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8744A -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8744A
CN1918744A CNA2005800041890A CN200580004189A CN1918744A CN 1918744 A CN1918744 A CN 1918744A CN A2005800041890 A CNA2005800041890 A CN A2005800041890A CN 200580004189 A CN200580004189 A CN 200580004189A CN 1918744 A CN1918744 A CN 1918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housing
circuit substrate
portable radio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41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间嶋伸明
斋藤裕
中西英夫
山田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18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8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9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for giving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与用户的持握状态无关,在打开的通话状态及闭合的状态的两状态下均可确保较良好的天线性能。该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包括:具有由金属框(1305)构成的第1天线元件的上盖(1301)、具有由电路基板(102)构成的第2天线元件的下盖(1302)、转动自如地连结所述上盖(1301)及下盖(1302)的铰链部(1303)、具有设置于靠近下盖(1302)内的铰链部(1303)的端部侧的接地图形的第1电路基板(101)、以及对第1电路基板(101)上的无线电路(1314)选择向第1天线元件供电的第1供电机构或向第2天线元件供电的第2供电机构的一个的天线切换部(103)。

Description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无线装置的天线,特别涉及在使用者手持使用的状态下及关闭状态下的任意状态下都可获得高性能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于移动无线装置的天线在使用者手持使用的状态下,天线性能由于使用者的手和天线的电磁的相互作用而下降。特别是诸如螺旋型天线的设置于移动无线装置的外部的天线在使用者手持使用的状态下,在使用者的手接近天线或供电部的情况下的相互影响较大,天线性能下降。
这是由于使用者的手接近天线或供电部会导致天线的阻抗和谐振频率变化,因而测定频率的失配损耗增加。如何降低该电磁的相互影响是移动无线装置的移动发射机的天线设计的课题。
针对所述课题,如专利文献1所示,可以考虑将设置于移动无线装置的外部的天线的匹配状态以使用者的手接近的状态进行最佳化,从而改善失配损耗的方法。
另外,作为其他的方法,有利用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上下壳体的金属部分的天线的提案。
该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如图14所示,是上壳1301与相当于下部壳体的下壳1302通过铰链部1303连接的结构,通过以铰链部1303为中心旋转成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两个状态。还有,上壳1301与下壳1302是由绝缘体的树脂的成形品构成的。
设置上壳1301的显示元件1304的面上设有金属框1305。一般情况下,金属框1305采用诸如镁合金的具有导电性高、重量轻且和强度高的金属。由此不仅可以确保薄型形状的上部壳体的上壳1301的强度,而且金属框1305还可以作为天线元件工作。一般情况下,金属框1305的长边的长度L1大致是90mm左右。
金属框1305和铰链金属件1306通过安装螺钉1307安装于上壳1301,由此,金属框1305和铰链金属件1306实现电连接,且上壳1301与铰链金属件1306被机械性固定。
铰链金属件1306和铰链金属件1308通过相当于连接装置的旋转轴1309连接为可以旋转。铰链金属件1306、铰链金属件1308和旋转轴1309由导电性金属形成,相互的间的接触点构成为可以导电。通过这些铰链金属件1306、铰链金属件1308和旋转轴1309构成铰链部1303。
铰链金属件1308的一部分与供电端子1310通过安装螺钉1311安装于下壳1302,由此,铰链金属件1308和供电端子1310实现电连接,且下壳1302和铰链金属件1308被机械性固定。
供电端子1310通过设置于下壳1302的内部的电路基板1312上的匹配电路1313与无线电路1314连接。电路基板1312是安装有实现移动无线装置的各种功能的电路部件的印刷基板,在其大致整个面上形成电路的接地电位的接地图形。
形成有所述天线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与设置于外部的螺旋型天线相比,可以改善天线性能和与使用者的手之间的电磁的相互影响,所以即使在使用者手持使用的状态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58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以使用者的手接近的状态进行最佳化而构成的所述天线的匹配电路存在以下问题,即:在使用者的手未接近的情况下天线的性能下降,还有,仅仅进行匹配电路的最佳化的改善量小。
另外,如所述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所示,利用上下壳体的金属部分的结构在使用者的手接近天线供电部的情况下,天线性能有若干下降,除此之外,还存在关闭状态下的天线性能也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打开的通话状态已及关闭的状态下都可以确保良好的天线性能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天线元件,设置于第1壳体;第2壳体,通过铰链部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壳体;电路基板,具有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靠近所述铰链部的端部侧的接地图形;第2天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相对侧的端部侧;第1供电装置,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向所述第1天线元件供电;第2供电装置,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向所述第2天线元件供电;以及切换装置,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或者所述第2供电装置中的一个,在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在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2天线元件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使用者的手接近的通话状态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设置在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侧中所述第2壳体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内,所述第2天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的相对侧中所述第2壳体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内,所述第2天线元件设置为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隔开规定的间距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所述第2供电装置。根据所述结构,在实际的移动无线装置结构中即使是在使用者的手接近的通话状态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部包括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第1铰链部与第2铰链部以及将所述第1铰链部和所述第2铰链部电连接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第1铰链部和所述第2铰链部的连结部,所述第1铰链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且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第2铰链部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设置为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隔开规定的间距且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第1供电装置电连接,在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天线元件和所述铰链部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根据所述结构,通过采用可以旋转的铰链部,可在不采用特别的部件的情况下获得以低成本地实现稳定的供电结构的效果。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天线元件由所述电路基板上的铜箔图形所构成。根据所述构成,将电路基板上的铜箔图形作为天线元件使用,可得到通过削减部件数目和组装工序得到的降低成本的效果。
另外,在所述第2壳体的内部,在将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侧的电子电路与设置于所述第2天线元件侧的电子电路连接的电路中***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之间的间隔内。根据所述结构,除了能维持第一天线元件的性能以外,还可获得提高第二天线元件性能的效果。
另外,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开闭状态的开闭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开闭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打开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闭合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根据所述结构,即使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关闭状态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天线生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包括持握位置检测装置,该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打开的情况下,检测持握移动无线装置的手与所述第2壳体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持握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在手持所述第2天线元件侧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在手持所述铰链部侧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根据所述结构,即使在持握位置变化的状态下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特征在于:包括开闭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开闭状态,根据所述开闭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闭合的情况下强制性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或所述第2供电装置中的一个。根据所述结构,可以不根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打开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天线而选择关闭情况下的最佳天线,在关闭状态下总是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持握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静电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根据所述结构,总是可检测出持握移动无线装置的手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位置关系,即使在持握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作为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方法,将所述无线电路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并选择所述通信质量总是良好的供电装置。根据所述结构,总是可以获得良好的通话质量。
另外,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无线电路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并选择所述接收电场强度总是较高的供电装置。根据所述结构,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选择天线,总是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第1供电装置与所述第2供电装置分配电力而供电的装置。根据所述结构,可以不采用切换装置而总是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的通话状态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关闭状态下可确保良好的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3是说明关闭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工作原理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使用者手持移动无线装置进行通话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持握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持握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手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的第一天线元件、第二天线元件的通话时的增益的图。
图8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10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11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12是说明第五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13是说明第六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正面图
图14是具有现有技术的天线结构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大致正面图。
标号说明
101           第一电路基板
102           第二电路基板
103           天线切换部
106           电感元件
108           外部电源
109           电极金属部
201           软电缆
204           第一连接线
205           第二连接线
206           第三连接部
501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801           第三电路基板
802           第四电路基板
803           天线元件
903           接地端子
904           电源线端子
1001          传感器元件
1002          控制部
1003          检测元件
1101          第二检测元件
1102          第三检测元件
1202          比较部
1201          接受电平检测部
1203          存储部
1301          上壳
1302          下壳
1303          铰链部
1304          显示元件
1305          金属框
1310          供电端子
1312          电路基板
1313          匹配电路
1314          无线电路
1401          第一高频同轴电缆
1402          第二高频同轴电缆
1403          电源分配合成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还有,与背景技术中说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符号相同的部分表示相同的构成元件,省略对其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无线频率设定为1950MHz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正面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下壳1302上设置第一电路基板101、第二电路基板102、天线切换部103、数据处理部104、连接第一和第二电路基板间的连接部105和外部存储器驱动器107。
第一电路基板101是诸如厚度为1mm的安装有可实现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各种功能的电路部件的印刷基板,在其几乎整个面上形成有电路的接地电位的接地图形(ground pattern),其尺寸设定为长40mm,宽40mm。
第二电路基板102是厚度为1mm的安装有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各种功能急外部存储器驱动器107的部件的印刷基板,与第一电路基板101相同,在其几乎整个面上形成有电路的接地电位的接地图形。其尺寸设定为长30mm,宽40mm。
另外,第二电路基板102上设置有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驱动电源即外部电源108,外部电源108的尺寸设定为长25mm,宽35mm,设置为与第二电路基板102的间隔为2mm。另外,其内部设有电极金属部109。
第二电路基板102的接地图形也可以作为将第一电路基板101作为接地导体的天线元件而工作。
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通过连接部105连接,为确保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的间隔例如为不小于20dB的绝缘,设定为不小于2mm。
连接部105由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的多个连接线构成,这些连接线例如是连接外部存储器驱动器107与数据处理部104之间的控制线和数据线、连接外部电源108和无线电路1314的电源线和接地等。
各连接线通过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而使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之间的绝缘大幅度降低。于是,在各连接线设置电感元件106。通过设置电感元件106,使数据信号或控制***的直流信号通过,屏蔽无线频率1950MHz中的高频信号。
由此,无线频率1950MHz时,即使在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之间由连接部105连接的状态下,也可以确保无线频率1950MHz时的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102之间的高绝缘。
设定的电感值因连接线的根数及无线频率而异。例如,传输信号用的信号线、控制线、接地2根共5根的情况下,电感元件106设定为470nH。通过将电感并列设置,为成为1/n的值设定为比连接根数增加的情况大的电感值。
优选小型化的电感元件106,例如1.0mm×0.5mm×0.5mm的芯片元件。
图2表示非芯片元件构成连接部105的电感的情况。图2(a)和(b)是以软电缆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的结构。
图2(a)中,软电缆201通过第一连接器202与第一电路基板101连接,另外,通过第二连接器203连接到第二电路基板102。第一连接线204由宽度为0.35mm的铜箔构成,第一连接线204的中央部通过构成为弯曲形状设定电感值。
另外,图2(b)表示图2(a)所示的第一连接线204的中央部构成的电感构成于第二电路基板102。第二连接线205由宽度为0.5mm的铜箔构成,通过第二连接器203连接到第二电路基板102。第二电路基板102上构成的第三连接线206通过第二电路基板102的铜箔图形设定电感值。
在第二电路基板102上设置第三连接线206的位置附近,第三连接线206以外的铜箔图形被消除。通过该构成可获得与电感元件106相同的效果。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关闭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侧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在打开状态下及关闭状态下的模式图。还有,图4(a)表示在打开状态下选择第一天线状态,图4(b)表示在打开状态下选择第二天线的状态,图4(c)表示在关闭状态下选择第一天线的状态,图4(d)表示在关闭状态下选择第二天线的状态。
这里,设由第一电路基板101与金属框1305构成的天线为第一天线,设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构成的天线为第二天线。
图4(a)表示在打开状态下选择第一天线的情况。第一天线构成为在第一电路基板101和金属框1305之间作为偶极工作。另一方面,图4(b)表示打开状态下选择第二天线的情况。第二天线构成为在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之间作为偶极工作。
图4(a)的第一箭头401表示第一天线的电流方向。另外,第一的分布402表示第一天线的电流强度分布。第一天线在第一电路基板101与金属框1305之间作为偶极工作,所以分布于第一电路基板101与金属框1305的电流的方向相同。另外,供电部成为电流强度最大的强度分布。第一电路基板101与金属框1305的电流强度分布不同是因为金属框1305的长度大于无线频率1950MHz的λ/4(大约38cm)。另外,选择第一天线的情况下,电流不分布于第二电路基板102之上。
另一方面,图4(b)的第二分布403表示第二天线的电流强度分布。第二天线在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之间作为偶极工作。与第一天线相同,分布于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的电流方向相同。供电部成为电流强度最大的强度分布,但是与第一天线不同,电流分布于第一电路基板101和第二电路基板102,并不分布于金属框1305。图4(a)和图4(b)表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不同点在于供电部的位置和电流分布。
这里,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者的手接近天线的情况下,供电部周围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最大。因此,在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中,如果通过使用者的手的位置可将供电部从使用者的手附近移走,则不论在何种持握状态下都可以确保良好的天线性能。
图4(c)表示在选择第一天线的状态下关闭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状态。图4(a)中表示电流的方向的第一箭头401在第一电路基板101和金属框1305上相同,但是在图4(c)中供电部被折叠,所以表示金属框1305上的电流方向的第二箭头404与表示第一电路基板101上的电流方向的第三箭头405相反,电流分布被抵消。
另一方面,图4(d)是电流未分布于金属框1305上的结构,所以在选择第2天线的状态下,表示第1电路基板101与第2电路基板102上电流方向的第4箭头406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图4(d)与图4(c)相比,无线频率为1950MHz时可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在这种情况下,X-Z面的PAG(pattern average gain,图形平均增益)分别为-20dBd、-10dBd,图4(d)与图4(c)相比高出10dB。PAG是将一个平面(此处为X-Z面)的功率方向性平均化的图形。通常,将半波长偶极天线的功率方向性规定为0dBd,作为天线的评估指标而使用。
图5表示使用者手持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501进行通话的状态(以下称通话状态),图6(a)~(c)是示意性表示在所述通话状态下手持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501的不同手持位置。此处,设相对使用者向上的方向为Z、正面方向为X的坐标系。还有,图6(a)表示持握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501的下部壳体即下壳1302靠下方的情况(持握下部状态),图6(b)表示持握位于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501的中央部的铰链部1303附近的情况(持握中央状态),图6(c)表示持握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501的上部壳体即上壳1301的情况(持握上部状态)。
图7表示改变持握第1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手的位置的情况下的第1天线、第2天线的天线增益。
图中,虚线701所示图形表示第1天线的X-Y面的PAG增益变化,双点划线702所示图形表示第2天线中的X-Y面的PAG增益变化。
而且,直线703所示图形是第1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中,由手持位置而切换第1天线与第2天线的情况下的天线增益变化。为了进行比较,点划线704所示图形表示现有技术的天线增益变化。测定频率为1950MHz。
这样,第1天线、第2天线在现有技术的天线的下部持握状态(a)时的天线增益分别为-8dBd、-12dBd、-9dBd,第1天线比第2天线高4dB,比现有技术的天线高1dB。
另一方面,中央持握状态(b)的天线增益分别为-11dBd、-8dBd、-10dBd,第2天线比第1天线高3dB,比现有技术的天线高2dB。
另外,上部持握状态(c)的天线增益分别为-8dBd、-7dBd、-8dBd,第2天线比第1天线和现有技术的天线高1dB。
因此,第1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中的天线,在下部持握状态(a)情况下选择天线1,在中央持握状态(b)、下部持握状态(c)的情况下选择天线2,由此与现有技术的天线相比,在(a)、(b)、(c)各持握状态下,可获得高出1dB、2dB、1dB的天线增益。
如上所述,第1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与只使铰链部1303具有供电功能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的天线不同,而是根据使用者的持握状态使天线的供电位置移动的结构,因此可以减少因使用者手接近天线供电点所产生的使用者手与天线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并且在任何持握状态下,均可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第1实施形态中,列举了由金属框构成上壳1301的示例,例如,即使上壳1301是树脂等非导电素材,只要构成为通过铰链部1303向上电路基板等的接地图形进行供电,则可以确保同等的天线性能。
此外,第1电路基板101是作为以一块基板构的例子举出的,但是,例如为了实现小型化,即使是X轴上具有多层化结构的电路基板,只要形成作为天线元件的接地导体工作的结构就可以获得同等的效果。
(第2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
第2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是涉及将用以实现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各种功能的电路基板,以与第1实施形态的第1电路基板101大致相同的尺寸而实现的情况下的天线结构。
如图8所示,第2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在下壳1302上包括:第3电路基板801、第4电路基板802、天线元件803、以及连接端子部804。
第3电路基板801是厚度为1mm的印刷基板,安装有用以实现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各种功能的所有电路元件,并且在其大致整个面上形成接地图形,作为电路的接地电位。其尺寸设定为长45mm、宽40mm。
第4电路基板802为了持握外部电源108、外部储存驱动器107而设置,几乎未形成作为电路的接地电位的接地图形。其尺寸设定为长35mm、宽40mm。
天线元件803设置为在X轴上与第4电路基板802和外部电源108重的叠位置上,例如由厚度约0.3mm的铜板所构成。其尺寸设定为长40mm,宽30mm。
优选天线元件803和外部电池108为了减少相互影响而设定不小于2mm的间距。天线元件803使用连接端子部804与无线电路1314连接。连接端子部804是在X轴方向上具有高度的金属性引脚,在其表面镀金以确保与天线元件803的接触稳定性。
根据所述第2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即使在可实现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各功能的电路基板的小型化的情况下,通过新添加作为天线元件的金属板,可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根据使用者的手持位置而选择使用的天线,可减少因使用者手接近天线的供电点所产生的使用者手与天线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并且在任何持握状态下均可确保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第3电路基板801在本实施形态中是以一块基板构造为例,但是,例如为了实现小型化,即使是在X轴上具有多层化结构的电路基板,只要形成为作为天线元件的接地导体而工作的结构,则可以获得同等的效果。
另外,对于天线元件803的形状,只要在预期的无线电频率下具有共振的大小,可以为任何形状,而并非仅为板状,且可以取得与线状或弯曲形状时同等的效果。
(第3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之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正视图。
如图9所示,在第3实施形态中,第1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下壳1302内的结构中,构成为将电池内的电极金属部109作为天线元件而利用的结构。
供电端子901与电池内的电极金属部109电连接,并且设置为在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宽度方向上与电池部的接地端子903及电池部的电源线端子904对称的位置。
供电端子901通过连接引脚902与无线电路1314连接。供电端子901是连接用金属件,通过接触压力与连接引脚902相连接。在供电端子901、连接引脚902的表面,为确保接触的稳定性及抗腐蚀性而进行镀金。另外,例如手提设备中,使用锂电池作为外部电源。由此,能够在第1电路基板101与电池内的电极金属部109之间构成天线。
根据所述第3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通过将配置于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下壳1302侧下部位置的电池内的电极金属部109作为天线元件而利用,可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地根据使用者的手持位置而选择使用的天线,因此减少因使用者手接近天线的供电点所产生的使用者手与天线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并且在任何持握状态下,均可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第1电路基板101在本实施形态中是以一块基板结构为例,但是,例如为了实现小型化,对于使X轴上具有多层化结构的电路基板,只要构成为作为天线元件的接地导体而工作的结构,则可以获得同等的效果。
进而,虽已列举锂电池作为外部电源,但是当形成为由金属体覆盖材料的结构时,无论使用何种材料的外部电源,均可获得同等效果。
(第4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如图10所示,第4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包括:检测使用者手的传感器元件1001、控制部1002、检测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开闭状态的检测元件1003。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1天线主要在传感器元件1001检测到使用者手的状态下使用。另一方面,第2天线在传感器元件1001未检测到使用者手的状态下使用。
传感器元件1001为由树脂与金属电极构成的柔软的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元件的厚度为0.5mm,且将其贴附于下壳1302下端部的树脂后进行使用。
在如图6(a)所示的持握下部状态下,使用者的手接触传感器元件1001。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元件1001向控制部1002输出使用者手接近的检测信号。控制部1002根据来自传感器元件1001的检测信号,控制天线切换部103。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切换部103连接无线电路1314与第1端子110,并构成第1天线。
另一方面,在如图6(b)、图6(c)所示的持握中央状态与持握上部状态下,使用者手不接触传感器元件1001。因此传感器元件1001不输出检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切换部103连接无线电路1314和第2端子111,构成第2天线。
另外,检测元件1003是感应磁通变化的霍尔传感器,并且是检测金属的靠近的接近传感器之一。在本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元件1003检测出金属框1305接近,并向控制部1002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1002在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闭合状态下,不论检测元件1003的输出结果如何,都使天线切换部103将无线电路1314和端子111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选择第2天线。
根据所述第4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天线仅使铰链部1303具有供电功能的构造不同,其具有根据使用者的持握状态而使天线的供电位置移动的构造,因此可减少因使用者手接近天线的供电点所产生的使用者手与天线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并且在任何持握状态下,均可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另外,通过并用由检测元件1003构成的开闭检测装置,在打开时选择其中之一的天线的情况下如果闭合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也可以选择最佳天线,并能够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检测使用者手的传感器元件1001例举了压力传感器,但是只要是诸如静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可检测出因使用者手之接近而产生变化的元件结构则可确保同等的天线性能。
另外,实施形态的传感器元件1001设置于下壳1302的下端部,但是例如图11所示,只要是设置于可以检测出因使用者的手的接近而产生变化的位置,其作为第2传感器元件1101、第3传感器元件1102,设置于上壳1301的铰链部1303附近的侧部位置则可确保具有同等的天线性能。
还有,虽已列举上壳1301由金属框所构成之例,但是,例如即使上壳1301为树脂等非导电材料,只要形成为通过铰链部1303向上电路基板等的接地图形进行供电的结构则可确保具有同等的天线性能。
(第5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如图12所示,第5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包括:检测接收电场强度的接收电平检测部1201、接收电平检测部内的存储部1203、以及比较部1202。
而且,在此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中,例如,在无线电路1314连接于第1端子110的状态(选择第1天线时)下,将接收电场电平暂时存储于接收电平检测部内的存储部1203。其后,设定为将无线电路1314切换至端子111的状态(选择第2天线时),并使用比较部1202,对选择第2天线的情况下的接收电场电平与存储部1203的接收电场电平进行比较。根据比较部1202的检测结果,接收电平检测部1201控制天线切换部103以始终选择接收电场电平良好的天线。
根据所述第5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不使用检测使用者手的接近的检测元件,而是形成为根据使用者的持握状态移动天线的供电位置的构造,由此可减少因使用者手接近天线的供电点所产生的使用者手与天线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并且在任何持握状态下,均可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
另外,不仅使用者的持握状态,而且可根据使用环境始终设定最佳的天线,能够始终确保稳定的天线性能。
还有,实施形态使用接收电场电平作为切换天线的比较指标,只要是可以评估第1天线、第2天线选择时的无线性能的指标,则使用BER(Bit errorrate,误码率),也能够确保同等的天线性能。
(第6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3详细说明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如图13所示,第6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使用功率分配电路同时对第1天线与第2天线供电。
第1天线与第2天线分别通过高频同轴电缆1401、1402与功率分配合成器1403及无线电路1314连接。功率分配合成器1403例如由成尔金森式功率分配器构成。
此处,本实施形态的天线在持握下部状态(参照图6(a))时的天线增益为-8.5dBd。另一方面,持握中央状态(参照图6(b))时的天线增益为-9dBd,持握上部状态(参照图6(c))时的天线增益为-8dBd。所述增益虽略低于采用天线切换装置的情况下的增益-8dBd、-7dBd、-7dBd,但是可以实现具与其大致相近的天线性能。
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天线,在持握下部状态、持握中央状态以及持握上部状态的各持握状态(参照图6(a)、(b)、(c))下,可以将天线性能分别从0.5dB向1.0dB改善。
根据所述第6实施形态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通过对第1天线及第2天线两者分配供电,即使在不进行天线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因使用者手而改变持握状态时也可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增益。
还有,功率分配合成器并不限于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只要是具有双向性的功率分配器,则具有同等效果。
而且,供电***使用的供电线路并不限于高频同轴电缆,也可以是微带线等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传送线路。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特定的实施形态详细说明如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可作各种更动或修正。
本申请案是基于2004年12月1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58664,其内容作为参照而并入本发明。
工业应用性
在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的通话状态下,可能确保具有良好的天线性能。

Claims (12)

1.一种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天线元件,设置于第1壳体;
第2壳体,通过铰链部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1壳体;
电路基板,具有被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靠近所述铰链部的端部侧的接地图形;
第2天线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相对侧的端部侧;
第1供电装置,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向所述第1天线元件供电;
第2供电装置,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无线电路向所述第2天线元件供电;以及
切换装置,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或者所述第2供电装置中的一个,
在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
在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2天线元件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设置在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侧中所述第2壳体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内,
所述第2天线元件设置于与所述第2壳体内部的所述铰链部的相对侧中所述第2壳体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内,
所述第2天线元件设置为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隔开规定的间距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所述第2供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部包括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第1铰链部与第2铰链部以及
将所述第1铰链部和所述第2铰链部电连接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第1铰链部和所述第2铰链部的连结部,
所述第1铰链部设置于所述第1壳体且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的端部电连接,
所述第2铰链部设置于所述第2壳体,设置为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隔开规定的间距且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第1供电装置电连接,
在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1天线元件和所述铰链部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天线元件由所述电路基板上的铜箔图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壳体的内部,在将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侧的电子电路与设置于所述第2天线元件侧的电子电路连接的电路中***电感元件,
所述电感元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接地图形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之间的间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开闭状态的开闭检测装置,
根据所述开闭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打开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
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闭合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持握位置检测装置,该装置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打开的情况下,检测将移动无线装置持握的手与所述第2壳体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持握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在手持所述第2天线元件侧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
在手持所述铰链部侧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供电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开闭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的开闭状态,
根据所述开闭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在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闭合的情况下强制性选择所述第1供电装置或所述第2供电装置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持握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静电传感器中的其中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控制所述切换装置的方法,将所述无线电路的通信质量进行比较,并选择所述通信质量总是良好的供电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无线电路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并选择所述接收电场强度总是较高的供电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所述第1供电装置与所述第2供电装置分配电力而供电的装置。
CNA2005800041890A 2004-12-10 2005-12-09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Pending CN19187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8664A JP2006166370A (ja) 2004-12-10 2004-12-10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JP358664/2004 2004-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8744A true CN1918744A (zh) 2007-02-21

Family

ID=3657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41890A Pending CN1918744A (zh) 2004-12-10 2005-12-09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59855B2 (zh)
JP (1) JP2006166370A (zh)
CN (1) CN1918744A (zh)
WO (1) WO200606219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812A (zh) * 2007-09-14 2010-08-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N102224632A (zh) * 2008-11-27 2011-10-19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CN102570051A (zh) * 2010-09-14 2012-07-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59791A (zh) * 2009-12-30 2013-01-02 泰科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到电接地的频率相关连接的天线装置
CN10373073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US8816912B2 (en) 2009-12-30 2014-08-26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CN105247733A (zh) * 2013-07-17 2016-01-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
CN105635430A (zh) * 2015-04-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方法、天线配置装置及终端
CN107306307A (zh) * 2016-04-20 2017-10-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确定天线的方法
CN109494477A (zh) * 2017-09-12 2019-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天线及可折叠设备
CN110462926A (zh) * 2017-04-01 2019-11-15 英特尔公司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5432B2 (ja) * 2005-02-23 2011-1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機
JP4611243B2 (ja) * 2006-05-30 2011-01-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KR100810317B1 (ko) * 2007-01-31 2008-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강 장치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간섭신호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FR2917254B1 (fr) * 2007-06-05 2009-09-04 Heol Design Soc Par Actions Si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pour geolocalisation, notamment a circuit de conversion d'alimentation pour antenne radiofrequence.
JP5061834B2 (ja) * 2007-10-10 2012-10-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無線装置
JP2009094859A (ja) * 2007-10-10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JP4243645B1 (ja) 2007-10-31 2009-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US8116831B2 (en) * 2007-11-29 2012-02-14 Motorola Mobility, Inc.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uxiliary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253634B2 (en) * 2008-07-15 2012-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apparatus
JP5227423B2 (ja) * 2008-11-26 2013-07-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WO2010061641A1 (ja) * 2008-11-26 2010-06-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5222716B2 (ja) * 2008-12-25 2013-06-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5210217B2 (ja) * 2009-03-26 2013-06-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751462B2 (ja) * 2009-04-16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US8199493B2 (en) * 2009-08-20 2012-06-12 Nokia Corporation Rotational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KR101119603B1 (ko) 2009-12-22 2012-03-06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장치
US20120044112A1 (en) * 2010-08-18 2012-02-2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Local area network antenna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5757559B2 (ja) * 2010-12-09 2015-07-29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CN102638609B (zh) 2011-02-10 2015-11-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考虑通信环境来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2645955B (zh) * 2011-02-17 2016-11-23 重庆市巴南区前进机械厂 主板
TWI511376B (zh) * 2012-12-14 2015-12-01 Acer Inc 電子裝置與其天線調整方法
JP5743034B2 (ja) * 2013-02-19 2015-07-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ブリッジ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065518B2 (en) * 2013-03-13 2015-06-2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Evolving antenna system based on user habits
US10103423B2 (en) 2013-06-07 2018-10-16 Apple Inc. Mod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ubassemblies
US20150070219A1 (en) 2013-09-06 2015-03-12 Apple Inc. Hybrid antenna for a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02644B1 (ko) * 2013-12-24 2020-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525201B2 (en) * 2014-10-27 2016-12-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Hinge that serves as a radiator
US9628594B2 (en) 2014-10-31 2017-04-18 Semtech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pacitive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devices
CN105703846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检测移动终端使用状态自适应调整天线状态的***及方法
TW201628255A (zh) * 2015-01-23 2016-08-01 速碼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
JP6455760B2 (ja) * 2015-03-13 2019-01-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KR102359786B1 (ko) * 2015-05-08 2022-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안테나가 구비된 전자 장치
KR102518499B1 (ko) * 2016-04-22 2023-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075570B2 (en) 2016-08-09 2018-09-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sensing ability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632449B2 (en) * 2020-12-09 2023-04-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a foldab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8468A (ja) 2001-11-20 2003-05-30 Toshiba Corp 携帯無線装置
JP4030780B2 (ja) 2002-03-25 2008-01-09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3613526B2 (ja) 2003-01-24 2005-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3613525B2 (ja) 2002-07-19 2005-0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200406430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4134976A (ja) 2002-10-09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
JP2004179995A (ja) 2002-11-27 2004-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JP4053418B2 (ja) * 2002-12-26 2008-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電話
JP2004242005A (ja) * 2003-02-05 2004-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
JP2005039696A (ja) * 2003-07-18 2005-02-10 Nec Corp 携帯無線機
JP4312100B2 (ja) * 2003-11-18 2009-08-12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812A (zh) * 2007-09-14 2010-08-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CN102224632B (zh) * 2008-11-27 2014-03-12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CN102224632A (zh) * 2008-11-27 2011-10-19 京瓷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
CN102859791B (zh) * 2009-12-30 2015-04-29 泰科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到电接地的频率相关连接的天线装置
US9768507B2 (en) 2009-12-30 2017-09-19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US8816912B2 (en) 2009-12-30 2014-08-26 Tyco Electronics Services Gmbh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CN102859791A (zh) * 2009-12-30 2013-01-02 泰科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到电接地的频率相关连接的天线装置
CN102570051B (zh) * 2010-09-14 2014-07-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570051A (zh) * 2010-09-14 2012-07-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3073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3730731B (zh) * 2012-10-15 2016-01-06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5247733A (zh) * 2013-07-17 2016-01-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
CN105635430A (zh) * 2015-04-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方法、天线配置装置及终端
CN105635430B (zh) * 2015-04-30 2020-0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方法、天线配置装置及终端
CN107306307A (zh) * 2016-04-20 2017-10-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确定天线的方法
CN107306307B (zh) * 2016-04-20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确定天线的方法
CN110462926A (zh) * 2017-04-01 2019-11-15 英特尔公司 包含到设备铰链中的天线及方法
CN109494477A (zh) * 2017-09-12 2019-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天线及可折叠设备
US11121454B2 (en) 2017-09-12 2021-09-14 Zte Corporation Antenna for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43609A1 (en) 2008-06-19
WO2006062198A1 (ja) 2006-06-15
US7659855B2 (en) 2010-02-09
JP2006166370A (ja) 200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8744A (zh) 折叠式移动无线装置
CN1271746C (zh) 通信适配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200584C (zh) 倒f型天线装置及携带无线通信装置
CN1260853C (zh) 显示器-天线一体化结构与通信设备
CN1145240C (zh) 反f天线和装备该天线的无线通信***
CN1284270C (zh) 高频无线电设备天线装置、高频无线电设备以及手表形无线电设备
CN1977422A (zh) 可折叠便携式无线通讯设备
CN1538558A (zh) 无线电用天线装置及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856903A (zh) 便携式无线话机
CN1223924C (zh) 连接部件
CN1272874C (zh) 用于高频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设备、高频无线电设备和手表式无线电设备
CN1520130A (zh) 携带无线通信装置
CN1496085A (zh) 折叠式便携无线机和该无线机的底板
CN1221061C (zh) 天线装置
CN100350823C (zh) 振动器夹持装置
TWI389387B (zh) 具有減少射頻訊號干擾的無線可攜式裝置
CN1862877A (zh) 天线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682405A (zh) 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CN1633735A (zh)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CN1703895A (zh) 通信终端
CN1230800A (zh) 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机内天线
CN1977425A (zh)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918745A (zh) 自适应天线装置
CN101053118A (zh) 线圈天线结构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947306A (zh) 折叠型便携式无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