有与所安装的主过滤器35的顶板53配合的凹部44d。由此,顶板53不会单独从凹部44d向顶面44a突出,可使人等不会勾挂,并且即使在顶面44a上掉落有少量的水,也会被隔挡部44c挡住而阻止其进入到装卸口51中,可防止损害洗衣干衣机主体44内的电气装备件。此外,顶板53在外周具有向下突出的凸壁53a,凹部44d在其周壁44e和内周的向上凸部44f之间具有成为收容上述凸壁53a的槽舌接合部的配合部,从而承载顶板53,即使万一水侵入到装卸口51中,通过凹部44d中的与顶板53的槽舌配合结构所产生密封功,也能够防止水到达装卸口51的内侧,从而进一步实现了电气装备件的安全。再有,顶板53比上述隔挡部44c稍低。由此,即使水漫到隔挡部44c上,通过水的表面张力也能够抑制水向阶梯下侧的顶板53侧濡湿移动,由此也提高了电气装备件的安全性。虽然未图示,但在装卸口51和过滤器室36的上端的开口36d之间也通过密封垫等进行密封,这对于防止水漏出到循环送风路径5之外来说是适合的。
但是,在装卸口51的周围掉落有可越过隔挡部44c的程度的水时,容易波及到隔挡部44c和顶板53之间,容易从装卸口51侵入到过滤器室36内,顶板53通过覆盖装卸口51以及顶板53与装卸口51之间的槽舌接合结构,防止了水通过装卸口51侵入到过滤器室36中,但当在顶板53上掉落有水时,水则容易通过装卸口51侵入到过滤器室36中。
可想到的是:在水侵入到过滤器室36中时,水会通过循环送风路径5到达作为对水成问题的电气装备件的送风装置15和作为加热器的加热装置32等,从而发生损害。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内置有加热装置32的加热通道部5a为与送风装置15具有共同的壳体101的一体结构,用螺钉48将该加热通道部5a与过滤器室36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加热装置32、送风装置15以及过滤器室36三者通过较短的通道连接起来的紧凑的过滤·加热·送风单元102,除了可实现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组装中的处理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外,如图1所示,加热通道部5a可连接于水桶3的附近部分,其余的过滤器室36和水桶3之间可通过内置有除湿装置31的短的除湿通道部5b进行连接,所以具有循环送风路径5变短、且热效率高的优点,但侵入到了过滤器室36中的水容易波及到送风装置15和加热装置32。
为应对该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所示,基于过滤器室36的用于使过滤器91进出的上端的开口36d部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的装卸口51处开口的条件,设置比循环空气导入口78和循环空气排出口72位置都低的存水部103,循环空气导入口78从开口36d部往下设置,并导入循环空气,循环空气排出口72将所导入的循环空气通过过滤器91排出,在该存水部103中设有通往比循环送风路径5的加热装置32更靠下游的水流出口104,在该水流出口104处设有从循环送风路径5的内表面侧关闭的单向阀105。由此,由于过滤器室36其上端的开口36d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的装卸口51处开口,因此即使落到顶面44a上的水等通过装卸口51而侵入,也会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容易向比从过滤器室36的开口36d部往下设置的循环空气导入口78和循环空气排出口72具有更低的位置的存水部103滴落并积存于其中,同时,能够使所积存的水通过水流出口104并经单向阀105向其打开方向通过,从而流入到循环送风路径5的加热装置32的下游。因此,即使所进入的水到达水桶3内,也能够降低水不经过除湿装置31就到达成为上游侧的加热装置32和送风装置15因而出现问题的概率。而且,可避免波及到循环送风路径5外的电气装备设备的情况。此外,由于单向阀105通过断流习性或/和由于循环空气的送风压力所产生的断流来防止循环空气从循环送风路径5侧向过滤器室36侧的倒流,所以不会妨碍利用干燥的高温空气的循环所进行的干燥工序。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水流出口104在过滤器室36中的积存部103a的后部壁上开口设置成向后方突出的筒状,该水流出口104与在加热通道部5a的对置壁上设置的开口成向前方突出的筒状的导入口106配合,利用密封件107将它们相互之间密封起来,使它们在加热通道部5a中的加热装置32的下游正后面的位置处开口或相通。
图4是从送风风扇侧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后视图。图5是从加热通道部侧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立体图。在图4、图5中,单向阀105由具有利用弹性而关闭的习性的板部件、具体为橡胶板构成,并且从加热通道部5a的内侧贴在水流出口104和/或导入口106上。而且,单向阀105将外周的一部分的矩形的钩部105a弹性地嵌入在加热通道部5a的安装孔108中而固定。
图6是以从上方略微偏前表面侧看向过滤器室内的状态观察过滤·加热·送风单元的立体图。在图6中,关于存水部103,其形成在过滤器室36的设有循环空气导入口78的前部壁和设有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后部壁之间的整个底部范围内,比循环空气排出口向侧方偏移的范围为较深的积存部103a,并在此处具有水流出口104。这样,通过存水部103能够积存较多的侵入水,其中该存水部103利用了与过滤器室36从循环空气导入口78导入循环空气、并通过过滤器91从循环空气排出口72排出用的循环空气导入空间以及过滤器容纳空间的整个容量相符的底部广阔空间。特别是由于存水部103具有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侧方偏移的较深的积存部103a,能够进一步增大容量,从而即使侵入大量的水也能够应对,同时,通过优先在该积存部103a中存水,因此即使水位变高也不易跟随从过滤器室36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排出的循环空气而去,而且,能够使积存部103a的水优先从水流出口104向加热通道部5a流出,从而水不易积存。
另外,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导入口78和循环空气排出口72如图5、图6所示那样,通过满足彼此不正对的位置关系,即使是循环空气在循环送风路径5中循环的干燥工序中,水侵入到过滤器室36中并被从循环空气导入口78导入的循环空气吹飞,所导入的循环空气也不会直接奔向与循环空气导入口78非正对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而是如图2、图6中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以弯曲的路径奔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因此被吹飞的水因碰撞或离心而被气液分离残留在过滤器室36内,从而容易积存在存水部103、积存部103a中,相应地其不易波及到送风装置15和加热装置32。
特别是循环空气导入口78和循环空气排出口72在左右方向上位置错开,循环空气导入口78位于存水部103特别是积存部103a之上,因此通过利用了过滤器室36的左右的扩展空间的较长的路径能够有利地进行以下两种动作:循环空气在从循环空气导入口78导入到过滤器室36的左右方向上的没有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一侧之后,通过奔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时的与后部壁的碰撞和向前进道路的左右方向弯曲时的离心力而进行气液分离,并在存水部103特别是较深的积存部103a侧实现,从而落到存水部103特别是积存部103a中,并容易优先储存在那里;以及,通过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导入口78侧排出到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时的与侧壁的碰撞和向前进道路的前后方向弯曲时的离心力,实现气液分离,并且落到存水部103中,即使其落下位置从积存部103a变为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也能够在积存部103a中的水位较低的期间,流向并积存在积存部103a中,从而容易防止再次跟随从循环空气排出口72排出的循环空气。
并且,通过使循环空气导入口78比循环空气排出口72位置向上方错开,从循环空气导入口78导入到过滤器室36中的循环空气朝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循环气流的前进道路,还从过滤器室36的上部向下部变化,所以通过在利用了过滤器室36的左右上下的扩展空间的更长的路径中的碰撞、离心力,提高了气液分离功能。
再有,如上所述,主支撑架71沿着过滤器室36的内表面支撑主过滤器部件79,具有这样的主支撑架71的主过滤器35适合于如上所述的利用了这样的过滤器室36内的上下左右的扩展空间的气液分离,而不会发生阻碍。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主支撑架71具有:上半部71b,其从设于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的循环空气导入口78导入循环空气;和下半部71c,其对与设于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对应的主过滤器部件79进行支撑,从循环空气导入口78向过滤器室36及主支撑架71的上半部36b、71b导入循环空气,并使该循环空气通过利用了过滤器室36的至少上下左右的扩展空间的弯曲路径伴有气液分离地奔向过滤器室36及主支撑架71的下半部71c,同时从循环空气排出口72顺利地排出。
此外,主过滤器部件79根据需要,以不挂在循环空气导入口78上、并且没有旁路为条件,与循环空气排出口72对应的范围自不必说,可如图2所示那样,在偏离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广阔区域中设置主过滤器部件79,从而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为了使朝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的循环空气通过,而利用过滤器室36的广阔空间。由此,与主过滤器部件79的循环空气的通过面积增大相应地,不易堵塞。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91如图2所示为双重过滤器结构,其相对于对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导入口78进入并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排出的循环空气先进行作用的主过滤器35,还具有在后进行作用的后备过滤器82。由此,以这样的关系进行设置:后备过滤器82相比于主过滤器35在先安装而在后取出,主过滤器35相比于后备过滤器82在后安装而在先取出,为了将后备过滤器82从成为过滤器室36的深侧的下半部36c单独取出,在前部壁上设有可从内侧勾挂手指的把手凹部133。后备过滤器82的安装仅通过从上方滑入到过滤器室36中,即可由装卸路径52导引到预定位置。
因此,在主过滤器35中的主支撑架71的下半部71c的***覆盖有具有笼形的副支撑架110的后备过滤器82,该后备过滤器82中的副支撑架110沿着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的内表面,在主过滤器79的外侧支撑有副过滤器部件83。由此能够满足这样的双重过滤器结构:在将后备过滤器82安装到过滤器室36的下半部36c中之后,将主过滤器35安装在过滤器室36的上半部36b和接续于上半部36的后备过滤器82的内侧,导入到过滤器室36中的循环空气双重地通过主过滤器35的主过滤器部件79和后备过滤器82的副过滤器部件83,然后从循环空气排出口72穿出。由此,通过薄且空气阻力小的主过滤器部件79及副过滤器部件83来可靠地捕集微细的线头等异物,所以可获得除湿装置31、加热装置32、送风装置15等设备的功能的高维持性能,而且由于大部分异物由先通过的主过滤器部件79捕集,所以堵塞在主过滤器部件79侧频繁发生,而副过滤器部件83侧的堵塞次数要远少于主过滤器部件79的情况。
对应于这样的主过滤器35和后备过滤器82的双重过滤器结构,如图2所示,在后备过滤器82中设有密封垫94,该密封垫94用于使后备过滤器82和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为独立排气空间95,使主过滤器35和后备过滤器82之间为独立排气空间96。由此,导入到过滤器室36、主支撑架71的上半部71b中的循环空气,如图5中箭头所示那样,依次无迂回地通过主过滤器35和后备过滤器82之间的独立排气空间96、后备过滤器82和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之间的独立排气空间95,在通过双重过滤器结构除去异物之后,向循环空气排出口72穿出进行循环。
再有,主过滤器35和后备过滤器82如图2所示分别通过内置等具有磁铁111、112,如图6所示,过滤器室36具有过滤器检测装置113,该过滤器检测装置113内置有一对过滤器检测开关,在主过滤器35及后备过滤器82安装在预定位置上时,所述一对过滤器检测开关个别地与这些磁铁111、112对置而感应动作,并向外部输出电信号。由此,通过利用在操作板66的内侧设置的控制基板67等,如果没有安装主过滤器35和后备过滤器82两者,则能够禁止使用,还能够禁止在没有顶板53的状态水直接侵入这样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图7是表示过滤器室在洗衣干衣机的装卸口周围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在图7中,过滤器室36涉及使上端的开口36d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上的装卸口51处开口的结构,过滤器室36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上。具体地说,过滤器室36通过螺钉155从上方固定在上表面板44b上,该上表面板44b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作为金属制框架组的框体151上。更详细地说,过滤器室36以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的方式临时放置在框体151上,为了实现上述定心,装卸口51和过滤器室36可在通过从上方***的定位工具153彼此进行了定心的状态下利用螺钉155拧紧固定在一起。关于定位工具153示出了这样的情况:在定位用脚部153a的上端具有向定位用脚部153a的周围呈凸缘状地探出的头部153b,通过使该头部153b为与装卸口51的凹部44d配合抵接的状态,从而完成了定心,容易防止定心不良的情况。其结果为,由于定位工具153的头部153b覆盖在上表面板44b上设置的安装孔156,所以设置了切口153c,该切口153c使安装孔156露出,从而能够利用螺钉155进行拧紧作业。过滤器室36上的拧紧螺钉155的拧紧部为突部157,其提高了螺钉155的联结强度。
另一方面,框体151和上表面板44b的联结是这样进行的:使螺钉158穿过在上表面板44b上设置的安装孔156,并从上方拧入到设置在框体151上的螺纹孔159中。对于安装孔156,也在定位工具153的头部153b上设置切口153c以便能够进行拧紧。
这里,上表面板44b包括:上表面基板44b1,其固定在框体151上,并且形成包括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部的上部周围;和辅助上表面板44b2,其贴靠在该上表面基板44b1上,并且构成洗衣干衣机主体44的顶面44a,在上述装卸口51周围利用螺钉158进行的固定同时将上表面基板44b1和辅助上表面板44b2双重固定在框体151上。此外,过滤器室36的利用螺钉155在上表面板44b上进行的固定,也同时将该过滤器室36固定在双重的上表面基板44b1和辅助上表面板44b2上。尤其是由于上表面基板44b1和辅助上表面板44b2相对于装卸口51较大,所以即使在装卸口51周围以外,也能够根据需要利用螺钉或配合等固定到框体151等上。此外,可伴同上表面板44b通过螺钉158从上方联结在了框体151上时的框体151和上表面板44b的夹持,来进行过滤器室36的固定,通过将上表面板44b利用螺钉158联结并固定在框体151上时的上表面板44b和框体151所产生的夹持力,来直接或间接夹持并正式固定过滤器室36,可减少或取消过滤器室36利用螺钉155的联结而正式固定在上表面板44b上的部位。
再有,针对送风装置15与驱动电动机122同为振动源的情况,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的送风装置15单独或包括加热装置32的壳体101,在与上述的过滤器室36一体化中,将进气口121侧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43的方式,通过螺钉48的联结结合到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从而形成为一体。由此,通过送风装置15在其进气口121侧可与过滤器室36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侧彼此直接连接这样的一体化,减少了洗衣干衣机主体44组装时的处理部件数量,并且实现了紧凑化,向狭窄空间内的组装变得容易。此外,与相互间的通道长度变短相应地,热效率得以提高。另外,通过介于这种一体化的结合部分之间的防振结构部43,在作为振动源的送风装置15和过滤器室36之间发挥了防振作用和吸振作用,抑制了包含与它们相连的循环送风路径5的部分在内的振动和共振,确保了静音性。而且,通过解除螺钉48所形成的联结来分离送风装置15和过滤器室36,从而能够个别地进行所需一侧的更换或维修等维护。
特别是通过将过滤器室36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44上,可使具有与过滤器室36结合的驱动电动机122的重量比较大的送风装置15,不易与和过滤器室36和送风装置15相连的循环送风路径5的部分一起振动,从而可稳定地进行支撑,而且,通过防振结构部43可防止送风装置15一侧的振动影响到过滤器室36一侧,从而,过滤器室36、与之相连的除湿通道部5b、固定有过滤器室36的洗衣干衣机主体44不会共鸣和共振等。此外,防振结构部43在固定于洗衣干衣机主体44上的稳定的过滤器室36中,还对送风装置15自身发挥吸振作用,所以还能够减少波及到加热通道部5a的振动,能够确保高静音性。
在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15以及过滤器室36中的循环空气排出口72与进气口121之间的设置有密封件123的密封结构部的***,在图4所示的多个部位间、具体为三个部位间在相互之间通过螺钉48进行联结。因此,相对于过滤器室36,送风装置15单独或附带加热通道部5a仅通过在循环空气排出口72和进气口121之间具有密封结构部,即可利用其***的多个部位之间的螺钉48的连接来满足密封性地进行联结,而且利用上述联结可获得防振结构部43。
图8是表示过滤·加热·送风单元中的送风装置和过滤器室的具有防振结构部的联结部的剖面图。在图8中,以具有配合结构的方式来进行联结,上述配合结构是在送风装置15和过滤器室36的彼此对置的联结座15g、36g中的一方具体来说在过滤器室36上在上述彼此对置的方向上设置的凸轴36h,与在上述联结座15g、36g中的另一方具体来说在送风装置15上设置的联结孔15h的配合结构。对应于这样的联结结构,防振结构部43具有这样的联结结构:在贴靠于具有联结孔15h的联结座15g的连接相反侧的垫圈46与上述凸轴36h之间从垫圈46侧利用螺钉48进行拧紧,从而将两个联结座15g、36g的对置部之间联结起来,防振结构部43构成为在上述凸轴36h和联结孔15h的配合部之间、在上述两联结座15g、36g的对置部之间、在具有上述联结孔15h的联结座15g和垫圈34之间,介入有由丁烯橡胶等构成的防振部件47。
由此,防振部件47利用了送风装置15和过滤器室36的相互联结的联结座15g、36g之间的凸轴36h和联结孔15h的配合以及防振部件47在该配合部之间的***压力,通过该防振部件47,实现了径向窜动少的弹性支撑作用,另外,防振部件47利用了联结结构和被联结的联结座15g、36g之间的对置部之间和具有联结孔15h的联结座15g与垫圈46之间的联结压力,通过该防振部件47,实现了轴向窜动少的弹性支撑作用,通过防振部件47的上述两种弹性支撑作用,送风装置15相对于过滤器室36向任意方向的振动传递都被防振部件47阻断,并且由于对送风装置15自身进行吸振,所以可有效地实现防振。
图9是表示防振结构部的防振部件的立体图。在图9中,防振部件47如图6所示那样为橡胶成形品,其一体地具有:筒部47a,其位于上述联结孔15h和凸轴36h的配合部之间;和两个凸缘部47b、47c,它们从该筒部47a的两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别位于上述两个联结座15g、36g的对置部之间、和具有上述联结孔15h的联结座15g与垫圈46之间。因此,筒部47a位于通过一个防振部件47相联结的联结座15g、36g之间的配合结构中的轴孔配合部之间,上述筒部47a的两端部的凸缘部47b、47c分别位于联结结构中的联结座15g、36g之间、以及联结座15g和垫圈46之间,从而可起到上述防振作用,仅通过使防振部件47的一个凸缘部47c等从联结座15g的联结孔15h的一方钻入到另一方中,来进行安装以供联结,即能够如上述那样获得有效的相互间防振作用及对送风装置15的吸振作用。
而且,两个凸缘部47b、47c的一方为在整个周向上探出的形式,另一方为在周向上在多个部位呈放射状地探出的形式,可在呈放射状地探出的多个凸缘部47c一侧容易地钻入到联结孔15h中。在图示的示例中,连续的凸缘部47b位于联结座15g、36g的对置部之间,与在周向上分割了的凸缘部47c位于其间的情况相比,送风装置15及过滤器室36之间的直接防振性提高。
另一方面,如图4、图5所示,加热通道部5a,在从送风装置15的排气口124向与过滤器室36的结合面方向扩展延伸的扩展区域5a1内,以横贯该扩展区域的方式内置有长方形的加热装置32,加热装置32的下游为加热装置32的下游侧面从侧方所面对的筒状通道5a2。由此,送风装置15及其下游的加热通道部5a极短从而有助于紧凑,而且,将循环空气相对于加热装置32的通过面积取得较大,以提高通过热交换区域效率,同时可将热交换后的高温空气经水桶3供给向旋转滚筒2内。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洗涤物干燥用的循环送风***,过滤器室和送风装置的单元化在不产生由于送风装置的振动而导致的问题的情况下实现,可通过小型化及通道的缩短来实现热效率的提高。

Claims (9)

1.一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在水桶内设置有旋转滚筒,该旋转滚筒形成有多个通孔,并容纳洗涤物,而且被旋转驱动,通过控制上述水桶内的供水、排水以及上述旋转滚筒的旋转,来实施洗涤、漂洗、脱水各工序,并且利用送风装置使上述水桶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进行循环,由此来实施洗涤物的干燥工序,上述滚筒式洗衣干衣机构成为在上述循环送风路径的中途具有过滤器室,该过滤器室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过滤器,上述过滤器主要捕集线头等异物,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将进气口侧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的方式结合在上述过滤器室的循环空气排出口侧,从而实现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和上述过滤器室在上述过滤器室的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和上述送风装置的上述进气口之间具有密封结构部,
使上述密封结构部***的多个部位之间以具有相互间的防振结构部的方式可分离地联结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以具有配合结构和联结结构的方式来进行上述联结,上述配合结构是在送风装置和上述过滤器室的相互对置的联结座的一方上在上述相互对置的方向上设置的凸轴、和在上述联结座的另一方上设置的联结孔的配合结构;上述联结结构是在贴靠于具有上述联结孔的上述联结座的联结相反侧的垫圈与上述凸轴之间从上述垫圈侧进行螺纹紧固从而将两个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联结起来的联结结构,
在上述防振结构部中,防振部件介于上述凸轴和上述联结孔的配合部之间、上述两个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以及具有上述联结孔的上述联结座与上述垫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振部件一体地具有:筒部,其位于上述联结孔和上述凸轴的配合部之间;以及两个凸缘部,它们从上述筒部的两端部向外方探出,并分别位于上述两联结座的对置部之间,和具有上述联结孔的上述联结座与上述垫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凸缘部的一方在整个周向上探出,而另一方则在周向上在多个部位呈放射状地探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和上述过滤器室通过相互之间的一体化而构成过滤·送风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与加热通道部一起与上述过滤器室结合,从而构成过滤·送风·加热单元,上述加热通道部与上述送风装置的壳体形成为一体,并且内置有上述加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通道部在从上述送风装置的上述排气口向与上述过滤器室的结合面方向扩展延伸的扩展区域内,以横贯上述扩展区域的方式内置有长方形的上述加热装置,上述加热装置的下游为上述加热装置的下游侧面从侧方所面对的筒状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器室固定在洗衣干衣机主体上,并且上述过滤器室中的上述过滤器出入的上端开口部在洗衣干衣机主体顶面的装卸口处开口,
上述过滤器室设有存水部,该存水部的位置比从上述上端开口部向下设置的导入循环空气的循环空气导入口、以及将导入的循环空气通过上述过滤器排出的上述循环空气排出口低,
在上述存水部中设有向上述循环送风路径的上述加热装置的下游开口的水流出口,
在上述水流出口处设有从上述循环送风路径的内表面侧关闭的单向阀。
CNU2007203020021U 2006-11-01 2007-11-01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5329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7586 2006-11-01
JP2006297586A JP2008113725A (ja) 2006-11-01 2006-11-01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5329Y true CN201125329Y (zh) 2008-10-01

Family

ID=3942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0200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5329Y (zh) 2006-11-01 2007-11-01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CN2007101666490A Active CN101173443B (zh) 2006-11-01 2007-11-01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6490A Active CN101173443B (zh) 2006-11-01 2007-11-01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13725A (zh)
CN (2) CN20112532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443B (zh) * 2006-11-01 2011-0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8739B2 (ja) * 2008-09-11 2012-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5298170B2 (ja) * 2011-08-15 2013-09-2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5756389B2 (ja) * 2011-10-21 2015-07-2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2634962A (zh) * 2012-04-19 2012-08-15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用烘干过滤***
CN105506933A (zh) * 2014-09-22 2016-04-20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08018670B (zh) * 2016-10-31 2020-10-23 青岛胶南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207210774U (zh) * 2017-08-11 2018-04-10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洗干一体机
CN108759209A (zh) * 2018-07-11 2018-11-06 陈展伟 电磁式冷媒热交换装置、除湿装置及应用除湿装置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1408A (en) * 1977-05-16 1978-12-09 Hitachi Ltd Supporter for motor
JPH03112153U (zh) * 1990-03-05 1991-11-15
JPH05200185A (ja) * 1992-01-27 1993-08-10 Hitachi Ltd 洗濯乾燥機
JP2004135755A (ja) * 2002-10-16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乾燥機
JP3896980B2 (ja) * 2003-04-03 2007-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3625820B1 (ja) * 2003-08-20 200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JP2008113725A (ja) * 2006-11-01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443B (zh) * 2006-11-01 2011-0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443B (zh) 2011-01-19
JP2008113725A (ja) 2008-05-22
CN101173443A (zh) 2008-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5329Y (zh)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CN100577903C (zh)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CN100582347C (zh)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及烘干机用过滤器
CN1773003B (zh)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EP1411163B1 (en)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00582352C (zh) 衣物干燥装置
JP2941767B2 (ja) 洗濯機用フィルタ
CN103403246A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衣物处理装置的纤维屑滤网清洗方法
CN101671942B (zh) 空调单元
CN101805974B (zh) 洗涤干燥机
JP2007330439A (ja) 洗濯乾燥機
CN201151823Y (zh)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CN113646478A (zh) 冷凝式干衣机
CN201381450Y (zh) 空调单元
CN101153444B (zh)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JP6295424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05960488B (zh) 洗涤干燥机
JP4671917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04080966A (zh)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EP3875672B1 (en) Laundry dryer
JP2020010817A (ja) 洗濯乾燥機
CN101824724B (zh) 洗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71941B (zh) 空调单元
CN102560966B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4938739B2 (ja) 洗濯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