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6617A - 空气净化***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6617A
CN1896617A CN 200510014517 CN200510014517A CN1896617A CN 1896617 A CN1896617 A CN 1896617A CN 200510014517 CN200510014517 CN 200510014517 CN 200510014517 A CN200510014517 A CN 200510014517A CN 1896617 A CN1896617 A CN 1896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oxygen
indoor set
clea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45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仁九
李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100145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96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896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6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的室内机形成有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风单元,其室外机上形成有通过室内机向室内提供氧气的氧气供应器,让室内机具有调温功能、供氧功能以及通风功能,可以提高方便性,还能降低耗电量和费用。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空气净化***的发明。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在室外机中设置氧气供应器,并在室内机中设置通风单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而且还可以进行供氧和通风。
背景技术
空调通过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形成适宜的环境。大体上可分为一体形和分体形。
一体形和分体形具有相同的功能,一体形空调把冷却放热的功能集身于一体,打洞放置在墙壁或窗户上。分体形空调在室内侧设置蒸发冷却装置,在室外侧设置压缩冷凝放热装置,通过冷媒管连接两个相互分离的装置。
空调中,分体形大体上由可执行制冷功能的设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可执行放热和压缩功能的设有压缩机和膨胀阀的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管。
图12为传统技术的空调分解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12的室内机断面示意图。
如图12所示,传统的空调由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50、以及连接上述室内机1和室外机50的冷媒管52构成。
如图12到14所示,室外机1包括底盘2、与底盘2的正面结合,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4和吸入格栅6,并在正面下侧或底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8的正面格栅10、可旋转地设置在正面格栅10正面的吸入格栅12、安装在底盘2上的电机14、连接在电机14上的送风扇16、设置在送风扇16和空气吸入口4以及吸入格栅6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
正面格栅10的正面,形成有正面空气吸入口4,顶面上一体形成有顶面吸入格栅6。
正面格栅10上,设有滤芯5,对通过正面空气吸入口4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上述吸入格栅12用于保护正面空气吸入口4和滤芯5。其上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正面格栅10的顶部。
上述正面格栅10的内侧下部,还安装有排出格栅24。排出格栅24具有冷凝水接水部19、窗栅20以及叶片22。冷凝水接水部19用于接收室内热交换器18滴落的冷凝水。窗栅22用于改变通过空气排出口8排出的空气左右方向上的风向。叶片22用于改变上下方向上的风向。
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空调中,电机14工作时驱动送风扇16时,吸入格栅12前方的室内空气,流过吸入格栅12和正面空气吸入口4,被滤芯5过滤,流入正面格栅10和底盘2之间的空间。
正面格栅10上方的室内空气流过顶面吸入格栅6,流入正面格栅10和底盘2之间的空间。
流入的室内空气,流过室内热交换器18时,被流过室内热交换器18的冷媒冷却或加热,在送风扇16的作用下,被窗栅20和叶片22导流,通过空气排出口8,排向室内。
但是,传统技术的空调中,只有滤芯5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其净化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度,如果为了净化室内空气,把制氧器等单独的空气净化器设置在室内,则要分别驱动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不仅使用上不方便,而且还存在耗电量和费用增加的问题。
另外传统的空调不能对室内进行通风或其通风效率较低,需要打开窗户进行通风,使用上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温功能、供氧功能以及通风功能的空气净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室内机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风单元;形成在室外机,供应氧气的氧气供应器。
上述通风单元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通风用送风机;把通风用送风机吹送的室内空气导流到室外的通风管道。
上述通风用送风机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左右中的某一侧。
上述通风用送风机包括通风扇以及通风用电机;形成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和通风扇吹送的空气被排出的排出口,设置通风扇和电机的通风扇罩。
上述通风扇罩包括设有通风用电机,一侧面有开放结构,并形成有排出口的罩主体;与上述罩主体结合并形成有吸入口的管口。
上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位于室内机内部,另一端贯穿室内机的管道贯穿孔,向外延伸。
上述氧气供应器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产生氧气的制氧单元;把产生的氧气导流到上述室内机内部的氧气管。
上述制氧单元设置在上述室外机的顶面。
上述氧气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在上述制氧单元上,另一端贯穿室内机的管道贯穿孔位于上述室内机室内热交换器前方。
上述室内机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前方,并在正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正面格栅;设置在正面格栅的下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排出格栅组合体;设置在底盘上的送风用电机以及送风扇;设置在送风扇和正面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
上述室内机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正面格栅的正面用于开闭正面空气吸入口的正面面板。
上述正面格栅的顶面,设有吸入格栅。
上述室内机还包括用于支撑室内热交换器左、右侧的左、右热交换器支柱。
上述通风单元位于左侧热交换器支柱的左侧和右侧热交换器支柱右侧中的某一侧。
上述空气净化***还包括形成在正面格栅顶面的顶面空气吸入口、以及用于净化流入上述顶面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并设置在正面格栅顶面的过滤单元。
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形成有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风单元,并在室外机中设有通过室内机向室内供应氧气的氧气供应器,可以通过一个室内机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进行供氧和通风作业,可以提高使用上的方便性,并降低用电量和费用。
另外,上述通风单元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通风用送风扇和把上述通风用送风扇吹送的室内空气向室外导流的通风管道,可以向室外强行排出室内空气。从而可以更加迅速地进行通风。
上述氧气供应器包括从室外吸入空气后进行制氧的制氧单元和把上述制氧单元产生的氧气导流到室内机内部的氧气管,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室内机的大小以及其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室内机正面处于开放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室内机正面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线断面示意图。
图6为图2的B-B线断面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制氧单元示意图。
图8为图1的制氧单元框图。
图9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C-C线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选择过滤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12为传统技术的空调分机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室内机断面示意图。
附图主要符号说明
100:室内机                       102:底盘
104:通风管道贯穿孔               105:氧气管贯穿孔
106:左侧热交换器支柱案           107:右侧热交换器支柱
109:正面空气吸入口               110:正面格栅
111:正面预滤芯                   113:顶面空气吸入口
114:顶面吸入格栅                 115:顶面左侧预滤芯
116:顶面右侧预滤芯               117:滑动导向件
109a:吸入导向件                  109b:通风用孔
120:排出(Discharge)格栅组合体    130:送风用电机
132:送风扇                       134:室内热交换器
140:正面面板                     150:通风单元
152:通风用送风机                 154:通风扇
156:通风用电机                   160:通风扇罩
162:吸入口                       164:排出口
166:罩主体                       168:管口
170:通风管道                     200:室外机
250:氧气供应器                   252:制氧单元
254: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净化***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包括形成在室内机100,向外排出室内空气的通风单元150;形成在室外机200,通过室内机100向室内提供氧气O”的氧气供应器250。
上述空气净化***具有让室内机100吹出冷气或热气的制冷、制热功能,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风功能以及通过室内机100向室内提供氧气O”的制氧功能。上述制冷、制热功能,通风功能以及制氧功能被同时执行或被单独执行。
上述室内机100中,设有利用冷媒蒸发或冷凝的作用让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34,以及把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机100内部,使之流过室内热交换器134后,向室内吹出空气的送风机。
上述通风单元150包括设置在室内机100内部的通风用送风机152。
上述通风用送风机152设置在室内机100内部的左右侧中的某一侧。
上述通风单元150还包括把通风用送风机152吹送的空气I”导流到室外的通风管道170。
上述通风管道170的一端位于室内机100内部,其另一端贯穿室内机100的管道贯穿孔104,延伸到室外。
上述室外机200上设有压缩冷媒的压缩机、让冷媒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使之冷凝或蒸发的室外热交换器、让冷媒发生膨胀的膨胀阀、把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机内部,使之流过室外热交换器后排向室外的室外送风机。
如果要让上述室内机具有制冷、制热功能,则需要在室外机200上设置切换冷媒流动方向的四向阀。
上述氧气供应器250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产生氧气的制氧单元252、以及把制氧单元252产生的氧气O”导流到室内机100内部的氧气管254。
上述制氧单元252设置在室外机200的顶面,从室外空气I中分离氮气O’和氧气O”,把氧气O”供应给氧气管254,把氮气O’排放到室外。
上述氧气管254的一端连接在制氧单元252,另一端贯穿室内机100的管道贯穿孔105,位于室内机100的室内热交换器134前方或上侧。
图2为图1的室内机正面处于开放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室内机正面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线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2的B-B线剖面示意图。
如图2到图5所示,室内机100包括底盘102;设置在底盘102前方,并在正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109的正面格栅110;设置在正面格栅110的下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19的排出格栅组合体120;由设置在底盘102上的送风用电机130以及送风扇132组成的室内送风机;设置在送风扇132和正面格栅110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34。
上述底盘102形成有冷媒管贯穿孔103,让与室内热交换器134连接的冷媒管135穿过。
上述底盘102上,设有对穿过冷媒管贯穿孔103的冷媒管135进行支撑的管道支架103a。
上述底盘102形成有通风管道170贯穿的通风管道贯穿孔104。
上述底盘102形成有让氧气管254贯穿的氧气管贯穿孔105。
上述底盘102的正面左侧,形成有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左侧的同时,形成与室内热交换器134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路,并设有支撑送风扇132的轴承133。
上述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由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a和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c构成。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a从底盘102的正面左侧向前方突出。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c通过组装螺栓等固定在底盘102上,位于上述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a的前方以及上侧。
上述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a,形成有用于安装轴承133后方部位的收纳部106b。
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柱106c,形成有用于安装轴承133前方部位的收纳部106d。
上述底盘102的正面右侧,形成有右侧热交换器支柱107。右侧热交换器支柱107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右侧的同时,形成与室内热交换器134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路。
上述右侧热交换器支柱107从底盘102的正面右侧向前方突出,并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轴贯穿孔107a,让送风用电机130的转轴131贯穿。
上述底盘102的正面上部,突出形成有排水盘部108,把室内热交换器134滴落的冷凝水接收后,让冷凝水滴落到上述排出格栅120顶面。
上述正面格栅110的正面,设有正面预滤芯111。正面预滤芯111位于正面空气吸入口109上。
上述正面格栅110的顶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113。
上述正面格栅110的顶面,设有顶面吸入格栅114。该顶面吸入格栅114位于顶面空气吸入口113上。
上述顶面吸入格栅114的底面,设有顶面预滤芯115、116。上述顶面预滤芯115、116用于过滤流过上述顶面吸入格栅114的空气。
上述顶面预滤芯115、116由装卸在顶面吸入格栅114左侧底面的左侧顶面预滤芯115和装卸在顶面吸入格栅114右侧底面的右侧顶面预滤芯116构成。
如图5所示,顶面吸入格栅114的底面,形成有可让顶面预滤芯115、116以前后滑动方式装卸的滑动导向件117。
上述正面格栅110的正面周围,设有边衬面板118。
上述正面格栅110的顶面,形成有吸入导向件109a。吸入导向件109a让通过正面空气吸入口109和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的室内空气,进入室内热交换器134,防止其从侧面泄漏。
上述排出格栅组合体120包括排出主体122、窗栅123、叶片124。排出主体122的顶面形成有用于接收室内热交换器134滴落冷凝水的冷凝水接水部121,并在底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19。窗栅123调节通过空气排出口119排出的空气左右风向。叶片124调节通过空气排出口119排出的空气上下风向。
送风扇132,长长地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其左侧端突出形成有被轴承133可旋转地支撑的左侧转轴132a,右侧端突出形成有与送风用电机130的转轴131结合的右侧转轴132b。
室内热交换器134由垂直设置正面空气吸入口109后方的垂直部134a、从上述垂直部134a的上端向后方向上倾斜的第1倾斜部134b、从第1倾斜部134b的上端,向后方向下倾斜的第2倾斜部134c。
上述室内机100还包括可旋转地结合在正面格栅110正面,对正面空气吸入口109进行开闭的正面面板140。
上述正面面板140包括可装卸、旋转地连接在正面格栅110正面的面板框架140a和,位于上述面板框架140a前方的门玻璃140b。
上述面板框架140a的一侧,形成有开口140c。
上述门玻璃140b的背面,形成有具有特定色彩或花纹的印刷物140d。
为了让上述正面面板140具有透明部,上述印刷物140d不形成在开口140c的前方。
上述正面面板140的底部被支撑在正面格栅110的底部,可以以下部为中心,向前方转动。
上述正面面板140的背面底部,突出形成有挂钩肋140e,让正面面板140的底部挂接在正面格栅110正面底部的状态下向前转动。正面格栅110的正面底部形成有挂钩肋槽110a,限制挂钩肋140e左右、下侧、前方方向上的移动,允许其向上侧和正面面板140旋转方向上的移动。
上述正面面板140通过联接装置,连接在正面格栅110的正面底部。
上述联接装置由铰接在正面格栅110正面底部的第1连接件141、以及与第1连接件141连接,并铰接在正面面板140背面的第2连接件142。
上述正面面板140的背面,设有可旋转地挂接第2连接件142的连接件支柱143。
上述连接件支柱143可以左右滑动,以便容易地进行上述正面面板140的组装、拆卸。
在正面格栅110和正面面板140上,设有让正面面板转动,进行开闭的正面面板驱动装置。
上述正面面板驱动装置由可装卸地设置在正面面板背面上部的齿条144、设置在上述正面格栅110上的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及轴接地设置在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的转轴上,与上述齿条144啮合的小齿轮146构成。
上述正面面板140上,形成有透明部,该透明部由面板框架140a的开口140c和门玻璃140b形成。透明部的后方,设有显示空气净化***运行情报的显示器148。
上述正面面板140的背面以及正面格栅110的正面,形成有显示器安装部件。当上述正面面板140倾斜或垂直时,上述显示器安装部件让显示器148位于透明部的后方,当正面面板140从正面格栅110分离时,让显示器148位于正面格栅110的正面侧。
上述显示器安装部件149的下端连接在正面格栅110正面下部的同时,其上端成为自由端。显示器安装部件149还包括用于安装显示器148的显示器支架149a、突出形成在正面面板140,特别是面板框架140a背面,可把显示器148挂在上述正面面板140背面的挂钩149b、用于挂接显示器支架149a的上端的挂钩149c、连接在正面格栅110正面上部的显示器连接件149d。
另外,上述通风单元150设置在左侧热交换器支柱的左侧或上述右侧热交换器支柱的右侧。下面,只对设置在左侧热交换器支柱左侧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4至7所示,通风用送风机152包括通风扇154和通风用电机156;设有通风扇154和通风用电机156的通风扇罩160。
上述通风扇罩160形成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I的吸入口162和用于排出被通风扇154吹送的空气的排出口164。
上述通风扇罩160包括罩主体166和管口168。罩主体166设有通风用电机156,并形成有排出口164,其一面处于开放状态。管口168结合在上述罩主体166上,形成有吸入口162。
上述通风扇罩160通过组装螺栓等组装部件固定在底盘102上。
图4的符号180为电机罩,被螺丝组装在上述底盘102上,覆盖送风用电机130。
图4的符号190为控制箱,控制箱位于电机罩180的前方或上侧,其内部设有用于控制上述空调的控制部件。
图4的符号198为箱罩,箱罩用于关闭维修口,维修口形成在控制箱190的前方,用于维修。
图6的符号102a为突出形成在底盘102正面,决定通风扇罩160的组装位置的组装导向件。
图6的符号166a为从通风扇罩160的罩主体166向后突出,***在组装导向件102a上,并与之挂接的突起。
图7为图1的制氧单元示意图。图8为图1的制氧单元框图。
如图7、图8所示,制氧单元252包括用于吸入空气并被分支成两个方向的空气吸入部262、让氧气通过,并附着氮气的第1、2氮气附着模块(module)264、266、被分支成两条,分别与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连通,对流过上述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时与氮气分离的氧气,进行排出的氧气排出部268、对排向氧气排出部268的氧气,进行泵送的氧气排出泵270、用于排出附着在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的氮气,并被分支成两条的氮气排出部272、安装在上述氮气排出部272上,对附着在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的氮气,进行泵送排向室外的真空泵274。
上述空气吸入部262上,设有对流入空气吸入部262的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的滤芯263。
上述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由形成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的模块外壳、位于模块外壳内部,捕捉空气中的氮气,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捕捉粉末。
上述捕捉粉末是一种沸石,其对各种分子的捕捉能力存在差异,相对于氧及氮气更容易地捕捉氮气,让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下降,提高氧气含量。
上述氧气排出部268上连接着氧气管254。
上述氧气排出部268上,设有第1、2单向阀268a、268b,防止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之间的氧气倒流。
上述氮气排出部272延伸到制氧单元252的外部,向室外排出氮气。
另外,制氧单元252包括第一电磁阀276和第二电磁阀278。第一电磁阀276与空气吸入部262分支部中的一侧、氮气排出部268分支部中的一侧、以及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连通,有所选择地开闭上述空气吸入部262分支部中的一侧和氮气排出部268分支部中的一侧。第二电磁阀278与上述空气吸入部262分支部中的另一侧、氮气排出部268分支部中的另一侧、以及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连通。有所选择地开闭空气吸入部262分支部中的另一侧和氮气排出部268分支部中的另一侧。
上述第一电磁阀276和第二电磁阀278交替开闭上述空气吸入部262和氮气排出部272。
上述制氧单元252还包括外壳280,外壳280形成有空气吸入部262,并设有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氧气排出部268、氧气排出泵270、氮气排出部272、真空泵274。
上述外壳280由通过组装螺栓等组装部件结合在上述室外机顶面的底座282、设置在上述底座282上侧,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壳体284构成。
符号286是平压(均压)形成部,平压形成部286的一端连接在空气吸入部262上,另一端连接在氧气排出部268上,让第1、2氮气附着模块264、266以及第1、2电磁阀276、278内形成平压(均压)。
符号288、290为形成在平压形成部286上的用于调节空气和氧气流量的第1、2管口。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上述空气净化***以制冷模式工作时,室外机200的压缩机进行工作,而室外机200的四向阀被切换到制冷模式的工作状态。另外,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被驱动的同时室外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也被驱动。
当室外机的压缩机进行工作,室外机200的四向阀被切换到制冷模式的工作状态时,被压缩机压缩的冷媒依次流过四向阀、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134以及四向阀,重新流入压缩机,进行循环。这时,室内热交换器134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发生蒸发,让室内热交换器134周围的空气被冷却。
上述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时,小齿轮146进行旋转,让齿条144前进,如图1、2、5所示,上述正面面板140以下部为中心向前旋转,在与正面格栅110之间形成空气吸入通路,室内机100处于通过正面空气吸入口109可以吸入室内空气的状态。
另外,上述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被驱动时,送风扇132进行旋转,室内机100前方和上侧的室内空气I通过正面空气吸入口109和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
通过上述正面空气吸入口109流入的室内空气I,流过上述正面格栅110正面的正面预滤芯111时,其灰尘等异物被过滤,得到净化。
流过正面预滤芯111时被过滤的室内空气I,被吸入导向件109a导流,流过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垂直部134a或第1倾斜部134b时,被冷媒冷却。
通过上述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的室内空气I,流过安装在正面格栅110顶面的顶面预滤芯115、116时,其灰尘等异物被顶面预滤芯115、116过滤。
流过顶面预滤芯115、116时被过滤的室内空气I,被上述吸入导向件109a导流,流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第1倾斜部134b或第2倾斜部134c时被冷媒冷却。
被冷却的室内空气I’,流过送风扇132后,被排出格栅组合体120的窗栅123和叶片124导流,通过空气排出口119,排向室内。
上述空气净化***以制热模式工作时,室外机200的压缩机进行工作,而室外机200的四向阀被切换到制热模式的工作状态。另外,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被驱动的同时室外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也被驱动。
当室外机的压缩机进行工作,室外机200的四向阀被切换到制热模式的工作状态时,被压缩机压缩的冷媒依次流过四向阀、室内热交换器134、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四向阀,重新流入压缩机,进行循环。这时,室内热交换器134向周围空气散发热量,发生冷凝,让室内热交换器134周围的空气被加热。
空调以制热模式工作时,其室内空气I的流动与制冷模式中的流动状态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被室内热交换器134加热的室内空气I’通过空气排出口119排向室内。
另外,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被驱动时,送风扇132进行旋转,室内机100前方和上侧的室内空气I通过正面空气吸入口109和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
当空气净化***以通风模式工作时,通风用电机156进行工作,让通风扇154进行旋转,室内空气I通过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通过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的室内空气I,流过安装在正面格栅110顶面的顶面预滤芯115、116时,其灰尘等异物被上述顶面预滤芯115、116过滤。被净化的空气流过吸入导向件109a的通风口109b,流入通风用送风机152。
向通风用送风机152流入的室内空气I,通过通风扇罩160的吸入口162,流入上述通风扇罩160内部,被通风扇154吹送,排向通风扇罩160的排出口164。
排向通风扇罩160排出口164的室内空气I”,被通风管道170导流,排向室外。
当然,空气净化***以通风模式工作时,可以让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
上述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时,与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相同,开放正面空气吸入口109,让空气同时通过顶面空气吸入口113和正面空气吸入口109流入室内机100,并通过通风扇罩160和通风管道170排向室外。
当空气净化***以制氧模式进行工作时,驱动制氧单元252。
制氧单元252进行工作时,制氧单元252吸入室外空气O后,分离氮气和氧气,并把分离的氮气O’排向室外,把分离的氧气O”送到氧气管254内。
下面,对制氧单元252排出氮气O’和氧气O”的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上述制氧单元252让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和第2氮气附着模块166互相交替地进行氧气的供应和氮气的排出。
对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的氮气排出和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的氧气供应,进行说明。第一电磁阀276封闭空气吸入部262侧的同时,开放氮气排出部272侧,而第二电磁阀278开放空气吸入部262侧的同时,封闭氮气排出部272侧。
流过空气吸入部262的空气中,适当量空气通过第1管口288,流向氧气排出部268,并在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中形成平压。流入空气吸入部262的空气,流进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其含有的氮气被第2附着模块266捕捉,只有氧气流出第2附着模块266。
流过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的氧气O”,流过第2单向阀268b后,流经第2管口290,与流过平压形成部286的空气会合,被排出泵270排向氧气管254。
这时,第1附着模块264的氮气O’被真空泵送,通过氮气排出部272排出。
下面,对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的氧气供应和排出和第2氮气附着模块266的氮气排出,进行说明。第一电磁阀276开放空气吸入部262侧的同时,封闭氮气排出部272侧,而第二电磁阀278封闭空气吸入部262侧的同时,开放氮气排出部272侧。
流过空气吸入部262的空气中,适当量空气通过第1管口288,流向氧气排出部268,并在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中形成平压。流入空气吸入部262的空气,流进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其含有的氮气被第1附着模块264捕捉,只有氧气流出第1附着模块264。
流过第1氮气附着模块264的氧气O”,流过第1单向阀268a后,流经第2管口290,与流过平压形成部286的空气会合,被排出泵270排向氧气管254。
这时,第2附着模块266的氮气O’被真空泵送,通过氮气排出部272排出。
另外,流入上述氧气管254中的氧气O”被氧气管254导流,被排向室内热交换器134的上侧或前方,之后通过室内机100的空气排出口119或顶面空气吸入口113被排向室内。
当然,上述空气净化***以制氧模式运行时,也可以驱动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
驱动上述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用电机130时,室内空气通过顶面空气吸入口113,流入上述室内机100内部,与流出氧气管254的氧气O”一起,排向空气排出口119,而氧气O”流入上述室内机100后,与被排出的室内空气一起,被迅速地排向室内空间。
当然,上述空气净化***以制氧模式运行时,也可以让上述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
上述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开放模式进行工作时,与制冷运行和制热运行相同,开放正面空气吸入口109,让空气同时通过顶面空气吸入口113和正面空气吸入口109流入室内机100与氧气管254供应的氧气O”一起排向空气排出口119,可以让氧气O”更加迅速地流入室内。
相反,让空气净化***停止工作时,正面面板驱动电机以封闭模式进行工作。
上述正面面板驱动电机145以封闭模式进行工作时,小齿轮146进行反向旋转,让齿条144后退,正面面板140以下部为中心向后旋转,如图3所示,封闭正面格栅110的正面空气吸入口109。
图9为本发明空气净化***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B线断面示意图。图11为图9的过滤单元分解示意图。
如图9到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筛选过滤单元300包括设置在正面格栅110顶面的滤芯外壳310、设置在滤芯外壳310上的高性能滤芯320、330,用于开闭上述滤芯外壳310上侧的滤芯罩340、对流入滤芯罩340的空气异物,进行过滤的预滤芯350、360。
上述滤芯外壳310上,以上下方向开口的结构,形成有与室内机100内部连通的连通孔311。
上述滤芯外壳310上,形成有可让高性能滤芯按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装卸的滑动导向件312、314。
上述高性能滤芯320、330由设置在滤芯外壳310顶面左侧的左侧高性能滤芯320和设置在上述滤芯外壳310顶面右侧的右侧高性能滤芯330。
上述高性能滤芯320、330包括下部壳体322、覆盖上述下部壳体322的上侧并以上下方向开放的上部壳体324、以及设置在下部壳体322和上部壳体324内侧的精细滤芯326。
上述高性能滤芯320、330还包括位于精细滤芯326的下侧,并设置在下部壳体322上的纳米银滤芯328。
上述滤芯罩340上,以上下方向开放的结构,形成有室内空气吸入孔341,用于吸入室内空气。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孔341上,形成有格栅342。
上述滤芯罩340上,形成有可让预滤芯350、360以前后滑动的方式装卸的滑动导向件343、344。
上述预滤芯350、360由设置在滤芯罩底面左侧的左侧预滤芯350和设置在上述滤芯罩340底面右侧的右侧预滤芯360构成。
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在设有筛选过滤单元300的状态下,在执行制冷运行、制热运行、制氧运行中的某一运行时,使室内空气流过上述过滤单元300时得到净化并流过室内机100后流入室内空间。
下面,对上述过滤单元300的净化作用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室内空气中过滤单元300上侧的空气通过滤芯罩340的格栅342,流入过滤单元300内部,并流过上述预滤芯350、360时,其含有的异物被过滤。
上述被过滤后的空气,被上述高性能滤芯320、330吸入,流过上述精细滤芯326时,其微小灰尘得到过滤,流过纳米银滤芯328时,被除去异味、细菌等。
通过上述过程被净化的室内空气,流过滤芯外壳310的开口311,流入室内机100内部,之后流经室内机100,通过上述空气排出口119,排向室内。

Claims (15)

1.一种空气净化***,包括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及室外机组成的空调器,其室内机包括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膨胀阀;四向阀,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室内机中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通风单元;形成在室外机,供应氧气的氧气供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单元包括设置在上述室内机内部的通风用送风机;把上述通风用送风机吹送的室内空气导流到室外的通风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用送风机设置在上述室内机内部左右中侧中的某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用送风机包括通风扇以及通风用电机;形成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和上述通风扇吹送的空气被排出的排出口,并用于设置上述通风扇和电机的通风扇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扇罩包括设有通风用电机,一侧面处于开放结构,并形成有排出口的罩主体;与上述罩主体结合并形成有吸入口的管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位于上述室内机内部,另一端贯穿上述室内机的管道贯穿孔,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氧气供应器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产生氧气的制氧单元;把制氧单元产生的氧气导流到上述室内机内部的氧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制氧单元设置在上述室外机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氧气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在上述制氧器上,另一端贯穿上述室内机的管道贯穿孔,位于上述室内机室内热交换器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一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机包括底盘;设置在上述底盘前方,并在正面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的正面格栅;设置在上述正面格栅的下侧,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排出格栅组合体;设置在上述底盘上的送风用电机以及送风扇;设置在上述送风扇和正面格栅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机还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上述正面格栅的正面用于开闭正面空气吸入口的正面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正面格栅的顶面,设有吸入格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室内机还包括用于支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左、右侧的左、右热交换器支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单元位于上述左侧热交换器支柱的左侧和上述右侧热交换器支柱右侧中的某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净化***还包括形成在上述正面格栅顶面的顶面空气吸入口、以及用于净化流入上述顶面空气吸入口的空气,并设置在上述正面格栅顶面的筛选过滤单元。
CN 200510014517 2005-07-15 2005-07-15 空气净化*** Pending CN1896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4517 CN1896617A (zh) 2005-07-15 2005-07-15 空气净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4517 CN1896617A (zh) 2005-07-15 2005-07-15 空气净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6617A true CN1896617A (zh) 2007-01-17

Family

ID=3760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4517 Pending CN1896617A (zh) 2005-07-15 2005-07-15 空气净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966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546A (zh) * 2015-02-09 2015-05-13 绍兴大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供氧空气净化空调
CN111156594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木马整合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氧气调节***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546A (zh) * 2015-02-09 2015-05-13 绍兴大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供氧空气净化空调
CN111156594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市木马整合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氧气调节***
CN111156594B (zh) * 2019-12-31 2021-08-20 深圳市木马整合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氧气调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2766C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154818C (zh) 空调器
CN1541917A (zh) 板状体输送装置
CN1796892A (zh)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1934393A (zh) 调湿装置
CN1766427A (zh) 具有空气集流罩***的空调抽油烟机
CN1476392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256749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的安装结构
CN1467377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和其排除容积比设定方法
CN1930427A (zh) 调湿装置
CN1888659A (zh)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方法
CN100335849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955578A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1896617A (zh) 空气净化***
CN1865786A (zh) 空调器
CN1888700A (zh) 空调器
CN1755256A (zh) 分离型空调机的运作方法
CN1888604A (zh) 空调器的配管结构
CN1755250A (zh) 一种分离式空气调和器
CN1737451A (zh) 空调机的滤清装置
CN1888699A (zh) 空调器的过滤器装置
CN1900609A (zh) 空调器空气清洁***
CN1888606A (zh)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CN1752612A (zh) 空调器
CN1888705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117