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3712A - 复合式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3712A
CN1933712A CN 200510103207 CN200510103207A CN1933712A CN 1933712 A CN1933712 A CN 1933712A CN 200510103207 CN200510103207 CN 200510103207 CN 200510103207 A CN200510103207 A CN 200510103207A CN 1933712 A CN1933712 A CN 1933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radiating device
heat pipe
heat
complex rad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032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证智
陈宗琳
李文灶
陈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da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 2005101032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933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933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3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一热导管以及二散热器。二散热器系相互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热导管。此二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方式制成,例如是铝挤成型。

Description

复合式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元件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其工作时发热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电子元件的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晶体管工作时开/关(on/off)转换所造成的热量(switch loss),亦是电子元件发热量增加的原因。若未能适当地处理这些热量,将会造成芯片运算速度的降低,严重者甚至影响到芯片的寿命。为加强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现行的做法大多为在热源处以散热器将热导出,经由散热器的鳍片(fin)以自然或强制对流方式将热散逸至环境中。
由于热管(heat pipe)可在很小的截面积与温度差之下,将大量的热传送一段可观的距离,且不需外加电源供应即可运作,在无须动力提供和空间利用经济性的考虑之下,热管已是电子散热产品中广为应用的传热元件之一。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公知的散热装置1系由多个散热鳍片11、一热管12以及一底座13所组成。每一散热鳍片11系分别套接于热管12中。在此,需特别指出,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特将位于热管12旁且靠近底座13处的散热鳍片11移除,使散热鳍片11、热管12以及底座13的配置能够清楚显示于图上。多个散热鳍片11、热管12与底座13系藉由焊接方式使其结合成一体,然而,公知的散热装置1具有下列缺点,若散热鳍片11的材质为铝时,则散热鳍片11必须先进行电镀步骤后,才能进行焊接,故就生产效率与电镀所耗成本来考虑,此种组装方式并非一理想设计。另外,若散热鳍片11的材质为铜时,虽然可以省去电镀步骤,但是由于铜本身的材质特性与价格较高的因素,因此当散热鳍片的材质为铜时,则有重量较重以及原料成本较高的缺点。
另一种散热装置的组装方式则是利用冲压方式,使得每一散热鳍片11与热管12能够紧配结合,而后再将散热鳍片11、热管12以焊接方式与底座13结合,但是此种组装方式需要额外的冲压成本。
因此,无论是上述何种组装方式,均需要藉助治具来固定多个散热鳍片11、热管12与底座13才能进行组装。再者,由于必须使用焊接的方式,若无严格的工艺控制,易造成所使用的焊锡涂布不均、焊锡溢出等不良结果,以至于造成散热装置1的整体散热效能不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可简化工艺过程与降低成本并能提供良好散热效能,就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的一。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系提出一种可简化工艺过程与降低成本,并能提供良好散热效能的复合式散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一热导管以及二散热器。二散热器系相互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热导管。此二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方式制成,例如是铝挤成型。其中,热导管的形状系呈U型、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其它形状,且热导管的截面形状系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矩形、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等边多边形或不等边多边形。每一散热器具有多个鳍片,且该些鳍片的分布方式系为水平间隔分布、垂直间隔分布、斜向间隔分布、放射状分布或其它类似分布方式。
如上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于连接处这述散热器系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凹槽,以共同形成容置空间。或者,于连接处,仅这些散热器之一设置有一凹槽,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散热器的形状系彼此相同或不同,且所述散热器的连接方式系为铆接、螺接、焊接、黏合、嵌合或卡固。于容置空间内涂布有一导热膏或一可充当导热接口的材料,且热导管可透过一基座或是直接与一热源接触,用以将热源发散的热直接传导至散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热导管以及多个散热器。多个散热器系彼此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各连接处各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分别容置热导管,每一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二热导管以及一第一散热器与一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的形状不同,但彼此恰可相互对应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具有至少二容置空间,用以分别容置此些热导管,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方式制成。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由于散热器系为一体成型制成,且热导管设置于该些散热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使其结合成一体,不需要额外进行电镀或是冲压等步骤。与公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再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的立体组合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散热装置            11-散热鳍片
12-热管               13-底座
2、2’、3-复合式散热装置
211、21a、21b、21c-热导管
22a、22b、22c、22d、22e、22f-散热器
221-连接处
222、222a、222b、222c、322-容置空间
222’、322’-凹槽
223-螺孔           23-螺丝
24-螺帽            25-基座
31a、31b-热导管    32-第一散热器
321-连接处         322-凹槽
323、331-螺孔      33-第二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而图3为图2的立体组合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2系具有一热导管21与二散热器22a、22b。其中,热导管21可透过一基座25与一热源(图未示)相接触,或是直接与热源相接触,用以将热源发散的热直接传导至散热器22a、22b后,使热散逸至他处。在此,热源可为一发热的电子元件,例如是CPU、晶体管、服务器、高阶绘图卡、硬盘、电源供应器、行车控制***、多媒体电子机构、无线通信基地台,或高阶游戏机(PS3、XBOX、任天堂)等。
散热器22a、22b系相互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221具有一容置空间222,用以容置热导管21,以形成复合式散热装置2。本实施例的热导管21的形状系以U型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其可依据不同***的需求而设计成不同的态样,例如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是其它任意形状。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热导管2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当然,热导管21的截面形状亦可为椭圆形、半圆形、矩形、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等边多边形或不等边多边形等其它形状。
另外,热导管21内部含有一工作流体,以供导热之用,并且热导管21的内壁上具有毛细结构。热导管21的工作方式如下:当热导管21的一端(即蒸发端)受热时,热导管21内部的工作流体吸收热能而蒸发气化,气化后的工作流体于热导管21的另一端(即冷凝端)凝结成液体并放出热能,此时再藉由内壁上的毛细结构流回蒸发端,如此重复循环,以达到散热的功效。
本实施例的毛细结构的形状可为网状(mesh)、纤维状(fiber)、烧结(sinter)或沟状(groove),其系以烧结、黏着、填充、沈积等方式与热导管21的内壁相结合。此毛细结构的材质可为塑料、金属、合金、或多孔性非金属材料。工作流体可为无机化合物、水、醇类、液态金属、酮类、冷媒或有机化合物。
二散热器22a、22b可为相同或是不同的散热器,于本实施例中,二散热器22a、22b系为相同散热器,每一散热器各具有多个鳍片,且这些鳍片的分布方式可为水平间隔分布、垂直间隔分布、斜向间隔分布、放射状分布,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分布方式分布。此外,散热器222a、22b系以一体成型方式(例如铝挤成型)制作而成。且二散热器22a、22b连接处221的容置空间222系由分别位于二散热器22a、22b上的凹槽222’所共同组成,此容置空间222的形状系与热导管21的形状相对应,当二散热器22a、22b相互连接后,二凹槽222’所共同形成的U型容置空间222恰可置放U型的热导管21。当然,随着热导管21的形状可设计为他种形状,容置空间222的形状亦可为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是其它任意形状。另外,容置空间222亦可仅由单一散热器22a或散热器22b其上的凹槽222’来形成,亦即二散热器22其中之一具有凹槽222’,另一散热器22则无凹槽222’,当二散热器22相互连接后,单一凹槽222’即形成容置空间222,以置放热导管21。
再者,散热器22a、22b更设有多个螺孔223,以利散热器22a与散热器22b藉由多个螺丝23与螺帽24相互连接固定。须注意的是,二散热器22a、22b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图2与图3中所示的螺接方式,其连接方式亦可为铆接、焊接、黏合、嵌合或卡固等方式。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2其组装步骤如下,首先,只需将热导管21置放于二散热器22a、22b所形成的容置空间222中,然后再藉由一高压机器(图未示)对二散热器22a、22b作相对施压,使得热导管21与二散热器22a、22b紧密贴合,再藉由螺丝23与螺帽24加以固定,即可将热导管21固定于二散热器22a、22b之间,用以形成复合式散热装置2(如图3所示)。如上述可得知,由于散热器22a、22b本身已具有凹槽222’,可置放热导管21并同时具有将热导管21定位的作用,因此,本发明不需要藉助额外治具来夹持散热器22a、22b或是热导管21,即可将热导管21与散热器22a、22b相互定位及连接,可简化组装过程以达到组装便利的功效。再者,于容置空间222内通常涂布有导热膏或是一可充当导热接口的导热材料,以提高复合式散热装置2整体的散热效率。另外,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散热装置2更可与一风扇并用,更可促进由散热器22a、22b所导出的热更加迅速散逸,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虽然图2中的热导管21与散热器22的数量分别为一个与二个,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选定的。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而图5为图4的立体组合图。复合式散热装置2’包括多个热导管21a、21b、21c与散热器22c、22d、22e、22f。其中,每两相邻的散热器系相互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每一连接处各具有一容置空间222a、222b、222c,用以分别容置热导管21a、21b、21c。复合式散热装置2’可直接置放于热源(图未示)上,并使热导管21a、21b、21c直接与热源相接触,用以将热源发散的热直接传导至散热器22c、22d、22e、22f后,使热散逸至他处。与图2的复合式散热装置2相似,散热器22c、22d、22e、22f彼此之间可为相同或是不同的散热器,且热导管21a、21b、21c彼此之间可为相同或是不同的热导管。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散热装置2’组装方式如下,分别将热导管21a放置于散热器22c与散热器22d之间的容置空间222a、热导管21b放置于散热器22d与散热器22e之间的容置空间222b、热导管21c放置于散热器22e与散热器22f之间的容置空间222c,再藉由一高压机器(图未示)相对施压,使得每一热导管分别与包裹于其外的二散热器紧密贴合,用以形成复合式散热装置2’(如图5所示)。另外,于该等散热器22c、22d、22e、22f所形成的容置空间222a、222b、222c内亦可涂布导热膏或是其它导热材料,可增进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图6为本发明再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而图7为图6的立体组合图。复合式散热装置3具有二热导管31a、31b,以及第一散热器32以及一第二散热器33。在此,热导管31的形状系呈U型,但是不限定于此,热导管31的形状可依据不同***需求而设计成不同的态样,例如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是其它任意形状,其功效、结构如同上述的热导管21,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一散热器32与第二散热器33系为不相同的散热器,然两者形状恰可相互对应以利组装,且于两者连接处321可形成二容置空间322,用以分别置放二热导管31a、31b。其中,于连接处321第一散热器32具有二凹槽322’,且二凹槽322’的形状系对应二热导管31a、31b的形状,亦分别呈一U型,而第二散热器33上则无凹槽,亦即二容置空间322系皆由第一散热器32的凹槽322’所形成。此外,第一散热器32与第二散热器33分别开设有对应的螺孔323、331,以藉由多个螺丝23与螺帽24将第一散热器32与第二散热器33螺接固定。当然,热导管31与凹槽322间隙内通常填充有导热膏或是其它导热材料,用以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式散热装置,由于散热器系以铝挤成型方式一体成型制成,在铝挤成型技术成熟的今日,其价格较一般工艺(如冲压方式或是以个别单片式鳍片一一组装)低廉,且热导管设置于两相邻的散热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不需要额外进行电镀或是冲压等步骤,即可轻易将热导管与散热器结合成一体。与公知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复合式散热装置系采用铝挤成型方式一体制作,不仅制作方式价格低廉,且因采用铝作为原料,可使得散热装置的整体重量较轻,具有轻便化的优点。再者,散热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系与热导管的大小相对应,因此,散热器与热导管能够完全紧密贴合,可增加传热面积,加上热导管本身具有的高传导特性,比起同等面积下未包含热导管的一般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要佳。另外,在铝挤成型的制作方式时,散热器可作多种外观处理,容易美化。因此,本发明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可达到简化工艺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能提供良好散热效能的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
一热导管;以及
二散热器,系相互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热导管,该些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方式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该热导管的形状系呈U型、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其它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该连接处,所述散热器系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凹槽,以共同形成该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该连接处,仅所述散热器之一设置有一凹槽,以形成该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连接方式系为铆接、螺接、焊接、黏合、嵌合或卡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系藉由一高压机器对所述散热器作相对施压,使得该热导管与所述散热器紧密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形状系彼此相同或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一体成型方式系为铝挤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该容置空间内涂布有导热膏或一可充当导热界面的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该热导管可透过一基座或是直接与一热源接触,用以将该热源发散的热直接传导至所述散热器。
11、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
多个热导管;以及
多个散热器,系彼此对应设置且相互连接,并于各连接处各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分别容置该些热导管,所述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热导管的形状系呈U型、C型、长条型、ㄇ字型、M型或其它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各所述连接处,所述散热器系分别对应设置有一凹槽,以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各所述连接处,仅相邻的该二散热器之一设置有一凹槽,以形成该容置空间。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连接方式系为铆接、螺接、焊接、黏合、嵌合或卡固。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系藉由一高压机器对所述散热器作相对施压,使得所述热导管与所述散热器紧密贴合。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形状系彼此相同或不同。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器的一体成型方式系为铝挤成型。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涂布有导热膏或一可充当导热界面的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式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热导管可透过一基座或是直接与一热源接触,用以将该热源发散的热直接传导至所述散热器。
21、一种复合式散热装置,包括:
至少二热导管;以及
一第一散热器与一第二散热器,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的形状不同,但彼此恰可相互对应且相互连接,并于连接处具有至少二容置空间,用以分别容置所述热导管,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分别为一体成型方式制成。
CN 200510103207 2005-09-16 2005-09-16 复合式散热装置 Pending CN1933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03207 CN1933712A (zh) 2005-09-16 2005-09-16 复合式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103207 CN1933712A (zh) 2005-09-16 2005-09-16 复合式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3712A true CN1933712A (zh) 2007-03-21

Family

ID=37879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03207 Pending CN1933712A (zh) 2005-09-16 2005-09-16 复合式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9337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7665B (zh) * 2010-01-12 2013-06-01 Pegatron Corp 散熱組件及其製作方法
CN104066301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式散热器
CN106896883A (zh) * 2017-02-28 2017-06-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7665B (zh) * 2010-01-12 2013-06-01 Pegatron Corp 散熱組件及其製作方法
CN104066301A (zh) * 2013-03-22 2014-09-24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式散热器
CN106896883A (zh) * 2017-02-28 2017-06-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47206A1 (en) Composite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CN201550387U (zh) 具有特殊结构的散热器
CN100530037C (zh) 散热模组
US20080007955A1 (en) Multiple-Set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For LED Lamp
CN2701072Y (zh) 散热装置
CN101048056A (zh) 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散热器的电子设备
US20110030920A1 (en) Heat Sink Structure
CN100513971C (zh) 散热模块及其热管
CN1933712A (zh) 复合式散热装置
CN100561399C (zh) 散热器
CN1933713A (zh) 散热模组及其热管
US20110048677A1 (en) Heat-conducting assembly for heat pip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heat sink having the same
CN103717031B (zh)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882205Y (zh) 贴体薄面接触导热式热管散热器
CN2713641Y (zh) 散热装置
CN101029722A (zh) Led灯组的散热装置
CN2729902Y (zh) 散热装置
CN2775835Y (zh) 热管散热器
CN100447992C (zh) 散热模块及其热管
CN201184991Y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
CN2699477Y (zh) 热管散热器构造
CN2882208Y (zh) 散热装置
CN2802422Y (zh) 热管散热器
CN201903031U (zh) 用于led灯具的散热模块
CN202197491U (zh) 针对发热模块的铝镶铜型散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