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5411A -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5411A
CN1905411A CNA2006101077627A CN200610107762A CN1905411A CN 1905411 A CN1905411 A CN 1905411A CN A2006101077627 A CNA2006101077627 A CN A2006101077627A CN 200610107762 A CN200610107762 A CN 200610107762A CN 1905411 A CN1905411 A CN 1905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district
sub
degree
abutt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77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411B (zh
Inventor
森慎一
梅田成视
杉山隆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905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5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4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频率干扰并随着服务区的状态变化自动更新天线方向图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作为解决手段,在无线控制装置中具有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以及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其中,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收集与成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周边基站的区域形成相关的区域形成信息;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将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Description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移动通信***,其将服务区分为多个小区,小区内的移动台与形成该小区的基站通过多址方式共享分配给***的频带而进行通信,特别涉及在分配给***的频带中,对每个小区分配由多个窄带频率信道构成的组,并调节为仅对隔离配置的小区分配相同或相邻频率的信道的TDMA-FDM蜂窝移动通信***,以及通过码分多址在全小区的用户之间共享分配给***的频带的CDMA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伴随传播过程的能量扩散、植被的吸收以及地形或地上物体的遮挡,地面上向空间发送的无线信号随着距发送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其衰减程度由发送点的发送功率与测量点的接收功率的比值表示为传播损失。
已经知道,一般在城市环境下传播距离变为2倍则传播损失变为8倍至16倍。由此,考虑到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水平具有物理下限,且由接收功率与热噪声功率的相对比来确定可否接收到无线信号,可以知道,可接收距离受到发射机发送功率的上限值的限制。
蜂窝移动通信***的特征在于,将广范围的服务区分割成比较窄区域的小区,使每个小区内设置的基站负责与位于该小区的移动台之间的通信。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无线信号的可接收距离受到发射机发送功率的上限值的限制,所以如果不对广范围的服务区进行分割而由一个基站负责,则在装置结构上需要无法实现的大的发送功率值。对于基站装置的实现而言期望小区的小型化(小小区化),但另一方面,为了覆盖服务区所需的小区数,即应设置的基站数增加。
在分配了有限的频带的蜂窝移动通信***中,通过小小区化,还有增加***容量、具体而言即同时可容纳的用户数量的效果。例如,在时分多址方式或频分多址方式中利用窄带信号的抗干扰低的***中,在电磁共有的空间中同时进行的使用相同或相邻频率的多个通信因为相互串扰而品质立即劣化。
因此,在具有使用高位置的天线和大功率的发射机所形成的服务区,且不将该服务区分割为小区的移动通信***中,在分配给***的频带内,按相互不发生串扰的最小间隔排列的频率信道中,窄带信号的分配结束时,***容量到达上限。这表示与服务区的大小无关,服务区整体的***容量被固定为一定。
但是,在使用多个低位置的天线和小功率的发射机而将服务区分割为小区的蜂窝移动通信***中,即使是串扰立刻引起品质劣化或断路的上述的使用窄带信号的***,也可以在不引起串扰的情况下在服务区内实现频率的反复使用。例如,在蜂窝移动通信***中,相邻小区或次相邻小区(隔着相邻小区与关注的小区相对的小区)等的与关注小区之间电磁空间共有度高的周边小区中,避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频率,在与关注小区之间电磁空间共有度低的其它小区中,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频率。
这表示随着服务区的扩大,通过增大小区分割数,来增大服务区整体的***容量。
例如,在PDC(FDMA-TDM)等的使用窄带信号的蜂窝移动通信***中,对每个小区分配由多个窄带信道构成的组,调节为仅对隔离配置的小区分配相同或相邻频率的信道。
在多址方式中,通过使用宽带信号而对串扰具有耐性,具有即使相邻小区间全部用户共享相同频带进行通信也不至于立即产生品质劣化的特征。以下以码分多址方式(CDMA)为例说明在基于该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中,与使用窄带信号的***同样,通过小区分割来增大服务区整体的***容量。
码分多址方式是可以检测各个通信波、通过相互可识别的扩展码(码序列)来进行扩频,从而由多个通信波共享同一频带的通信***。
例如,在W-CDMA蜂窝***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中,即使一个基站(移动台)同时设定多个信道进行通信,为了接收侧的移动台(基站)能够区别,使用不同的扩展码(信道化码)将各信道扩展后在基站内(移动台内)进行复用。
并且,为了在不同的基站之间(移动台之间)能够自由地反复使用***内有限数量的信道化码,使用每个基站(每个移动台)各不相同的扩展码(扰码),对复用后的信号再次扩展后进行发送。因此,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的接收侧的移动台(基站)在同一频带内同时接收来自多个基站(多个移动台)的多个信道。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判别发送给自己的信道群和对每个通信分配的各个信道。
能够维持恰当的通信品质并且同时共享同一频带的通信波的数量,即***容量是有限的。这在以下进行说明。
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中,为了在每次通信中检测识别并正确地解调移动台(基站)在同一频带内同时接收的来自多个基站(移动台)的多个信道,解调对象信道的通信品质必须足够。
在无线传播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信道的通信品质由考虑了解调对象信道的接收信号功率和处理增益的干扰噪声功率比(SIR)来决定。干扰噪声功率是到达接收机的解调对象信道自身的延迟波引起的干扰、其它信道引起的干扰以及接收机热噪声的功率总和。在对扩展后的信道进行复原的解扩处理之后,由于处理增益,该干扰噪声功率被降低为每信息比特的扩展码码长分之一。
对于其它信道引起的干扰,有从发送解调对象信道的小区到来的干扰(自小区干扰)和从发送解调对象信道的小区之外的小区到来的干扰(它小区干扰)。
此外,从其它的信道看来,解调对象信道也与上述同样地成为干扰。因此,不允许通过基站(移动台)较大地设定发送功率来使移动台(基站)的接收信号功率无限制地增加,得到过度的通信品质。因此,移动台(基站)高速地控制基站(移动台)的发送功率(高速发送功率控制),从而使用所需最低限度的发送功率来进行通信,以相对于无线传播环境得到足够的通信品质。
随着在同一频带内同时进行的通信数量的增加,移动台(基站)接收机的总接收功率电平上升。这是因为随着通信信道数量的增加,干扰噪声功率也增加,进行高速发送功率控制的基站(移动台)为了确保各信道所需的SIR而增加发送功率,这样进一步导致干扰噪声功率的增加。
如果基站(移动台)的上限发送功率足够大,则能够与干扰噪声功率的增加抗衡,所以能够将同时通信信道数增加到接近于在将发送功率设为无限大的情况下理论上得到的极限容量(pole capacity)。但是,现实中基站(移动台)的总发送功率、以及每个信道所分配的可能的发送功率存在上限。
因此,在下行链路中,从针对自基站起的传播损失大的移动台设定的信道开始,发送功率达到上限,不能得到足够的通信品质。其结果,产生通信中的信道被强制切断、对新要开始通信的移动台所设定的信道不能分配足够的发送功率的问题。
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从自基站起的传播损失大的移动台开始,分配给信道的发送功率达到上限,不能得到足够的通信品质。其结果产生如下问题:通信中的信道被强制切断、要新开始通信的移动台的连接请求无法具有足够的通信品质而到达基站。
这些与假想地缩小小区覆盖范围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也称作小区收缩(cell breathing)。在蜂窝***这样的要求面的服务区的***中,需要小区适度地重叠并连续地配置。因此,在小区之间将要发生产生间隙的小区收缩的情况下,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呼叫接受控制),并且强制性切断通信中的信道(拥塞控制),抑制小区收缩的发生。
因此,在基站或移动台的上限发送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容量受小区的覆盖范围的限制。并且,即使能够使基站和移动台的上限发送功率为无限大,在原理上也不可能容纳超过极限容量的同时通信信道数。例如,在W-CDMA***中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各个方向中,作为基本频带的5MHz宽度(3.84×1.22MHz宽度+余量)的***容量在话音通信信道中最大为100左右。
这样,码分多址方式中对于分配给***的频带存在极限容量所规定的***容量的上限。并且,在不将服务区分割为小区的情况下,与服务区的大小无关,服务区整体的***容量限制在每个小区的极限容量以下。
并且,作为码分多址方式的特征,在发射机的发送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小区覆盖范围的广度和***容量之间存在折衷的关系。例如,小区覆盖范围广则每个小区的***容量减小。此外,在不将服务区分割为小区的情况下,服务区整体的***容量还受发射机的发送功率的限制。
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服务区内的小小区化,由发射机的发送功率引起的限制逐渐被解放。其结果,在小区的***容量接近极限容量的同时,通过增加小区数量可以使服务区整体的***容量增大。这表示随着服务区的扩大,通过增大小区的分割数,***的容量被增大。
但是,由于进行小区分割,发生由于相邻的小区使用相同的频带而导致的它小区干扰。因此,需要注意服务区整体的***容量不能变成没有它小区干扰时的小区***容量的小区分割数倍。
如上所述,可以明了在时分多址方式或频分多址方式中,在通过使用比较窄带的信号的抗干扰性低但隔离开的小区、能够使用相同或相邻频率的***中,随着通过增加小区分割数而带来的服务区的扩大,可以使服务区整体的***容量增大。
并且可知,在码分多址方式中,即使在通过使用宽带信号的抗干扰性高的相邻的小区、所有的用户能够共享同一频带的***中,也可以随着通过增加小区分割数带来的服务区的扩大,使服务区整体的***容量增大。
另一方面,对由于小区的小型化而可以忽视基于发射机的发送功率的***容量限制的情况进行说明。服务区整体的***容量受到限制在使用窄带信号的***中是指不能缩小相同或相邻频率的反复距离。这是因为能够使用相同或相邻频率的电磁空间共有度低的小区必须与关注小区分隔地设定。
此外,在使用宽带信号的***中,是指来自相邻小区或次相邻小区的相同频带的它小区干扰漏到关注小区中。
因此,通过进行降低关注小区与周边小区的电磁空间共有度这样的办法来减小它小区干扰、有可能增大所分配的频带中的***容量。将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pattern)窄波束化而进行适当的波束倾转(beamtilting),或将水平方向图波束化而进行适当的定向也是上述办法之一,以下进行说明。
被波束化的垂直(水平)方向图在主瓣方向上得到比较高的增益,与此相对旁瓣方向的增益抑制得较低。因此,通过将基站天线的垂直(水平)方向图的主瓣朝向该基站负责的小区,将旁瓣朝向利用同一频带提供服务的周边基站负责的小区(波束倾转(波束定向))能够降低小区之间的电磁空间共有度。
其结果,在使用时分多址方式或频分多址方式的***中,为了避免串扰可以短缩所需的小区之间的隔离距离,可以在更接近的小区中反复使用相同或相邻的频带。
并且,在使用码分多址方式的***中波束倾转(波束定向)对减少它小区干扰起作用。因此,所分配的频带中的小区***容量可以接近极限容量。
使所分配的频带的***容量最大化的基站天线垂直(水平)方向图的波束倾转(波束定向)由适当的半值宽度和倾角(方位角)来设定。
在此,半值宽度是相对于垂直(水平)方向图的最大增益为3dB以内的增益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主瓣宽度),表示窄波束化的程度。
并且,倾角是垂直方向图的最大增益方向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当最大增益方向指向地面侧时为正数,方位角是水平方向图的最大增益方向与正北方向所成的角度。
在通过设计事先固定了小区配置,即小区端(小区边界)的情况下,关于最优的波束倾转定性地可以有以下结论。在形成小区半径(基站与小区端之间的距离)小的小区的基站中,天线的垂直方向图半值宽度小时,在主瓣方向(通常是小区端)上能确保足够的天线增益。另一方面,在比主瓣方向角度更大的方向上,因为旁瓣指向该方向,所以在小区内不能确保所需的天线增益。
相反,在形成小区半径大的小区的基站中,天线的垂直方向图半值宽度大时,在小区内能确保足够的天线增益。另一方面,在主瓣方向(通常是小区端)上不能确保所需的天线增益。
并且,若基站中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小,则主瓣的指向方向接近水平,因此对于基站负责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其它小区)天线增益变大,增加了对其它小区施加的干扰,同时从其它小区内的移动台受到的干扰也增大。
与此相反,若基站中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大,则主瓣的指向方向接近垂直,因此对于小区端的天线增益减小,产生因热噪声导致的劣化(覆盖范围损失)。在非专利文献1中针对基于PDC的***、在非专利文献2中针对采用W-CDMA的***,示出了这些关系。
并且,在非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通过利用电子地图的小区设计***模拟并估计运算各地点与各基站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人工设计适当的基站天线类别(波束倾转、波束定向)的方法。
并且,在非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通过测量装置,在实际的服务区中基于各地点的测量数据,人工设计适当的波束倾转的具体方法。在非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可以基于实测值进行不改变半值宽度而仅改变倾角时的电波传播状态的估计模拟。此外,非专利文献4中示出,小区设计者人工地通过试凑调节适当的倾角,由此实现服务区内接收电平劣化的改善和抵抗来自使用同一频带或相邻频带的周边小区的干扰的能力。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根据服务区的状态以及来自外部的指示中的至少一方,针对各状态,对预先人工设计的适当的波束倾转进行适当的自动选择或指示选择,适当地控制通信品质以及***容量的方法。
具体而言,作为服务区的状态监视通信量。当通信量为满负荷状态时,减少提供发送信号的基站天线的垂直层叠的发射元件数。如此扩大垂直方向图的半值宽度,同时将相邻的发射元件之间的相移量之差设定为最大值,由此增大倾角。
或者,随着通信量减少,逐渐增加提供发送信号的基站天线的垂直层叠的发射元件数。如此缩窄垂直方向图的半值宽度,同时使相邻的发射元件之间的相移量之差逐渐减小,由此减小倾角。
这样,在通信量越大、小区半径越小、覆盖范围越窄的小区中形成垂直方向图,以确保大的***容量。并且,在通信量越小、小区半径越大、覆盖范围越宽的小区中形成垂直方向图,以确保小的***容量。
这样,伴随服务区的变动,可以改善作为整体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但是,对应于各服务区状态的最优波束倾转设定必须由小区设计者预先人工设定,适当地选择。
【非专利文献1】藤井著,信学技报RCS292-131,「移動通信におけるアンテナビ一ムチルテイングの最適化」,1993年1月。
【非专利文献2】林、森他著,2003信学总大B-5-35,「セルラ移動通信における基地局アンテナ垂直半値角とチルト角の最適化」,2003年3月。
【非专利文献3】藤井、朝仓他著,NTT DoCoMoテクニカル·ジヤ一ナルVol.2No.4,「移動通信におけるセル設計システム」,1995年1月。
【非专利文献4】朝仓、藤井他著,信学技报RCS95-130,「実伝搬デ一タ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セル設計システム」,1996年1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9690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背景技术存在以下的问题。
比当前成为主流的宏小区(macro cell,区域半径小于等于10km)和微小区(micro cell,区域半径小于等于3km)覆盖区域更小的街区微小区(street micro cell,区域半径小于等于1km)或超微小区(pico cell,区域半径小于等于0.5km)认为是今后的主流。
在这样的小区中,利用上述方法中所示的小区设计***模拟并估计运算各地点与各基站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或在实际的服务区中针对每个地点通过测量装置进行测量,人工设计适当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变得更加困难。
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在宏/微小区中,通过将天线设置在铁塔或高层建筑物的屋顶、山顶等高位置来形成广域的小区覆盖范围。该情况下,距小区端的传播距离比较长,所以对于从一个位置看去的每个方位,个别建筑物的影响在统计上被平均化。因此,可以形成区域端平滑连续的以该位置为中心的接近于六角形的区域。
因此,根据针对每个大致的城市结构定义的传播估计式,可以高精度地估计小区内的传播损失。例如,利用电子地图,接受考虑了大致城市结构的小区设计***的支援,能够模拟并估计运算各地点与各基站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并设计适当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
并且,宏/微小区的区域半径大,因此个别的建筑物的影响在统计上被平均化。因此,即使不对区域内所有的服务区(道路、广场等)利用测量装置进行实测,也可只大致实测其中一部分而取得代表性的数据。根据该数据能够设计适当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
另一方面,街区微小区或超微小区将天线设置在比基站周边的建筑物还低的位置,形成狭域的小区覆盖范围。该情况下,距小区端的传播距离比较短,所以从基站看去的每个方位都容易受到个别建筑物或地面物体的影响,形成区域端不连续且复杂的形状(虫形)的小区。
因此,难以根据针对每个大致城市结构定义的传播估计式高精度地估计小区内的电波传播状态。即难以利用小区设计***来高精度地设计适当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
在利用光线跟踪法估计传播损失的小区设计***中,允许大规模的计算量,因此可以考虑电波传播状态的估计时的个别建筑物或地面物体。但是,由于电子地图无法完全记述详细的建筑物的形状等实际环境,以及实际环境随时间的变化使得电子地图的信息不具有实时性,所以不能说其估计精度足够。
并且,在利用测量装置进行实测来设计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的方法中,由于区域形状的复杂化,如果不详细地实测服务区(道路、广场等)的大部分,就不能设计精度高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
并且,随着小区的小型化,应设置的基站数量激增,小区设计者进行的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的设计作业可能变得非常烦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少频率干扰且随着服务区的状态变化自动更新天线方向图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无线控制装置根据规定的天线方向图进行自己的区域形成及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其收集与作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周边基站的区域形成相关的区域形成信息;以及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将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所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所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基于来自属于本基站或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的所述移动台的测量报告,自动设定基站的天线方向图,使得能够减少本基站形成的小区中同一频率和频谱渗入而引起的相邻频率的串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根据规定的天线方向图进行自己的区域形成及控制的移动通信***中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从移动台接收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接收步骤;区域形成信息收集步骤,收集与作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周边基站的区域形成相关的区域形成信息;以及天线方向图控制步骤,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将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成减少该基站所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所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由此,可以基于来自属于本基站或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的所述移动台的测量报告,自动设定基站的天线方向图,使得能够减少本基站形成的小区中同一频率和频谱渗入而引起的相邻频率的串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减少频率干扰且随着服务区的状态变化自动更新天线方向图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2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4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5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6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2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说明。
在蜂窝移动通信***中,移动台进行通过从所属的小区向其它小区移动来进行改变作为连接对象的基站的切换。该切换时,移动台向切换源的基站发送接收电平测量结果,该接收电平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到的形成作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小区的基站所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Ec/Io(码片能量与干扰噪声功率密度之比)或CIR(信号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之比)、RSCP(接收功率)等。
基于该报告,网络内的无线控制功能决定该移动台应切换的基站并通知该移动台。此时,将移动台测量了接收电平的成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小区的基站的组称为监视组。
以码分多址方式为例,在监视组内存在公共导频信道的接收电平测量结果为最大的基站(主分支,main branch)的接收电平测量结果,和以某一阈值以内的电平所接收的基站时,从电平差小的开始一定数量以内的基站(主要分支,major branch)成为分集切换(diversity handover)的对象。
监视组之中既非主分支也非主要分支的基站是次要分支(minorbranch),主分支和主要分支一起称为活动组。
成为分集切换对象的基站与切换源的基站一起同时并行进行与移动台之间的通信,以防止瞬间中断并提高切换的成功率。并且,成为分集切换对象的基站特别在上行链路中产生位置分集效果,因此减少了维持通信所需的发送功率从而增大了上行的***容量。
在分集切换中,多个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电平差在某一阈值以内被接收,意味着多个小区覆盖范围在小区边界处重叠。
适当地设定了波束倾转或波束定向时,使得关注小区与周边小区的电磁空间共有度降低。由此在减少它小区干扰的同时,仅在相邻小区中得到必要最小限度的小区覆盖范围的重叠。
这里,相邻小区是指,监视组之中发送能同时成为最大接收电平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基站形成的小区,换言之,成为主分支以及主要分支的基站形成的小区的组。相邻小区的数量不必一定为2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的小区在某一区域、例如在某一点相邻。此外,关于时分多址方式或频分多址方式,除不进行分集切换之外,对于以上说明的移动台的接收电平测量和其结果向基站的报告的说明是适用的。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说明简明,对于将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图设为无指向性方向图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对于基站具有上述无线控制功能的情况进行说明。可以将该无线控制功能作为无线控制装置来实现。
实现本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移动通信***具有1个或多个的移动台以及多个的基站,对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被窄波束化的情况下的波束倾转以及波束定向、或区域成形进行优化。由此,减少由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以及频谱渗入而引起的相邻频率干扰,并且,用于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垂直方向图半值宽度以及倾角可以不通过小区设计者的人工设计而自动生成,能够随着服务区的状态变化自动更新。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服务区中设有基站BS0、BS7、BS9、BS11、BS13、BS15以及BS17的7个基站,它们分别形成小区并与属下的多个移动台之间进行通信(包括用于控制的通信)。
阴影区域是基站BS0形成的小区,即基站BS0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以下,称为公共导频信道类)最强的区域。
由于电波传播的不规则性,存在即使在基站BS0附近的区域也未成为该基站形成的小区的情况,相反,有时在远方基站BS0形成的小区象飞地那样存在。
箭头表示从基站BS0的小区向周边小区的切换。具体而言,表示移动台测量基站发送的公共导频信道类的接收电平,与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作为切换源基站的基站BS0的定时的一例。
例如,移动台ms100从基站BS0切换至基站BS13,并向基站BS0报告包含基站BS0和基站BS13的监视组,即,移动台ms100测量到的成为切换目的地候选的多个小区的接收电平和标识符的组。
基站BS0累积从多个移动台所发送的监视组的测量结果的报告并判定。
并且,基于判定结果,基站BS0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由此,基站BS0变得可以掌握服务区内的状态,能够进行作为***最优的天线垂直方向图和天线水平方向图的自动设定。
图2A表示在通过波束倾转由本基站负责主瓣的区域中,使旁瓣和零点朝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示意图。图2B中表示倾角为0.0°(无波束倾转)的情况,和11.0°(在本基站负责主瓣的区域内,有使得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指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的波束倾转)的情况的天线方向图。图2C中示出考虑了与图2B中的距基站的距离相对的天线增益的传播损失。
根据图2C,设小区半径为1000m时,如果设倾角为11.0°,则与0.0°的设定相比,小区内的传播损失变小,同时周边小区中的传播损失变大。即,改善了本基站负责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了它小区干扰。
本实施例中,对于仅改变倾角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基于来自移动台的测量报告,减少基站天线的垂直层叠的发射元件数,扩展垂直方向图的半值宽度,同时将相邻的发射元件之间的相移量之差设定为最大值,将倾角增大,由此组合设定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和半值宽度。
此外,也可以基于来自移动台的测量报告,逐渐增加基站天线的垂直层叠的发射元件数,缩窄垂直方向图的半值宽度,同时逐渐减小相邻的发射元件之间的相移量之差,将倾角减小,由此组合设定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和半值宽度。
并且,在天线水平方向图中,通过使主瓣朝向由本基站负责的区域,使旁瓣和零点朝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波束定向),可以与波束倾转同样地进行设定,使得改善本基站负责的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它小区干扰。
换言之,通过使天线水平方向图的主瓣朝向本基站负责的区域方向,由于主瓣的天线增益,可以与距基站的距离无关地相对减小该方位的传播损失。并且,通过使旁瓣和零点朝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方向,由于旁瓣和零点的天线增益,可以与距基站的距离无关地相对增大该方位的传播损失。
对此,基于来自移动台的测量报告,可以通过机械或电磁的方式调节位于基站天线的各发射元件的背后、决定水平方向图的半值角的反射板的张角、以及发射元件与反射板的相对位置。
接着,对于新增设基站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A是服务区的状态长期不变化的例子。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大致收敛于适当的设定,如图3A的箭头所示,位于BS0形成的小区中的移动台的几乎所有的切换都仅发生在相邻小区之间,例如对于BS0,仅在BS7、BS9、BS11、BS13、BS15和BS17形成的小区中发生。
在图3B中,对于新增设从BS1至BS6的6个基站,以及BS8、BS10、BS12、BS14、BS16和BS18的6个基站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B所示,该情况下,小区的邻接关系改变。即,表示BS0与周边小区的小区间电磁空间共有度的邻接程度改变。因此,属于BS0形成的小区中的移动台主要向从BS1至BS6的基站形成的小区进行切换。
但是,BS0的倾角为比最优值小的值,或新增设的基站的倾角不合适因此产生小区飞地,变成也向BS7至BS18的12个基站切换。
此外,该情况下,因为倾角的设定不为最优,小区之间的电磁空间共有度变大,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或下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随之发生下行链路基站总发送功率的增加。
在BS0处,通过对这些无线资源的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通过增大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进一步减小邻接程度小的小区,例如从BS7至BS18的小区的邻接程度,由此尝试使得倾角收敛于最优值。
这在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邻接程度达到规定值以下为止反复执行。
在BS0周边的各基站中也执行同样的动作。最终如图3C所示在所有的小区的基站中设定了适当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
在此,说明了为了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通过增大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尝试使得倾角收敛于最优值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取代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更新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由此设定适当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
并且,如图4A、图4B和图4C所示,也可以取代更新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更新形成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周边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更新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由此设定适当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
接着,对于基站被撤去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5A是服务区的状态长期不变化的例子。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大致收敛于适当的设定,如图5A的箭头所示,位于BS0形成的小区中的移动台的几乎所有的切换都仅发生在相邻小区之间,例如对于BS0,仅在BS1、BS2、BS3、BS4、BS5和BS6形成的小区发生。
在此,例如撤去从BS1至BS6的6个基站,以及BS8、BS10、BS12、BS14、BS16和BS18的6个基站。
该情况下,因为小区的邻接关系改变,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改变,所以对于属于BS0形成的小区的移动台,BS0的倾角成为比最优值大的值。因此,发生覆盖范围空洞(不存在公共导频信道类为强势的基站的区域),同样成为孤立小区,因此不能找到作为切换目的地的小区。但是,如图5B所示,因为来自其它小区的干扰变小,在公共导频信道类的接收电平超过热噪声的地方,有成为飞地小区的情况。
检测出该邻接关系的变化,作为连续地每隔一定时间判定的邻接程度变化,即邻接程度大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降低,或邻接程度的消失。该情况下,通过减小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增大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或使邻接程度出现,从而尝试着使倾角收敛于最优值。
这在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邻接程度达到规定值以上为止反复执行。在BS0周边的各基站中也执行同样的动作。最终如图5C所示在所有的小区的基站中设定了适当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
并且,也可以取代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更新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来设定适当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
并且,如图6A、图6B和图6C所示,也可以取代更新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对于形成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周边基站更新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而更新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由此设定适当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
接着,对于邻接程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在求关注小区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时,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与替换了主分支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即对于成为关注小区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基站,表示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邻接计数值增加1。此外,对于成为关注小区的切换目的地的小区的基站,也可以将该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规定数值,例如增加与接收电平相对应的值。
作为一例,参照图7,对在某一时刻,2个移动台1001和移动台1002从BS0形成的关注小区向周边小区进行切换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移动台1001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3切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向BS3切换。移动台1001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作为切换目的地的BS3,使BS0所保持的BS3的邻接计数值增加。该情况下,可以将邻接计数值增加1,也可以增加与接收电平相对应的值,例如A1。
另一方面,移动台1002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6替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向BS6切换,并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作为切换目的地的BS6,使BS0所保持的BS6的邻接计数值增加。该情况下,可以将邻接计数值增加1,也可以增加与接收电平相对应的值,例如A2。
在此,A1是BS0与BS3替换时由移动台1001所测量的接收电平。并且,A2是BS0与BS6替换时由移动台1002所测量的接收电平。
在该时刻还有其它对周边小区执行切换的移动台。
基站BS0在一定时间内累积上述处理,基于其结果,邻接计数值大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邻接计数值小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
接着,关于邻接程度的其它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在求关注小区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时,在替换主分支的切换时等,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替换了主分支的周边小区的基站与其它的主要分支,即在从关注小区开始进行切换时形成作为活动组的小区的基站,使该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1。即,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活动组中所包含的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使表示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邻接计数值增加1。此外,也可以对于在从关注小区开始进行切换时成为活动组的构成小区的基站,使其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规定数值,例如增加与接收电平相对应的值。
参照图8,具体地进行说明。
移动台1001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3切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向BS3切换。移动台1001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作为活动组的BS3(电平A1_3),使BS0所保持的BS3的邻接计数值增加。
另一方面,移动台1002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6切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切换到BS6,并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作为活动组的BS6(电平A2_6)以及BS1(电平A2_1),使BS0所保持的BS6的邻接计数值和BS1的邻接计数值增加。在该时刻还有其它对周边小区执行切换的移动台。
基站BS0在一定时间内累积上述处理,基于其结果,邻接计数值大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邻接计数值小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
接着,关于邻接程度的其它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求解关注小区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在主分支替换的切换时等,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替换了主分支的周边小区的基站与其它的主要分支以及小支局,即,在从关注小区开始进行切换时成为监视组的小区的基站,使表示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邻接计数值增加1。
此外,也可以对于在从关注小区开始进行切换时形成成为监视组的小区的基站,使其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规定值,例如增加与接收电平相对应的值。
参照图9,具体地进行说明。
移动台1001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3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切换到BS3。移动台1001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BS3(电平A1_3)、BS4(电平A1_4)和BS2(电平A1_2),使BS0所保持的各个邻接计数值增加。
另一方面,移动台1002是在主分支从BS0向BS6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即正在切换到BS6,并对BS0进行监视组的报告。
BS0从所报告的监视组中检测BS6(电平A2_6)、BS1(电平A2_1)以及BS5(电平A2_5),使BS0所保持的各个邻接计数值增加。在该时刻还有其它对周边小区执行切换的移动台。
基站BS0在一定时间内累积上述处理,基于其结果,邻接计数值大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邻接计数值小时判定关注小区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无线控制装置300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具有:具备天线的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与发送接收共用部302连接的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和作为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连接的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连接的作为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的倾角变更部308;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以及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的无线资源监视部312。此外,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移动台100进行发送。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向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通知给后述的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干扰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对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向后述的倾角变更部308通知倾角变更的命令。例如,当发生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或下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以及与此相随的下行链路基站总发送功率的增加时,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命令增大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倾角变更部308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倾角。
天线根据由倾角变更部308设定的倾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11对于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使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步骤S11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11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11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1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向倾角变更部308输入表示变更倾角的倾角变更命令。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步骤S1108)。由此,可以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106:否),返回步骤S1102。
接着,参照图12对于本实施例的另一无线控制装置300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在参照图10说明的无线控制装置中具有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以及倾角变更部308连接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发送给移动台100。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向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通知给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并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向倾角变更部308通知倾角变更的命令。例如,当发生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或下行链路的干扰量增加、以及与此相随的下行链路基站总发送功率的增加时,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命令增大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倾角变更部308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倾角。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将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所通知的针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倾角变更命令转送给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并且,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从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接收发给本基站的倾角变更命令,对本基站的倾角变更部308进行通知。
天线根据由倾角变更部308设定的倾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13A对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步骤S13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13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13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3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向倾角变更部308和周边小区通信部314输入表示变更倾角的倾角变更命令。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向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发送倾角变更命令(步骤S1308)。
并且,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步骤S1310)。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306:否),返回步骤S1302。
接着,参照图13B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所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判断是否从其它基站、即其它基站所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接收到了倾角变更命令(步骤S1312)。
在接收到了倾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312:是),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向倾角变更部308输入倾角变更命令。
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步骤S1314)。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倾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312:否),返回步骤S1312。
接着,参照图14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无线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具有:具备天线的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与发送接收共用部302连接的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和作为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连接的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连接的作为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的方位角变更部316;以及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的无线资源监视部312。此外,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与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向移动台100进行发送。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通知给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并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向后述的方位角变更部316通知方位角变更的命令。
方位角变更部316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方位角。
天线根据由方位角变更部316设定的方位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15对于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步骤S15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15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15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5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向方位角变更部316输入表示变更方位角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1508)。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506:否),返回步骤S1502。
接着,参照图16对于本实施例的另一无线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在参照图14说明的无线控制装置中具有与方位角变更部316以及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连接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移动台100进行发送。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进行通知。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向后述的方位角变更部316通知方位角变更的命令。
方位角变更部316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方位角。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将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所通知的针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方位角变更命令转送给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并且,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从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接收发给本基站的方位角变更命令,对本基站的方位角变更部316进行通知。
天线根据由方位角变更部316设定的方位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17A对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步骤S17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17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17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7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向方位角变更部316和周边小区通信部314输入表示变更方位角的方位角变更命令。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向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发送方位角变更命令(步骤S1708)。
并且,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1710)。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706:否),返回步骤S1702。
接着,参照图17B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所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判断是否从其它基站、即其它基站所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接收到了方位角变更命令(步骤S1712)。
在接收到了方位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712:是),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向方位角变更部316输入方位角变更命令。
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1714)。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方位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1712:否),返回步骤S1712。
接着,参照图18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无线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具有:具备天线的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与发送接收共用部302连接的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和作为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连接的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连接的作为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的倾角变更部308以及方位角变更部316;以及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的无线资源监视部312。此外,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与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连接。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移动台100进行发送。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进行通知。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对倾角变更部308以及方位角变更部316通知倾角变更的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的命令。
倾角变更部308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倾角。
方位角变更部316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方位角。
天线根据由倾角变更部308设定的倾角和由方位角变更部316设定的方位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19对于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步骤S19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19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19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9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倾角变更部308输入表示变更倾角的倾角变更命令,向方位角变更部316输入表示变更方位角的方位角变更命令。
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1908)。
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906:否),返回步骤S1902。
接着,参照图20对于本实施例的另一无线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在参照图18说明的无线控制装置中具有与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倾角变更部308以及方位角变更部316连接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
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将从无线接入网接收的下行方向信道转换为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移动台100进行发送。此外,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发送部310经由发送接收共用部302对小区发送公共导频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将从移动台100接收的上行链路无线信道转换为上行方向信道,对无线接入网进行发送。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对作为移动台100的测量结果的监视组进行解调,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进行通知。并且,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接收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并输入给无线资源监视部312。
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监视上行链路干扰功率和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并且,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通知无线资源的状态。此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通过对无线资源的状态变化进行阈值判定来检测服务区状态的变化,并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该结果。例如,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已变化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而计算邻接程度,根据小区邻接程度的状态以及来自无线资源监视部312的通知,向倾角变更部308通知倾角变更的命令,向方位角变更部316通知方位角变更的命令。
倾角变更部308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倾角。
方位角变更部316根据来自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的通知变更方位角。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将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所通知的针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转送给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并且,周边小区通信部314经由无线接入网,从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计算部306接收发给本基站的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对本基站的倾角变更部308以及方位角变更部316进行通知。
天线根据由倾角变更部308设定的倾角以及由方位角变更部316设定的方位角,进行下行链路无线信道与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发送接收。
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使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用公共的天线。
接着,参照图21A对本实施例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经由天线以及发送接收共用部302,从移动台100接收监视组以及表示无线资源的状态的信息(步骤S2102)。
上行链路无线信道接收部304向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输入监视组,向无线资源监视部312输入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监视组进行累积处理,计算邻接程度(步骤S2104)。
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判断小区邻接程度是否已变化,无线资源监视部312基于所输入的表示无线资源状态的信息,判断无线资源的状态是否已变化(步骤S2106)。
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的至少一方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2106:是),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倾角变更部308和方位角变更部316输入表示变更倾角的倾角变更命令和表示变更方位角的方位角变更命令。并且,小区邻接程度计算部306对周边小区通信部314输入倾角变更命令和方位角变更命令。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发送倾角变更命令和方位角变更命令(步骤S2108)。
并且,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2110)。
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小区邻接程度以及无线资源的状态未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2106:否),返回步骤S2102。
接着,参照图21B对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3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判断是否从其它基站、即其它基站所具有的无线控制装置接收到了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步骤S2112)。
在接收到了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112:是),周边小区通信部314对倾角变更部308以及方位角变更部316输入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
倾角变更部308按照所输入的倾角变更命令来变更倾角,方位角变更部316按照所输入的方位角变更命令来变更方位角(步骤S2114)。由此,能够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为减少该基站形成的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倾角变更命令以及方位角变更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112:否),返回步骤S21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相互邻接的多个小区中、小区属下的多个移动台与形成该小区的基站通过多址连接方法共享同一频带进行各自通信的蜂窝移动通信***中,能够减少所形成的小区之间的同一频率干扰,同时基于来自该基站或周边基站形成的小区属下的所述移动台的测量报告,自动设定能够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基站天线方向图。
因此,小区设计者无需进行利用了随着小小区化而精度降低的小区设计工具的天线倾角或天线方位角的人工设计,能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轻小区设计者的劳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通过使天线垂直方向图的主瓣指向该基站负责的区域来形成小区,所以能够改善小区覆盖范围,并提高用户的通信品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通过使天线垂直方向图的旁瓣、或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指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而能够减少同一频率干扰,因此能够增大每个小区、进而服务区总体的***容量。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通过使天线水平方向图的主瓣指向该基站负责的区域来形成小区,所以能够改善小区覆盖范围,并提高用户的通信品质。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通过使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旁瓣、或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或旁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指向周边基站负责的区域,而能够减少同一频率干扰,因此能够增大每个小区、进而服务区总体的***容量。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作为无线资源的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干扰功率的电平,当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更新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新增设,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倾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无线资源的状态,例如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干扰功率的接收电平,当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更新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新增设,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倾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当此前邻接程度大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降低、或者消失时,更新本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增大。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撤去,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倾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当此前邻接程度大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降低、或者消失时,更新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天线垂直方向图的倾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增大。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撤去,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倾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作为无线资源的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干扰功率的接收电平,当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超过预先所设定的阈值时,更新本基站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新增设,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方位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无线资源的下行链路总发送功率和上行链路干扰功率的电平,当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更新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进一步减小。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新增设,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方位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将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当此前邻接程度大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降低、或者消失时,更新本基站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增大。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撤去,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方位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移动台随着移动而要变更所属的小区时测量到的来自形成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公共导频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例如Ec/Io或CIR、RSCP的至少任意一种,与可区别小区的标识符相对应地报告给所属的小区。
基站通过对该结果进行累积处理,把握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基站判定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当此前邻接程度大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降低、或者消失时,更新形成该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天线水平方向图的方位角,以使邻接程度小的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增大。
由此,可以逐次识别服务区状态的变化,特别是基站的撤去,基于此能够适当变更方位角,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覆盖范围和通信品质、***容量等的***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与形成替换了主分支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关于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对关注小区中设置的对于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一定数值。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计测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和形成替换了主分支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关于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使得关注小区中设置的对于其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对应于替换时支局的电平而增加。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计测考虑了覆盖范围的周边小区邻接程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活动组中所包含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使得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中设置的对于其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增加一定数值。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在更短时间内计测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活动组中所包含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使得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中设置的对于其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对应于支局的电平而增加。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在更短时间内计测考虑了覆盖范围的周边小区邻接程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监视组中所包含的周边小区的基站,使得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中设置的对于其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以一定数值增加。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更广范围地、且在更短时间内计测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作为主分支的活动组变化时,对于形成监视组中所包含的周边小区的基站,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使得形成关注小区的基站中设置的对于其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对应于支局的电平而增加。接着,相互比较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各周边小区的邻接计数值,将计数值大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大的小区,将计数值小的小区判定为邻接程度小的小区。由此,能够高精度、更广范围地、且在更短时间内计测考虑了覆盖范围的周边小区邻接程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被窄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的倾角,可以优化波束倾转以及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被窄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以及周边基站的倾角,可以优化波束倾转以及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图被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的方位角,可以优化波束定向以及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图被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以及周边基站的方位角,可以优化波束定向以及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被窄波束化、水平方向图被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的倾角以及方位角,可以优化波束倾转及波束定向,或者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被窄波束化、水平方向图被波束化的情况下,通过自动设定本基站以及周边基站的倾角和方位角,可以优化波束倾转及波束定向,或者区域成形,减少小区之间的相同或相邻频率干扰,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本发明的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移动通信***。

Claims (13)

1.一种无线控制装置,根据天线方向图来形成并控制基站的区域,该无线控制装置具有:
区域形成信息收集单元,其收集与周边基站的区域形成相关的区域形成信息;以及
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对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以减少本基站形成的本小区与周边基站形成的周边小区之间的频率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
邻接程度计算单元,其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计算表示本小区与周边小区之间的电磁空间共有度的邻接程度;
其中,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邻接程度,对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以减少本基站与周边基站之间的频率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还具有:
确定无线资源的状态的无线资源监视单元;
其中,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无线资源的状态,对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以减少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间的频率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邻接程度和无线资源状态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的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邻接程度和无线资源状态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的方位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本基站包括表示由多个周边基站形成的多个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一组计数值;
所述邻接程度计算单元从周边基站中确定形成对应的周边小区的主分支切换目的地基站,并使表示所述对应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对应邻接计数值增加预定的值;以及
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邻接计数值,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倾角和天线方向图方位角的至少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本基站包括表示由多个周边基站形成的多个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一组计数值;
所述邻接程度计算单元确定包含作为主分支的本基站和作为主要分支、形成一个或多个对应周边小区的一个或多个周边基站的活动组中的变化,并使表示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邻接计数值增加预定的值;以及
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邻接计数值,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倾角和天线方向图方位角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本基站包括表示由多个周边基站形成的多个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一组计数值;
所述邻接程度计算单元确定包含作为主分支的本基站和作为切换目的地候选、形成一个或多个对应周边小区的一个或多个周边基站的监视组中的变化,并使表示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周边小区的邻接程度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邻接计数值增加预定的值;以及
所述天线方向图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邻接计数值,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倾角和天线方向图方位角的至少一方。
9.一种通信方法,用于根据天线方向图形成并控制基站的区域的移动通信***中,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移动台接收上行链路无线信道;
收集与周边基站的区域形成相关的区域形成信息;以及
对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以减少本基站形成的本小区与周边基站所形成的周边小区之间的频率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区域形成信息,计算表示本小区和周边小区之间的电磁空间共有度的邻接程度;
其中所述控制步骤包括:基于所述邻接程度,对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并监视无线资源的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步骤包括:基于无线资源的状态,对所述天线方向图的主瓣、旁瓣以及主瓣与旁瓣之间的零点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和导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邻接程度和无线资源状态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倾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邻接程度和无线资源状态之中的至少一方,控制本基站和周边基站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天线方向图方位角。
CN2006101077627A 2005-07-25 2006-07-25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4873 2005-07-25
JP2005214873A JP4578346B2 (ja) 2005-07-25 2005-07-25 無線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5214873 2005-07-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411A true CN1905411A (zh) 2007-01-31
CN1905411B CN1905411B (zh) 2013-09-25

Family

ID=3740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776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05411B (zh) 2005-07-25 2006-07-25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29418B2 (zh)
EP (1) EP1748664B1 (zh)
JP (1) JP4578346B2 (zh)
CN (1) CN19054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072A (zh) * 2010-10-12 2012-05-09 ***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覆盖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272397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智能天线广播波束的方法和***
CN10958770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1525285A (zh) * 2020-05-20 2020-08-11 西安黄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稀布阵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CN111869009A (zh) * 2018-01-21 2020-10-30 英菲尼朵美有限公司 相位阵列抗干扰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878B2 (en) * 2004-12-30 2011-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for cellular radio coverage
EP2119286A4 (en) * 2007-02-15 2011-09-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OF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BASED ON CELL CONFIGURATIONS
KR101386066B1 (ko) * 2007-09-10 2014-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 커버리지 제어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WO2009078764A1 (en) * 2007-12-17 2009-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cell outage
EP2268072B1 (en) * 2008-03-31 2017-10-25 NEC Corporation Radio station devic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radio station control program
US8498207B2 (en) * 2008-06-26 2013-07-30 Reverb Networks Dynamic load balancing
US8737912B2 (en) * 2008-08-12 2014-05-27 Blackberry Limited Enabling downlink transparent r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693442B2 (en) * 2008-09-22 2014-04-08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site MIMO cooper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
IL194364A0 (en) * 2008-09-25 2009-08-03 Zeev Roth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resources
KR101505089B1 (ko) * 2009-01-13 2015-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084937A1 (ja) * 2009-01-22 2010-07-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218346B2 (ja) * 2009-09-02 2013-06-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アンテナのチルト角の制御方法
EP2476278A4 (en) * 2009-09-10 2016-04-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PROBLEM ADS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20110090820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Osama Hussein Self-optimizing wireless network
US9826416B2 (en) * 2009-10-16 2017-11-21 Viavi Solutions, Inc. Self-optimizing wireless network
US8385900B2 (en) * 2009-12-09 2013-02-26 Reverb Networks Self-optimizing networks for fixed wireless access
CN101730110B (zh) * 2009-12-31 2012-05-2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边缘频带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GB2477915B (en) * 2010-02-12 2014-06-04 Ubiquisys Ltd Basestation carrier frequency selection
JP5482889B2 (ja) * 2010-03-15 2014-05-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JP5423582B2 (ja) 2010-05-21 2014-0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パラメータの調整方法
EP2405686B1 (en) * 2010-07-09 2016-09-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EP2416603B1 (en) * 2010-08-03 2015-01-28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KR101789559B1 (ko) * 2010-08-11 2017-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5637219B2 (ja) * 2010-12-21 2014-1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2547736B (zh) * 2010-12-30 2014-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邻小区间下行干扰的控制方法及***
ES2628341T3 (es) * 2011-02-03 2017-08-02 Realcell Limited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localizar u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celular
US8509762B2 (en) 2011-05-20 2013-08-13 ReVerb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derperforming cell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754271B1 (en) 2011-09-09 2019-11-13 Reverb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self optimizing-organizing network manager
US9258719B2 (en) 2011-11-08 2016-02-09 Viavi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wireless network cells into time-based clusters
EP2815541B1 (en) 2012-02-17 2018-06-27 Osama Tarraf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in multi-mode networks
EP2672749A1 (en) * 2012-06-08 2013-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B (Publ) Self-organising network
JP2014017587A (ja) * 2012-07-06 2014-01-30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エリア設計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エリア設計装置
CN104412651B (zh) * 2012-07-09 2018-12-18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JP5928263B2 (ja) 2012-09-05 2016-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709396A1 (en) * 2012-09-13 2014-03-19 Alcatel-Lucent Multi-beam radio base station
US9516563B2 (en) * 2013-01-21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over of a beamformed link
US9473956B2 (en) * 2013-07-02 2016-10-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ntenna tilt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943003B1 (en) * 2014-05-09 2020-08-12 Alcatel Lucent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deploy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0327159B2 (en) 2014-12-09 2019-06-1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utonomous, closed-loop and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base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analytics-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s (SONs)
US10382979B2 (en) 2014-12-09 2019-08-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elf-learning, adaptive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analytics-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s (SONs)
US20160165472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nalytics 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 (SON) for coverage capacity optimization (CCO)
US9113353B1 (en) 2015-02-27 2015-08-18 ReVerb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verage and capac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6041074B1 (ja) 2016-02-03 2016-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US10393909B2 (en) * 2016-10-11 2019-08-27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Differential target antenna coupling (“DTAC”) data corrections
WO2019101837A1 (en) * 2017-11-24 2019-05-3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for 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by an aerial ue
US11564130B2 (en) 2020-02-19 2023-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ware cellular network inter-frequency coverage orchest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3716B2 (ja) * 1996-03-11 1998-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回線制御装置
JP2865066B2 (ja) * 1996-07-05 1999-03-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ー自動車電話システムの通話断救済方式
US5914946A (en) * 1996-11-08 1999-06-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DM-based fixed wireless loop system
US6104936A (en) * 1997-09-30 2000-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ntenna tilt
EP0948229A1 (en) * 1998-04-03 1999-10-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for assigning channels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82434B1 (en) * 1998-06-10 2001-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 quality improvement by differentiated base station antenna pattern downtilt
US6549529B1 (en) * 1999-02-01 2003-04-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downtilt/uptil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728228B1 (en) * 1999-09-20 2004-04-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JP3701844B2 (ja) * 2000-06-08 2005-10-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
US6735436B1 (en) * 2000-10-03 2004-05-11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ntifying accuracy of interference analysi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708036B2 (en) * 2001-06-19 2004-03-1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sectors across coverage cells
JP4717270B2 (ja) * 2001-06-22 2011-07-06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GB2378858B (en) * 2001-08-18 2005-07-13 Motorola Inc Minimisation of interference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4318876B2 (ja) * 2001-10-03 2009-08-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基地局
US7151755B2 (en) * 2002-08-23 2006-12-19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el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178055B2 (ja) * 2003-02-25 2008-11-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JP4255793B2 (ja) 2003-09-29 2009-04-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072A (zh) * 2010-10-12 2012-05-09 ***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覆盖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2448072B (zh) * 2010-10-12 2016-01-20 ***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覆盖控制方法、装置及***
CN10272397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智能天线广播波束的方法和***
CN109587706A (zh) * 2017-09-28 2019-04-0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9587706B (zh) * 2017-09-28 2022-04-1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1869009A (zh) * 2018-01-21 2020-10-30 英菲尼朵美有限公司 相位阵列抗干扰装置及方法
CN111869009B (zh) * 2018-01-21 2022-06-21 英菲尼朵美有限公司 相位阵列抗干扰装置及方法
CN111525285A (zh) * 2020-05-20 2020-08-11 西安黄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稀布阵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29418B2 (en) 2012-07-24
JP4578346B2 (ja) 2010-11-10
JP2007036487A (ja) 2007-02-08
US20070021151A1 (en) 2007-01-25
EP1748664B1 (en) 2013-08-21
CN1905411B (zh) 2013-09-25
EP1748664A3 (en) 2011-07-06
EP1748664A2 (en)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5411A (zh)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37562C (zh) 分组通信网
CN1290352C (zh) 移动通信***、发送站、接收站、中继站、通信路径决定方法
CN1265674C (zh) 用于在数据通信***内选择服务扇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568634A (zh)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确定移动通信装置位置的方法和结构及具有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2023C (zh) 移动通信***以及相关的移动站、基站、基站发送功率控制***和其通信控制方法
CN1703113A (zh) 频率选择装置、移动通信***及多频带控制方法
CN1881837A (zh) 通信***
CN1154261C (zh) 帧同步电路
CN1203725A (zh) 使用收集器陈列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881834A (zh) 通信***
CN1881833A (zh) 通信***
CN1338189A (zh) 在混合gsm/cdma网中的空闲模式处理
CN101064898A (zh) 一种长期演进***中测量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374811A (zh) 在移动无线***内管理处理资源的方法
CN101069447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和通信方法
CN1918848A (zh) 多站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
CN1722868A (zh) ***间基站切换
CN1521991A (zh) 移动通信***、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及资源分配控制法
CN1881949A (zh) 通信***
CN1430363A (zh) 控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传输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CN1554161A (zh) 用于大量宽带通信的***和方法
CN1881948A (zh) 通信***
CN1794876A (zh) 异频/异***测量方法及其测量性能要求确定方法
CN1521960A (zh) 通用移动电信***中减少静区的方法及相应的移动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