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597A -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1597A
CN1991597A CNA200610156719XA CN200610156719A CN1991597A CN 1991597 A CN1991597 A CN 1991597A CN A200610156719X A CNA200610156719X A CN A200610156719XA CN 200610156719 A CN200610156719 A CN 200610156719A CN 1991597 A CN1991597 A CN 1991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particle diameter
particle
cumulative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67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1597B (zh
Inventor
铃木正郎
赤泽良彰
恩田裕
小川哲
山本义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1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1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15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Preparation methods by mixing the toner components in a liquefied state; melt kneading; reactive m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5Post-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7Separation; Classify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75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 particles, e.g. shape 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8Ferrite carrier, e.g. magneti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防止产生色粉在装置内部飞散、翳影、称为泛白的图像不良、以及镀膜等,可容易地除去感光体上的色粉,并且长期又稳定地形成高精细及高分辨率的高品质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形成部(2)、供纸部(3)、以及图像读取部(4),其使用色粉来形成图像,作为色粉使用如下非磁性色粉:粒径D10V及粒径D90V满足以下公式(1),粒径D50V为5~8μm、且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5~35个数%,0.415≤(D10V-D90V)/D10V≤0.475……(1)[式中D10V、D50V、以及D90V是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10%、50%、以及90%的粒径]。

Description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下图像形成处理机构:感光体、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部、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体表面照射信号光而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的曝光部、向静电潜影供给显影剂中的色粉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影部、将感光体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使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以及对色粉图像转印后的感光体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部,显影剂使用仅含有色粉的单成分显影剂或含有色粉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使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图像。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高速且廉价地形成画质品质好的图像,因此被利用在复印机、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等上,近来的普及是非常显著的。随之,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要求更加严格。其中,由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化、图像品质稳定化、以及图像形成速度的高速化等特别受到重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必须从图像形成处理及显影剂这两方面进行研究。
对于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化,在显影剂方面,从关键是忠实地再现静电潜影的观点看,问题在于应解决色粉粒子的小径化这1点,对此提出了各种方案。
例如,提出了具有满足以下条件的粒度分布的非磁性色粉(例如,参照特开平2-877号公报):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7~60个数%,粒径为8~12.7μm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30个数%,以及粒径在16μm以上的色粉粒子含有量在2.0体积%以下,体积平均粒径为4~10μm、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满足N/V=-0.04N+k(式中,N是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的个数%,是17~60的正数;V是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的体积%;K表示4.5~6.5的正数)。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具有以下缺点:静电潜影边缘部的电场强度高于中央部,因此静电潜影中央部的色粉粒子附着量少于边缘部,图像浓度下降,在特开平2-877号公报中提出的技术,使粒径在5μm以上的色粉粒子含有量在特定范围内,从而消除上述问题。特开平2-877号公报的非磁性色粉有利于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化,但流动性不足,容易产生由色粉飞散引起的设备内部污染。特别是在低湿环境下产生称为充电的色粉粒子带电过剩,该带电过剩色粉粒子牢牢地附着在显影剂中的载体表面、感光体表面等上,产生翳影、感光体的清洁不良、以及感光体上的镀膜等,从图像形成处理及显影剂两方面破坏耐久性。并且,容易形成图像中的泛白的原因的粒子的凝聚体。
此外,提出了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0个数%以下的、平均粒径为5~10μm的色粉(例如,参照特开平10-91000号公报)。该色粉,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过低,不适于形成高精细且高分辨率的图像。
此外,提出了以下色粉(例如,参照特开平10-207112号公报):在向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色粉粒子添加添加剂的色粉中,色粉粒子满足1.45-0.05D50≤D25/D75≤1.75-0.05D50(式中,D25、D50、以及D75分别表示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25%、50%、以及75%的粒径),包括D50为3~7μm、添加剂的个数平均粒径为5~70nm的疏水性无机粒子,和个数平均粒径为80~800nm的、且1000nm以上的粒子含有量为20个数%以下的无机粒子。该色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防止产生翳影,感光体的清洁性能也良好,但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化等的效果不明显。
此外,提出了以下色粉(例如,参照特开2005-43918号公报):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5个数%以下,重量平均径为6.0~11.5μm,具有重量平均径的2倍以上的粒径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5体积%以下,累积个数分布为25%及75%的个数平均粒径D25与D75之比(D25/D75)为0.60~0.80。该色粉与特开平10-207112号公报的色粉类似,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防止产生翳影,感光体的清洁性能也良好,但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化等的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磁性色粉、含有该色粉的双成分显影剂以及使用上述非磁性色粉和双成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非磁性色粉,同时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和图像的高精细化、高分辨率效果,即使用于高速机(图像形成速度快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不会产生在装置内部的飞散、翳影、称为泛白的图像不良、以及镀膜等,感光体上的清洁性能优异,可以长期稳定地形成忠实地再现图像信息的高品质图像。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反复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成功得到了如下色粉:即使含有较多的粒径为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达到15~35个数%,但具有在现有技术中没有的特定的粒度分布,满足本发明的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是一种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非磁性色粉,其特征在于,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10%的粒径D1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以下公式(1),累积体积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处于5~8μm的范围内,且粒径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是15~35个数%,
0.415≤(D10V-D90V)/D10V≤0.475                 ……(1)。
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非磁性色粉:粒径D10V及粒径D90V满足上式(1),粒径D50V在5~8μm范围内,且粒径为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5~35个数%。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即使含有较多的流动性下降的原因的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由于具有上述特定的粒度分布,因此体现良好的流动性。从而,使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不存在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飞散,几乎不产生翳影、称为泛白的图像不良、以及在感光体上的镀膜等,也很容易清洁感光体。并且,由于流动性优异,因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内部中的色粉补给机构、感光体的清洁机构等的简化,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等。而且有利于提高图像的精细化效果及分辨率效果,进而提高图像再现性(特别是细线再现性),因此可以形成高品质图像。而且,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还完全可以应对现在主流的高速机,由于具有充分的流动性、精细化效果及分辨率效果,因此即使用于超过规定耐用年限而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不会降低图像品质。
并且本发明的其特征在于,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以下公式(2):
0.160<(D50V-D90V)/D50V<0.255    ……(2)。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中,优选粒径D50V及粒径D90V满足上式(2)。该非磁性色粉具有上述优异的效果,而且容易附着在显影辊等上的粒径为3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变低,因此可以延长图像形成装置的耐用寿命,上述显影辊被设置在显影装置内部,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直接供给色粉。进而,粒径为3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在作为双成分显影剂来使用时,虽然附着在载体表面缩减了双成分显影剂的耐用寿命,但由于降低了该色粉粒子含有量,因此进一步延长了形成高品质图像的时间。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粒径3~5μm(3μm以上、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3~30个数%(13个数%以上、30个数%以下)。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中,优选的是,粒径3~5μm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3~30个数%。该非磁性色粉,可以形成更高品质的图像,可以更加切实地防止产生翳影。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平均圆度为0.94~1.0(0.94以上、1.0以下)。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中,优选色粉粒子的平均圆度为0.94~1.0。该非磁性色粉,在维持该色粉本来具有的流动性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切实地进行静电潜影的忠实显影、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等。因此,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初期的高品质图像,在长期使用后也完全不会劣化,可以稳定且高水准地维持图像特性。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非磁性色粉如下得到:对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母炼胶的熔融混练物进行粗粉碎,进一步通过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进行分级。
根据本发明,例如对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母炼胶的熔融混练物进行粗粉碎,进一步通过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进行分级,从而可以得到具有特定的粒度分布的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双成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任何1种色粉和载体。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载体的粒径为30~50μm(30μm以上、50μm以下)。
根据本发明,提供含有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和载体(优选粒径30~50μm的小粒径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使用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则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耐用期限内,可以形成高品质图像,可以实现进一步延长图像形成装置的耐用期限。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部;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体表面照射信号光、而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的曝光部;向静电潜影供给显影剂中的色粉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影部;将感光体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使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以及对色粉图像转印后的感光体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作为显影剂使用双成分显影剂,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双成分显影剂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成分显影剂,并且清洁部包括以与感光体表面压接或抵接的方式设置的清洁刮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使用含有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的双成分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上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容易被清洁刮板除去,因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种的清洁机构的简略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或简略化,进而实现低成本化。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色粉的色粉储存部;和色粉传送用管,其一端与色粉储存部连接,另一端与显影部连接,将色粉储存部的色粉补给到显影部中。
根据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的优异的流动性,使连接到显影装置的色粉补给装置简略化,可以进一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或简略化,进而实现低成本化。即,即使在利用色粉补给用管对色粉盒等色粉储存容器和显影装置进行连接的简单的结构中,色粉也不会堵塞,而被顺利补给到显影装置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可以通过下述具体说明和附图进一步理解。
图1是表示现有的色粉粒子(A)及本发明的色粉粒子(B)的大致的体积分布的图表。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是含有必要成分的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粒状物,具有如下特有的粒度分布。
(a)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10%的粒径D1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公式(1)。
0.415≤(D10V-D90V)/D10V≤0.475    ……(1)
在小于0.415时,非磁性色粉的粒度分布变得非常狭窄,在制造非磁性色粉时分级操作繁杂,并且分级后的收获率显著降低,在生产上没有实用性。在超过0.475时,非磁性色粉的带电量分布过宽,容易产生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色粉飞散、翳影等。
(b)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是5~8μm。
粒径D50V小于5μm时,非磁性色粉的流动性下降,并且容易产生凝聚,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与载体均匀混合,未充分带电的色粉粒子数增加。因此容易在非图像部产生翳影。此外每单位重量的带电量容易变得过高,显影性急剧下降。进而在制造方面也因粉碎分级时的收获率低下而产生高成本化问题。
粒径D50V超过8μm时,很难再现静电潜影的正确的点,图像的再现性、分辨率等下降。进而非磁性色粉的粒状性劣化,在图像上产生粗糙显像,图像品质下降。而且在静电潜影上容易附着需要量以上的色粉,因此色粉的消耗量增大。其中“粗糙显像”是指图像不均匀、有粗糙感。
(c)粒径在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是15~35个数%。
在小于15个数%时,图像再现性、分辨力等受损,所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劣化。而超过35个数%时,色粉的带电量分布变宽,容易产生翳影、感光体的清洁不良等,缩短了图像形成装置的耐用期限。此外,色粉粒子容易形成凝聚体,因此由于超过本来的粒径的色粉凝聚体的影响,在图像上产生泛白等图像不良,图像的分辨力下降。
进而,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优选的是,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公式(2)。
0.160<(D50V-D90V)/D50V<0.255    ……(2)
在(D50V-D90V)/D50V处于该范围中时,可确保能得到高分辨率化及高精细化的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并且特别是可以降低3μm以下的色粉粒子的含有量,该3μm以下的色粉粒子是凝聚性降低的原因,且容易保持过量的电荷(Q/m),从而容易附着在显影辊、载体等的表面上,因此可以长期更加稳定地维持图像的高品质及高画质。在小于0.160时,色粉的生产性显著下降,没有实用性。在超过0.255时,容易固定在显影辊、载体等上,从而容易产生色粉飞散、翳影、以及泛白等图像不良,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时间越长该倾向会越显著。
进而,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优选粒径3~5μm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3~30个数%。在小于13个数%时,图像的高分辨率化及高精细化会不充分。在超过30个数%时,色粉的凝聚性提高,并且色粉的带电性降低,因此会增加翳影的产生。
进而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优选平均圆度为0.94~1.0。平均圆度处于该范围中时,色粉的流动性、对静电潜影的显影性、以及色粉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性等进一步提高,可以长期稳定地形成更高品质的图像。在小于0.94时,在色粉粒子上存在锐角部分,在该锐角部分容易集中过多的电荷,因此显影性及转印性容易降低。此外流动性降低,随着印刷张数的增加,不良带电的色粉增加,容易产生翳影、色粉飞散等。此外,锐角部分因在显影装置内受到的压力,而容易粉碎、脱落,因此随着印刷张数的增加,在显影装置内部有锐角部分引起的微粉增多,造成流动性降低,不良带电的色粉增多,容易产生翳影、色粉飞散等。此外圆度1.0为正球形,不存在超过1.0的值。
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制造:对色粉原料的熔融混练物进行粗粉碎,进一步通过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进行细粉碎,根据需要进行分级。
作为色粉原料,将粘结树脂及着色剂作为必要成分,此外可以使用电荷控制剂、脱模剂、以及流动性改良剂等。
作为粘结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黑色色粉或彩色色粉用的公知的粘结树脂。例如包括:聚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等苯乙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在原料单体混合物中混合脱模剂、并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树脂。粘结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作为着色剂,可以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着色剂,例如包括:黄色色粉用着色剂、品红色色粉用着色剂、青色色粉用着色剂、黑色色粉用着色剂等。
作为黄色色粉用着色剂,例如包括根据《染料索引》而分类的:C.I.颜料黄1、C.I.颜料黄5、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5、以及C.I.颜料黄17等偶氮类颜料;黄色氧化铁、黄土等无机类颜料;C.I.酸性黄1等硝基类染料;C.I.溶剂黄2、C.I.溶剂黄6、C.I.溶剂黄14、C.I.溶剂黄15、C.I.溶剂黄19、C.I.溶剂黄21等油溶性染料。
作为品红色色粉用着色剂,例如包括根据《染料索引》而分类的:C.I.颜料红49、C.I.颜料红57、C.I.颜料红81、C.I.颜料红122、C.I.溶剂红19、C.I.溶剂红49、C.I.溶剂红52、C.I.碱性红10、C.I.分散红15等。
作为青色色粉用着色剂,例如包括根据《染料索引》而分类的: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6、C.I.溶剂蓝55、C.I.溶剂蓝70、C.I.直接蓝25、C.I.直接蓝86等。
作为黑色色粉用着色剂,例如包括:槽法炭黑、滚筒炭黑、盘法炭黑、炉法炭黑、油料炉黑、热炭黑、以及乙炔黑等炭黑。从这些各种炭黑中,根据所需色粉的设计特性,可以适当选择合适的炭黑。
除了这些颜料外,还可以使用红色颜料、绿色颜料等。着色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并且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同色系颜料,也可以分别使用1种或2种以上不同色系颜料。
着色剂以母炼胶的方式使用。着色剂的母炼胶可以通过与一般的母炼胶相同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如下制造:对合成树脂的熔融物与着色剂进行搅拌,使着色剂在合成树脂中均匀分散后,对得到的熔融混练物进行造粒。合成树脂使用与色粉的粘结树脂相同种类的树脂、或相对于色粉的粘结树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的树脂。此时,合成树脂与着色剂的使用比例,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合成树脂100重量分,为30~100重量分。此外,母炼胶被造粒成例如粒径2~3mm左右。
此外,着色剂的含有量,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分,为4~20重量分。这不是母炼胶的量,而是色粉中含有的着色剂的量。因此,优选调整母炼胶的使用量,以使色粉中的着色剂含有量在上述范围内。通过在该范围内使用着色剂,色粉的各种物理性能不会受损,可以形成具有高图像浓度的、画质品质非常好的图像。
作为电荷控制剂可以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正电荷控制用及负电荷控制用的电荷控制剂。作为正电荷控制用的电荷控制剂,例如包括:苯胺黑染料、碱性染料、季铵盐、季盐、氨基比林、嘧啶化合物、多核聚氨基化合物、氨基硅烷、苯胺黑染料及其衍生物、三苯甲烷衍生物、胍盐、以及脒盐等。作为负电荷控制用的电荷控制剂,包括:油溶黑、Spiron black等油溶性染料、含金属偶氮化合物、偶氮络合物染料、环烷酸金属盐、水杨酸的金属络合物和金属盐及其衍生物(金属是铬、锌、以及镐等)、硼化合物、脂肪酸皂、长链烷基羧酸盐、以及树脂酸皂等。电荷控制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根据需要并用2种以上。电荷控制剂的使用量,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分,为0.5~3重量分。
作为脱模剂可以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脱模剂,例如可以列举:石蜡及其衍生物、微晶蜡及其衍生物等石油系蜡;费-托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及其衍生物、低分子量聚丙烯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类聚合物蜡(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等)及其衍生物等烃基合成蜡;巴西棕榈蜡及其衍生物、米糖蜡及其衍生物、小烛树蜡及其衍生物、浊蜡(haze wax)等植物类蜡;蜜蜡、鲸蜡等动物类蜡;脂肪酸酰胺、酚类脂肪酸酯等脂和油基合成蜡;长链羧酸及其衍生物、长链醇及其衍生物、硅酮聚合物、高级脂肪酸等。衍生物包括氧化物、乙烯类单体与蜡的嵌段共聚物、乙烯类单体与蜡的接枝改性衍生物等。蜡的使用量,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但优选相对于粘结树脂100重量分,为0.2~20重量分。
将流动性改良剂用作添加剂,例如通过使其附着在色粉表面,发挥其效果。作为流动性改良剂可以使用在该领域常用的流动性改良剂,例如可以列举:氧化硅、氧化钛、碳化硅、氧化铝、以及钛酸钡等。流动性改良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流动性改良剂的使用量,并无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色粉粒子100重量分,为0.1~3.0重量分。
除了添加剂之外,这些色粉原料通过亨舍尔混合机、高速混合机、机械碾磨机(mechanomill)、Q型混合机等混合机混合,得到的原料混合物,通过双轴搅拌机、单轴搅拌机、以及连续式双滚筒型搅拌机等搅拌机,在70~180℃左右的温度下熔融搅拌。并将得到的色粉原料的熔融混练物冷却凝固。
冷却凝固后的色粉原料的熔融混练物,由键槽铣床、平面铣刀(feather mill)等进行粗粉碎。并对得到的粗粉碎物进行细粉碎。在细粉碎时,使用粒子碰撞式喷式碾磨机(collision-typejet mill)、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fluidized-bed jet grinder)等。这些粉碎机通过从多个方向使含有色粉粒子的气流碰撞,从而使色粉粒子碰撞,由此进行色粉粒子的粉碎。这种粉碎机由例如细川密克朗(Hosokawa Micron)株式会社等销售。由此,可以制造具有本发明规定的特定的粒度分布的非磁性色粉。而且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分级等粒度调整。为了得到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重要的是:使用含有着色剂的母炼胶;和将色粉原料的熔融混练物的冷却凝固物暂时粗粉碎之后,再进行细粉碎。对冷却凝固物直接进行细粉碎,无法得到具有所希望的粒度分布的非磁性色粉。此外,使用具有上述粉碎原理的粉碎机以外的粉碎机、例如碰撞板式喷式碾磨机(将色粉粒子承载在喷射气流中撞上碰撞板上从而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来实施细粉碎,也得不到具有所希望的粒度分布的非磁性色粉。
此外,即使在进行粗粉碎及使用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的细粉碎的情况下,在细粉碎之后利用回转式气动分级机(转动式分级机)进行分级时,根据粉碎条件及分级条件,存在得到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的情况、和得不到的情况。得到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时的条件设定的一例如下:可以将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的转动体的旋转数设为3000~4850rpm,将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转动体的旋转数设为3100~3950rpm,将对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粉碎品供给量设为15~50kg/h,以及将流向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空气流量设为15.0~17.0Nm3/m。通过从这些范围中适当选择,得到具有本发明规定的粒度分布的非磁性色粉。
这样得到的色粉粒子具有如图1所示的体积分布。图1是表示色粉粒子的大致的体积分布的凸部,A的虚线表示现有的色粉粒子(特开平2-877号公报的色粉例子),B表示本发明的色粉粒子。在图1中,横轴是体积平均粒径(μm),纵轴是具有该体积平均粒径(μm)的色粉粒子的体积相对于色粉例子的总体积的比例。在图1中,本发明的色粉粒子,从D50V至D10V之间的大粒径侧比现有的色粉粒子平缓(平稳),确保了色粉粒子的流动性,并且容易再现半色调图像。此外,从D50V至D10V之间的小粒径侧比现有的色粉粒子陡峭,从而很少产生色粉飞散及翳影,而且含有一定量的小粒径色粉,因此在图像再现性方面也很优异。
通过具有这种粒度分布,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以高水准同时具有如下两个特性:在现有色粉中为相反特性的图像再现性和流动性。
该色粉粒子,可以直接用作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进而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该色粉粒子与添加剂进行混合来作为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
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非磁性色粉和载体。作为载体,使用公知的磁性粒子。作为磁性粒子的具体例,例如包括:铁、铁素体、磁铁矿等金属、这些金属与铝、铅等金属的合金等。其中优选铁素体。
此外,也可以使用磁性粒子上覆盖有树脂的物质、树脂中分散有磁性粒子的物质(树脂分散型载体)来作为载体。作为覆盖在磁性粒子上的树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包括: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酯类树脂、以及含氟聚合物类树脂等。此外,作为用于树脂分散性载体的树脂,也不做特别限制,例如包括: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以及酚树脂等。
载体的形状,优选为球形或扁平形状。
载体的粒径,并无特别限制,但考虑到高画质化,优选为30~50μm。
载体的电阻率,优选为108Ω·cm以上,更优选为1012Ω·cm以上。电阻率可如下得出:将粒子放入具有0.50cm2截面积的容器中进行放液后,对滞留在该容器内的粒子施加1kg/cm2的载荷,读出当施加如下电压时的电流值,在该电压下在载荷与底面电极之间产生1000V/cm的电场。电阻率较低的情况下,在显影套筒上施加偏压时,在载体粒子上注入了电荷,载体粒子容易附着在图像载体面上,并且容易产生偏压的击穿。
载体的磁化强度(最大磁化),优选为10~60emu/g,更优选为15~40emu/g。磁化强度取决于显影辊上的磁通量密度,但在显影辊的普通磁通量密度的条件下,当小于10emu/g时磁约束力变得无效,成为载体飞散的原因。此外,当超过60emu/g时载体过高地立起,在非接触显影中,很难保持与图像载体的非接触状态,在接触显影中容易在色粉图像中出现污痕。
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中的色粉与载体的使用比例,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色粉及载体的种类进行适当选择,以树脂覆盖载体(密度5~8g/cm2)为例,色粉为该显影剂总量的2~30重量%,优选为2~20重量%。
在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中,色粉对载体的覆盖率优选为40~80%。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在记录介质5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2;将记录介质供给到图像形成部2的供给部3;以及读取放置在原稿台6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4。
图像形成部2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转印单元11;定影单元12;以及排纸单元13。
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k,从作为记录介质载体的传送带23的移动(转动)方向即副操作方向、也就是箭头23a方向的上游侧,依次被排列成一列,在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体14y、14m、14c、14k表面上,形成与各色调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将该静电潜影显影,形成各色的色粉图像。即,图像形成单元10y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0m形成与品红色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0c形成与青色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0k形成与黑色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10y包括:感光体14y、带电部15y、曝光单16y、显影部17y、以及清洁部18y。
感光体14y,被设置为可由未图示的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而绕轴心旋转,是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辊状部件。感光体14y的旋转驱动机构,由具有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控制部控制。感光体14y例如包括:未图示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导电性基体;和形成在导电性基体的表面上的未图示的感光层。导电性基体例如可以使用铝管。此外感光层,也层叠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的电荷传输层而形成,也可以在1层中含有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传输物质。可在感光层和导电性基体之间设置底涂层。而且可在感光层的表面设置保护层。
带电部15y,使感光体14y的表面带电为预定极性的电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部15y使用非接触的电晕带电器。此外,带电部15y并不限定于电晕带电器,也可以是带电辊、带电刷等接触方式的带电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部15y使感光体14y表面带上-600V的电位。
曝光单元16y,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体14y表面照射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激光),并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其包括: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元件、多棱镜19y、fθ透镜20y、以及反射镜21y、22y。在半导体激光元件中,从后述图像读取部4输入与放置在原稿台6上的原稿的图像信息的黄色对应的像素信号,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出根据该像素信号调制而成的作为点光的激光。多棱镜19y,使来自半导体激光元件的激光向主扫描方向偏向。fθ透镜20y及多个反射镜21y、22y,使由多棱镜19y偏向了的激光在感光体14y表面上成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单元16y,在感光体14y表面上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曝光电位-70V的静电潜影。
显影部17y,被设置成面向感光体14y表面且在其与感光体14y之间具有空隙而分离,其向形成在感光体14y表面上的、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供给黄色色粉,从而形成黄色色粉图像。显影部17y包括未图示的显影辊、搅拌辊、显影槽、以及色粉补给容器。显影辊是辊状部件,经由显影槽的开口部与感光体14y表面以微小的间隙隔离,且由显影槽支撑为可在朝向图2的纸面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驱动,内包有固定磁极,其将黄色色粉供给到感光体14y表面的静电潜影上。在显影辊上,通过未图示的显影偏压施加部,施加与色粉相同极性、即负极性的显影偏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影辊上施加了-240V的直流电压作为显影偏压。搅拌辊,是可绕轴心旋转驱动地设置在显影槽内部的辊状部件,向显影辊表面供给黄色色粉。显影槽,容纳显影辊及搅拌辊,并且容纳有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包含具有预定的粒度分布的黄色色粉、和磁性载体。色粉补给容器被设置为与显影槽的垂直方向上部连接,通过未图示的贯通孔即色粉补给孔而与显影槽连通。本发明的黄色色粉流动性优异,因此即使不在色粉补给孔的色粉补给容器侧设置色粉补给用辊,也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向显影槽侧供给黄色色粉。此外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将色粉补给容器与显影槽隔离设置,利用色粉传送用管连接色粉补给容器与显影槽,经由该色粉传送用管从色粉补给容器向显影槽补给黄色色粉。采用这种简易的结构,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简略化、图像形成装置1的小型化、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的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在显影槽中的黄色色粉,通过搅拌辊的搅拌而与磁性载体摩擦,被带电成负带电状态,并被供给到显影辊上。被容纳在显影槽内的黄色色粉,通过搅拌辊的搅拌而带电,并被供给到显影辊表面上,然后利用感光体14y与显影辊的电位差等被供给到感光体14y表面的静电潜影上,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色粉图像。
清洁部18y,用于除去并回收如下色粉:将感光体14y表面的黄色色粉图像,转印到由后述传送带23承载传送的记录介质5上后,残留在感光体14y表面上的黄色色粉。本发明的具有预定的粒度分布的色粉容易从感光体表面上除去,因此清洁部18y例如可以是以下简单的结构:包括以与感光体表面抵接的方式设置的清洁刮板、和由该清洁刮板从感光体表面除去的废色粉的容器。由此,可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化、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0y,使感光体14y绕轴心旋转驱动,同时通过带电部15y使感光体14y表面带电,从曝光单元16向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体14y表面照射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形成与黄色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通过显影部17向该静电潜影供给黄色色粉,形成黄色色粉图像。如后文所述,该黄色色粉图像,被转印到与感光体14y的表面压接、在向箭头23a方向驱动的传送带23上承载传送的记录介质5上。色粉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14y表面上的黄色色粉,由清洁部18y除去回收。
图像形成单元10m、10c、10k,除了分别使用含有品红色色粉、青色色粉或黑色色粉的显影剂外,具有与图像形成单元10y类似的结构,因此标上相同的参照标号,并在各参照标号的末尾标上表示品红色的“m”、表示青色的“c”或表示黑色的“k”,而省略说明。
转印单元11包括:传送带23、转印辊24y、24m、24c、24k、驱动辊25、从动辊26、以及除电部27。
传送带23是环形带状部件,被设置成可以向副操作方向即箭头23a的方向旋转驱动、并且依次与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体14y、14m、14c、14k压接,张架在驱动辊25及从动辊26上而形成环状的移动路径,传送带23是承载并传送记录介质5的记录介质载体。传送带23的与感光体14y、14m、14c、14k压接的位置,是各色色粉图像的转印位置。传送带23,承载并传送由后述供纸部3供给的记录介质5,在与感光体14y、14m、14c、14k的转印位置上将各色色粉图像重叠转印到记录介质5上,形成多色色粉图像。
转印辊24y、24m、24c、24k是辊状部件,被设置为:分别经由传送带23与感光体14y、14m、14c、14k压接,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而绕其轴心旋转。转印辊24y、24m、24c、24k与感光体14y、14m、14c、14k的压接位置,是各色色粉图像在由传送带23承载传送的记录介质5上的转印位置。为了将感光体14y、14m、14c、14k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被传送带23承载传送的记录介质5上,对转印辊24y、24m、24c、24k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
驱动辊25是被设置为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的辊状部件,驱动使传送带23旋转。驱动辊25由具有CPU的控制部控制。
从动辊26是辊状部件,被设置为可从动于传送带23的旋转,具有向传送带23施加一定张力的张力辊的功能。
除电部27被设置在:在传送带23的旋转驱动方向、即箭头23a的方向上,感光体14k与转印辊24k的压接部的下游侧,且传送带23与定影单元12的最靠近部的上游侧。在除电部27上,通过未图示的交流电压施加部施加交流电压,对传送带23进行除电,使静电吸附在传送带23上的记录介质5容易从传送带23上分离,顺利进行记录介质5从传送带23向定影单元12的传送。
通过转印单元11,将形成在感光体14y、14m、14c、14k上的各色色粉图像,在由传送带23承载传送的记录介质5的预定位置上重叠转印,形成多色色粉图像。承载有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5,被供给到定影单元12。
定影单元12包括加热辊28和加压辊29。加热辊28,被设置为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而绕轴心旋转。加热辊28的内部设有卤素灯等加热部。加压辊29被设置为:可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或可从动于热辊28的旋转驱动,且与加热辊28压接。承载有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5从传送带23传送到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的压接部,通过多色色粉图像接受加热加压,多色色粉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5上。
通过定影单元12,承载有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5在加热辊28与加压辊29的压接部被加热及加压,多色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5上。通过定影单元12定影有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5,被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排纸单元13。
排纸单元13包括:排纸盘30、和排纸辊31a、31b。排纸盘30被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外侧,储存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排出的、色粉图像定影完毕的记录介质5。排纸辊31a、31b,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被设在形成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上的未图示的排纸口附近,将从定影单元12传送的色粉图像定影完毕的记录介质5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并放置在排纸盘30上。通过排纸单元13,将色粉图像定影完毕的记录介质5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外部的排纸盘30上。
通过图像形成部2,在感光体14y、14m、14c、14k表面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各色色粉图像,将其重叠转印到传送带23上的记录介质5上而形成多色色粉图像,该多色色粉图像在定影单元12中被定影到记录介质5上,定影有多色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5被排出到排纸盘30上。
供纸部3包括:记录介质盒32、拾取辊33、定位辊34、以及记录介质传送辊35。记录介质盒32容纳:B5、B4、A4、A3等各尺寸的普通纸、彩色复印用纸等记录纸、以及高架投影仪用胶片(OHP胶片)等记录介质5。拾取辊33,将容纳在记录介质盒32内的记录介质5一张一张向传送路径P输送。定位辊34,与感光体14y上的色粉图像被传送到感光体14与转印辊24y的压接部即转印位置上同步地,将记录介质5传送到传送带23上,并将记录介质5送到该转印位置。记录介质传送辊35,在传送路径P上辅助记录介质5向定位辊34的传送。此外,在记录介质5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时,由定影单元12在一面上定影了色粉图像后,经由传送路径A、传送路径B、传送路径C、以及传送路径D传送到图像形成部2,在另一面上也转印、定影色粉图像。此外,被传送到传送路径A的记录介质5,由传送路径B的记录介质传送辊35将传送路径反转,向传送路径C输送。通过供纸部3,与感光体14y上的色粉图像被传送到感光体14y与转印辊24y的压接部即转印位置上同步地,将记录介质5一张一张地输送到传送带23上。
图像读取部4包括:原稿台6、盖体7、第1原稿扫描单元36、第2原稿扫描单元37、光学透镜38、以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行传感器39。
原稿台6的上表面,作为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面发挥作用。盖体7,可相对于原稿台6开闭地支撑在原稿台6的上表面上。原稿在原稿台6上的放置,可以由使用者手动进行,也可以由设在盖体7上的未图示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来进行。
第1原稿扫描单元36,被设置成相对原稿台6的下表面保持固定的距离、并以固定的扫描速度平行地往复移动,其包括:对原稿图像表面进行曝光的曝光灯;和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图像向第2原稿扫描单元37方向偏向的第1反射镜。
第2原稿扫描单元37,被设置成与第1原稿扫描单元36保持固定的速度关系、并与第1原稿扫描单元36平行地往复移动,其包括第2及第3反射镜,使被第1原稿扫描单元36的第1反射镜偏向了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图像,进一步向光学透镜38方向偏向。
光学透镜38,使通过第2原稿扫描单元37的第3反射镜偏向了的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图像缩小,使被缩小的光图像在CCD行传感器39上的预定位置成像。CCD行传感器39,对成像了的光图像依次进行光电转换并作为电信号输出。CCD行传感器39,读取黑白图像或彩色图像,将该图像的图像信息转换成各色的电信号,分别输出到曝光单元16y、16m、16c、16k。
通过图像读取部4,从放置在原稿台6上的原稿读取图像信息,将该图像信息转换成各色的电信号,并输出到曝光单元16y、16m、16c、16k。
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根据由图像读取部4读取的图像信息,形成各色色粉图像,使其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5上,形成基于原稿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将感光体14y、14m、14c、14k的色粉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5上的直接转印方式,但并不限定于直接转印方式,也可以是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将感光体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等中间转印介质上后,将转印到该中间转印介质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此外,对得到的色粉粒子的粒度及圆度进行以下测量。
[粒度测量法]
首先,调制测量用试料。在100ml烧杯中倒入氯化钠(1级)的1重量%水溶液(电解液)20ml。向其中依次添加烷基苯磺酸盐(分散剂)0.5ml及色粉试料3mg,进行5分钟超声波分散。向其中添加氯化钠(1级)的1重量%水溶液至总量达到100ml,再次进行5分钟超声波分散,成为测量用试料。利用库尔特粒度仪(コ一ルタ一カウンタ)TA-III(商品名,库尔特(コ一ルタ一)公司制造),在孔径100μm、测量对象粒径以个数基准为2~40μm的条件下,对上述测量用试料进行测量,从测量结果算出本发明的规定涉及的数值。
[圆度测量法]
与粒度测量时同样地,调制测量用试料。通过流动式粒子图像分析装置(商品名:FPIA-2000型,希森美康(シスメツクス)公司制造),拍摄在测量用试料中分散的色粉粒子的静止图像,进行图像解析,求出粒子图像的投影面积和周长,根据以下公式算出圆度。圆度=(与粒子的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周长)/(粒子投影图像的周长)
对测量用试料中的2000~5000样品求出圆度,算出平均值。粒子图像是正圆时圆度为1,表面形状越复杂圆度值越小。
(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36)
[表1]
色粉种类   着色剂
  种类   调制比例
  品红色   C.I.颜料红122   4.5重量分
  青色   C.I.颜料蓝15:3   6.0重量分
  黄色   C.I.颜料黄17   5.0重量分
  黑色   炭黑   5.0重量分
此外,着色剂的调制比例是仅按颜料换算的调制比例,实际上含有聚酯和各颜料的1种,使用的是颜料含有量为聚酯和颜料的总量的40重量%的、粒径为2~3mm的母炼胶。
通过亨舍尔混合机(商品名:FM混合机,山井矿山公司制造)将45kg色粉原料混合10分钟,上述色粉原料含有:聚酯(粘结树脂,商品名:ハイマ一,山洋化成公司制造)100重量分,和表1所示预定量的着色剂及水杨酸锌(商品名:TN-105,包土谷化学工业公司制造)2.0重量分,且其调制比例(重量分)如上。利用双轴挤压搅拌机(商品名:PCM65,株式会社池贝)混合上述原料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利用键槽铣床(商品名:VM-16,东方(Orient)公司制造)进行粗粉碎。接着利用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进行细粉碎之后,利用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细川密克朗公司制造)进行分级,制造非磁性色粉。此时,控制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的转动体的旋转数(2500~4850rpm)、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转动体的旋转数(3100~3950rpm)、对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粉碎品供给量(15~50kg/h)、以及流向回转式气动分级机的空气流量(13~17Nm3/m),从而制造四色非磁性色粉。实施例1~5及比较例1~9是品红色色粉,实施例6~10及比较例10~18是青色色粉,实施例11~15及比较例19~27是黄色色粉,实施例16~20及比较例28~36是黑色色粉。
得到的各非磁性色粉的粒度分布及平均圆度如表2~5所示。此外,实施例1~20及比较例1~36中的四色色粉,都具有相同的粒度分布及平均圆度。
[表2]
  粒度分布 平均圆度
  D50Vμm   粒径5μm以下粒子个数% (D10V-D90V)/D10V (D50V-D90V)/D50V   粒径3~5μm粒子个数%
  实施例   1   5.6   33.9   0.417   0.149   30.8   0.956
2 6.3 30.4 0.423 0.223 29.6 0.954
  3   6.7   18.5   0.446   0.217   16.1   0.951
  4   7.2   17.9   0.441   0.255   15.5   0.953
  5   7.5   20.2   0.470   0.237   13.1   0.954
  比较例   1   4.9   50.0   0.268   0.163   42.3   0.956
  2   6.1   37.0   0.428   0.163   34.5   0.953
  3   6.3   33.4   0.481   0.240   29.1   0.952
4 6.9 14.5 0.490 0.253 15.0 0.955
  5   7.5   13.7   0.488   0.324   13.8   0.950
  6   7.8   11.5   0.501   0.153   9.1   0.954
  7   7.9   12.3   0.521   0.258   11.9   0.948
  8   8.4   10.4   0.536   0.246   13.5   0.943
  9   10.2   12.1   0.591   0.400   9.7   0.949
[表3]
  粒度分布   平均圆度
D50Vμm   粒径5μm以下粒子个数% (D10V-D90V)/D10V (D50V-D90V)/D50V 粒径3~5μm粒子个数%
  实施例   6   5.5   30.3   0.420   0.135   28.9   0.951
7 6.5 29.2 0.422 0.165 20.1 0.943
  8   6.8   20.3   0.455   0.182   21.3   0.950
  9   7.1   16.2   0.468   0.195   16.2   0.953
  10   7.7   15.8   0.470   0.240   15.2   0.942
  比较例   10   4.7   52.3   0.254   0.158   33.3   0.947
  11   6.1   36.7   0.419   0.164   33.3   0.947
  12   6.4   35.1   0.470   0.238   27.5   0.953
13 7.0 16.3 0.480 0.254 16.3 0.954
  14   7.6   14.9   0.490   0.333   15.8   0.951
  15   7.9   11.5   0.480   0.152   10.3   0.951
  16   8.0   16.1   0.506   0.260   11.9   0.951
  17   9.2   14.9   0.555   0.244   12.9   0.951
  18   11.3   10.3   0.604   0.389   10.0   0.942
[表4]
  粒度分布   平均圆度
  D50Vμm   粒径5μm以下粒子个数% (D10V-D90V)/D10V (D50V-D90V)/D50V 粒径3~5μm粒子个数%
  实施例   11   5.1   34.8   0.415   0.148   30.6   0.955
12 6.4 30.1 0.426 0.160 29.7 0.947
  13   6.8   18.2   0.488   0.219   15.9   0.952
  14   7.1   16.9   0.443   0.253   15.7   0.953
  15   7.8   15.5   0.472   0.240   13.3   0.955
  比较例   19   4.7   52.4   0.233   0.166   42.4   0.957
  20   6.1   36.1   0.430   0.168   34.8   0.955
  21   6.4   32.9   0.481   0.233   28.7   0.947
22 6.5 17.2 0.485 0.255 16.1 0.955
  23   7.2   18.3   0.489   0.320   12.9   0.955
  24   7.7   11.9   0.500   0.155   8.8   0.949
  25   8.0   13.5   0.509   0.261   9.1   0.947
  26   8.5   12.9   0.553   0.271   10.3   0.945
  27   10.3   10.4   0.610   0.290   9.7   0.950
[表5]
  粒度分布   平均圆度
  D50Vμm   粒径5μm以下粒子个数% (D10V-D90V)/D10V (D50V-D90V)/D50V 粒径3~5μm粒子个数%
  实施例   16   5.5   34.2   0.419   0.160   31.3   0.950
17 6.1 30.3 0.426 0.162 28.9 0.941
  18   6.6   17.6   0.447   0.218   16.2   0.953
  19   7.2   16.7   0.443   0.260   15.5   0.954
  20   7.6   15.3   0.474   0.239   13.6   0.952
  比较例   28   4.8   51.2   0.262   0.164   44.2   0.955
  29   6.4   36.9   0.422   0.177   33.8   0.951
  30   6.5   33.2   0.480   0.255   28.5   0.956
31 7.0 17.9 0.485 0.248 15.5 0.944
  32   7.7   16.5   0.493   0.330   12.7   0.952
  33   7.9   10.8   0.501   0.150   8.8   0.954
  34   8.0   10.2   0.522   0.142   10.2   0.947
  35   8.6   9.3   0.536   0.332   9.3   0.945
  36   11.0   7.8   0.556   0.488   7.5   0.947
(实施例21~25及比较例37~45)
利用亨舍尔混合机,对在实施例1~5及比较例1~9中得到的品红色色粉100重量分及负电荷性疏水性硅石(体积平均粒径10nm)1.0重量分进行5分钟混合,得到非磁性色粉的外添品。进而利用V型混合机(商品名:V-5,株式会社特寿工作所制造),对非磁性色粉外添品5重量分和铁素体载体(体积平均粒径45μm)95部进行20分钟混合,得到实施例21~25及比较例37~45的双成分显影剂。
通过下述方法对在实施例21~25及比较例37~45中得到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流动性评价。并且,将在实施例21~25及比较例37~45中得到的双成分显影剂填充到市场上销售的复印机(商品名:AR-C280,夏普株式会社制造,使用双成分显影剂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对是否产生翳影、清洁性能、以及图像再现性(细线再现性)进行评价,进而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流动性]
利用体积密度测量器(筒井理化学器械株式会社制造),根据JISK-5101-12-1进行流动性评价。体积密度越大,流动性越好。做出如下三个等级评价:体积密度小于0.350为“×”(流动性不良),0.350~0.370为“△”(略微不良),在0.370以上为“○”(流动性良好)。
[翳影]
利用测色色差计(商品名:Color Meter ZE2000,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对复印初期的打印图像进行非图像部的翳影的测量,求出非图像部的白色度(WB值)与转印纸的白色度之差,来作为翳影产生的标准。该值越小,翳影越少。小于0.5为“○”(良好),0.5以上、小于1.5为“△”(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1.5以上为“×”(不良)。
[清洁性能]
连续复印1万张后,用肉眼评价是否产生感光体上的清洁不良。没有产生清洁不良时为“○”,产生清洁不良时为“×”。
[图像再现性(细线再现性)]
利用数码高清显微镜(商品名:BS-7800,索尼(sonic)株式会社制造),将1点的线图像放大到200倍的图像输出到监视器上,对此用显微镜观察进行3等级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图像品质良好(线连续地再现,线宽度上没有偏差);
△: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线上不存在缺损,宽度上偏差较多);
×:图像品质不良(线上存在缺损或宽度的偏差大,未被充分再现)。
[分辨力]
输出分辨力图表,判断是否可以分辨1200dpi的细线,用以下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细线完全分离;
△:未完全分离;
×:未分离。
[综合评价]
◎:极好
○:良
△:普通
×:差
[表6]
  流动性   翳影   清洁性能   图像再现性   分辨力   综合评价
  实施例   21   △   △   ○   ○   ○   ○
22
  23   ○   ○   ○   ○   ○   ◎
  24   ○   ○   ○   ○   ○   ◎
  25   ○   ○   ○   ○   ○   ◎
  比较例   37   ×   ×   ×   △   △   ×
  38   ×   △   ×   ○   ○   ×
  39   △   △   △   ○   △   △
40
  41   ○   △   ○   ×   △   △
  42   ○   ○   ○   ×   △   △
  43   ○   ○   ○   ×   ×   ×
  44   △   ○   ○   ×   ×   ×
  45   ○   △   ○   ×   ×   ×
从表6可知,本发明的双成分显影剂,在流动性、防止产生翳影、清洁性能、图像再现性、以及分辨力方面都具有高水准。
对品红色之外的色粉进行相同的评价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思想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示例,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说明书正文。进而,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非磁性色粉,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其特征在于,
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10%的粒径D1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以下公式(1),
累积体积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处于5~8μm的范围内,且粒径5μm以下的色粉粒子含有量是15~35个数%,
0.415≤(D10V-D90V)/D10V≤0.475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色粉,其特征在于,
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50%的粒径D50V、及累积体积分布中来自大粒径侧的累积体积为90%的粒径D90V,满足以下公式(2):
0.160<(D50V-D90V)/D50V<0.255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色粉,其特征在于,
粒径3~5μm的色粉粒子含有量为13~30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色粉,其特征在于,
平均圆度为0.9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色粉,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磁性色粉如下得到:对含有粘结树脂及着色剂的母炼胶的熔融混练物进行粗粉碎,进一步通过流动层型喷式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进行分级。
6.一种双成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和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成分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载体的粒径为30~50μm。
8.一种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体;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部;对处于带电状态的感光体表面照射信号光、而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的曝光部;向静电潜影供给显影剂中的色粉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影部;将感光体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使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以及对色粉图像转印后的感光体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作为显影剂使用双成分显影剂,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双成分显影剂是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成分显影剂,并且清洁部包括以与感光体表面压接或抵接的方式设置的清洁刮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储存色粉的色粉储存部;和色粉传送用管,其一端与色粉储存部连接,另一端与显影部连接,将色粉储存部的色粉补给到显影部中。
CN200610156719XA 2005-12-28 2006-12-28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1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80465A JP4260803B2 (ja) 2005-12-28 2005-12-28 非磁性トナー、2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380465 2005-12-28
JP2005-380465 2005-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1597A true CN1991597A (zh) 2007-07-04
CN1991597B CN1991597B (zh) 2011-09-14

Family

ID=3819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671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1597B (zh) 2005-12-28 2006-12-28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20351B2 (zh)
JP (1) JP4260803B2 (zh)
CN (1) CN19915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720B (zh) * 2007-09-21 2012-04-04 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调色剂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9111B2 (ja) * 2007-11-13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206044B2 (ja) * 2008-03-17 2013-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省エネ小粒径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9523934B2 (en) 2013-07-17 2016-12-20 Stratasys, Inc. Engineering-grade consumable materials for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20150024317A1 (en) 2013-07-17 2015-01-22 Stratasys, Inc. High-Performance Consumable Materials for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P7214338B2 (ja) * 2017-09-27 2023-01-30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0908523B2 (en) * 2017-09-27 2021-02-02 Fuji Xerox Co., Ltd. Toner and toner set
JP2019061178A (ja) * 2017-09-27 2019-04-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3318B2 (ja) * 1988-02-24 1998-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非磁性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DE69115586T2 (de) * 1990-07-26 1996-06-13 Konishiroku Photo Ind Bilderzeugungsgerät
JP2899193B2 (ja) * 1992-06-08 1999-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5976750A (en) * 1997-01-28 1999-11-02 Minolta Co., Ltd.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developing toner containing specified toner particles and specified external additives
JP3407580B2 (ja) 1997-01-28 2003-05-19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601944B2 (ja) * 1997-08-04 2004-12-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非磁性1成分現像剤
JPH1091000A (ja) 1997-10-06 1998-04-10 Seiko Epson Corp 一成分現像装置
WO2000013063A1 (fr) * 1998-08-27 2000-03-09 Nippon Zeon Co., Ltd. Revelateur monocomposant non magnetique et procede de developpement
JP3957032B2 (ja) * 2000-06-21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トナー、その収納手段および粉体トナー供給方法
US6461783B1 (en) * 2001-05-18 2002-10-08 Dpi Solutions, Inc. Micro-serrated color toner partic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3156876A (ja) * 2001-11-19 2003-05-3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2003162091A (ja) * 2001-11-26 2003-06-0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非磁性一成分現像剤の製造方法
JP3982743B2 (ja) * 2002-01-23 2007-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105480B2 (ja) * 2002-05-31 2008-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搬送装置
JP2004121958A (ja) * 2002-10-01 2004-04-22 Ricoh Co Ltd 流動槽型ジェット粉砕機
JP4472387B2 (ja) * 2004-03-11 2010-06-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EP1612618A1 (en) * 2004-06-10 2006-01-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05352118A (ja) * 2004-06-10 2005-12-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43918A (ja) 2004-10-13 2005-02-17 Ricoh Co Ltd カラートナーとキャリアとからなる2成分現像剤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2720B (zh) * 2007-09-21 2012-04-04 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调色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60803B2 (ja) 2009-04-30
JP2007178961A (ja) 2007-07-12
CN1991597B (zh) 2011-09-14
US7820351B2 (en) 2010-10-26
US20070148580A1 (en) 200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1597A (zh) 非磁性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2808C (zh) 彩色成象装置
CN101144995B (zh) 电子照相用显影剂
CN1920676A (zh) 静电潜像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95567A (zh) 显影剂限制部件,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55438A (zh) 静电潜像载体、静电潜像显影剂以及成像装置
US8385790B2 (en) Two-component developing method and developer used therefor
CN1480790A (zh) 调色剂以及利用该调色剂形成图像的方法
CN1684005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CN101334596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成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25669A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84006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
JP2013101189A (ja) 朱色トナ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4202332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906545A (zh) 显影方法及显影装置
CN101620388A (zh) 树脂包覆载体、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704851A (zh) 电子照相用双组分显影剂
CN101533234B (zh) 调色剂、显影剂及双成分显影剂
JP2011242556A (ja) 赤外線レーザ定着用トナーおよび赤外線レーザ定着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90654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
CN101482709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119706C (zh) 带正电单组分调色剂及其显象方法
CN101782729A (zh) 树脂包覆载体、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17239C (zh) 彩色图像形成方法
CN1770021A (zh) 用于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和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